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及其相关范畴

美的本质及其相关范畴

一、美之本质及其相关的几个范畴(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媛[1](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张玮琦[2](2021)在《身份犯共犯问题研究 ——兼论刑法理论的视域和论域》文中认为围绕身份犯共犯问题素来有纷繁的理论学说,不同法域内围绕身份犯共犯问题皆有着长期的讨论且至今并未得出真正意义上的共识。究其根本,身份犯共犯问题既涉及身份问题亦涉及共犯问题,且在犯罪论、刑罚论、前提性理念、外部因素等方面,不同论者在不同视域中所做出的判断皆融汇于身份犯共犯这一论域之中,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身份犯共犯问题集中地体现了刑法学中视域和论域混淆所带来的混乱。无论将重心置于身份犯理论还是共犯理论,都不能真正解决身份犯共犯问题的理论困境,因为实际上造成无法互相说服的窘境的并非仅仅是刑法学体系建构上的不同观点,更重要的是各种观点在前提性理念的把握、对外部因素的理解上具有分歧,而这些分歧在既有的理论言说中往往是被忽略或是一笔带过的。围绕身份犯共犯问题,更为有价值的探讨毋宁说是系统地对其所实际涉及的各个视域、论域予以展开,进行更为彻底的正本清源。事实与价值、存在论与规范论这样的对立始终对刑法学的理论构建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身份犯共犯问题中,共犯理论与身份犯理论中作为前提性理念的各种“立场”往往正是这些对立的具象化表现。应当以价值事实统合这种对立,而非将这种对立视为无法调和的“立场”问题。对于共犯处罚依据,存在论与规范论的前提分歧表现为关于共犯独立性的争论,不同的前提预设了不同的提问方式。事实上,一方面狭义共犯自身具有值得刑法评价的行为无价值,另一方面将共同犯罪看成一个完整的规范性事实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参与者予以评价亦有其必要性,两种路径分别把握到了不同的价值事实,而这种对立并非是刑法学中的“先天”构造,只不过是因为刑法将各种迥异的犯罪现象统合入“犯罪”这一概念之中,根据犯罪的类特征予以类型化地区分看待即可真正调和共犯处罚依据中的矛盾。与之类似,对于“身份”的理解路径,身份即可被理解为一种造成实际结果的原因,亦可理解成一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它们并非“二律背反”式的冲突,而只是对不同侧面的价值事实的把握,应当回归到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层面上,就现实的、刑法对不同身份者在“行为”上的要求来考虑适用问题。刑法的目的理性来自于通过刑法所要实现的社会治理的需要,由此,对刑法外部因素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身份犯共犯问题中一些处理方式“合理与否”的评价。在当下我国社会,并不适合以单一的理解路径来诠释刑法所身处并面对着的“共同体”,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等理解方式各自对应着社会的“一部分”。“法益”、“义务”、“秩序”这类概念,即便从内涵与外延上予以明晰,也往往还是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不同语境中的这些概念所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问题意识。这意味着,即便准确无误地将域外理论中的这些概念的能指和所指予以本土化的挪用、化用,也还是未必能切中我国刑法的目的理性的要求。这意味着,身份犯共犯问题所涉的诸多罪名在不同法域内或许高度相似,但制度、共同体对于主体的期待现实地存在着不同,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刑法分则,类型化地区分出主要针对生活秩序的犯罪、主要针对社群与制度的犯罪、主要针对制度本身完善发展的犯罪,并各自适用不同的身份犯与共犯处理方式。犯罪论的实质化趋向意味着其不再能够仅从自身的定义体系中获取应然,在犯罪论层面的身份犯共犯理论建构上,应当充分结合刑法外部因素并破除“立场”的禁锢。在身份犯与共犯的规范本质方面,应以规范中的“谓语”为中心,以刑法条文“实际”给予社会的行为规范而非完全理念上的构想,来作为主体适用何种罪名的判断标准,亦即,当对于某一行为人的行为存在不止一个能够周延地予以表述的行为规范时,适用与其身份相对应的那一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裁判规范。对于身份犯共同犯罪中的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应结合义务犯理论和事实支配理论,在“事物自身发展逻辑”与“制度性期待”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判断,亦即,无身份者在一些罪名中亦可能因事实支配而构成正犯,有身份者视相应罪名的类型来看其身份是否承载了一定的制度性期待进而决定其是否必然构成正犯。至于无身份者能否构成身份犯的间接正犯等问题,本质上仍是相应罪名中身份的限定究竟是否可被理解为特殊义务以及其在社会、政治意义上就是是什么程度的特殊义务的问题,应当在分则上进行类型化处理。刑罚论所着眼的是行为人的需罚性,这意味着其重心在于做出某种行为的“行为人”而不是行为人做出了何种“行为”。在罪刑均衡的问题上,同样应秉持着实质化、类型化的思路,对触犯不同罪名者、同一罪名的不同身份者,基于相应罪名中行为人的需罚性来进行刑罚上的对比,亦即,罪刑均衡不应当在纯粹的客观“行为”上予以考量,而应当考察具体罪名之中行为人的现实的需罚性。在主犯与从犯的问题中,应当将正犯/共犯与主犯/从犯作双层次的处理,前者对应的是事实支配与义务违反,后者则对应的是作用大小,通常而言完成支配、违反义务的都是作用较大的,但这并非是绝对的必然关系,在主犯/从犯范畴仍要围绕“行为人”进行作用上的实质考量,同时,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参与者之间作用大小的比较所参照的基准亦应视刑法对于行为人的期望而有所不同。

余平[3](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任航[4](2020)在《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文中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自由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自由必然是生态背景和生态形式下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内容。本文探索了马克思自由观从萌芽到成熟的形成逻辑,从自由的主体、自由的基础和自由的特征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内涵,指出了传统上人们对自由问题理解的偏差,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问题、对自由的理解缺乏本体论的维度以及对自由的理解缺乏自然的维度。本文认为,在这三个偏差的基础上将马克思看作生产力至上者,进而否认马克思自由观所蕴含的生态意蕴,是从根本上误解了马克思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自由观。本文在确立了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实践的自由观之后,具体分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范畴的生态意蕴。本文从劳动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以及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个角度,充分阐述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范畴,即劳动、物质变换、共产主义、自由时间等范畴的生态意蕴。由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及建基于其上的自由观缺乏生态维度的指责,主要就是围绕上述范畴展开的,因此,确认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范畴的生态意蕴就决定性地把握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本文认为,深入探究和把握马克思的自由观,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生态意蕴,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反自由反生态的本质,更有助于我们把马克思的自由观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王烨[5](2020)在《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认为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把“美国优先”作为政策标签,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摩擦,使中国人民、美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成为贸易摩擦的受害者。身处中美贸易摩擦的时代环境中,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群体中的关键群体,必然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实际影响,也会在其思想和行为领域形成相应的现实反馈。从中美贸易摩擦的事件特性和大学生的历史作用看,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知状态与其应对贸易摩擦的实践形态、国家反制贸易摩擦的基本态势、民族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具有总体一致性。基于此,本文以大学生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真实状态是什么、为什么形成这种认知状态以及在此基础上怎样开展有效的教育引导工作为逻辑主线,聚焦于“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真实认识及教育引导策略”这一研究主题。第一部分尝试探索研究主题具有何种重要意义。国家应对和反制中美贸易摩擦,不仅需要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更需要社会群体中具有导向性和起到未来决定性作用的群体形成正确认知、进而引领正确行动。大学生作为身肩国家发展重任与民族复兴使命的重要群体,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凝聚大学生认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关系的价值共识,也能够为国家反制贸易摩擦、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培植关键力量和建设效能。第二部分尝试把握研究主题的当前情况。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关于中美贸易摩擦认识现状的调研可知,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知水平总体较高,能够较为客观清晰地认知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及相关问题,与国家立场保持基本一致的正向认识是大学生认识现状的主流。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和少数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存在偏差性认知,包含一些较为明显的认知误区如“中国霸权论”“修昔底德陷阱论”“本国优先论”“认怂让步论”。这些认知偏差和认知误区,与中美贸易摩擦的事件本质和国家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立场形成鲜明反差,迫切需要解决认知问题、形成正向认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尝试解决研究主题所透视的现实问题。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属性,大学生认知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教育引导问题,离不开必要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有力回应。为增强学科现实回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须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教育引导的相关问题进行确证和探究。在理论层面,着力描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总体思路,主要包括从教育引导目标、理路、内容和原则等维度形成特定的教育引导框架,以破解教育引导实践“向何处去”的问题。在实践层面,着力探索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路径,主要包括从对大学生认知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校、媒体和社会实践等点位着手,分别从提升理性认知、拓展宣传影响和强化现实体认三个向度形成实效性教育引导路径,以破解教育引导实践如何“向何处去”的问题。

聂相卿[6](2020)在《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文中认为200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指出: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和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评价方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开始尝试探索新型评价方式,一些学校尝试将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小学低年级期末考评,其新颖的形式、有趣的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学校轰轰烈烈开展表现性评价的热潮下,我们需要进行冷思考:表现性评价的本质与内涵是什么、怎样将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小学低年级期末考评中、在实践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问题。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梳理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理论,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本质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表现性评价,并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表现性评价的指导意义,强调其评价目标关注高阶思维、评价任务基于真实情境、评价准则体现多维分层、评价结果兼顾表现过程等特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命成长、认知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详细分析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并提出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应遵循发展性、综合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主体、设计评价任务、制订评价准则、使用评价结果等方面建构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H大学附属小学自2015年开始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探索,在深入现场全面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呈现其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样态,并用所构建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审视其经验及不足,发现H大学附属小学期末表现性评价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评价目标定位存在偏差、评价任务整合性不强、评价准则科学性待提高、评价结果简单化处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带来“变革阻力”、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路径依赖”、教师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意识与能力不足等。为提高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效果,建议完善评价制度设计,规范评价设计与实施、更新考试评价理念,树立育人价值追求、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将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放置于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长河,反思其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将有利于明确其定位及未来走向。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存在着信效度难保障、评价成本较高、对评价者要求较高等不足,但同时也发挥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改变学校评价生态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本体性功能、构建平衡整合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设计特色化与规范化并行是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赵可煊[7](2020)在《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教育科研被认为是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把校长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取得教育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校长的重要指标;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把指导校长如何开展科研作为校长培训的内容;积极争取科研课题、不断产出教育科研成果,成为许多校长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但从研究的角度看,校长开展教育科研与其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述。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10位入选校长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等方法收集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案例研究讨论校长如何参与教育科研,其过程又如何影响校长的专业成长。研究发现,校长在教育科研中的角色可以被描述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研究者,校长通过实现上述角色功能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改善办学绩效。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内部作用,即校长通过扩展知识外沿、优化知识结构;搭建思维结构、转变思考方式;优化工作方法、提升管理能力;深化教育理解、优化教育思想四个维度,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四个方面的提升。外部作用,即校长参与教育科研所带来的内部素质结构的完善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高水平的办学实践,通过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组织优化,产出学术成果及学术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努力,最终转化为校长的工作实绩。在现实状态下,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过程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整体、动态、复杂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描述了校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阶段性特征、解析了校长通过教育科研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提出了正确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功能、教育科研的要求应匹配学校现实状态、为校长及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更多抓手等帮助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齐艳[8](2020)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认为从古希腊的描述地理学到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的“诗性地理”,再到德国康德的《自然地理学》,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在反复推敲中得以明晰。此后,文学地理学的多元性和空间性取代了原本单一以时间为依据的目的论,文学地理学逐渐转换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广义上描述包含理论、方法与批评实践三个部分,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出了体系化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成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热点和新方法。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十分关注地理学科意义上文学的价值与功用。随着20世纪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进而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实践中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实践之间不甚平衡,对于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多于理论方法的探讨,但是它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状态的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以及概念范畴的阐释、理论体系的建构、基本方法的探索都在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理论探求、学科构建和批评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本文旨在结合理论方法与文本实践,探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部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切入点,交代了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写作逻辑。第一部分主要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明确其各自理论内涵。首先通过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梳理与阐释,明确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文学地理”的复杂理论内涵,厘清了西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流变与发展。其次,通过对维柯、孟德斯鸠、海德格尔、斯达尔夫人、柯罗等人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结合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影响作用。再次,通过分析以乔纳森·贝特、劳伦斯·布伊尔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其与生态批评的异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建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重要概念的研究。即通过对地理环境、地方、地理景观、地理空间、地理叙事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的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关注”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在明确各范畴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廓清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并界定、辨析与之相似概念的异同,论述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四大基本方法,即“地理中心”“多重聚焦”“共感性”“地层学视角”。正是基于这四种基本方法,法国利摩日大学教授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建构起了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雏形。之后,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将韦斯特法尔的代表作《地理批评》翻译成英文,并在其着作《空间性》中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本章重点从“作者中心”到“地理中心”,从“主体凝视”到“多重聚焦”,从“单一感官”到“共感性”,从“单项化的空间表现”到“多维地层学视角”这四大转向的维度来阐述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另一重要研究理论“文学地图”催生出的两种研究方法,这也是文学与地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最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点。同时,重点梳理了在文学地图理论影响下两大代表流派——以美国罗伯特·泰利为代表的“文学制图”和以法国弗兰克·莫莱蒂为代表的“文学绘图”所主张的理论内涵、概念外延及表现形态。第五部分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批评实践进行考察。波特兰·韦斯特法尔作为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四大基本方法对众多文学文本中的地理空间进行了解读实践。本章重点分析了韦斯特法尔从都市空间的结构与重组的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的文本解读实践方式,以期通过分析寻找文学文本中虚构的和真实世界的调和与发展。此外,本章还对罗伯特·泰利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角度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批评方式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地理空间等进行批评实践分析,以此说明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第六部分主要通过简要分析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现状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交融与发展,重点阐述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多维度、多层次方面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带来的创新性影响,对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融合发展的前景从学科层面、技术层面和媒介层面进行逻辑阐述。在结语中,论文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总结梳理,提炼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地理批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引起的反思与启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实践文本的再梳理,在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先行的特点与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证为主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后,论文认为,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这种有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建构体系、多国学者丰富的批评实践的跨学科文学批评形式,无论从精神内质、思维路径还是理论范式方面,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范式研究、学科体系建构、动态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值得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下去。

孙佳媛[9](2020)在《框架理论视阈下“中国形象”在非洲媒体中的呈现 ——以肯尼亚《民族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非关系自二战以来经历了时间与国际关系演变的双重考验终于走到了今天,中非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的提出,中非关系迎来了新的起点。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布局、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非关系的全面升级等标志着中国“腾飞”迹象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引来了以西方学者、政客为首的一大批国际形势评论员的关注。一系列污名化中国的论调频频出现,在中非合作论坛前后更是在非洲社交媒体中,掀起了一股反华人民粹主义浪潮。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这个时代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凝聚力的同时,也造就了多方话语权博弈的媒介景观。“我们”与“他们”在多元话语权竞争中对信息的处理,被前台化的新闻事实、被媒体人框限住了的社会真实成了学者研究的重点。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本文选取肯尼亚主流媒体,就其媒体对中非关系的框架报道进行比对分析,基于对肯尼亚加入“一带一路”,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成员国的时间的了解,以2018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作为研究时段,探讨该报纸在加入“一带一路”战略前后的报道框架与意识形态倾向是否有差异,以及对该报纸在不同年份所呈现出的整体报道框架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洲的涉华报道中,肯尼亚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形象的框架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基于对媒体组织报道框架以及话语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分析,对中国形象在肯尼亚传播的呈现予以探讨。本文主要依据“框架三层次”理论作为方法视觉,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审视肯尼亚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的报道,透过框架分析法勘探肯尼亚在涉华报道上的所构建出的中国形象,探讨影响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就其核心因素探讨提升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王琳珺[10](2020)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基于《日常生活批判》》文中认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个人而言的日常生活在不经意之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每个与人有关的领域内,甚至涉及到了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对现代社会的个人来说,日常生活的问题日趋重要,其相关的哲学研究也越发有价值。亨利·列斐伏尔是西方研究日常生活批判问题的先行者,对日常生活问题的研究贯穿了他的研究生涯,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线索和最为突出的成就。本文选取了他最新重版的代表作《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作为文本依据,以社会历史向前演进的时间线作为逻辑推进,重新梳理了这部横跨三十多年的日常批判理论着作的发展脉络。首先,本文通过对列斐伏尔早期着作的探索,全面且具体地阐释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呈现了为该理论奠基的多个方面的哲学思想,其中又以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为主。其次,以每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和真实的日常生活情景为见证,厘清了“日常生活”概念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整理了他每一阶段不断进行自我批判的成果,包括新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的阐述,以及革命方式和解放道路的总结和反思。最后,指出整部作品重要的理论上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局限性。它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涉及的领域,并且成为了西方哲学向日常生活转向的引导者;另一方面又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而且在对异化问题的认识上始终未能扬弃悲观的内核,所以他的理论成果终究止步于实践。本文依据《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的内容将整个探究对象视作了一个发展中的理论,并对相应发展阶段的“日常生活”概念、日常生活批判的具体工作以及解放道路进行了分析。经过这种阶段性分析与整体性评析结合的过程,本文旨在能够把握住列斐伏尔理论发展的关键节点,并且通过对单部作品的深入分析从而为日后从整体上把握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提供理论资料的支撑。即便这一理论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是在批判性研究的前提下吸纳他理论中对现代化社会生活和个体日常生活极富特色的阐释,既有助于丰富中国哲学界对有关于日常生活的哲学思想进行更深刻的分析与探索,也有助于促使中西方近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碰撞和交流,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开启新的方向。

二、美之本质及其相关的几个范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之本质及其相关的几个范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第一节 何为“雅”“俗”
        一、“雅”之义
        二、“俗”之义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身份犯共犯问题研究 ——兼论刑法理论的视域和论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问题意识
    二、本文的研究方式
    三、本文的结构
第一章 身份犯共犯问题相关理论概述
    一、德日相关理论沿革及其背景
        (一)德国相关理论概述
        (二)日本相关理论概述
        (三)德日理论发微
    二、我国身份犯共犯问题社会观念源流
        (一)我国古代相关理念
        (二)苏俄刑法相关理念
    三、我国相关理论
        (一)将身份犯共犯问题视为从属关系问题加以理解的观点
        (二)将身份犯共犯问题视为刑罚问题加以理解的观点
        (三)将身份犯共犯问题视为义务问题加以理解的观点
    四、小结
第二章 身份犯共犯问题研究的范式转变
    一、我国身份犯共犯问题的说服困境:观点冗余、共识阙如
        (一)观点冗余、共识阙如的形成原因
        (二)具体争议的表现形式
    二、身份犯共犯问题的视域和论域
        (一)视域
        (二)论域
    三、身份犯共犯问题的应然面向
        (一)从“泥沙俱下”到区块化论证
        (二)从“以xx立场”到前提批判
        (三)从“显然不合理”到外部因素论证
        (四)从“辞海:……”到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四、小结
第三章 身份犯共犯问题的前提性理念——刑法哲学的考察
    一、共动现象还是共同犯罪?
    二、本体论问题:对存在与规范的理解
        (一)实体本体论的自然法
        (二)实证主义
        (三)现象学与目的主义刑法学
        (四)“人的本质”与“事物本质”
    三、刑法哲学的转向
        (一)笛卡尔与斯宾诺莎之间的回廊
        (二)存在论与规范论的几种对立统一
        (三)时代精神与刑法哲学
    四、身份犯共犯问题前提性理念的典型论域
        (一)共犯处罚依据
        (二)身份的理解路径
    五、小结
第四章 身份犯共犯问题的外部因素——目的理性的分析
    一、“显然不合理”的一个原因:公民联合体和事业联合体的割裂
    二、现代政治、社会理念的组成部分
        (一)范式转变:现代性的介入
        (二)共同体的底色: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
        (三)正义问题:从古典到现代
        (四)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三、刑法外部因素的实然影响与应然理解
        (一)比较法的外部因素解读
        (二)定型与惩罚的意义:后现代的解读
        (三)罪名的不同政治社会意义
    四、小结
第五章 身份犯共犯问题的犯罪论面向
    一、犯罪论的视域和论域
        (一)犯罪论的问题意识
        (二)犯罪论的应然来源
        (三)犯罪论的言说语境
    二、身份犯共犯中的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
        (一)身份犯的规范本质
        (二)共同犯罪的规范本质
    三、身份犯共犯中的正犯性
        (一)犯罪事实支配范畴
        (二)义务犯范畴
    四、分则的路径分流
        (一)亲手犯与间接正犯
        (二)现实支配上的可能性与规范评价上的必要性
        (三)身份犯相关罪名的分流及特殊参与形态的处理
    五、小结
第六章 身份犯共犯问题的刑罚论面向
    一、刑罚论的视域和论域
        (一)刑罚论的问题意识
        (二)刑罚论的应然来源
        (三)刑罚论的言说语境
    二、罪刑均衡问题——关于刑罚合理性的论证
        (一)罪质消融现象的刑罚论解读:以盗窃罪与贪污罪为切入点
        (二)在人格体、公民与主体之间:不同视域内的罪刑均衡
    三、主犯与从犯
        (一)正犯/共犯与主犯/从犯的关系
        (二)主犯与从犯的区分
    四、完全针对行为人的规定
    五、小结
余论:刑法理论的视域和论域
参考文献
后记

(3)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2.3.3 认知翻译学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2.4.3 翻译实践研究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经典范畴理论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3.3 原型范畴理论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3.4 范畴化的层次
        3.4.1 基本层次范畴
        3.4.2 上位层次范畴
        3.4.3 下位层次范畴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4.1 引言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4.2.1 翻译的界定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4.3.1 范畴对等
        4.3.2 范畴错位
        4.3.3 范畴空缺
    4.4 小结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5.1 引言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5.2.1 词类范畴转换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5.2.3 句法范畴转换
        5.2.4 语义范畴转换
        5.2.5 语用范畴转换
        5.2.6 文体范畴转换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5.3.1 对等范畴转换
        5.3.2 错位范畴转换
        5.3.3 空缺范畴转换
    5.4 小结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6.1 引言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6.2.1 具身认知
        6.2.2 文化模型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6.3.1 隐喻
        6.3.2 转喻
        6.3.3 象似性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内涵及传统理解上的偏差
    第一节 马克思自由观的形成
        一、萌芽时期:对理性自由观的发挥
        二、升华时期:抽象人本主义自由观
        三、成熟时期:科学自由观
    第二节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涵
        一、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个人
        二、自由的基础:劳动实践
        三、自由的特征: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历史的自由
    第三节 传统理解上的偏差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问题
        二、对自由的理解缺乏本体论的维度
        三、对自由的理解缺乏自然的维度
第二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范畴的生态意蕴
    第一节 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二、异化劳动造成人的本质的丧失和人与自然的对立
        三、扬弃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
    第二节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一、物质变换概念
        二、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断裂
        三、自由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合理调节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自由时间理论的生态意蕴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生态意蕴
第三章 研究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的意义
    第一节 深化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
        一、马克思的自由观是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自由观
        二、马克思自由观是批判资本主义反自由反生态实质的有力武器
    第二节 以科学的自由观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二、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论析和重要意义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事件特性
    (二)大学生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特质
    (三)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检视和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认识现状的调研设计
    (二)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认识现状的描述判辨
    (三)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认识偏差的原因阐析
    (四)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认识现状的实质探寻
三、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教育引导思路
    (一)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教育引导目标
    (二)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教育引导理路
    (三)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教育引导内容
    (四)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教育引导原则
四、大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教育引导路径
    (一)教育教学:提升中美贸易摩擦的理性认知
    (二)媒介辐射:拓展中美贸易摩擦的宣传影响
    (三)实践培育:强化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体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后记

(6)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变革的政策导向
        2.表现性评价驱动考试与评价改革
        3.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践困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1.表现性评价
        2.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
    (四)文献综述
        1.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2.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表现性评价的理论解读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内涵
    (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三)表现性评价的本质特征
        1.评价目标关注高阶思维
        2.评价任务基于真实情境
        3.评价准则体现多维分层
        4.评价结果兼顾表现过程
二、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体系构建
    (一)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设计的依据
    (二)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三)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
        1.确定评价目标
        2.明确评价主体
        3.设计评价任务
        4.制订评价准则
        5.使用评价结果
三、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个案审视
    (一)个案学校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1.个案学校基本情况
        2.个案研究方法介绍
    (二)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情况
        1.开展原因
        2.发展阶段
        3.具体流程
        4.经验特色
    (三)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2.评价任务的整合性不强
        3.评价准则科学性待提高
        4.评价结果的简单化处理
    (四)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制度设计不完善带来“变革阻力”
        2.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的“路径依赖”
        3.教师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意识与能力不足
    (五)H大学附属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建议
        1.完善评价制度设计,规范评价设计与实施
        2.更新考试评价理念,树立育人价值追求
        3.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意识与能力
四、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反思与展望
    (一)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反思
        1.对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不足的反思
        2.对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效果的反思
    (二)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的未来展望
        1.充分发挥评价育人的本体性功能
        2.构建平衡整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3.评价设计特色化与规范化并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
        (二) 校长专业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选择
    四、研究过程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研究资料的收集
        (三)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一) 校长专业发展
        (二)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科研
        (三) 学校教育科研与校长专业发展
        (四) 文献述评
    二、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成人学习理论
    三、研究理论框架的提出
第三章 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模式
    一、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动因分析
        (一) 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种类
        (二) 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变化规律
    二、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角色与功能
        (一) 作为教育者参与教育科研
        (二) 作为管理者参与教育科研
        (三) 作为领导者参与教育科研
        (四) 作为研究者参与教育科研
    三、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关键行为
        (一) 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主题确立
        (二) 建构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形式
        (三) 推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教育科研与校长专业发展的编码过程
        (一) 开放编码解读
        (二) 主轴编码解读
        (三) 选择编码解读
    二、内部作用:教育科研帮助校长完善内部素质结构
        (一) 完善专业知识
        (二) 改进专业思维
        (三) 提高专业能力
        (四) 深化专业精神
    三、外部作用:教育科研帮助校长提高外部实践表现
        (一) 促进学生发展
        (二) 实现教师队伍建设
        (三) 优化组织发展
        (四) 扩大学术影响
    四、学习过程:教育科研促进校长自主学习
        (一) 多因素构成的学习前提
        (二) 三圈层搭建的学习核心
        (三) 多维度提升的学习结果
        (四) 办学实践验证学习效果
    五、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
        (一) 校长和教师群体科研素质待提升
        (二) 主客观因素影响校长参与意愿
        (三) 外部科研力量支持力度不强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 校长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呈现阶段性变化
        (二) 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承担多重角色
        (三) 校长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推动学校科研活动开展
        (四) 校长通过教育科研进行自我学习
        (五) 校长通过教育科研实现专业发展
    二、研究建议
        (一) 校长应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工具属性
        (二) 校长可利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自我学习
        (三) 校长培养单位应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独特价值
        (四) 校长培养单位应正确认识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功能
        (五) 校长培养单位对其科研工作的要求应匹配现实状态
        (六) 教科研单位需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更多抓手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页一
附页二
致谢

(8)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三、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地理观
        二、近代西方文学地理观
        三、当代“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推动
        二、西方地理批评学派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第二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历史流变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四、文学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方与地理景观
        一、自然科学对地方与地理景观的描述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与景观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方和景观
    第三节 地理空间
        一、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空间
        二、空间哲学中的地理空间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空间
第三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理中心”
        一、“虚构人物”视角下的自身与他者
        二、作为研究中心的“地方”
        三、“地理中心”方法中的动态空间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层学视角”
        一、传统时空体的研究视角观念
        二、从多层空间分析走向地层学分析
        三、地层学视角开辟新空间
    第三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多重聚焦”
        一、“凝视”的本质与价值
        二、“主体凝视”的主体与客体
        三、“多重聚焦”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共感性方法
        一、早期的感官理论
        二、文学地理学感知方式的整合诉求
        三、复合感知模式下的“共感性”批评
        四、《香水》文本中的共感性研究向度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学地图”理论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图”理论溯源
        一、从附属形态走向独立形态的西方文学地图
        二、多元呈现的西方文学地图
    第二节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方法
        一、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概念
        二、文学地图的绘制及应用
    第三节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方法
        一、文学制图的概念
        二、罗伯特·泰利“文学制图”的应用
        三、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本解读实践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以巴黎城市空间解读为例
        一、多重感官下空间的真实与虚拟界限
        二、“地方”与文学文本
        二、地方的建构要素
        三、文本分析中的空间与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以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为例
        一、文学制图与文学创作
        二、地方精神与文学空间的绘制——以《白鲸》为例
        三、文学制图的重叠
第六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西文学地理学的交融与发展
        一、作为边缘学科的文学地理学
        二、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
        三、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的文学地理学
        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新文学地理学批评
    第二节 中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融合发展新趋势
        一、学科层面融合发展
        二、技术层面融合发展
        三、媒介层面融合发展
        四、中西合璧——国际化融合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框架理论视阈下“中国形象”在非洲媒体中的呈现 ——以肯尼亚《民族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一章 《民族日报》涉华新闻样本
    第一节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统计
    第二节 数据编码
    第三节 数据分析
第二章 框架视阈下《民族日报》2018年新闻内容分析
    第一节 《民族日报》主题分析
    第二节 《民族日报》话语结构分析
    第三节 《民族日报》语义微观分析
    第四节 《民族日报》债务陷阱个案分析
第三章 框架视阈下《民族日报》2019年新闻内容分析
    第一节 《民族日报》主题分析
    第二节 《民族日报》话语结构分析
    第三节 《民族日报》语义微观分析
    第四节 《民族日报》“新殖民主义”的个案分析
第四章 《民族日报》“中国形象”框架呈现纵向分析
    第一节 冲突框架:从“我与非我”到“我们与他们”
    第二节 道德框架:偏见与依赖
    第三节 合作框架:相似性与互惠
    第四节 责任归属框架:美方零和博弈思维的驱使
第五章 框架过程的影响因素与传播启示
    第一节 影响框架过程的社会环境因素
    第二节 影响框架过程的地域环境因素
    第三节 把握话语现状转变固有思维范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基于《日常生活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创新点与不足
    1.4 研究方法
2.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
    2.1 《神秘化: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笔记》——以异化理论为起点
        2.1.1 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理解和再造
        2.1.2 从劳动异化理论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异化
        2.1.3 异化的根源及异化的克服
    2.2 《辩证唯物主义》——开启探寻人的解放之路
        2.2.1 法国共产党内教条主义盛行的现实困境
        2.2.2 解读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
        2.2.3 人类活动的总体性原则
        2.2.4 消除异化的理想: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总体人”辩证法
3.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完善对“日常生活”概念的界定
        3.1.1 重新认识我们的日常生活
        3.1.2 重新定义“日常生活”
        3.1.3 日常生活概念再辨析
    3.2 现代社会全面异化的表现形式
        3.2.1 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全面异化的表现
        3.2.2 “消费受控制的社会”的日常生活
        3.2.3 人的多重异化的表现
    3.3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主旋律的更迭
        3.3.1 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认识及列斐伏尔的“补充”
        3.3.2 从日常生活之哲学批判转向日常生活之社会批判的原因
        3.3.3 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自我批判
        3.3.4 日常生活批判的回顾与反思
        3.3.5 节奏分析的前奏
    3.4 日常生活批判探寻的解放道路
        3.4.1 日常生活批判节庆式狂想
        3.4.2 日常生活革命的新理想——“契机星图”
        3.4.3 以文化革命为主的总体性革命概念
4.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
    4.1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价值
        4.1.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并为其开辟新主题
        4.1.2 启发了哲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
        4.1.3 坚持了浪漫主义与乌托邦式的愿景
    4.2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4.2.1 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成果的遗落
        4.2.2 误解了阶级及阶级斗争的作用
        4.2.3 强调实践却止步于实践
        4.2.4 异化范畴的延伸误导了革命途径的探寻
        4.2.5 过于注重微观细节和理想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美之本质及其相关的几个范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身份犯共犯问题研究 ——兼论刑法理论的视域和论域[D]. 张玮琦.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8)
  • [3]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4]马克思自由观的生态意蕴[D]. 任航. 上海大学, 2020(03)
  • [5]大学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D]. 王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小学低年级表现性评价研究 ——以H大学附属小学为例[D]. 聂相卿. 河南大学, 2020(02)
  • [7]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D]. 赵可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齐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框架理论视阈下“中国形象”在非洲媒体中的呈现 ——以肯尼亚《民族日报》为例[D]. 孙佳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10]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 ——基于《日常生活批判》[D]. 王琳珺.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美的本质及其相关范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