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

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群[1](2021)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首字母的缩写,近年来已成为国际课程研究的新趋势。为了跟进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减少社会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在不断更新,高中生物学教材也呈现出了“一纲多版”的现象。本文采用文献阅读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参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要求,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涉及的STSE教育主题、内容呈现方式和专栏等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实施上都体现出了STSE教育理念。生物学新、旧教材在STSE教育上的共同点在于教育主题多元化、教育呈现方式多样化、教育专栏内容丰富化。其特色在于将生物科学史有机融入教材、重视学生职业教育、关注生物科学前沿进展和学科交叉、体现生物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开设具体的STSE教育专栏和特色栏。但新教材在STSE教育主题和教育专栏的数量上高于旧教材,且新教材更新并补充了中国在世界生物学界的研究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新、旧生物学教材在STSE教育上仍存在有不足之处:旧教材“科学前沿”栏目陈旧,科学图示模糊;新教材“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偏少;缺乏安全教育和性教育、STSE教育专栏数量不足等。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对教材改革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优化STSE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加强中学生职业教育、突出STSE教育主题、促进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增补STSE教育专栏、系统编排生物科学史教育、加大课后习题的渗透力度。

王晶[2](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教材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2004版与2019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而重视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新教材的编写应适当增加科学史内容。高中生物学教材人教版2019版较2004版在科学史内容上有较多变动。为了更好的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本质及科学史间的关系,探究两个版本教材科学史内容的异同及变化原因,有必要对前后两个版本的课标和教材的相关科学史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首先对17版课标和03版课标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进行比较,进而使用自我编制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的分析量表》对19版和04版教材中科学史的选用、呈现方式以及对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进行量和质的分析比较。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1)在科学史的选用上,19版教材所选用的科学史总数比04版教材多38处,且19版教材中科学史内容有意选用我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但在科学史内容上两版教材都涵盖了5种科学史类型。(2)在科学史的呈现方式上,两版教材都主要以文字和图表结合起来的形式呈现,说明都很注重科学史呈现的直观性,但在科学史的呈现位置上,19版教材比04版教材更加均衡。(3)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上,两版教材都最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维度,其次是“生命观念”维度,而“社会责任”维度的科学史数量19版教材虽然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仅比04版教材提高1%。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19版教材中的科学史内容,实现“一史多用”,对教师提出以下建议:1.以教材为蓝本,运用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进行教学。2.利用科学史创设真实问题情境。3.收集史料,适当补充还原科学史。4.利用科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陶苑茹[3](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全社会对生物因素所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空前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正当其时,《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将生物安全教育正式列为国家安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生物安全是保证人类生命健康与生存安全的重要基础,生物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增强生物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生物安全观,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安全素养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采用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巴彦淖尔市某中学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生物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运用教材分析法,梳理与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及《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论研究,在教材内容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生物安全五个维度,进行高中阶段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探索。结果如下:(1)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25%的学生对生物安全概念了解不深、认识不清,生物安全素养有待提高。(2)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普遍存在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系统的内容体系、一定的教学模式的问题,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相对匮乏。(3)初步提出适合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生物技术安全教育、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教育、生物恐怖袭击与生物武器威胁防范教育、传染病与动植物疫情防控教育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五部分教育内容。该体系的五部分教育内容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体知识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生物安全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探究、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同时注重必修与选修、课上教学与课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实际教学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将教材内容作为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良好素材,将各种素材合理安排在导入、过渡、拓展、迁移以及练习等各个环节。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开展教育探究活动,例如实验室参观、生物技术生产车间调研、社会实践研究等。推动生物安全教育的实施与进一步深化,需要教师、学校、家长、社会的多方努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邢邺亓[4](2021)在《三版高中必修《生物学》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STSE教育是指在生物教学中全面系统地展现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间的相互联系,生物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三版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的对比是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标》)为基准,通过对比三版教科书分别为人教版、沪科版、北师大版中的STSE内容进而分析其中涉及的STSE教育,组成部分如下:第一部分:介绍STSE教育的研究背景及意义、STSE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人教版、沪科版、北师大版各两本必修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以及完成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核心概念STS教育、STSE教育进行界定,阐述本文理论研究基础以及《课标》对STSE教育的要求。第三部分:对三版高中必修《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体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三个维度分别为章节设置、STSE教育栏目、章节中STSE教育栏目对比。第四部分:将三版高中必修《生物学》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进行主题分类,包括六个主题:生物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与环境、生物科学与生产应用、生物科学与医学及人体健康、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生物科学与社会议题。第五部分:针对三版高中必修《生物学》教科书课后习题中有关STSE教育内容进行分析。第六部分:通过对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所得结论为:(1)在编写体例中沪科版教科书从章和节的设置中均设有STSE教育栏目因而优于其他两版;(2)在STSE栏目命名中,人教版对于STSE教育内容界定较为清晰,教师和学生通过题目便能区分,值得其他两版借鉴;(3)三版教科书在生物科学与环境、生物科学与社会议题两大主题中涉及较少,最后针对以上结论对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提出得出建议。

尹腾骐[5](2020)在《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转变,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STSE教育的教育理念正好切合科学素质的培养需求。STSE教育,是由STS教育演化而来的一种教育新范式,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次结合,也是当前及未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生物学在理科教育中承担着STSE教育的重要角色。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调查问卷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案例教学法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总结和分析了在STSE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基于STSE教育理念对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进行了教材分析,并整理了《稳态与环境》模块的STSE内容;通过学生问卷的调查了解到高中生对于实行的STSE教育的态度,以及高中生STSE观念的现状,结果表明,学生在“科学技术定义的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以及“生态环保观念”均处于偏低的水平,通过教师问卷的调查了解到STSE教育在中学的实施现状,并针对目前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探讨,为本文开展研究实践提供基础。以高二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基于STSE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研究。在教学实验中,选择学生的STSE观念以及生物成绩均无明显差异的2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基于STSE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后测时实验班生物成绩平均分比对照班高出2.39分,但未形成显着性差异;在学生的STSE观念4个维度的分析中,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技术定义的认知”、“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以及“生态环保观念”,四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班,且形成了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在学生的STSE观念形成方面有显着提高。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提出5点建议:1.找准切入点联系生活;2.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应用;3.加强实验探究和实践调查4.融合人文教育,注重对情感的培养;5.评价体系多元化;以达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行STSE教育的目的。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苑新洁[7](2020)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几千年前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当代核心素养中提倡的“责任担当”,都可以看出我国对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视程度。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对优秀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着重凸显了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其中社会责任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相并列成为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应紧跟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落实到生物教学实践之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达成。因此,为更好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开展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及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STSE教育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为研究依据,并根据当前社会背景分析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价值及意义。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初中生物教师及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方面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了当今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存在问题及仔细研读初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深教师对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深度挖掘教材资源,灵活开展责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进行教学设计,突出课堂育人的主阵地;突出实验和实践的教育功能,增加社会责任培养的途径;采用多元化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为更好地将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依据提出的教学对策对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案例设计和实践教学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势在必行;二,当前初中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较为浅薄,学生希望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三,当前教师在社会责任培养的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培养途径单一等问题;四,通过对初中生物教材内容的挖掘和梳理发现,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五,实践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可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

李慧琳[8](2020)在《基于STSE教育理念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稳态与环境”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生物STSE教育实施而言,生物STSE教育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因此,对于探究帮助STSE教育落实的策略,还有待可进一步挖掘补充的地方。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几部分具体研究: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整理,掌握国内外有关STSE教育研究现状,对STSE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旨在为论文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第二部分:根据STSE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原则,以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为例,分析教材中STSE教育理念与社会责任的渗透情况,旨在为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文献研究法,对生物STSE教育教学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其他STSE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得比较好的学科,如结合化学学科、地理等学科中STSE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重构开展生物STSE教育的教学策略。提出以“主题式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展开生物STSE教育。阐述了主题式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与生物STSE教育结合的可行性、主题式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开展STSE教育的优势、主题式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在生物STSE教育中设计与实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以“免疫调节”和“植物的激素调节”为例,完成以社会责任培养为目的的具体主题式情境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以期能为一线生物教师开展STSE教育,落实对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进行完整具体的教学设计,以便形成资源共享。

员相伟[9](2020)在《论儒家生命伦理对生殖辅助技术的回应》文中研究说明生育后代既是儒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社会秩序的基石。儒家社会中的不孕不育患者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为他们带去希望的同时,也向儒家生命伦理发起了挑战。本文是对儒家生命伦理观如何回应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挑战的研究。生命伦理问题的含义是指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运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伦理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本研究关注的儒家的生命伦理观,既包括传统的生育观,也包括儒家文明对新生生命科学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产生的伦理问题的看法。本研究表明,传统的儒家生育观尊重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主张多生多养,导致儒家形成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传统儒家社会的生育活动具有来源单一性、时间固定性、过程私密性、结果未知性四大特点。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打破了这些特点,使生育来源复杂化,生育年龄灵活化,生育过程公开化,胎儿的特性也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调整,儒家生命伦理观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儒家生命伦理观并不是铁板一块,其生命力恰恰在于其超强的适应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应当接受儒家生命伦理理念的价值引导和约束。同时儒家生命伦理理念也应当归纳、包容新的科技价值理念,在科技与伦理之间寻找平衡点,发展出新的伦理原则和哲学基础来应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诸多伦理困境。在回溯儒家生命伦理观本意的基础上重构儒家哲学,充分发挥其引导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儒家哲学本身焕发活力,也能有效解决生物科技对人类伦理的挑战。

赵汉卿[10](2020)在《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随后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细化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其中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被提及。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进一步就生物学学科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因此,如何在生物学学科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成为了近期的研究热点。笔者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了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理论框架,依据新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明确了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水平调查内容并进行了责任维度的划分,再通过自编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湖南省不同区域学校的634名高二年级学生和19位一线生物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在不同责任素养维度下不同区域间学校学生素养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学生素养总体水平随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乡村学校地理位置的改变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发展良好的责任素养水平表现出高的责任认知,低的责任情感,发展不良的责任素养水平反之,责任行为总是低于责任认知和情感;农村学校学生虽然各维度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学校学生,但是在生态文明和安全健康维度中部分责任心理素养水平高于城市学校学生。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对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培养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较高,但普遍不重视学生责任情感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责任素养水平的衡量手段偏向于观察学生责任行为;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水平与教师对该素养培养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最后,笔者结合文献研究、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结果,提出了五条社会责任素养培养对策:树立责任榜样,提高素养认知;建立评价体系,助力责任落实;立足责任试题,发展责任素养;重视责任情感,补齐素养短板;制定素养策略,落实精准培养,并针对不同社会责任素养维度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撰写了教学设计。

二、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STS与 STSE教育综述
    1.1 STS综述
    1.2 STSE教育
    1.3 STSE教育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2.1 课程标准
    2.2 教材
第三章 比较研究现状
    3.1 生物学《标准》的比较研究
    3.2 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目的
    4.5 研究思路
    4.6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 《标准》中的STSE解读
    5.1 彰显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5.2 反映于课程目标
    5.3 体现在教学与评价建议
第六章 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中STSE教育主题的比较
    6.1 生物与科技发展
    6.2 生物与生态环境
    6.3 生物与社会生活
    6.4 生物与医学健康
    6.5 STSE教育主题统计分析
第七章 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中STSE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7.1 目录呈现
    7.2 引入方式呈现
    7.3 辅栏呈现
    7.4 其他相关栏目
    7.5 科学图示呈现
    7.6 教材习题呈现
第八章 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中STSE教育专栏的比较
    8.1 “科学·技术·社会”栏目
    8.2 “科学家的故事”栏目
    8.3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
    8.4 其他相关栏目
    8.5 数据分析
第九章 具体章节分析——以“基因的本质”为例
    9.1 学习目标
    9.2 章节引入
    9.3 正文内容
    9.4 科学图示
    9.5 课后习题
第十章 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特色与不足
    10.1 新、旧教材STSE教育的共性与差异
    10.2 STSE教育的特色
    10.3 STSE教育的不足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教材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2004版与2019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实施的需要
        (二)生物学教师教学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教材
        (二)科学史
        (三)生物科学史
        (四)科学本质
        (五)核心素养
第二章 理论概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三、理论依据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史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本质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三、研究工具
        (一)内容抽样
        (二)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
        (三)确定分析单位
        (四)信度分析
第四章 04 版与19 版教材及课标的比较分析
    一、课程性质的比较
        (一)从生物科学素养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改变
        (二)17 版课标更加强调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基本理念的比较
    三、课程目标的比较
        (一)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二)对教学的思考
    四、课程结构的比较
    五、课程内容的比较
    六、其它部分的比较
        (一)教学建议的比较
        (二)教材内容选择的比较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生物科学史的选用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所选生物科学史数量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二)所选生物科学史内容类型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二、生物科学史呈现方式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生物科学史呈现形式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二)生物科学史呈现位置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三、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生物科学史体现“生命观念”维度的分布情况
        (二)生物科学史体现“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维度的分布情况
        (三)生物科学史体现“社会责任即科学文化”维度的分布情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两版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选用
        (二)两版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呈现方式
        (三)两版教材中生物科学史对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的体现
    二、建议
        (一)对教师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的建议
        (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04版教材科学史详细处数统计表
    附录2 19版教材科学史详细处数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焦点问题—生物安全与生物威胁
        1.1.2 国家安全新增领域—生物安全
        1.1.3 生物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1.2.2 教材分析法
        1.2.3 案例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生物安全
        1.3.2 生物安全教育
    1.4 国内外生物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4.1 国外生物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4.2 国内生物安全发展现状
        1.4.3 国内生物安全教育发展现状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5.3 创新之处
    1.6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6.1 从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1.6.2 从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1.7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7.1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7.2 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角度谈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2章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1 学生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3 调查问卷的编制
        2.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 教师调查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 生物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小结
第3章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1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梳理及分析
        3.1.1 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与生物安全教育的联系
        3.1.2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安全知识内容分析
        3.1.3 旧教材与新教材的对比分析
        3.1.4 教材内容梳理分析总结
    3.2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3.2.1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目的
        3.2.2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3.2.3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
第4章 高中生物学生物安全教育案例设计与分析
    4.1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4.1.1 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4.1.2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4.2 课后探究活动案例设计与分析
        4.2.1 课后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4.2.2 课后探究活动案例分析
    4.3 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案例设计与分析
        4.3.1 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案例设计
        4.3.2 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活动案例分析
    4.4 多种教学模式下生物安全教育的教学原则
        4.4.1 在“必修”内容中渗透“选修”内容的原则
        4.4.2 课上教学有机融合原则
        4.4.3 课下教学方式多元化原则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2 建议
        5.2.1 融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素养
        5.2.2 提升教师生物安全专业素养
        5.2.3 构建校本生物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三版高中必修《生物学》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STS教育
        (二)STSE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STSE教育理论
    三、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对STSE的阐释
        (二)“课程目标”对STSE的要求
        (三)“实施建议”对STSE的要求
第三章 三版《生物学》教科书的编写体例比较分析
    一、三版教科书章节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比较结果
        (二)分析
    二、STSE教育栏目设置的对比分析
        (一)对比结果
        (二)分析
    三、章节中STSE栏目分布的比较分析
        (一)比较结果
        (二)分析
第四章 三版《生物学》教科书中STSE教育的主题分类分析
    一、生物科学与技术
    二、生物科学与环境
    三、生物科学与生产应用
    四、生物科学与医学及人体健康
    五、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
    六、生物科学与社会议题
第五章 三版《生物学》教科书中STSE教育的习题编制比较分析
    一、人教版STSE教育内容课后习题编制
    二、北师大版STSE教育内容课后习题编制
    三、沪科版STSE教育内容课后习题编制
    四、三版教科书STSE教育内容课后习题对比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教科书编写者的建议
        (一)适当增加STSE教育内容习题
        (二)适当调整STSE栏目设置安排
        (三)丰富有关STSE教育内容
    三、对教师的建议
        (一)结合实际情况整合STSE教育内容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STSE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STSE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相吻合
        1.2.2 STSE教育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2.3 STSE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切合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STSE教育国外研究进展
        1.4.2 STSE教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STSE教育评述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论文结构
    2.3 研究法
        2.3.1 文献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访谈法
        2.3.4 内容分析法
第三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的界定
        3.1.1 STS教育
        3.1.2 STSE教育
    3.2 STSE教育的特点
    3.3 STSE教育的目标
    3.4 高中生物教学与STSE教育
    3.5 STSE教育的理论基础
        3.5.1 建构主义理论
        3.5.2 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 现状调查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学生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实施
        4.1.3 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
    4.2 教师问卷调查
        4.2.1 教师问卷的设计
        4.2.2 教师问卷分析
    4.3 教师访谈
    4.4 现状调查的总体分析
第五章 基于STSE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研究
    5.1 《稳态与环境模块》教材分析
    5.2 基于STSE理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5.2.1 STSE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5.2.2 STSE教学内容的选择
        5.2.3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
    5.3 研究对象的选择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业成绩后测结果分析
        5.4.2 实验班及对照班学生的STSE观念后测比较
        5.4.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3 对高中生物实施STSE教学的建议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STSE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二 STSE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三 《STSE观念测评卷》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7)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优势及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论
第四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
    第一节 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原则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
第五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新授课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以《尿的形成》一节为例
    第二节 复习课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以《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为例
    第三节 实验课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节为例
    第四节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致谢

(8)基于STSE教育理念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稳态与环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STSE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STSE教育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访谈法
        1.5.4 观察法
    1.6 研究流程
第2章 概念界定
    2.1 STSE教育概念界定
        2.1.1 STSE教育的内涵
        2.1.2 STSE教育教学策略
    2.2 社会责任概念界定
        2.2.1 社会责任的内涵
        2.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的内容
        2.2.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培养的素养水平
    2.3 STSE教学策略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2.3.1 STSE教育理念的渗透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2.3.2 STSE知识的学习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2.3.3 STSE实践能力的养成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第3章 应用STSE教学策略培养社会责任的教学内容选择
    3.1 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3.2 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3.3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STSE教学内容分布情况
第4章 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STSE教学策略重构
    4.1 主题式情境教学策略引入生物STSE教育
        4.1.1 主题式情境教学法概述
        4.1.2 主题式情境教学开展STSE教育
        4.1.3 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开展STSE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4.1.4 主题式情境教学开展STSE教育教材内容选择教师建议
    4.2 主题式情境教学开展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
        4.2.1 课标解读
        4.2.2 教材分析
        4.2.3 学情分析
        4.2.4 教学设计思路
        4.2.5 教学目标
        4.2.6 教学重难点
        4.2.7 教学过程
        4.2.8 教学反思
        4.2.9 主题式情境教学开展STSE教育的教学评价
    4.3 项目式学习法引入STSE教育
        4.3.1 项目式学习法概述
        4.3.2 项目式学习开展STSE教育
        4.3.3 项目式学习开展 STSE 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4.3.4 项目式学习开展STSE教育教材内容选择教师建议
    4.4 项目式学习开展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
        4.4.1 课标解读
        4.4.2 教材分析
        4.4.3 学情分析
        4.4.4 教学设计思路
        4.4.5 教学目标
        4.4.6 教学重难点
        4.4.7 教学方法
        4.4.8 教学过程
        4.4.9 教学反思
        4.4.10 项目式学习开展STSE教育的教学评价
第5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9)论儒家生命伦理对生殖辅助技术的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和本文结构
第一章 辅助生殖技术及及其在运用中伦理道德问题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概述
        一、狭义辅助生殖技术
        二、广义辅助生殖技术
    第二节 生命伦理概述
        一、生命伦理问题的本质
        二、生命伦理问题的根源
第二章 辅助生殖技术对儒家生命伦理的挑战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导致的生命伦理危机
        一、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的异化
        二、生物技术与生命伦理之间的固有张力
        三、风险社会的新际遇
    第二节 儒家生命伦理概述
        一、生育是基本权力和需求
        二、儒家伦理是生育关系的延伸
    第三节 儒家生命伦理面临的挑战
        一、生育来源从单一到复杂
        二、生育时间从固定到灵活
        三、生育过程从私密到公开
        四、生育结果从未知到可预测
第三章 儒家生命伦理观的重构
    第一节 重构儒家生命伦理的紧迫性
        一、人类生命伦理危机
        二、儒家生命伦理危机
    第二节 重构现代儒家生命伦理体系的可行性
        一、现代生物技术和儒家生命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二、儒家生命伦理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第三节 重构儒家生命伦理的具体实现途径
        一、发扬贵生精神
        二、拓展儒家生命伦理的具体实践模式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儒家生命伦理学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社会责任
        2.1.2 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理论框架
    3.1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内容的界定
    3.2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内容维度的划分
    3.3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理论框架构建
    3.4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调查区域的界定
4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4.1 调查过程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问卷编制
        4.1.4 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总体水平性别调查分析
        4.2.2 高中城乡学校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水平调查分析
        4.2.3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现状总体分析
        4.2.4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科学本质维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4.2.5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生态文明维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4.2.6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安全健康维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4.2.7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生物技术维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4.3 调查结论
5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5.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5.2 访谈提纲编制
    5.3 访谈结果
        5.3.1 教师对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认知现状调查
        5.3.2 教师对高中生承担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情况的认知现状调查
        5.3.3 教师对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状况及衡量手段调查
6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6.1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总体培养对策
    6.2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不同维度培养策略
        6.2.1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科学本质维度培养策略
        6.2.2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生态文明维度培养策略
        6.2.3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安全健康维度培养策略
        6.2.4 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科学本质维度培养策略
7 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2: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调查初测问卷
    附录3: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正式问卷编制细目表
    附录4: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水平调查正式问卷
    附录5: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四、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D]. 张群.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教材科学史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2004版与2019版教材为例[D]. 王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安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 陶苑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三版高中必修《生物学》教科书中STSE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D]. 邢邺亓.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5]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实践研究[D]. 尹腾骐. 广州大学, 2020(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苑新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STSE教育理念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稳态与环境”为例[D]. 李慧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论儒家生命伦理对生殖辅助技术的回应[D]. 员相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生生物学社会责任素养的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D]. 赵汉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生物技术与社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