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热带农业工程总目录》

2001年《热带农业工程总目录》

一、《热带农业工程》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1](2021)在《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经济产出,而除产出外的土地其他功能被一度弱化,以致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土壤侵蚀加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外在因素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而其产生的内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未利用地开发成为补充土地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探究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目前土地功能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国内外学者在土地功能分类、评价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地功能复杂度高、综合性强、识别困难等原因,存在土地功能内涵界定尚未统一,分类不全面、功能识别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土地功能理论体系。同时,对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依托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调查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地功能概念内涵、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体系、土地功能分类等方面对土地功能展开理论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北省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进行实例研究,系统探究土地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旨在推动土地功能的理论研究,为区域土地综合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土地功能理论探索,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依托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界定了土地、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土地功能概念,系统解析了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函数关系式与概念关系图。土地功能是土地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简述为,土地功能由土地组成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土地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形成的整体,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反映着土地结构,受环境影响(涨落因素)形成一定的土地秩序,决定着土地功能。(2)对土地功能进行了分类,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和土地功能测算体系。遵循科学性、主导性、系统性、可量化、实用性、可扩充性等土地功能分类原则,依据土地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将土地功能划分为生产功能、原材料供给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6大类,20小类。基于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确定了各类土地功能要素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土地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动态性、强烈的地域性、活跃的人为性和受多因素影响性等特征。综合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域相应要素组合条件下的土地功能进行了识别解析,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并优化提取了土地各功能识别的关键要素。确定评估各类功能的主要量化指标和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规范了各单项功能测算方法,构建了土地功能测算体系。(3)采用“主导因素+限制因素”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掌握未利用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结果显示,土地功能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A1CDEF,即陆生植物生长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历史记载功能,该类功能类型占区域土地面积的26.94%,对应土地条件为坡度<25°、土层厚度>10cm的未利用地。研究区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2DC1EF、CEDA1F和A1CDEF,即以土地生产功能和支撑功能为主,辅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研究区西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DEF、A1DEC1C2F和A1CEDF,即以土地陆生植物生长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主。唐县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交通用地、水域面积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2000-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降幅25.87%。未利用地转出方向主要为草地、耕地、林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未利用地转出总面积的97.28%。转入来源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占转入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68%。(4)以唐县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明确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生产功能主要从通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表征,生态功能从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角度,通过In VEST模型进行了量化。以研究区2000年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分析了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2000年)、未利用地开发后(2007年、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2000年、2007年和2018年研究区未利用开发前后NPP总量分别为38.45×1010g C、36.44×1010g C和41.05×1010g C。2000-2018年NPP整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程、气温、降水对NPP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因素是降水、蒸散和高程;土壤保持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坡度、高程和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功能则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物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各功能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相关。(5)在地块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阐明了未利用地开垦后相关要素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开垦前的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为对照,分别从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以及开垦为不同利用方式的园地、林地、耕地两个角度,对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功能来看,作物产量随开垦年限增加呈抛物线式变化,开垦10年产量达到最大值,为7172.51kg/hm2,之后产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耕地生产的产品价值明显低于园地和林地。从土地生态功能来看,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耕地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调节功能呈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功能呈降低趋势。与开发前的荒草地相比,开垦后耕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在前期(开垦1-6年)有所降低,后期(开垦15-20年)耕地水源涵养功能与其水平相当;开垦后耕地的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高于荒草地。开发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功能比较来看,耕地、林地相对于园地、荒草地总体较高。土壤理化性状中的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微观尺度上影响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的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和土地功能识别体系与测算体系为更深入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要素条件组合角度进行土地功能类型确定,可为区域土地未来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区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在不同尺度下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林博文[2](2021)在《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行为及协同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生物质是唯一可再生碳源,而煤炭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承担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两者在热化学利用途径上存在一定的兼容性,有望通过开发生物质与煤炭的共转化技术扬长避短,这在能源战略和基础研究两个层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共热解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制取固、液、气三相产品,同时也是气化、燃烧等其它热转化过程的前置过程,是相关技术研发中的关键环节,近十余年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早期的有关研究普遍关注共热解中各相产物分布的倾向性,但由于热解过程的复杂性和原料种类的多样性,目前对于协同效应内在机理的认识还较为粗浅,对于技术研发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开展针对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行为及协同效应的实验研究,寻求通过更多角度的实验研究突破以往的局限,为共热解协同效应的解读提供新的依据。首先,将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技术应用到生物质-煤慢速共热解研究中,掌握了共热解行为及全过程的挥发产物演变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褐煤及玉米秸秆-烟煤共热解协同效应较弱,主要表现为共热解高温阶段残碳质量的提升,以及生物质热解肩峰的弱化。联用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实现了对协同效应的全程监测和追踪,结果表明生物质肩峰弱化的主要来源是包含C=O、C-O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物。另外,通过管式炉模拟热重条件制备了共热解焦炭,结合扫描电镜图片及氮气吸脱附分析,揭示了慢速共热解对焦炭表面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印证了热重-红外观测到的协同效应。基于自行设计的微型自由落下床实验装置,研究了生物质与煤的共热解产物分布,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非线性拟合曲面和等高图对协同效应进行描述。结果表明,虽然同时满足了颗粒稳定接触和高升温速率这两项有利于协同效应的条件,共热解的实际三相产率仍未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玉米秸秆、竹纤维粉与褐煤的共热解焦炭产率均微幅提升,热解气和焦油产率的变化却随着生物质的种类不同发生差异。气相可燃组分CO、H2、CH4产率的变化趋势大致与总热解气产率相吻合。基于高等微分等转化率法研究了煤对生物质热解表观动力学的影响,通过使用无烟煤降低对生物质热解进程的干扰,获得了更具有代表性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掺混了1:1质量比的无烟煤后,玉米秸秆的热解活化能降低,而竹纤维粉的热解活化能却提升,两者变化方向相反。考虑到无烟煤本身的特性,原因很可能在于掺混无烟煤令原料热扩散率发生了变化。采用Fraser-Suzuki函数对热解速率曲线进行分峰拟合处理,并对每个虚拟组分分别进行等转化率法动力学分析,结果与全过程动力学参数基本吻合。基于以上数据复现的速率曲线与真实的实验曲线吻合度良好,验证了动力学分析的可靠性。使用管式炉模拟快速热解条件,制备了玉米秸秆-烟煤共热解焦炭,分析其理化性质和非等温燃烧行为。结果表明,共热解焦炭大微孔、介孔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发生了显着变化;共热解有利于碳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在焦炭中的停留;共热解焦炭的燃烧行为非常接近单一燃料的表现而非混合燃料,说明生物质和煤焦炭的燃烧温度区间发生了偏移和重合;共热解焦炭和混合焦炭均具有高于理论值的燃烧发热量。以上发现表明,共热解协同效应对焦炭演化的影响可能包括挥发分二次反应的积碳、干涉自由基反应和碱金属迁移等。基于自由落下床反应装置开展了玉米秸秆与褐煤、烟煤的双级热解实验研究,通过分隔生物质、煤,而非单纯共热解的方法,考察两者之间的挥发分-焦炭相互作用。与一般单级热解相比,双级热解可促进生物质、煤的挥发分二次反应,提高热解气产率,促进挥发产物的结焦积碳。拉曼光谱分析证实,作为第二级的生物质、煤焦炭的表面碳结构在双级热解条件下发生了显着变化。焦炭的燃烧实验表明,高温双级热解焦炭燃烧反应性的变化接近共热解,但程度大幅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挥发分与焦炭的接触大幅减少,同时挥发分的反应活性也大幅降低。

付勇勇[3](2020)在《近岸海水养殖区域遥感提取关键技术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需求增加、养殖技术进步和政策方针推动的背景下,我国近岸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迅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快速、无序的扩张模式是导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养殖病害及生态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准确、快速地掌握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优化养殖空间布局,促进近岸海域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数据产品的日益丰富,特别是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为近岸海水养殖的准确提取及监测提供了可能。本研究针对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近岸海水养殖特点,提出了不同研究尺度下近岸海水养殖区域提取方法,并对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构建多尺度层次体系并引入邻域空间上下文信息,建立了适合局部尺度近岸海水养殖重点区域的提取方法和流程。在面向对象分割分类过程中,首先使用SEa TH算法对陆地区域进行掩膜处理。在选择分割尺度时,以局部方差变化峰值作为分割效果的评价指标,从而确定高分影像中不同类型近岸海水养殖的最佳分割尺度,得以快速构建多尺度层次体系。针对养殖区域与邻域海水具有显着光谱差异的特点,引入基于邻域的空间上下文信息,结合特征空间筛选和最近邻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近岸海水养殖区域的F1(F1 Score)均值优于94%。通过与不同提取算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多尺度层次体系和基于邻域的空间上下文信息能够显着提高分类精度,在局部尺度样本量较少的条件下,可以满足养殖区域的高精度提取需求。(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全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了适合区域尺度近岸海水养殖区域高精度、快速提取的层级级联模型(HCNet),构建了一种端到端的(end-to-end)模型训练和分类方法。在HCNet中,首先使用编码器网络(基于VGG-16网络模型)将输入图像转换为高维抽象的特征图。基于编码器输出结果,本研究将空洞卷积层以层级级联的形式相连接,其中空洞卷积层的扩张率逐层增加,以此获得了包含局部到全局一系列空间上下文信息的多尺度特征图。在解码器中,结合浅层高分辨率特征图和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进行优化,之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HCNet的近岸海水养殖区域F1均值高于95%。通过与不同提取算法对比,可以发现HCNet中的多种模型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养殖区域提取精度,分类精度随着训练样本的增加提升明显,为区域尺度近岸海水养殖区域信息快速、准确、智能化解译提供了重要参考。(3)基于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了适宜全国尺度近岸海水养殖信息提取的均质层级级联网络模型和分类框架,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状况。基于已有的网络模型方法难以实现近岸海水养殖区域的准确提取,原因在于中等分辨率影像数据中近岸海水养殖区域所占像元数量较少,在网络模型中经过多次池化运算后特征信息损失严重,导致分类精度较低。因此,本研究提出综合均质网络模型和轻质层级级联结构,在保持特征原始分辨率的基础上结合多尺度信息,进而实现中分辨率影像中近岸海水养殖区域的准确提取。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均质层级级联网络模型的近岸海水养殖区域F1均值达到76.3%。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基于均质层级级联网络模型的分类结果能够保留更多细节信息,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全国尺度近岸海水养殖区域的空间分布信息。(4)基于遥感影像获取的养殖类型及其分布信息,对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从近岸海水养殖区域面积及其构成入手,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如空间自相关分析(莫兰指数)、核密度估算以及热点分析等,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养殖模式的近岸海水养殖区域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近岸海水养殖总面积约为1103.67平方千米,其中海洋植物养殖区域约占总面积的87%。基于行政区(省级)统计结果,近岸海水养殖总面积呈现出高中低三个级别:其中福建、山东、辽宁养殖总面积最高,均在100 km2以上。江苏和广西次之,其养殖总面积在50-100 km2之间。浙江和广东的近岸海水养殖总面积均不足50 km2,在各养殖省份中位于较低水平;2)从近岸海水养殖空间分布形态上来看,我国近岸海水养殖密度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整体而言,我国辽宁南部,山东东部,福建北部和南部,以及广西南部沿海区域养殖活动最为密集,而渤海湾、浙江、广东以及海南的养殖密度较低。就不同养殖类型而言,海洋动物养殖主要分布在广西、福建、广东、江苏等我国南部沿海海域,而海洋植物养殖主要分布于福建、山东、辽宁等我国北部沿海海域;3)此外,养殖模式的地域差异明显:广西钦州湾和福建三都岛地区海洋动物养殖数目多,并且养殖面积普遍较大,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区域。而福建、广东中部海湾地区多为小面积养殖区的聚集地。就海洋植物养殖而言,高密度的大面积养殖区主要位于福建宁德市、山东荣成市和威海市、以及辽宁的长海县,而小面积的养殖区主要位于福建、广东中部和广西沿海等地。

秦怡[4](2019)在《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资源量表示地下水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有利于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有利于为合理高效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生态及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地下水资源量时,由于遥感数据属于大数据,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而作为真值数据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获取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数据量十分有限,这导致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常用的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方法是降低遥感数据尺度到与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但这又会导致遥感数据利用不够充分,且生成的模型的精度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保持遥感数据尺度不变,能够有效地匹配不同尺度的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文中以广东省为例,建立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且利用该模型实现了广东省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的划分,以及广东省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本文提出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研究中利用多源(MODIS、TRMM、Landsat ETM+/OLI、SRTM等数据)、多时相(2004-2015年)、多尺度的遥感数据及图文资料提取与地下水相关要素(按其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分为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的栅格数据。随后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使之与要素数据具有相同的坐标系和空间分辨率,以获取大数据学习样本。然后将学习样本输入神经网络进行多次学习,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学习样本,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文中利用两个级别的行政分区(地级市和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大行政分区(地级市)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52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6.4%,小于30%的数据占79.5%;小行政分区(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35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0.9%,小于30%的数据占79.6%。2、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解决了要素栅格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的问题。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在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样本,并经过多次学习,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采用常用方法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的问题需要降低要素数据尺度到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基于常用方法,学习样本数量有限(仅252个),利用这些样本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比利用本研究方法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精度更低。3、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各行政区中各个像元的地下水资源量值,该值可以反映各行政区域内部地下水资源量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弥补了一个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表示一个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的整体状况的不足。4、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制定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成功划定研究区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文中以2007年和2009年为例)。这种自然分区比行政分区能更好地反映各个要素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关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为各种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5、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可以实现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三个时间段内不同时相(以天为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对各时段内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岑晓腾[5](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6](2011)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文中指出搜索并统计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9年版中收录的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自建网站期刊的数量、上网形式和地区分布,调查了自建网站上提供的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网站上发布的期刊内容(目次、摘要和全文)、网站具备的期刊稿件在线处理功能、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功能、具有英文版的网站和全英文网站、期刊网站上的OA出版及期刊自建网站"ICP备"号、"ICP证"号和版权信息标注情况等。探讨了期刊网站建设的目的和网站的运营、办刊者对期刊OA所起作用的认知和认可程度、OA出版对期刊发行和运营成本的影响、期刊实现OA出版的影响因素、OA期刊的版权归属等问题,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徐文修[7](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李金才[8](2007)在《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文中指出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灾害频繁、粮食安全是目前世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掠夺式的经营思想和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同样存在着人口众多、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标准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而我国目前对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研究还较少,还没有一套与生态农业生产配套的标准体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系统分析和认识我国生态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案,并建立有关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标准,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落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与专家咨询相结合、查阅文献与布点试验相结合、系统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外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化状况、我国生态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案例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生产状况,能流、物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国内外生态农业及标准的比较研究表明,虽然国内外生态农业名称一致,但产生根源、背景、概念、发展状况、特点等方面都有着显着的差别。国外生态农业的思想源于我国;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在效益方面我国的生态农业除了追求生态效益外,更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国外在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方面构建了大量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监督监控标准等,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体系框架,我国现有的有机农业标准主要是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而与有机农产品生产配套的技术标准、控制标准等极度缺乏,没有与有机农产品生产配套的标准体系。2、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以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为依托,生态农业是依托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生态农业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效提高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系,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体系。根据资源、物质循环的利用方式,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系统作用、功能关系,将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分为物质多层利用型、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旅游观光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亚类型。3、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及其它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思路、原则、构建目标及标准体系框架的构成要素。我国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是以模式为核心,包括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组织管理规程、信息服务标准、产品标准、评价方法、物质循环利用规程在内的标准组成。4、依照构建的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重点研究了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标准,并初步提出了技术标准草案。包括猪舍温度调控技术标准草案、猪舍管理和饲养技术标准草案、温室保温防寒技术标准草案、温室温湿度调控技术标准草案、日光温室综合管理技术标准草案、沼气池管理技术标准草案、蔬菜管理技术标准草案等。5、通过“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对沼气的生产量、用气量的研究,拟合了了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大棚养猪头数、用气量及家庭人口数的方程。沼气发酵综合利用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显着增加芹菜的株高和产量、番茄的单株叶面积和干叶比重、番茄黄瓜的维生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6、将GPRS技术成功运用于“四位一体”的能流分析研究,对沼气池、温室环境进行监控,对沼气池的能流、物流分析表明,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投比达到1.53,化肥、农药的投入仅占总投能的3.7%,人力投能占18.7%,系统内部沼液、沼渣投能占到77.6%。这样的循环关系使能量和物质基本都得到了合理利用,增加了产出,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7、对采用标准草案的“四位一体”农户和未采用标准草案的普通大棚农户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显示,采用标准草案的用户农户收入显着提高,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亦有所改善。其中效益增加得益于沼气的使用降低了其他能源的消耗;沼肥的高肥效替代了部分化肥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由于系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合理,种养殖业产量更高,产品品质更好。

方东权[9](2005)在《如何在Internet上获取农业科学学术信息》文中指出利用Internet获取有价值的农业科学学术信息是农业科学研究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文章主要介绍了Internet上相关的农业科学学术信息资源,包括相关搜索引擎、数据库、专业网站。

田书荣[10](2019)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壶瓶山保护区)地处湖南省石门县,与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地理位置在北纬29°50’~30°09’和东经110°29’~110°59’之间。总面积66568公顷,其中97%为集体林。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金钱豹(Panthera pard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由于保护区内97%的森林属于集体所有,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缓和矛盾,但是,保护管理成效缺乏系统评估,双赢机制的建立尚未实现。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长期存在成为我国南方集体林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野生动物的特点,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法,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系统收集了壶瓶山保护区日常工作中的野外巡护、监测数据,分析壶瓶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壶瓶山保护区的威胁因素、保护对策进行探讨,提出适应性管理方案,期望有益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缓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为其他同类型保护地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巡护线路直接活动调查数据收集和基于120台红外线相机照片的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利用生境和分布之间关系从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三个类别进行了分布格局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巡护监测线路采集到的野生动物数据的分析,共记录兽类动物25种,鸟类202种,两栖、爬行动物62种。核心区监测站点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核心区外监测站点,表明核心区内生境质量较高。红外线相机监测到兽类21种,鸟类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黑熊(Ursus thi Betanus)、猕猴(Macaca mulatta)等11种。其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功能区划有一定差异。其中位于核心区外的剩头、八峰山两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在6个样地中分别列第2、4位,说明核心区外部分区域具有高保护价值。2、按照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程度,壶瓶山保护区面临的威胁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火灾,薪柴采集,非法猎捕,道路建设,非法采伐林木,旅游,非法采集,放牧。通过分析主要威胁的空间分布格局,壶瓶山保护区受到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的面积达到28%。从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分区来看,缓冲区耕地面积和经济林面积占比达到14.73%,在三个功能区中占比最大。相应地,缓冲区也是受威胁比例最大的区域,受威胁比例达到35.9%。3、根据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叠加人为活动和现有功能区划,表明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需要优化。范围和功能区优化后,核心区从相互分离的5块调整为集中连片的4块;维管束植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244种,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1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增加了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了5种。优化方案大幅度降低了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人为干扰,其中核心区人口由6726人减少至3207人,对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系统地收集本底资源信息,通过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分析和适应性调整等方式应用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关键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精细化地分析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热带农业工程》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农业工程》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功能内涵与分类
        1.2.2 土地功能评价
        1.2.3 土地功能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理论
        2.1.2 耗散结构理论
        2.1.3 协同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县域尺度数据
        2.2.2 土壤实验数据
        2.2.3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林地蓄积量测定
        2.2.4 数据处理
3 土地功能理论探索
    3.1 土地、土地功能概念与特征
        3.1.1 土地概念
        3.1.2 土地功能概念
    3.2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
        3.2.1 土地要素
        3.2.2 土地结构
        3.2.3 土地秩序
        3.2.4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
    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3.3.1 土地功能分类目的
        3.3.2 土地功能分类原则
        3.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3.3.4 土地功能特征
    3.4 土地功能识别
        3.4.1 土地功能识别说明
        3.4.2 土地功能识别关键要素
        3.4.3 土地功能识别体系
4 土地功能测算体系探究
    4.1 土地生产功能测算
        4.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2 主要测算模型
    4.2 土地原材料供给功能测算
    4.3 土地支撑功能测算
    4.4 土地生态功能测算
        4.4.1 气候、气体调节功能
        4.4.2 水源涵养功能
        4.4.3 土壤保持功能
        4.4.4 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
        4.4.5 养分循环功能
    4.5 土地景观功能测算
        4.5.1 景观美学功能
        4.5.2 景观保育功能
        4.5.3 景观连通功能
    4.6 土地历史记载功能测算
5 河北省唐县土地功能识别与评价模型修订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环境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1.4 地块项目区条件
    5.2 研究区功能识别
        5.2.1 研究区土地各要素条件
        5.2.2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方法
        5.2.3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结果
        5.2.4 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建议
    5.3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的土地功能评价模型
        5.3.1 土地功能评价模型选择
        5.3.2 CASA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5.3.3 InVEST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6 唐县县域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6.1 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6.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面积分析
    6.2 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6.2.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
        6.2.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
    6.3 小结
7 唐县地块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7.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分析
        7.1.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土壤条件与产量变化
        7.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条件差异与生产功能分析
    7.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分析
        7.2.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生态功能
        7.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生态功能
    7.3 讨论
        7.3.1 不同开垦年限指标变化分析
        7.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指标变化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1.1 结论
        8.1.2 讨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2)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行为及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质及其热解利用
        1.2.1 生物质能简介
        1.2.2 生物质热解机理
        1.2.3 生物质热解产物性质
        1.2.4 生物质热解技术应用
        1.2.5 生物质热解与气化燃烧
    1.3 煤炭及其热解利用
        1.3.1 煤炭简介
        1.3.2 煤炭热解机理
        1.3.3 煤炭热解定向调控技术
    1.4 生物质与煤的共热解及其协同效应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热重红外的生物质、煤慢速共热解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方法
        2.2.1 原料和热重-红外实验方法
        2.2.2 慢速共热解焦炭的制备与表征
    2.3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的热重红外分析
        2.3.1 生物质与煤的共热解行为特征
        2.3.2 生物质及煤热解的红外光谱及产物鉴别
        2.3.3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产物演变的红外光谱在线分析
    2.4 生物质与煤慢速共热解焦炭性质
        2.4.1 SEM表面形貌
        2.4.2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
    2.5 本章小结
3 生物质与煤的自由落下床共热解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方法
        3.2.1 自由落下床实验装置
        3.2.2 原料与实验方法
    3.3 产物分布及协同效应
        3.3.1 共热解三相产率分布
        3.3.2 气相产物分布
        3.3.3 共热解协同效应的描述
    3.4 本章小结
4 煤对生物质慢速热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热重实验设备及方法
        4.2.3 微分等转化率法
        4.2.4 速率曲线的数学分峰法
        4.2.5 动力学参数质量的评估
    4.3 生物质及其掺混无烟煤的慢速热解动力学分析
        4.3.1 生物质、无烟煤及其混合物的热解行为
        4.3.2 基于全热解过程的等转化率法动力学分析
        4.3.3 基于虚拟组分的等转化率法动力学分析
        4.3.4 反应速率曲线的复现和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焦炭的理化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及方法
        5.2.1 实验原料
        5.2.2 焦炭制备方法
        5.2.3 焦炭表征方法
        5.2.4 焦炭燃烧实验方法
    5.3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焦炭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5.3.1 氮气及二氧化碳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5.3.2 XRD图谱分析
        5.3.3 元素分析
        5.3.4 焦炭宏观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5.4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焦炭的燃烧特性
        5.4.1 共热解焦炭的燃烧行为
        5.4.2 共热解焦炭的燃烧放热
    5.5 本章小结
6 生物质与煤的挥发分-焦炭相互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原料与方法
        6.2.1 双级热解实验方法
        6.2.2 表征方法
        6.2.3 焦炭燃烧实验方法
    6.3 生物质与煤的双级热解产物分布
        6.3.1 以生物质为第一级的双级热解
        6.3.2 以烟煤为第一级的双级热解
    6.4 挥发分-焦炭二次反应对焦炭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6.4.1 焦炭宏观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6.4.2 拉曼光谱分析
        6.4.3 焦炭的非等温燃烧特性
        6.4.4 焦炭的等温燃烧特性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近岸海水养殖区域遥感提取关键技术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近岸海水养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2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2.3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架构和安排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我国近岸海域养殖区域概况
        2.1.2 宁德市近岸海域养殖区域概况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1 World View-2 影像数据及预处理
        2.2.2 高分一号宽幅影像数据及预处理
        2.2.3 其他数据
3 基于高分影像和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局部尺度近岸海水养殖类型识别研究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2 面向对象的分割分类方法
    3.3 分层分类体系下的近岸海水养殖区域提取算法
        3.3.1 基于SEaTH算法的海陆分离
        3.3.2 最优分割尺度参数选取与构建多尺度层次体系
        3.3.3 基于多尺度层次体系的邻域特征提取
        3.3.4 特征空间优化
        3.3.5 最近邻分类算法
    3.4 近岸海水养殖区域提取实验
        3.4.1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3.4.2 不同提取算法的对比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高分影像和层级级联网络的区域尺度近岸海水养殖类型识别研究
    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4.2 全卷积神经网络
    4.3 层级级联网络模型
        4.3.1 基于VGG-Net编码器
        4.3.2 层级级联结构下的多尺度信息提取
        4.3.3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空间优化
        4.3.4 解码器
    4.4 近岸海水养殖区域提取实验
        4.4.1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4.4.2 不同提取算法的对比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中等分辨率影像和均质层级级联网络的近岸海水养殖类型识别研究
    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5.2 均质层级级联网络模型
        5.2.1 均质网络模型
        5.2.2 轻质层级级联结构
        5.2.3 加权损失函数
    5.3 近岸海水养殖区域提取实验
        5.3.1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5.3.2 不同提取算法的对比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近岸海水养殖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6.1 近岸海水养殖类别及面积构成
    6.2 近岸海水养殖空间分布特征
        6.2.1 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6.2.2 近岸海水养殖空间分布形态
        6.2.3 近岸海水养殖空间格局分析
        6.2.4 近岸海水养殖空间热点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进展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4)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1.2.2 机器学习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背景
    2.3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3 数据及预处理
    3.1 数据介绍
    3.2 数据预处理
4 与地下水相关要素的选择及其信息获取
    4.1 静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4.1.1 高程、坡度
        4.1.2 排水通道密度
        4.1.3 地形湿度指数
        4.1.4 地层岩性
        4.1.5 断层密度
    4.2 动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4.2.1 降雨量
        4.2.2 地表水体
        4.2.3 植被
        4.2.4 温度
    4.3 本章小结
5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
    5.1 数据测量方法
    5.2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的栅格化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神经网络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
    6.1 学习样本
    6.2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
    6.3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6.3.1 隐含层神经元数
        6.3.2 学习速率
        6.3.3 最大迭代次数
        6.3.4 初始权重的范围
        6.3.5 学习次数
    6.4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实例
        6.4.1 建模结果
        6.4.2 模型检验
    6.5 基于本研究方法与常用方法建模比较
        6.5.1 基于常用方法建模的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
        6.5.2 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应用
    7.1 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划分自然分区
    7.2 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介绍
教育经历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5)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处理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3.2 排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7.2.1 土地地类优化
        7.2.2 地类结构优化
        7.2.3 防护治理优化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自建网站的数量、上网形式和地区分布
    1.1 期刊自建网站的数量和上网形式
    1.2 期刊自建网站的地区分布
2 期刊网站上的内容
    2.1 发布的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
    2.2 在线发布的期刊内容
        2.2.1 在线发布目次、摘要和全文
        2.2.2 发布期刊目次的期数
    2.3 期刊在线办公系统
    2.4 服务功能和扩展信息
    2.5 具有英文版的网站和全英文网站
        2.5.1 具有英文版的网站
        2.5.2 全英文网站
3 期刊网站上的开放存取出版
    3.1 OA期刊开放全文的回溯年代
    3.2 OA期刊开放全文的时滞
    3.3 OA期刊开放全文的期数
    3.4 期刊的OA策略
        3.4.1 多平台OA的期刊
        3.4.2 浏览OA全文附加限制条件的期刊
        3.4.3 将部分年、卷、期OA的期刊
4 期刊自建网站“ICP备”号、“ICP证”号和版权信息标注情况
    4.1 期刊自建网站“ICP备”号和“ICP证”号
    4.2 期刊自建网站版权信息标注情况
5 讨论
    5.1 期刊网站建设的目的和网站的运营
    5.2 “期刊形象网站”与“行业门户网站”
    5.3 期刊的OA出版

(7)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状况
    2.2 国内研究状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4.8 小结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5.6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8)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
        1.2.2 实施标准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
        1.2.3 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数据采集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标准化比较研究
    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比较
        3.1.1 思想根源及背景
        3.1.2 概念及内涵
        3.1.3 现状比较
        3.1.4 基本特点对比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
        3.2.1 基本概念
        3.2.2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
    3.3 国际主要的农业标准制定组织
        3.3.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3.2 世界贸易组织(WTO)
        3.3.3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3.4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现状及特点比较
        3.4.1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3.4.2 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及不足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
    4.1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4.2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状况
        4.2.1 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状况
        4.2.2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状况
    4.3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
        4.3.1 物质多层利用型
        4.3.2 互利共生型
        4.3.3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
        4.3.4 观光旅游型
第五章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5.1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概念及特点
        5.1.1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有关概念
        5.1.2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特点
    5.2 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5.2.1 总体思路
        5.2.2 构建目标
    5.3 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5.3.1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的依据
        5.3.2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5.4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
        5.4.1 构成方案
        5.4.2 构建框架及要素说明
    5.5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标准的编写导则
        5.5.1 目的
        5.5.2 范围
        5.5.3 引用相关标准的原则
        5.5.4 制定生态农业模式标准草案的基本要求
    5.6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草案主要结构和内容
    5.7 生态农业标准草案名称、范围、引用标准的要求
    5.8 术语及其起草
        5.8.1 总则
        5.8.2 确定术语的原则
        5.8.3 术语及其定义
第六章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标准建立
    6.1 北方“四位一体”温室大棚湿度调控技术规范
    6.2 北方“四位一体”温室大棚保温防寒及采光技术规范
    6.3 “四位一体”大棚养猪管理规则
    6.4 日光温室综合管理规范
    6.5 北方“四位一体”大棚蔬菜环境条件要求
    6.6 “四位一体”大棚内各类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草案
第七章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系统能流分析
    7.1 试验示范点选择与概况
    7.2 北方“四位一体”模式农户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
        7.2.1 环境条件监测的方法与原理
        7.2.2 监测系统设计
        7.2.3 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分析
    7.3 北方“四位一体”农户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7.3.1 系统输入、输出物质与能量的测定
        7.3.2 系统投入的能值分析
第八章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效益分析
    8.1 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
        8.1.1 沼气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
        8.1.2 沼气代谢产物的种类
        8.1.3 沼气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8.1.4 沼液在“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的应用
        8.1.5 沼渣的综合利用
    8.2 家庭人口数、养猪头数、大棚面积之间的的关系
    8.3 “四位一体”温室大棚预计效益分析
        8.3.1 成本计算
        8.3.2 经济效益分析
    8.4 其他效益分析
    8.5 采用标准草案与未采用标准草案的农户实际效益分析
        8.5.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8.5.2 投入与产出分析
        8.5.3 经济效益评价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讨论与展望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作者简历

(9)如何在Internet上获取农业科学学术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农业科学搜索引擎
    1.搜索引擎
    2.获取农业科学学术信息的专业搜索引擎
        (1) 全球着名的农业资源专业搜索引擎 (www.argrisiuf.com) 。
        (2) 在线生物、农业专业搜索引擎 (www.bioinformatics.net) 。
    3.综合搜索引擎
        (1) Google 搜索引擎。
        (2) lycos搜索引擎。
        (3) AltaVista搜索引擎。
        (4) Yahoo搜索引擎。
        (5) 其他综合搜索引擎。
二、国外农业科学数据库资源
    1.OVID平台数据资源
        (1) 国际农业和生物学中心文摘数据库CABI。
        (2) 国际农业科技情报系统数据库AGRIS。
        (3) 美国农业文献联机数据库AGRICOLA。
        (4) 生命科学文摘数据库BIOSIS Preview (BP) 。
    2.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农业数据库和电子图书资源OECD
    3.Electronic Collection Online全文期刊在线数据库OCLC
    4.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在线数据库 (ASAE)
    5.Agricola PlusText全文期刊和Biology Journals全文期刊
三、国内农业科学数据库资源
    1.国外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 (FASDD)
    2.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CASDD
    3.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
    4.中国期刊网CNKI系列数据库
    5.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6.维普资讯数据资源
四、国内外农业科学信息网站
    1.国外农业科学信息网站
        (1)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FAO) 。
        (2) 美国农业部 (USDA) 。
        (3) 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 (NAL) 。
        (4) 在线农业网Ceres Online AgWeb。
        (5) 农业网络信息 (ANIC) 。
        (6) 美国大学农业站点。
    2.国内农业科学信息网站

(10)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集体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现状
        1.2.2 保护空缺分析与系统保护规划的应用现状
        1.2.3 红外线相机在自然保护区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1.2.4 野外巡护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2.5 参与式的威胁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1.2.6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2.7 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壶瓶山保护区基本情况
        1.3.2 社区人口统计数据
        1.3.3 管理目标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壶瓶山保护区兽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2.1 数据收集方法
        2.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2.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2.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兽类动物分布特征
        2.3.2 兽类动物区系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壶瓶山保护区鸟类分布特征分析
    3.1 数据收集方法
        3.1.1 数据收集区域
        3.1.2 样线设置
        3.1.3 数据采集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鸟类种类多样性分析
        3.2.2 均匀度指数分析
        3.2.3 遇见频次
    3.3 研究结果
        3.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状况
        3.3.2 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季节性差异
        3.3.3 优势种分析
        3.3.4 重要物种监测结果
        3.3.5 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组成
        3.3.6 区系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4.1 数据收集方法
        4.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4.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方法
        4.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4.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两栖爬行动物分布特征
        4.3.2 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红外线相机监测的鸟兽分布特征分析
    5.1 数据收集方法
        5.1.1 监测点的选择
        5.1.2 红外线相机的安装与维护
    5.2 数据处理方法
        5.2.1 照片整理与统计
        5.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5.2.3 相对丰富度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物种多样性
        5.3.2 相对丰富度
        5.3.3 各监测样点差异性比较
        5.3.4 野生动物日活动节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壶瓶山保护区威胁因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威胁因素收集与排序
        6.1.2 威胁影响范围分析
        6.1.3 管理对策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威胁因素清单
        6.2.2 威胁因素排序结果
        6.2.3 威胁因素的综合分析
    6.3 保护管理趋势与对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壶瓶山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优化研究
    7.1 分析方法
        7.1.1 保护优先区确定方法
        7.1.2 人为干扰程度分析
        7.1.3 功能区优化方法
    7.2 研究结果
        7.2.1 保护优先区与人为干扰区
        7.2.2 优化方案
        7.2.3 效果检验
    7.3 本章小结
        7.3.1 原有范围与功能区划的局限
        7.3.2 范围与功能区优化后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热带农业工程》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D]. 赵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2]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行为及协同效应研究[D]. 林博文. 浙江大学, 2021(01)
  • [3]近岸海水养殖区域遥感提取关键技术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付勇勇. 浙江大学, 2020(01)
  • [4]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D]. 秦怡. 浙江大学, 2019(02)
  • [5]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6]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05)
  • [7]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D]. 李金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如何在Internet上获取农业科学学术信息[J]. 方东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Z1)
  • [10]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D]. 田书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标签:;  ;  ;  ;  ;  

2001年《热带农业工程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