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给顾言清的诗》

张謇的《给顾言清的诗》

一、张謇《挽顾延卿诗》本事(论文文献综述)

高菊[1](2019)在《张謇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謇是中国近代着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虽然他一生专注于“实业救国”,但文学创作亦不可忽视。张謇一生笔耕不辍,着作甚丰,创作了两千余首诗歌,可见其创作数量之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有关张謇的研究,除实业、政治、革命经历等引起广泛关注以外,诗歌创作方面缺少系统全面地研究。因此,本论文在搜集相关资料和继承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张謇的诗歌进行了较为全面且深入地研究。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整理和总结张謇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述多年来对张謇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阐明选题缘由和研究价值。论文的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在现有传记资料的基础上,将张謇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简述,加深对人物的了解,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作品。第二章从人生之师、同乡挚友、同光诗人、革命友人和海外之交五个方面,对张謇的交游进行了详细的考述,以探究其人格精神与诗歌风格的形成。第三章将张謇散见于序跋中的诗学主张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分别从“诗言事”、“宣郁吐怀”“有节有度”、经世致用、“风”“气”易变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第四章根据张謇诗歌不同的题材内容,将其诗歌分为心系国家,关注民生;追求功名,保国安民;思亲悼亡,亲情爱情;山水风物,纪游抒怀;题画咏物,酬赠唱和这五个方面并分别进行论述,阐明其诗歌所包含的内容意蕴,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五章将张謇的诗歌从风格、情感、体裁三个方面分别总结为兼宗唐宋,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意境开阔;诸体兼备,古今兼擅的艺术特色,并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论述。结语部分对张謇的文学成就进行初步的评价。

夏文婕[2](2011)在《范钟年谱》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中西文化发生数千年来最为深切的一次碰撞。西学之风大兴,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重新反思,以求振兴之路,然又因其所处的阶级属性,不免徘徊在新与旧之间,因而形成独属于这一时代的文人特征。清初古文大宗桐城派,历二百余年,自曾氏国藩后,重绽奇葩。世称“通州三范”之一的范钟,正是桐城派在江苏的重要代表。其兄范当世声名甚鼎,为世人所赏。钟,受其兄教甚厚,少有才名,然因其自身的个性及个人发展轨迹之不同,其诗文风格,别于其兄弟,而自有造诣。然其兄之光环,恰掩二弟之星辉。世人于伯子研究资料较详细完备,然于钟零碎而少,尚无一简编年谱。本文在立足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其所交之同时代人之资料,意图将其诗文按时代编年,参考其时之政治变革,较全面描绘出其一生的发展轨迹,以为后来深入研究者作铺路工作。

徐静玉[3](2009)在《书院与清末民初南通教育的转型》文中研究说明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中国书院的一个缩影,在清末民初南通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中,书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由书院脱胎而来的学校,经民国初年之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其次,书院公产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经费;第三,部分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四,大批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任教于新式学堂,并从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名家,其中不乏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者。

丁富生[4](2004)在《张謇《挽顾延卿诗》本事》文中研究指明近代通海周家禄、顾延卿、朱铭盘、张謇、范当世五才子是江淮文人集团领军人物。五人间关系密切、关系融洽。张謇《挽顾延卿诗》比较集中而又具体地揭示了五人间交往及感情,对全面研究张謇有重要的价值。

二、张謇《挽顾延卿诗》本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謇《挽顾延卿诗》本事(论文提纲范文)

(1)张謇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着述整理和生平研究
    二、主要研究着作及论文
第一章 张謇的生平
    一、参加科举冒籍风波
    二、入幕为宾初露锋芒
    三、金榜题名建设家乡
    四、关注政事投身实业
第二章 张謇的交游
    一、人生之师
    二、同乡挚友
    三、同光诗人
    四、革命友人
    五、海外之交
第三章 张謇的诗学主张
    一、“诗言事”
    二、“宣郁吐怀”“有节有度”
    三、经世致用
    四、“风”“气”易变
第四章 张謇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心系国家关注民生
    二、追求功名保国安民
    三、思亲悼亡亲情爱情
    四、山水风物纪游抒怀
    五、题画咏物酬赠唱和
第五章 张謇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兼宗唐宋风格多样
    二、情感真挚意境开阔
    三、诸体兼具古今兼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范钟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范钟年谱
结语
附录:南通范氏族谱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后记

(3)书院与清末民初南通教育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 爱国地理学家——白雅雨
    2. 近代数学家——崔朝庆
    3. 近代数学家——杨冰
    4. 国学名师——徐昂

四、张謇《挽顾延卿诗》本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謇诗歌研究[D]. 高菊.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2]范钟年谱[D]. 夏文婕. 苏州大学, 2011(06)
  • [3]书院与清末民初南通教育的转型[J]. 徐静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4]张謇《挽顾延卿诗》本事[J]. 丁富生.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标签:;  ;  ;  

张謇的《给顾言清的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