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从业人员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

广告从业人员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

一、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曹明香[1](2021)在《大数据时代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广告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媒体融合的深化,广告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以广告公司以及甲方企业为主进行实际的调研分析,了解企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数量、不同岗位的专业需求及现状,提出重构并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探求联合仿真实践、确定专业培养方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校外实习锻炼,尤其是新兴互联网行业对广告专业技能的提升等实践教学的对策。

奚路阳,史晖[2](2021)在《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指出了工具理性逻辑下的广告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并探讨了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谷虹[3](2021)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文中认为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围绕"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展开。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指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为"新型主流媒体"和"县级融媒体"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的全媒体人才;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网络舆情监测、风险研判与沟通引导能力的高级传播管理人才;为网络媒体平台输送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正确政治导向的新媒体创新应用人才。按照复合与创新两个维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定位可界定为四个区间: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营销推广、新技术创新应用与网络社群运营、网络公共传播与新媒体产品研发、融媒体新闻策划与全媒体运营管理。

赵心,宋维山[4](2021)在《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媒格局的变化,广告学专业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在顶层设计层面抓好建设导向,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综合分析人才培养的能力构成、技能构成、综合素质构成,建设人才"思维意识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实务技能模块"体系,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张子娟[5](2021)在《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析——以珠海科技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强调"应用为本"的广告学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遇到不少挑战。地方民办高校如何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契机,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新形势下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珠海科技学院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魏岚[6](2021)在《改革与创新:数据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文中指出人才培养是广告教育的根本,大数据的发展带来广告运作模式的变化,广告人才培养凸显新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树立"产出导向教育"的OBE教育理念,高校与行业共同开发课程,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将"数据素养"纳入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方法,体现数据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加大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探索和创造"以学为主,学以致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

任海燕[7](2021)在《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A、B、C三所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将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事业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支撑,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不断开放和完善,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承担着学前教师教育的任务,其人才培养质量将关系到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影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如何、如何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培养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值得探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本研究选取三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采用目的性抽样,对大一至大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根据研究目的及问卷回收情况对三所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以全面、深入了解三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首先,本研究对三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差异性检验结果中发现,三所大学虽都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资源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且不同性别、年级和高考志愿选择的学生所感知的人才培养情况在整体上存在显着差异。其次,结合三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访谈对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围绕研究的五个维度提出立足自身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设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各方合作,提高学习资源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性作用的建议。

廖秉宜[8](2020)在《数字时代的广告教育与教学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时代,广告产业面临深刻变革,广告教育也亟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业界变化培养专业人才。产业之变与教育之困数字时代的广告产业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广告占中国广告市场的整体规模超过一半,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数字营销传播成为主流;二是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

叶沅笙[9](2020)在《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的上层建筑,决定并指导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媒介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尤其是两微一端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格局,传统的课程设置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出调整甚至改变。在中国知网上以体育新闻为关键字检索共有1251篇论文,其中体育新闻专业共有论文95篇,对于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改革中涉及课程设置改革研究较少,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如何与时代保持一致,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体育新闻专门人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如何让培养的人才适应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变化,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体育新闻专业作为融合性的跨学科专业,同时具备新闻传播学实践性强的学科特色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建设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本文选取8所中国高校和5所美国高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冀望能对我国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首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其次,在系统梳理中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评价,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对比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其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性课程等方面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中国重视思政,美国追求博雅;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国专业性较强,美国跨学科性较强;在实践环节中,中国采用阶段性实习且平台较窄,美国实施交替性实习且平台较广。第三部分通过对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及需求,提出完善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第一,转变人才评价标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人才;第二,立足体院课程资源现状,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第三,完善核心课程设置,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素。

奚路阳,史晖[10](2020)在《新时代语境下地方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考察广告教育新时代语境具体表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发展实际,首先指明"术为先、学并重"应是其广告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再从广告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广告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进而围绕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评价的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对新时代语境下地方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展开讨论,以期为当前的广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时代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研的目的
二、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调研思路
    (二)调研基本方法
    (三)调研的内容
三、调研分析
    (一)广告公司及企业对广告岗位需求情况的调查
    (二)详细专业分布调查
    (三)广告岗位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
    (四)广告专业毕业生网络调查情况
        1.现阶段认为最需要提升的能力的调研。
        2.对专业技能提升帮助较大的课程设置调研。
        3.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
四、建议和对策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2.专业培养方向。
    (二)重构并优化课程体系
    (三)积极探求联合仿真教学
    (四)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夯实专业实操能力
    (五)强化校外实习锻炼
五、结语

(2)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工具理性逻辑下的广告学专业教育及其存在的弊端
三、价值理性的回归: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将立德树人作为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二)提高政治站位,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以广告学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开发专业“课程思政”特色资源
    (四)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实施课程思政“三融入”教学方法
四、结语

(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格局与核心问题
    (一)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三次改革
    (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的现状格局
    (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网络与新媒体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与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服务国家战略是根本指向
    (二)专业定位:对接社会需求是生存基础
    (三)能力体系: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发展思路
三、基于“国家标准”与当前国内新闻院校实践样本的讨论
    (一)中国传媒大学:以“内容”为基点的优势延伸
    (二)华中科技大学:以“产品”为突破的创新探索
    (三)暨南大学:以“融合”为目标的协同升级
    (四)一些院校的新探索:以“数据”为资源的产学研一体化
    (五)讨论与评述

(4)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要做好教改顶层设计
    1.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培养目标调整
    2.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改革
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师资队伍尚需年轻化专业化
    2.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3.实践环节建立实训体系和实践基地
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建设积极寻求校方支持
    2.人才培养模式应精准定位
    3.广告学教学向科学性方向发展

(5)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析——以珠海科技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为本:当前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以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二)以赛促学,有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联动,无缝对接社会人才需求
二、亦步亦趋: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师资缺乏,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二)课程体系滞后,难以紧跟市场变化
    (三)产教对接质量不高,难以助力地方发展
三、守正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专思融合:做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二)学科交叉: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产教融合:强化实践创新能力
    (四)内优外引: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
四、结语

(6)改革与创新:数据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带来广告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2.广告人才培养凸显新要求
    2.1 行业需求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2.2 当前广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大数据广告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3.1 教育理念改革:树立“产出导向教育”的OBE理念
    3.2 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课程,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
    3.3 教学内容改革:将“数据素养”纳入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3.4 教学方法改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4.数据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
    4.1 理论研究+实践平台
    4.2 突出数据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应用能力的训练
    4.3 创意与数字技术结合

(7)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A、B、C三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受到重视
        1.1.2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学前教育专业提出详细要求
        1.1.3 地方综合性大学肩负培养优秀学前教育人才使命
        1.1.4 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述评
    1.4 概念界定
        1.4.1 地方综合性大学
        1.4.2 学前教育专业
        1.4.3 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本分析法
        2.3.2 问卷法
        2.3.3 访谈法
    2.4 研究工具
        2.4.1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2.4.2 访谈提纲
    2.5 研究实施过程
        2.5.1 预调查
        2.5.2 正式调查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3.1.1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3.1.2 不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感知的人才培养差异性分析
    3.2 基于三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访谈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人才培养目标
        3.2.2 课程设置
第四章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
    4.1 培养目标细化但定位不够清晰
    4.2 课程内容丰富但设置不够合理
        4.2.1 课程内容过多
        4.2.2 实践课程的安排质量有待提高
    4.3 教学注重启发学生但方式较为单一
    4.4 学习资源较为丰富但质量不一
    4.5 评价较为合理但仍有不足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5.1 立足自身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5.1.1 统筹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5.1.2 综合利用本校资源
    5.2 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5.2.1 压缩整合课程,广泛开设选修课程
        5.2.2 重审艺术技能课程,定向设置课程
    5.3 健全教学制度,丰富教学形式
        5.3.1 实行“双导师”制
        5.3.2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5.4 加强各方合作,提高学习资源质量
    5.5 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导向性作用
        5.5.1 建立畅通评价反馈机制
        5.5.2 丰富评价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据分析附表
    附录2 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8)数字时代的广告教育与教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产业之变与教育之困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教育理念和创新方向
广告教育的武大经验

(9)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理论
        2.1.2 体育新闻专业
        2.1.3 课程设置
    2.2 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3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的研究现状
        2.3.1 对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研究
        2.3.2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问题的研究
        2.3.3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办学培养模式的研究
        2.3.4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3.5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2.4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研究状况
    2.5 文献评价
    2.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6.1 研究目的
        2.6.2 研究意义
        2.6.2.1 对体育新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2.6.2.2 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及意义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4 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4.1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4.1.1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
        4.1.2 美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
        4.1.3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差异分析
        4.1.3.1 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差异
        4.1.3.2 培养目标功能导向的差异
        4.1.3.3 培养目标表述方式的差异
        4.1.3.4 培养目标表现形式的差异
    4.2 中美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比较分析
        4.2.1 我国体育新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4.2.1.1 通识教育、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设置
        4.2.1.2 专业类课程的设置
        4.2.1.3 实践课程的设置
        4.2.1.4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4.2.1.4.1 突出体育特色
        4.2.1.4.2 重视提高学生的国际信息传播能力
        4.2.1.4.3 新媒体课程应变力不足,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4.2.1.4.4 跨学科性弱,融合性课程较少
        4.2.1.4.5 重视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学科知识面较窄
        4.2.2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4.2.2.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4.2.2.2 专业课程设置
        4.2.2.3 专业任选课程设置
        4.2.2.4 实践活动设置
        4.2.2.5 结业课程设置
        4.2.2.6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4.2.2.6.1 “大学科”的通识教育与“小众化”的专业教育相结合
        4.2.2.6.2 以新闻学和体育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渗透和拓展
        4.2.2.6.3 新媒体相关课程理论与技术并重
        4.2.2.6.4 结业课程设置灵活
        4.2.3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4.2.3.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中国重视思政,美国追求博雅
        4.2.3.2 专业课程设置对比:中国专业性较强,美国跨学科性较强
        4.2.3.2.1 必修课程设置对比:中国课程重实务,美国课程重思维
        4.2.3.2.2 选修课程设置对比:中国课程设置模块化,美国课程设置自由化
        4.2.3.3 实践环节设置对比:中国阶段性实习且平台较窄,美国交替性实习且平台较广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转变人才评价标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人才
        5.2.1.1 培养目标以“思维与能力并重”为功能导向
        5.2.1.2 培养目标以“个人与社会融合”为价值取向
        5.2.2 立足体院课程资源现状,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
        5.2.2.1 提升通识教育课程地位,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
        5.2.2.2 丰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多渠道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5.2.2.3 完善通识教育评价标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
        5.2.3 完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素
        5.2.3.1 完善知识要素:增加融合性课程和教学实践
        5.2.3.2 重视素质要素:健全专业素质类课程
        5.2.3.3 协调能力要素:注重实践和鼓励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10)新时代语境下地方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告教育新时代语境的具体表征
    (一)广告产业发展开始进入新时代阶段
    (二)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战略的实施为地方本科高校广告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引
    (三)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地方本科高校广告教育带来重要机遇
二、新时代语境下地方本科高校广告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确定
    (一)应确定“术为先、学并重”的广告人才培养定位
    (二)根据培养定位,确定符合广告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新时代语境下地方本科高校广告教育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构建需求导向、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告产业技术进步要求的课程体系
        1. 优化原有课程模块的课程构成,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动态性
        2. 提高实践课程比重,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 以“课程—培养目标”矩阵科学处理课程体系内部的各种关系
    (二)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促成培养目标的达成
        1. 采取多平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 创新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三)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 突破制度性障碍,打造自有的、满足人才培养改革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2. 构建“整体合作”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四、结语

四、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证研究[J]. 曹明香. 新闻研究导刊, 2021(22)
  • [2]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J]. 奚路阳,史晖. 教育传媒研究, 2021(05)
  • [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 谷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08)
  • [4]区域性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赵心,宋维山. 中国报业, 2021(14)
  • [5]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广告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析——以珠海科技学院为例[J]. 张子娟. 传播与版权, 2021(06)
  • [6]改革与创新:数据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魏岚. 中国传媒科技, 2021(06)
  • [7]地方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A、B、C三所大学为例[D]. 任海燕. 河北大学, 2021(02)
  • [8]数字时代的广告教育与教学创新[J]. 廖秉宜. 中国广告, 2020(11)
  • [9]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 叶沅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10]新时代语境下地方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奚路阳,史晖. 教育传媒研究, 2020(02)

标签:;  ;  ;  ;  ;  

广告从业人员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