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民营企业组成全省最大焦化集团

10家民营企业组成全省最大焦化集团

一、十民企组建省内最大焦化集团(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亮,张钧[1](2022)在《中合盛资本:勇担当 促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9月,省政府正式出台企业上市“倍增”计划;11月,科达自控作为北交所“山西第一股”鸣锣上市。2020年6月,国家能源局提出稳妥有序推进氢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8月,高平爱驰甲醇在线制氢燃料电池项目破土动工。2018年11月,我省制定“支持民营经济30条”,提

刘世彬[2](2021)在《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

王端欣[3](2021)在《鲁信能源公司业务转型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经济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三去一降一补”大背景下,产能过剩加快出清,部分用能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位于节能服务产业链下游的鲁信能源公司因此也受到相应的影响。鲁信能源公司作为国家备案的第一批节能服务公司,一直致力于节能和环保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营业务为节能领域EPC(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目前,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司正在面临行业环境和集团战略变化的考验。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传统的EPC业务为主线的发展策略遇到冲击,业务层面临转型之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业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项目投资业务,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PPP投融资模式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操作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PPP业务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PPP的指导文件,为这种新兴的融投资模式提供指导,并逐步确立了这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的法律地位。基于此,本文选取鲁信能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鲁信能源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和转型的必要和可行性。本文研究了核心能力理论、业务转型相关理论,借助PEST、SWOT分析工具,从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司业务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向EPC+PPP转型的可行性,通过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节能环保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运用SWOT等工具分析了公司业务现状、资源能力,总结公司的竞争力,对公司优劣势和机遇等进行归纳,提出了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最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公司向EPC+PPP业务转型的策略和实施路径。同时,对转型EPC+PPP业务的保障措施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本文的分析,解决了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所属的节能环保平台由以EPC为业务模式的节能服务领域向以EPC+PPP为业务模式的节能环保领域转型问题,构建了地方国有节能环保企业向EPC+PPP业务转型的理论,为集团在节能环保实体产业中实现业务转型提供发展思路,并为同类型企业集团内部业务板块的优化整合提供借鉴意义。下一步,随着对EPC+PPP业务的深入研究,重点对公司转型EPC+PPP双业务模式的细分领域进行研究。

段韫哲[4](2020)在《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工业品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过剩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国内,大多工业企业管理营销理念落后,以产定销的观念依然存在,同质化严重,营销观念依然停留在拉关系、跑推销的层次。其市场竞争手段大多仍是价格战、摊薄变动成本等。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焦炭,整个焦炭行业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加之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策略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产品定位不准、销售区域定位不准、客户种类定位不准等,近年来企业的利润不断被压缩,甚至在某些时段一度陷入亏损。本文拟针对上述情况,着手进行解决。以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本身产品、服务、人员、形象为竞争核心。以客户需求为目标,定制化的生产客户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建立供需双方双赢的合作模式。具体过程是首先使用PEST分析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然后使用五力模型分析法进行行业环境市场分析,最后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应用7Ps分析工具分析企业营销策略现状,给出了改进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最后,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的实施措施和保障措施。从组织制度上建立全员营销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在人力资源方面配备合格的营销人员,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和培训制度,确保营销策略能够实施到位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以上策略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希望能够对相似企业有借鉴作用。

刘海军[5](2020)在《“大”有可为:能化领域掀起重组潮》文中研究表明7月13日,北方两大能源化工大省—山东、山西两地企业接连传出重组消息。当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召开省属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暨干部大会,宣布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当日下午,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集团领导人选,标志着山西省三大煤企潞安集团、阳煤集团、晋煤集团整合重组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紧接着7月17日,位于河北的冀中能源集团宣布:将其旗下邢矿集团与山西冀中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同时将井矿集团、

李刚[6](2020)在《DYLH炼化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部分了解发现,在当今的国计民生之中非常重要的构成环节就包含了石化产品,在这个能源结构之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煤油和汽油以及柴油等产品,这些产品能够延伸以及引导出很多的产业链,比如说芳烃产业链和烯烃产业链等,这些产业链对于我国的民用材料以及工业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次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主要选择的研究主体是东营联合石化公司,下文中将其称作是DYLH,该公司最早创建的时间是在2012年,该公司下属有两个子公司,首先是富海化工公司,其次是东营海旺储运公司,与国内外大型炼厂相比,DYLH炼化规模还处于较小的阶段,单套加工能力小,能耗物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在炼油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差异化竞争,从而帮助自身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面临的挑战,将未来的规划进行合理且完善的统筹,这也是DYLH全体高层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本次的研究做到位,同时也为了能够在本论文编写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数据基础,因此本人到DYLH现场完成了搜集数据以及考察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也让本人进一步了解了我国以及全球炼化工业的成长情况,特别是对二甲苯产品的市场详细调研,同时与之前学习过的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本论文在编写的过程之中也采用了很多的分析方法,比如五力模型以及标杆化分析法模型等,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将公司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从外部环境的层面上来讲,炼厂从“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过度的短板是缺乏高端技术。从内部环境来看,DYLH面临着新建对二甲苯(PX)装置集中投放,竞争增大、装置安全隐患增加、成品油销售难度增大、项目储备少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化服务和渠道、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同时也对DYLH未来的进步以及发展编制了有关的差异化战略,其中所涵盖的范围有四个层面,首先是范围经济差异化,其次是产品架构差异化,再次是经营渠道差异化,最后是研发方向差异化。DYLH应该抓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在国内外炼化行业取得新的突破。

曹书[7](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王俊伟[8](2018)在《L发电厂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指得是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该责任表面上看是要承担除了企业盈利这一目标外的其他责任,其背后体现的是企业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范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成本,当企业仅仅担心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履行好社会责任,就会对社会大众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支柱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普通民营与外资企业,除了担负普通企业的社会责任外,更是我党重要的执政基础,是我国政府的行业代表,参与的多是属于国家安全有关的行业,在军工、能源、金融等支柱行业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对国民经济命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十九大后,党和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更加长远深刻的愿景,如何巩固维护好国家经济命脉,做好我国工业的振兴,做好国家的中流砥柱,都包含在国企社会责任的概念中。本文研究对象L电厂作为一家省属大型国有发电公司,其社会责任履行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范畴,是构成企业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责任不仅仅要履行好经济收益,更要权衡好其他社会责任的方面。L电厂的主营业务发电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行业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和谐因素,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员工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等,都属于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的表现。经济利益作为重要关注方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社会责任的意识建设与实际履行。本文研究的目的:一是如何将L电厂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科学量化分析与整理;二是通过分析发现L电厂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缺失及背后原因;三是针对性地提出L电厂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一是国有企业对其他中小民营企业有示范作用,需要国企去加强引导;二是对国有企业尤其是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案例研究进行补充;三是积极响应了十九大上提出的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四是给其他类似行业企业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五是有效提升了L电厂的全局竞争力。理论研究上,西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以时间为线索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关注点是在获取利润与担负责任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并共同向前发展,新的属性被不断融合到里面;国内学者分别从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存在问题、缺失原因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汇总了由于法律制度、政府监管激励、企业生存环境改变、内部利益关系变化、传统文化等方面不足或缺失,导致了责任缺失的现状。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结合实际,对L电厂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分析,对照国内外企业优秀做法,深度剖析L电厂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职能缺失与背后原因,提出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和内容,以及保障措施。本文主要成果有:一是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与政策环境,探讨国有发电企业在中国当下展现的特点,并通过专家打分界定了应履行的要素与权重;二是将上述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分别从不同年份间对比即时间维度、不同群体评价即社会群体维度来发现问题,既考虑了不同年份的差距,又深挖了当下的不足,分析更加全面;三是通过对L电厂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与探讨,分析其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同时借鉴参考国内外企业的优秀做法,讨论如何从经济、环境、员工保障、社会慈善等方面强化履行责任,研究如何从资产、政治、文化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实现理论与L电厂实际结合。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解决的思路:一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责任的履行方面,没有单独列章节分析,该方面内容主要涉及《环保法》《劳动法》等方面法律,已在相应环保、员工保障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没有单独列章节探讨,在整体文章中,本应适当的补充;二是部分细节没有考虑周全,部分较难定量分析的方面未能有效评价等问题,笔者希望能在今后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研究。三是未能和同类型其他发电公司进行全面比较,主要原因是由于数据例如员工内部薪酬状况等难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缺少量化支撑,但比较方法具有类似性,可以参考本文中年份间比较的方法,作为以后研究的补充。

江寒秋[9](2018)在《地炼变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地炼史地炼的发展起源于1998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宏观调整——1998年政府对石油行业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公司业务重组,小炼厂区别性关停并转。整顿结束后,加工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大多划归两大国有石油公司,而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企业选择保留了82家,成为地炼;沥青厂、溶剂油厂和润滑油厂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其余则予以关闭。说起山东地炼,还有一个人不得不

李晋平,游浩,王光彪,吴有增,郭成刚,程国平,贾和平,张成银,王巍,张路刚,牛王芳,张志娇,田文香,高子伟[10](2017)在《潞安集团基于不断强化企业发展优势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潞安集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其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1月的潞安矿务局,2000年8月整体改制为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和喷吹煤生产基地。2007年,潞安重组原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潞安重组省内重点企业山西天脊煤

二、十民企组建省内最大焦化集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民企组建省内最大焦化集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合盛资本:勇担当 促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构建支撑——培育新动能
夯实基础——开启新航程
挖掘资源——繁荣新文化

(3)鲁信能源公司业务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业务转型研究
        1.2.2 EPC相关研究
        1.2.3 PPP相关研究
        1.2.4 文献总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2.1 理论基础
        2.1.1 核心能力理论
        2.1.2 业务转型理论
    2.2 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法
        2.2.2 SWOT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司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2.2 行业发展威胁分析
        3.2.3 行业发展潜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司转型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鲁信能源公司战略分析
        4.1.1 宏观战略定位
        4.1.2 业务战略定位
    4.2 鲁信能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2.1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4.2.2 公司营运技术资源分析
        4.2.3 公司项目和技术资源分析
        4.2.4 公司财务资源分析
    4.3 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4.4 公司竞争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业务转型策略分析与制定
    5.1 转型的核心思路和原则
        5.1.1 转型的核心思路
        5.1.2 转型的原则
    5.2 转型策略分析
        5.2.1 扭转型策略:深耕EPC业务
        5.2.2 增长型策略:转型PPP业务
        5.2.3 多种经营策略:转型EPC+PPP业务
        5.2.4 转型方向选择分析
    5.3 转型策略选择
    5.4 基于EPC+PPP业务的转型实现路径
        5.4.1 依托集团金融优势,做精做实节能环保产业
        5.4.2 转变管理思维能力,打造个性化服务
        5.4.3 科学选择合作伙伴,实现业务优化协同
        5.4.4 加强项目的筛选,确保项目经济可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业务转型策略实现的保障措施
    6.1 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
        6.1.1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6.1.2 加强风险分类与识别
        6.1.3 全面有效进行风险控制
        6.1.4 加强合同管理,打造可控的风险合规体系
    6.2 搭建专业人才队伍
        6.2.1 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
        6.2.2 加强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6.2.3 建立选人用人长效机制
    6.3 加强资金保障能力
        6.3.1 成立产业投资基金
        6.3.2 强化内部资金协同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概述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工业品概念及营销
        2.1.2 顾问式营销
        2.1.3 7Ps服务营销
    2.2 相关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方法
        2.2.2 波特五力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
        3.2.2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3.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3.2.4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3.2.5 竞争对手分析
    3.3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1 地理位置及生产设施分析
        3.3.2 组织结构及人员分析
        3.3.3 资金状况分析
        3.3.4 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
    4.1 产品策略优化
        4.1.1 产品转型及营销
        4.1.2 新产品开发
    4.2 价格策略优化
        4.2.1 产品价格优化
        4.2.2 规避价格波动影响
    4.3 分销渠道策略优化
        4.3.1 销售渠道调整
        4.3.2 销售渠道开发
        4.3.3 不断开发新市场
    4.4 促销策略优化
    4.5 人员管理策略优化
    4.6 有形展示策略优化
        4.6.1 内部形象提升
        4.6.2 外部形象提升
    4.7 过程管理策略优化
        4.7.1 建立全方位接触沟通体系
        4.7.2 重视与客户的互动关系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实施及保障措施
    5.1 营销策略实施
        5.1.1 成立营销策略实施小组
        5.1.2 动员员工参与方案落实
        5.1.3 对营销策略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
    5.2 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5.2.1 组织制度保障
        5.2.2 人力资源保障
        5.2.3 数据保障
        5.2.4 后勤保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5)“大”有可为:能化领域掀起重组潮(论文提纲范文)

两大巨头合并,煤炭三甲易主
煤化融合拓展,剑指高端化工
打破建制洗牌,业务“三化合一”
国企改革深入,行业重组加快
市场担忧垄断,民企“力争上游”

(6)DYLH炼化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文献综述
        1.4.2 国内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数据分析法
        1.5.3 流程图法
第2章 DYLH的外部环境分析
    2.1 全球炼化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2.1.1 炼油产能稳步增加
        2.1.2 世界炼油工业继续向规模化和基地化方向发展
        2.1.3 全球炼厂平均开工率和炼油毛利有所下滑
        2.1.4 油品质量标准加速升级
        2.1.5 炼油向化工转型技术成为发展热点
    2.2 中国炼油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2.2.1 大型地炼快速崛起成为新增产能主力
        2.2.2 中小型炼厂加速整合落后产能加快淘汰
        2.2.3 走差异化环保型道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2.3 中国炼油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2.3.1 新进入者威胁
        2.3.2 现有竞争者
        2.3.3 卖方议价能力
        2.3.4 买方议价能力
        2.3.5 替代产品压力
第3章 DYLH的内部环境分析
    3.1 标杆化分析DYLH与京博控股
        3.1.1 企业文化
        3.1.2 市场渠道
        3.1.3 产品品牌
        3.1.4 团队建设强
        3.1.5 科研创新强
        3.1.6 经营质量
        3.1.7 设施设备
        3.1.8 生产计划的科学管理
    3.2 DYLH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新建对二甲苯(PX)装置集中投放,竞争增大
        3.2.2 装置安全隐患增加
        3.2.3 成品油销售难度增大
        3.2.4 项目储备少
    3.3 原因分析
        3.3.1 产品同质化
        3.3.2 缺乏差异化服务和渠道
        3.3.3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第4章 DYLH的差异化战略
    4.1 DYLH差异化战略的制定依据
        4.1.1 DYLH的优劣势分析
        4.1.2 SWOT分析
        4.1.3 同质化竞争对DYLH的影响分析
        4.1.4 地炼转型升级对DYLH的影响分析
    4.2 DYLH差异化战略的制定方向
        4.2.1 范围经济差异化
        4.2.2 产品结构差异化
        4.2.3 研发方向差异化
        4.2.4 经营渠道差异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DYLH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保障
    5.1 品牌与文化保障
        5.1.1 品牌保障
        5.1.2 文化保障
    5.2 技术与财务保障
        5.2.1 技术保障
        5.2.2 财务保障
    5.3 领导与组织保障
        5.3.1 领导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L发电厂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社会责任相关概念
        2.1.1 社会责任
        2.1.2 企业社会责任
        2.1.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2.2 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社会契约理论
        2.2.3 企业公民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我国国企社会责任概念延伸
        2.3.1 国企履行社会责任内容
        2.3.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维度
        2.3.3 国企民企社会责任区别
第三章L电厂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3.1 L电厂基本情况简介
        3.1.1 企业概况
        3.1.2 组织结构
        3.1.3 人员状况
    3.2 L电厂履行社会责任的定量评价
        3.2.1 指标体系和权重设计
        3.2.2 年份比较情况
        3.2.3 问卷调研情况
    3.3 履行经济责任的现状分析
        3.3.1 履行经济责任的现状
        3.3.2 履行经济责任的问题与分析
    3.4 履行环境责任的现状分析
        3.4.1 履行环境责任的现状
        3.4.2 履行环境责任的问题分析
    3.5 履行员工保障的现状分析
        3.5.1 履行员工保障的现状
        3.5.2 履行员工保障的问题分析
    3.6 履行慈善责任的现状分析
        3.6.1 履行慈善责任的现状
        3.6.2 履行慈善责任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与借鉴
    4.1 工业行业有益做法
    4.2 金融行业有益做法
    4.3 烟草行业有益做法
    4.4 对L电厂社会责任的启示与借鉴
第五章L电厂强化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5.1 经济责任方面
        5.1.1 最大限度降低燃料成本
        5.1.2 多管齐下降低运营成本
        5.1.3 不断开拓供热市场份额
    5.2 环境责任方面
        5.2.1 深度挖掘节能环保潜力
        5.2.2 深入开展优化创新合作
        5.2.3 优化推进地方能源布局
    5.3 员工保障方面
        5.3.1 强化本质安全建设
        5.3.2 加强女性员工保护
        5.3.3 加强外来员工归属
        5.3.4 构建和谐员工关系
    5.4 社会慈善方面
        5.4.1 完善捐助救助制度
        5.4.2 加强救灾队伍建设
        5.4.3 加强资助对象跟进
第六章L电厂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保障条件和措施
    6.1 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政治保障
    6.2 通过严格预控风险做好资产保障
    6.3 通过培育企业文化做好文化保障
    6.4 通过对接当地政府做好资源保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成果和效益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专家问卷
    附录二 专家打分情况
    附录三 近年L电厂社会责任履行评价
    附录四 电厂社会责任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十民企组建省内最大焦化集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合盛资本:勇担当 促转型[N]. 马永亮,张钧. 山西经济日报, 2022
  • [2]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D]. 刘世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鲁信能源公司业务转型策略研究[D]. 王端欣.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段韫哲. 燕山大学, 2020(06)
  • [5]“大”有可为:能化领域掀起重组潮[J]. 刘海军.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0(09)
  • [6]DYLH炼化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D]. 李刚.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L发电厂加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D]. 王俊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9]地炼变局[J]. 江寒秋. 齐鲁周刊, 2018(34)
  • [10]潞安集团基于不断强化企业发展优势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 李晋平,游浩,王光彪,吴有增,郭成刚,程国平,贾和平,张成银,王巍,张路刚,牛王芳,张志娇,田文香,高子伟.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上卷, 2017

标签:;  ;  ;  ;  ;  

10家民营企业组成全省最大焦化集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