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比较看“入世”

中外银行比较看“入世”

一、从中、外资银行的比较看“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贺少军[2](2020)在《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1950年的不足12亿美元,迅猛发展至2019年的4.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史和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涨,国外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建设裹足不前,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外贸发展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在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中国外贸大而不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对外贸易传统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亟待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着力提升传统竞争优势,大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贸易强国战略建设。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的变化,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和贡献,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贸易强国价值链建设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美德日等主要贸易强国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提出了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战略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重点对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旅游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数字贸易是要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是根本要求。建议重点通过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价值链的制高点,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弯道超车,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快实现贸易强国建设战略。

唐海涛[3](2015)在《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WTO成立以前,教育服务早已存在,然而直到GATS的出现,才将教育服务真正纳入到多边贸易法律体制之中,以经济和法律的语言确立了教育服务的可交易性。近20年来,GATS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教育这种特殊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使教育服务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然而,目前在GATS中作出教育服务承诺的成员较少,而且大多成员对教育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更是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面对教育服务全球流动的不断加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存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不同利益群体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包括国家之间及国家内部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面对教育服务市场的更加国际化,应该选择自由化,还是保守主义?教育服务的协商应在GATS框架内,还是在GATS框架外?当前各类成员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如何?代表性成员对待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态度和意见是什么?各成员在教育服务外资准入领域的做法和考量是什么?未来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可能突破方向又在哪里?我国对GATS中的教育服务也作出了承诺,目前有关教育服务,特别是外资准入领域的法律规范还有哪些不足?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和准备来面对未来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研究。本研究旨在运用教育学、经济学及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理论,从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价值取向等问题入手,阐释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当前规制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国际法规定,并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总体承诺水平,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类型成员在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差异。选择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分析他们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及在GATS中的承诺情况,并总结出他们对待教育服务市场准入问题的态度,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和相关的法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从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各成员在GATS承诺表中作出的相应承诺与限制,并梳理出我国当前教育服务外资准入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通过梳理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发展进程,总结出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障碍,提出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及我国的应对之策。全文除了导论部分外,共分为五章。分述如下:第一章“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法律理论问题”。主要对教育服务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法律问题进行阐释。拟从一般意义、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角度阐释教育服务,对教育服务的法律特征、教育服务的不同分类等问题进行阐释。同时从国内法、国际法的角度来解读市场准入的概念,分析GATS市场准入规则的运用。阐释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的特征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价值。第二章“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承诺水平”。主要结合GATS中的基本规则,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对各成员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进行定量分析。拟对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的基本规则进行阐释,对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列表进行基本解读。然后运用世界银行的简单计数和加权计数方法,对各成员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进行数据统计,对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最不发达成员进行分类,分别从总体承诺水平、分部门承诺覆盖率、分部门四种提供方式承诺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研究结论。第三章“GATS下代表性成员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现状与态度”。主要从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贸易占有份额等角度进行考量,选择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印度和中国等几个代表性成员。通过分析这些成员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及在GATS中对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具体承诺,梳理出当前不同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的成员对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态度及其考量,从而总结出影响教育服务市场开放的因素。同时,对我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第四章“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外资准入更多涉及成员国的教育主权和教育服务的发展,各成员国对教育服务的外资准入问题都十分谨慎,在GATS承诺中设置了诸多的限制。本章阐释GATS中各成员的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基本形式,对教育服务中的外资准入范围、外资准入比例、外资准入履行要求、外资准入审批制度等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在GATS中的承诺和国内法规定,对我国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第五章“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展望”。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拟对WTO中教育服务谈判和承诺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开放所面临的法律障碍和具体体现。分别从公立与私立、教育服务质量与认证、不同群体的利益分歧等角度来阐释当前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障碍的动因。从多边贸易法律体制、其他国际性公约或协议、国内法等角度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案和路径。面对当前之情形,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李宁[4](2013)在《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研究 ——典型化事实、关联机理与对策思考》文中提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贸易开放战略以来,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成绩斐然。而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我国也出现了收入分配格局日益失衡的局面。没有增长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没有公平的未来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因此,如何在贸易开放中客观地辨析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原因、并思考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当代尤为重要的课题之论文首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分别从我国贸易开放的制度安排、结构和绩效三个层面以及收入分配的失衡程度、历史变迁和国际比较三个视角出发归纳出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典型化事实以及时空共变现象。其次,论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上述典型化事实进行了经验观察与检验,并梳理出二者就整体观而言存在显着的典型相关关系;以及贸易开放的结构特征是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贸易开放的绩效特征与要素收入分配是我国微观收入分配失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偏向型、渐进式的制度特征则是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失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且我国空间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的内部关联机制。在上述经验研究结果的启示下,论文综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均衡失业与搜寻成本理论以及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贸易商品结构、劳动市场变迁、资本流动是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数量机制以及权力优势来影响我国宏观要素收入分配格局问题进行理论论证;并通过引入阿特金森指数,在社会福利理论基础上运用瓦尔拉斯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诠释了贸易开放导致我国微观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理论机理;论文进一步基于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和复杂网络理论,运用随机方程、以及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和无标度原则,构建了一个路径依赖理论框架,尝试从空间聚集、规模经济的视角来论证和阐释了我国贸易开放是如何引发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失衡,并出现路径依赖的原因。第四,在对我国国情与问题的经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论文将研究拓展到对同处于贸易开放大环境下的发达国家以及拉美国家的国别和历史经验进行比较和借鉴上,并得出同在贸易开放的条件下,不同的政策取向会产生不同收入分配结果的结论。最后,在上述所有内外部研究结论的启示下,论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别经验,根据丁伯根原则,提出了贸易开放转型期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问题需要通过实行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以及合理规划贸易战略布局来解决。惟有政策并重,才能在我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共赢,实现社会包容式发展。

刘俐[5](2012)在《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实例及与中资银行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谋求在中国扩大其业务经营的范围。而对于在中国经营已久的中资银行来说,如何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向外资银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与中资银行不同,外资银行在经营中有着许多独特的地方,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本文首先阐述了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及业绩评价体系,从整体上勾勒出银行业经营的主要特点;其次以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为例重点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特点,通过经营状况、盈利情况及风险管理情况加以阐述;最后以花旗银行和工商银行为例比较了两家银行的企业文化、财务情况及风险管理情况,并为中资银行的经营情况提出了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和当前中资银行的发展情况,分析国外银行先进和成功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找出外资银行可资借鉴的方面。其次采用了财务分析的方法,通过主要的银行业财务指标从数据上系统分析案例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最后本文还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的重点分析来突出本文的主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有着较高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其风险管理能力也更为突出。然而,由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外资银行目前在中国的客户群体仍然局限于中高收入的客户群,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下一步的经营目标就是拓展其客户群体;而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外资银行的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应该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产品创新,以期在银行业的竞争中保持长久的优势。同时,由于银行业目前是我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入了解在我国大陆境内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和盈利模式,对于我国吸引外资,不断完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慧英[6](2012)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的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强手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不仅对保证中国银行业持续发展的监管政策制定、促进市场竞争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前提下,发挥外资银行对金融发展和稳定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得到结论:第一,1996-2010年间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格局,并且偏向竞争性。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竞争之间表现为倒U关系。外资银行进入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会出现反转。现阶段属于外资银行进入初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仍处于倒U型阶段的上升阶段。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的竞争比存款市场激烈。外资进入显着加剧了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的竞争,过渡期结束后,竞争虽有所缓和,但相比入世前,竞争仍比较激烈。第三,大型商业银行之间比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国内银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只体现在信贷业务领域。第四,外资银行进入对人民币业务冲击不大,外汇存款业务具有明显优势。外资银行不同的进入方式,对中资银行贷款业务竞争行为的影响不同:外资银行以参股方式进入时,在甄别客户信息上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多地选择质量好的借款人进行贷款,留给中资银行的借款人质量相对较差,中资银行更多通过产品创新而不是价格作为主要竞争工具;外资银行以独资模式进入时,外资银行倾向于新客户的开发,中资银行更注重对老客户的维护。外资银行在地域上的转移,导致国内中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信贷竞争加剧。外资银行进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使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经营风格较为稳健的国内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信贷供给趋于保守,使资本较为匮乏的国内银行的信贷竞争行为更为冒进。中间业务方面,外资银行进入使中资银行开始重视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市场调节,促使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吴妍莉[7](2012)在《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分析 ——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认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银行市场的逐步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经营绩效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评论众多,喜忧参半。综观入世以来这十年,中国按照入世时间表积极履行入世承诺,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已渗透到中国的银行业,鉴于此,本文从上市公司微观视角,通过收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运用市场份额指标Ra Rl Rd Rp,和市场集中度指标如CRn指标,赫芬达尔H指标和N指标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通过单要素指标分析法,包括盈利性指标(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运营效率指标(人均创利率,人均存款率),成本费用指标(存款费用率,贷款费用率,资产费用率,人均费用),其它经营绩效指标(毛利率),定量地衡量中国银行业入世以来的产出能力和效率高低,以及近几年的整体发展走势;通过中外对比法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银行的效率差异;并运用实证分析做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银行业目前是以四大银行为龙头老大,一般商业银行竞争并存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且一般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四大银行;入世承诺的兑现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涌入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中国银行业寡头垄断型的竞争结构;但从中国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有细微降低,一般商业银行的竞争更为激烈上来看,市场的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尽管中国内资银行的经营绩效不如发达国家银行,但四大银行和一般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逐年提高,与之前悲观的设想大相径庭,从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邱洪华[8](2011)在《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与发展。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创新成为银行开展经营活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动力和手段。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12月,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颁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问题,并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建立VAR模型,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绩效和专利保护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研究结论发现:中国银行业专利活动受到其自身、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绩效和中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的影响,而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绩效受到其自身、中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的影响较大。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会积极的推动着中国银行业开展创新活动和专利保护。而通过格兰杰检验可以发现,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绩效不是中国银行业专利活动的Granger原因,同时,中国银行业专利活动也不是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绩效的Granger原因。因此认为,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的R&D创新程度不高、专利保护意识不强。而其专利申请的市场应用性不强;中国银行业专利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量上的发展,却缺乏质的保证。(2)商业方法是银行业专利的主要内容。通过对Bilski案的判例可以发现,美国的专利制度对于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审查和判断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而通过分析中国专利法律规范可以发现,中国并没有明确规定,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不具有可专利性。通过对美国和中国银行业的商业方法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两国银行业的商业方法专利在最近几年都表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3)通过专利着录项的统计分析,绘制中国银行业专利管理地图和专利技术地图,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活动,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的创新程度和发展态势、主要竞争者、主要专利发明人、主要技术领域、核心专利技术、重要专利技术和专利技术的生命周期等。并从以上研究内容中选择指标,通过统计专利申请量和聚类模型,研究了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意识及其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内资银行的专利申请数量以及专利申请人的数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1-2008年期间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加,依此可判断,中国内资银行的专利保护意识已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专利地图选取适当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创建了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模型,并最终发现:外资银行的创新能力比内资银行更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内资银行在那些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不大的指标具有竞争优势,而外资银行却在那些对于创新能力影响权重较大的指标具有竞争优势,并进而提出内资银行提高创新能力的策略。(4)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评价了中国银行企业的专利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银行业当中,中国工商银行的专利竞争力最强,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再次是日本的罗烈尔银行。此外,中国银行业专利竞争力TOP5还包括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通过构建“专利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大战略模型,研究了主要内资银行所应当适用的具体专利战略及其内容。

温英杰[9](2008)在《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方法专利是近几年来知识产权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方法从不可以得到专利保护到可以取得专利保护,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关于商业方法的创新。本文就是从商业方法创新出发,去研究商业方法专利问题,并结合银行业对研究主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进步,阐述了商业方法的产生与发展,然后对商业方法、商业方法创新和商业方法专利以及其它与银行业商业方法有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等方面论述了商业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从专利制度理论和国内外对于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现状。论文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内容和技术,从而归纳出银行业进行商业方法创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从金融市场的非中介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和信息产业和其它行业对银行业的渗透等三个方面去阐述了银行业进行商业方法创新的动因。并在给出货币形态和银行的变革两个实证分析的同时,也研究了商业方法创新对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其次,在研究专利制度对于创新保护绩效的基础上,研究了商业方法专利制度的演变以及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的经济意义。从判例和立法两个角度对商业方法专利在USPTO、EPO和JPO的演变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美国商业方法相关的判例的研究可以发现,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SSB案和AT&T两个判例之后,商业方法和软件都具有可专利性,只要它能产生“有用、具体和有形的效果”。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对发明的理解是其中必须包含有技术的特征。与美国和欧洲的司法实践相比,日本法院并没有太多与商业方法相关的判例。计算机相关发明的专利审查指南提供了可专利的标准,并且日本软件专利的司法实践首要取决于审查指南。相关的审查指南都已经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技术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在研究日本的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时,把重心放在其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及其修改的不断演进上。论文还对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的有关立法进行了概述,并且认为,“技术”是判断可专利性的核心,它包括“在某个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采用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产生技术效果”、“具有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等多方面。再次,检索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银行业的商业方法专利,并在分析专利情报和专利地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检索结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认为,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意识整体上有相当程度的提高;内资银行专利管理有所改善;内资银行专利结构只有量上的优势,却缺乏质的保证;内资银行的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还有待继续提高;外资银行掌握更多商业方法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中国银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美、英、日、韩等国家的银行企业在技术领域内构成竞争威协。最后,从宏观政策和行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和专利保护的基础上,对内资银行进行商业方法创新和商业方法专利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从机制、产品实现和中间业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的微观策略。研究了商业方法创新视野下中国内资银行科技管理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策略。从加强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意识、提高专利管理水平并实施专利发展战略、有效利用专利文献、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应当发挥作用等五个大方面详尽探析了内资银行的专利管理策略。

侯宇辉[10](2007)在《香港上市银行的竞争力研究 ——以中银香港为例》文中提出香港是国际金融、银行业的中心之一。世界各大主要银行,为了发展香港特别是内地市场,都有在香港设立分行,使香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也使香港的银行业的整体水平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作为中资银行在香港的旗舰的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香港),在2001年大肆整合合并后,虽然具备规模实力强、经营业绩好,具有自身鲜明的中资特色的竞争能力和颇好的品牌等竞争优势。但在盈利能力、非利息收入的市场分额、管理制度等方面仍有不足。要实现中银香港“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的目标,研究、了解中银香港现今的竞争力和竞争力提升策略,是紧急和特别有意义的问题。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对影响中银香港竞争力各方面的要素,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将它们和其他的香港上市银行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对中银香港的竞争力有一个客观、系统的量化评价。在这个评价的基础上,再提出提升中银香港竞争力的基本方法、思想和路向。本文选择驻外中资银行的代表:中银香港,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静态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针对性和全面性指标相结合等方法来构建本文自己的指标体系,来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和分析工作。本文的研究成果不光可让我们更了解香港银行业的现况和竞争态势,还有可以了解包括中银香港在内的十多间香港主要银行的情况。而研究的结论和提升策略,对香港其他的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从中、外资银行的比较看“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外资银行的比较看“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论文特色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际贸易理论
        2.1.1 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论述
        2.1.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1.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2.1.4 以贸易保护思想为基础的贸易保护理论
    2.2 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理论
    2.3 国际贸易政策
        2.3.1 自由贸易政策
        2.3.2 出口导向贸易政策
        2.3.3 进口替代贸易政策
        2.3.4 战略性贸易政策
    2.4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
        2.4.1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定义
        2.4.2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研究
        2.4.3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2.5 关于数字贸易
第三章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
    3.1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
        3.1.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1.2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3.1.3 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3.2 贸易强国的定义和内涵
    3.3 中国外贸发展历史
        3.3.1 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阶段
        3.3.2 我国外贸发展的成绩
    3.4 中国外贸发展体制演变
        3.4.1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3.4.2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3.5 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贡献
    3.6 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3.6.1 外贸发展的国内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3.6.2 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调整
第四章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影响分析
    4.1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4.1.1 中美经贸发展互利共赢
        4.1.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
    4.2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演变
    4.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分析
        4.3.1 中美贸易顺差情况
        4.3.2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4.3.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发展趋势
    4.4 中美经贸摩擦对服务贸易影响
        4.4.1 对中美服务贸易影响
        4.4.2 对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影响
    4.5 中美经贸摩擦前景分析
    4.6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可能影响
        4.6.1 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是发展之争
        4.6.2 美希望通过经贸摩擦阻碍中国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4.6.3 中美两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变化
        4.6.4 充分认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第五章 旅游服务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
    5.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5.1.1 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阶段
        5.1.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5.1.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5.2.1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5.2.2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5.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短板比较凸显
        5.3.1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较大
        5.3.2 入境旅游市场单一
        5.3.3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5.3.4 旅游服务贸易附加值不高
        5.3.5 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
    5.4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5.4.1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5.4.2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5.4.3 推动旅游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第六章 数字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
    6.1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速
        6.1.1 数字贸易定义和特点
        6.1.2 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
    6.2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博弈激烈
    6.3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3.1 数字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6.3.2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6.4 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6.4.1 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6.4.2 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6.4.3 完善数字贸易监管政策体系
        6.4.4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谈判
        6.4.5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6.4.6 扩大数字贸易对外开放
第七章 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建设贸易强国
    7.1 贸易强国建设与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息息相关
    7.2 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7.2.1 当前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7.2.2 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特点
    7.3 全球价值链发展呈现新趋势
        7.3.1 国际产业布局加快调整
        7.3.2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呈现平台化网络化分散化等特征
        7.3.3 新技术催生新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模式
        7.3.4 亚洲区域价值链将加速整合
        7.3.5 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博弈将更加激烈
        7.3.6 中国订单和产业向外转移速度加快
    7.4 提升我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8.1 贸易强国的国际比较
        8.1.1 美国
        8.1.2 日本
        8.1.3 德国
    8.2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8.2.1 夯实贸易强国建设的制造业基础
        8.2.2 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8.2.3 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同发展
        8.2.4 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汇率等方面支持政策措施
        8.2.5 营造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9.2.1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刻不容缓
        9.2.2 服务贸易在全球经贸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9.2.3 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
        9.2.4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全球化带来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3)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五、本文的创新
第一章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法律理论问题
    第一节 教育服务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一、教育服务的法律概念
        二、教育服务的法律特征
        三、教育服务的种类
    第二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含义与GATS的适用
        一、市场准入的概念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含义
        三、GATS市场准入的适用
    第三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价值
        一、经济主权安全
        二、教育主权安全
        三、文化安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GATS 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承诺水平
    第一节 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的解读
        一、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列表方式
        二、GATS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表的解读
    第二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总体承诺水平
        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的简单计数分析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的加权计数分析
    第三节 教育服务分部门的市场准入承诺水平
        一、教育服务分部门市场准入的覆盖率
        二、教育服务分部门四种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承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ATS下代表性成员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现状与态度
    第一节 美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美国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美国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三、美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提议与态度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澳大利亚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三、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提议与态度
    第三节 日本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日本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日本在 GATS 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三、日本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提议与态度
    第四节 法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法国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法国在 GATS 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第五节 印度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印度的教育服务开放政策
        二、印度在GATS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报价及态度
    第六节 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一、我国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承诺
        二、我国教育服务四种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的外资准入
    第一节 GATS中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基本形式
        一、创设新的教育企业
        二、创设分支机构或设立办事处
    第二节 GATS中教育服务外资准入的主要内容
        一、外资准入的范围限制
        二、外资准入的比例规定
        三、外资准入的履行要求
        四、外资准入的审批制度
    第三节 我国教育服务的外资准入
        一、外资准入的资格与审查
        二、外资准入的方式
        三、外资准入的比例
        四、外资准入的领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展望
    第一节WTO中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发展进程
        一、WTO成立时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二、多哈回合启动时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三、多哈回合谈判中的教育服务市场准入
    第二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与动因
        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的法律障碍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障碍的动因
    第三节 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的未来发展
        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未来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二、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三、我国的应对之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研究 ——典型化事实、关联机理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正文提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3.3 内容结构安排
    1.4 重要概念及有关数据、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1.4.1 关于收入分配、贸易开放的界定
        1.4.2 关于数据来源和指标的选取与测度
    1.5 本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5.3 本文的不足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综述
        2.1.1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历史梳理
        2.1.2 收入分配经验研究的综述
    2.2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综述
        2.2.1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经验研究综述
    2.3 我国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综述
        2.3.1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
        2.3.2 贸易开放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2.3.3 贸易开放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经验研究综述
    2.4 文献研究适用性与我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3 我国贸易开放的典型化事实
    3.1 渐进式的贸易开放制度安排
        3.1.1 贸易开放早期我国偏向型的制度安排(1978-1991)
        3.1.2 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贸易开放的制度调整(1992-2002)
        3.1.3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方位贸易开放的制度安排(2003-今)
    3.2 多元异质化的贸易开放结构变迁
        3.2.1 我国外资、外贸发展的空间异化和聚集
        3.2.2 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变迁
        3.2.3 我国贸易模式多元化
        3.2.4 贸易参与主体多元化
    3.3 复杂多样的贸易开放绩效表现
        3.3.1 我国外资、外贸的发展规模
        3.3.2 基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绩效表现
        3.3.3 基于贸易条件的绩效表现
4 贸易开放进程中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典型化事实
    4.1 当前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程度
        4.1.1 当前我国宏观层面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
        4.1.2 我国当前微观层面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
    4.2 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历史变迁
        4.2.1 我国宏观层面收入分配失衡的历史变迁
        4.2.2 我国微观层面收入分配格局的阶段性变化
    4.3 基于收入分配格局、劳动市场特征以及贫困问题的国际比较
        4.3.1 基于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
        4.3.2 基于劳动市场的国际比较
        4.3.3 基于贫困问题的国际比较
5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经验观察
    5.1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的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整体经验观察
        5.1.1 基于整体观的典型相关分析法
        5.1.2 贸易开放与我国收入分配的典型相关分析
    5.2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内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5.2.1 基于解构视角下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5.2.2 基于宏观层面的我国贸易开放与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3 基于微观层面的我国贸易开放与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3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我国贸易开放与空间收入分配失衡的经验观察
        5.3.1 关于我国贸易开放与空间收入分配格局变迁间关联度的经验观察
        5.3.2 基于非参数相关度的路径依赖检验
        5.3.3 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变迁中路径依赖的经验研究
6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理论分析
    6.1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6.1.1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新古典标准范式
        6.1.2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宏观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均衡分析
        6.1.3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微观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均衡分析
    6.2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3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系统动态分析
        6.3.1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演化机理
        6.3.2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失衡路径依赖的成因分析
7 贸易开放视角下有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国别观察与经验启示
    7.1 不同福利模式下发达国家的国别观察与经验启示
        7.1.1 与福利税收制度设计有关的政策比较
        7.1.2 劳动市场政策比较
        7.1.3 贸易开放背景下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观察与思考
    7.2 不同历史时期拉美国家的国别观察与经验启示
        7.2.1 与福利税收制度设计有关的国别经验
        7.2.2 劳动市场政策方面的国别经验
        7.2.3 贸易开放背景下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观察与思考
8 贸易开放条件下改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对策思考
    8.1 复杂环境、政策约束与外部性
    8.2 丁伯根原则与改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政策选择
        8.2.1 丁伯根原则
        8.2.2 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确定
    8.3 贸易开放条件下改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的政策设计
        8.3.1 积极的劳动市场措施
        8.3.2 完善的福利制度安排
        8.3.3 合理的贸易战略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实例及与中资银行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1.2.1 案例分析相关的文献
    1.2.2 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
    1.2.3 实证研究相关的文献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银行盈利及风险性的度量
2.1 银行的主营业务及组织结构概述
    2.1.1 银行主营业务及其分类
    2.1.2 近几年银行业务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2.1.3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概述
2.2 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度量
    2.2.1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2.2.2 几种常用的盈利性指标及其特点
2.3 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2.3.1 商业银行主要风险概述
    2.3.2 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第三章 花旗银行在中国的营运状况分析
3.1 花旗银行运营概况
3.2 花旗银行在中国的经营地位
3.3 花旗银行经营业绩分析
    3.3.1 盈利能力分析
    3.3.2 品牌建立分析
3.4 花旗银行风险管理分析 第四章 汇丰银行在中国的运营状况分析
4.1 汇丰银行的发展背景及近年的发展状况
4.2 汇丰独具特色的并购重组之路
    4.2.1 海外迁册并重组的国际化步伐
    4.2.2 收购米特兰银行——汇丰转折点
4.3 汇丰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分析
    4.3.1 汇丰入股上海银行
    4.3.2 汇丰三次入股平安保险
    4.3.3 汇丰投资兴业银行
    4.3.4 汇丰与交通银行的合作
    4.3.5 多元化经营,涉足资本市场
    4.3.6 汇丰自身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4.4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4.4.1 信贷风险
    4.4.2 流动性风险
    4.4.3 市场风险 第五章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以汇丰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5.1 企业文化差异
    5.1.1 工商银行企业文化
    5.1.2 汇丰银行企业文化
5.2 财务指标差异 第六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6)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研究
    2.2 商业银行竞争行为测度
    2.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研究
3 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竞争行为研究
    3.1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实考察
    3.2 存贷款市场价格竞争行为
    3.3 贷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3.4 存款市场非价格竞争行为
4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行为研究
    4.1 市场结构
    4.2 价格竞争行为
    4.3 银行产品创新
5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现实考察
    5.1 外资银行进入现状
    5.2 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
6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 PR 模型的静态、动态考察
    6.1 计量经济模型
    6.2 实证结果分析
    6.3 结论
7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计量经济模型
    7.2 实证结果分析
    7.3 结论
8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款竞争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静态、动态 BL 模型的考察
    8.1 计量经济模型
    8.2 实证结果分析
    8.3 结论
9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7)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分析 ——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基本概况
    2.1 中国加入WTO市场开放的基本规则
    2.2 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的历史及现状
    2.3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行为特征
        2.3.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
        2.3.2 中国银行业在开放过程中行为特征
第三章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与变化
    3.1 中国银行业基本市场结构划分
        3.1.1 市场份额
        3.1.2 市场集中度
    3.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度量
        3.2.1 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度量
        3.2.2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度量
    3.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变量的确定
        3.3.2 数据的选取
        3.3.3 建立回归模型
第四章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及影响
    4.1 衡量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研究方法
        4.1.1 单要素指标分析法
        4.1.2 中外银行业经营指标比较法
    4.2 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指标的度量
        4.2.1 单要素指标的度量
        4.2.2 中外银行业经营指标比较法
    4.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4.3.1 一阶差分计量模型
        4.3.2 变量的选取
        4.3.3 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4.3.4 模型说明
        4.3.5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建议与总结
    5.1 中国银行业入世后业绩逐年上升的原因
    5.2 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5.3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范围
    1.3 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及研究评述
    2.1 银行业创新活动文献回顾与评述
    2.2 银行业专利保护文献回顾与评述
    2.3 专利信息分析与专利地图文献回顾及评述
3 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绩效与专利的关联研究
    3.1 关联研究的模型选择
    3.2 关联研究的指标选择及模型相关检验
    3.3 模型建立与结果及发展策略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4.1 美国商业方法可专利性规定及其最新发展
    4.2 中国关于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4.3 商业方法专利对银行业的影响
    4.4 中美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现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专利管理图的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
    5.1 专利类型分布与年度趋势
    5.2 专利视角下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主体
    5.3 中国银行业专利申请法律状态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专利技术图的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
    6.1 专利IPC视角下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技术分析
    6.2 中国银行业专利存活期与核心专利
    6.3 中国银行业同族专利与重要专利
    6.4 专利视角下中国银行业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内外资银行专利保护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7.1 专利保护意识和银行创新能力概述
    7.2 中国内外资专利保护意识的评价
    7.3 中国内外资银行创新能力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内资银行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8.1 中国银行业专利竞争力评价
    8.2 中国内资银行企业专利战略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论文研究撰写获得的基金资助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9)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1.4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商业方法创新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2.2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研究综述
    2.3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3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机理研究
    3.1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概述
    3.2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动因分析
    3.3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实证研究:货币形态和银行的变革
    3.4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对经营管理及竞争的影响
    3.5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对专利制度的直接价值
    3.6 本章小结
4 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专利保护的法律经济研究
    4.1 专利制度对于商业方法创新的激励与绩效分析
    4.2 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4.3 商业方法专利的经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态势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5.2 美、日、欧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实证研究
    5.3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的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与运用对策
    6.1 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及其专利保护与运用的可能性分析
    6.2 分业经营体制下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概述
    6.3 中国内资银行商业方法创新策略
    6.4 内资银行商业方法专利管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香港上市银行的竞争力研究 ——以中银香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重要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银行竞争力和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1.4
    已有的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6
    本文的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2
    中银香港所处的宏观环境分析 2.1
    2005年香港经济环境的基本情况 2.2
    2005年中银香港所处的行业环境 2.3
    中银香港所处的银行业竞争大环境和大趋势 2.4
    中银香港所处的银行业的竞争动向 2.5
    中银香港所处的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CRN
    指数分析 3
    香港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结果 3.1
    香港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构和结果 3.2
    对香港上市银行未来竞争力的展望与评价 4
    中银香港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4.1
    中银香港的发展现状 4.2
    中银香港的竞争优势 4.3
    中银香港的竞争劣势 4.4
    中银香港竞争力的
    SWOT
    分析 4.5
    汇丰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其对中银香港的教益 4.6
    恒生银行的竞争优势及其对中银香港的教益 5
    中银香港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5.1
    人才培养策略 5.2
    业务发展策略 5.3
    优质客户拓展策略 6
    本文结论和主要观点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2006年中银香港业绩报导及发展规划 附录
    2:2007年中银香港公布的发展蓝图 附录
    3:从2006年业绩跟进中银香港竞争力情况 附录
    4:详细数据的计算过程 致谢

四、从中、外资银行的比较看“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D]. 贺少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 唐海涛.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4]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研究 ——典型化事实、关联机理与对策思考[D]. 李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10)
  • [5]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实例及与中资银行之比较[D]. 刘俐.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6]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D]. 宋慧英. 暨南大学, 2012(10)
  • [7]入世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分析 ——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D]. 吴妍莉. 复旦大学, 2012(03)
  • [8]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 邱洪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9]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D]. 温英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香港上市银行的竞争力研究 ——以中银香港为例[D]. 侯宇辉. 暨南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中外银行比较看“入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