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会成为CRT的终结者吗?

LCD会成为CRT的终结者吗?

一、液晶会是CRT的终结者吗?(论文文献综述)

阮开明[1](2009)在《FED显示屏光电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文中认为场致发射显示器(FED)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发光平板显示器,因其兼有CRT亮度高、色彩逼真和平板显示器件轻薄便携的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FED的工艺技术和驱动电路还不是十分的成熟,造成FED光电特性的不稳定,给FED的研究造成诸多的不便。因此,设计一套显示屏的自动测量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根据FED自身的性能特点和国家制定的平板显示器测试标准,详细介绍了FED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并对测试环境提出一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能够对FED主要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处理的自动测试仪。本课题首先介绍了FED场致发射的基本原理和驱动方法,并根据国家的一系列标准介绍了FED的测试参数和测试步骤;测试参数为亮度、均匀性、对比度、灰度,测试步骤为提供源参数信号、测量该参数信号、处理测量结果、显示处理结果。接着介绍了亮度计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并针对光电传感器的余弦误差和光电采集系统的非线性提出相应的校正方法,完成该测试系统的标定。其次课题论述了该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光电采集电路、AD转换电路、USB传输电路等,使系统的测试水平和测试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系统定位的精度可达1mm,数据传输的速率可达12MHZ。针对该硬件体系,课题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阐述了软件设计的方案,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底层驱动程序和上层控制程序。底层驱动程序主要负责下位机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上层控制程序主要负责上位机界面的编写以及测试参数的选择等功能。最后用本测试仪测量了25英寸彩色FED显示器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测试系统可测的亮度范围为0.1-1000cd/m2,误差<2%;X方向有效移动距离:<815mm;Y方向有效移动距离:<455mm;步进电机的移动距离误差:<3mm。本系统虽然预期地完成了测试环节的各个功能,但仍有不足。以步进电机构成的传动机构由于运转的速度较慢,成为了该系统的速率瓶颈;参数信源信号只取决于DVI,比较单一,限制了VGA、AV信号的使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

杨万昌[2](2009)在《纳米金刚石场发射显示器专用电源和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场致发射显示器件(FED)作为新一代自主发光型平板显示器,它几乎兼具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和其他平板显示器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平板显示器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阴极材料上,而FED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配套驱动电路的发展,驱动电路研究的相对滞后,制约着FED产业化的进程。本文在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研究的基础上,以4英寸纳米金刚石FED显示屏为目标,结合该阴极的性能参数,通过对不同电源类型和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选择反激式开关电源拓扑作为FED专用电源的基本拓扑,并设计了32×32点阵的纳米金刚石FED驱动电路。设计的专用电源以脉宽调制器件UC3842为核心,包括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反激式变压器、RCD缓冲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反馈稳压电路、PWM控制电路以及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等。在设计过程中,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确定了所需的电路参数,以此选择元器件。预期目标是实现5V/500mA、15V/500mA和2000V/15mA三路输出。最后给出了电源电路的原理图仿真和硬件实物调试结果,所得结果与预期设计目标基本相符。驱动电路以AT89S51为核心,包括逻辑控制单元、行列寻址单元、光耦隔离单元和电平转换单元等。在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以集成数据驱动芯片HV632PG和译码器74HC154为核心,设计了灰度调制和扫描显示电路;以半桥驱动芯片IR2235和光耦隔离芯片TLP521-4为核心,设计了电平转换电路和高低压隔离电路。所设计的驱动电路输出电压达2000V,能够实现256灰度等级的调制以及简单图形或字符的动态显示。针对设计的驱动电路所要实现的功能,运用汇编语言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在KeilμVision3环境下进行编译和调试,通过XLISP下载软件下载到单片机中,并在LED显示屏上验证了字符动态扫描的显示效果。

宋刚[3](2009)在《新型显示器的色还原研究》文中提出不同显示方式的显示器已经成为当今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正在发展中的激光显示器,也引起了国内外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些新兴的显示器虽说有着诸多的优点,但也同样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激光显示器,也应该投入我们的精力去研制、开发。本文针对液晶显示器(LCD)所存在的“色弱”的现象,首先对其色域进行了拓展。然后,提出了基于图像的自然度和彩色度评价指标的幂次方的方法对拓展后图像进行拉伸,使得图像色彩更加自然、丰富。对拉伸后的图像根据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三个颜色属性对彩色图像不同的贡献,对其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亮度分量,本文提出了基于饱和度分量反馈和人眼视觉特性的自适应增强方法,增强后的彩色图像在没有损失图像的色彩饱和度的前提下,亮度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对比度分量,提出了基于图像四个方向空间频率的增强算法,并计算了图像对比度提高率。处理后的彩色图像对比度更大,图像更加清晰;而对于彩色图像的饱和度分量,本文首先确定了图像任一颜色所对应的CIEXYZ系统中的最大饱和度,然后根据该系统中饱和度的计算方法,确定该颜色的饱和度,最后对其进行非线性拉伸,来改变饱和度分量的动态范围。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处理后的彩色图像色彩艳丽,细节清晰,没有产生“云泥”,视觉效果良好。将本文的图像处理算法应用于LCD的图像处理单元,将有效的提高LCD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更加符合人眼色彩适应性的彩色图像显示。激光显示器以其具有的宽色域、高亮度和高色饱和度的特点,势必成为显示器领域的未来主力军。本文首先提出和设计了一套使用激光二极管(LD)阵列作背光源的“场顺序”激光显示系统。在此基础上,构思并设计了一套基于CIELab空间标准的激光色域标定系统,建立了从CRT荧光粉三基色到LD三基色的三维数据查找表,详细地给出了数据查找的算法,并作了转换后色差的误差分析,实现了两者色域的完美匹配。最后,将匹配后的色域进行了“虚拟扩展”,并给出了“虚拟扩展”前后CIELlab空间的色度分布图。通过“虚拟扩展”,充分发挥了激光显示大色域、高饱和色的特点,使得重现的图像颜色更加艳丽、多彩、逼真。

黄娟[4](2007)在《二元光学在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二元光学技术是基于光波的衍射原理和计算机制全息图以及微细加工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光学新分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和高技术。二元光学也可以被称做衍射光学元件,不仅有体积小、重量轻、容易复制、价格低廉、高衍射效率、广阔的设计自由度、广泛的材料可选性、独特的色散功能、及某些特殊的传统光学难以完成的如微小、阵列、集成及产生任意形状的波前。这些特点都使得二元光学获得迅速的发展。基于相位光栅菲涅耳衍射中的泰伯效应或分数泰伯效应是设计和制作光学阵列发生器或照明器的重要方法之一。泰伯光栅阵列照明器的基本原理就是设计一个有特定相位分布的相位光栅,在单色平面。波的照明下,使某些特定位置上的菲涅耳像变成个振幅光栅,即光斑阵列。本文利用二元光学中泰伯光栅能产生均匀高效率的阵列照明等特点,提出可以用二元光学设计和制作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的新方法,用二元光学与微光学技术全新设计导光板。论文对典型的阵列照明元件如达曼光栅、菲涅耳透镜阵列及泰伯光栅阵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以侧导式冷阴极灯背光照明系统为例,介绍了传统背光照明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性能及设计趋势。求得了泰伯光栅的一维到二维阵列照明的解,并对其在泰伯距离及分数泰伯距离的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某一特定的分数泰伯距离,会呈现比较均匀的光斑阵列,并提出了一些其他有效的方法,使得光斑点阵更加匀称。

林韵英[5](2006)在《FED灰度调制方法的研究及其驱动电路实现》文中认为场致发射显示器集CRT的高显示质量和LCD的低功耗优点于一身,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自发光平板显示器件。福州大学从事印刷型低逸出功FED的研究已有多年,现已研制出25英寸VGA级彩色FED显示器样机,这是目前国内最好的FED显示器样机。在分析比较各种显示器灰度调制方法后,根据FED显示屏的光电特性,本文提出了适用于FED的灰度调制新方法——数据传输与显示并行的子行灰度调制方法。并据此自行设计、仿真并调试成功了FED子行灰度调制驱动电路,该电路首次采用FPGA控制PDP专用驱动芯片对FED显示器实现灰度调制,具有创新性。本文制作的新型FED子行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由于采用新型芯片和技术而在集成度、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于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FPGA和ST公司STV7610驱动芯片设计的FED显示器的灰度调制电路系统可以支持两种调制波形,具有配置灵活,显示性能好等优点,其集成度为原有系统的三倍,且造价更低廉;基于QuartusII软件平台进行了FPGA的系统开发与优化,采用单片FPGA完成了全部的数据转换和系统控制功能, FPGA的可编程特性使系统的设计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FED显示电路的抗干扰设计措施,通过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与实验,提出了驱动电路稳定性的改进方法。实际电路测试证明,子行灰度调制的方法适用于印刷型低逸出功FED显示屏,所设计的灰度调制驱动电路已成功应用于25英寸彩色FED样机中,可显示VGA格式视频图像,灰度等级为256级,显示亮度达400cd/m2。文中子行灰度调制方法的提出是对于FED灰度调制方法的扩展与创新,在目前市场上的FED专用驱动芯片凤毛麟角的情况下,对推动FED驱动电路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实际上,文中还提出了采用PDP驱动芯片进行PWM调制的控制方法和相应驱动波形设计,并就与子行灰度调制方法共享有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来驱动FED显示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除了电路制作和控制编程外,本文从FED显示屏典型像元的等效电路入手,采用理论公式推导、分析和仿真结合,指出了驱动电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选择准则。这有利于改善FED整机的高频特性,提高FED的显示质量。

徐胜[6](2006)在《基于FPGA的FED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场致发射显示器(FED)作为平板显示器的一种,兼具阴极射线管(CRT)的明亮逼真与液晶显示器(LCD)轻薄便携等优点,是一种前景十分看好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FPGA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FED驱动系统的视频图像信号进行处理,改善FED显示器的图像显示质量。首先,针对FED显示器现存的亮度不均匀、灰度失真等质量缺陷和FED驱动系统功耗较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其次,根据成熟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和FPGA技术,结合FED显示屏的自身特性,提出通过电路设计来改善、提高FED图像显示质量的新方法与新思路;然后将其应用于低逸出功印刷型25英寸VGA级彩色FED驱动系统中;最后,对经过图像处理的FED演示样机的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本文设计的基于FPGA技术的数字图像实时处理系统是FED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采用了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实现对FED图像数据读、写操作和时序控制等,而图像处理的算法部分主要是利用图像增强技术理论中的灰度变换方法,实现对FED的亮度非均匀性控制、灰度非线性校正以及FED的自动功率控制。该图像处理系统由于采用了FPGA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电路设计,缩小了控制电路规模,有利于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此外,自动功率控制技术的引入,既降低了对FED显示器件的要求,节约了整机系统功耗,又保护了电源,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该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以根据将来FED对图像质量进一步改善的要求,通过程序修改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扩展。目前,本实验室已研制成功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25英寸彩色FED显示器样机。该样机能显示彩色VGA视频图像,亮度达400cd/m2、对比度为1000:1,电路灰度等级是256级,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廖志君[7](2005)在《基于FPGA的FED显示器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FED 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福州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自89 年起开始研制,目前已完成25 英寸QVGA 显示器样机。本文主要研究一种适用于低逸出功印刷型FED 驱动电路的新型FPGA 控制系统结构,在FED 数字功率驱动电路方面具有创新性,并首次将FPGA 应用到此类FED 的驱动控制电路中,提高了电路集成度,减小了系统体积和功耗。电路所能驱动显示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FED 显示器。文章首先对FED 平板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研究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然后描述FED 驱动电路的整体构成以及基于FPGA的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文中重点论述的是FED 驱动电路及其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针对其中的视频采集单元、缓存单元、灰度调制和数字功率放大单元等部分,通过FPGA 实现控制的整个过程;还介绍了整机系统的装配,并分析了功耗的降低,提出FPGA 设计的改进思路。最后对FED 样机的演示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FPGA 的集成驱动系统灵活性强,简化了电路结构,并有利于功能的扩展。目前,研制出的采用集成FED 控制系统的25 英寸FED 显示器样机,已经实现了彩色视频图像的演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图像为QVGA 格式,样机亮度达250cd/m2、对比度为600:1,电路灰度等级256 级。

李松峰[8](2001)在《显示器件的发展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

张欣荣[9](2001)在《液晶会是CRT的终结者吗?》文中提出IT 行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而显示器市场又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从整体显示器市场扩张的速度来看,其增长速率明显高于 IT 产业的平均增长率,已成为计算机市场上争夺最为激烈的外设市场之一。显示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精彩纷呈,CRT 显示器技术、液晶显示器技术、等离子显示器技术、场致显示器技术等纷纷闪亮登场,问鼎中原。一时间显示器市场硝烟弥漫,喊杀震天。CRT 技术虽是最早应用的显示技术和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但已渐呈夕阳西下的无奈,人们更看好的是液晶显示器。在日本,液晶显示器的销量已超过 CRT 显示器的销量。而等离子显示器、场致显示器凭借其更先进的技术也将在显示器市场上掀起更大的波澜。江湖逐鹿,谁主沉浮,液晶会取代 CRT 而一统天下吗?

高亚军[10](2000)在《CRT显示器的终结者——LCD》文中认为

二、液晶会是CRT的终结者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晶会是CRT的终结者吗?(论文提纲范文)

(1)FED显示屏光电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
    1.2 FED 的发展概况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FED 显示原理及基本结构
    2.1 概述
    2.2 FED 工作原理
        2.2.1 FED 场致发射的理论基础
        2.2.2 FED 显示屏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FED 驱动原理和系统组成
第三章 测量原理和总体方案设计
    3.1 光色性能参数测量的要求
        3.1.1 亮度
        3.1.2 均匀性
        3.1.3 对比度
        3.1.4 灰度
    3.2 亮度计的工作原理
        3.2.1 亮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3.2.2 亮度计的余弦校正
        3.2.3 亮度计的标定
    3.3 亮度计的基本特性及误差的定量表述
        3.3.1 光谱响应度
        3.3.2 亮度计的响应值对余弦定则的偏离
    3.4 自动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
        3.4.1 系统的方案框图和功能概述
        3.4.2 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FED 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自动测试电路的设计
        4.1.1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4.1.2 光电采集电路的设计
        4.1.3 二级放大模块的设计
        4.1.4 AD 转换电路的设计
    4.2 USB 传输接口电路的设计
        4.2.1 USB 控制芯片 CY7C68013 芯片结构
        4.2.2 自动模式控制
        4.2.3 从属 FIFO 接口模式
第五章 算法优化和软件设计
    5.1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5.1.1 底层驱动程序
        5.1.2 上层控制程序
    5.2 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
        5.2.1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
        5.2.2 AD 转换程序
        5.2.3 USB 固件程序
    5.3 上层控制程序的编写
    5.4 校正系统标定曲线
第六章 系统测试结果和分析讨论
    6.1 系统的测试结果
        6.1.1 测试的条件
        6.1.2 系统的标定测试结果
        6.1.3 测试的步骤
    6.2 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纳米金刚石场发射显示器专用电源和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FED发展概述
    1.2 FED驱动电路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FED器件特性及其驱动原理
    2.1 FED阴极场发射理论
    2.2 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特性及驱动参数
    2.3 FED器件结构及驱动方式
    2.4 纳米金刚石涂层显示驱动原理
第三章 FED专用直流电源的设计
    3.1 直流电源电路结构的选择
        3.1.1 线性电源概述
        3.1.2 开关电源概述
        3.1.3 线性电源与开关电源比较
    3.2 开关电源主电路结构的选择
        3.2.1 非隔离式开关电源主回路拓扑结构
        3.2.2 隔离式开关电源主回路拓扑结构
        3.2.3 开关电源各种拓扑结构的比较
    3.3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
        3.3.1 相关指标和参数计算
        3.3.2 EMI滤波电路设计
        3.3.3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3.3.4 反激式变压器设计
        3.3.5 RCD缓冲电路设计
        3.3.6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3.3.7 反馈稳压电路设计
        3.3.8 PWM控制电路设计
        3.3.9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3.3.10 完整的电源电路原理图与PCB版图设计
    3.4 原理图仿真与硬件实物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2×32点阵FED驱动电路设计
    4.1 点阵FED驱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1.1 点阵FED驱动电路系统的组成
        4.1.2 点阵FED驱动原理及寻址方式
    4.2 32×32点阵FED驱动电路硬件部分设计
        4.2.1 驱动电路硬件系统结构
        4.2.2 逻辑控制单元设计
        4.2.3 行寻址电路设计
        4.2.4 列驱动电路设计
        4.2.5 光耦隔离电路设计
        4.2.6 输出级与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4.2.7 完整的驱动电路原理图和PCB版图设计
    4.3 32×32点阵FED驱动电路软件部分设计
        4.3.1 灰度调制原理与实现
        4.3.2 字符点阵显示原理
        4.3.3 字符点阵生成工具
        4.3.4 动态字符显示程序设计
        4.3.5 程序开发工具
        4.3.6 驱动电路显示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回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专用电源硬件实物
    附录2: 驱动电路硬件实物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新型显示器的色还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有关颜色及颜色管理的国际化标准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 节安排
第二章 颜色科学及颜色管理系统
    2.1 颜色基本特性
        2.1.1 颜色属性及定量描述
        2.1.2 格拉斯曼定律及色度相加原理
    2.2 色彩空间
        2.2.1 RGB 色彩空间
        2.2.2 HSV 色彩空间
        2.2.3 CIE 标准颜色空间
    2.3 色域及色域覆盖率
    2.4 颜色管理系统
        2.4.1 颜色的特征化
        2.4.2 色域匹配
    2.5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还原算法研究
    3.1 色域扩展方式提高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
        3.1.1 确定图像的色域
        3.1.2 RGB 和CIEXYZ 之间色彩空间转换
        3.1.3 LCD 向CRT 色域映射
        3.1.4 提出的基于图像质量指数的幂次方非线性拉伸变换法
        3.1.5 实验结果和分析
    3.2 彩色图像处理方式提高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
        3.2.1 彩色图像处理基础
        3.2.2 彩色图像的亮度增强
        3.2.2.1 基于饱和度反馈的亮度增强算法
        3.2.2.2 提出的新算法
        3.2.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3.2.3 彩色图像的对比度增强
        3.2.3.1 对比度计算
        3.2.3.2 空间频率
        3.2.3.3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空间频率的对比度增强新算法
        3.2.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2.4 彩色图像的饱和度增强
        3.2.4.1 确定最大饱和度
        3.2.4.2 分段线性函数算法
        3.2.4.3 一种新的非线性饱和度增强算法
        3.2.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激光显示器的色还原方法研究
    4.1 激光显示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4.1.1 激光显示器的特点
        4.1.2 激光显示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工作原理
    4.2 “场顺序”激光背光显示器
    4.3 激光显示器的色彩还原方法研究
        4.3.1 激光显示器色域管理系统
        4.3.1.1 颜色管理的基本元素
        4.3.1.2 颜色管理系统的建立
        4.3.1.3 标定系统的硬件构架及数据采集
        4.3.1.4 三维查找表的建立及快速查找算法
        4.3.2 激光色域颜色的“虚拟扩展”
        4.3.2.1 颜色的“虚拟扩展”算法
        4.3.2.2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文的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集承接的科研项目
致谢

(4)二元光学在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元光学技术基础
    2.1 二元光学的发展
    2.2 达曼光栅及其变异型分束器件
    2.3 相位型菲涅耳波带透镜及其阵列
    2.4 泰伯光栅阵列照明器
    2.5 几种阵列照明器件的比较
    2.6 二元光学的制作工艺
        2.6.1 光刻工艺
        2.6.2 束能直写技术
        2.6.3 灰度掩模技术
    2.7 二元光学的衍射效率
第三章 二元光学技术制造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
    3.1 现代显示技术概况
    3.2 传统背光照明系统原理
    3.3 泰伯光栅照明阵列的解
        3.3.1 一维位相光栅照明阵列的解
        3.3.2 一维位相光栅泰伯效应分析
        3.3.3 二维位相光栅照明阵列的解
        3.3.4 二维位相光栅泰伯效应分析
    3.4 多阶相位 Talbot阵列照明
    3.5 照明阵列的扩束方法
        3.5.1 微透镜阵列扩束法
        3.5.2 光束整形器件阵列扩束法
        3.5.3 两种方法的比较
    3.6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FED灰度调制方法的研究及其驱动电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平板显示器技术概况
    1.2 场致发射显示器的研究概况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场致发射显示的基本原理
    2.1 场致电子发射的基本理论
    2.2 FED 显示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 FED 驱动电路系统的整体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3.1 FED 显示屏特性研究
        3.1.1 FED 电学特性分析
        3.1.2 FED 光学特性分析
    3.2 FED 驱动电路的设计目标
    3.3 FED 驱动电路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第四章 FED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实现方案的探讨
    4.1 图像灰度显示的实现方法
    4.2 传统的 FED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介绍
    4.3 新型的灰度调制方法——子行灰度调制方法
第五章 FED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的硬件电路的研制
    5.1 FED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系统的构成
    5.2 FPGA 芯片
    5.3 STV7610 芯片
    5.4 STV7610 与HV632 驱动性能比较
    5.5 FED 显示屏的电压驱动方式
    5.6 硬件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5.6.1 功耗计算与电源模块设计
        5.6.2 接口与 FPGA 外围电路设计
        5.6.3 电路的信号完整性和 EMI 分析
第六章 FED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的软件设计
    6.1 FPGA 开发平台介绍
    6.2 FPGA 的开发流程
    6.3 基于 STV7610 的 PWM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的软件设计
        6.3.1 FPGA 电路结构设计
        6.3.2 电路仿真与综合结果分析
    6.4 基于STV7610 的子行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的软件设计
        6.4.1 子行灰度调制驱动电路的原理
        6.4.2 FPGA 电路结构设计
        6.4.3 电路仿真与综合结果分析
    6.5 PWM 方法与子行方法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第七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7.1 灰度调制驱动电路调试与测试
    7.2 FED 驱动电路系统测试
    7.3 FED 样机演示效果
    7.4 演示效果分析
    7.5 改进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FPGA的FED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本论文研究课题目的、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FED 显示原理及驱动系统
    2.1 概述
    2.2 FED 显示原理与结构
        2.2.1 FED 显示原理
        2.2.2 FED 结构
        2.2.3 FED 像元的电学和光学特性
    2.3 FED 驱动系统
        2.3.1 FED 驱动原理
        2.3.2 FED 驱动系统构成
        2.3.3 FED 驱动系统时序
第三章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 FPGA 控制技术
    3.1 概述
    3.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2.1 图像处理
        3.2.2 数字图像处理
    3.3 图像灰度处理技术
        3.3.1 灰度级修正
        3.3.2 灰度变换
        3.3.3 直方图修正
        3.3.4 FED 与图像灰度处理技术
    3.4 FPGA 控制技术
        3.4.1 FPGA 概述
        3.4.2 FPGA 设计
        3.4.3 FPGA 芯片选型
第四章 FED 图像处理系统设计原理
    4.1 概述
    4.2 FED 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原理框图
    4.3 FED 视频解码与显示格式的转换
    4.4 亮度非均匀性控制
        4.4.1 亮度不均匀的影响
        4.4.2 亮度非均匀性处理方案
    4.5 灰度信号的非线性校正
        4.5.1 电视系统传输非线性特性
        4.5.2 CRT 的γ校正
        4.5.3 人类视觉对亮度的响应特性
        4.5.4 灰度处理中的反γ校正
        4.5.5 FED 灰度非线性校正
    4.6 自动功率控制
        4.6.1 FED 自动功率控制的引入
        4.6.2 FED 功率构成
        4.6.3 FED 自动功率控制原理
第五章 FED 图像处理系统实现
    5.1 概述
    5.2 硬件设计
        5.2.1 FPGA 控制系统
        5.2.2 电源设计
        5.2.3 EP1C6 配置
        5.2.4 SRAM 电路设计
    5.3 软件设计
        5.3.1 SRAM 的控制时序
        5.3.2 FED 亮度非均匀性控制
        5.3.3 FED 灰度非线性校正
        5.3.4 FED 自动功率控制
第六章 FED 图像效果分析
    6.1 概述
    6.2 FED 亮度非均匀性控制分析
        6.2.1 FED 亮度非均匀性控制方案比较
        6.2.2 FED 显示器亮度均匀性分析
    6.3 FED 亮度与灰度关系
        6.3.1 灰度与电流脉冲占空比
        6.3.2 亮度与脉宽占空比
    6.4 FED 自动功率控制分析
    6.5 FED 样机演示效果
        6.5.1 FED 样机演示效果
        6.5.2 演示效果分析
    6.6 工作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FPGA的FED显示器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FED显示原理和研究概况
    1.1 概述
    1.2 FED 显示屏结构
    1.3 FED 显示原理
    1.4 FED 的研究概况
    1.5 FED 的市场前景
第2章 FED驱动电路整体构成
    2.1 概述
    2.2 FED 显示器驱动电路的发展
    2.3 FED 驱动电路研发目标
    2.4 彩色FED 驱动电路整体构成
第3章 FPGA控制系统整体构成
    3.1 概述
    3.2 CYCLONE FPGA
        3.2.1 CYCLONE FPGA 特性
        3.2.2 EP1C12 芯片
    3.3 FPGA 设计软件
    3.4 基于FPGA 控制的主控逻辑的实现
        3.4.1 FPGA 主控模块
        3.4.2 主控逻辑模块的实现过程
    3.5 FPGA 器件的配置
第4章 FED驱动电路系统研制
    4.1 概述
    4.2 视频采集系统
        4.2.1 视频芯片的结构及解码流程
        4.2.2 初始化参数设置
        4.2.3 视频采集部分的电路设计
        4.2.4 视频采集系统的控制
    4.3 缓存系统
        4.3.1 缓存单元功能
        4.3.2 SRAM 方案分析
        4.3.3 SRAM 的控制系统
        4.3.4 FIFO 方案分析
        4.3.5 缓存系统设计
        4.3.6 FIFO 的控制系统
    4.4 灰度调制
        4.4.1 灰度调制方案
        4.4.2 PWM 实现方法
    4.5 数字功率放大系统
        4.5.1 集成灰度调制驱动单元
        4.5.2 集成灰度调制驱动单元控制
        4.5.3 行后级集成驱动单元
        4.5.4 行后级集成驱动单元控制
        4.5.5 降低功耗的分析
    4.6 FED 整机系统装配
        4.6.1 驱动电路板的装配
        4.6.2 屏与电路的连接
        4.6.3 整机电路的装配
    4.7 系统调试
        4.7.1 电路板调试
        4.7.2 FPGA 系统调试
    4.8 FPGA 设计中的改进思路
第5章 FED演示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5.1 概述
    5.2 样机测试及分析
        5.2.1 指标测试环境及方法
        5.2.2 参数测量结果及分析
    5.3 样机演示效果
        5.3.1 样机演示效果
        5.3.2 演示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液晶会是CRT的终结者吗?(论文参考文献)

  • [1]FED显示屏光电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D]. 阮开明. 福州大学, 2009(06)
  • [2]纳米金刚石场发射显示器专用电源和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D]. 杨万昌. 西北大学, 2009(08)
  • [3]新型显示器的色还原研究[D]. 宋刚. 天津大学, 2009(12)
  • [4]二元光学在背光照明系统导光板中的应用[D]. 黄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5]FED灰度调制方法的研究及其驱动电路实现[D]. 林韵英. 福州大学, 2006(12)
  • [6]基于FPGA的FED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的研制[D]. 徐胜. 福州大学, 2006(12)
  • [7]基于FPGA的FED显示器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D]. 廖志君. 福州大学, 2005(08)
  • [8]显示器件的发展和展望[J]. 李松峰. 引进与咨询, 2001(01)
  • [9]液晶会是CRT的终结者吗?[J]. 张欣荣. 广东电脑与电讯, 2001(01)
  • [10]CRT显示器的终结者——LCD[J]. 高亚军. 电脑技术, 2000(11)

标签:;  ;  ;  ;  ;  

LCD会成为CRT的终结者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