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发旅游区旅游量预测与分析

新开发旅游区旅游量预测与分析

一、试论新开发旅游区的游客量预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新涛[1](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张建荣[2](2019)在《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冲突是社会群体之间彼此相关或互动的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随着旅游的快速增长,旅游地经历着剧烈变化,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缩影,为研究社会冲突提供了范本。宗教旅游地作为所占份额极大的旅游资源载体,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宗教旅游地冲突进行研究,是推进旅游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关键内容。为此,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旅游地五台山作为案例地,通过历时性跟踪和深度访谈,采用主客利益群体行动者导向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旅游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负面态度的调查,识别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内容和多维冲突结构特征,进而围绕宗教性中介因素分析,探究冲突的形成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理论框架,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探索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提供参考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群体以景区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外来经营者为核心群体,僧尼喇嘛与本地居民为边缘群体,其中,外来旅游经营者是权力中最弱势的群体。寺庙虽然是游客游览的集中区域,也是主要的冲突空间,但是僧尼喇嘛与游客的冲突并不凸显。(2)环境冲突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中最严重的冲突,其次是文化冲突和经济冲突,情感冲突和社会冲突相对较少。核心寺庙群成为冲突发生的主要场所,其中,寺庙秩序问题是构成环境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僧尼喇嘛与游客的交往过程中,朝圣型游客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更明显。游客的态度与僧人的态度构成了情感冲突的主要内容。(3)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是以宗教场域为载体或围绕宗教场域而产生的。宗教秩序与游客的日常社会秩序存在反结构的冲突缝隙。发生在宗教场域的冲突主要是精神性冲突,其中,游客与僧侣喇嘛之间的冲突具有“低外显性——高内隐性”的特点。主客双方对宗教场域的关注集中于心理容量中,游客尤其关注僧人的形象与态度。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也主要表现为游客对宗教活动的不了解。(4)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形成脱离不了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结构与反结构场域的宏观框架,具体的形成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认知偏差和财产侵害在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空间、权力和设施的因素。宗教仪式时间、宗教空间功能溢缺、宗教文化认知偏差(包括宗教文化信息错位和游客对宗教群体的偏见)都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宗教旅游地的宗教权力特征增加了东道主和游客的相对剥夺情绪。总得来看,宗教氛围弱化了冲突度,宗教性在冲突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调适作用,宗教信仰程度越高的群体,对寺庙秩序越加敏感。(5)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有消极的效应,也有积极的效应,虽然宗教旅游地存在主客冲突,但冲突仍然围绕着进步、和谐、美好的主轴,形成了“群体-价值-介入要素-利益”的冲突链环,并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螺旋层体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行动主体双向视角,构建了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分析框架,归纳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链环和冲突螺旋层,丰富了旅游冲突研究的相关内容。(2)理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发现与民族社区的旅游冲突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宗教性介入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旅游本真性理论和新宗教世俗化理论形成呼应,对愤怒指数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进行了拓展性思考。(3)根据PPGIS的方法思路,专门为此开发了EPPGIS填图工具软件平台,简化了调研数据输入和统计分析过程,是对研究工具的创新。与此同时,本研究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内容分析、对应分析、质性比较分析、词云分析、共现分析、空间密度分析、统计分析以及概念模型等,是多样化方法结合的探索,以求尽可能做出精细化的分析。但本研究对具体的理论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内容表述方面也不尽完善,同时,作者认为对不同类型旅游地主客冲突的比较和对一个地方的历时性追踪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魏超[3](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周芳[4](2019)在《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旅游项目,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然而,随着游客规模的持续增长,度假区运力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交问题将对度假区的发展产生制约。公交系统是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发展公交系统是提升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服务、促进其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度假区公交线网密度不足、公交站点布设不合理等问题明显,导致度假区景区客流冷热不均,冷门景点无人问津、热门景点客流拥挤。因此,如何基于城缘型度假区的特点合理构建公交网络,从而实现度假区有效的交通集散,提升其旅游服务,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系统特性、交通需求特性,提出了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最后基于度假区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预测提出符合度假区发展的公交线网和公交站点布设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游客出行调查和度假区交通设施调查,分析了城缘型度假区土地利用性质、游客特性、道路系统特征等方面。(2)从交通流构成、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对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需求进行分析,对传统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模型进行改进,主要包括度假区交通小区划分、交通生成与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其中,交通生成与分布预测是基于交通生成概率模型和景点关联度模型构建、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是基于分层logit模型构建。(3)提出在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布设基础公交、接驳公交以及旅游观光公交专线客运系统,研究了不同层次公交线网的布设影响因素和布设方法。(4)提出在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布设公交换乘枢纽站、首末站、中途站,研究了不同类型公交站点的布设影响因素和布设方法。(5)依据西安临潼度假区旅游发展和交通发展战略,对西安临潼旅游度假区交通需求预测,提出了符合度假区特性的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方案,最后根据公交评价指标对本文的布设方案进行评价,符合规范要求,验证了本文所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并为我国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陈书芳[5](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刘聪[6](2016)在《基于数字足迹的景区旅游社会容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游客已然不满足于只是完成一次出游活动,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质量。由于当前新开发的小景区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以及休假制度实施情况的不理想,导致我国大部分的着名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均出现游客接待数量骤增的现象。这不仅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也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产生影响。如何有效的进行旅游社会容量控制,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接受改变极限理论中没有涉及到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系统的感知变化是造成旅游社会容量控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引入数字足迹,增强景区管理部门对当前及过去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能力,以及对未来游客数量的预测能力,进而提高旅游社会容量控制效果的研究思路。首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大众点评网站的近千条关于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的点评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三个步骤,建立由游览体验、环境体验、交通体验、消费体验和管理体验五个纬度构成的旅游体验构成模型。在分析了各类数字足迹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将网络点评作为旅游体验测量的数据来源,并且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点评的半结构化数据向结构化数据转化的算法,实现了理论上的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其次,通过对当前旅游需求预测方法进行梳理,发现黄先开等虽然已经尝试将数字足迹应用于游客量预测,但是该模型存在使用无法获取的预测当天网络检索变量和节假日景区接待游客量预测误差较大的缺陷。研究在修正变量问题的基础上,验证了同时引入数字足迹和节假日变量提升模型预测精度的可能性,建立了相应的景区日接待游客量预测模型。最后,以四川九寨沟景区作为样本,分别对基于数字足迹的旅游体验质量测量方法和新的景区日接待游客量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过程。结果显示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景区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测量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实现对各个不同纬度的体验指标测算。新景区日接待游客量预测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新模型的整体预测精度比修正后的黄先开模型高了12%,节日预测精度高了21.5%。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数字足迹能够通过实现对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较为精确的测量以及对景区日接待游客量的精确预测,为景区旅游社会容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曲小雨[7](2015)在《闽东地区养生度假型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以上金贝村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不仅能够为农村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上金贝村作为宁德市区的近郊乡村,闽东地区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之一。一方面上金贝村位于山区的半山区地带,本身有着重叠优美的丘陵自然风貌,同时还处于畲族的聚集区,因此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该地区的文化特色能够与白水洋、太姥山景区特色形成互补,所以在旅游的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以宁德市为依托,发展一系列的接待服务经济,进而成为闽东最具特色的综合型乡村旅游基地。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中以上金贝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为对象,在关注其乡村旅游规划焦点的同时,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将上金贝村的自然资源、农业科技、人文风光以及新农村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宁德市的上金贝村乡村旅游进行规划,以期能够为该区的旅游以及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明确了乡村旅游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的基础上对过国内国内乡村旅游进行初步研究:具有乡村的原真性、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有最稳定的客源主体的特征,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同质化竞争加剧、淡旺季明显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2)养生度假型乡村旅游主要是突出了旅游地养生与度假的功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是一种高层次、高消费以及慢节奏的体验活动。养生度假型的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类型中的比较高级的一种旅游形式,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中高级阶段。(3)从地域差别的角度对闽东地区即以福建宁德市为中心的区域乡村开发进行分析,对乡村旅游养生度假型开发的项目层级进行设定,根据各个项目的作用和新引力不同划分为:引擎项目、支撑项目和辅助项目三类,共形成观光类、休闲度假类、文化体验类、商务类、餐饮类、娱乐休闲类、购物类、专项类八大旅游产品。(4)在运营保障机制上,确定了尽快理顺内外关系,确定项目开发时间表,确定经营管理机制,尽快组建利益三方(村民、乡政府、开发商)共同参与的开发实体。村民以自家房屋和山林入股与政府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村民参与对传统建筑和山林的保护,政府负责集体用地的协调;再以此公司资产入股的方式与开发商共同成立新的开发公司,开发商主导市场化的开发,三方各司其职,利益一致,保证了长久的开发,使旅游开发同时成为旅游富民工程,同时对村民参与旅游开发梳理出了六大途径。

沈世琪[8](2015)在《对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量预测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很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在今天新兴媒体不断出现、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能否准确预测未来的旅游经济活动已成为旅游业从业者的迫切需求。本文对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合分析,发现对于游客量预测方面研究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数理化,而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为对游客量的预测开辟了一条新路。

黄杨[9](2013)在《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末,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国家旅游的新兴发展战略,并做了相应规划部署,这为我国旅游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会带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地产、文化传媒、创汇收入、酒店及旅行社、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复苏。自贡市素来以“千年盐都”闻名于世,盐卤文化与地区特有的恐龙文化、彩灯文化并称为自贡旅游“三绝”,依托优秀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2012年自贡市政府开始规划建设卧龙湖国际旅游区。本文在分析了自贡市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该景区营销战略问题,先后做了该项目的SWOT分析、客源市场调研、未来游客量预测、确定发展定位方向、提出发展战略实施策划、制定营销策略和相关保障措施等研究,以使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紧握“十二五”旅游规划契机,实现其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经过对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战略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定位上应该做到:从总体发展定位上强调养生、湿地、游戏三业并举,总体定位为“盐湖养生,游戏天堂”,通过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合力,实现康疗、游戏、休闲和科普教育等基本服务功能;其次,在卧龙湖国际旅游区旅游发展战略上应该做到:从发展定位层面上,发展总体定位为“盐湖养生、游戏天堂”;从景区总体发展战略层面上,实行营地功能分区,打造城市生态名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盐卤温泉营地发展战略层面上,立足打造精品,强化盐文化精神;从城市湿地公园营地发展战略层面上,依托自贡稀有湿地资源,融入有机农业生态展览与科普教育;从游戏公园营地发展战略层面上,借助高科技创新游戏功能,渗透游戏文化;从旅游管理服务上,强化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团队服务意识;从景区发展模式层面上,选择旅游+养生发展模式:最后,在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策略上应该做到:政府主导景区宣传工作,企业自营旅游产品;利用自贡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依靠信息科技提高旅游服务档次;塑造旅游品牌价值,以精品领跑市场;旅游淡季推出特色产品或服务,实行多景区价格联盟,采用联票或套票制。

汪朝辉[10](2012)在《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旅游以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开展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和管理研究,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森林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基本是分析旅游活动对大气、水体、植被、垃圾、噪声、土壤、野生动物等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评价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所发生的变化。而很少有学者从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出发,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旅游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已有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对象虽然很广,但目前关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评价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他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复合旅游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予以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环境影响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议的开发计划和决策的不利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和综合决策机制,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生态安全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旅游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子的变化对旅游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2)分析了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得出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气象和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旅游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人为因素包括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强度的压力、水量供需平衡能力、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入侵、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三废”处理的强度、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区管理水平。(3)构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开放式访谈法和高层专家研讨等方法,经过4轮的讨论最终建立了包括游客量接待强度等21个指标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5)以温州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得出温州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仅有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状态,其余公园都处于“不安全”状态。(6)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予以实证。运用所提出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并分析了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其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是对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理论的完善和补充,从生态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了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旅游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试论新开发旅游区的游客量预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开发旅游区的游客量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湘西地区
        1.2.2 山地生态旅游
        1.2.3 生态旅游规划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1 文献分析法
        1.4.1.2 演绎法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1.4.1.4 问卷调查法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4.2.1.1 评价原则
        4.2.1.2 评价内容
        4.2.2 评价方法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3.2.1 数据来源
        4.3.2.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分析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4.3.4 相关结论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2.2.1 评价方法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5.2.3.1 指标选取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5.2.4 数据分析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5.2.5 评价结果
        5.2.5.1 不适宜区域
        5.2.5.2 低适宜区域
        5.2.5.3 中适宜区域
        5.2.5.4 高适宜区域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5.3.1.1 研究区域
        5.3.1.2 数据来源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5.3.2.2 评价方法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6.1.4.1 存在问题
        6.1.4.2 调整优化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6.2.4.1 游步道设计
        6.2.4.2 休息亭设计
        6.2.4.3 水榭设计
        6.2.4.4 观景台设计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6.3.3.1 设计原则
        6.3.3.2 设计方法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6.3.4.2 生态旅馆
        6.3.4.3 环保厕所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6.3.4.5 购物设施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6.3.5.1 酉水简介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7.1.1 概念辨析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7.2.1.3 规划评审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7.2.2.1 组织管理
        7.2.2.2 人才建设
        7.2.2.3 法律法规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8.2 局限性及展望
        8.2.1 研究局限性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冲突的普遍性与时代衍生性
        1.1.2 旅游冲突事件不断并引起广泛关注
        1.1.3 精神性的呼唤和旅游地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
        1.2.1 厘清旅游冲突中的利益群体和群体关系
        1.2.2 分析主客群体诉求并辨识冲突内容和差异
        1.2.3 思考相关理论的适用性与延展性
        1.2.4 探索冲突的形成机制以推动和谐发展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
        1.3.2 构建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分析框架
        1.3.3 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寻找参考路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冲突理论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3 社会交换理论
        2.1.4 相对剥夺理论
    2.2 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2.2.3 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小结
    2.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2.3.2 国内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2.3.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的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区域旅游资源特征
        3.1.2 区域社会概况
        3.1.3 旅游服务和发展现状
    3.2 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3.2.1 研究资料收集方法
        3.2.2 研究资料分析方法
    3.3 研究样本描述
        3.3.1 东道主的样本特征
        3.3.2 游客的样本特征
    3.4 研究中的学术伦理
第4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
    4.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群体
        4.1.1 多元化东道主的自我与他者
        4.1.2 两极谱系游客的世俗与神圣
    4.2 东道主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4.2.1 东道主感知到的困境
        4.2.2 东道主感知到的主客冲突
        4.2.3 多元东道主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4.3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4.3.1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
        4.3.2 不同游客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4.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维度
        4.4.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4.4.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4.4.3 主客冲突维度整合
    4.5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中的趋同与分野
        4.5.1 东道主和游客共同的困境
        4.5.2 主客群体内部的冲突内容共现
        4.5.3 东道主和游客的诉求差异
        4.5.4 多元群体的冲突维度对应差异
第5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结构
    5.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场域反结构
        5.1.1 双主体的反结构状态
        5.1.2 多重场域反结构状态
    5.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结构
        5.2.1 物质性与精神性结构
        5.2.2 外显性与内隐性结构
        5.2.3 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结构
        5.2.4 直接性与间接性结构
        5.2.5 共通性与差异性结构
    5.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时空结构
        5.3.1 冲突的时间结构
        5.3.2 冲突的空间结构
    5.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结构
        5.4.1 容量溢损中的边际结构
        5.4.2 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
        5.4.3 秩序流变中的弹性结构
第6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
    6.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宏观框架
        6.1.1 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
        6.1.2 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
        6.1.3 结构与反结构的场域
    6.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主要因素
        6.2.1 时间羁绊
        6.2.2 空间竞争
        6.2.3 认知偏差
        6.2.4 相对剥夺
        6.2.5 财产损害
        6.2.6 权力失衡
        6.2.7 其他
    6.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因素的比较分析
        6.3.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6.3.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6.3.3 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比较分析结果
    6.4 宗教性在主客冲突形成中的调适
        6.4.1 宗教氛围对冲突的弱化
        6.4.2 宗教性对冲突形成的影响
第7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与管控
    7.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效应与向度
        7.1.1 主客冲突的双重效应
        7.1.2 主客冲突的主轴向度
    7.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
        7.2.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链环
        7.2.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螺旋层
    7.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维护
        7.3.1 冲突的区隔与整合
        7.3.2 冲突的发展与应变
    7.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管控方式
        7.4.1 注重调节客流
        7.4.2 加强设施建设
        7.4.3 发挥价值共创
        7.4.4 深化环境管理
        7.4.5 重视秩序形象
        7.4.6 速推智能系统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1.1.2 我国旅游度假区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系统分析
    2.1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相关概念
        2.1.1 旅游度假区
        2.1.2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
        2.1.3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
    2.2 西安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游客出行和交通设施调查分析
        2.2.1 游客出行调查分析
        2.2.2 交通设施调查
    2.3 用地性质分析
    2.4 游客特性分析
        2.4.1 游客属性分析
        2.4.2 游客出行分析
    2.5 道路特征分析
        2.5.1 道路类型
        2.5.2 道路网布局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交通需求预测
    3.1 交通需求特性分析
        3.1.1 交通流组成
        3.1.2 时间特性分析
        3.1.3 空间特性分析
    3.2 交通需求预测内容
    3.3 游客总量需求预测
    3.4 交通生成与分布预测
        3.4.1 旅游交通生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
        3.4.2 交通小区划分
        3.4.3 交通生成预测
        3.4.4 交通分布预测
    3.5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3.5.1 交通方式划分影响因素
        3.5.2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布局
    4.1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布局原则及思路
        4.1.1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布局原则
        4.1.2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布局思路
    4.2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布局影响因素
    4.3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布局方法
        4.3.1 公交客流走廊识别
        4.3.2 线网总体布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站点布设
    5.1 公交站点布设原则
    5.2 旅游度假区公交站点分类及功能划分
    5.3 公交站点布设方法
        5.3.1 定性方法
        5.3.2 定量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研究
    6.1 规划背景
        6.1.1 研究范围
        6.1.2 度假区旅游空间发展结构
        6.1.3 度假区交通发展结构
    6.2 游客需求预测
    6.3 度假区交通需求预测
        6.3.1 交通小区划分
        6.3.2 交通生成与分布预测
        6.3.3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6.4 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
        6.4.1 度假区客流走廊识别
        6.4.2 度假区公交线网布设
        6.4.3 度假区公交站点布设
        6.4.4 线网方案评价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梅山地区
        1.2.2 生态旅游
        1.2.3 景观生态学
        1.2.4 景观格局
        1.2.5 景观生态规划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1 宏观领域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2.2 中观领域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3 微观领域
        2.3.1 梅山文化研究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4.2.1 基本要素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保护性原则
        7.1.3 多样性原则
        7.1.4 地域性原则
        7.1.5 可操作性原则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7.3.2 廊道景观优化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目标
        8.1.3 设计理念
    8.2 基地分析
        8.2.1 基地周边环境
        8.2.2 基地内部现状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结语
    研究总结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6)基于数字足迹的景区旅游社会容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旅游环境容量
        1.2.2 旅游社会容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旅游社会容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1.3.2 旅游数字足迹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旅游体验
        2.1.1 旅游体验的含义
        2.1.2 旅游体验的构成
    2.2 旅游需求
        2.2.1 旅游需求预测
        2.2.2 旅游需求预测的方法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体验构成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方法选择
        3.1.2 样本选择
        3.1.3 数据采集
    3.2 研究过程
        3.2.1 开放编码
        3.2.2 主轴编码
        3.2.3 核心编码
    3.3 研究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足迹的旅游体验测量方法研究
    4.1 数据选择
    4.2 数据特征
    4.3 算法设计
    4.4 实证过程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4.4.2 构建词典与评价指标体系
        4.4.3 分句及数据转化
        4.4.4 赋权重与分值
    4.5 实验结果
    4.6 效果评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字足迹的景区游客量预测方法
    5.1 已有预测模型及其不足
        5.1.1 黄先开模型
        5.1.2 黄先开模型的不足
    5.2 新预测模型的构建
        5.2.1 节假日变量的定义
        5.2.2 引入新变量的原因分析
        5.2.3 新预测模型的构建
    5.3 实证过程
        5.3.1 数据来源及误差评价指标选择
        5.3.2 平稳性检验与参数估计
        5.3.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效果评测
        5.4.4 预测结果
        5.4.5 预测精度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7)闽东地区养生度假型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以上金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2.5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理论研究
    2.1 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理论
        2.1.1 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2.1.2 乡村旅游的类型
        2.1.3 养生度假型乡村旅游
    2.2 乡村旅游规划基础理论
        2.2.1 乡村旅游规划内容
        2.2.2 乡村旅游规划原则
        2.2.3 乡村旅游开发目的
    2.3 本章小结
3.闽东和上金贝村旅游开发形势研究
    3.1 闽东地区范围界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1.1 闽东地区范围界定
        3.1.2 闽东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2 上金贝村旅游开发概况
        3.2.1 旅游资源的分类
        3.2.2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3.2.3 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3.3 上金贝村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评价
        3.3.1 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3.3.2 客源市场目标定位
        3.3.3 客源市场前景预测
    3.4 本章小结
4.上金贝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4.1 上金贝村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定位
        4.1.1 指导思想
        4.1.2 功能定位
        4.1.3 分区规划要点
    4.2 上金贝村乡村旅游项目设计
        4.2.1 项目层级设计:引擎项目、支撑项目、辅助项目
        4.2.2 具体项目设计展示
        4.2.3 旅游产品类型确定
        4.2.4 旅游特色产品设计
    4.3 本章小结
5.上金贝乡村旅游开发支撑体系研究
    5.1 餐饮服务规模测算及设置
    5.2 住宿服务规模测算及设置
    5.3 交通服务设施测算及设置
        5.3.1 交通现状分析
        5.3.2 交通规划
    5.4 给排水工程规模测算及设置
        5.4.1 水源地规划
        5.4.2 用水量预测
        5.4.3 供水规划
        5.4.4 排水规划
    5.5 环卫设施规模测算及设置
        5.5.1 旅游公厕规划
        5.5.2 垃圾处理规划
    5.6 本章小结
6.运营机制和投资收益研究
    6.1 分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6.1.1 分期建设
        6.1.2 投资估算
        6.1.3 经济效益分析
    6.2 运营机制分析
        6.2.1 开发前期准备
        6.2.2 村民参与旅游途径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8)对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量预测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 起步探索期 (2007年之前)
    (二) 多元发展期 (2007年至今)
二、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评述
    (一) 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二) 旅游周期理论在预测中的应用
    (三) 智能算法与组合模型的研究
三、总结与研究展望

(9)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结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结构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自贡旅游业现状及川南旅游资源分析
        2.1.1 自贡旅游业发展现状
        2.1.2 川南旅游资源比较分析及特点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3章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项目SWOT分析
    3.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3.2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SWOT分析
        3.2.1 优势(Strengths)
        3.2.2 劣势(Weaknesses)
        3.2.3 机遇(Opportunities)
        3.2.4 挑战(Threats)
第4章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客源市场预测
    4.1 市场预测考虑因素
    4.2 客源市场分析
    4.3 客源市场游客量预测
第5章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定位
    5.1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概念
    5.2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构思
        5.2.1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5.2.2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原则和目标
        5.2.3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定位
    5.3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发展战略策划
        5.3.1 营地功能分区
        5.3.2 打造城市生态名片
        5.3.2.1 提出养生自贡
        5.3.2.2 创新景区及温泉产业发展模式
        5.3.2.3 旅游淡季推出特色产品
        5.3.3 构建城市湿地公园
        5.3.4 构建游戏主题乐园
        5.3.5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4 制定战略策划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5.4.1 制定战略策划可能面临的问题
        5.4.2 对策
第6章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策略和实施保障
    6.1 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策略
        6.1.1 产品策略
        6.1.2 价格策略
        6.1.3 渠道策略
        6.1.4 促销策略
    6.2 实施保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0)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需要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1.2.2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3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1.3.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1.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1.3.5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1.3.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及理论体系
        2.1.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科学理论指导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方法
        2.2.3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述
        2.2.4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
        2.2.5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3.2 旅游生态系统的内涵
        2.3.3 旅游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2.3.4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3.5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评价
        2.3.6 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 森林公园的分类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3.4.1 森林火灾灾害
        3.4.2 森林病虫害灾害
        3.4.3 森林气象、地质灾害
        3.4.4 大气污染
        3.4.5 地表水污染
        3.4.6 旅游垃圾污染
        3.4.7 噪声污染
        3.4.8 游客接待量增长强度的压力
        3.4.9 水量供需平衡能力
        3.4.10 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3.4.11 外来物种的入侵
        3.4.12 森林植被的破坏
        3.4.13 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4 “三废”处理的强度
        3.4.15 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6 社区管理水平
    3.5 本章小结
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主导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1.6 前瞻性原则
        4.1.7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4.1.8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筛选的技术路径
        4.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4.3.3 指标的筛选
    4.4 本章小结
5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标准研究
    5.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5.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5.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评分值研究
    5.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研究
        5.4.1 单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分级及评分值
        5.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总体评价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以温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6.1 选取温州市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分析
    6.2 近三年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6.3 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6.3.1 生态环境压力
        6.3.2 生态环境状态
        6.3.3 人文环境响应
    6.4 本章小结
7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7.1 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地的原因分析
    7.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7.2.1 自然环境概况
        7.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7.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分析(以2009年为例)
        7.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值选择、采集及分析
        7.3.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7.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4.1 游客等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4.2 黄金旅游线路的环境容量压力
        7.4.3 周边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7.4.4 生态教育体系不完善
        7.4.5 生态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7.5 本章小结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8.1 完善公园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8.1.1 精简机构,强化和突出管理处的旅游管理职能
        8.1.2 将环境管理纳入公园管理体系
    8.2 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8.2.1 健全森林公园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
        8.2.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8.2.3 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
        8.2.4 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使之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8.2.5 学术型团队引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管理
    8.3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8.3.1 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8.3.2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8.3.3 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8.3.4 建立旅游发展统计体系
        8.3.5 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8.4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8.4.1 完善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8.4.2 加强执法的监督
    8.5 构建多渠道的环保资金筹措体系,加大生态安全的科技投入
        8.5.1 吸引社会捐助
        8.5.2 组建内部生态环保基金
        8.5.3 以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8.5.4 民间资本融资方式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湖南省张家界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附录B:森林公园部分考察照片
附录C: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A
附录D: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调查表
附录E:真空厕所的经济效益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试论新开发旅游区的游客量预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2]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D]. 张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城缘型旅游度假区公交线网和站点布设研究[D]. 周芳. 长安大学, 2019(01)
  • [5]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6]基于数字足迹的景区旅游社会容量控制研究[D]. 刘聪. 重庆理工大学, 2016(05)
  • [7]闽东地区养生度假型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以上金贝村为例[D]. 曲小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3)
  • [8]对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量预测的研究综述[J]. 沈世琪. 经济论坛, 2015(02)
  • [9]自贡卧龙湖国际旅游区营销战略研究[D]. 黄杨.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10]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汪朝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新开发旅游区旅游量预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