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流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一、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亚[1](2020)在《流媒体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技术,流媒体技术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和推广下为科技期刊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围绕流媒体技术对传统科技期刊出版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应发挥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的优势,结合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科技期刊出版领域更加快速地发展。

刘杰[2](2020)在《基于客户端缓冲区状态的DASH码率选择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媒体业务往往传输数据量庞大,为了利用有限并不断波动的带宽传输高质量的音视频数据,MPEG组织和3GPP共同制定了MPEG-DASH标准。而MPEG-DASH流媒体传输系统中核心部分为客户端自适应算法,算法的优劣会影响用户的体验质量。如何设计一个MPEG-DASH客户端自适应算法来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针对DASH流媒体系统中单个客户端在无线网络下播放视频的场景,为了利用有限带宽传输高质量音视频数据以提高用户体验质量,提出了基于缓冲区状态的客户端自适应算法。首先对MPEG-DASH系统框架与技术规范进行了深入研究,接着对现有的经典MPEG-DASH码率自适应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传统自适应算法存在的不足。然后对MPEG-DASH的体验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具体介绍了4个重要指标:视频重复缓冲时间与次数、视频平均码率、码率切换次数以及启动时延。通过分析得出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并提出客户端自适应算法设计目标。接着分析了缓冲区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缓冲区状态的控制器来实现DASH客户端的码率自适应,通过缓冲区占用率以及缓冲区变化率进行码率决策,并引入码率控制因子减少不必要的码率切换,在多个DASH体验质量评价指标间取得平衡。通过仿真实验对本文所提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降低重复缓冲事件的发生的同时,选择的视频分段的码率较高,从而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对提升MPEG-DASH流媒体业务的用户体验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范雅晴[3](2020)在《面向多终端支持的HTTP自适应流媒体点播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对等网络技术(Peer-to-Peer,P2P)已广泛应用于流媒体服务,具有高扩展、低成本的优点,能有效降低服务器带宽开销。近年来,HTTP自适应流媒体技术(DASH)由于具备部署简单、自适应调整码率的优点,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流媒体点播服务(Vo D)中。在流媒体点播服务中,如何有效应用对等网络技术与HTTP自适应流媒体技术的优点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无线网络技术(WIFI)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基于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面向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构建一个多终端支持的P2P Vo D体系结构,实现资源在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之间打通共享,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研究面向多终端支持的HTTP自适应流媒体点播云平台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将DASH技术和P2P Vo D服务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频点播的P2P-DASH Vo D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P2P的可扩展性和低成本特性以及DASH的动态自适应性。首先,构建了一个多层的将幂律环状覆盖网和斐波那契环状覆盖网结合在一起的P2P覆盖网结构。在该结构中,节点根据目标距离决定在幂律环状覆盖网或者在斐波那契环状覆盖网中搜索目标流媒体片段,以实现流媒体片段的快速查找。该覆盖网结构能有效减少视频点播中VCR操作产生的跳转延迟,提高播放的流畅度。然后,提出一种DASH码率控制策略用于流媒体数据的传输。本文的DASH码率控制策略根据节点自身状态和实时的全局网络状态,综合考虑四个自适应因子(视频片段准时到达率AR、节点的可用缓冲区Wiavailiable、当前覆盖层带宽可用率?j(7)t(8)、当前覆盖层上传带宽利用率ηj(7)t(8)),共同指导节点的视频码率选择。该选择策略在降低流媒体点播中跳转延迟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用户的视频观看满意度。第二,本文提出了一个多终端支持的基于超级节点的P2P Vo D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将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组织在一起,实现多终端之间共享资源,降低服务器端负载。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超级节点的P2P Vo D体系结构的模型。然后,本文为选择合适的超级节点对体系结构中的各类终端进行管理,提出一个超级节点选择算法。最后,本文结合各类终端不同的特性,为不同终端设计了相应的缓存结构,并结合视频点播的特性对体系结构的维护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体系结构能有效实现多终端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视频播放的质量和流畅度,并且有效降低服务器负载。

朱辰[4](2019)在《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分享服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终端的普及已成为人们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之一。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会在不定的时间内被分享到不同终端,因此流媒体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过程中用户体验的好坏。终端用户要想获得内容分享,就需要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再通过解码过程,将传输数据传送到终端。因为无线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终端播放质量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因此,在传输的过程中为了让终端能够接受到较为满意的数据,故需要一个机制对网络状况进行适时调整。本论文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对流媒体系统进行研究,以寻求适时的调整方案。通过终端对传输参数的反馈,对发送环节中的速率、码率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当前变化,从而保证用户流畅的体验感。最后形成一个基于Dss框架结构的流媒体系统,包括流媒体服务器和终端。因此,流媒体服务器是流媒体应用系统的基础,也是主要性能体现,这些都取决于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和服务质量。通过RTSP、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现对终端的传输。RTSP是用来控制声音或影像,并允许同时多个串流需求控制。RTP作为一种传输协议是通过控制数据流来负责管理当前应用进程之间的传输质量交换控制信息,从而获得数据分发质量的反馈信息,并与其它传输协议一起控制拥塞和流。作为RTP传输协议的部分功能,它为数据包的有效传输提供安全的平台。终端主要的工作为接受数据、反馈网络情况、解码数据。终端通过使用JRTPLIB库实现服务端和终端通讯。FFMPEG开源库实现了解码流数据。因此通过在安卓系统上对FFMPEG开源框架的使用,让显示功能得以实现。最终经过反复的实验,通过对机制的调整可以很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状况,保证了终端的数据流接收和显示。

张晨[5](2019)在《论网络直播时代形象展示的生产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流媒体技术为社交媒体在互联网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流媒体直播的时代,而在这个新兴的媒体领域,相关的学术性研究却相对薄弱。传统的学术论述角度大多来自分析直播内容,运营模式以及狂欢体验。提出一种关于日常形象微政治的可能性,需要为流媒体直播挖掘新的研究视角,以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居伊·德波的景观理论和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从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去研究直播中的日常形象展示,探讨塑造形象背后的表演性社会,媒介化的日常政治意涵。文章首先阐述了流媒体直播所营造出的有别于场景社会,以情感互动为基础的情境空间,从辅助直播技术的美颜应用、弹幕、媒介形象工程中的皮肤加持、打赏机制形构出资本与技术合体下景观社会的更新形态——表演性社会,以及主体-中介-客体的全新三元认知结构。接着本文从流媒体直播平台的界面设计和内容模块论述了日常在流技术更新后的转变,文章着重分析了“漫视”这一在流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全新视觉范式,以及流量数据催化的数字资本运作,以此来探讨被包装的日常如何在直播平台创造梦想工厂的主体,以及在媒介化的日常生产中,人们又如何全情地投入以身体为前线的生产与消费生态中。以网络直播中美食主播形象的变迁为例,分析媒体形象背后的权力运作,名人的形象经营,直播中日常形象展示等等去揭示形象生产的政治属性。同时预言日常形象作为表演性的建构,在流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可以形成千万个临时的主体,为形象的政治重新定义。

万梅芬[6](2018)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校园文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流媒体技术具有即时性、互交性等优点,并且能够将图片、视频、音频融为一体,将成为未来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主流。本文在介绍流媒体及流媒体技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案例,探讨了流媒体技术在数字化校园文化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流媒体技术在构建数字化校园文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赵丽娜[7](2018)在《移动流媒体技术在英语听力上的设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流媒体技术应用在英语听力方面主要是为了使英语听力的练习与测试更加便捷。流媒体技术可以适时的进行学习,对所需文件边下载边播放,节省了大部分时间,运用起来比较方便。设计了以流媒体传输原理为基础,完成了服务器框架结构设计、服务器应用程序详细设计、服务器实现流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解决了软件开发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开发人员以此设计为基础可直接进行服务器搭建和软件实现。通过实际运用,充分体现了流媒体技术的优越性,为英语听力的练习与检测提供非常便利的平台,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王卓敏[8](2018)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在我国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关技术与应用水平的提高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对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开展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分析的重要意义出发,研究监控系统在生产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而结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相关技术发展研究方向,对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相关系统应用水平提出了若干工作建议。

贾日恒[9](2017)在《能量受限与非受限网络的数据传输控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类智能传感器的普及与应用,互联网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即物联网(Io T)。物联网在实际部署和规模化应用中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有限的电池容量是制约物联网设备长期、大规模部署的瓶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能量采集(EH)技术可以使设备持续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突破了电池容量有限的制约,因而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由于能量采集技术相比于传统馈电方式具有能量到来不确定的特点,因此需要重新设计接入网络的传输调度机制,保障网络传输性能。另一方面,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尤其是视频数据)对核心网络的数据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纯提高链路带宽已很难满足这一需求。信息中心网络(ICN)以其高效的内容分发机制和良好的可扩展性有望成为下一代核心网络的体系架构。在信息中心网络架构下,如何针对视频内容的传输进行优化以提高分发效率和用户体验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围绕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将物联网分为能量受限网络(众多物联网设备所构成的接入网)与能量非受限网络(承载物联网主要数据流量的核心网),分别展开数据传输控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能量采集通信网络的数据缓存设计与分析本文在能量采集通信网络中同时考虑数据和能量的到来过程,对单节点能量采集通信系统进行更为完整和实际地建模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针对数据和能量到来过程的随机性以及功率—速率函数的非线性特点,本文将能量采集通信系统建模为一个排队系统,利用排队论的知识研究系统平均传输速率与缓存容量之间的关系。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缓存容量等同于系统平均数据积压量时,系统可以取得平均传输速率的近似最优值。同时本文发现,在丢包率相同的条件下,恒定数据到来过程所对应的适配缓存容量要远小于随机数据到来过程所对应的适配缓存容量。·能量采集通信网络的速率控制机制设计与分析本文研究了在数据和能量到来过程均为随机且任意分布的情形下,单节点能量采集通信系统的最优速率控制机制的设计问题。给定一个任意常量T,研究目标是最大化[0,T]这段时间内单节点能量采集通信系统的总吞吐量。针对数据和能量到来过程的任意性给问题求解所带来的困难,本文引入网络演算工具,使得数据和能量到来过程得以进行可视化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算法可以取得问题的最优解并且相应的计算复杂度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仅呈线性增长。·基于信息中心网络架构的新型流媒体传输机制研究本文将动态自适应流媒体技术应用到信息中心网络中,旨在设计一种新型的流媒体传输机制,提高视频内容的分发效率以及用户体验。具体展开,本文采用控制和传输分离的双层网络架构。控制层负责采集并分析视频流行度,链路状态以及用户请求等信息。另一方面,传输层基于控制层的统计数据,对用户请求的推送以及数据缓存的更新作出最优决策。基于上述的反馈系统架构,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动态数据推送和缓存更新协同算法,在网络稳定域内最大化用户请求速率。随后,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实用型缓存更新策略以满足实际系统的应用需求。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新型流媒体传输机制具有低延时和高用户体验的性能表现。

孙丹丹[10](2017)在《论流媒体技术如何在广播监测中得到应用》文中认为目前,广播监测效果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广播监测工作的核心所在。所以,应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全新的方法与技术。其中,流媒体是通信技术领域中新兴的技术之一,且实际应用效果理想,特别是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传输和播放等方面,由于流媒体技术的传输方式现代化特征明显,能够实现实时传输,并监测广播音频信号,因而在未来广播监测领域中,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基于此,文章将流媒体技术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在广播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在广播监测中推广应用流媒体技术,希望有所帮助。

二、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流媒体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出版概述
二、流媒体技术平台应用与发展
    1. 流媒体业务的应用当前在科技期刊出版业体现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
    2. 采用流媒体技术进行视频音频文件的传输,可以实时连续观看。
    3. 利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跨领域沟通成为现实。
三、流媒体技术对科技出版业融合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1. 技术工具的提升及人才培养,促进了数字科技期刊融合深度发展向纵深方向迈进。
    2.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新技术在出版领域中广泛应用。
    3. 科技期刊出版行业对线下场景的挖掘,突出表现为绘本入园的推行。
    4. 流媒体技术为科技期刊出版交易行业带来了新颖的经营模式。
四、流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期刊出版模式的创新路径
    1. 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在构建融媒体矩阵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2. 提升科技含量,应对市场竞争。
    3. 推动科技期刊管理升级。
五、结语

(2)基于客户端缓冲区状态的DASH码率选择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DASH码率自适应技术分析
    2.1 DASH技术简介
    2.2 流媒体编码技术及工具
    2.3 MPEG-DASH系统框架与技术规范
    2.4 经典MPEG-DASH码率自适应算法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客户端码率自适应算法设计与分析
    3.1 MPEG-DASH的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与算法设计目标
    3.2 DASH流媒体模型
    3.3 客户端缓冲区的动态特性分析
    3.4 基于缓冲区状态的码率自适应算法设计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仿真实验设置
    4.2 算法性能评价指标
    4.3 算法性能分析
    4.4 DASH流媒体系统搭建与测试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面向多终端支持的HTTP自适应流媒体点播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等网络流媒体的研究现状
        §1.2.2 HTTP自适应流媒体的研究现状
        §1.2.3 P2PVoD覆盖网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对等网络概述
        §2.1.1 对等网络概念
        §2.1.2 对等网络结构
        §2.1.3 对等网络主要优点
    §2.2 对等网络流媒体技术概述
        §2.2.1 流媒体技术概述
        §2.2.2 对等网络流媒体技术概述
    §2.3 HTTP自适应流媒体相关理论概述
    §2.4 对等网络覆盖网构建相关技术
        §2.4.1 经典P2P覆盖网
        §2.4.2 移动P2P覆盖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系统模型
    §3.1 流媒体点播系统模型
    §3.2 流媒体点播系统工作原理
        §3.2.1 流媒体片段的分割
        §3.2.2 节点加入系统
        §3.2.3 节点离开系统
        §3.2.4 节点间资源共享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HTTP自适应流媒体的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研究
    §4.1 模型概述
    §4.2 基于斐波那契环和幂率环结合的覆盖网
    §4.3 DASH码率控制策略
    §4.4 基于仿真实验的性能评价
        §4.4.1 仿真实验环境
        §4.4.2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4.4.3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超级节点的多终端支持的P2P VoD体系结构研究
    §5.1 多终端支持的体系结构模型
    §5.2 超级节点的选择
        §5.2.1 超级节点选择指标
        §5.2.2 超级节点选择算法
    §5.3 各类终端的缓存机制
    §5.4 体系结构的维护
        §5.4.1 节点的加入
        §5.4.2 节点的离开
        §5.4.3 节点的拖动操作
        §5.4.4 节点的常规播放
    §5.5 基于仿真实验的性能评价
        §5.5.1 仿真实验主要参数设置
        §5.5.2 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移动流媒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移动流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关键技术
    2.1 移动流媒体相关的分类
        2.1.1 视频点播
        2.1.2 视频直播
    2.2 网络传播的移动流媒体技术
        2.2.1 网络传播的流媒体控制协议
        2.2.2 流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
    2.3 移动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2.4 ANDROID平台
    2.5 移动流媒体的关键技术
        2.5.1 对服务质量的控制
        2.5.2 统一的标准
第3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自适应调整方案的研究
    3.1 移动流媒体控制协议方案和码流传输
    3.2 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调整方案
    3.3 通过分布式系统实现转码功能
    3.4 移动流媒体系统实现架构
第4章 对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编译设计
    4.1 对移动流媒体系统的编译设计
    4.2 实现移动流媒体系统的模块
        4.2.1 分布式实时转码服务器
        4.2.2 流媒体服务器
    4.3 流媒体服务器关键技术的实现
        4.3.1 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简介
        4.3.2 Dss开源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过程
第5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终端功能的实现
    5.1 终端系统功能的模块设计
        5.1.1 移动终端模块的相应功能
    5.2 关于网络传输部分的设计
        5.2.1 对会话控制流程的处理
        5.2.2 对数据的接收工作
        5.2.3 对RTCP网络的反馈处理
    5.3 对视频解码显示模块的设计
        5.3.1 对解码模块的设计
        5.3.2 对播放模块的部分设计
    5.4 对终端处理流程的设计
第6章 对移动流媒体的系统测试
    6.1 对首次接入码率的效果测试
    6.2 对自适应调整方案的效果测试
        6.2.1 不做任何机制上的调整
        6.2.2 对视频传输的速率进行调整
        6.2.3 对视频传输的动态视频码率和速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6.3 论文中提出的方法的效果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论网络直播时代形象展示的生产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二章 从“景观”到“奇观”:表演性社会的完成态
    (一)情境博物馆
    (二)观看到参与:心灵投射场
        1 情感体验需求转向
        2 重置的“社会”情境
    (三)为了展示的技术应用
        1 民主化美颜
        2 展演性弹幕
    (四)表演性社会
        1“景”观到“奇”观
        2 主体-中介/媒体-客体三元结构
        3 公共与私人空间的开发商
        4 媒介下的形象工程
        (1) 铸“形”的人工配件
        (2) 理想的自我表演
        (3) 形象的文本生产
        5 围观的力量:情感共同体
        6 社交帝国:从未中性的展示
第三章 从凝视到漫视:媒介化的日常生产
    (一) 被谋划的平等日常
        1 日常超市入口
        2 从凝视到漫视
        3 实时“在场”的日常模块
    (二) 为了占领日常的技术
        1 实时流媒体技术
        2 从流量到数据
        3“主体”梦工厂
        4 数字异化的平台
        5 作为形象的商品
        (1)着迷的形象“物”
        (2)身体管理学
        (3)生产与消费的生态学
第四章 从技术到权力:形象的政治
    (一)“主播”与形象
    (二)隐秘的封套
    (三)技术的政治属性
    (四)政治的形象和形象的政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校园文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媒体技术概述
    1.1 流媒体及流媒体技术的概念
    1.2 流媒体文件的格式
    1.3 流媒体技术的数据传输方式
        1.3.1 顺序流式传输
        1.3.2 实时流式传输
2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
    2.1 流媒体在校园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2.2 流媒体在校园网络电视中的应用
3 流媒体技术在构建数字化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3.1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协调关系需要进一步改善
    3.2 流媒体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需要宽带传输
4 结论与展望

(7)移动流媒体技术在英语听力上的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流媒体技术的原理
2 服务器框架结构
3 服务器应用程序详细设计
    3.1 服务器网络架构设计
    3.2 服务器硬件组网结构设计
    3.3 服务器界面UI设计
4 服务器实现应用流程
5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5.1 流式传输
    5.2 媒体类型多样化
    5.3 降低成本
    5.4 交互性
6 系统设计目标与主要功能
    6.1 设计目标
    6.2 主要功能
        6.2.1 前台点播
        6.2.2 后台管理
7 移动流媒体技术在英语听力上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前景
    7.1 实际应用
    7.2 发展前景
8 总结

(8)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分析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效果
    1.2 有利于降低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使用成本
2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2.1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在工程建筑行业的应用
    2.2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在仓储物流行业的应用
3 提高我国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思考
    3.1 加强顶层设计, 拓展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空间
    3.2 加快技术研发, 提高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水平
4 结语

(9)能量受限与非受限网络的数据传输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量受限网络
        1.2.2 能量非受限网络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能量采集通信网络的数据缓存设计与分析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系统架构
        2.2.2 能量到来模型
        2.2.3 传输模型
        2.2.4 排队系统建模
    2.3 能量采集通信系统的服务性能分析
        2.3.1 最优非实时功率调度策略以及应用
        2.3.2 固定比例分配策略
        2.3.3 服务速率分析
        2.3.4 能量采集通信系统中服务时间的期望和方差分析
    2.4 数据积压分析
        2.4.1 系统工作流程
        2.4.2 随机数据到来情况下的平均数据积压分析
        2.4.3 恒定数据到来情况下的平均数据积压分析
    2.5 仿真分析
        2.5.1 平均数据积压分析
        2.5.2 缓存大小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
        2.5.3 缓存大小对系统丢包率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量采集通信网络的速率控制机制设计与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3.2.1 系统模型
        3.2.2 数据流和能量流的建模
        3.2.3 传输模型
        3.2.4 问题描述
    3.3 单次能量到来情形下的最优速率控制分析
        3.3.1 子问题3:AT不可达情况下的分析与求解
        3.3.2 仿真结果分析
    3.4 多次能量到来情形下的最优速率控制分析
        3.4.1 案例分析:Ms-问题
        3.4.2 针对多次能量到来情形下的通解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信息中心网络架构的新型流媒体传输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网络几何
        4.2.2 信息中心网络架构下的信息传递
        4.2.3 动态自适应流媒体技术
        4.2.4 数据推送和缓存的简要分析
    4.3 系统设计与运行
    4.4 虚拟兴趣请求包的流速率和虚拟兴趣请求队列的长度动态变化分析
    4.5 基于联合动态推送与缓存更新的分布式算法设计与分析
        4.5.1 控制层的虚拟兴趣请求包推送分析
        4.5.2 传输层的兴趣请求包推送分析
        4.5.3 传输层的视频块缓存分析
        4.5.4 虚拟兴趣请求包的吞吐量优化分析
    4.6 基于实用型缓存更新策略的改进型分布式算法设计与分析
    4.7 仿真分析
        4.7.1 仿真拓扑以及参数设置
        4.7.2 仿真性能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和贡献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10)论流媒体技术如何在广播监测中得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流媒体技术概述
2 流媒体技术特征与传输方式研究
    2.1 涉及领域广泛
    2.2 不同于传统下载技术
    2.3 视频与音频可以实时播放
    2.4 减少缓存需求量
3 流媒体技术应用于广播监测中的现实意义
    3.1 为广播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
    3.2 增强广播监测过程数据信息准确程度
    3.3 广播监测实用性显着增强
4 广播监测中流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
    4.1 应用于音频数据解调采集方面
    4.2 应用于音频数据压缩和保存方面
    4.3 应用于音频数据传输和播放方面
    4.4 确保广播节目完整且播放无缝拼接
5 结论

四、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流媒体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影响[J]. 唐亚. 记者摇篮, 2020(09)
  • [2]基于客户端缓冲区状态的DASH码率选择算法研究[D]. 刘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面向多终端支持的HTTP自适应流媒体点播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范雅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D]. 朱辰.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5]论网络直播时代形象展示的生产性[D]. 张晨.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数字化校园文化设计与实现[J]. 万梅芬.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20)
  • [7]移动流媒体技术在英语听力上的设计分析[J]. 赵丽娜. 微型电脑应用, 2018(09)
  • [8]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分析[J]. 王卓敏. 数码世界, 2018(07)
  • [9]能量受限与非受限网络的数据传输控制机制研究[D]. 贾日恒.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10]论流媒体技术如何在广播监测中得到应用[J]. 孙丹丹. 现代信息科技, 2017(06)

标签:;  ;  ;  ;  ;  

流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