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的荣辱与重生

股票期权的荣辱与重生

一、股票期权的辉煌、衰落与再生(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方兴起[2](2019)在《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解析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观察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视角》文中指出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将社会经济活动抽象为"三资本模型",客观上对应现实中的金融业、制造业和物流业,从而为探讨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形成先进而强大的制造业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构造",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从而使美国在二战后的25年处于霸权鼎盛时期。去工业化和加速服务业的发展破坏了美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构造,导致美国工业衰落。奥巴马推行再工业化但成效甚微。特朗普则竭力主张基于"美国利益优先"原则而不是市场原则优先,通过种种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的措施,试图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但历史表明,没有一个衰落的霸权国能够实现制造业的再次伟大。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容易,战胜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中国则不可能。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真正建立起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我国必须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的发展。

张佳睿[3](2014)在《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风险投资逐步活跃起来,现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金融投资产业——风险投资业。现代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始于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风险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于1946年在美国建立,其最令人称道的投资项目是1957年对数字设备公司(DEC)投资7万美元,到1968年退出时获得3.55亿美元的高额收益,年回报率高达101%。美国的风险投资在创造高额产出的同时,促进了新兴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以来,风险投资是技术融资的代名词,半导体、计算机、医疗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高度支持,推动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风险投资将资本、人力和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缔造了多个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美国几十年风险投资和新兴产业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领先水平,其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研究、借鉴和反思。本文围绕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从美国风险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了美国风险投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绩效与作用,并运用计量模型对其关系进行检验。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风险投资运行机制、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影响、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加以评述。同时,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提炼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剖析了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继续完善.第二部分对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概述。首先,对风险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风险投资的特点、基本要素、运行机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分析了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发现风险投资促进了技术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并分担了风险,推动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助推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反过来,技术进步又激发了风险投资的投资热情,为风险投资提供了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渠道。再次,对新兴产业的涵义、特点、产生及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关系、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深入的分析。将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七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1945年,是孕育阶段。第二阶段是19461970年,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了现代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公司,并形成了第一次风险投资的浪潮。第三阶段是19711980年,是调整阶段。197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使依靠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业陷入衰退。但纳斯达克市场的建立和政府相关财税优惠政策的出台,又使风险投资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进入调整期。第四阶段是19811989年,是快速发展时期。风险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第二次风险投资浪潮。第五阶段是19902000年,是成熟阶段。风险投资将互联网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获得了高额利润。第六阶段是20012008年,是调整发展阶段。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风险投资业从疯狂归于理性,重新调整投资策略,除软件业外,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风险投资的重点。第七阶段是2009年至今,是缓慢发展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是美国风险投资大幅下滑的一年,但随后,随着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风险投资业缓慢复苏。从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看,每次风险投资的兴起都伴随着新兴高科技产业的繁荣。第四部分对美国的科技进步的发展历程、动力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美国科技进步是随着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发展的,每次科技革命都加快了美国的科技创新速度。而美国科技进步的动力有很多,主要有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引导,完善的投融资体制,综合的科技创新平台等。美国的科技进步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渊了影响,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催生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但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第五部分对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新兴产业是所处时代具有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总会涌现出相应的新兴产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等高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基因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现代生物医药业的不断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飞速,成为美国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高新产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大力推动。通过对美国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动力等进行分析发现,新兴产业的助推器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二是新兴产业。政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风险投资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管理支持。在这两大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美国的新兴产业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社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第六部分深入分析了美国风险投资对技术进步及新兴产业的影响。从美国风险投资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看,风险投资、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金融工具,促进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大幅提高。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又激发了新兴产业的形成。美国的风险投资又为新兴产业提供大量资金,进一步推动了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值和市值不断增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同时,通过对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较好的典型案例——美国硅谷的分析表明,风险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反过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又吸引了风险投资的集聚。第七部分用数理方法检验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影响。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美国风险投资与经济增长和新兴产业总产出之间的长期稳定及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美国风险投资不仅在短期内促进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美国上市公司市值和美国信息产业产值的增加,而且在长期内对二者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八部分总结了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而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的主要经验有:在法律基础、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风险投资以大力支持,政府牵头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了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有完善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广泛的资金来源和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极大地推动了风险投资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总结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意义重大。

吴怡萍[4](2014)在《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自我肯定需求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的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中国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方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却未必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国情。本文将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建立在单一的假设——自我肯定需求之上,从人的需求出发,探寻企业成长的道路。本文将认知主体由于对自身肯定的倾向而产生的一种刚性需求称之为自我肯定需求。自我肯定需求来源于认知主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比较,它是理性经济需求之外的,建立在对自身主观判断上的需求。本文不假定抽象的人性,也不对人性善恶进行界定,而是直接以自我肯定需求来分析人的行为。自我肯定需求促使认知主体(个体)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激励着个体充分利用自身的理性做出选择并承担风险,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活力。自我肯定需求是各种奇迹性增长的根源,不论是国家的快速发展、企业的高速扩张还是个人能力的迅速提升。然而,经历、环境等多维度的复杂差异所带来的认知范围和视角的差异,会使得认知主体之间产生隔阂,甚至敌对,这种认知障碍是自我肯定需求带来的负面作用。本文提出一个沉积资源的概念,它是企业维持经营的必需品。本文认为,企业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它的健康成长必须在沉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额外涌现的资源来满足自我肯定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四种额外资源涌现的形式,分别为对新领域的扩张和占领、学习与自主创新、透支未来以及重组。对新领域的扩张和占领包括产品扩张、品牌扩张等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资源涌现;学习与自主创新则包含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这是一种相对较慢但却需要不断坚持的方式;透支未来通过各种金融手段,获得短期或长期的融资,以补充现阶段的现金流;重组,则包括兼并和收购,是通过组织形式的改变为企业寻找新的额外涌现资源的方式。当额外涌现的资源逐渐被企业消化吸收,也就转变为企业的沉积资源。本文认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取决于企业对额外涌现资源的捕获,以及对认知障碍的管理。对外,企业管理者需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并由此确定一个或多个获取额外涌现资源的方式,使得员工在与周围竞争者的比较中感觉到优越感,以此来满足员工的自我肯定需求。对内,则通过对所有员工对企业发展目标和自身境况认知一致性的管理,来控制认知障碍的负面作用。规模扩大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但是伴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加,平均下来每个个体获得的额外涌现资源减少,自我肯定需求的满足程度降低。另外,规模扩大带来的组织结构复杂化又加深了企业内部的认知障碍。所以说,创业初期的企业与跨国集团相比较,虽然在人才、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都无法与之抗衡,但是它的优势体现在,一方面规模较小所需的额外涌现资源也较少,另一方面对于人员的管理,没有臃肿的机构、复杂的上下传递机制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的目标是最一致的,员工的诉求、奖惩也是最直接和一目了然的,因此认知障碍的管理更加简便且高效。

李洁[5](2013)在《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国际比较 ——基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8个资源型省区,118个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产业,20世纪90年代,很多资源型地区出现了资源衰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滞缓、竞争力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从新的视角对资源型地区产业演进进行系统研究,探寻出产业结构的优化模式,路径选择,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具有实际而重大的战略意义。西方发达国家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转型发展,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国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警示作用。现有的资源型地区转型研究大多集中在“资源诅咒”的实证以及危机表现和政策上面,鲜有从制度-发展的角度去研究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本文选取转型比较成功的三个资源型地区,德国鲁尔区、日本九州、美国休斯敦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和方法,从四个方面对三个地区的转型做了比较,试图揭示在初始阶段大致具有相同条件的三个地区(工业化后期,成熟的市场环境,城市化率已达到或接近70%,第三次产业革命正风起云涌)走上不同转型道路的原因以及它们成功转型所具有的共同特质。本文分为九个部分,在对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作了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资源型地区转型从政府作用、转型路径、企业治理、产业组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给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的结论有:1、在政府作用的比较分析中,鲁尔和九州在转型的初期,外生因素中央政府(州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是以外生性制度变迁为主的转型过程。随着转型的深入,中央政府的作用逐渐减弱,区域内的组织更有意愿和动力去推动转型、区域政府逐渐成为制度的主要提供者,因此,这时的转型就成了以内生性为主的制度变迁。休斯敦的转型过程总体上看是内生性为主的制度变迁,区域内的政府,企业是转型的主要推动者。2、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路径选择受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因素等各种条件的制约。鲁尔、九州、休斯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转型路径选择,但在转型中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接续产业,注重发挥科研机构作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它们共同的特点。3、受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鲁尔和九州形成了股权相对集中,以内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休斯敦则形成了股权分散,以外部监控为主的治理模式。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三国企业治理制度朝着股权适度分散、多边治理的方向变迁,鲁尔、九州、休斯敦地区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与技术的作用,更加重视职工、债权人、银行等多方利益的保护,更在意市场的变化,因而更有可能成为转型的积极推动者。4、一个地区的产业组织状况是受到历史、文化、政策等多方因素影响的,鲁尔区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规模庞大,垄断组织集中。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封闭的组织状态排斥中小企业和外来企业,经济系统缺乏竞争,不利于打破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进而转型;九州、休斯敦的大、中、小并存的产业组织,及企业间的密切协作是转型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它们在转型过程中的共同做法。5、我国资源型地区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是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当前,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应当是中央政府提供核心制度、地方政府提供配套制度的以外生性制度变迁为主的转型。当多元经济格局建立起来后以及先前政府法律、政策的实施,将改变微观主体的预期,为了响应获利机会,区域内的政府、企业等各种组织会有动力对现行制度进行更新或创造,而逐渐产生内生性的制度变迁。主要创新点有:1、关于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大部分文献是从产业政策、转型模式等方面去比较分析,本文运用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地区转型,在过去的同类选题的研究中是少有的。2、通过对典型国家的典型地区——鲁尔、九州、休斯敦的转型分析,作者发现各级政府在资源型地区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级政府在转型的不同阶段作用也是不同的,各级政府的作用是动态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的顺利进行。关于这一点与以往笼统地探讨政府的作用有明显区别。3、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的分析方法,将影响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因素,区分为内生性的变量和外生性的因素,认为二者的协同作用影响了资源型地区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进程。

夏宏伟[6](2013)在《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在设立之初是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经过近33年的运行,在组织收入、调节收入分配、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但这33年间,我国居民收入渠道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这对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和课税模式不断提出新任务、新要求。我国6次修正了个人所得税法,3次修正了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政策和征管的规范性文件。但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们政府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与百姓的期待仍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上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是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再次提出的明确目标。然而,何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如何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研究和探索。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提出了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系统学习梳理研究各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藉此探索我国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之路。但因认识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只能抛砖引玉。论文共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正文部分共十章,每章最后一节为本章内容小结。第二章分四节对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一节以西方经济学派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归纳了古典主义学派、庸俗经济学派、社会政策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制度学派、供给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对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的认识。第二节分六个时间段归纳了主要国家不同时期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的变迁。第三节分析了财政收支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差距、政治阶级利益、国际税收竞争、税制结构演进和征收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个税职能定位的影响。第三章分四节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进行了研究。第一节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了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的九项因素。第二节在总结现行税制职能发挥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税制面临的挑战和要求。第三节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本文观点。第四章分三节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进行了探索。第一节比较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历史上主要的税制改革指导思想、税制改革方案、课税模式及其在税收立法中的应用,探讨了影响税制改革的关键问题。第二节对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税制改革路径选择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第五章分五节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进行了研究。第一节比较归纳了来源说、净增值说和消费支出说关于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的观点。第二节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课税范围。第三节对各国税法中关于雇佣所得、经营所得、农林牧渔业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信托所得、受赠所得、养老金所得和非法所得的规定进行了比较和归纳。第四节从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农林牧渔业所得、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递延型养老保险所得和其他所得等方面,对我国课税对象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分四节对我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关键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节探讨了我国税制改革中综合所得项目与分类所得项目的划分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税率结构协调问题。第二节比较归纳了主要国家纳税单位选择和演化,以及OECD国家纳税单元最新趋势,提出我国课税单元仍应坚持以个人为基本单位,但应逐步考虑家庭因素。第三节比较了主要国家成本费用扣除实践,归纳总结了各国成本费用扣除发展趋势,对我国费用扣除机制协调进行了研究。第四节对主要国家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判定标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纳税义务判定标准的具体建议。从第七章开始,每章在比较分析OECD国家立法实践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设计中比较关键的工薪所得、股息所得、财产转让所得、投资理财收益和生产经营所得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第七章分五节对我国工资薪金所得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析了OECD国家法定税率、中央所得税税前基本扣除额、和税率门槛变动规律,对法定税率与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关系进行了比较。第二节研究了OECD国家税前扣除项目和法定税率变动规律以及费用扣除和税率级距调整机制。第三节在分析美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建议。第四节对我国现行涉外工薪所得税收政策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第五节介绍了OECD国家征管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纳税申报制度的建议。第八章分三节对我国股息所得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第一节系统梳理了英美法等国家所得税一体化进程,对各国关于公司向股东支付所得、资本回购和注销清算等方面的税收处理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二节对我国股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完善建议。第九章分三节对我国财产转让所得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第一节从财产转让所得的实现和确认、财产转让所得范围和税率、损失弥补限制、递延纳税机制、财产交换股票、个人住所转让、通货膨胀处理机制等方面,对英美法等国家财产转让所得计税机制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第二节对我国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完善建议。第十章分四节对我国投资理财收益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析了我国理财产品种类及其收益实现形式,指出了理财产品税收特征。第二节从纳税主体认定、信托收益所得税特征两个方面对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国家信托所得税制度进行了比较。第三节在梳理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了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第十一章对我国生产经营所得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第一节从看穿原则适用范围、看穿征税结构、债务和税收成本及损失处理、合伙企业与投资人交易、合伙利益处置合伙企业清算等方面,对主要国家合伙企业所得税立法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二节从课税主体、看穿机制设计、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分配、投资者计税基础、企业清算、有限合伙税收处理、纳税地点和扣缴义务人等方面,对我国生产经营所得税制安排进行了研究。

龙贵玲[7](2009)在《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长寿企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经营,有的却走向了末路;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的面对变化却变得手足无措;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获得长寿,而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寿命却只有十几年、甚至更短。为了揭开企业长寿的黑箱,找到企业长寿的密钥,本文运用企业仿生的研究方法对生物基因对生物寿命的作用机理进行仿生,引入“企业基因”的概念,用“企业基因”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来探讨企业长寿的实现及其实现的机制和路径。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在阅读和梳理国内外有关企业基因和长寿企业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新的企业基因模型,明确了企业基因的要素构成;并探索性地对企业基因进行了种类划分,即把企业基因划分为完好基因、一般基因和缺陷基因;同时还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企业基因和生物基因进行了对比,明确了两者的异同。其次,在综合掌握管理学和生物学有关生物基因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企业仿生法对生物基因遗传、变异和重组三大功能及其运作机理进行仿生,构建了以企业基因为基本分析单位的长寿企业发展框架;探讨了企业基因在企业长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探索性地提出了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机制即企业基因的遗传机制,企业的成熟机制即企业基因的变异机制,企业的再生机制即企业基因的重组机制;同时还探索性地提出了企业长寿的三条基因实现路径,即完好基因的遗传路径、一般基因的优化路径和缺陷基因的改良路径。最后,选取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长寿企业——IBM公司作为实证考察案例,对前文构建的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长寿企业发展框架和企业长寿的基因实现路径进行了实证考察。

宋婷[8](2007)在《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舶来品,自引入中国以来,对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股票期权制度是由公司法、证券法、税法、会计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协调配合组成的一种公司经营者激励制度。但是,中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为股票期权制度提供整体的规制,这一障碍成为能否在我国顺利推行股票期权制度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此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分为三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股票期权制度的概述。本章对股票期权的概念作了界定,对股票期权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并且介绍了国内外对股票期权制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实施的法律环境和面临的法律问题。新公司法的生效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瓶颈问题,逐步创造着其发展和推广的适宜环境。然而股票期权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修改某一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章完善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对策。笔者从宏观角度到具体措施系统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并指出应从市场体系、法制体系和公司内部治理体系三方面入手,规范和完善我国股票期权制度,以期从立法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其配套实施,从而使我国的股票期权制度能够切实发挥激励公司经营者的长效作用。

董玉华[9](2006)在《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文中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深深烙下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有商业银行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轨历程。国有商业银行如同国有企业一样,其改革发展历程正是新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缩影。国有商业银行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可以拆分为“国家所有”和具有市场与企业属性的“商业银行”两部分,国家所有是通过强制性变迁产生的,而商业银行的市场与企业本性是通过自然演变而来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与市场在一定的时空中是存在矛盾的,但关系处理的好,也可以互补,政府与市场是经济学永恒的话题。寓政府与市场于一身的国有商业银行,从其设立的那一天起,就内生出政府目标多元性与市场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只是在统收统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市场存在的空间,国有专业银行作为财政的出纳,经济效益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服从于政府的目标,两者轨迹趋同。而一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两者的矛盾凸现,一个好的经济方案有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方案。在本文中,把政府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因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矛盾具有内生性质。“封闭贷款”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矛盾的内生性最好的例证。从体制、机制层次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且运用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国有股要占绝对控股地位,也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是否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基于我国的国情,国家必须绝对控股,说明政府依然具有控制权,如果政府不转换职能,依然故我,股改后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依然会制造不良资产,竞争力不会加强,改革没有成效,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因此本文的贯穿全文的灵魂思想是超越政府。超越政府不是说政府不重要,政府其实很重要,日本和西欧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作用大,只是政府应在那些领域发挥作用,政府的职

卢岩熠[10](2005)在《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与法律调整》文中研究说明产生于美国的股票期权是西方国家公司激励员工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引入股票期权后,由于法律上的缺失和障碍使真正的股票期权难以推广,目前所称的“股票期权”大多数已经不具备股票期权的基本法律性质。要使股票期权在我国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在扫清股票期权障碍的同时对股票期权的运行加以引导和规范。对股票期权及其授予行为法律性质的研究不仅是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理论指导,而且对于完善相关法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的目的即是在对该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解决法律调整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中外股票期权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的考察,结合相关理论文献,得到以下结论:股票期权授予行为通过选择权契约或特殊要约的方式,赋予受益人选择是否缔结股票买卖合同的权利。股票期权是一种特殊的承诺权,属于形成权性质。该权利通常无偿取得,是基于特定身份取得的财产权,一般不可转让,是既得权而非期待权。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文章对于股票期权的法律调整提出以下主要观点:股票期权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其中高科技成长型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还应得到特殊的优惠;股票期权的授予须经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主确定股票期权授予对象;法律应当对股票来源、行权价、期权数量及有关期限等期权方案内容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限制;当事人除了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外还需要向公众承担一定的义务,应当强化管理人员对授权、行权和变现过程中违法行为承担的个人责任。

二、股票期权的辉煌、衰落与再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票期权的辉煌、衰落与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论
        1.2.1 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
        1.2.2 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影响研究
        1.2.3 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
        1.2.4 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关系概述
    2.1 风险投资概述
        2.1.1 风险投资的概念
        2.1.2 风险投资的特点
        2.1.3 风险投资的基本要素
        2.1.4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2.1.5 风险投资的理论基础
    2.2 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2.2.1 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
        2.2.2 风险投资推动了高科技的产业化
        2.2.3 风险投资助推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
        2.2.4 技术进步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高收益的投资渠道
    2.3 新兴产业概述
        2.3.1 新兴产业的涵义
        2.3.2 新兴产业的特点
        2.3.3 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2.4 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第3章 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
    3.1 风险投资的孕育阶段(19 世纪末~1945 年)
    3.2 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1946~1970 年)
        3.2.1 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建立
        3.2.2 小企业投资公司发展迅速
        3.2.3 成立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
    3.3 美国风险投资的调整阶段(1971~1980 年)
        3.3.1 经济衰退使风险投资出现萎缩
        3.3.2 国家通过法律和税收等政策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3.4 美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增长阶段(1981~1989 年)
        3.4.1 调整税率
        3.4.2 推出“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引导了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
        3.4.3 风险投资业的资金来源和投向有了较大变化
    3.5 风险投资的成熟阶段(1990~2000 年)
        3.5.1 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3.5.2 新成立了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
        3.5.3 风险投资业绩较好
    3.6 美国风险投资的调整发展阶段(2001~2008 年)
        3.6.1 风险投资方向有了重大调整
        3.6.2 联邦政府和各州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
        3.6.3 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风险投资业
    3.7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风险投资的放缓阶段(2009 年至今)
        3.7.1 风险投资业在 2009 年大幅下滑
        3.7.2 风险投资业在 2010 年后逐渐复苏
    3.8 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特点
        3.8.1 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8.2 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
        3.8.3 与美国宏观经济互相影响
第4章 美国技术进步的动力及影响
    4.1 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4.1.1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科技水平得到初步发展
        4.1.2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国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4.1.3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69
    4.2 美国技术进步的动力
        4.2.1 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4.2.2 政府发挥了引导作用
        4.2.3 有完善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
        4.2.4 综合的科技创新平台
    4.3 美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4.3.1 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
        4.3.2 激发了一批新兴产业的涌现
        4.3.3 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
        4.3.4 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第5章 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5.1 信息产业
        5.1.1 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5.1.2 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5.2 生物医药产业
        5.2.1 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5.2.2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路径
        5.2.3 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5.2.4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5.2.5 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5.3 新能源产业
        5.3.1 美国新能源政策的主要法律法规
        5.3.2 美国政府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5.3.3 新能源政策下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5.4 美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5.4.1 政府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5.4.2 风险投资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6章 美国风险投资对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影响
    6.1 风险投资推动了技术进步
        6.1.1 风险投资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金融工具
        6.1.2 风险投资促进了科技型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6.1.3 风险投资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效率
    6.2 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作用
        6.2.1 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发展资金
        6.2.2 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侧重点不同,激发新技术的创新
        6.2.3 提高了新兴产业企业的市场价值
    6.3 风险投资促进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
        6.3.1 硅谷的发展概况
        6.3.2 硅谷的四大高科技产业集群
        6.3.3 促进硅谷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因素
        6.3.4 风险投资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
第7章 美国风险投资影响的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
    7.1 风险投资影响的模型推导
        7.1.1 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模型推导
        7.1.2 风险投资对企业影响的模型推导
    7.2 美国风险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
        7.2.1 计量方法说明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7.2.3 实证分析
        7.2.4 结论说明
第8章 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8.1 美国风险投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
        8.1.1 提供坚实的法律法规保障
        8.1.2 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8.1.3 设立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8.1.4 建立了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8.1.5 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8.1.6 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完善
        8.1.7 资本来源广泛
        8.1.8 形成了先进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8.2 对我国的启示
        8.2.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8.2.2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8.2.3 政府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风险投资向科技企业倾斜
        8.2.4 拓宽风险资本的来源
        8.2.5 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4)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自我肯定需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论文架构
        1.4.4 创新点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管理思想的演变
        2.1.1 科学管理思想
        2.1.2 行为科学管理思想
    2.2 自我肯定需求理论
        2.2.1 自我肯定需求
        2.2.2 认知膜
        2.2.3 自我肯定需求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2.3 企业成长理论
        2.3.1 古典经济学中对于企业成长的论述
        2.3.2 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企业成长中的应用
        2.3.3 伊迪思·彭罗斯的企业内部成长理论
        2.3.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4 复杂科学管理的新资源观论
    2.5 相关管理理论总结
3 自我肯定需求视角下的合作行为
    3.1 合作的根源
        3.1.1 重复博弈与个体间的合作
        3.1.2 自我肯定需求对合作行为的解释
    3.2 合作的组织形式与认知主体
        3.2.1 合作的组织形式
        3.2.2 合作的组织形式——国家
        3.2.3 合作的组织形式——企业
        3.2.4 企业与国家作为认知主体的比较
    3.3 合作组织的二重性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3.3.1 合作与资源的捕获
        3.3.2 合作与认知障碍
4 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一:额外涌现资源
    4.1 企业的沉积资源
        4.1.1 已有的企业资源研究
        4.1.2 沉积资源
    4.2 企业的额外资源涌现
        4.2.1 对新领域的扩张和占领
        4.2.2 学习与自主创新
        4.2.3 透支未来
        4.2.4 重组
    4.3 论额外涌现资源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作用
5 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二:认知障碍管理
    5.1 认知障碍
    5.2 薪酬管理
        5.2.1 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5.2.2 索尼公司与绩效管理
    5.3 企业文化
        5.3.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优越性企业文化
        5.3.2 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的试错式企业文化
        5.3.3 松下电器的家庭式企业文化
    5.4 规模效应的二重性
    5.5 论认知障碍管理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作用
6 案例分析
    6.1 IBM的持续成长
        6.1.1 IBM公司的历程
        6.1.2 IBM公司的薪酬管理
    6.2 华为的快速成长
        6.2.1 华为公司的历程
        6.2.2 华为公司的虚拟股权制度
        6.2.3 华为公司未来面临的挑战
7 总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国际比较 ——基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政府作用文献综述
        2.1.1 政府在资源型地区转型中的作用
        2.1.2 政府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2.1.3 政府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
    2.2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路径、模式
        2.2.1 资源型地区转型中的路径依赖研究
        2.2.2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模式
    2.3 企业治理研究进展
        2.3.1 公司治理结构内涵
        2.3.2 企业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4 产业组织结构研究重点
        2.4.1 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2.4.2 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状况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3 理论分析
    3.1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渊源
        3.1.1 新古典制度经济史学
        3.1.2 新制度经济史学
        3.1.3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
    3.2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
        3.2.1 博弈论的分析框架
        3.2.2 特定历史情境模型
        3.2.3 历史的经验归纳法
        3.2.4 微观的理论基础
    3.3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
        3.3.1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
        3.3.2 路径依赖理论
    3.4 对比较历史制度的评价
4 资源型地区转型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比较
    4.1 德国鲁尔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
        4.1.1 对鲁尔区经济转型的历史考察
        4.1.2 鲁尔区各级政府在转型不同阶段的作用变化
    4.2 日本九州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4.2.1 日本九州工业区转型的历史考察
        4.2.2 中央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九州转型
    4.3 美国休斯敦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4.3.1 对美国休斯敦转型的历史考察
        4.3.2 政府为休斯敦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4.4 政府作用比较
    4.5 小结
5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路径比较
    5.1 德国鲁尔区转型路径及特点
        5.1.1 鲁尔区“改造+发展”的转型路径
        5.1.2 鲁尔区转型路径特点
    5.2 日本九州的转型路径及特点
        5.2.1 九州的“植入式”转型路径
        5.2.2 九州转型路径的特点
    5.3 美国休斯敦转型路径及特点
        5.3.1 休斯敦“延伸+高新”的转型路径
        5.3.2 休斯敦的转型路径特点
    5.4 转型路径比较
    5.5 小结
6 企业治理方式的比较
    6.1 德国鲁尔区企业的“共同治理”模式
    6.2 日本九州企业的“经营者专制”
    6.3 美国休斯敦企业“股东统制”治理
    6.4 三地企业治理的制度变迁及对转型的影响
    6.5 企业治理比较
    6.6 小结
7 资源型地区企业组织结构比较
    7.1 德国鲁尔区以大型企业为主的企业组织结构
    7.2 日本九州注重大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
    7.3 美国休斯敦注重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
    7.4 企业组织结构比较
    7.5 小结
8 对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政策建议
    8.1 我国资源型地区的概况
        8.1.1 资源型地区的界定
        8.1.2 资源型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8.2 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地区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8.2.1 中央政府提供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核心制度
        8.2.2 地方政府提供核心制度的配套政策
    8.3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路径创造
    8.4 完善企业治理模式,推动企业转型
    8.5 建立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
    8.6 内生、外生因素共同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
        8.6.1 创新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外部环境
        8.6.2 通过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内生变量推动转型
9 结语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结论
    1.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2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理论研究综述
        2.1.1 古典主义学派
        2.1.2 庸俗经济学派
        2.1.3 社会政策学派
        2.1.4 新古典学派
        2.1.5 凯恩斯主义学派
        2.1.6 新古典综合派
        2.1.7 新剑桥学派
        2.1.8 货币主义学派
        2.1.9 新制度学派
        2.1.10 供给学派
        2.1.11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2.2 国外立法实践中职能定位变迁研究
        2.2.1 18世纪末至19世纪60年代
        2.2.2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2.2.3 20世纪30至70年代
        2.2.4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2.2.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
        2.2.6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
    2.3 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2.3.1 财政收支状况
        2.3.2 经济发展水平
        2.3.3 收入分配差距
        2.3.4 政治阶级利益
        2.3.5 国际税收竞争
        2.3.6 税制结构演进
        2.3.7 征收管理水平
        2.3.8 其他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研究
    3.1 职能定位约束因素分析
    3.2 我国税制运行情况评价
        3.2.1 税收职能发挥情况分析
        3.2.2 现行分类税制面临的挑战
    3.3 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研究
        3.3.1 理论研究综述
        3.3.2 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课税模式研究
    4.1 税制改革理论和实践
        4.1.1 个税改革指导思想和实践
        4.1.2 主要税改方案和实践
        4.1.3 主要课税模式和实践
        4.1.4 税制改革关键问题分析
    4.2 我国课税模式研究
        4.2.1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特征分析
        4.2.2 我国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理论分析
        4.2.3 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路径选择
        4.2.4 税制改革中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4.3 本章小结
5 课税对象研究
    5.1 课税对象理论研究综述
        5.1.1 来源说
        5.1.2 净增值说
        5.1.3 消费支出说
    5.2 课税对象地域比较分析
        5.2.1 美国
        5.2.2 英国
        5.2.3 德国
        5.2.4 瑞典
        5.2.5 澳大利亚
        5.2.6 日本
        5.2.7 韩国
        5.2.8 新加坡
        5.2.9 我国台湾地区
        5.2.10 我国香港特区
    5.3 课税所得项目比较分析
        5.3.1 雇佣所得
        5.3.2 经营所得
        5.3.3 农林牧渔业所得
        5.3.4 财产转让所得
        5.3.5 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3.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5.3.7 信托所得
        5.3.8 受赠所得
        5.3.9 养老金所得
        5.3.10 非法所得
    5.4 我国课税对象研究
        5.4.1 工资薪金所得
        5.4.2 生产经营所得
        5.4.3 劳务报酬所得
        5.4.4 农林牧渔业所得
        5.4.5 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4.6 财产转让所得
        5.4.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5.4.8 递延型养老保险所得
        5.4.9 其他所得
    5.5 本章小结
6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总体设计
    6.1 税目划分和税率协调研究
        6.1.1 我国综合所得与分类所得划分
        6.1.2 税率结构协调机制
    6.2 纳税单位研究
        6.2.1 主要国家纳税单位选择
        6.2.2 典型国家纳税单位演化
        6.2.3 OECD国家纳税单位最新趋势
        6.2.4 我国课税单位选择
    6.3 成本费用扣除协调机制研究
        6.3.1 主要国家成本费用扣除实践
        6.3.2 主要国家成本费用扣除发展趋势
        6.3.3 完善我国成本费用扣除协调机制政策建议
    6.4 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判定标准研究
        6.4.1 现行政策运行情况评价
        6.4.2 纳税义务判定标准国际比较
        6.4.3 完善我国纳税义务判定标准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综合所得课税制度研究
    7.1 OECD国家税负和税前扣除变化分析
        7.1.1 法定税率变动分析
        7.1.2 中央所得税税前基本扣除额变动分析
        7.1.3 税率门槛变动分析
        7.1.4 法定税率与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比较分析
    7.2 我国税前扣除和税率结构研究
        7.2.1 税前扣除项目研究
        7.2.2 法定税率研究
        7.2.3 费用扣除和税率级距调整机制研究
    7.3 股权激励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7.3.1 美国税收政策设计机制研究
        7.3.2 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所得税收政策建议
    7.4 涉外工薪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7.4.1 现行政策运行情况分析
        7.4.2 完善我国涉外工薪所得税收政策建议
    7.5 纳税申报制度研究
        7.5.1 OECD国家征管制度分析
        7.5.2 完善我国纳税申报制度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股息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8.1 主要国家股息所得税制设计机制研究
        8.1.1 避免重复征税机制
        8.1.2 股东分配处理机制
        8.1.3 资本回购处理机制
        8.1.4 注销清算处理机制
    8.2 完善我国股息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8.2.1 现行政策运行情况分析
        8.2.2 完善我国股息所得税收政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财产转让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9.1 OECD国家税制设计机制研究
        9.1.1 财产转让所得的实现和确认机制
        9.1.2 财产转让所得范围和税率安排
        9.1.3 损失弥补机制
        9.1.4 递延纳税机制
        9.1.5 财产交换股票处理机制
        9.1.6 个人住所转让所得政策设计
        9.1.7 通货膨胀处理机制
    9.2 完善我国财产转让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9.2.1 现行政策运行情况分析
        9.2.2 完善我国财产转让所得税收政策建议
    9.3 本章小结
10 投资理财收益税收政策研究
    10.1 我国理财产品发展情况分析
        10.1.1 产品种类和收益分析
        10.1.2 财产品税收特征分析
    10.2 典型国家信托所得税制设计机制研究
        10.2.1 纳税主体认定机制
        10.2.2 信托收益所得税特征分析
    10.3 完善我国理财产品收益税收政策研究
        10.3.1 现行税收政策运行情况分析
        10.3.2 完善我国理财产品收益税收政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11 生产经营所得税收政策研究
    11.1 主要国家合伙企业所得税制研究
        11.1.1 看穿原则适用机制
        11.1.2 看穿征税结构安排
        11.1.3 债务、税收成本和损失处理机制
        11.1.4 与投资人关联交易税收处理机制
        11.1.5 合伙利益处置税收处理机制
        11.1.6 清算所得税收处理机制
    11.2 完善我国生产经营所得税收政策建议
        11.2.1 课税主体
        11.2.2 看穿机制
        11.2.3 应纳税所得额确定
        11.2.4 应纳税所得额的分配
        11.2.5 投资者计税基础
        11.2.6 合伙人退伙所得和清算所得
        11.2.7 有限合伙税收处理
        11.2.8 税率结构安排
        11.2.9 纳税地点和扣缴义务人
    1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长寿企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获取方法
        1.3.2 资料整理方法
        1.3.3 论文写作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基因理论
        2.1.1 企业基因的提出
        2.1.2 企业基因的内涵
        2.1.3 企业基因结构
        2.1.4 企业基因决定竞争优势
    2.2 长寿企业理论
        2.2.1 长寿企业的内涵
        2.2.2 长寿企业的相关理论
    2.3 企业基因和长寿企业关系理论
    2.4 相关理论评述
第三章 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长寿企业发展框架构建
    3.1 长寿企业发展框架的基本分析单位——企业基因
        3.1.1 企业基因概念的引出
        3.1.2 企业基因模型构建
        3.1.3 企业基因的种类划分
        3.1.4 企业基因与生物基因的对比
    3.2 长寿企业发展框架构建
        3.2.1 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生存和成长实现
        3.2.2 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成熟实现
        3.2.3 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再生实现
第四章 长寿企业基因作用机制分析
    4.1 企业生存和成长机制:企业基因的遗传机制
        4.1.1 企业基因遗传的概念界定
        4.1.2 企业基因遗传的实现机制
    4.2 企业成熟机制:企业基因的变异和选择机制
        4.2.1 企业基因变异内涵的界定
        4.2.2 企业基因变异的实现机制
    4.3 企业再生机制:企业基因的重组机制
        4.3.1 企业基因重组的内涵界定
        4.3.2 企业基因重组和变异的区别
        4.3.3 企业基因重组的实现机制
第五章 企业长寿的基因路径选择
    5.1 完好基因的遗传路径
        5.1.1 组织结构、信息传导机制、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遗传路径
        5.1.2 企业文化的遗传路径
        5.1.3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危机应变能力的遗传路径
    5.2 缺陷基因的改良路径
        5.2.1 组织结构、信息传导机制和决策机制的改良路径
        5.2.2 激励机制的改良路径
        5.2.3 企业文化的改良路径
        5.2.4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危机应变能力的改良路径
    5.3 一般基因的优化路径
        5.3.1 组织结构、信息传导机制和决策机制的优化路径
        5.3.2 激励机制的优化路径
        5.3.3 企业文化、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危机应变能力的优化路径
第六章 IBM长寿的基因及路径分析
    6.1 IBM背景介绍
    6.2 IBM重生概况
    6.3 IBM的企业基因分析
        6.3.1 IBM的完好基因
        6.3.2 IBM的缺陷基因
        6.3.3 IBM的一般基因
    6.4 IBM长寿的基因路径分析
        6.4.1 IBM完好基因遗传路径
        6.4.2 IBM缺陷基因改良路径
        6.4.3 IBM一般基因优化路径
    6.5 IBM长寿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股票期权制度的概述
    1.1 股票期权的概念
        1.1.1 期权的内涵和类型
        1.1.2 股票期权的内涵
    1.2 股票期权的法律特征
    1.3 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1.3.1 委托——代理成本理论
        1.3.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论
        1.3.3 人力资本理论
    1.4 国内外对股票期权制度的研究现状
        1.4.1 对股票期权性质的研究
        1.4.2 对股票期权缺点和局限的研究
        1.4.3 对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第二章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实施的法律环境和面临的法律问题
    2.1 目前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实施的法律环境
        2.1.1 公司法律制度
        2.1.2 股权激励规则
    2.2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的法律问题
        2.2.1 公司法、证券法中的法律问题
        2.2.2 税法中的法律问题
        2.2.3 会计法中的法律问题
        2.2.4 劳动法中的法律问题
第三章 完善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对策
    3.1 完善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路及原则
        3.1.1 完善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路
        3.1.2 完善股票期权制度的原则
    3.2 市场体系: 建立规范的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
    3.3 法制体系: 建立协调统一的股票期权法律制度
        3.3.1 修改现行《公司法》,实行授权资本制
        3.3.2 完善公司新股发行审批制度
        3.3.3 修改并建立股票期权的税收法律法规
        3.3.4 建立适应股票期权特点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3.3.5 修改《劳动法》,增设股票期权制度
    3.4 公司内部治理体系: 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3.4.1 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3.4.2 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意图
    0.2 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
    0.3 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1章 国有商业银行理论文献综述
    1.1 国外关于国有银行理论研究回顾
    1.2 国内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理论研究回顾
第2章 政府与市场理论: 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析框架
    2.1 政府与市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主线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2.3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
    2.4 有限政府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5 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府与市场
    2.6 政府与市场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第3章 外因: 多视角评价国有商业银行
    3.1 委托代理视角
    3.2 垄断与竞争视角
    3.3 融资结构失衡视角
    3.4 非均衡视角
第4章 内因: 多维度透视国有商业银行
    4.1 新政治经济学维度
    4.2 预算软约束维度
    4.3 资源配置效率维度
    4.4 博弈维度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逻辑
    5.1 问题的提出
    5.2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理论研究考察
    5.3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辨析
    5.4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价值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矛盾的内生性及次优求解
    6.1 政府的内生和外生性质
    6.2 商业银行的市场属性与国家作为出资人的矛盾
    6.3 理论与现实的冲突:次优求解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路: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7.1 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轨迹具有趋同性
    7.2 从国有企业的性质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
    7.3 企业法人所有权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7.4 “花钱买机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塑
    7.5 超越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自我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注

(10)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与法律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实用价值及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1.3 本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 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探析
    2.1 股票期权在世界的发展
    2.2 股票期权的概念
    2.3 法律性质分析
    2.4 中外股票期权性质比较
第三章 股票期权的法律调整
    3.1 完善法律调整的必要性
    3.2 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
    3.3 法律巫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3.4 适用范围的法律限制
    3.5 股票期权授予行为的规范
    3.6 股票期权方案内容的规范
    3.7 公司与期权人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四、股票期权的辉煌、衰落与再生(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解析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观察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视角[J]. 方兴起. 学术研究, 2019(09)
  • [3]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 张佳睿. 吉林大学, 2014(09)
  • [4]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自我肯定需求视角[D]. 吴怡萍. 武汉大学, 2014(06)
  • [5]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国际比较 ——基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D]. 李洁.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1)
  • [6]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 夏宏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7]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长寿企业研究[D]. 龙贵玲. 西北大学, 2009(08)
  • [8]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 宋婷.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2)
  • [9]超越政府与自我超越 ——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矛盾的内生性机理分析[D]. 董玉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10]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与法律调整[D]. 卢岩熠.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股票期权的荣辱与重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