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并不完美

追求完美并不完美

一、追求最完美恰恰不完美(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认为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常波[2](2021)在《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19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因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丹东之死》《雷昂采和蕾娜》《沃伊采克》和《伦茨》这四部文学作品,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充分关注。毕希纳的作品部部经典,不但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还蕴含着明显背离德国美学传统的开创性思想。以他命名的毕希纳文学奖也彰显了其对德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毕希纳身份的复杂和矛盾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寻找其中的统一性是个难题。他是医学研究者、投身农民运动的革命者、将革命矛头对准贵族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宿命论和虚无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互对立的姿态,且是同时发生,让人难以解释二者为何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如果将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和文学作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就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之爱。一方面,它呈现为现实中的社会革命,要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行制度,为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人性”的质疑、甚至绝望。但这并非是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旨在思想界发动一场形而上学革命,目的是要打破德国文化高峰时期,即“艺术时代”的文学传统,将文学引领至对“人”的现实主义关注。毕希纳的美学革命是通过反对理想主义和自律美学而展开的。他以席勒为靶子,对理想主义美学脱离现实、远离政治等时代弊病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更深层面上实则指向的是德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人性论”,打破了德国“向内”的精神传统。具有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毕希纳暗示:应放弃虚无缥缈的思辨“人性论”传统和对精神自由的片面追逐,跳出当时市民性的狭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求社会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启蒙以来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他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人道主义作家。

胡贝克[3](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方永慈[4](2020)在《大学生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与教育环境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心理健康备受重视。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者对自恋与心理健康、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关于完美主义在自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机制、教育环境在自恋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研究一进行教育环境的探索并编制教育环境调查问卷。本研究二第一部分探索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的两两相关关系,本研究二的第二部分探索完美主义在自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二第三部分探索教育环境在自恋和完美主义之间的调节作用。即通过研究一、研究二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欲探究完美主在自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机制,以及教育环境在自恋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的作用,这一带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运用自体心理学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和探讨自恋、教育环境、完美主义、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编制教育环境调查问卷并校验其在大学生应用中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选取了22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于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以评定结构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1)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十个维度:父母职业、是否重点学校、分数要求、名次要求、是否成绩优异、学习压力、升学期待、完美要求、寄养经历、家庭关系。(2)教育环境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二:探讨自恋对心理健康(焦虑、抑郁、强迫三个维度)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选取了55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于探索自恋、消极完美主义、不完美焦虑、教育环境、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1)焦虑、抑郁、强迫以及不完美焦虑在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女性在焦虑、抑郁、强迫以及不完美焦虑总分平均值高于男性。(2)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自恋与消极完美主义、不完美焦虑显着正相关。大学生自恋与焦虑、抑郁、强迫显着正相关。消极完美主义、不完美焦虑与焦虑、抑郁、强迫显着正相关。(3)链式中介效应表明,消极完美主义、不完美焦虑在自恋与焦虑、抑郁、强迫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4)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教育环境中母亲的职业、是否重点学校、父亲和孩子关系在自恋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调节成立。(5)多重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教育环境中成绩优异、学习压力、完美要求在自恋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多重中介效应成立。结论:(1)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大学生完美主义教育环境测量工具。(2)自恋既可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负性心理健康问题,也可在特定教育环境情况下通过消极完美主义、不完美焦虑链式中介间接预测负性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在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教育环境在自恋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上具有创新意义。对于自体心理学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应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预防、调节、抑制负性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未来研究可以继续加强质性研究、纵向研究、临床个案研究,以及环境教育调查问卷的校标关联效度校验。

位涛[5](2020)在《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文中提出探索自然已经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自然的不断揭密使得人们足以相信(自然)科学技术能够给予人类幸福生活以最大的保证。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是人类理性(智)的“膨胀”和对自然的“控制”欲望,当自我理性成为我们生活和探索的唯一基础之时,其结果就是人的生活缺乏对更高(自然)原型的关照。也即人类的教化——通过“摹仿”原型来化育自身的活动所企及的高度的降低,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的德性的平庸。或者说,正是由于整体性的“自然”从人类生活中的隐退,使得理性对“自然的物”的探索成为主流,人类追求卓越的教化之路被掩盖在物质欲求的满足之中。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自然、德性与教化之间的关系,而其前提就是回到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初始性境遇之中。通过回溯我们发现,古希腊教化世界的演变正是人类理性不断觉醒,对更高意义上的、整体性的自然的观看,逐渐被人类理智和技艺的“控制”所取代的过程,而人类所创造的技艺世界却并没给个体的心灵秩序以及生活带来持续和稳定的意义,人的卓越被“误导”和消解,以至于平庸。面对这些问题,柏拉图做出了他的教化性的回应,而这种回应无疑对于当今我们的思考具有某种价值。在柏拉图的教化哲学体系中,整体性的“自然”充当了个体德性养成的根基,且自然的整体目的(善)使得个体人性的卓越体现于整体的生活之中,个体超越性的“整全成人”得以可能。他以宇宙论作为人的德性养成的背景和依据,以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深刻认识来作为教化的起点,并通过对城邦的自然的理解来认识人的教化的现实空间。在他的理解中,所谓的整体自然即是人——城邦——宇宙的一种整体性秩序,而人的德性就体现在对这种秩序的认识和理解所带来的个体灵魂秩序的和谐——“自然作为德性之源”。同时,凝聚和联结这种秩序的纽带就在于超越性的自然目的——善的理念成为个体在对自然的追问中寻求德性的价值引领。也即,柏拉图以目的论使得人的德性的养成既关注了自身的自然(有限性),同时也关照到那些神圣性的宇宙自然目的,使人的教化成为一条贯通整体性自然的道路。在具体的教化路径中,他首先从对人的自然的教化开始。通过对人的身体的诗歌和体育的训练,使得个体的灵魂具备初步的秩序性,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体的身体性的德性;接着,通过理智性科目的引导,使得个体不断超越其有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理性逐渐养成,对宇宙自然秩序的认识逐步清晰,理智德性不断增长,也使得个体灵魂的秩序与宇宙的自然秩序建立起了有意义的联结,灵魂不断上升;最后,通过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得个体灵魂超越身体性的束缚,而上升到善的理念关照之中,个体沉思性的德性得以养成;同时,个体的教化还有一个下降到现实城邦之中的过程,也即不断实现城邦秩序的和谐。这条教化之路最终的目的即是以个体的“灵魂之旅”把人的自然,城邦自然与宇宙自然贯通起来,从而实现个体德性的完善以及整体自然目的完成,使人成为一个基于而又超越“可朽”的身体自然,同时灵魂高贵、不朽的存在。由此,柏拉图通过对“自然”的追问建立起了一种整体性的德性之教的体系。在这种教化哲学中,个体的成长本身即是人的自然性(人性)的“生长”,一种灵魂中美善的引导和引发——灵魂秩序的不断和谐体现了人在整体宇宙运行之中的德性,是一种“人性”的教化。同时,人的自然通过与整体自然的关联与秩序的协调而超越了其有限性,从而实现了立足于自身自然,在整体自然目的关照中的人的卓越之路。在对终极目的——“善”的追问中,人的自然根基与神圣性同时显现在德性养成之中,无疑这是柏拉图所给予我们现时代教化的最大启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解决现时代的教化问题需要不断反思他的道路。

李丹丹[6](2020)在《“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浪漫主义美学的发展为西方近代美学奠定了基础,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和美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哲学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对于浪漫主义美学的哲学价值也一直存在着各种争议。因此,为了获得对浪漫主义美学的客观准确认识,以及促进中西方哲学的繁荣发展,亟需重新界定浪漫主义美学的价值。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取美国学者凯伦·戈罗迪斯基(Keren Gorodeisky)所着的一篇学术论文“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19th Century Romantic Aesthetics”)。源文本侧重于以浪漫主义的美学至上观点为中心,从理性、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政治伦理和自然等特定哲学问题出发,解读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该文本与一般通俗读物不同,文中含有大量的哲学译名及背景信息,语言比较抽象,语义复杂多重,文化底蕴深厚,对原文哲学思想有清晰的认识,精准把握译名含义并恰当表达是翻译该类文本的关键。倘若译者采用传统的翻译理论,可能难以实现哲学文本的完全翻译,而读者在遇到陌生的哲学译名及背景信息时,可能就会造成理解或阅读障碍。此时,“厚重翻译学”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国内外学者经常使用该理论研究典籍翻译、文学翻译或殖民文化翻译等,以期为读者呈现更加全面立体的译本,借助该翻译策略的优越性,重现异域民族文化风情。因此,笔者也以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所提出的“厚重翻译”为理论指导,针对源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哲学人物及作品、哲学译名及概念,通过添加脚注或者括号加注的形式,将源文本重新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本翻译报告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描述,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第三部分是此次翻译报告的核心,笔者借助厚重翻译理论所做的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

杜海涛[7](2020)在《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伦理”理念下的正义形态,及其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演进的关联线索。在黑格尔概念体系中,“伦理”被定义为个体与普遍物的统一。但当用伦理作为现代性诊断的工具时,黑格尔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含义。伦理正义是指诸伦理实体中的正义实践要求,它既体现为伦理实体维持自身所需要的诸美德,也体现为个体与伦理实体中的伦常或美德统一的精神,前者是个人德性的正义,后者是伦理实体的正义。伦理正义既体现在家庭、社团等私人共同体领域,也体现为政治共同体中公民伦理认同的参与精神。在私人领域它对应的是包含着多元善观念的实践要求;在政治领域它体现为伦理精神与公共生活的统一,以完成社会伦理整合与制度系统的统一。以“伦理”看待西方正义论史诸形态,旨在考察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当正义与伦理对立会否产生一种时代自我诊断的精神自觉。因此,以“伦理正义”作为西方正义论诸形态的关联线索去考察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正义论的传统形态包括希腊传统的德性正义形态与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传统正义论具有明显的“伦理性”与“本质主义”特点。希腊伦理世界的正义以个体德性与共同体本质的同一性为基本特质,柏拉图据此概括出“理性—灵魂和谐—个人正义”与“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两种正义范式,后者就体现出早期共同体社会伦理正义的一般形态。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正义和具体正义的德性主义建构,以及对政治与共同体至善同一性理解,也都保留着希腊世界的伦理正义气质。但在基督教神学世界中,世俗共同体不再是人的本质,人在超越层面上获得平等的身份。而在神圣关系中,个体通过信仰向上帝“称义”,“义人”的确认来自于一个外在本质,因而伦理正义又体现个体为回归本质实体的神学诸德性。就“现世”的伦理实体而言,教会和国家虽有不同的世俗正义形式,但它们的正义终极依据都来自于向上帝的称义。政教合一的异化促使正义论转向神圣与世俗相对独立的正义理解。而新教的神学个人主义此世化也为现代正义精神奠定了开端。古今正义论之别的辨证在于德性、城邦、上帝与财产、利益何者为根本善的问题。现代正义以契约论为开端,它一方面体现为个人权利的平等要求,一方面体现为政治体的合法性。契约主义虽然完成了对人的自由的论证,但它同时也将现代世界带进了一种原子化状态,自我利益与消极自由成为社会最高善理想。而且,就精神发展而言,启蒙把效用性当作人的本质,不可避免地导向时代伦理精神的失落。这为契约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当代分歧奠定了基础。但以契约主义为主的现代正义论在自由、权利取得的成就,为现代政治文明开辟了发展的根基。在当代分配正义以及正义与伦理的论证上,启蒙无疑都扮演着过渡作用。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可区分为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共同体主义多元正义、互主体的程序正义。当代正义论开端于对分配正义原则的进一步论证,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的共同点是自由权利为分配基础,它总体上要求普遍正义优先于伦理生活。社群主义代表了时代精神的自我诊断与自觉,即纯粹将正义对立于良善生活,只会产生抽象的、个人主义的社会精神。由此,社群主义主张共同体、善较正义更具优先性。在自由主义者的回应中,罗尔斯和德沃金提出一种政治社会的“伦理共同体”,它要求个体认同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原则的伦理价值,并愿意为其付出“德性努力”与“生活理想”。而一种偏社群主义的主张则认为社会伦理性体现在个人认真对待自己的幸福理想,也能在社会多元的共同事业中形成包含着不同价值内容的共同体。虽然两者在个人善与共同善统一的观点上不同,但就社会伦理正义精神而言,它们都是一种克服消极、包含精神与崇高的当代探索。交往理论下的程序正义形态与承认正义形态,是当代正义论的又一重要形态。哈贝马斯将正义、伦理、道德的规范合理性表现在互主体理想的话语环境中,正义体现为形式性、合法性、程序性,伦理认同的本真性也要遵循“伦理商谈”原则。在霍耐特看来,哈贝马斯互主体理论没有考量主体之间的情感和道德态度问题,他主张以主体间“承认”作为伦理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正义标准,“承认”作为一个规范标尺,具有爱、团结等互主体的规范要求,社会正义和伦理生活的正义性都将以此为诊断标准。由此,他在承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等理念,在“横向”上重建了一种伦理性正义的标尺。一种“合伦理”的正义包含着基于伦理关系、具体生活的境遇性正义要求。伦理的理念提出是为诊断现代伦理学诸问题,它要求一种“处境式”的实践理念,这对于注重抽象正义和消极正义的现代正义理解是有针对作用的。正是基于此,伦理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以一种精神自觉的形式在正义诸形态中起到关联或辨证作用。

徐龙飞[8](2019)在《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哲学与国家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括上帝三位一体论、创世论以及人文论在内的托马斯的神学与哲学思想,是其法哲学与国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而其法哲学与国家政治思想又是哲学、法哲学以及政治思想史中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他不仅远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哲学与实践哲学传统,而且上承基督宗教教父哲学,特别是奥古斯丁的思想,从而提出法即理性的秩序、共同的福祉等重要标识,并进而认为法律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自由与正义。一方面,与奥古斯丁如出一辙的是,托马斯不仅认为自然理性(亦即人的理性)是自然法的基础,自然法起源于人的理性对于逻各斯的理解,而且他更将自然法视为国家政治思想的神学伦理学基础;另一方面,他从其神哲学出发,将完满而完美的神性视为人性完满而完备的基础,将自由视为人的本质属性,视为达到终极之善的基础;第三方面,他不仅以实践哲学方法论将自然伦理与实证法联系起来,而且强调普遍适用的自然法是实证法的基础,实证法包含自然法诫命,其目的在于阐释与实现自然法。在阐释法的意义基础上,托马斯将法更为细致地划分为相互关联的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实证法)、神法(盟约之法),进而阐释与分析它们与国家法律秩序、政治秩序之关系,由此而阐释与分析国家的起源、类型及其属性,并且认为国家的任务与目的必须与人的目的相一致,必须在立法以及所有法律事物与事务中合乎正义。最终,托马斯在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正义学说之基础上不仅提出法律正义之思想,而且将正义视为法与国家政治思想之精髓,并且由此而提点出国家存在的意义。

康高磊[9](2019)在《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美生存不但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消除人类生存异化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人类生存境界、挖掘人类发展潜能的重要通途。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质量与人类素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有其深厚的思想资源积淀,梳理审美生存思想的源流就成为审美生存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文化都要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汇流,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生存思想。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当下建构审美生存及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古希腊关怀自身的审美生存思想、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审美生存思想、近现代人文启蒙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以及后现代注重此在与身体的审美生存思想,构成了西方文化审美思想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文明建构中影响深远,认真梳理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根基、生成、实践、教化以及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也成为建构现代审美生存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认知审美生存源流之后的关键工作。借助于审美思想的源流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可以理解审美生存的遮蔽、澄明以及审美生存的重建与教化提供支撑。审美生存的根本要素即审美、生存、审美与生存的关系及其审美生存的内在逻辑,故此,从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生存是审美的基础、生存是审美的归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存之于审美的关系,从审美是生存的目标、审美是生存的标准、审美是生存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之于审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生存是审美的根源、审美是生存的升华、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生存的逻各斯。探析审美生存遮蔽是促成人审美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此,从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生存遮蔽的原因。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由来已久,主要是由理性情感的分离、精神危机的产生、虚无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可切身感触,主要包含时空性质的转变、大众传播的异化、审美文化的转型三个方面所造成。审美生存教化的缺失对于建构审美生存意义重大,具体是从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的缺失、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的缺失、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的缺失、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的缺失四个维度展开。审美生存的澄明是审美生存研究的目的,也是审美教化与实践的衡量尺度。审美生存的澄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审美生存的世界要得以奠基,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的提升、审美生态的改变三个方面。其次,审美生存的主体要得以建构,包括审美愉悦的重视、移情潜质的发挥、审美心胸的拓展、审美层次的提升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技艺要得以锻炼,包括生存的艺术化、审美的实践化、超越的整体性、死亡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教化是践行审美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达成理想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人类的审美文化进行重构,结合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三个方面展开。其次,应注重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再次,应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最后,应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人之终极理想,是虽然要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但是依旧能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在此审美生存中,不但能够在实践活动与现实境域中实现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生活状态,亦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灵性建构中实现逍遥自在、豁达超越之理想自由。审美生存永无终点,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不止中不断超越当下、升华生命。

王晖[10](2020)在《美善相乐:柏拉图教化哲学中的爱欲与教育》文中研究指明所谓爱欲,就是个体在美好他人身上体验到的欣赏、渴慕等精神感受,它是师生关系中重要的潜在心理。现代教育体制很大程度建立在现代技术和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劳动具有沦为单调、照本宣科、平庸的工作的危险,师生被集置在生产和储备“人力资源”的架构之中,教育关系的“非爱欲性”是对教师劳动和教育本质的遮蔽,对教师的自我实现空间的压缩,这要求我们重新揭示和思考教育关系中的爱欲问题。在此意义上,雅典对爱欲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有可能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解提供重要启示,但要能够将这种经验进行正确转化,需要经过柏拉图等哲人的观察、反思和提升。本研究基于对柏拉图《会饮》、《斐德若》、《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等文本的疏解和分析,从爱欲心理、爱欲实践和爱欲技艺三个方面,发现爱欲所具有的“教育性”意义,探究爱欲和教育的内在关系,思考其对现代教育与师生关系的启示。古希腊人对教育进行爱欲化改革,并形成了男童恋的教育制度。在柏拉图时代,新兴的依靠教育谋取报酬的智者受到传统社会的贬抑,人们更愿意赞颂那些出于爱欲进行教育的男童恋教师,因为爱欲能够使教育成为一种高贵和献身行为。但是,柏拉图同时指出,爱欲之于教育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爱欲具有某种侵害教育的可能性,因为爱欲可能沦为占有和肆心的欲望,它促使教师强迫和占有学生,从他身上汲取生命能量,甚至是追求身体的快乐。为此他不惜剥夺学生的自足,戕害学生独立性,使学生成为自己的依附。另一方面,爱欲也可能激励着教育的开展,使教育变得更好,只要爱欲行为得到“节制”。教师受到美好学生的激发,他在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完美形象,这一完美形象嵌入了学生的美。教师通过语言和目光将完美形象分享给学生,从而也让学生激发起相同的爱欲,并努力发现和实现自身灵魂的完美形式。于是,俩人在爱欲中携手“塑造”自己、践行更美的生活。在教育场域中,师生之间共享的完美形象就是“美德”或者具有光辉“美德”的双方。师生的爱欲结合生产了美德,它也促使师生双方在互相的激励中悉心培育自己的德性,而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和美德的永续使教师获得某种不朽。柏拉图同时认为,尽管爱欲可能成为一种使情爱双方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源动力,但是爱欲的追求必然是“自我的”和“片面的”,爱欲确实引导人们走向和追求某些他人,然而却是以自我为样板。情爱生活只是模仿了爱智慧者的“飞翔”与兴奋的经验,真正的超越必然是通过理性“回忆”真实存在,由于生成世界中贫乏和丰盈的流变促使爱欲灵魂转向存在世界,转向“爱智慧”,并不再着迷于一切个别性的美的东西。“爱智慧者”既是“去私人化”和“去爱欲化”的纯粹道德家,也因其无知和“无知之知”,成为对话者的“无知之镜”。通过“爱智慧”对“爱欲”的根本局限的批判,柏拉图试图向希腊人说明:最好的教育者是哲人,而非充分实现爱欲的男童恋教师或诗人。教师无疑是一项充满爱欲的志业,教师应当具有影响学生灵魂和繁衍自身德性的渴望。教学关系中也蕴含着师生之间的爱欲关系,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灵魂的唤起和期待,或是学生对教师灵魂的服膺和探寻。但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爱欲首先有充分的反思和认识,并且意识到爱欲的内在局限,因为教学的目的是唤起和规导学习者的爱欲,让学生思考何种爱欲生活是美且善的,进而关心自己、践履德行,这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是同样的要求。将爱欲的观念引入到教育中,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自身所处在的教学关系——它的使命、潜能和正当性进行深入反思。

二、追求最完美恰恰不完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求最完美恰恰不完美(论文提纲范文)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论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2.5 小结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3.4 小结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4.2 文学形态面具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4.3 小结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5.3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二、作家生平简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主旨与构思
第一章 毕希纳美学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史背景: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一)艺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二)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学革命:理想主义语境下的现实主义美学
    一、毕希纳美学概述
        (一)《丹东之死》中的艺术对话
        (二)书信中的艺术谈话
        (三)伦茨和考夫曼的艺术对话
        (四)三个艺术对话小结
    二、继承与背离:毕希纳与理想主义文学传统
        (一)与魏玛古典文学的关联
        (二)与德国浪漫派的关联
        (三)与“狂飙突进”运动的关联
        (四)与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关联
    三、对理想主义艺术的批判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而上学革命:自律美学的幻灭
    一、古典——浪漫派的自律美学
        (一)作为传统的自律美学
        (二)自律美学方案:古典文学与浪漫派
    二、反对自律美学
        (一)拒绝自律美学
        (二)反思人的自律能力
        (三)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学观
    三、隐晦的无神论者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道主义政治美学:必须“爱”人
    一、反抗异化的存在状态
    二、反对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一)理性主义破坏人的完整
        (二)非理性主义的决定作用
    三、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
        (一)对财产问题的思考
        (二)对暴力革命的思考
        (三)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4)大学生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与教育环境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恋研究综述
        1.1.1 自恋概念的发展综述
        1.1.2 自恋的理论解释
        1.1.3 自恋的测量
        1.1.4 自恋的相关研究
    1.2 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1.2.1 完美主义发展综述
        1.2.2 完美主义概念界定
        1.2.3 完美主义测量
        1.2.4 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1.3 教育环境研究综述
    1.4 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
        1.4.1 人格发展理论
        1.4.2 心理健康界定和测量
    1.5 自恋、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5.1 自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5.2 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5.3 自恋与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与假设
    2.1 问题的提出
        2.1.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1.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2.3 创新之处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思路
3 研究一教育环境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教育环境调查问卷项目分析
        3.3.2 教育环境调查问卷内容效度
        3.3.3 教育环境调查问卷结构效度
        3.3.4 教育环境调查问卷项目相关性
        3.3.5 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信度校验
    3.4 讨论
4 研究二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关系第一部分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工具与对象
        4.2.1 研究工具
        4.2.2 研究对象
        4.2.3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大学生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得分的影响
        4.3.3 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之间的两两相关关系
    4.4 讨论
        4.4.1 人口统计学差异讨论
        4.4.2 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讨论
5 研究二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
    5.1 研究结果
        5.1.1 完美主义对自恋和负性心理健康之焦虑的中介效应分析
        5.1.2 完美主义对自恋和负性心理健康之抑郁的中介效应分析
        5.1.3 完美主义对自恋和负性心理健康之强迫的中介效应分析
    5.2 讨论
        5.2.1 完美主义对自恋和负性心理健康之焦虑的中介作用讨论
        5.2.2 完美主义对自恋和负性心理健康之抑郁的中介作用讨论
        5.2.3 完美主义对自恋和负性心理健康之强迫的中介作用讨论
6 研究二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
    6.1 研究结果
        6.1.1 教育环境在自恋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的调节作用
        6.1.2 教育环境在自恋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6.2 讨论
        6.2.1 教育环境与自恋、完美主义、心理健康的关系讨论
7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具列表
附录2 :教育环境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一)无根基的教化与人的失序:自然与技术之争
        (二)无灵魂的教化与人的平庸: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三)教化本身的遗忘:“自然”不再关涉人的德性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自然与德性:从神话时代到柏拉图时代的教化图景
    第一节 自然、德性与教化:个体如何追寻美好生活的理想
        一、何为教化:从“认识你自己”谈起
        二、自然何为:以“神—人”关系演变为中心的考察
        三、德性培养:以自然的探究实现对善好秩序的领悟
    第二节 “神话时代”的教化:神圣的自然与人德性生活的开启
        一、荷马史诗中的教化世界:神主导的自然与高贵的德性
        二、赫西俄德笔下的教化:宇宙秩序的建立与人的世俗德性生活
        三、悲剧诗人的教化:理性的抗争以追求“不朽”与自然命运的冲突
    第三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教化:理性主导认识本源与德性生活的转向
        一、米利都自然哲人的“自然”:“元素”与节制的德性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数”与沉思的德性
        三、赫拉克利特的“自然”:“逻各斯”与智慧的德性
    第四节 柏拉图的教化困境:自然隐匿与德性生活的失序
        一、政治生活的隐患:城邦的危机带来灵魂的“无序”
        二、教化内在根基转变:“理智”对“自然”的僭越与人的无家感
        三、智术师的影响:对自然的扭曲带来灵魂德性的混乱
第二章 柏拉图的“重建”:以目的论重释自然与德性之教
    第一节 柏拉图的自然:灵魂中个体—城邦—宇宙的秩序性
        一、宇宙论: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背景与依据
        二、人的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起点
        三、城邦自然:作为个体德性及其教化的现实“生成”境遇
        四、目的论下的整体“自然”:个体在世的秩序性与灵魂不朽的高贵
    第二节 灵魂德性的养成:个体教化空间的拓展
        一、个体教化性成人的中心:对于德性的不断追问
        二、德性之教的实质:灵魂秩序的不断协调
        三、个体教化性成人的实现:“知识”走向美德
    第三节 “自然作为德性之源”:目的论关照下的教化使命
        一、目的论下的秩序把握与德性获致:寻求教化的自然正当性
        二、以德性超越个体自然的有限性:寻求教化中的灵魂上升
        三、以灵魂和谐指引城邦正义:寻求德性之教的现实方向性
第三章 柏拉图的教化之路:超越个体自然过程中的德性完善
    第一节 打开个体自然之维:身体德性的教化与在世的“家园”感
        一、“洞穴”与身体的被缚:“无知”作为个体生存之自然境遇
        二、身体的训练与“诗教”:灵魂的协调作为早期德性之教的基础
        三、人的自然神话与“高贵的谎言”:个体“位置”作为德性之教的开端
    第二节 超越个体有限性:理智德性的教化与灵魂对自然秩序的追寻
        一、灵魂的转向与对身体自然的超越:寻求从意见到知识的上升
        二、理智化的学习与灵魂的上升:个体灵魂与宇宙自然秩序的联结
        三、理性的增长与灵魂秩序的和谐:从知识掌握到德性显现
    第三节 观看宇宙的自然之善:沉思德性的教化与个体灵魂的不朽
        一、摹仿自然“原型”与哲学学习:以灵魂的沉思达致德性的完满
        二、返回洞穴与哲人德性的使命:以“立法”来改善城邦政治的自然秩序
        三、“人”与“神”关系的平衡:以“向死而生”的姿态追寻个体的不朽
第四章 柏拉图教化的指向:以宇宙自然目的引导个体德性成人
    第一节 实现“自然之善”的内在目的:德性之教的终极价值
        一、德性之教在于以“自然”引导灵魂朝向“善”的目的
        二、“自然之善”的目的在于指引个体获得“真正”的德性
    第二节 理性的范围与合理运用:以宇宙自然秩序指引个体灵魂重建
        一、宇宙自然秩序的把握需要以“理性”主导灵魂
        二、个体灵魂的和谐需要保持“理性”之于整体的“有限性”
    第三节 城邦生活作为卓越的“场所”:以灵魂德性走向现实政治
        一、个体灵魂德性的提升需要投入到现实的城邦改善之中
        二、城邦秩序的和谐需要建基于对“自然”的关照之中
    第四节 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德性成人回归生活的幸福
        一、引导灵魂的上升是为了观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二、幸福的生活源于灵魂教化中由“自然”而生发的美好德性
结语:重申关照“自然”中的德性成人之教化使命
    一、目的论的消亡与自然观的演变进程中德性之教的必要性
        (一)技术时代下理解教化中自然维度的必要性
        (二)德性培养作为教化之中心任务的时代必要性
        (三)自然与德性的关联需要在教化的领域中重新理解
    二、以柏拉图教化哲学来“疗救”现时代教化困境的可能性
        (一)教化的永恒使命:“自然作为德性之源”与个体整全成人
        (二)柏拉图时代与现代教化的共通性:对“成人”的关注与期待
        (三)以柏拉图视角来认识教化过程中自然与德性关系的重要性
    三、柏拉图教化哲学的意义与启示:现代化进程中个体何以卓越
        (一)目的论指引下的个体成人:以对自然的追问寻求德性提升
        (二)提升生命境界的教化抉择:把个体卓越置于“整体”关联之中
        (三)技术时代下个体自我德性的拯救:找寻永恒的“星与罗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报告
    前言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任务简述
        1.2.1 翻译文本简述
        1.2.2 文本作者简介
        1.3 翻译项目意义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2 背景知识的搜集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与译名表的制定
        2.2 翻译初稿的分析与修改
        2.2.1 译名翻译的准确性
        2.2.2 译名翻译的一致性
        2.3 翻译二稿的分析与修改
        2.3.1 语句翻译的确切性
        2.3.2 语句翻译的连贯性
        2.4 翻译终稿的分析与润色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厚重翻译学在本案例中的适用性分析
        3.2 基于厚重翻译理论的翻译方法
        3.2.1 释义
        3.2.2 释物
        3.2.3 释因
        3.2.4 释源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译名意识的树立
        4.2 文化知识储备的拓展
        4.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4 翻译理论学习的加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译名表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书刊名对照表

(7)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主要论题及相关文献综述
        (1)西方正义论的古今分异
        (2)关于“伦理”理念的正义论研究
        (3)现代正义论发展中的伦理性关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伦理”与“正义”关系的道德哲学辨析
    第一节 “伦理”与“伦理精神”
        一、“伦理”
        二、“伦理”的精神本性
        三、伦理与政治
    第二节 “伦理”是何种“正义”
        一、正义的语义窄化及其阐释性特征
        二、“伦理”作为一种正义的依据
        三、一种参照“伦理世界”的正义理念
    第三节 伦理正义与西方正义论史
        一、伦理正义的性质
        二、伦理正义以伦理共体的同一性为目的
        三、伦理正义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
第二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希腊世界的德性主义正义形态
    第一节 “伦理世界“及其正义形态
        一、“伦理世界”的现象学还原
        二、伦理世界中的个体与伦理实体
        三、伦理实体中的正义
    第二节 德性主义的正义论样态
        一、德性正义与古代正义论的基本进路
        二、理性、灵魂和谐与正义的“内圣”范式
        三、“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的正义范式
    第三节 正义诸向度的德性主义建构
        一、亚里士多德论正义的德性之维
        二、个体德性、政治正义与城邦至善
        三、城邦教化与伦理正义品质的养成
    第四节 古典正义论的特质及局限
        一、古典正义论的特质
        二、实体性的消亡与自然平等意识的悲怆
第三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正义的精神特质
        一、基督教世界观与正义的神学本质
        二、神学正义的伦理性
    第二节 “现世”伦理正义的神学架构
        一、神学正义的“此世”困境
        二、神圣社团中的正义形态
        三、政教一体中神学正义异化
        四、神学法理正义的探寻
    第三节 新教正义观与向现代正义的过渡
        一、宗教正义与世俗正义分离
        二、“称义”新解与神学个人主义
        三、从神学正义到现代正义
第四章 启蒙开启的现代正义论形态
    第一节 启蒙世界观及其正义事业
        一、“公开运用理性”的启蒙
        二、启蒙个人主义的世界观
        三、人、社会和国家的分立
        四、现代正义与伦理的分离
    第二节 契约主义正义论形态
        一、自然状态、家庭与自然正义
        二、个体权利的先验主义论证
        三、契约的喻证
        四、契约主义的社会客观精神样态
    第三节 现代正义形态中的个体善与社会善
        一、权利、道德与个体善
        二、一种功利最大化的善的理解方式
        三、以启蒙为标识的现代正义特质
第五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善多元论下的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形态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一、三种自由主义分配正义思想
        二、正义优先的个人主义基础
        三、一场围绕“伦理”问题的论争
    第二节 “政治自由主义”对“伦理”的有限承认
        一、罗尔斯对黑格尔“伦理”的理解
        二、私人性的伦理多元与政治社会中的伦理感
        三、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伦理理想
    第三节 个体善与共体善统一的两种取向
        一、德沃金论自由主义政治的伦理共同体
        二、至善主义多元共同体的伦理建构
        三、自由主义伦理共同体的有限性
第六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社群主义的社会多元正义形态
    第一节 社群主义的精神样态
        一、“社群”的伦理性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三、三种社群主义的共同体理念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正义论
        一、对自由主义正义原则的批判
        二、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观
        三、突出伦理正义精神的分配正义
    第三节 伦理正义之于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理想
        一、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
        二、共同体主义对时代精神的洞见
        三、社群主义理论的局限及现实主张的空泛
第七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三):互主体理论的程序正义与承认正义
    第一节 互主体交往与现代伦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一、交往理论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调和
        二、互主体理论的精神特质
        三、互主体理论对伦理生活的“横向”理解
    第二节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中的道德、伦理与正义
        一、“后习俗”的道德正义与具体伦理
        二、道德商谈与合法性正义
        三、伦理商谈与伦理认同的本真性
    第三节 形式伦理构想与正义的承认范式
        一、非正义的诊断——从交往病理到承认病理
        二、承认正义与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
        三、以承认重建正义的现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9)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创新及重点难点
        1.3.1 创新之处
        1.3.2 重点与难点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2.1.1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2.1.2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2.1.3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2.1.4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2.2.1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2.2.2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2.2.3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2.2.4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2.2.5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2.3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
        2.3.1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2.3.2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2.3.3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2.3.4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3 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
    3.1 生存之于审美
        3.1.1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3.1.2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3.1.3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3.2 审美之于生存
        3.2.1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3.2.2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3.2.3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3.3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3.3.1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3.3.2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3.3.3 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
4 审美生存的遮蔽
    4.1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4.1.1 理性情感之分离
        4.1.2 精神危机之产生
        4.1.3 虚无主义之形成
    4.2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4.2.1 时空性质之转变
        4.2.2 大众传播之异化
        4.2.3 审美文化之转型
    4.3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4.3.1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之缺失
        4.3.2 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之缺失
        4.3.3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之缺失
        4.3.4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之缺失
5 审美生存的澄明
    5.1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5.1.1 自然环境的优化
        5.1.2 文化环境的提升
        5.1.3 审美生态的改变
    5.2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5.2.1 重视审美愉悦
        5.2.2 发挥移情潜质
        5.2.3 拓展审美心胸
        5.2.4 提升审美层次
    5.3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5.3.1 生存的艺术化
        5.3.2 审美的实践化
        5.3.3 超越的整体性
        5.3.4 死亡的生成性
6 审美生存的教化
    6.1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6.1.1 重建崇高之美
        6.1.2 接受悲剧之美
        6.1.3 肯认有限之美
    6.2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6.2.1 解放人的感性
        6.2.2 重视审美直觉
        6.2.3 培育审美心胸
        6.2.4 培养审美能力
        6.2.5 提升审美趣味
        6.2.6 学会诗意栖居
    6.3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6.3.1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6.3.2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6.3.3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6.3.4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6.4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6.4.1 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
        6.4.2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6.4.3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结论:充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跋:仰望审美生存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近当代中国学者着作
    中国古代文献
    国外译着
    中文学术论文
    外文着述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美善相乐:柏拉图教化哲学中的爱欲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探究师生关系的内在心理
        二、技术时代对师生爱欲交往的遮蔽
        三、追寻“从爱欲到爱智慧”对于个体成人的教化意蕴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古希腊与现代的爱欲问题研究
        二、柏拉图的爱欲理论研究
        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研究
        四、柏拉图的爱欲与教育研究
    第三节 基本概念
        一、爱欲
        二、美与善
        三、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爱欲化的古希腊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的爱欲与教育
        一、爱欲与高贵生活
        二、男童恋:教育的爱欲化发展
        三、智者:新型教育的兴起与争论
    第二节 城邦视角下的男童恋问题
        一、男童恋在城邦中张力关系
        二、男童恋与“男子气概”的激发
        三、男童恋与道德教育
    第三节 爱欲中的伦理要求
        一、enkrateia:节欲的观念
        二、aidōs:羞耻的观念
第二章 爱欲中的交往:灵魂运动与心理体验
    第一节 疯狂的冲动:吕西阿斯的“非爱者”视角
    第二节 肆心的欲望:习传意见的视角
    第三节 神圣的体验:苏格拉底的“灵魂马车”神话
        一、灵魂与存在
        二、美与爱欲
        三、爱欲的交往
第三章 走向美、善生活:爱欲的表达与上升
    第一节 爱智慧:爱若斯的哲人面相
        一、爱欲的幻觉及其破除
        二、爱若斯的“贫乏-丰盈”神话
        三、爱欲与爱智慧
    第二节 在“美”中孕育:生成世界中的爱欲生活
    第三节 走向“美本身”:爱欲的哲学之梯
第四章 作为教学方法的爱欲技艺:论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
    第一节 何谓爱欲技艺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爱欲与唤醒
        一、苏格拉底的爱与阿尔喀比亚德的野心
        二、关心自己:成为哲学的爱人
    第三节 阿尔喀比亚德的探寻与失败
        一、神像苏格拉底之谜
        二、阿尔喀比亚德的失败
结语:以爱欲交往唤起教育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追求最完美恰恰不完美(论文参考文献)

  •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2]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D]. 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3]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大学生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与教育环境的调节作用[D]. 方永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5]自然作为德性之源 ——基于目的论的柏拉图教化哲学研究[D]. 位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19世纪浪漫主义美学”翻译报告[D]. 李丹丹. 河南大学, 2020(02)
  • [7]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D]. 杜海涛. 东南大学, 2020(01)
  • [8]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哲学与国家政治思想研究[J]. 徐龙飞. 外国哲学, 2019(03)
  • [9]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D]. 康高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10]美善相乐:柏拉图教化哲学中的爱欲与教育[D]. 王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追求完美并不完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