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M5.1、M5.0地震震害分析

云南鲁甸M5.1、M5.0地震震害分析

一、云南鲁甸5.1、5.0级地震震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南燕云,李亦纲,李永强,代博洋,刘亢,聂高众[1](2021)在《云南巧家MS5.0地震灾害特点与减灾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5月18日21时47分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发生MS5.0地震,本文结合震区背景信息和现场调查结果,详细阐述了此次地震人员伤亡、房屋震害、地质灾害情况及致灾原因。分析认为,震区易发生小震致灾现象,与当地民居抗震性能较差、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人口密集且居住地多位于山坡及山底等因素有关。为避免小震致灾,应提高震区及周边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进行合理规划,迁移高风险区居民点。

段博儒[2](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张维佳,杨天青,白仙富,陈雅慧,姜立新[3](2021)在《基于地区差异性修正因素的川滇地区地震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建筑物破坏的地震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方法是一种静态评估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地震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性。以川滇地区为例,基于历史震例人员伤亡资料和相关科研成果,利用统计分析、案例对比法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从影响人员易损性因素的地区差异性角度研究地震人员伤亡动态修正方法。为此提出了人口动态分布、建筑物抗震能力及其致死率、地震地质灾害致死率等3类地区差异性因子,并建立了川滇地区的人员伤亡动态评估修正因子表。通过对川滇地区2008—2019年发生的6次强震进行动态评估试算,结果表明,通过动态评估模型评估的人员伤亡数量能够与实际伤亡人数保持数量级一致,评估结果准确性优于传统评估方法。

张原硕,杨健强,代博洋,阿拉塔,卢永坤,张方浩[4](2020)在《2020年云南巧家5.0级地震烈度评定及房屋震害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5月18日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结合震区背景信息和现场调查,详细阐述此次地震烈度分布和房屋震害特征,并计算各类结构房屋的震害指数和破坏比。调查发现,本次地震的最高烈度为Ⅵ度,长轴呈NW向,与灾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仪器烈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比分析本次地震与昭通地区、云南其他地区近年来大小相近的历史地震Ⅵ度区震害指数,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房屋震害指数相较于昭通其他地区明显偏低,但比云南其他地区偏高。分析认为,近年来巧家县各项房屋改造工程切实提高了当地房屋抗震水平,但仍需加强房屋改造建设,尤其是加快推进老旧房屋拆除及新房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房屋抗震能力。

夏朝旭[5](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周洋,明小娜,卢永坤,闫瀚,杨健强[6](2020)在《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5.9地震震害综述》文中提出2018年9月8日10时31分29秒,云南省墨江县(23.28°N,101.53°E)发生M5.9地震。根据现场调查情况,详细阐述地震灾区房屋建筑结构特点、房屋建筑及生命线工程震害特征,给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对其震害成因进行分析,并与省内近年相似震级的地震震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波及范围广、总体震害轻、无人员死亡、地质灾害轻。

李雯[7](2019)在《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破坏性地震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损失,对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的深入研究不仅提高地震灾害风险定量评估结果精度而且对震后应急救援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1966-2016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定量分析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不同震级、人口密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总体呈现地震活动频繁且生命损失高度集中;致死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突出,重特大地震对累计地震死亡人数作用明显,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呈高度集中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中小地震在多震省份生命损失较小,在少震省份生命损失反而较大。此外地震灾害生命损失分布受人口密度影响显着,以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高西低,与地震发生频次相反。在地震生命损失时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国内51例地震的人员死亡数据,并对5类具有代表性的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M<5.5级地震5类模型的多数评估结果基本都在合理范围内;5.5≤M<6级地震5类评估模型结果误差较小且在合理范围内的模型为基于震中烈度和适用特定区域的模型;6≤M<7级地震5类模型的多数评估结果不在一个数量级;震级M≥7级地震一般需采用特定适用范围的评估模型和专家经验参与,才可能会得到相对准确的评估结果,但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2)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不适用于城市直下型地震生命损失评估,对于此类地震5种模型的评估结果都出现了较大偏差。(3)在空间上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存在分区现象,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结合目前评估模型中地震参数和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从中选取震中烈度、震区面积(Ⅵ度区及以上)、人口密度,并引入震中烈度与抗震设防烈度之差参与地震灾害生命损失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将中国大陆地区分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东部地区(主要“胡焕庸”线以东、除西部地区以外省份),分别对人口密度进行分组,西北地区分为20人/km2以下、2060人/km2和60人/km2以上三类,西南地区分为人口密度60人/km2以下、60150人/km2和150人/km2以上三类。由于东部地区在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分布相对较为密集,但地震频率较低,有死亡人数记载的历史震例少,可作为模型构建的样本数据也就较少,因此为了保证东部地区地震灾生命易损性模型的精度,不再进行人口密度分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并通过历史震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张伟恒[8](2018)在《莲峰、昭通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川滇交界东段的莲峰、昭通断裂带位于大凉山次级块体与华南块体的交界地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东侧,处在重要的构造交汇区。区域周边断裂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大震,而莲峰、昭通断裂带至少1700年无大震记载,但近年来该区域发生多次中强震,造成了重大灾害;尤其是2014年8月3日鲁甸MS 6.5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目前对于莲峰、昭通断裂带主要断裂活动性的的研究程度还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Google Earth、GF‐1、GF‐2等高分辨率影像资料、30m分辨率的ASTERDEM资料,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历史地震记载史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资料,对牛栏江宽谷面的详细解译,对莲峰、昭通断裂带断裂的解译、配合野外对牛栏江宽谷面、莲峰、昭通断裂带主要断裂及主要历史地震极震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牛栏江自夷平面向下至少发育了四期宽谷面,宽谷期发育的时间为2.6-0.585Ma,与牛栏江江口下游的金沙江溪洛渡段宽谷期发育时间、同期宽谷面的海拔高度有可比性;2)根据牛栏江跨断层宽谷面的变形情况得到:莲峰、昭通断裂第四纪以来为一组逆冲活动断裂,其中昭通-鲁甸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最强、莲峰断裂次之,会泽-彝良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最弱。3)莲峰、昭通断裂带北东向主要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线性明显,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会泽‐彝良断裂为晚更新世早中期活动断裂、其南西段活动性较弱,中段及北段活动性稍强;昭通-鲁甸断裂带昭通-鲁甸断裂、洒渔河断裂、龙树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莲峰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很弱,为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初活动断裂。4)鲁甸地震产生的NW向地表破裂在谢家营盘及王家坡滑坡后缘为地震动造成的边坡沿节理面失稳形成的张裂缝,为地震次生地表破裂;NE向老君山地表破裂为采矿亏空形成的张裂。5)区域内中强震频发,主要集中在昭通-鲁甸断裂龙头山镇-昭通段、莲峰断裂与马边-盐津断裂交汇区、会泽-彝良断裂北东段。地震致灾性强,地震会诱发大量的山体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分布的长轴方向与发震断层的延伸方向一致,与相似震级的其他区域相比,具有崩塌、滑坡的面积较大,土方量大,滑距大,似“山扒皮”的特点,但是滑坡的平均厚度较小,以崩塌为主,真正的大型滑坡体较少,只有大地震的极震区才有诱发大型滑坡的可能。6)会泽-彝良断裂北东段根据大型古滑坡的推测,该地区发生过6.5级以上地震,会泽-彝良断裂北段有发生6.5级地震的可能性。

朱达邈[9](2017)在《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中主要情景的客观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频繁的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突发的地震灾害,要求地震应急指挥人员应具备快速响应、组织协调和果断决策的能力。近年来旨在检验政府应急处置程序和反应能力的地震应急推演训练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是地震应急推演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筑物破坏情景、人员死亡情景设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地震应急推演训练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尝试将“情景构建”的思想引入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推演训练中,以更加科学可靠而真实地构建地震灾害情景为研究目标,研究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中主要情景的客观度优化方法,这对于有效开展地震应急推演训练,提高相关应急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应急处置水平,科学合理地为政府部门提供紧急救灾措施和灾后重建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上述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情景客观度推演模型基于历史地震情景数据库,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情景客观度推演模型,得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施在不同设定地震下可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条件概率,并将上述结果应用于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推演训练中房屋、工程结构设施破坏情景的构建,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推演训练中各类房屋建筑调查点、工程结构设施的分布。2.构建地震人员死亡情景预估分析客观度模型基于已有的地震人员死亡预估模型,综合考虑预测参数的易获取性和模型算法的准确性,以有约束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人员死亡预估模型,并考虑地理区域特性和震级分档,综合给出了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其他地区对应不同震级的人员死亡客观度预估模型。最终将上述地震人员死亡情景预估分析客观度模型方法应用于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推演训练中,从而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预估地震死亡人数。3.构建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中突发事件情景信息难易度分布曲线模型将地震灾害突发事件情景信息划分为容易、较容易、中等、较困难和困难五个等级,采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函数构建一套由地震灾害突发事件情景信息期望平均分计算难易程度分布曲线的模型,从而使得灾评推演训练组织者可以按照期望值控制一次推演训练的难易程度,实现对于地震灾害突发事件情景信息的客观性与合理性选择。4.构建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主要情景的客观度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并结合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的方式,构建一套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主要情景的客观度评价体系。用于评价本文构建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情景和人员死亡情景预估分析结果的客观性。5.情景客观度模型在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推演训练中的应用利用上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情景客观度推演模型和地震人员死亡情景预估分析客观度模型,完成针对设定地震“云南省双柏县6.5级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推演训练中主要情景的构建。

洪海春,尤捷,陶小三,王恒知[10](2015)在《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10月7日云南景谷发生MS6.6地震。这2次地震的震级、地震类型、震源深度等相差不大,但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建筑损毁程度、地震地质灾害等却相差很大。在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地裂缝、砂土液化、房屋建筑损毁等灾害轻重差别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鲁甸地震灾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破碎,人口密度大,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差;而景谷地震灾区地质环境较好,植被茂密,人口密度低,相比同量级地震的加速度小,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较好。总体而言,鲁甸MS6.5地震的震害比景谷MS6.6地震要严重得多。

二、云南鲁甸5.1、5.0级地震震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鲁甸5.1、5.0级地震震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巧家MS5.0地震灾害特点与减灾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震区地质背景
2 灾情概况
    2.1 人员伤亡
    2.2 房屋震害
    2.3 地震地质灾害
    2.4 烈度评估结果
3 震害特征与成因分析
    3.1 震害特征
    3.2 成因分析
        (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2)次生地质灾害严重
        (3)人口密集,且居住地多位于山坡及山底
4 减灾对策
    (1)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2)合理规划,迁移高风险区居民点
    (3)加强对震区的实地调查,提升防灾能力
    (4)加强人员致死与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5)加强对震源深度精确预测的研究

(2)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2 论文的内容
第二章 方法介绍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2.1.1 方法具体内容
        2.1.2 方法的应用
    2.2 PI算法
        2.2.1 方法实现过程
        2.2.2 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4.1 计算参数选取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4.2.3 其他地震
    4.3 总结和分析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5.1 关联现象解释
    5.2 震例分析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5.3 震例分析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地区差异性修正因素的川滇地区地震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方法设计
2 人员伤亡动态评估修正因子
    2.1 人口分布动态修正因子
        2.1.1 人口流动性分布规律
        2.1.2 贫困乡镇信息提取
        2.1.3 4A级以上旅游景区所在乡镇分布情况
    2.2 建筑物与人员伤亡评估修正因子建立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2 川滇地区建筑物人员致死率研究
    2.3 地震滑坡与人员伤亡动态评估修正方法
        2.3.1 地震滑坡危险性模型
        2.3.2 地震滑坡次生灾害人员伤亡快速评估建模
        2.3.3 模型求解
3 川滇地区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模型与分析
    3.1 模型建立
    3.2 评估结果对比与分析
4 结论

(4)2020年云南巧家5.0级地震烈度评定及房屋震害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震区背景及烈度分布
    1.1 震区地貌及构造背景
    1.2 仪器烈度分布
    1.3 地震烈度分布
2 房屋震害特征
    2.1 房屋建筑特点及震害特征
    2.2 平均震害指数及破坏比
3 相近震级震例的震害对比
4 结论与认识

(5)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3.1 引言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3.4 致死性水平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3.6 死亡率分组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4.1 引言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5.1 引言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6.1 引言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6.3.1 历史地震检验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6.3.3 实际地震应用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6.4.2 实地调查方式
    6.5 实地调查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总体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地震历史震例收集与处理
    2.2 地震伤亡数据收集与处理
    2.3 地震烈度数据收集与处理
    2.4 中国大陆人口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特征分析
    3.1 地震灾害生命损失特征
        3.1.1 时间维度
        3.1.2 空间维度
    3.2 不同震级生命损失特征分析
    3.3 地震灾害损失与“胡焕庸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适用性评价
    4.1 模型选取
    4.2 对比结果
    4.3 适用性评价
        4.3.1 生命易损性模型适用性存在震级分档现象
        4.3.2 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不适用于城市直下型地震
        4.3.3 在空间上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模型具有分区现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分区模型
    5.1 地震生命损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 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分区模型构建
        5.2.1 确定人员死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5.2.2 数学模型
    5.3 人口密度分组
    5.4 模型检验及评估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莲峰、昭通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位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现状
        1.4.1 莲峰、昭通断裂带断裂活动性研究现状
        1.4.2 层状地貌面在活动构造中的研究
        1.4.3 历史地震史料在构造活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1.4.4 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地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貌面发育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2.3 区域内河流发育情况
    2.4 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2.4.1 主要活动断裂
        2.4.2 地震活动
第三章 牛栏江宽谷面的构造变形
    3.1 牛栏江宽谷面的发育情况
        3.1.1 牛栏江江口至沙坝河河口段
        3.1.2 沙坝河河口至玉龙小河河口段
        3.1.3 玉龙小河河口至耐书小河河口段
    3.2 宽谷面处理过程及结果
    3.3 宽谷面变形对莲峰、昭通断裂带活动特征的讨论
        3.3.1 牛栏江宽谷面的形成时代分析
        3.3.2 断裂活动特征的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主要断层活动性调查
    4.1 会泽-彝良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
    4.2 昭通-鲁甸断裂带断裂展布及晚第四纪活动性
        4.2.1 昭通-鲁甸断裂
        4.2.2 洒渔河断裂
        4.2.3 龙树断裂
        4.2.4 昭通-鲁甸断裂带活动性小结
    4.3 莲峰断裂
    4.4 断裂活动性小结
第五章 2014年8月3日鲁甸M_S6.5地震
    5.1 北西向强地表形变带
        5.1.1 谢家营盘地表变形带
        5.1.2 王家坡地表强变形带
        5.1.3 北西向强地表强变形带小结
    5.2 北东向地表形变带
    5.3 同震滑坡调查
    5.4 讨论
第六章 莲峰、昭通断裂带地震活动情况
    6.1 地震活动情况概述
    6.2 莲峰断裂带中强震情况介绍
        6.2.1 1844年木杆镇地震
        6.2.2 1917年大关北地震
        6.2.3 1974永善-大关地震
        6.2.4 小结
    6.3 昭通-鲁甸断裂带中强震情况介绍
        6.3.1 历史地震记载及近年来中震情况
    6.4 会泽‐彝良断裂带中强震情况介绍
        6.4.1 1948年石门坎地震
        6.4.2 2012年彝良M_S5.7、M_S5.6地震
        6.4.3 其他地震
        6.4.4 小结
    6.5 区域中强震活动情况小结
第七章 总结讨论及不足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中主要情景的客观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应急演练研究现状
    1.2.2 情景分析与推演
    1.2.3 地震灾害情景推演
    1.2.4 小结
1.3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
    1.3.1 地震灾害损失的构成
    1.3.2 烈度评定
    1.3.3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推演训练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情景客观度推演模型
2.1 贝叶斯网络及其构建过程
    2.1.1 贝叶斯网络模型
    2.1.2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流程
2.2 贝叶斯网络节点及其值域的确定
2.3 历史地震情景数据库
2.4 经济损失的折算
2.5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情景客观度概率估计
2.6 房屋建筑情景构建
    2.6.1 房屋直接经济损失现场调研与评估
    2.6.2 基于房屋直接经济损失的灾区房屋调查点分配
2.7 工程结构和设施情景构建
2.8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对比
2.9 小结 第3章 地震人员死亡情景预估分析客观度模型
3.1 引言
3.2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选取
3.3 地震人员死亡预测模型的优选与组合
    3.3.1 人员死亡模型优选
    3.3.2 人员死亡模型地域划分与分类组合
3.4 地震实例验证
3.5 小结 第4章 情景信息难易度分布曲线模型和主要情景客观度评价体系
4.1 地震灾害突发事件情景信息难易度分布曲线模型
4.2 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主要情景的客观度评价体系
    4.2.1 建立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主要情景客观度评价模型递阶层次结构
    4.2.2 构建两两比较判别矩阵
    4.2.3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及一致性验证
    4.2.4 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主要情景客观度评价各指标权重及其排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情景客观度模型在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中的应用
5.1 地震灾害情景信息设定
5.2 情景模型的应用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震地质构造背景
    1.1 鲁甸地震地质背景
    1.2 景谷地震地质背景
2 地震震害概述
    2.1 鲁甸地震震害
        (1)崩塌和滑坡
        (2)地表破裂带、地裂缝和地面塌陷
        (3)房屋建筑震害
    2.2 景谷地震震害
        (1)崩塌和滑坡
        (2)地裂缝和地表变形
        (3)砂土液化
        (4)房屋建筑震害
3 地震震害对比研究
4 讨论与结论

四、云南鲁甸5.1、5.0级地震震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巧家MS5.0地震灾害特点与减灾对策分析[J]. 南燕云,李亦纲,李永强,代博洋,刘亢,聂高众. 震灾防御技术, 2021(04)
  • [2]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3]基于地区差异性修正因素的川滇地区地震人员伤亡动态评估方法研究[J]. 张维佳,杨天青,白仙富,陈雅慧,姜立新. 中国地震, 2021(01)
  • [4]2020年云南巧家5.0级地震烈度评定及房屋震害特征[J]. 张原硕,杨健强,代博洋,阿拉塔,卢永坤,张方浩.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03)
  • [5]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5.9地震震害综述[J]. 周洋,明小娜,卢永坤,闫瀚,杨健强. 华北地震科学, 2020(01)
  • [7]地震灾害生命易损性研究[D]. 李雯.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9(07)
  • [8]莲峰、昭通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D]. 张伟恒.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8(01)
  • [9]地震灾评推演训练中主要情景的客观度优化研究[D]. 朱达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7(04)
  • [10]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J]. 洪海春,尤捷,陶小三,王恒知. 地震工程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云南鲁甸M5.1、M5.0地震震害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