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

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

一、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萍[1](2021)在《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参考国外护士处方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护理教育背景,构建科学合理的、实用的、适合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确定培训大纲中各课程的重要性,为护理硕士研究生药物处方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文献调研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与护士处方教育相关的文献,并追溯其参考文献,查找国外知名大学官网中与护士处方教育相关的内容,充分了解国内外护士处方教育现状。结合我国护理本科、研究生教育现状,拟定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初稿。2.半结构访谈法依据专家纳入标准分别选取医学院校和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专业的专家各2名,共计6名专家进行半结构访谈。整理分析访谈结果,经小组讨论后修改形成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第一轮咨询问卷。3.改良德尔菲法邀请省内外医学院校和三甲医院中从事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专业的专家共30名进行专家咨询,咨询关于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的内容,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结果。4.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咨询结果数据库,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的计算。确定培训大纲中各培训内容的权重,运用克朗巴赫ɑ系数和相关系数对培训大纲进行信效度评价。结果:1.专家的代表性较好,咨询结果可靠从专家基本情况可看出,专家来自不同的领域且均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代表性较好。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7和0.850,协调系数分别为0.740和0.135(P<0.001)。由此可见,专家对本课题的关注程度和认可度较高,所有专家对此培训大纲的认同度也较为一致,咨询的结果可靠。2.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的确定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咨询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后,最终确立了适用于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其共涵盖了课程导论、诊断学、药物治疗学、相关法律法规、诊疗伦理与药物管理、课程考核等六个课程版块,这六板块共有18项课程内容(包含91项授课内容和2项考核内容),并根据培训内容设定了相应的培训目标以及学时数,共116个学时(1学时=50min),此外,还确定了讲授、案例分析、PBL、演示法、翻转课堂、实验室高仿真模拟教学等培训方式。3.培训大纲中培训课程的权重结果培训大纲中六个板块(课程导论、诊断学、药物治疗学、相关法律法规、诊疗伦理与药物管理、课程考核)的权重依次为0.145、0.169、0.178、0.165、0.173、0.165。除第一章课程导论的权重较低,与其它单元权重相差较大外,其余单元权重相差不大。4.培训大纲的信效度评价结果信度方面,除第一单元“课程导论”外,其余课程单元与所包含的章节内容的内部信度依次为0.589、0.848、0.890、0.707、0.827;除第二章与其两节内容间信度较差外,其余章节的内部信度都较好;效度方面,这六章内容以及各章与所包含的各节内容间的相关性较好,由此看来,此培训大纲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结论: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培训大纲内容全面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为国内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曹禹[2](2021)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在丰富学校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等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尝试以“药物化学”作为学科知识背景,并结合社会性科学议题(SSI)视角,设计出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首先本研究梳理了SSI教育与校本课程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然后本研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调查他们对于本课程的态度、期望和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均对《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持有正面态度,但目前课程资源不足。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及原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要素,综合了师生需要与学科背景,以新课程理念为切入点,设计了《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本课程共分为3个模块,8个专题,以“药物化学”作为主干知识,并结合了历史、人文、社会等隐性因素,力图向学生介绍药物化学的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疫情原因,本课程未能进行课堂实施,因此邀请课程专家对本课程进行背对背评价,并依据专家给出的意见与建议完善课程文本。科学教育正在不断深化,而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被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希望本研究能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

付美琪[3](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八章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伊始,中国教育部正式宣布了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启动了课程改革的工作。与以往的课程计划相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升级了教学实质内容,突出指导性等方面。其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化学课程标准修正的一大亮点。因此,基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在化学核心素养方面落实到什么程度?教科书语言的素养表达和编排有什么特点?是否体现了学业的要求?这些都是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教科书选用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教科书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新版教科书语言与新课程标准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能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教科书与课程标准契合程度的考察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科书语言和《普通高中化学理程标准(2017年版)》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语言的逻辑结构、教科书语言的呈现方式两方面与核心素养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八章教科书语言与核心素养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一致性。第八章教科书内容注重生产事实、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观念的学习,更多考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对其他素养的考察较少。在素养水平的考察上,倾向于素养水平一、水平二,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

马茜兰[4](2021)在《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不同国家对人才更加重视,随之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以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这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普通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对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目的在于推动有关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发展,提升生物学教师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叙述性描述法对H市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师进行有关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接着,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出关于核心素养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总结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并设计两个参考实例。最后,利用行动研究法将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并分析其教学效果。通过对调查问卷和听课观察的结果分析发现:高中生物学教师对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认知程度需要提升,对二者的实施应用也需要提升和加强,且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应用方面需要更多可学习的案例及相关指导和培训。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即综合分析,确定单元主题;综合分析,确定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活动,形成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评价方案,优化教学设计。再根据该步骤基于人教版2019年版《遗传与进化》第6章和人教版2007年版《稳态与环境》第2章,设计形成了“生物的进化”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这两个案例。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案例付诸实践,选取S中学的高二25班作为实验班实施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高二24班作为对照班。利用SPSS和Excel对两个班级的单元测试题成绩和学生问卷的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频数对比,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即实验班的单元测试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调查问卷也显示实验班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有关生活常识的变化情况也比对照班明显。本研究通过分析案例的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常识的提高,即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彭金勇[5](2021)在《移动APP提高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社会,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化学习平台、智慧课堂、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正式发布,说明信息技术需要与教育深度融合,才能引领教研教改发展。同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智能终端在教育界大展身手;促进教学的移动终端APP应运而生,它可以通过优化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重要组成一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投入水平不高、课堂参与程度低等学习效果不理想的表现,需要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课程内容深度地融合,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的支持下,如何将移动终端APP与计算机课堂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和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中职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果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四种: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问题访谈法和实验研究法。笔者首先通过大量时间地认真查阅国外有关学术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专家有关本研究的学术发展趋势现状,界定其中的重要概念和明确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然后通过《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投入情况调查》对中职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使用《中职生计算机课堂参与情况访谈提纲》对师生进行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访谈,得出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欠佳和课堂参与程度偏低的学习效果现状。根据学习效果现状情况,通过分析翻转课堂模式、蓝墨云APP的功能和借鉴前人对APP应用策略的设计理念,分别对形式、角色、场所、工具、活动、方法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阶段策略分为课前投入策略、课堂深入策略、课后提高策略三个部分;按照该教学策略的总策略和分阶段策略,设计出详细的教学策略实施方案。基于所提出的方案,笔者以广东省某中职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了为期15周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实施实验。实验开始前,分别通过《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投入情况调查》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学习投入前测和《中职计算机课程入学摸底考试》对两班进行学业成绩前测;实验结束后,再次通过问卷《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投入情况调查》对学习投入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根据实际的评价方案对课堂参与情况和学业成绩后测等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及效果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投入水平前后测得分之间的显着性概率P=0.000<0.001,显着极其差异,实验班使用基于移动APP设计的教学策略后和对照班的学习投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班和对照班课堂参与得分之间的显着性概率P=0.003<0.01,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参与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班和对照前后测得分之间的显着性概率P=0.004<0.01,差异极其显着,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业成绩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经过本次实验,实验班学习投入、课堂参与、学业成绩三个方面显着高于对照班,可以得出: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水平得到显着性提高。经过以上调查和实验,本研究得出的几个主要结论是:1.中职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现状不佳;2.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3.策略实施后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显着性提高。笔者根据研究过程发现的问题,对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做了一些改进完善。但受笔者的精力、理论水平和客观条件所限,研究的时限和范围相对不够,希望未来能将策略研究推广到更大范围进行实验,得到更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为同行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李青[6](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李敏[7](2021)在《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与谋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其指导下的各版本教科书也相应投入使用。鉴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使用地区广泛、使用人数较多,为确保其使用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减少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内容。本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借鉴当前一致性研究使用较为广泛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研究分析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期为一线化学教师教学以及教科书、课程标准的使用与修订提供相关建议。本文研究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中简述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的选题背景、方法、目的以及思路,对国内外教科书评价以及一致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阐述核心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质性分析的角度,研究新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组织、呈现三个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程度。第四部分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借鉴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研究得出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并进行差异分析。第五部分从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教学方面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反思且提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具有一致性。在质性分析方面,新教科书在内容选择、组织、呈现三个方面很好地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诠释出来。在量化研究方面,从整体分析角度而言,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具有一致性。从单一的维度而言,在认知水平维度,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两者一致;但是在内容主题维度两者之间有差异,新教科书重视“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新课程标准强调“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在重点分布维度一致性有差异,在认知水平维度中都集中在“理解(B)”水平维度,在内容主题中新教科书强调“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新课程标准重视“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发挥课程标准指引作用、教科书落实课标的理念、教科书编写时继续优化、平衡教科书与课标的关系、教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科书栏目的导航作用。

常鑫[8](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周壮志[9](2021)在《基于CBE模型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以CBE模型为理论框架、新护士的培训需求为导向,在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印发《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规范且符合云南省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为云南省有效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依据,使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日趋完善,更加符合培训者和新入职护士的工作需要,增强新入职护士胜任岗位力。[方法]1.成立课题小组,通过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通过小组头脑风暴法初步制定《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条目池,通过专家审评后形成调查问卷初稿。2.采用方便抽样进行预调查,抽取某省级三甲医院护士 30名,并选取6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且拥有10年及以上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经验的护理专家进行内容效度论证,形成《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3.运用德尔菲法选取20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合重要性赋值均值、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形成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结果]1.通过预调查30名护士和6名专家,结果显示本问卷Cronbach’α为0.982,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8以上,内容效度为0.895,因此本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2.调查对象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程度较高,指标的均数均在4分以上,新入职护士的培训需求和护理岗位的培训需求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培训需求具有一致性。3.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包含3个一级指标(培训维度)、16个二级指标(培训模块)和137个三级指标(培训条目),并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比例分配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培训方案共200个学时,其中包括理论培训为92学时,技能培训99学时,态度与价值观培训9学时。本研究德尔菲咨询专家共20名,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98,提出意见的人数分别是16人(80%)、6人(30%),两轮咨询后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173~0.210(P均<0.001),显示本研究咨询专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代表性。[结 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和德尔菲专家构建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符合《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和云南省新入职护士的特点。实施本方案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表明本方案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为云南省构建科学、统一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魏依华[10](2021)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疫情期间,教学与网络紧密相连,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通过线上教学、线上考试,我们可以感受到大数据给教学带来的便利,而且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资源壁垒,使学生学到更丰富的东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试题的价值与功能,考试不仅仅是测量和选拔学生,它是具有导向性的,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生。因此,将试题的价值挖掘出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支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对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通过试题属性标注表征试题的价值。本研究首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构建的可行性。随后,研究者加入到样本中学的研究团队中,跟随教学专家以及该校优秀的一线教师开展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研究。研究历程分为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属性维度的确定、补充丰富属性维度操作性定义并检验、属性维度及操作性定义的确定三个阶段,最后得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最后,选用一次化学考试题进行应用并分析其可行性。在经过研究团队不断地修正和改进之后,最终确定本研究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由知识点、能力、化学题型、难易程度四个属性维度共同构成。“知识点”涵盖148个高中化学知识点,并且为了标注的方便和更有条理,本研究将所有知识点按照“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七个主题进行划分。“能力”包括识记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题型”针对非选择题部分,从高考题型中总结得出,共分为化工流程、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有机化学基础综合、化学实验五种题型。“难易程度”包括“易、中、难”三个等级,由经验教师根据试题及学生情况判断得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个人试题库,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查漏补缺。同时也帮助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合理的教学策略。透过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中属性的标注还可以分析试卷整体的合理性。并且构建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可以根据需要更新和调整,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

二、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培训大纲的构建
    2.1 拟订培训大纲草稿
    2.2 专家咨询问卷的编制
    2.3 专家咨询的实施
    2.4 数据处理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半结构访谈结果
    3.2 德尔菲咨询结果
    3.3 第一轮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咨询结果
    3.4 第二轮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咨询结果
    3.5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最终咨询结果
    3.6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的权重设置
    3.7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培训大纲的评价结果
4 讨论
    4.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4.2 培训大纲的科学性分析
    4.3 培训大纲的全面性分析
    4.4 培训大纲的适用性分析
    4.5 培训大纲的前瞻性分析
    4.6 本培训大纲与国外护士处方教育体系对比分析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2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录3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
致谢
个人简介

(2)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时代背景
        1.1.2 基于学生发展需要
        1.1.3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内容分析法
        1.5.2 调查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SSI
        2.1.2 校本课程
        2.1.3 药物化学
    2.2 理论基础
        2.2.1 泰勒的课程原理
        2.2.2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项目式学习理论
3 文献综述
    3.1 校本课程
        3.1.1 国内研究
        3.1.2 国外研究
        3.1.3 校本课程文献述评
    3.2 SSI
        3.2.1 国外研究
        3.2.2 国内研究
        3.2.3 SSI文献述评
4 高中学生及教师对《药物化学》校本课程需求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工具
    4.3 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4.4.2 对教师的调查分析与结论
        4.4.3 调查启示
5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
    5.1 课程设计理念及原则
        5.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理念
        5.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设计原则
    5.2 《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概述
        5.2.1 课程目标
        5.2.2 内容总体框架
        5.2.3 课程内容编排
        5.2.4 教学要素分析
        5.2.5 课程评价
6 《药物化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6.1 教学设计案例一:科学研究中的偶然和必然
        6.1.1 概述
        6.1.2 教学设计
    6.2 教学设计案例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6.2.1 概述
        6.2.2 教学设计
    6.3 教学设计案例三: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6.3.1 概述
        6.3.2 教学设计
    6.4 教学设计案例四:中医药与药物化学
        6.4.1 概述
        6.4.2 教学设计
7 课程设计评价
    7.1 评价表单汇总与结论
    7.2 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总
    7.3 专家评价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问题和不足
    8.3 对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3 《药物化学》课程设计
致谢

(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八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教科书在课堂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科书质量的监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的核心任务
        (三)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评价教科书质量的核心指标
        (四)为教科书编写提供建议、为一致性本土化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统计分析法
        (四)逻辑分析法
        (五)SEC一致性分析
    五、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科书语言
        (三)课程标准
        (四)一致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三)SEC一致性分析模式
第三章 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一、编码标准的确定
        (一)对“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水平进行编码
        (二)对教科书语言进行编码
    二、SEC一致性检验
        (一)归一化处理
        (二)P值的计算
        (三)比较一致性指数与临界值大小
    三、数据结果和分析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内容结构图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一)“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内容结构图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内容结构图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语言逻辑结构分析
第五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呈现分析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语言呈现方式分析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语言呈现方式分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语言呈现方式分析
第六章 启示
    一、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二、对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对人才质量的新需求
        1.1.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1.3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4 生物学学科中相关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对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单元
        2.1.4 单元教学设计
        2.1.5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从核心素养维度
        2.2.2 从生物学学科维度
        2.2.3 从课程整合维度
        2.2.4 格式塔心理学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教师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及相关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编制调查问卷
    3.4 调查结果分析
        3.4.1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3.4.2 听课观察的结果分析
    3.5 调查结论
第四章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及案例
    4.1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步骤
        4.1.1 综合分析,确定单元主题
        4.1.2 综合分析,确定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
        4.1.3 设计单元活动,形成教学活动方案
        4.1.4 设计评价方案,优化教学设计
    4.2 “生物的进化”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4.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第五章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5.1 实践目的
    5.2 实践过程
        5.2.1 选取实践对象
        5.2.2 设计检验教学实践效果的工具
        5.2.3 检验实践对象的差异性
        5.2.4 开展教学实践
    5.3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5.3.1 单元测试题的结果分析
        5.3.2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5.4 教学实践的结论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前测综合测试题
    附录三 关于高中学生部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生活常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四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单元测试题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5)移动APP提高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中职教育遭遇瓶颈,师生期待改革课堂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引领教研教改发展
        3.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在教育界大显身手
        4.移动终端APP可以优化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和框架
        1.研究思路
        2.研究框架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移动APP
        2.蓝墨云班课
        3.学习效果
        4.教学策略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教学设计理论
三、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一)学习投入情况调查
        1.问卷调查设计
        2.评价方式和信效度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
    (二)课堂参与情况调查
        1.访谈设计
        2.访谈结果分析
    (三)调查结论
        1.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欠佳
        2.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偏低
四、移动APP提高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的策略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双主原则
        2.主动参与原则
        3.技术性原则
        4.良性竞争原则
    (二)策略设计的依据
        1.翻转课堂模式
        2.蓝墨云APP的功能
        3.移动APP应用策略借鉴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
        1.总策略
        2.阶段策略
五、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的实施
    (一)实验研究设计
        1.实验对象
        2.评价工具
        3.数据统计工具
        4.实验设计思路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的实施过程
        1.实施简介
        2.案例一:传统补间动画《飞机远去》
        3.案例二:遮罩动画《闪闪红星》
        4.案例三:引导层动画《篮球入框》
六、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的实施效果分析
    (一)学习投入水平效果分析
        1.实验班学习投入前后测得分差异性分析
        2.对照班学习投入前后测得分差异性分析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投入后测得分差异性分析
    (二)课堂参与情况效果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堂参与得分评价方法
        2.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堂参与得分差异性分析
    (三)学业成绩水平效果分析
        1.实验班学业成绩前后测得分差异性分析
        2.对照班学业成绩前后测得分差异性分析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业成绩后测得分差异性分析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中职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现状不佳
        2.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蓝墨云APP应用策略
        3.策略实施后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显着性提高
    (二)策略的改进和完善
        1.课前投入策略改进
        2.课堂深入策略改进
        3.课后提高策略改进
    (三)反思与展望
        1.研究反思
        2.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投入情况调查
附录二:中职生计算机课堂参与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三:中职计算机课程入学摸底考试
致谢

(6)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与谋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
        1.1.2 新教科书投入使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课程标准
        2.1.2 化学课程标准
        2.1.3 教科书
        2.1.4 化学教科书
        2.1.5 一致性
    2.2 理论基础
        2.2.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2.2 SEC一致性模式
        2.2.3 教科书评价原则
3 质性分析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3.1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方面的一致性
        3.1.1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思想方面的一致性
        3.1.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方面的一致性
    3.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组织方面的一致性
    3.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呈现方面的一致性
    3.4 研究小结
4 量化研究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4.1 确定研究的二维矩阵
        4.1.1 确定内容主题维度
        4.1.2 确定认知水平维度
        4.1.3 确定“内容主题×认知水平”二维矩阵
    4.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数据编码统计
        4.2.1 新课程标准编码和数据统计
        4.2.2 新教科书编码和数据统计
    4.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数据编码分析
        4.3.1 波特一致性系数P和置信区间的计算
        4.3.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4.3.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4.3.4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4.3.5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重点分布维度的一致性分析
    4.4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的差异分析
        4.4.1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分析模式方面局限分析
        4.4.2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主题方面差异分析
        4.4.3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认知水平方面差异分析
        4.4.4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在重点分布方面差异分析
    4.5 研究小结
5 新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使用与修订建议
    5.1 课程标准层面
        5.1.1 课程标准的具体细致化
        5.1.2 发挥课程标准指引作用
    5.2 教科书层面
        5.2.1 教科书落实课标的理念
        5.2.2 教科书编写时继续优化
    5.3 教师教学层面
        5.3.1 平衡教科书与课标的关系
        5.3.2 教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5.3.3 教科书栏目的导航作用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2.1 分析模式的单一
        6.2.2 研究对象的单一
        6.2.3 编码者主观意愿
    6.3 研究展望
        6.3.1 扩大研究范围
        6.3.2 增加研究模式
        6.3.3 加入动态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编码
    附录Ⅱ 新教科书的具体编码
致谢

(8)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生存教育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智力障碍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六、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工具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一)目标定位
        (二)管理措施
        (三)课程设置
        (四)教材使用
        (五)师资配备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一)资本分配情况
        (二)考试选拔情况
        (三)社会沟通情况
        (四)社会就业情况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二)法律保障弱化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结论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CBE模型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述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相关概念
    4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过程及结果
    1 初步构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
        1.1 成立课题小组
        1.2 编制《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的调査问卷》(详见附录一)
        1.3 新护士及其岗位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査
    2 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
        2.1 德尔菲专家咨询过程
        2.2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2.2.1 函询专家基本资料
        2.2.2 函询专家可靠性分析
        2.2.3 各级指标修订
        2.2.4 权重确定
第四章 讨论
    1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分析
    2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的构建
        2.1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2.2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2.3 方案的内容分析
        2.4 方案的权重分析
        2.5 构建方案的意义和实用性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的总趋势
        1.1.2 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大数据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2.2 试题属性标注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的对象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数据
        2.1.2 试题属性
        2.1.3 试题属性标注
    2.2 理论基础
        2.2.1 SOLO分类理论
        2.2.2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2.3 发展性评价理论
3 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构建的理性分析
    3.1 试题的内涵、功能与价值
        3.1.1 考试的功能
        3.1.2 试题的价值
        3.1.3 化学试题的学科价值
    3.2 化学试题属性标注内容的经验思考
        3.2.1 试题标注内容
        3.2.2 属性粒度
        3.2.3 标注的方法
4 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行动研究的工作历程
    4.1 行动研究计划概述
    4.2 第一阶段:初步确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属性维度
        4.2.1 行动研究计划
        4.2.2 行动研究过程
        4.2.3 初步确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属性维度研究阶段小结
    4.3 第二阶段: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具体内容的补充与检验
        4.3.1 行动研究计划
        4.3.2 行动研究过程
        4.3.3 补充与检验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小结
    4.4 第三阶段: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确定
        4.4.1 行动研究计划
        4.4.2 行动研究过程
        4.4.3 确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小结
    4.5 三个阶段行动研究工作总结
5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
    5.1 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与修正
        5.2.1 知识框架的梳理与修正
        5.2.2 能力素养的构建与确定
        5.2.3 化学题型的确定
        5.2.4 难易程度的确定
        5.2.5 解题方法的确定
    5.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确立
        5.3.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5.3.2 属性维度与层级在标注中的辨识
6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应用与分析
    6.1 以“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为例进行分析
        6.1.1 试题标注结果
        6.1.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应用后的思考
    6.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应用总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对应的考试大纲必备知识组块
    附录2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
    附录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4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与水平指标
    附录5 “2021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考试卷
后记

四、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护士药物处方》课程培训大纲的构建[D]. 王亚萍.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新课程理念下的《药物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研究[D]. 曹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语言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八章为例[D]. 付美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 马茜兰.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移动APP提高中职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D]. 彭金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6]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7]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与谋程标准一致性研究 ——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D]. 李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CBE模型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D]. 周壮志.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10]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化学试题属性标注体系的构建[D]. 魏依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计算药物分析课程的教与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