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一、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鹿红[1](2018)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与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海洋这个重要平台走向更深邃更广袤的新区域,造福华夏民族乃至全人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政府规划、法制保障、科技引导和公众支持等多方面共同推进;要合理规划布局,加强政府领导和社会舆论正确引导,加快生态改善步伐,确立依法治海格局;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培养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加强海洋教育和科技、金融投入,全方位、高标准地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汇集各方力量和智慧,形成共促海洋生态文明的合力,全面推进生态繁荣、人海和谐的新局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梳理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本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外环境,以此为背景,对海洋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及中国共产党人在经略海洋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化的海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梳理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海洋生态思想,作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特征和基本原则。本章首先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概括总结,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意识、推动海洋生态文明行为、发展海洋生态文明产业、培育海洋生态文明道德、健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开放性、整体性、协调性、持续性。同时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特征为基点,提出并确立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海陆统筹原则、政府主导原则、有序推进原则。第四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阐释。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从我国海洋发展现状出发,在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伟大实践。本章通过归纳,深入分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并加以概括形成以下思想观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必然、是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是人海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海洋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持。第五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迅速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新兴海洋产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洋生态制度规范等发展势头良好。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海洋环境压力趋紧、海洋生境退化加剧、建设主体多元化不足、海洋监管体系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缺位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国际间交流合作欠缺等问题。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本章通过援引数据、个案分析等方式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概况总结,特别是对现阶段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具体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透析。第六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海洋生态秩序良好是我国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本章在前一章研究的基础上,即通过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考察,尤其是存在问题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全民海洋生态意识、推进海洋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海洋综合管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海洋生态国际合作等方式和途径,加快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刘斐[2](2015)在《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执政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话语体系中扮演着牵引者的角色,引领并指导着马克思主义各种具体的执政策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来看,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以执政为民、适应形势而又超越时代的执政理念作为执政的圭臬,并在完善我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从六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选题做了丰富的背景铺垫,通过对于本课题的系统性的分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释,阐明了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总体架构、研究方法,简述了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详尽地分析论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对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重点阐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上的执政理念,肯定了其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第四部分全面地阐述了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治党、治国的先进的执政理论。通过系统化的总结论述,肯定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中更为全面的执政理念。第五部分紧贴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详细地论述分析了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发展机遇下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着重肯定了本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永续前进、驻足科学发展的正确执政理念。第六部分从异同两面比较研究四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分析探讨各自执政理念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比较研究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对于正确把握、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是夯实我党执政基础、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执政理论研究,反思总结执政经验的客观需要。它有助于我党进一步明确执政使命与目标,进一步提升执政意识与能力。因而,对此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且也极具研究探索价值。

胡剑[3](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很多国家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本国的文化发展思想,制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发展制度。本文梳理了中外文化发展制度的历史演进,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思想,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的概况、特点。鸦片战争到1949年期间的中国文化发展制度总体呈现过渡性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在这段时期的文化发展制度的概况和特点。笔者认为,虽然与中国的根本社会制度不同,但是当代美国、日本、法国的具体的文化发展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有借鉴价值。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高度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文化对立和文化异化进行了揭露,阐述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与经济基础、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列宁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付诸于实践,并在火热的文化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是亮点纷呈。本论文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国文化建设做出的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采取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作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本文认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市场导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和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这些制度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本论文的后五章主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自我完善的方向、内容和途径。本文认为亟需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划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评估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反馈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保障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促进制度。本论文在这五个制度层面分别从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改革三个层次展开讨论。结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拓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面临的新情况、新局面、新因素,本论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评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反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保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促进具体制度的改革进行探索。

张莎[4](2014)在《“美丽中国”视野下的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经营法律制度是我国《森林法》修改中的难点问题,也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保障。从广义层面理解,森林经营法律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以林权制度为基础、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制度为核心、以森林分类经营制度为导向、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为保障,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完备的制度条件。我国现行《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多年未得到修改,已滞后于当今时代的法律需求。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而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价值目标滞后,整体制度结构不完整,具体制度之间的衔接不连贯,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欠缺科学性,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置不均衡,具体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保障机制缺失等。同时,在现实的法律实践中,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主要是林农的有限理性和利己主义,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权利主导模式的落后,以及公众森林文化观念薄弱等。对比美日德等世界林业强国的森林经营法律制度,我国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健全林业产权法律制度、优化森林经营管理、保障公众参与权利、发展林业合作组织、完善配套服务。在美丽中国视野下审视我国的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在《森林法》的修改中不仅应当解决相关制度的内容设计及结构整合问题,还应当注重相关制度的价值目标的提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应当从价值理念、指导原则和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加以创新。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价值理念创新表现为多元价值的共存与美学价值的倡导。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指导原则创新体现为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互补、权责利的统一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从制度体系创新的角度来说,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应当涵盖森林经营权利义务体系、森林经营管理制度体系、森林经营技术规范体系等三大体系。

崔海伟[5](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江增辉[6](2013)在《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竺可桢(1890-1974),我国着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中国全面学习引进西方科学并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持之以恒,深受同辈和晚辈的尊敬和爱戴。路甬祥说:“通过挖掘竺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竺可桢特别注重根据中国国情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他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思想与理念,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精神,建设学科平台,为推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取得的卓越贡献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密切相关,归纳总结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对于当代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的的科学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榜样力量。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对于竺可桢的研究具有追忆性、零散性、重复性和浅层性几个特征,缺乏成熟有效的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富有人文价值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主线,尝试建立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竺可桢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调研,利用科学计量法对其着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生平各个阶段中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竺可桢在西方科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体制的学习和引进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展开论述,这也是竺可桢以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领导者的多重身份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再次,对上述竺可桢科学贡献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竺可桢学术成就中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竺可桢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功勋卓着的科教成就绝非偶然,与他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对中西科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最后,就竺可桢对我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竺可桢在将西方科学融入中国本土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尊重国情而又大胆创新,以多种身份的优势注重内容与制度并举等经验尤其值得关注学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竺可桢这一典型人物的系统研究,吸取他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科学体制化道路、模式和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演化的艰难历程,而且可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现代化提供学习的榜样和不可多得的方法启迪。

郭昭君[7](2013)在《高校生态德育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日益凸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生力军,其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培养我国高素质的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中,进行生态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德育作为一个新近出现的概念,其理论研究已经起步,且实证层面上也有了进展。但对生态德育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于表面,不够深入,甚至没有形成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体系。有鉴于此,本文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对生态德育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挖掘生态德育所具有的当代价值、理论基础,考察生态德育的现实实践,尝试建立生态德育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出高校生态德育的初步实践模式。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的研究按以下两条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生态德育理论体系构建。首先,本文从梳理当前对于生态德育概念的各种观点入手,将生态德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笔者以为:生态德育尽管与生态道德教育有相似之处,但唯有生态德育更能彰显德育视域下进行生态道德层面教育重要性的内涵。把生态德育与其他关于环境的教育作出区分,是高校生态德育研究的前提,并赋予环境教育与价值观内涵。其次,生态德育价值的探讨是生态德育理论的前提。如果生态德育没有价值,那么生态德育的一切理论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笔者对生态德育的价值进行了确证,认为生态德育能够培育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公德意识以及激发生态需要意识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意识、转变经济社会的机械、僵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培育包容开放的精神氛围从而推动社会和谐构建;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合教育因素、创新德育因素、营造环境因素。其三,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是关乎生态德育的方向发展、基本原则的指导性理论。本文认为: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实践观以及人的解放学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德育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二,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各种生态伦理流派思想也是生态德育借鉴的理论宝库。第三,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生态德育应该汲取的智慧源泉。第二条路径: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证考察。一是对我国建国以来生态德育实践的历史考察;二是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的现状考察;三是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现状的原因分析;四是在前三个方面的考察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模式的建构。笔者认为,我国生态德育刚刚起步,其实践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学中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因而整体效果较低。分析其原因,本文认为,造成高校生态德育实践薄弱、效果低下的原因,与学校教育自身因素、以经济发展因素及消费主义意识形的影响直接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应对,固然离不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但在根本上必须付诸人的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因而,更需要有效的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本文认为,高校生态德育要想提升实效性,必须遵循三大原则、确立两大价值目标以及建立长效机制。其指导原则应该以主体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为方向;其价值目标应该分成两个层面,即:生态规则意识培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培育,避免德育目标过高而造成的德育效果低下;并提出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的课堂模式、课外模式和文化模式,形成高校生态德育的长效机制。论文最后,笔者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罗长青[8](2012)在《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被贴上“激情”的时尚标签,进入文化传播领域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快餐,“沉默的大多数”还有没有机会叙述不同的记忆?在批评界已经取得广泛共识的那些,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作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蜜月”关系的说法,这究竟是否符合“文革”后文学创作实际?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论争的命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究竟应该被当成是“遗产”还是“负债”?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促使作者将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当成研究对象,而且选择了“过渡时期”的作家“创作诉求”作为学位论文的标题。“过渡”当然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从“文革”到“改革”的转变。“创作诉求”则是指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期望传达的观念、想法和意愿,以及传达这些观念、想法和意愿的方式。从创作思想而言,创作诉求表现为对“人民性”的重视;从创作内容而言,作家诉求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强调;从创作手段来看,创作诉求又体现在“创作手法”的革新。论文重点关注的是,被文学史忽视或遮蔽的作家或作品,以及那些人们熟悉作品的多样性解读。虽然涉及到作家重评、作品重析、思潮重估等诸多方面,但论文一直围绕“创作诉求”这个主题,考察文学作品的现实关怀,以及发掘作家是如何“介入生活”:(1)这篇论文介绍了刘宾雁、王若望和遇罗锦这样一类正在逐渐淡出文学史叙述视野的作家这并不是为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树碑立传,而是结合作家社会阅历、性格命运和个性气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社会文化现象的角度勾勒这些作家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以及个性自由的推崇。(2)像高行健、王蒙、茹志鹃这样的作家,以及北岛、芒克、多多、顾城这样的诗人,文学史对他们的创作情况有过较多的介绍,但这篇论文考察的并不是文学史介绍的“技巧实验”、“形式创新”或“美学原则”,而是这些形式创新之作直面现实勇气以及介入现实的批判能力。(3)论文还花费了大量篇幅分析了典型创作手法,其中包括婚姻家庭叙事中的控诉、历史叙述当中的影射和悲剧性作品的“喜剧性结局”。这些创作手法也同样体现了作家“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求变”的探索精神。真正的问题在于,批评家是否能秉持现实主义的批评态度发现它们的存在。(4)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曾经是一种具有现实介入和生活干预能力的批判理论。先前作家运用人道主义理论从事文学探索的艰难努力,理应成为后来人们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尽管学位论文并没有以“遗产”与“负债”判断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作家“创作诉求”的分析,毫无疑问能够证明,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并不一定会成为“负债”,它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人们的“遗产”。这不是说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成就高于先前或者后来某个历史时期,也不是说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某种意义的“高度”,而是说这个历史时期文学的批判精神是值得继承的。在整体性“歌颂改革”背景中,也仍然有作家倡导“干预生活”的创作理念。在形式艺术“创新”的热潮当中,也同时存在着关注“现实生活”的努力。在家庭或者历史题材作品的叙述当中,也还是有作家深入揭示现实矛盾的“创作诉求。作家在表现社会变革与个性自由方面所作的艰难努力,这完全可以并且也应该成为当下以及今后文学发展的精神财富。现实主义不仅是作家的创作方法,也同样是批评家所持的态度。作为批评态度的现实主义,这是一种试图考察作家现实关怀的兴趣,以及尝试发掘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复杂联系的热忱。无关乎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代,同时也无关乎批评家所处的时代,批评家所持的现实主义态度一定能够让他,从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以及花样迭出的创作手法当中,剖析出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现实关怀。

熊江[9](2012)在《基于湛江中科炼化项目选址的环保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研究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科威特合资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简称中科炼化),从广东多城争夺到落地广州南沙,从备受环保争议到迁址湛江东海岛,6年来,环保始终是个敏感话题。因此,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保开发运营就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广州南沙作为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应避免建设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如大型炼油石化基地和钢铁基地等。湛江具备区位优势、环境容量、深水良港和管道运输的四大竞争优势。在湛江东海岛上特大石化项目的环保条件得天独厚。研究认为,中科炼化项目从广州南沙区迁址到湛江东海岛,必须要严格按法定环评程序来过。本文在研究湛江中科炼化项目选址环保可行性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实地市场调查,充分分析湛江东海岛的环保现状、优势条件和对环境的承载力,借鉴国内外成功石化建设项目的宝贵经验,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结合中科炼化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本项目开发提出了详尽的环评分析和结论,并对中科炼化项目具体环保开发操作提出了专业性的环保思路和对策建议。

尤伟琼[10](2012)在《云南民族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不分大小,真正达到一律平等,民族识别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后的一项自觉工作。云南民族识别工作,弄清了云南民族的构成情况,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民族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实现了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目的,对进一步维护边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意义十分重大。云南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按照民族语系语族分类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识别工作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八个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中国历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从司马迁首创民族史传记后,二十四史都有了少数民族专传,各书因立传范围不同,对云南各民族的详略有别,划分原则也有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派出中央民族访问团、云南民族识别工作组开展对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对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额进行处理,对一些支系众多的民族进行了分析归类,列出了云南21个基本识别的民族,。第二,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的识别。在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有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独龙族、怒族、基诺族。这些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相邻、风俗习惯相近,彼此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民族之间具有一些相同性,在某些民族特征上具有相近性。识别过程中,对其历史渊源进行了必要的追溯,最终确定了其民族成分和族称;把具有民族歧视色彩的他称一律撤销,全面贯彻了民族平等思想,加强了民族的整体认同感。第三,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彝语支的少数民族外,还有藏语支的藏族,景颇语支的景颇族,缅语支的阿昌族,以及由于语言情况较复杂,系属于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的白族。这些民族在语言上与彝语支比较接近,拥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且同源词是最基本的词,以单音节词和由单音节词组成的复合词为主;在民族来源上,有着许多相似的民族间传说。说明了他们之间语言的亲属关系与民族的亲属关系是非常密切相近的。第四,对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分布于云南的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主要有傣族、壮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等五个民族。在云南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布依、水和仡佬先被识别归并为壮族,1983年时又被识别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因当时人口在云南仅为700人,没有被列入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之中。第五,对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居住在云南的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民族只有苗族、瑶族。历史上,他们具有同源的关系。在云南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形成了分布散、支系多、族称复杂、风格各异的特征,存在着语言、习俗、服饰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别,但这只是各不同支系的客观表现,各支系自我认同感是该民族人民的本质表现。第六,对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分布在云南境内的只有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三个民族同源于古代的闽濮,是云南当地的土着民族。佤语、德昂语、布朗语虽同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具有南亚语族的一般性特征,但姊妹语之间有着明显差别,各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在民族识别工作中,在尊重少数民族意愿,“名从主人”的原则下,将“崩龙族”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将“卡佤”族中具有奴隶之意,带有蔑视的“卡”字去掉,正式定名为“佤”族。第七,对其他民族的识别。云南汉族在总体上不存在识别问题,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从广西迁入云南富宁的“蔗园”族就是现代汉族逆向融合的例证。因战争和政治统治需要进入云南的满族、蒙古族、回族,虽然受到周围少数民族较深地影响,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既有与其他民族相融合的一面,也有着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民族生活习俗的一面,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通过对云南民族识别的研究,为解决好民族识别中遗留问题,云南各民族共同发展,以及在研究各民族要素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变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中,以尊重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国家角度,促进中华民族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稳定,促进云南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思路方法
第2章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洋文明
        2.1.2 生态文明
        2.1.3 海洋生态文明
        2.1.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2.2.1 海洋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
        2.2.2 经济发展引起海洋生态问题突显
        2.2.3 加强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2.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海洋生态思想
第3章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特征和基本原则
    3.1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3.1.1 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3.1.2 推动海洋生态文明行为
        3.1.3 发展海洋生态文明产业
        3.1.4 培育海洋生态文明道德
        3.1.5 健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
    3.2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
        3.2.1 开放性
        3.2.2 整体性
        3.2.3 协调性
        3.2.4 持续性
    3.3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3.3.1 以人为本原则
        3.3.2 海陆统筹原则
        3.3.3 政府主导原则
        3.3.4 有序推进原则
第4章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阐释
    4.1 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必然
        4.1.1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4.2 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4.2.1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意
        4.2.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4.3 人海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4.3.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和谐人海关系的有效举措
        4.3.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海陆统筹的关键所在
        4.3.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4.4 海洋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
        4.4.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基本前提
        4.4.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4.4.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防治海洋生态环境灾害的根本途径
    4.5 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持
        4.5.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保障
        4.5.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4.5.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第5章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5.1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5.1.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高度
        5.1.2 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渐成规模
        5.1.3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兴未艾
        5.1.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宏观规划作用初显
    5.2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5.2.1 污染物控制不达标海洋环境压力趋紧
        5.2.2 海洋资源开发过度海洋生境退化加剧
        5.2.3 建设主体多元化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
        5.2.4 海洋监管体系不完善生态损害补偿不足
        5.2.5 绩效奖惩制度落实困难评价指标体系缺位
        5.2.6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国际间交流合作欠缺
    5.3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海洋文化体系落后民众生态意识薄弱
        5.3.2 产业结构参差不齐生态资源集约利用难
        5.3.3 科技创新与应用不足金融服务功能失位
        5.3.4 法律法规不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未健全
        5.3.5 利益导向机制不明确市场调控手段缺失
        5.3.6 海洋利益纷争不断掣肘生态国际合作
第6章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6.1 发展海洋教育强化全民海洋意识
        6.1.1 加强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
        6.1.2 促进海洋文化建设
        6.1.3 强化全民海洋生态意识
        6.1.4 全面推进科技兴海工作
    6.2 推进海洋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6.2.1 优化海洋供给结构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6.2.2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6.2.3 落实生态损害补偿机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6.3 提升海洋综合管理现代化水平
        6.3.1 强化海洋生态发展战略
        6.3.2 深化海洋管理体制改革
        6.3.3 健全海洋立法执法体系
        6.3.4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考评制度
    6.4 建立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6.4.1 设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目标及原则
        6.4.2 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6.4.3 形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
    6.5 促进海洋生态国际合作
        6.5.1 借鉴国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经验
        6.5.2 夯实海洋生态领域国际交流基础
        6.5.3 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事务国际合作
        6.5.4 加强海洋生态科技及人才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2)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2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理念的初步探索
    2.1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产生的背景
        2.1.1 国内时局的新转换
        2.1.2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2.2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
        2.2.1 坚持革命的执政理念
        2.2.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3 注重执政党建设
        2.2.4 维护国家安全
3 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3.1 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产生的背景
        3.1.1 拨乱反正的新要求
        3.1.2 世界格局的新变动
    3.2 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
        3.2.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2.2 坚持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实力
        3.2.3 加强执政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2.4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执政为民
4 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理念的创新
    4.1 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产生的背景
        4.1.1 世纪之交的新任务
        4.1.2 国际共运的新形势
    4.2 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
        4.2.1 坚持以创新为治国的灵魂
        4.2.2 坚持以发展为治国的主题
        4.2.3 坚持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治国的核心
        4.2.4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4.2.5 坚持以治党为治国的保证
5 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5.1 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产生的背景
        5.1.1 国内发展的新阶段
        5.1.2 新世纪的新任务
    5.2 第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主要内容
        5.2.1 坚持执政为民
        5.2.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2.3 强调科学发展
        5.2.4 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
        5.2.5 构建和谐社会
6 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比较研究
    6.1 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相同之处
        6.1.1 相同的理论来源
        6.1.2 统一的执政基础
        6.1.3 共同的思想纲领
        6.1.4 一贯的执政宗旨
        6.1.5 一致的执政目标
    6.2 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相异之处
        6.2.1 执政理念各有侧重
        6.2.2 与时俱进地实现执政理念的转换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选题研究述评
        1.2.1 研究概况
        1.2.2 研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综述总结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本选题的创新点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本选题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中外文化制度的概况及其借鉴
    2.1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制度
        2.1.1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思想
        2.1.2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制度概况
        2.1.3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制度的特点
    2.2 鸦片战争到1949年期间的中国文化发展制度
        2.2.1 鸦片战争到1949年期间的中国文化发展制度概况
        2.2.2 鸦片战争到1949年期间的中国文化发展制度的特点
    2.3 当代西方文化发展制度概况
        2.3.1 美国文化发展制度概况
        2.3.2 日本文化发展制度概况
        2.3.3 法国文化发展制度概况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化发展制度思想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3.1.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的特征
        3.1.3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的当代价值
    3.2 列宁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
        3.2.1 列宁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的主要内容
        3.2.2 列宁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的特征
        3.2.3 列宁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的建立
    4.1 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
        4.1.1 广泛参与型文化发展主体制度的建立历程
        4.1.2 文化发展主体制度的特点
        4.1.3 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的意义
        4.1.4 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的作用
    4.2 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
        4.2.1 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的建立历程
        4.2.2 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的特点
        4.2.3 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的意义
        4.2.4 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的作用
    4.3 市场导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
        4.3.1 市场导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的建立历程
        4.3.2 市场导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的特点
        4.3.3 市场导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的意义
        4.3.4 市场导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的作用
    4.4 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
        4.4.0 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的建立历程
        4.4.1 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的特点
        4.4.2 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的意义
        4.4.3 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的作用
    4.5 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
        4.5.1 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的建立历程
        4.5.2 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的特点
        4.5.3 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的意义
        4.5.4 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的作用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划制度
    5.1 文化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5.1.1 文化多样互补论
        5.1.2 文化发展系统论
        5.1.3 文化生态学理论
        5.1.4 马克思主义自觉规划理论
    5.2 文化发展规划原则
        5.2.1 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
        5.2.2 统筹性和层次性原则
        5.2.3 可持续性原则
        5.2.4 公众参与原则
        5.2.5 安全规划原则
    5.3 文化发展规划具体制度的改革
        5.3.1 调查研究制度
        5.3.2 专家论证制度
        5.3.3 发展试点制度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评估制度
    6.1 文化发展评估的理论基础
        6.1.1 全面发展理论
        6.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6.1.3 生活质量理论
        6.1.4 和谐发展理论
    6.2 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6.2.1 评估指标系统化原则
        6.2.2 评估指标科学性原则
        6.2.3 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6.2.4 双向指标相结合原则
        6.2.5 评估主体多样化原则
    6.3 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选取
        6.3.2 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的选取
        6.3.3 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的选取
    6.4 文化发展评估具体制度的改革
        6.4.1 可行性评估制度
        6.4.2 阶段性评估制度
        6.4.3 成果检验验收制度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反馈制度
    7.1 文化发展反馈的理论基础
        7.1.1 受众理论
        7.1.2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
        7.1.3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7.1.4 系统学控制理论
        7.1.5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7.1.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7.2 文化发展反馈原则
        7.2.1 及时反馈原则
        7.2.2 双向反馈原则
        7.2.3 动态反馈原则
    7.3 文化发展反馈具体制度的改革
        7.3.1 三重双向反馈制度
        7.3.2 文化意见领袖联络机制
        7.3.3 完善文化信息双向交流制度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保障制度
    8.1 文化发展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8.1.1 文化冲突理论
        8.1.2 文化安全理论
        8.1.3 文化主权理论
        8.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8.2 文化发展保障原则
        8.2.1 公平与正义相结合原则
        8.2.2 物质层面保护与精神层面保护相结合原则
        8.2.3 文化保障与其他保障相结合原则
        8.2.4 党的保障与其他保障相结合原则
    8.3 文化发展保障具体制度的改革
        8.3.1 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8.3.2 文化生态安全保障制度
        8.3.3 意识形态安全保护制度
        8.3.4 少数民族文化特别保障制度
        8.3.5 文化立法保障相关制度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促进制度
    9.1 文化促进的理论基础
        9.1.1 文化软实力理论
        9.1.2 协同发展理论
        9.1.3 协调发展理论
        9.1.4 以人为本理论
    9.2 文化发展促进原则
        9.2.1 促进与促稳相结合原则
        9.2.2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9.3 文化发展促进制度的改革
        9.3.1 小微文化企业培育制度
        9.3.2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制度
        9.3.3 国家文化形象工程助推制度
        9.3.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推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一) 主要着作文献资料
    (二) 主要博硕学位论文资料
    (三) 主要期刊论文资料
    (四) 主要报纸
    (五) 主要网络资料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4)“美丽中国”视野下的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建设美丽中国
        1.1.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1.3 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
2 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森林经营
        2.1.2 森林可持续经营
        2.1.3 森林经营法律制度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
        2.2.2 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3 我国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现状
        3.1.1 基本内容
        3.1.2 制度的实施及效果
    3.2 我国现行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设计缺陷
        3.2.2 实施障碍
4 国外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借鉴
    4.1 美国
    4.2 日本
    4.3 德国
    4.4 其他国家
    4.5 小结
5 “美丽中国”视野下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创新
    5.1 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价值理念创新
        5.1.1 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价值简述
        5.1.2 多元价值时代意义评估
        5.1.3 新兴价值的影响
    5.2 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指导原则创新
        5.2.1 技术规范与法律规范互补原则
        5.2.2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5.2.3 提高公众参与度原则
    5.3 森林经营法律制度的制度体系创新
        5.3.1 森林经营权利义务体系
        5.3.2 森林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5.3.3 森林经营技术规范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缘起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二、 实施绿色工程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6)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1 竺可桢专着类
        1.2.1.2 竺可桢纪念文集
        1.2.1.3 学术论文研究
        1.2.2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科学先驱——竺可桢及其科学成就
    2.1 竺可桢学术生涯的历程纵览
        2.1.1 家庭背景及求学道路(1890-1916)
        2.1.2 教学与学术并重(1918-1935)
        2.1.3 投身中国教育事业(1936-1948)
        2.1.4 致力科学平台建设(1949-1974)
    2.2 竺可桢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2.2.1 感同身受的社会背景(1890-1974)
        2.2.2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
        2.2.3 融合交叉的学科背景
    2.3 竺可桢学术历程的阶段分析
        2.3.1 科学探索阶段(1916-1928)
        2.3.2 学术积累阶段(1929-1949)
        2.3.3 学术平台建设阶段(1949-1965)
        2.3.4 潜心研究阶段(1966-1974)
        2.3.5 小结
第三章 西学东渐的成功探索——对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引进运用
    3.1 引进西学的早期探索
        3.1.1 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3.1.2 对西方科学文化的理性认识
        3.1.3 参加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
    3.2 科学知识的传播践行
        3.2.1 地理学知识的引进
        3.2.2 气象学知识的传播
        3.2.3 科学史研究的推广
    3.3 中西融通的创新典范——历史气候学
        3.3.1 科学知识的发掘与甄别
        3.3.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创新
        3.3.3 中西融通的成功探索
第四章 近代教育的艰难实践——对西方现代教育体制的移植嫁接
    4.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渊源
        4.1.1 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浸染
        4.1.2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4.1.3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熏陶
    4.2 西方教育体制的移植探索——中国首个大学地学系的建立与解体
        4.2.1 竺可桢创立地学系的动因分析
        4.2.1.1 哈佛教育的地学背景
        4.2.1.2 中国本土的地学传统
        4.2.1.3 人才资源的短缺现状
        4.2.2 地学系解体原因初探
        4.2.2.1 地理学转向问题
        4.2.2.2 学科发展不平衡
        4.2.2.3 国际地学格局的变化
        4.2.3 竺可桢早期教育思想试析
        4.2.3.1 西学移植与国情传统的矛盾
        4.2.3.2 推动西学东渐发展的客观性
    4.3 西方教育体制的成功嫁接——浙江大学的长足发展
        4.3.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4.3.2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4.3.2.1 对中国历史的高度重视
        4.3.2.2 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
        4.3.2.3 对世界教育制度的准确理解
        4.3.3 竺可桢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4.3.3.1 高瞻远瞩的培养目标——“领袖人才”
        4.3.3.2 独具特色的培养途径——重视“训”
        4.3.3.3 科学民主的管理核心——“教授治校”
        4.3.3.4 实事求是的建设保证——财政支持
        4.3.3.5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旅行教育”
第五章 理实交融的独特进路——中国科学体制化进程的率先垂范
    5.1 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
        5.1.1 日本发展的借鉴
        5.1.2 苏联模式的影响
        5.1.3 西方教育的渗透
    5.2 创建中国气象研究机构的努力
        5.2.1 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背景
        5.2.2 气象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5.2.2.1 筹备建立气象研究所
        5.2.2.2 推动全国气象测候所的成立
        5.2.2.3 气象研究所之成果
        5.2.3 中央气象局的设立
    5.3 推动中国地理研究机构的改革
        5.3.1 统一中国地理学会
        5.3.2 地理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5.3.2.1 筹备地理研究所
        5.3.2.2 地理研究所的合理布局
        5.3.2.3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的成立
    5.4 开拓中国现代物候学的研究
        5.4.1 率先在中国展开现代物候研究
        5.4.2 建立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
    5.5 促进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展
        5.5.1 带动中国科学史的专业研究
        5.5.2 创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第六章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竺可桢学术成就的方法论价值
    6.1 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
        6.1.1 超凡的顽强毅力
        6.1.2 独特的入世智慧
        6.1.3 清醒的自我认识
    6.2 对中西科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6.2.1 从“归纳-演绎法”到“假说—演绎法”
        6.2.2 还原论、整体论及其融汇互补
    6.3 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
        6.3.1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态度
        6.3.2 “求真理”的科学追求
    6.4 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6.4.1 对实践方法的强调重视
        6.4.1.1 “两只手”
        6.4.1.2 地图法
        6.4.2 对方法创新的执着探索
        6.4.2.1 历史气候法
        6.4.2.2 物候现象法
        6.4.2.3 旱涝比值法
第七章 融入本土的科学发展——竺可桢对中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
    7.1 弘扬科学的不懈努力
        7.1.1 竺可桢促进科教发展的经验总结
        7.1.2 对科学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7.2 尊重国情的创新发展
        7.2.1 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的科学传播
        7.2.2 我国交叉科学的率先探索
    7.3 内容与制度并举的高瞻远瞩
        7.3.1 多重身份的互相促进
        7.3.2 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懈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竺可桢全集》前四卷目录汇总(1916—1973)
附录二:竺可桢参与社会组织与任职年表
附录三:人名索引
附录四:图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高校生态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框架、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生态德育基本内涵
    第一节 生态德育的概念内涵
        一、 生态德育的概念界定
        二、 生态德育的内涵
        三、 生态德育与生态道德教育概念辨析
    第二节 生态德育的目标内容
        一、 生态道德认知
        二、 生态道德情感
        三、 生态道德意志
        四、 生态道德行为
第二章 生态德育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生态德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 培育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 培育现代社会的生态公德意识
        三、 培育遵守生态制度的自觉意识
    第二节 生态德育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一、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意识
        二、 培育社会协调发展的思维方式
        三、 培育社会包容开放的精神氛围
    第三节 生态德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素
        二、 创新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因素
        三、 营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因素
第三章 生态德育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一、 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 实践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学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 西方生态伦理学主要思想流派
        二、 西方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评述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四章 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实践考察
    第一节 我国生态德育的实践进程
        一、 建国初期生态德育缺失
        二、 萌芽中的生态德育实践
        三、 起步中的生态德育实践
    第二节 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现状
        一、 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软建设
        二、 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三、 高校生态德育总体效果不理想
    第三节 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现状原因分析
        一、 学校教育因素:对高校生态德育缺乏主动建构
        二、 经济发展因素:“GDP 崇拜”机械发展观主导
        三、 意识形态因素:受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
第五章 建构高校生态德育实践体系
    第一节 确立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目标
        一、 认知层面:生态规则意识教育
        二、 道德层面:生态道德意识教育
    第二节 树立高校生态德育的指导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
        二、 整体性原则
        三、 层次性原则
    第三节 建立高校生态德育的长效机制
        一、 构建以生态课程建设为依托的课堂模式
        二、 构建以生态实践教育为载体的课外模式
        三、 构建以生态文化营造为支撑的环境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致谢

(8)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述对象的厘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第一章 文学史忽视的个性创作
    第一节 异质的“第二种忠诚”
    第二节 “文艺无为而治”的践行
    第三节 “写实文学”的遭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式探索中的现实关注
    第一节 “实验戏剧”的人文性
    第二节 “仿意识流”的两面性
    第三节 “新诗潮”的介入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作策略中的曲折表达
    第一节 婚姻家庭叙事中的社会控诉
    第二节 “历史”的虚构与“现实”的影射
    第三节 “偶然喜剧”表现的“必然悲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主潮中的政治诉求
    第一节 “文革”人道灾难的揭示
    第二节 “新时期”人道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赞颂与鞭挞之间的价值立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基于湛江中科炼化项目选址的环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类似研究的基本情况
        1.4.1 国内研究状况
        1.4.2 国外研究状况
第二章 中科炼化项目选址概况
    2.1 项目简介
        2.1.1 项目建设情况简述
        2.1.2 项目地理位置
    2.2 项目选址
        2.2.1 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布局调整
        2.2.2 项目选址历程
    2.3 广州中科炼化项目的迁出
    2.4 湛江中科炼化项目的迁入
        2.4.1 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布局需要
        2.4.2 项目为何选址在湛江
        2.4.3 湛江建设石化大项目的四大竞争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科炼化项目对湛江环境的影响分析
    3.1 湛江环保现状
        3.1.1 湛江发展定位
        3.1.2 湛江环境保护状况
    3.2 中科炼化项目对湛江环境的影响分析
    3.3 湛江东海岛对环境的承载力
        3.3.1 东海岛的地理位置
        3.3.2 东海岛的环境承载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湛江中科炼化项目的环保对策研究
    4.1 中科炼化的主要污染物排放
        4.1.1 石化项目的首要污染物
        4.1.2 石化项目的其它污染物
    4.2 湛江中科炼化项目的环保对策
        4.2.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2.2 强化“区域环评”和“项目环评”并举,实施区域环境容量总控
        4.2.3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保证公众环保知情权
        4.2.4 实施先进的工艺技术,贯彻清洁生产及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
        4.2.5 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找准平衡点,建设现代石化产业
        4.2.6 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4.2.7 湛江东海岛建设石化钢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未来发展之路
    4.3 本章小结
结论
    5.1 内容总结
    5.2 结论
    5.3 研究展望与见解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云南民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论文的内容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第一节 秦汉至清代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一、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对秦汉时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二、樊绰的《云南志》对唐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三、李京的《云南志略》对元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四、天启《滇志》对明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五、《滇南志略》对清代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第二节 民国时期相关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一、丁文江先生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二、其他学者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一、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概况
        二、对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对云南民族认识与分类的评价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对云南民族识别概说
        一、1951年对云南省各民族的认识与分类
        二、1954年对云南民族的识别
        三、1958年和1960年对云南民族的进一步识别
第二章 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云南彝族众多支系的识别概况
        一、民国以前对彝族先民的认识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彝族的认识
        三、对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工作概况
    第二节 对彝族支系“土家”的识别归并
        一、对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二、对邓川、永胜自称“利帕”的“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三、对漾濞、祥云、永平、凤仪“土家”族的识别归并
    第三节 对永胜、华坪“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水彝”等十一个族群的识别归并
        一、对永胜“倮”、“水田”、“支里”、“子彝”、“黎明”识别归并
        二、对永胜二区“莨莪”、“他谷”、“六得”、“纳渣”、“他鲁”识别归并
    第四节 对新平县“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
        一、对新平县“腊鲁”、“咪哩”、“密岔”、“蒙化”等族群的识别归并
        二、对新平县“罗武”、“阿车”的识别归并
        三、对新平县“三苏”、“车苏”的识别归并
    第五节 对“普”族、“普拉”族、“母几”族等的识别归并
        一、对“普”族、“母几”的调查识别工作
        二、对石屏“普拉”族的调查识别工作
        三、对文山‘普’族(‘普拉’)的调查识别工作
    第六节 对昆明“子君”族的识别归并
    第七节 对华坪“水彝”族的识别归并
    第八节 对云龙县“罗武”的调查识别
    第九节 对弥勒县“阿西”的调查识别
    第十节 对“土家”族(蒙化县)和“蒙化”族(景东县)的调查识别
    第十一节 对路南圭山“撒尼”调查识别
    第十二节 对昆明市“散民”的调查识别
    第十三节 1960年对部分彝族支系的识别归并
        一、对西畴、弥勒、元阳、泸水、师宗等地“阿乌”的识别归并
        二、对邱北“撒”的识别归并
        三、对富宁“倮”的识别归并
        四、对马关“卓拉”的识别归并
        五、对宁洱、思茅“达头”的识别归并
        六、对澜沧“阿茨戛”的识别归并
        七、对宾川“过拉”的识别归并
        八、对镇雄“南京”的识别归并
        九、对西双版纳“本人”的调查识别
        十、对马关、西畴孟武的调查识别
        十一、对邱北“僰”人的调查识别
        十二、对景洪“三达”的调查识别
        十三、对泸水“菟莪”的调查识别
第三章 对云南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之外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纳西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纳西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纳西族的识别
        三、1960年对“阮可”支系的识别
        四、分布在四川与纳西族有关的支系
        五、对云南四川相连地区的“纳日”识别
        六、对维西玛丽玛萨人的识别
    第二节 对哈尼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哈尼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哈尼族的识别概况
        三、对新平“糯比”、“梭比”、“卡都”、“拉乌”、“苦聪”识别
        四、对墨江等县哈尼族六个支系识别小结
        五、1960年对哈尼族系统的调查识别
        六、对易武“苦聪”的调查识别
    第三节 对傈僳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傈僳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傈僳族的识别
        三、1960年对昌宁县“永白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拉祜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拉祜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拉祜族的识别
    第五节 对独龙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独龙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独龙族的识别
        三、1954年对“怒”族和“俅”族识别工作中的不同看法
    第六节 对怒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怒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怒族的识别
        三、对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怒族的识别
    第七节 基诺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基诺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基诺族的识别
第四章 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他语支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云南藏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藏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藏族的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白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白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白族识别
    第三节 对普米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西番”(普米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西番”(普米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景颇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景颇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景颇族的识别
    第五节 对阿昌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阿昌族先民对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阿昌族的识别
第五章 对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傣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傣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傣族的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壮族的民族识别归并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壮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壮族的识别归并
    第三节 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布依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布依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云南水族的民族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水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水族的识别
第六章 对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云南苗族先民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苗族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苗族的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瑶族的民族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瑶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瑶族的识别
第七章 对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布朗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布朗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布朗族的识别
        三、对克木人的识别
        四、对芒人的识别
    第二节 对德昂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德昂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德昂族的识别
    第三节 对佤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佤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佤族的识别
第八章 对云南其他民族的识别
    第一节 对部分汉族的识别
        一、对富宁“蔗园”族的调查识别
        二、对马关、河口“都匀”进行了调查识别
        三、对腾冲“京东”人进行了调查识别
    第二节 对云南满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满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满族的识别
    第三节 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蒙古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蒙古族的识别
    第四节 对云南回族的识别
        一、民国以前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认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云南回族先民的识别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鹿红.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2]四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比较研究[D]. 刘斐. 辽宁工业大学, 2015(06)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制度研究[D]. 胡剑.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3)
  • [4]“美丽中国”视野下的森林经营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 张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6]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D]. 江增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7]高校生态德育研究[D]. 郭昭君. 上海大学, 2013(01)
  • [8]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D]. 罗长青. 南京大学, 2012(10)
  • [9]基于湛江中科炼化项目选址的环保研究[D]. 熊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 尤伟琼. 云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在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大会暨生态科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