现代预算体系的开端

现代预算体系的开端

一、现代预算体制初见端倪(论文文献综述)

刘继同,王文素,马小婷[1](2021)在《中国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变迁与结构特征》文中提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推动了现代健康财政福利财政制度建设。本文分析了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史,首次将中国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建设历史划分为1949-1977年、1978-1993年、1994-1999年、2001-2011年、2012-2020年五个发展阶段,概括每个阶的段时代特征,简述现代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福利理论基础。

王桦宇,连宸弘[2](2019)在《绩效预算改革的法治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绩效预算改革是加强预算管理和深化政府治理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建立"高效、责任、透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制度支撑。绩效预算在形式上是效率预算,注重"效率性"和对预算的结果导向和指标考评;绩效预算在属性上是民主预算,注重"人民性"和对预算的实质审查和民主监督;绩效预算在本质上是法治预算,注重"法治性"和对预算的官员问责和制度治理。在新时代,绩效预算改革需要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层面上持续推动,渐进完善以"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为核心构成的绩效预算法律规范,并努力建构以"指导、协调、问责"为基本准向的绩效预算改革的体制机制和法治环境。

谯冉[3](2018)在《我国警察事权划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警察事权是警察体制机制建构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已经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正发生深刻的变革,新的矛盾和风险不断涌现,这些均对我国警察体制与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警察事权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对警察体制机制现代化的诉求与警察体制机制因缺陷无法回应社会诉求之间的矛盾。破解上述矛盾需要推动警察体制变革,而警察体制变革的基础与核心在于警察事权的科学界定、合理划分以及相应机制的理性建构。在中国语境下,我国警察体制性与机制性困境之症结在事权之不彰,而事权变革的关键在科学化与法治化,这构成了本文的核心命题。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推动和实现警察事权划分与运行机制的科学化与法治化。围绕上述核心命题,本文按照理论搭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与对策建构的思路展开系统研究。首先,概括警察事权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警察事权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搭建研究基础和对象。警察事权属于综合性权力,既包括行政执法权,也包括刑事执法权。警察事权的划分本质上属于行政分权,分权理念的嵌入,又显着区别于传统分权理论。警察事权的划分包括纵向与横向、内与外多个维度。历史上看,我国“警察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警察事权必然打上历史的烙印,具有历史局限性。其次,调查我国警察事权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现状来看,我国警察事权由法律进行规定,以公共安全和秩序为核心使命,内容多元、构成复杂。我国警察事权存在以下问题:纵向上,中央与地方警察事权划分不清晰,导致公安工作存在错位、越位的问题;横向上,警察事权界限不清,存在警察权能无限扩大的危险;警察事权与其他行政权交叉、重叠,存在空白地带、相互推诿或者竞争,无法形成合力;地方警察事权的自治性不足,受到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上级公安部门的不当干预;内部分权科学性不足;警察事权的保障机制不充分等。再次,考察域外警察事权的经验与启示。通过对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地方分权型国家、法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型国家,以及以英国为代表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复合型国家等发达国家警察事权划分的法律与实践的考察,了解部分西方法治国家在警察体制、警察事权划分、财政保障以及法治化等方面的经验。西方国家注重警察事权的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警察事权边界的清晰界定、中央对地方警察事权的转移支付,并积极推进警察事权的法治化。第四,提出警察事权划分的理论原则。根据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知识,结合警察事权的特点,提出警察事权的变革应当遵循的理论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合法性原则、主体效能原则、两个积极性原则和有限警察原则。合法性原则包含规范合法性与政治合法性两个层面;主体效能原则要求央地警察机关之间进行适当分权,而且应将权力赋予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主体,即注重事权划分的功能性面向;两个积极性原则要求承认地方的自治性和自主性,并且实现央地警察机关的适度制衡;有限警察原则则强调警察权能的有限性,防止警察权边界的无限扩张。第五,确立警察事权划分具体路径。根据警察事权划分的原则,结合警察事权的特点,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具体要求为:第一,纵向上,按照公共产品分层理论,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并提出警察事权本身的层次结构。第二,对我国央地政府警察事权配置的失衡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路径。第三,横向上界定警察事权与其他行政权边界、理顺警察事权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第四,推动警察事权的社会化。第六,构建警察事权保障机制。以事权划分为基础,推动警察事权保障机制的改革。首先,推动警察事权的法治化,改变警察事权划分的行政化倾向;其次,以事权为中心,完善警察财政保障,包括但不限于: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相适宜、通过财政方式引导、支持和管控地方警察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最后,以事权为中心,优化警察组织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建立跨区域警察协调机构、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建立事权与组织机构动态调节机制等。

程国琴[4](2016)在《我国参与式预算评价框架的构建——基于比例原则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参与式预算是预算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契合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回应了预算体制改革的目标。参与式预算不仅是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创新,还是政府在预算领域进行的制度创新,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为我国中央和地方层面的预算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对推行参与式预算进行制度评价可以借助比例原则的分析方法,从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考察推行参与式预算的要素是否具备,如何选择参与式预算的具体模式,以及如何最小化参与式预算的运作成本和最大化参与式预算的制度价值。在综合考量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的参与式预算进行制度设计。

程国琴[5](2016)在《法治视域下参与式预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参与式预算是预算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意味着预算过程开始从以预算资金使用者为核心的制度设计向预算资金提供者开放,预算理念开始从管理-服从的“权力本位”模式逐渐向协商-互动的“权利本位”模式的转变。参与式预算是政府在预算领域进行的制度创新,法治理念的深入、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度设计的完善将是参与式预算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章沿着财税制度演变的路径阐述了参与式预算的逻辑起点。参与式预算是现代财政制度所追求的理性化、民主化、法治化、效率化等制度价值的实践创新。公共预算直接关涉广大纳税人的切身利益,社会公众参与预算是公共预算发展的内在需求。参与式预算的兴起,公民开始从一个预算过程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决策者,从局外走向局内,其意义不仅在于对间接民主的补充和矫正,提高公民对预算的影响力,还在于对公共预算民主性和公共性的彰显,提高公共预算的社会关注度。公众参与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社会的尊重,公民社会对政府权力的制约,还通过公民社会为政府预算决策提供丰富的制度资本,改善了政府的治理方式。参与式预算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预算监督方式,有助于激活人大的预算监督,促进预算支出逐渐走向公共化。参与是社会公众进行预算监督的基本条件,通过参与预算信息才能充分共享,通过参与才能发挥社会公众的聚合力;预算参与在挖掘民间智慧的同时也补足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能力;预算参与是政府与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预算支出结构合理化的路径选择。第二章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参与式预算的理论基础。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参与式民主和协商民主是参与式预算的理论基础。参与式预算是参与式民主在预算领域的运用,扩大了民主的范围,有助于普通公众参与到预算过程中,促使预算从封闭走向开放。协商民主为参与式预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预算参与主体扩大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参与预算的方式以及参与预算的效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参与式预算的运行培育了社会公众的公共精神,拓宽了公民増权的路径,发挥了社会资本的潜在价值。通过参与过程为社会公众提供参与分配预算资源的机会和提升公众影响预算分配的能力,体验自己争取而来的公共服务的效能感和公共服务最终受益者的幸福感。参与式预算通过“体验式”的实践模式,使政府和社会公众真正体会到运用社会资本所带来的福利。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参与式预算有助于提高预算的效率,矫正预算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博弈以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博弈。参与式预算有助于整合社会公众的偏好,提高预算的配置效率;参与式预算有助于促进社会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共信,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参与式预算有助于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政府的道德风险。参与式预算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博弈,地方不断探索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方式,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并最终在法律层面给予认可。从法学角度进行分析,参与式预算是通过公众参与促进权利对权力的监督,通过对权力分享实现权力的优化配置,通过正当程序达成权利与权力的合作。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模式。在分析典型模式——巴西阿雷格里港的参与式预算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目前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参与式预算模式进行解读,即新河的激活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参与式预算模式、闵行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参与式预算模式。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各自的特色,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旨在推动参与式的实践更加完善,也希望参与式预算的理论研究更加“接地气”,解决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难题。第四章初步设想了我国参与式预算制度的框架。解读新预算法对参与式预算的态度,从法律层面系统构建参与式预算的制度框架。首先,明确参与式预算的法律依据。2015年实施的新预算法对参与式预算持肯定态度,开始将参与式预算纳入制度框架,一定程度上为参与式预算提供了法律依据。虽然相关规定比较简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从法律层面的确认将为参与式预算的制度探索和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鼓励参与式预算的多维实践,最终为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走向民主提供一个制度选择的市场。其次,构建参与式预算的制度框架,使得实践中的参与式预算有章可循。对参与式预算进行制度设计,明确参与主体的选取规则、适用的范围、参与的方式等。再次,引入比例原则的分析方法,对参与式预算的运作进行价值评估,探讨是否适合推行参与式预算以及如何完善参与式预算的制度设计。

潘俊[6](2015)在《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识别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有助于避免债务危机,进而防范财政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的发生。目前社会各界评价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大多着眼于债务规模,却忽视了发债成本,从而导致盲目举债,过高的偿债压力将会对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成本。要想防控债务风险,不仅仅需要关注债务规模风险,更应去关注债务的偿还能力。另一方面,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键在于遏制软预算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过度融资冲动,需要以市场化的资本成本去引导地方政府进行合理的投资,并通过形成地方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因此,债务融资成本成为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的结果,其中,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曾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随着政府清理融资平台贷款,银行在最近两年逐渐控制贷款规模,同时囿于信托产品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平台公司更多转向发行城投类企业债券进行融资,通过发行城投债筹措的资金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本文在探讨制度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影响的同时,选择城投债作为研究切入点,藉此探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及其风险问题,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的制度环境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风险及成本的具体效应及作用路径。首先,文献梳理与理论剖析结合,并通过制度背景解析,理清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成本效应的作用机制。其次,探讨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等制度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的影响,利用30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然后,选择2006-2012年期间的省级政府(含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搜集城投债相关数据,并选取金融生态环境总指数及其所属的地区经济基础、政府治理水平两个维度的数据,同时利用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评估指数,来检验各类制度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及其程度,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中国目前的制度情境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财政权力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也就越大。因为自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仍然存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无法满足事权的支出需求,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借贷。同时,财政分权程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也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另一方面,中国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省级政府间的透明度差异较大,财政信息公开严重不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财政透明度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也就越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财政透明度得分高,说明政府敢于披露自身资产负债等财务信息,更加易于接受纳税人、投资者的监督,政府官员肆意进行债务规模扩张的行为大大收敛,从而降低了融资规模,相应的偿债风险也随之降低。(2)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围绕转轨经济中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应主要以四个指标来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地区经济基础、地区金融发展和制度与信用文化。其中,地区经济基础和政府治理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有着显着的降低效应。地区经济基础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基础越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越低;而财政分权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基础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经济基础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越大。发达的经济水平、优化的经济结构、良好的私人部门发展环境等等,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公众的信任和认可,投资者不会对该地区发行的城投债要求过高的收益率,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基于分税制的制度背景,财政分权程度高,代表该省份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拥有的可控财力较为厚实,会进一步强化经济基础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政府治理构成了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石,政府治理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政府治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而法制环境较完善时,政府治理对融资成本存在相对较弱的降低效应。实证检验同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与债务融资成本正相关,即固定资产投资越大,资金需求量越大,在资金供给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便会上升。此外,经济结构与融资成本显着正相关。这是由于第一、二产业占比越高,经济的活跃度越低,造成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从而对货币供应产生间接影响,使得融资成本提高,尤其以第一产业占比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最大。(3)中国政府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省级政府间的财政透明度差距依然很大。财政透明度作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一种声誉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会有一定的影响效应。实证检验发现,财政透明度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财政透明度越高,融资成本越低。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财政透明度得分高,说明政府敢于披露自身资产负债等财务信息,未来违约风险降低,自然就会带来融资成本的降低。加入政府干预程度变量后,财政透明度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减弱。因为良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会弱化财政信息透明度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信号传递效应。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规范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升政府财务透明度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以及加快政府发债市场化进程、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通过确定举债融资方式、资金使用范围和偿债资金来源,促使地方政府合理安排支出、降低激进举债的动机与能力,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及风险。二是合理划分政府职能范围,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交易和风险定价的市场体系,将是治理和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途径。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通过尽快推进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来规范和约束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并加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模式及监督、反馈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增强政府财政透明度,从而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纳入官员考核以及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定价等奠定基础。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考察政府信用评价、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等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与成本的影响效应,并着重关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和偿还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研究主题。

姜毅[7](2013)在《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知识经济逐渐兴起,民主政治深入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重物轻人的理念被扬弃,人的价值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人”开始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中心。由于受物本主义的影响,现有审计理论和实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和弊端。如何将人纳入审计系统,如何对人及其行为进行风险分析,如何构建系统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就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结合应用事例分析与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融合运用行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崭新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人本思想指导下的审计本质。在分析传统审计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本文创新提出人本审计是指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为根本的审计观。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评价活动。具体来说,审计是审计人对照既定标准,评价被审计人及其行为的可靠性、合法性、有效性,从而确定被审计人的受托责任,提出改进行为的建议并向人问责的活动。人本审计更关注人的行为动机、行为过程对经济活动这一行为结果产生的主导作用,更重视“人——事/物”的关系,系统分析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审计的实质。其次,本文系统构建了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人本审计理论体系,丰富并发展了审计理论体系。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包括人本审计基础理论和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人本审计基础理论主要由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概念等构成。建立在在人本审计本质观下的审计假设至少有以下几点: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一切经济活动源于人及其行为、人及其行为问题易发性、人及其行为可确认、审计可以促进人及其行为改善。按照人本审计本质和假设,人本审计的目标主要有:鉴证、评价人及其行为的可靠性、合法性、有效性;分析、揭示人及其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人及其行为的建议,促进人及其行为的价值增值。人本审计概念包括核心概念和派生概念,其中核心概念主要有:独立性、职业谨慎、胜任力、行为责任、行为风险、行为证据、行为标准、行为意见;派生概念主要有:沟通、职业判断、关键人物、行为类型、行为动机、重要性、行为问责、行为改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是以基础理论为原理运用于审计实践所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实践的理论,按行为类型划分为行为可靠性审计理论、行为合法性审计理论、行为有效性审计理论;按审计的主体划分为人本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人本民间审计应用理论、人本内部审计应用理论;按审计操作规范划分为人本审计准则理论、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理论、人本审计报告理论。再次,本文设计了行为导向的人本审计模式。在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人本审计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账表、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等“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该模式将人及其行为正式纳入审计系统。该模式对现行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将审计风险模型由“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修改为“审计风险=行为风险×检查风险”。该模式按行为动机类型,将行为划分为两大类:正面积极行为、反面消极行为,并指出应对反面消极行为的三类:造假欺骗行为、违法违规行为、无效损失行为进行重点的行为风险评估,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该模式改变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为“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审计。该模式对传统审计的流程进行了改良,在以往的计划、实施、报告阶段基础上,增加了问责阶段,并在审计方法中引入了对人及其行为进行询问、检查、观察、访谈、心理测评、情景模拟、360度测评等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该模式对审计报告提出了改进建议,审计报告的对象应是人,审计报告要反映人及其行为的重要信息,审计应提出改进行为的建议。最后,本文用两个审计案例将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分析。通过在物本审计理念下开展的审计情况与人本审计模拟下的审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在人本审计理论的指引下,审计操作模式有了质的改变,各种新的审计方法得以运用,审计功效显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物本审计逐渐发展为人本审计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这一论断。

高小平,盛明科,刘杰[8](2011)在《中国式绩效管理的特点与价值》文中认为中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在宏观环境、制度基础、功能定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绩效管理的价值定位、指标体系、实施机制等要素也不尽相同。我国各地政府在实施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借鉴西方绩效管理经验,又不单纯停留在制度移植与照搬层面,而是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人文基础、政府改革现状等,以比较、反思与超越的眼界,建设体现国情的中国式绩效管理模式,以积极推进政府管理改革事业。本文基于绩效管理中西方之间经验的比较,提出并论证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新模式,即"创效式"绩效管理,分析了其涵括的体制、机制、功能、辅助性创效等内在结构,并对其未来发展路径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刘继同[9](2011)在《中国社会保障财政制度特征与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逐步建立社会保障财政体制,初步形成以就业援助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财政、社会保险财政、社会救助财政、个人和家庭福利财政为范围制度框架,"社会保障财政学"呼之欲出,成为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与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重要部分。本文首次将财政制度分为公共财政、福利财政、就业与社会保险财政和公共福利财政四类。目前,中国社会保障财政制度框架正处于结构转型与全面重建过程中,结构性转型特征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社会保障财政制度框架建设面临诸多观念性、现实、理论、政策性障碍,妥善处理社保财政制度建设的重大基本关系,缓解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结构性困境任重道远。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保障财政制度目标、功能优化重组刻不容缓。

毛德儒[10](2011)在《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模式”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概念开始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的崛起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中国模式”概念虽然最先是由国外学者所阐发,但一方面,它立足于中国古老文明和历史实践,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和文化特征。对中国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使中国在全球化舞台上拥有叫得响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中国模式”论题的凸显,也是中国在经历长期的危机、革命和建设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标志。作为一个拥有古老传统的后发国家,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有始终立足于固有传统,创造性地转化外来模式,谋求与自身社会条件和历史传统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才能获得成功。中国模式的凸显深刻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与自觉,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路途上告别了“学徒”时代,开始更加自觉地向着自主的方向转型。论文主要从两个层面对中国模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首先,作为一个特称概念,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经验,是从全球化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产物。换言之,中国模式并不是指中国任何时期的社会发展模式,而仅仅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模式;其次,虽然中国模式在内涵上特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但从兴起的逻辑上说,它又绝非凭空而生,而有其远为漫长的历史,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在资本横决天下,民族面临灭亡的全面危机背景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浴血奋斗的总结果。中国模式成就的取得,与其对现代西方文明、社会主义传统,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巧妙继承和整合等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论文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进行了交叉考察。所谓纵向维度,也就是历史维度。对中国模式兴起逻辑的考察,与单纯政治考察和事件罗列不一样,它必然要侧重于体现历史行进的方向。论文从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去探寻中国模式兴起的线索,在历史的进程中去理解它的问题与困惑所在,分析它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所谓横向维度,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等并列因素的横向交织作用。“中国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领域的概念,它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范畴。中国模式的兴起,既包括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夺取统治权的武装斗争,一种政治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的政治革命,也涵盖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长期过程中,中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所经历的伟大变革。论文认为,从横向维度来看,中国模式的兴起总体来说受到四大逻辑的综合推动,第一大逻辑是国家整合和民族复兴的逻辑,第二大逻辑是社会主义的逻辑,第三大逻辑是市场经济的逻辑,第四大逻辑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逻辑。正是这四大逻辑的合力推动,才有中国模式今天的面貌。按照中国模式兴起的上述基本逻辑,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大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模式兴起的历史背景。认为中国模式的兴起,是延续了两千年的传统模式在遭遇西方挑战而面临全面危机后的产物。这种全面危机既有传统模式自身运转失灵导致的老问题,也有面对西方现代化挑战时发生的新问题。要使中国摆脱全面危机,唯一的道路就是与过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以完成模式的彻底转换。论文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意识形态重建、上层政权重建、基层组织重建为主线,提纲挈领地分析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不同政治团体在传统模式崩解之后为中国探寻发展新路所作出的努力,它们的成败得失,以及这种成败得失在中国模式兴起过程中的意义。论文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模式兴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模式的曲折奠基。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彻底告别传统模式,开始正式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崭新模式的开端。在从模仿苏联模式到探索本国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国模式在奠基阶段的挫折。论文对造成中国模式奠基阶段这种曲折性的相关问题作了一分为二、较为深入的阐释和解读。第六章着重阐发中国模式在经过百年探寻之后的全面兴起。论文详细阐发了中国模式全面兴起的生成逻辑、实践路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与价值诉求,并在这种阐发中对中国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与辨别。论文认为,随着中国模式的全面兴起,在推动中国模式兴起过程中的四大基本逻辑动因: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理想、市场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等都有望得到最终实现,但中国模式的内部仍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它的未来前景有待历史的进一步检验。

二、现代预算体制初见端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预算体制初见端倪(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变迁与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健康中国制度建设与中国现代健康福利财政制度
二、中国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历史阶段与时代特征
    (一)第一阶段:1949-1977年
    (二)第二阶段:1978-1993年
    (三)第三阶段:1994-1999年
    (四)第四阶段:2000-2013年
    (五)第五阶段:2014-2020年
三、中国现代健康福利财政制度的发展方向

(2)绩效预算改革的法治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绩效预算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
二、绩效预算的概念维度和逻辑构成
    (一) 绩效预算的“效率性”
    (二) 绩效预算的“人民性”
    (三) 绩效预算的“法治性”
三、绩效预算改革的内容层次和制度要素
    (一) 构建“全方位”绩效管理格局
    (二) 建立“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
    (三) 完善“全覆盖”绩效管理体系
四、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的法治化路径
    (一) 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
    (二) 标准科学的指标体系
    (三) 约束有力的问责机制
五、结语

(3)我国警察事权划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1 导言
    1.1 问题缘起
        1.1.1 选题背景及核心命题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事权概念与划分依据
        1.2.2 事权划分的方向:重逻辑、轻实效
        1.2.3 事权划分的路径趋同性:法治化与财政改革
        1.2.4 警察事权研究规模初具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可能的创新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分析法
        1.4.2 实证分析法
        1.4.3 文献分析法
2 警察事权的基本原理
    2.1 警察事权概念界定
        2.1.1 事权的概念
        2.1.2 警察事权概念之界定
    2.2 警察事权的划分:本质、逻辑与历史
        2.2.1 警察事权划分之本质
        2.2.2 警察事权划分的多维度性
        2.2.3 警察事权划分的宪法依据
    2.3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历史沿革
        2.3.1 我国古代“警察事权”的划分
        2.3.2 近代以来警察事权的划分
        2.3.3 新中国成立后警察事权的划分
3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现状
        3.1.1 我国警察事权的体系
        3.1.2 警察事权的规范依据
        3.1.3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履行的特点
    3.2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问题
        3.2.1 纵向上央地警察事权划分不清晰
        3.2.2 横向上警察事权划分不科学
        3.2.3 警察事权内部分权科学性不足
        3.2.4 警察事权划分缺乏法治保障
        3.2.5 警察事权的经费保障不均衡、不充分
4 域外国家警察事权划分考察
    4.1 地方分权型国家警察事权划分
        4.1.1 美国警察事权划分
        4.1.2 德国警察事权的划分
    4.2 中央集权型国家警察事权划分
        4.2.1 法国警察事权的划分
    4.3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复合型国家警察事权划分
        4.3.1 英国警察事权的划分
    4.4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理论原则
    5.1 合法性原则
        5.1.1 政治合法性:回应性与责任性
        5.1.2 规范合法性:事权法定与规范权威性
    5.2 主体效能原则
        5.2.1 财政联邦主义的理论内核
        5.2.2 主体效能原则:自治性确立与功能性分权
        5.2.3 主体效能原则的基础:公共安全的属地性与层级性
    5.3 有限警察原则
        5.3.1 有限警察原则内涵与要求
        5.3.2 有限警察原则与警察事权划分
    5.4 两个积极性原则
        5.4.1 两个积极性原则的内涵
        5.4.2 两个积极性原则与警察事权划分
6 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体系建构
    6.1 纵向上中央与地方警察事权划分
        6.1.1 中央警察事权
        6.1.2 地方警察事权
        6.1.3 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6.1.4 事权划分基础上的央、地公安关系重塑
        6.1.5 刑事执法权的统一性与内部分权
    6.2 央地政府警察事权的定位偏差与矫正
        6.2.1 央地政府警察事权的规范分析
        6.2.2 规范与现实的张力
        6.2.3 地方政府警察事权的重构
    6.3 横向上警察事权划分与内部分权
        6.3.1 警察事权与其他行政权的界分
        6.3.2 理顺警察事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6.3.3 警察内部分权与制衡
    6.4 警察事权社会化
        6.4.1 警察事权与社会的边界
        6.4.2 警察事权向社会借力
        6.4.3 警察事权与社会关系重塑
7 构建我国警察事权划分的保障机制
    7.1 警察事权划分的法治保障
        7.1.1 政治主导到法律规范
        7.1.2 建立警察事权清单
        7.1.3 组织法定替代“三定方案”
    7.2 警察事权划分的财政保障
        7.2.1 以事权为中心确定支出责任与财政保障
        7.2.2 通过财政引导和调控地方警察事权
        7.2.3 转移支付优化:以事权为基础、注重普惠性与层级性
    7.3 警察事权划分的组织保障
        7.3.1 建立跨区域协调机构
        7.3.2 内部机构优化并落实警察分权
        7.3.3 警察事权与机构的动态调节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我国警察事权改革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我国参与式预算评价框架的构建——基于比例原则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二、比例原则:参与式预算评价的一个框架
     (一) 比例原则的内涵
     (二) 比例原则的适用
     (三) 比例原则有助于构建参与式预算的评价框架
三、参与式预算的适当性分析:推行参与式预算的条件是否具备
     (一) 顶层设计: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1. 制度层面
        2. 政策层面
     (二) 地方策略:地方政府的开明程度
        1. 改革动力
        2. 资金实力
     (三) 社会环境:成熟情况
        1. 公共精神: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热衷程度
        2. 社会团体:发展的态势
四、参与式预算的必要性分析:选择参与式预算的具体模式
     (一) 制度创新的成本低
     (二) 促进人大审议预算制度的改革
五、参与式预算的均衡性分析:参与式预算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 参与式预算的反馈机制
     (二) 参与式预算的调整机制
六、参与式预算的实证考察
     (一) 参与式预算之适当性原则考察
        1. 顶层设计:鼓励倡导地方创新
        2. 地方策略:地方政府积极先行先试
        3. 社会环境:日渐成熟
     (二) 参与式预算之必要性原则考察
        1. 新河:确定乡镇人大的预算修改权
        2. 闵行:预算初审听证会的有效运作[1]
     (三) 参与式预算之均衡性原则考察
七、结论与展望

(5)法治视域下参与式预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源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参与式预算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参与式预算概念的厘清
        一、预算概念在中国的演变
        二、参与式预算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参与式预算契合了现代财政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我国财政制度的演进
        二、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价值
        三、参与式预算是现代财政制度的践行
    第三节 参与式预算与人大预算监督的关系
        一、中国现行人大预算监督乏力
        二、参与式预算是对人大预算监督的有益补充和有效促进
        三、参与式预算的局限性
第二章 参与式预算的理论探源
    第一节 参与式预算的法政治学分析
        一、民主理论的流变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奠定了参与式预算的基础
        三、协商民主理论推动了参与式预算的发展
    第二节 参与式预算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参与式预算是公共精神的彰显
        二、参与式预算是增权理论的实践
        三、参与式预算是社会资本理论的
    第三节 参与式预算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参与式预算的效率分析
        二、参与式预算的信息理论分析
        三、参与式预算的博弈分析
    第四节 参与式预算的法理学分析
        一、通过参与促进权利对权力的监督
        二、通过对权力分享实现权力的优化配置
        三、参与式预算通过正当程序达成权利与权力的合作
第三章 参与式预算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参与式预算的典型模式
        一、巴西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的摇篮
        二、巴西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的运作模式
        三、巴西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的成效
        四、巴西阿雷格里港参与式预算的挑战
    第二节 民主恳谈模式的参与式预算
        一、新河模式:激活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权
        二、新河参与式预算的特点
        三、新河参与式预算的制度完善
    第三节 以结果为导向的参与式预算
        一、闵行模式:以结果为导向的参与式预算
        二、闵行区参与式预算的特点
        三、闵行区参与式预算的制度完善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中国参与式预算法律依据的缺失与重构
        一、现行法律难以为参与式预算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参与式预算的法律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制度设计
        一、参与主体的科学选取
        二、适用范围的逐步扩大
        三、参与的方式的多元化
        四、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
    第三节 参与式预算的评价机制
        一、适当性分析:推行参与式预算的条件是否具备
        二、必要性分析:选择参与式预算的具体模式
        三、相称性分析:参与式预算的成本—收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外部环境分析
        2.2.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制度视角分析
        2.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金融环境视角分析
        2.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济发展视角分析
        2.2.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信息透明度视角分析
    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内部机制分析
        2.3.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治理视角分析
        2.3.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行为视角分析
        2.3.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监管研究
        2.3.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行为特征研究
    2.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策略分析:融资成本的视角
        2.4.1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研究
        2.4.2 制度环境因素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2.4.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其风险控制
第三章 制度背景
    3.1 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分析
    3.2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与风险状况
        3.2.1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3.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途径
        3.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3.3.2 城投债
        3.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3.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发展趋势与关键要素分析
        3.4.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发展趋势
        3.4.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关键要素
    3.5 中国制度情境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
        3.5.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的驱动因素
        3.5.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视角
        3.5.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财政透明度的影响效应
第四章 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4.1.2 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4.2 实证设计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与模型设计
    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回归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5 小结
第五章 金融生态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金融生态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5.1.2 经济基础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5.1.3 政府治理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5.2 实证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与模型设计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回归结果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小结
第六章 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6.1.2 财政透明度、政府干预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6.2 实证设计
        6.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与模型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相关性分析
        6.3.3 基本回归结果
        6.3.4 补充检验结果
    6.4 稳健性检验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审计变革
        1.1.2 国家管理理念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1.1.3 现有审计的缺陷
        1.1.4 构建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选题意义
        1.3.1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逻辑框架
        1.3.2 研究的创新点及选题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2 人本审计的理论基础
    2.1 人本思想及其相关理论
        2.1.1 人本思想
        2.1.2 人本思想相关理论
        2.1.3 对本文的启示
    2.2 行为科学理论
        2.2.1 行为科学基本内容
        2.2.2 行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2.2.3 对本文的启示
    2.3 受托责任理论
        2.3.1 受托责任理论的内容
        2.3.2 受托责任的拓展
        2.3.3 对本文的启示
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
    3.1 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体系
        3.1.1 审计理论的涵义
        3.1.2 审计理论体系的涵义
        3.1.3 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
    3.2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2.1 确立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要求
        3.2.2 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观点比较分析
        3.2.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3.3.1 构建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原则
        3.3.2 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观点的比较分析
        3.3.3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
    3.4 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的特点分析
4 人本审计本质论
    4.1 审计本质的涵义及观点评析
        4.1.1 审计本质的涵义
        4.1.2 对已有审计本质观点的评析
    4.2 物本审计的表现形式、特点和缺陷
        4.2.1 物本审计的表现形式
        4.2.2 物本审计的特点
        4.2.3 物本审计的理论缺陷分析
    4.3 人本审计的本质、特点和理论意义
        4.3.1 人本审计的本质
        4.3.2 人本审计的特点
        4.3.3 人本审计的优点及界定审计本质的理论意义
    4.4 人本审计应用价值:以国家审计为例
        4.4.1 国家审计功能发展演变分析
        4.4.2 国家审计功能的局限性分析
        4.4.3 人本审计在实现国家审计功能中的作用
5 人本审计假设论
    5.1 审计假设的涵义和意义
        5.1.1 审计假设的涵义
        5.1.2 审计假设的意义
    5.2 审计假设研究典型观点比较分析
    5.3 人本审计假设体系的构建
        5.3.1 构建人本审计假设的原则
        5.3.2 人本审计假设体系组成要素
        5.3.3 各项人本审计假设的涵义
        5.3.4 人本审计假设体系的验证
    5.4 人本审计假设的实践意义
6 人本审计目标论
    6.1 审计目标的涵义、作用及影响因素
        6.1.1 审计目标的涵义
        6.1.2 审计目标的作用
        6.1.3 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审计目标演进过程分析
        6.2.1 审计目标演进过程
        6.2.2 对审计目标演进过程的分析
    6.3 人本审计目标体系的构建
        6.3.1 人本审计的终极目标
        6.3.2 人本审计的总目标
        6.3.3 人本审计的具体目标
7 人本审计概念论
    7.1 审计概念的涵义和作用
        7.1.1 审计概念的涵义
        7.1.2 审计概念的作用
    7.2 审计概念的历史演进分析
        7.2.1 审计概念的探索阶段
        7.2.2 审计概念的形成阶段
        7.2.3 国内外审计概念观点的比较分析
    7.3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的构建
        7.3.1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应具备的特点
        7.3.2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的构建
        7.3.3 人本审计概念体系分析
8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1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体系的设计思路
        8.1.1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体系的设计
        8.1.2 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体系的分析
    8.2 按行为类型构建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2.1 行为可靠性审计
        8.2.2 行为合法性审计
        8.2.3 行为有效性审计
    8.3 按审计主体构建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3.1 人本国家审计应用理论
        8.3.2 人本民间审计应用理论
        8.3.3 人本内部审计应用理论
    8.4 按审计操作规范构建的人本审计应用理论
        8.4.1 人本审计准则理论
        8.4.2 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理论
        8.4.3 人本审计报告理论
9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应用模式
    9.1 审计导向模式涵义
    9.2 审计导向模式发展演进分析
        9.2.1 账项基础审计模式
        9.2.2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9.2.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9.2.4 对已有审计导向模式的缺陷分析
    9.3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的设计
        9.3.1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的涵义
        9.3.2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的特征
        9.3.3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风险模型
    9.4 人本行为导向审计模式优点分析
10 人本审计程序与方法
    10.1 人本审计程序设计思路
    10.2 人本审计的具体程序
        10.2.1 确定审计项目
        10.2.2 确定被审计的关键人物
        10.2.3 行为风险评估
        10.2.4 行为与经济活动、账簿等关系分析
        10.2.5 审计实施
        10.2.6 审计报告与问责
    10.3 人本审计方法设计
        10.3.1 人本审计通用方法
        10.3.2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审计方法
        10.3.3 对行为有效性的审计方法
11 人本国家审计案例分析
    11.1 党政机关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11.1.1 案例基本情况
        11.1.2 案例模拟前审计情况
        11.1.3 案例模拟后审计情况
        11.1.4 对比分析
    11.2 政府投资公司管理及运营绩效审计调查案例
        11.2.1 案例基本情况
        11.2.2 审计实施过程及结果
        11.2.3 审计报告及整改处理情况
    11.3 总结分析
12 结论及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社会保障财政制度特征与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与社会保障财政议题
二、中国社会保障财政体制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
三、社会保障财政的含义、范围内容与战略重点
四、社会保障财政制度建设的若干重大基本关系
五、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结构困境与基本改革思路
六、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10)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概述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题的提出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传统模式的全面危机
    一、传统模式的政治危机
    二、传统模式的经济危机
    三、传统模式的社会危机
    四、全面危机引发的问题
第二章:革命的初兴与意识形态重建
    一、从器物革新到政治革命
    二、政治革命的遗留问题
    三、文化革命的三大主题
    四、主义的引入意识形态重建
第三章:以党建国与上层重建
    一、以党建国的缘起
    二、以党建国的蜕变
    三、无根的上层重建
    四、上层重建的症结
第四章:土地革命与基层重建
    一、中国模式兴起的核心问题
    二、土地革命与基层社会重建
    三、土地革命与基层政治重建
    四、中国模式要素重建的完成
第五章:中国模式的曲折奠基
    一、理想社会与现实问题
    二、突破苏联模式的尝试
    三、走向歧路的模式探索
    四、原因分析与历史启迪
    小结
第六章:中国模式的全面兴起
    一、中国模式的生成逻辑
    二、中国模式的实践路径
    三、中国模式的经济特征
    四、中国模式的政治特征
    五、中国模式的价值诉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现代预算体制初见端倪(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健康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变迁与结构特征[J]. 刘继同,王文素,马小婷. 学习与实践, 2021(02)
  • [2]绩效预算改革的法治化建构[J]. 王桦宇,连宸弘. 财政监督, 2019(08)
  • [3]我国警察事权划分问题研究[D]. 谯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9)
  • [4]我国参与式预算评价框架的构建——基于比例原则的分析视角[J]. 程国琴.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16(01)
  • [5]法治视域下参与式预算研究[D]. 程国琴.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D]. 潘俊. 南京大学, 2015
  • [7]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 ——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D]. 姜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8]中国式绩效管理的特点与价值[J]. 高小平,盛明科,刘杰. 第一资源, 2011(04)
  • [9]中国社会保障财政制度特征与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J]. 刘继同. 社会保障研究, 2011(02)
  • [10]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 毛德儒.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现代预算体系的开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