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心室自动捕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具有心室自动捕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一、自动心室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黄慧玲[1](2020)在《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的人工优化》文中指出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量症状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得到治疗。然而,起搏器置入患者仍需在随访中对起搏器参数设置进行不断优化,在获得最佳临床效果的同时,使得潜在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在起搏器的相关参数中,房室间期(AV delay/AV interval,AVD/AVI)可以通过影响心室的前负荷影响心脏的射血能力,对于实现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房室机械同步、避免电生理不利影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既往对于起搏器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而对双腔起搏器人群涉及较少。本文拟就双腔起搏器AVD优化的目的、临床研究进展、起搏器的人工优化方法等作一综述。

王宇迪[2](2020)在《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观察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的机型特点及相关随访参数,并与进口起搏器美敦力RED01进行比较,探讨创领REF3201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国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埋藏式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随机选取20例安装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安装进口起搏器美敦力RED01患者21例进行对照。将两组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别记录两组起搏器患者起搏器植入时,术后1、3、6、12月时的起搏器相关参数,包括:起搏阈值、导线阻抗、P/R波振幅,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包括:起搏器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心脏穿孔、电极脱位、静脉血栓形成、起搏器综合征等,对比二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 果]1.本研究共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植入永久心脏双腔起搏器的病例41例,均植入成功并定期随访。2.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9例(45%)及女性患者11例(55%),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1例(52.38%)及女性患者10例(47.62%),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分布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36);研究组患者年龄为74(66.5,8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8(60.5,80.0)岁,两组年龄组成无明显差异(P=0.379);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427)。3.起搏参数对比(测试时电极极性均为双极),研究组与对照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在术中及术后1、3、6、12月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1、3、6、12月的起搏阈值较术中即刻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1月时阈值趋于稳定,与植入后3、6、12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1、3、6、12个月心房、心室阻抗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相比,术后1、3、6、12个月与术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术后1、3、6、12个月的P/R波振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起搏器体积及预期使用寿命,研究组起搏器尺寸、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预期剩余寿命:术后6月时研究组的预期剩余寿命为9.40±1.27年,对照组的预期剩余寿命为9.61±1.32年;术后12个月时研究组预期剩余寿命为9.00±1.02年,对照组12个月预期剩余寿命为9.28±1.00年,两者相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起搏器费用:研究组起搏器及电极总价为27200元,对照组总价为37429.35元,研究组平均住院费为34853.11±1915.84元,对照组为44801.69±1595.88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起搏器囊袋感染及破溃、起搏阈值升高、感知不良、电极脱位及断裂、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及起搏器本身故障。[结 论]1.在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植入后的12个月内,随访各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R波振幅)与进口起搏器RED01类似,参数稳定可靠;2.安全性方面:国产起搏器与进口起搏器相似,未出现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起搏器囊袋感染及破溃、起搏阈值升高、感知不良、电极脱位及断裂、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及起搏器本身故障,安全可靠;3.国产起搏器体积小、价格低,可作为临床应用的首要选择之一。

蒲里津,赵璐露,何忠荣,王钰,华宝桐,代荣俗,丁旭萌,赵玲[3](2019)在《基于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左心室间期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双腔起搏系统基于右心房-左心室间期(RAS-LVS)自动优化单左心室起搏房室间期(AVI)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可行性及算法。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CRTⅠA类适应证并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11例,延长AVI后测定RAS-LVS,基于该间期在超声心动图下优化单左心室起搏的AVI,比较术前及术后间期优化后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IVM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QRS时限的差异。计算单左心室起搏优化的AVI与RA-LV间期比值(左心室优先系数ε)。结果 与术前比较,AVVTI[(22.84±2.15)cm对(16.43±2.31)cm,P<0.05]、LVEF(37.2%±3.88%对27.61%±4.20%,P<0.05)、TS-SD12[(93.92±24.59)ms对(122.06±22.23)ms,P<0.05]、IVMD[(65.27±11.29)ms对(82.64±14.74)ms,P<0.05]、MRA[(3.10±1.12)cm2对(4.28±1.25)cm2,P<0.05]、QRS时限[(135±11)ms对(187±21)ms,P<0.05]均明显改善,RAS-LVS为(300±41)ms,优化的AVI为(151±18)ms,ε为0.55±0.09。结论 双腔起搏器基于RAS-LVS优化AVI可实现CRT,最佳AVI为RAS-LVS的55%。

冯莉,陈顾江,吉亚军,杨亚莉[4](2019)在《美敦力起搏器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室自动阈值管理是美敦力公司的心室自动阈值检测功能,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定时检测心室起搏阈值,自动确定、调整起搏器输出电压。是一种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低起搏能量输出从而达到延长起搏器寿命的自动化功能。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5](2018)在《“起搏心电图”专家共识讨论稿(一)》文中研究指明前言起搏心电图是临床心电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随着起搏技术的提高与植入量的递增,起搏心电图的数量日渐增多,难度日趋复杂,已成为临床心电图的一个难点,甚至使不少心电图医生有谈虎(起搏心电图)色变的情况。为了解决心电图医生阅读与判断起搏心电图所遇困难,中国心电学会邀请国内相关专家成立了"起搏心电图应

何忠荣[6](2018)在《基于双腔起搏器右房—左室间期优化房室间期实现CRT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双腔起搏系统基于右房-左室(RAS-LVS)间期优化房室间期(AVI)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符合ACC/AHA指南CRT指南I类/A适应证并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CHF)11例。符合入选标准者纳入研究。根据延长房室间期(AVI)后所测定的RAS-LVS间期,在心脏超声指标及心电图QRS波时限监测下,基于该间期优化双腔起搏器的AVI,比较术前及术后间期优化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十二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QRS波时限的差异、主动脉前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IVM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计算双腔起搏器起搏优化的AVI与RA-LV间期比值(左室优先系数ε)。结果与术前比较,AVVTI(22.84±2.15cm vs 16.43±2.31cm,P<0.05)、LVEF(37.2 ± 3.88%vs 27.61 ± 4.20%,P<0.05)、TS-SD12(93.92 ± 24.59ms vs 122.06 ± 22.23ms,P<0.05)、IVMD(65.27 ± 11.29ms vs 82.64 ± 14.74ms,P<0.05)、MRA(3.10±1.12cmm2 vs 4.28±1.25 Cm2,P<0.05)、QRS 波时限(135±11msvs187±21ms,P<0.05)均明显改善,RAS-LVS 间期为 300±41(ms),优化的 AVI 为 151 ±18(ms),ε为 0.55±0.09。结论应用双腔起搏器基于RAS-LVS间期优化AVI可实现CRT,最佳AVI为RAS-LVS间期的55%。

吉亚军,吴师伟,陈顾江,冯莉[7](2018)在《圣犹达起搏器的自动夺获功能(二)》文中研究说明自动夺获功能(Auto Capture)算法是圣犹达公司在早期单腔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基础上改进而来,应用于圣犹达公司的单、双腔起搏器(型号5xxx、PMxxxx),同样具有自动确认起搏夺获,自动保护性起搏,自动测定起搏阈值,自动设置起搏电压功能。

俞晓珍[8](2018)在《起搏器夺获管理功能的不同心电图表现》文中认为夺获管理是美敦力起搏器阈值自动管理的方式,包括心室夺获管理和心房夺获管理,心房夺获管理分为心房频率重整(ACR)方法和房室传导(AVC)方法。夺获管理功能运作过程分为3个步骤:(1)支持周期;(2)测试脉冲;(3)备用脉冲(ACR方法不发放备用脉冲)。本文以动态心电图实例来说明典型或不典型的夺获管理功能运作时的心电图特点。

廖新息,胡桂梅,陈淑倩[9](2016)在《小儿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术后22例随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小儿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心功能状况。方法对22例儿童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其中男10例,女12例,手术年龄8.5个月(3 d11岁),体质量6.35(2.743.6)kg。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Ⅲ°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起搏器18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阿斯综合征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5年3个月,收集患者检查结果及心室夺获阈值、电极阻抗等电生理学信息。结果除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外,其余均植入单腔起搏器。与心动过缓有关的临床症状消失,患儿发育良好,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有2例(9.1%)患儿死亡(原因不明),3例(13.6%)出现电池提前耗竭而重新植入起搏器,未出现电极断裂、移位及囊袋感染等并发症。末次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6%±6%,有1例(4.8%)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没有因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将末次复查心室夺获阈值、电极阻抗、灵敏度与植入起搏器即刻进行比较,未发现显着变化。结论心外膜起搏近、中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本组出现因安装单腔起搏器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进一步优化起搏器选择策略。

何方田,李晨[10](2016)在《引发心室备用脉冲发放原因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引发心室备用脉冲发放通常见于下列5种情况:①出现在交叉感知窗内的各种电信号,如自身QRS波群、心室颤动波等;②起搏器参数设置不当,如心房后心室空白期设置过短、心室感知灵敏度过高等;③肌电波或外界电磁信号干扰;④开启心室起搏阈值自动检测功能;⑤开启心室起搏管理功能(MVP)。现结合相关病例进行解读和分析。一、出现在交叉感知窗内各种电信号引发心室安全起搏脉冲发放(1)心房感知功能不足:当心房电极全部或部分不能感知自身窦性P波或房性P′波而呈固定性或

二、自动心室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心室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美敦力起搏器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阈值管理的工作原理
    1.1 起搏夺获的自动确认
        1.1.1 极化电位斜率的特点
        1.1.2 心室除极波电位斜率的特点
    1.2 起搏阈值测定方法
        1.2.1 测定起搏阈值
        1.2.2 起搏电压值的自动化程控
        1.2.3 起搏阈值搜索前状态检测
        1.2.4 基本特征 (图8)
        1.2.5 测试过程:
    1.3 起搏电压的判断方法
    1.4 起搏阈值测定时间间期
2 自动阈值管理的心电图表现
    2.1 非心房跟踪模式的心室起搏阈值自动搜索
    2.2 心房跟踪模式下的起搏阈值自动搜索
3 VCM与其他起搏器功能的相互影响
4 心室自动阈值搜索暂停或异常终止的原因

(5)“起搏心电图”专家共识讨论稿(一)(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起搏心电图对起搏器功能判断的局限性
    1.起搏器相关信息心电图医生基本不知
    2.重在基本功能是否正常的判断
二.应熟知起搏器基本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基本概念与术语
    一.起搏器编码 (2001年北美NASPE)
    二.起搏心电图常用字母
    三.基本概念与术语

(6)基于双腔起搏器右房—左室间期优化房室间期实现CRT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
致谢

(7)圣犹达起搏器的自动夺获功能(二)(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确认起搏夺获
2 融合波排除
    2.1 运算法则
    2.2 开启自动自主传导搜索 (AICS) 及心室自身优先 (VIP) 情况下融合波排除算法
    2.3 负向AV滞后伴搜索
3 夺获恢复
4 自动阈值搜索
6 ER感知灵敏度测试
7 与其他功能的相互影响
    7.1 程控
    7.2 噪音反转
    7.3 磁铁反应
    7.4 PV间期和AV间期
    7.5 AICS和VIP功能
    7.6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选项
    7.7 心室安全备用
    7.8 窦性心动过速
    7.9 滞后频率和VVI (R) 模式
    7.1 0 较长的AV/PV间期
    7.1 1 择期更换提示 (elective

(8)起搏器夺获管理功能的不同心电图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讨论

(9)小儿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术后22例随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植入起搏器类型
    1.3 植入方法
    1.4 起搏器参数设定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起搏器安装结果
    2.2 随访结果
        2.2.1 临床症状
        2.2.2 心脏超声随访结果
        2.2.3 程控随访
3 讨论

四、自动心室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的人工优化[J]. 王星,黄慧玲.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10)
  • [2]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D]. 王宇迪.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基于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左心室间期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 蒲里津,赵璐露,何忠荣,王钰,华宝桐,代荣俗,丁旭萌,赵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01)
  • [4]美敦力起搏器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J]. 冯莉,陈顾江,吉亚军,杨亚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01)
  • [5]“起搏心电图”专家共识讨论稿(一)[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8(03)
  • [6]基于双腔起搏器右房—左室间期优化房室间期实现CRT的可行性研究[D]. 何忠荣.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7]圣犹达起搏器的自动夺获功能(二)[J]. 吉亚军,吴师伟,陈顾江,冯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2)
  • [8]起搏器夺获管理功能的不同心电图表现[J]. 俞晓珍. 心电与循环, 2018(02)
  • [9]小儿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术后22例随访分析[J]. 廖新息,胡桂梅,陈淑倩.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05)
  • [10]引发心室备用脉冲发放原因解析[A]. 何方田,李晨. 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6

标签:;  ;  ;  

具有心室自动捕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