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宿制学校的调研报告

关于寄宿制学校的调研报告

问:当今寄宿制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分析
  1. 答:我所在的高中就是寄宿制学校,对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1、寄宿制从初中实施有其合理性,我们学校是完全中学,在初中阶段我的孩子就坚持离开我们住校生活学习(其实我的家就在学校里面),三年的初中学习锻炼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初入学时看到很多同学想家念家,也就大约一个月时间,孩子的可塑性强,大都能顺利适应,并且初中就开始寄宿制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住宿,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大都可以独立凳郑思考处理。
    2、寄宿制学校的选择:选择制度管理严格的学校,应该说越严格槐粗信越好,比如手机,手机是不能带入学校的,学校提供足够数量的固话便于在固定时段与家长联系。这一点在当今现实情况下,相当重要,并可以成为孩子学习发展的一大优势,手机问题在初高中生身上的弊端不再赘述。除了手机控制,宿舍内务方面也是提升孩子自理能力很重要的方面,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动手铅轮意识,团队意识特别有帮助,这需要一所学校的严格的管理。
    3、孩子在寄宿学校中的心理发展:我个人认为没有比单纯的周围环境再重要了,学习就是学习,不用忙着让孩子认识太多的社会人社会事,大多数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同样可以很快的适应很快的调整自己顺应环境,相反在家庭里居住然后求学的学生因为缺少跟同学们朝夕相处的经历,更容易滋生自私、专断的情绪做法。
问:寄宿制学校的存在问题
  1. 答:随着大规模“撤点并校”,国内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成农村学校主体。教育部规划司201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2011年全国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52.88%,广西初迹昌中寄宿率甚至达88.03%。(《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26日)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固然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诸多问题。著名学者杨东平教授此前撰文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低龄寄宿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中西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条件较差,等等,特别是,寄宿制学生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及文化生活的封闭校园环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现多种问题。
    现实也表明,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寄宿制学校的有效运行并非仅仅“盖房子”那样简单。由于配套政策及投入衔接不力,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常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进而带来的低龄儿童心理枯运健康、学生厌学辍没州梁学的问题。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经济成本的增加,这部分成本该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摊,现实中尚需有效探索。
    2001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逐步由“三级办学,(县乡)两级为主”变为“以县为主”,基层教育管理重心上移意味着管理半径的扩大,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提高。对于基层教育部门而言,进行教学网点撤并,推广寄宿制学校,显然符合方便管理的考量。寄宿制学校是否是普适的万能灵药尚存疑问。
关于寄宿制学校的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