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防治初探

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防治初探

一、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治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灿[1](2021)在《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文中提出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鲁甸石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发展趋势,从行政和科技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科学有效遏制土地石漠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严研[2](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谢太芳[3](2018)在《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发展,随着当时社会的变革,在唐继尧时期、龙云时期、卢汉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编纂内容丰富、各具特点的工程相关文本。笔者从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出发,旨在以纪载民国云南水利工程的民国水利工程文本、民国相关报刊、民国相关档案、民国水利专书和民国地方志及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有关纪录为研究对象,考察民国云南水利文献各载体的记述特点。重点研究民国水利工程文本的特点,为学者研究云南水利提供参考资料,为当代政府治理提供参考。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第二章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第三章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系统阐述各种文献的内容、体裁特点;论述社会情景、编纂群体对文本结构、内容纪载的影响,考察文本之间的关系,探讨文本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专业性。通过讨论,笔者认为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文本纪载内容丰富,既有专业性水利知识,又有“业余性”水利纪载,包括相关章程、法规,地方掌故等;第二,文本编纂秉承纪录工程、以资传世的初衷,其中还涉及“勒石”课功传统以及编纂文本以资借鉴的初衷;第三,文本编纂思想发生变化,呈现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发展的趋势;第四,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第五,文本集中体现民国云南发展水利的视野:全国性的水利发展视野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第六,文本体现云南兴办水利事业的特色:政府极力倡导,民众积极响应、倾力支持。

杨茂晓[4](2017)在《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以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保护对象黑颈鹤种群濒危,其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草甸(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形势严峻,周边农户生计艰难,保护与发展矛盾激烈。如何适度有序迁出区内村寨,减少居民对黑颈鹤及其生境的影响,探索移民安置及农户后续生计出路等问题,已迫切需要解决。本文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积累了保护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旅游和动植物资源等多方面详实的资料,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其首批村寨搬迁失败的教训;并借鉴三峡工程移民和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等案例经验,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村寨生态影响评价模型,参考云南省近年开展的搬迁新村规划和旧村整治规划,依据村寨生态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优先搬迁、暂缓搬迁和原址保留三种类型;并提出就近靠后和易地远迁两种安置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和模式开展搬迁新村规划、整治提升规划和宗地性质调整。最后,以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跳墩河湿地生态补偿搬迁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探索了村寨生态影响评价和分类方法,提出了规划策略,并进行了项目实践。认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有序迁出核心区村寨,分类型安置,适当保留部分农牧业生产活动,可缓解生态保护压力;采用新型生土民居建造工艺建设新村,可在经济、风貌和舒适等方面产生良好效果;依靠高原特色农牧业、优质生态旅游资源、农户能力建设等,可为农户提供后续发展出路。

马蔓青[5](2017)在《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保护是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举措。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地,具有良好的景观资源和巨大的生态效益。然而观光旅游的开展加速了湿地的退化;人口规模扩大,导致了人鹤争地矛盾突出,资源配置难以平衡。大山包黑颈鹤生存环境的保护、村落景观特征的消失和保护区原住民的生存发展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保护区的管理。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正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它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景观生态等学科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能使传统村落景观风貌得以延续的同时,缓解保护区内村落对黑颈鹤和湿地的影响。本论文根据大山包现状对生态保护与村落景观的关系进行阐述,研究了湿地概况和黑颈鹤的生活习性以及村落用地和黑颈鹤栖息地的博弈与协调,提出了村落景观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了村落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对村落景观构成与特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分布的独特性。根据影响村落类型划分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山包村落制定分类标准,把生态保护区内村落分为生态迁建型、控制保留型和景观重建型。宏观上针对生态迁建型的村落制定迁建后生态景观恢复、控制保留型的村落制定村落景观修复、景观重建型的村落制定村落景观重构的战略方针。微观上对各类型村落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合兴村”作为案例进行实例研究。

张晓旭,董云仙[6](2016)在《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时空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根据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理念,文章在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环境状况及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的评价识别,通过建立综合评价函数,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渔洞水库径流区进行重要生态保护区划分,最终提出"分级、分区、分期"的时空优化对策,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重点工程布设和实施时序提供技术参考。

杨太橡[7](2016)在《昭通市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昭通市人多地少、森林覆盖率极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承载压力大、生态恶化。自然环境复杂,既有南北光热水湿分布的差异,又有海拔高差的立体气候。本文分析了昭通市森林资源基本情况及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6个生态林业建设区域的划分,阐述了6个区域的特点和建设思路。

邓敏,刘燕,熊永英[8](2015)在《渔洞水库水源地近年水质下降及其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97年以来,渔洞水库水源地水质处于国家地表水Ⅱ—Ⅳ类之间,大部分年份属于三类水质,其中2013年为Ⅳ类水质,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已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根据多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造成水源不达标主要是总氮和总磷超标,径流区水土流失严重等.本文系统分析水质下降原因,为渔洞水库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林华暖[9](2015)在《鲁甸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认为云南省鲁甸6.5级地震属于走滑型地震,发生位置处于NE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灾区的山区面积比例高,地质结构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断裂发育明显,岩体风化严重,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因此,本文依托“灾害易发区遥感地质综合解译”调査项目,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获得丰富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基础上,对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的研究,在arcgis平台上,利用层次分析模型(AHP),对地震灾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并据此划分灾害防治分区,取得了以下结论:(1)分析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成因。滑坡、崩塌、泥石流这3种为研究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尤以滑坡为主。地质灾害主要位于巧家县金塘镇、大寨镇、蒙姑镇与鲁甸县龙头山镇、梭山乡,大体沿牛栏江与金沙江分布。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灰岩、页岩广布的区域。(2)通过研究得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和主要诱发因子。区内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高程、坡度、地层岩性、断裂带、河流、道路及植被覆盖程度等,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地震。(3)首次对鲁甸地震灾区进行详细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由解译结果可以看出,由地震引发的灾害主要集中在震中龙头山镇,沿牛栏江分布,这与易发性评价结果一致,同时也体现了国产卫星GF-1的良好地质灾害调查能力。(4)利用层次分析模型与Arc 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震灾区进行了易发性分区与防治区划分区。通过对灾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的研究,在确定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由专家评分法来确定。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模型,然后依次叠加各评价因子图层,再把地震烈度图层叠加上,生成易发性分区图,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易发性分区,最终划分为不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四级分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灾害防治区划的划分。

代堂刚[10](2014)在《云贵高原渔洞水库面源污染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对渔洞水库库区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云南省使用的污染物排放系数,分析计算了水库污染物TN,TP和NH3-N总量,并依据计算成果,参照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对渔洞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除NH3-N外,其余3个指标污染负荷总量远大于水库水体承载力,其中TP超载最为严重,超载倍数为4.36;其次是TN,超载倍数为2.35;再次是COD,超载倍数为1.76。

二、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治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治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鲁甸县石漠化现状
2 鲁甸县土地石漠化的主要成因分析
3 鲁甸土地石漠化发展趋势
4 鲁甸石漠化综合整治对策
    4.1 行政措施
        4.1.1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4.1.2强化宣传,提高公民治理意识。
        4.1.3强化监管,确保石漠化工程长效。
        4.1.4 强化综治,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
    4.2 科技措施
        4.2.1 加强调研,制定方案。
        4.2.2 拟定措施,落实方案。
        4.2.3 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4.2.4 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4.2.5 封山育林,增加植被。
        4.2.6 加强能源,建立沼气。
        4.2.7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

(2)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1.1.2 精准扶贫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4 “十三五”规划
        1.1.5 工业反哺农业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分析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2.1.3 城镇化理论
        2.1.4 短板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3.2.2 索洛增长模型
        3.2.3 A-K模型
        3.2.4 拉姆齐模型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方法选择
        5.1.2 方法理论综述
        5.1.3 理论模型
    5.2 模型求解
        5.2.1 模型
        5.2.2 数据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5.2.4 面板回归
        5.2.5 回归结果分析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3)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旨趣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水利、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
        (二) 文本与情景
    三、学术回顾
        (一) 全省范围内水利事业的研究
        (二) 具体河流、湖泊治理等相关水利事业研究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一、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现存概况
        二、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纂述概况
        三、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的特色
    第二节 民国时期报刊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一、省内官方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二、省内其他机构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三、省外刊物中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第三节 档案中的云南水利资料述论
        一、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系统性
        二、档案中水利资料的研究性
        三、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性应用研究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专书及近代地方志和现代地方水利志中水利资料述论
        一、民国时期水利专书
        二、现代地方水利志书
    第五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相关简表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主要的水利工程文本述论
    第一节 部分完结报告书
        一、《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编纂概况
        二、《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主要内容
        三、《仙云两湖口工程处完结工程事略》的社会情景
    第二节 疏浚河道水利计划书
        一、《南盘江上游水利工程计划书附概要》
        二、《西畴县畴阳河两岸水利计划方略》
    第三节 工程勘测纪载书
        一、《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编纂情况
        二、《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三、《云南南盘江水利监督署正江实勘报告书》的社会情景
    第四节 工程实施经过书
        一、《昭鲁水利工程志》
        二、《云南宾川龙公海治平渠工程概略》
    第五节 民国后期水利工程专书
        一、《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编纂情况
        二、《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主要内容
        三、《嵩明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卅四周年概览》的社会情景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微探
    第一节 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变化
        一、水利工程文本纪载内容的专业性变化
        二、水利工程纪载文本内容的“业余性”变化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文本的编纂初衷
        一、纪录工程、以资传世
        二、“勒石”的纪录传统
        三、编纂文本以资借鉴
    第三节 编纂思想的变化:由工程文本到水利专门志书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民国云南水利科技的发展
    第五节 民国发展水利事业的视野
        一、发展全国性水利的视野
        二、发展省内公益事业的视野
        三、水利工程发展的其他视野
    第六节 民国时期云南水利事业的兴办特色
        一、政府极力倡导
        二、民众积极响应与倾力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以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保护形式严峻
        1.1.2 黑颈鹤种群濒危
        1.1.4 农户生计困难
    1.2 概念界定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国际重要湿地
        1.2.3 村寨搬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大山包湿地及周边村寨特征分析
    2.1 自然地理环境恶劣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2 动植物资源稀有
        2.2.1 动物珍稀
        2.2.2 植物丰富
    2.3 社会经济落后
        2.3.1 人口密度大、土地贫瘠
        2.3.2 配套设施滞后
    2.4 旅游资源品味高
        2.4.1 资源独特
        2.4.2 评价等级高
        2.4.3 生态旅游火热
    2.5 保护与发展矛盾激烈
        2.5.1 保护严格
        2.5.2 发展受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案例研究
    3.1 大山包生态移民
        3.1.1 远迁与他乡生活
        3.1.2 回迁与二次搬迁
        3.1.3 经验教训
    3.2 三峡工程移民
        3.2.1 工程移民概况
        3.2.2 移民安置规划
        3.2.3 经验借鉴
    3.5 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
        3.5.1 易地扶贫搬迁
        3.5.2 搬迁新村规划
        3.5.3 规划编制要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构建
    4.1 村寨搬迁规划体系
    4.2 村寨生态影响评价模型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指标定义和说明
        4.2.4 计算影响因子权重
    4.3 搬迁新村规划
        4.3.1 前期分析
        4.3.2 新村建设规划
        4.3.3 产村融合发展
    4.4 提升整治规划
        4.4.1 优化布局
        4.4.2 完善基础设施
        4.4.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5 迁出地用地调整
        4.5.1 选择性的拆除构筑物
        4.5.2 因地制宜退耕还湿还草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5.1 规划区综合现状
        5.1.1 位置范围
        5.1.2 自然条件
        5.1.3 社会经济
        5.1.4 民房建设
        5.1.5 生态环境
        5.1.6 上位规划
        5.1.7 搬迁意愿
    5.2 村寨生态影响评价
        5.2.1 生态影响定性评价
        5.2.2 生态影响定量评价
        5.2.3 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5.3 村域规划
        5.3.1 分步骤实施搬迁
        5.3.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3.4 农牧业发展规划
        5.3.5 旅游服务业发展规划
        5.3.6 农户能力建设
    5.4 搬迁新村规划
        5.4.1 前期调研分析
        5.4.2 新村建设规划
        5.4.3 产村融合发展
        5.4.4 效益评价
    5.5 村寨整治规划
        5.5.1 融入景区规划
        5.5.2 提升人居环境
        5.5.3 保护生态环境
    5.6 迁出地生态修复
        5.6.1 构筑物拆除
        5.6.2 退耕还湿还草
    5.7 新民居节能设计
        5.7.1 热工性能实测
        5.7.2 节能民居设计
        5.7.3 能耗模拟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村寨生态影响程度差异大
        6.1.2 依据影响程度分步骤实施搬迁
        6.1.3 根据村寨自身特点多样化安置
        6.1.4 不同村寨类型提出具体规划策略
        6.1.5 生土民居在大山包具有适宜性
    6.2 论文创新之处
        6.2.1 初步建立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体系
        6.2.2 构建自然保护区村寨生态影响评价模型
        6.2.3 农户可持续生计导向下开展村寨搬迁规划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3.1 易地远迁安置模式
        6.3.2 可持续生计容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图片索引
附录C: 表格索引
附录D: 农户问卷调查表
附录E: 专家评分表
附录F: 规划相关图纸

(5)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周边村落景观分布的特殊性
        1.1.2 湿地周边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1.1.3 湿地周边村落景观发展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内涵
        1.3.1 国际重要湿地
        1.3.2 生态保护区的内涵
        1.3.3 村落景观的内涵
    1.4 相关理论解析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
        1.5.1 国外村落景观研究
        1.5.2 国内村落景观研究
        1.5.3 实践研究
    1.6 研究对象及范围
    1.7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大山包湿地生态保护与村落景观关系
    2.1 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历史沿革
        2.1.3 分布情况
    2.2 大山包湿地生态保护研究
        2.2.1 湿地的主要保护动物——黑颈鹤
        2.2.2 “退耕还湿”生态工程
        2.2.3 黑颈鹤栖息地生态环境恢复示范工程
    2.3 村落景观与湿地生态保护的关系
        2.3.1 村落景观与生态保护关系
        2.3.2 村落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
        2.3.3 村落景观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2.4 小结
第三章 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特色
    3.1 村落整体概况
        3.1.1 村落的地理区位
        3.1.2 村落的历史沿革
        3.1.3 村落的分布现状
    3.2 村落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水文
        3.2.3 动物植被
        3.2.4 社会人文
        3.2.5 经济条件
    3.3 村落景观构成与特色
        3.3.1 村落自然景观
        3.3.2 建筑文化景观
        3.3.3 生态农业景观
        3.3.4 道路交通景观
        3.3.5 非物质文化景观
    3.4 小结
第四章 大山包生态保护区内村落类型研究
    4.1 影响村落类型划分的自然环境因素
        4.1.1 黑颈鹤的栖息环境
        4.1.2 居住生存环境
    4.2 影响村落类型划分的社会环境因素
        4.2.1 人口关系与经济状况
        4.2.2 保护区位与交通条件
        4.2.3 旅游条件与资源状况
        4.2.4 上位规划与相关政策
    4.3 村落类型的划分
        4.3.1 划分标准
        4.3.2 划分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大山包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研究
    5.1 生态迁建型村落景观研究
        5.1.1 生态迁建型村落景观原则
        5.1.2 生态迁建型村落景观层次
        5.1.3 生态迁建型村落景观策略
    5.2 控制保留型村落景观研究
        5.2.1 控制保留型村落景观的原则
        5.2.2 控制保留型村落景观的层次
        5.2.3 控制保留型村落景观的策略
    5.3 景观重建型村落景观研究
        5.3.1 景观重建型村落景观的原则
        5.3.2 景观重建型村落景观的层次
        5.3.3 景观重建型村落景观的策略
    5.4 合兴村村落景观案例研究
        5.4.1 村落概况
        5.4.2 村落发展的SWOT分析
        5.4.3 村落分类
        5.4.4 生态迁建型村落景观案例研究——尖嘴屋基
        5.4.5 控制保留型村落景观案例研究——课车
        5.4.6 景观重建型村落景观案例研究——大羊窝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图片索引
附录C: 表格索引
附录D: 上位规划图
附录E: 调查表

(7)昭通市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昭通市基本情况
2 生态林业现状
3 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4 生态林业建设思路
    4.1 按自然条件划分态林业建设区域
    4.2 各区域范围、特点及建设思路
        4.2.1 南部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区。
        4.2.2 南部二半山区生态提质增效区。
        4.2.3 北部江边河谷湿热生态修复区。
        4.2.4 北部暖湿生态林业建设区。
        4.2.5 高寒冷凉生态恢复区。
        4.2.6 渔洞水库径流区重点水源涵养林建设区。

(8)渔洞水库水源地近年水质下降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渔洞水库水源地水质演化分析
    2.1 库区水质现状
    2.2 近十年水质演化趋势分析
    2.3 富营养状况评价
3 水源地水质下降原因分析
    3.1 陆源污染严重
    3.2 水土流失严重
    3.3 土地利用不尽合理, 水源涵养林能力明显不足
    3.4 保护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 环保意识不高
    3.5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水污染防治能力弱

(9)鲁甸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概况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岩组
    2.5 地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1 地质构造特征
        2.5.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6 水文地质特征
    2.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历史活动程度及危害
    3.2 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规律
        3.2.1 研究区地质灾害总体发育状况
        3.2.2 研究区各类地质灾害统计
        3.2.2.1 滑坡
        3.2.2.2 泥石流
        3.2.2.3 崩塌
    3.3 地质灾害影响因子的确定
第4章 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解译
    4.1 高分一号影像制作
        4.1.1 数据简介
        4.1.2 正射校正
        4.1.3 图像融合
        4.1.4 图像配准
    4.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4.2.1 解译标志的建立
        4.2.2 次生地质灾害信息提取
第5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5.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5.1.2 层次分析法
    5.2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5.2.1 评价因子的分级赋值
        5.2.2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及确定权重
        5.2.3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
    5.3 分区结果分析与合理性评价
    5.4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云贵高原渔洞水库面源污染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环境
    1.2 社会经济概况
2 面源污染及负荷总量
    2.1 面源污染
        2.1.1 污染物计算公式[3]
        2.1.2 污染物计算参数
        2.1.3 农村生活污水
        2.1.4 农村生活垃圾
        2.1.5 人禽粪便污染
        2.1.6 农田化肥污染
        2.1.7 农田固废
    2.2 负荷总量分析
        2.2.1 农村农业
        2.2.2 水土流失
        2.2.3 污染负荷产生总量
        2.2.4 污染负荷排放总量
        2.2.5 污染负荷入库总量
        2.2.6 水库水体承载力[4]
    2.3 小结
3 问题探讨
    3.1 生态问题
    3.2 污水治理问题

四、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治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J]. 刘灿. 现代园艺, 2021(19)
  • [2]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3]民国时期云南水利工程文本研究[D]. 谢太芳. 云南大学, 2018(01)
  • [4]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村寨搬迁规划研究 ——以跳墩河湿地周边村寨搬迁规划为例[D]. 杨茂晓.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5]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村落景观研究[D]. 马蔓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6]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时空优化对策研究[J]. 张晓旭,董云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1)
  • [7]昭通市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J]. 杨太橡. 现代园艺, 2016(10)
  • [8]渔洞水库水源地近年水质下降及其原因分析[J]. 邓敏,刘燕,熊永英. 昭通学院学报, 2015(05)
  • [9]鲁甸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D]. 林华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10]云贵高原渔洞水库面源污染调查研究[J]. 代堂刚. 人民长江, 2014(S1)

标签:;  ;  ;  ;  ;  

鲁甸县新街乡水土流失防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