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机制提高印刷机的送纸性能

采用新机制提高印刷机的送纸性能

一、采用新机构提高印刷机的输纸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1](2020)在《电脑程控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用菌培养料在国家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不断进步,食用菌培养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对食用菌粉栽培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食用菌培养料的装袋都是手工操作,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同时,由于食用菌培养料在装袋和扎口过程容易出现装袋扎口不严密,造成漏泄问题或二次装袋问题,不利于工厂作业过程中装袋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工厂生产效益的提高。为此,根据装袋扎口一体机的功能与设计要求,有必要研制一款能够顺利实现食用菌培养料自动装袋扎口的机器,满足工厂装袋扎口高效化以及自动化,从而减少食用菌装袋扎口过程的人力付出。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立体背景和研究意义,着重对装袋扎口一体机的机械结构及总体机构设计了两种方案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其次,对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的关键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分析,包括对捡拾装袋机构设计、真空吸附传送机构设计、导入装袋机构设计,通过这些主要部件的设计,实现一体机的捡拾、装袋、扎口等基本自动操作功能。然后,针对对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软件控制系统设计,分析了软件系统简介、PLC程控技术应用、程控触屏界面设置,从而为一体机最重要的自动装袋技术和自动扎口技术实现程控控制。最后,结合全文分析和设计,试制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样机,进行应用检测。通过实验环境的设定和对一体机设备最终效果的实验分析,依据设备加工效果评测标准与方法,进行了电动扎口机扎口实验以及一体机包边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脑程控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符合预期目标,满足工作连续、精度要求,更好地提升了国内食用菌装袋扎口效率。

张俊杰[2](2020)在《喷墨输纸系统动力学和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印刷业的发展也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印刷作为新型印刷的代表,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喷墨印刷是数字印刷的一项重要方式,优点突出,特别是无版印刷方式,极大地缩短了印刷时间,因此,对于喷墨印刷的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印刷业的转型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针对某企业喷墨印刷设备输纸不稳定的问题,优化设计输纸系统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研究。本文对传统的输纸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压电喷墨印刷技术设计了一套专用的喷墨印刷机输纸试验装置,建立了纸张实际传送模型和输纸辊—输送带系统结构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验证了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仿真技术对纸张输送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套喷墨印刷适用的输纸试验装置,分析了输纸试验装置运动机构的力学特性,确定了辊轴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完成了组件选择和整体结构设计。(2)对于输纸板结构、纸路设计和输纸辊-输送带系统工作特性进行相应的研究,提出输纸板结构设计、纸路优化思路并对输纸辊-输送带系统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动力学分析。(3)输纸系统输纸过程的模型仿真验证,通过建立喷墨印刷输纸系统输纸过程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基于标准κ-ε算法,在CFD仿真软件上对输纸过程流场状态仿真。

吴强,李国富,林军[3](2019)在《基于Fluent的电池包装机吸头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电池包装机中吸头对封套的吸附不稳定而影响整机的包装效率的问题。通过封套受力理论分析得到吸头性能的评价指标,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吸头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吸头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吸头吸嘴口平均流速的影响重要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吸气管口径、真空度、内腔直径,当取吸气管口径8 mm、真空度80 kPa、内腔直径为9 mm时,吸嘴口流速的平均值最大,较改进前提高了约27%,样机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吸头使封套张开率达99.3%,提高电池包装效率的同时也为其它吸附装置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艺[4](2019)在《吸风输送机的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某纸盒制盒的生产线仍然是人工流水线,生产的纸盒质量不均、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迫切需要一款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代替人工生产线。吸风输送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料的输送、定位、成型质量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课题研究的是自动化生产线里框型纸盒成型设备中的吸风输送机,由于框型纸盒成型的特殊性,对吸风输送机的稳定性、准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吸风输送机进行相关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纸盒成型设备中的吸风输送机为例,利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吸风输送机的方案和结构进行初步设计,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2)对物料建立受力模型,分析影响吸风输送机稳定输送的相关因素。建立吸风输送机透过面积的数学模型,分析吸风输送带及吸风箱孔半径和孔间距对吸风输送机运行时透过面积变化的影响。确定吸风输送机相关参数,使透过面积的变化波动变小,降低透过面积变化对输送稳定性的影响。(3)吸风输送机运行时,吸风箱阻力和吸附负压的变化会对物料的稳定输送产生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Fluent软件,对吸风输送机上的吸风箱阻力进行分析。获取吸风输送机的吸风输送带在运行时,吸风箱内外压差的变化和规律。(4)应用传统静态法对吸风输送机各点张力进行分析计算;同时,考虑输送带的力学特性,对吸风输送机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刚体元分析方法,在ADAMS中建立吸风输送机的虚拟样机,对吸风输送机中带块的速度、位移和张力等进行分析。为吸风输送机的设计和稳定运行提供一定指导。本文通过对吸风输送机透过面积的变化、吸风箱的阻力和吸附负压变化及吸风输送机动态特性的研究,对吸风输送机稳定输送因素进行分析。为吸风输送机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支撑。

郑俊强[5](2016)在《柔性纸币的平整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纸币是国民经济活动中重要的流通介质之一,因其具有质量轻、材料薄、易变形的特点,导致柔性纸币流通过程中常处于褶皱和折叠状态。目前对于这类纸币的处理主要依靠手工进行,柔性纸币的平整化就是通过机械方式将随机折叠的纸币展开为平整状态,使其满足现有的自动化金融设备对纸币的接收要求。国内外针对柔性纸币平整化的技术研究和装备设计理论很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柔性纸币平整化的技术原理和结构设计方案,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针对纸币随机堆放的特点,提出了变孔型负压带吸附方法,实现了纸币的单张拾取和稳定输送。研究了负压带腔体的压力分布,结合负压带孔型和压力,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纸币在负压带吸附作用下承受拉力载荷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加载过程中纸面的力学特性,获得了纸币在负压带孔吸附下可承受的临界拉力,研究了负压带的吸孔结构对临界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条形侧孔的宽度和侧孔与中心孔的间距对纸币的临界拉力影响显着,增大侧孔宽度和两孔间距可提高纸币的吸附性能。根据纸币平整化的技术原理,提出了吸附区域可控的负压滚筒吸附方法,研究了滚筒腔体的压力分布,建立了纸币在滚筒吸附作用下承受拉力载荷的数值仿真模型。获得了纸币在滚筒吸附作用下可承受的临界拉力,研究了滚筒的吸盘结构对临界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盘孔径和吸孔在滚筒圆周方向的分布间距对纸币的临界拉力影响显着,增大孔径和周向间距可提高纸币的吸附性能。提出了负压带吸附下基于差速摩擦原理的纸币展开方法。推导了折叠纸币展开过程中形态演变的控制方程,采用修正的库仑摩擦力模型和纸币扭转弹簧模型建立了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建立了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纸币展开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定义了折叠纸币展开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了负压带吸附下辊轮参数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辊轮与负压带的接触间距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最显着,当接触间距在0.1mm0.18mm范围内时,随着接触间距的增大,纸币展开质量明显降低;当负压带设计速度为0.5m/s,辊轮直径15mm时,在21r/s63r/s转速范围内,辊轮转速变化对纸币的展开质量影响不大;辊轮直径对纸币的展开形态影响显着,当直径大于30mm时,纸面出现褶皱和破损,且褶皱程度随着辊轮直径的增大而加剧。对纸币的折叠姿态进行统计分析,将折叠纸币分成四类,针对折叠类别提出了双滚筒换接吸附的纸币展开方法。推导了折叠纸币展开过程中形态演变的控制方程,建立了滚筒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建立了滚筒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纸币展开过程中的力学特性,研究了辊轮参数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辊轮和滚筒圆柱面的接触间距在0.07mm0.19mm范围内时,随着接触间距的增大,纸币展开质量先提高再降低,接触间距为0.1mm时,纸币的展开质量最佳;当滚筒设计直径400mm,滚筒转速1r/s,辊轮直径15mm时,辊轮转速在54r/s158r/s范围内,纸币的展开质量随着辊轮转速的增大而提高;当辊轮直径在15mm45mm范围内时,随着辊轮直径的增大,纸币展开质量先提高再降低,辊轮直径为25mm时,纸币的展开质量最佳,辊轮直径大于25mm以后,纸币的展开质量急剧降低。搭建了纸币吸附作用的实验平台,对纸币在负压带和滚筒吸附下可承受的临界拉力进行了实验测试,并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纸币临界拉力与仿真结果的差值在合理范围以内,两种方法下纸币的临界拉力随吸孔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建立的数值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纸币吸附装置的结构设计。

郑俊强,何林,唐正强[6](2016)在《负压孔型对真空输纸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真空输纸性能,对输纸带的负压孔型与侧规拉力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柔性薄片纸张受力屈曲具有几何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真空输纸技术中纸张力学行为的显式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种不同形状的输纸带孔对侧规拉力承载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得出了孔面积78.5mm2负压10000Pa时,三种不同孔型吸附下纸张被拉动的临界侧规拉力分别为0.1008N、0.1024N、0.0912N。结果表明:采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进行真空输纸技术中纸张的力学行为分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正方形孔比三角形孔和圆形孔具有更好的侧规拉力承载性能,三种孔型中临界拉力均随负压的增大而增大。

郑俊强,何林,唐正强[7](2016)在《真空输纸技术中纸张的力学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为提高真空输纸性能,对真空输纸装置中纸张的应力分布和承受侧规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由于柔性薄片纸张受力屈曲具有几何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真空输纸技术中纸张力学行为的显式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基于LSDYNA壳单元研究了纸张在负压和侧规拉力加载过程中纸面应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得出了孔径15mm负压12000Pa时,吸附纸张被拉动的临界侧规拉力为0.6N。结果表明:负压加载过程中,纸面应力呈环形分布,最大应力发生在纸张与孔边界接触区域;侧规拉力加载过程中,环形应力区域被破坏,应力分布延伸至整张纸面。

李婧[8](2015)在《利优比新菱新型924胶印机:延续经典 定义更高品质》文中提出强强联合最大的焦点在于双方在技术上实现真正的有效融合与创新,这也是突出双方优势、寻求长久发展的根基所在。2014年1月19日,北京嘉和顶新科贸有限公司于郑州成功举行了"日本RYOBI MHI(利优比新菱)新型924胶印机产品介绍演示会"。利优比新菱印刷机株式会社营业本部海外营业部副部长佐佐木晋一,嘉和顶新高层领导,河南省包装协会副秘书长郑伟,郑州联合印务有限公司总经

卢晨[9](2014)在《小型数字书壳机的设计和优化》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精装书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精装书单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虽然存在所谓的全自动精装书单机—书壳机,但因为体积庞大,准备工时过长等问题,难以适应目前精装书小批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生产要求。本文在调研分析国内外书壳机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小型数字书壳机。首先,本文在分析小型数字书壳机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小型数字书壳机进行了总体框架设计,包括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其次,在分析小型数字书壳机真空输纸部件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下吸式的真空输纸部件。在对真空输纸部件的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输纸稳定性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真空输纸部件的输纸稳定性都进行较好的控制。再其次,在分析真空传送部件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输纸带式的真空传送部件的整体机械结构,同时简单介绍了真空传送部件的气路设计。为了使得封面纸张稳定地吸附在输纸带上,对真空腔上孔和输纸带上孔的布局和大小做优化设计。再其次,在分析折边部件和取板落板部件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零调整时间的折边部件和可旋转的取板落板部件,建立小型数字书壳机的三维模型并制造样机。最后,在确定的小型数字化书壳机整体控制系统方案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模块、系统控制主处理模块、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等硬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案,具体分析了所设计的系统开机主模块、取板与进纸上胶模块、压板折边模块等软件系统的设计流程。

敖银辉,王广辉[10](2012)在《基于ADAMS的变速输纸机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分析了胶印机的纸张输送机构特点。利用转动导杆变速机构实现变速输纸,降低纸张到达前规时的速度,从而减小冲击,提高定位准确性。应用ADAMS建立了导杆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减小纸张到达前规时的速度及导杆、销钉约束力为目标,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优化,确定机构的最佳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印速不变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目标速度,减小冲击。

二、采用新机构提高印刷机的输纸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新机构提高印刷机的输纸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电脑程控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总体结构设计
    2.1 整体设计要求
        2.1.1 技术要求
        2.1.2 功能要求
    2.2 机械结构总体方案设计
        2.2.1 机械结构及工作流程方案一
        2.2.2 机械结构及工作流程方案二
    2.3 机械结构总体方案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关键机构的部件设计
    3.1 捡拾装袋机构设计
        3.1.1 功能与设计目标
        3.1.2 捡拾机构设计
        3.1.3 装袋输送机构设计
    3.2 真空吸附传送机构设计
    3.3 导入装袋机构设计
        3.3.1 开袋机构的设计
        3.3.2 装袋机构的设计
        3.3.3 扎口机构的设计
    3.4 排气扎口机构设计
        3.4.1 牵引机构的设计
        3.4.2 排气扎口机构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软件控制系统设计
    4.1 软件系统简介
    4.2 PLC技术程控应用
    4.3 触摸屏界面设置
    4.4 PLC控制程序设计
    4.5 程控应用实现
        4.5.1 自动装袋技术
        4.5.2 自动扎口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设计的应用检测
    5.1 实验环境
    5.2 设备效果实验
        5.2.1 设备加工效果评测标准与方法
        5.2.2 电动扎口机扎口实验
        5.2.3 一体机包边实验
    5.3 设备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喷墨输纸系统动力学和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喷墨印刷技术概述
        1.2.2 喷墨技术的性能比较
        1.2.3 喷墨印刷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压电喷墨设备印刷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1.3 研究目的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喷墨输纸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1 纸张稳定性研究
        2.1.1 纸张歪斜因素分析
        2.1.2 纸张失控因素分析
        2.1.3 走纸平稳性因素分析
    2.2 负压输纸
        2.2.1 真空负压输纸系统的理论研究
        2.2.2 输纸系统面临问题分析
        2.2.3 输纸方式工艺简介
        2.2.4 装置的系统构成
        2.2.5 负压输纸系统功能配置
    2.3 本章小结
3 输纸系统试验装置设计
    3.1 装置的工艺要求和性能参数
    3.2 试验装置的机械结构和基本工作要求
        3.2.1 装置的机械结构
        3.2.2 试验装置的结构原理
    3.3 试验装置的结构方案
        3.3.1 电机选型分析
        3.3.2 纸张输送方式的分析
    3.4 试验装置主要结构的设计
        3.4.1 纸路的设计
        3.4.2 输纸板结构分析
        3.4.3 输纸辊—输送带系统分析
    3.5 试验装置控制部分分析
        3.5.1 控制功能的简介
        3.5.2 控制部分的模型建立
    3.6 本章小结
4 纸张稳定性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
    4.2 仿真模拟
        4.2.1 模型简化
        4.2.2 网格划分
        4.2.3 边界条件
        4.2.4 湍流模型分析
    4.3 仿真分析
        4.3.1 仿真方案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3)基于Fluent的电池包装机吸头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吸头系统工作原理及吸着理论分析
    1.1 吸头工作原理
    1.2 封套负压吸附系统组成
    1.3 封套吸附受力的理论分析
2 数值模拟理论与计算方法
    2.1 吸头物理模型
    2.2 数值模拟理论
    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1)进口条件:
        (2)出口条件:
        (3)壁面条件设为非渗透性和非滑移壁面条件,满足:
    2.4 负压吸头的数值模拟分析
3 吸头结构优化设计
    3.1 实验因素水平的确定
    3.2 仿真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4 吸头试验分析
    4.1 试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5 结 论

(4)吸风输送机的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吸风输送机发展现状及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吸风输送机发展现状
        1.2.2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吸风输送机结构设计
    2.1 吸风输送机在纸盒成型中的作用
    2.2 吸风输送机设计参数的确定
    2.3 吸风输送机中的结构设计
        2.3.1 滚筒的设计
        2.3.2 张紧装置的设计
        2.3.3 吸风输送带的设计
        2.3.4 驱动系统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吸风输送机透过面积的研究
    3.1 物料受力分析
        3.1.1 被输送物料的受力分析
        3.1.2 有效透过面积与总透过面积的关系
    3.2 吸风输送机透过面积的计算
        3.2.1 单独孔间的透过面积的计算
        3.2.2 运行中的透过面积分析计算
    3.3 影响吸风输送机透过面积的参数的分析
    3.4 影响吸风输送机透过面积的参数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吸风输送机吸风箱的流体特性模拟与分析
    4.1 计算流体力学概论
    4.2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4.2.1 质量守恒方程
        4.2.2 动量守恒方程
        4.2.3 能量守恒方程
    4.3 湍流模型
    4.4 简化流体模型流体特性模拟与分析
        4.4.1 简化流体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4.4.2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4.5 吸风箱实际流体模型的模拟与分析
        4.5.1 吸风箱实际流体模型的数值模拟
        4.5.2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4.6 工况下吸风箱的数值模拟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吸风输送机动力学分析与研究
    5.1 吸风输送机的静态分析
        5.1.1 普通输送带阻力计算
        5.1.2 吸风输送带阻力计算
        5.1.3 普通输送带张力计算
        5.1.4 吸风输送带的张力计算
    5.2 吸风输送带动力学模型
        5.2.1 吸风输送带粘弹性模型的类型
        5.2.2 吸风输送带动力学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5.3 基于ADAMS的吸风输送机虚拟样机建立
        5.3.1 基于ADAMS的建模及简化
        5.3.2 吸风输送机的约束及运动副添加
        5.3.3 吸风输送机驱动的设置
    5.4 吸风输送机的仿真结果分析
        5.4.1 吸风输送机运动学分析
        5.4.2 吸风输送机张力分析
        5.4.3 吸风输送机动态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5)柔性纸币的平整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变量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自动化金融机具发展现状
        1.2.2 纸币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3 柔性纸张类材料研究方法
        1.2.4 纸张的吸附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负压带对纸币的吸附作用研究
    引言
    2.1 纸币平整化的技术原理
    2.2 负压带原理及结构设计
    2.3 负压带流场状态研究
        2.3.1 负压带流场分析方法
        2.3.2 流场结果及讨论
    2.4 柔性大变形问题的基础理论
        2.4.1 大变形下的基本方程
        2.4.2 接触问题的数值方法
    2.5 负压带对纸币吸附作用的数值分析方法
        2.5.1 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变形的控制方程
        2.5.2 控制方程的有限元离散
        2.5.3 负压带对纸币吸附作用的有限元模型
    2.6 负压带对纸币吸附作用的数值结果及讨论
        2.6.1 负压加载阶段纸币的力学行为
        2.6.2 拉力加载阶段纸币的力学行为
    2.7 纸币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2.7.1 负压对纸币吸附性能的影响
        2.7.2 孔型对纸币吸附性能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压滚筒对纸币的吸附作用研究
    引言
    3.1 负压滚筒原理及结构设计
    3.2 负压滚筒流场状态研究
        3.2.1 滚筒流场的分析方法
        3.2.2 滚筒流场的数值模型
        3.2.3 流场结果及讨论
    3.3 负压滚筒对纸币吸附作用的数值分析方法
        3.3.1 负压滚筒对纸币吸附作用的有限元模型
        3.3.2 数值结果及讨论
    3.4 吸盘结构对纸币吸附性能影响的回归正交仿真试验
        3.4.1 试验方法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引言
    4.1 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原理
    4.2 辊轮与纸币的接触力模型
    4.3 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4.3.1 纸币进入辊轮的动力学模型
        4.3.2 纸币展开过程的形态演变
        4.3.3 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4.4 动力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4.4.1 纸币进入辊轮模型的求解
        4.4.2 纸币展开过程模型的求解
    4.5 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4.5.1 模拟模型的建立
        4.5.2 模拟结果及讨论
    4.6 负压带吸附下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6.1 接触间距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
        4.6.2 辊轮转速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
        4.6.3 辊轮直径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滚筒换接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引言
    5.1 滚筒换接吸附下纸币展开原理
    5.2 滚筒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5.2.1 纸币进入辊轮的动力学模型
        5.2.2 纸币展开过程的形态演变
        5.2.3 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5.3 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5.3.1 纸币进入辊轮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
        5.3.2 纸币展开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
    5.4 滚筒吸附下纸币展开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5.4.1 模拟模型的建立
        5.4.2 模拟结果及讨论
    5.5 滚筒吸附下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5.5.1 接触间距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
        5.5.2 辊轮转速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
        5.5.3 辊轮直径对纸币展开质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纸币吸附作用的实验研究
    引言
    6.1 负压带对纸币吸附作用的实验研究
        6.1.1 实验装置设计
        6.1.2 实验方法
        6.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 负压滚筒对纸币吸附作用的实验研究
        6.2.1 实验装置设计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本文创新性成果
    7.3 展望与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2: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负压孔型对真空输纸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纸张分析的数值模型建立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 实验分析
    4.1 测试方法
    4.2 测试数据分析
5 结论

(7)真空输纸技术中纸张的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几何大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2.1控制方程
    2.2时间步的控制
3纸张分析的数值模型建立
4仿真结果与分析
    4.1法向压力加载阶段
    4.2侧规拉力加载阶段
5结论

(9)小型数字书壳机的设计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对象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书壳机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设计要求
    2.2 机械结构总体框架设计
    2.3 书壳机控制系统设计
        2.3.1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2.3.2 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
        2.3.3 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真空输纸部件的设计和优化
    3.1 真空输纸部件功能要求
    3.2 真空输纸部件的设计
    3.3 真空输纸部件的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3.4 真空输纸装置输纸稳定性的优化
        3.4.1 真空输纸装置的输纸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建模
        3.4.2 真空输纸稳定性实验研究
        3.4.3 实际运行及效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真空传送部件的设计
    4.1 真空传送部件的功能要求
    4.2 真空传送部件气路设计
    4.3 输纸带式真空传送部件传动定位机构设计
    4.4 输纸带式真空输纸部件的参数设计
        4.4.1 真空腔上孔的参数设计
        4.4.2 输纸带上孔的参数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折边部件及取板落板部件设计
    5.1 折边部件设计
    5.2 取板落板部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书壳机控制系统设计
    6.1 书壳机硬件系统设计
        6.1.1 主控制平台的选择
        6.1.2 系统检测模块的选用
        6.1.3 系统驱动模块设计
        6.1.4 人机交互模块硬件的设计
    6.2 书壳机软件系统设计
        6.2.1 人机交互模块软件设计
        6.2.2 控制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10)基于ADAMS的变速输纸机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匀速输纸机构
2 转动导杆机构
3 改进方案
4 机构参数设计
5 基于ADAMS的机构优化设计
6 结论

四、采用新机构提高印刷机的输纸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脑程控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的研制[D]. 李波.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2]喷墨输纸系统动力学和动态特性研究[D]. 张俊杰.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3]基于Fluent的电池包装机吸头结构优化[J]. 吴强,李国富,林军.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9(06)
  • [4]吸风输送机的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D]. 刘艺.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9)
  • [5]柔性纸币的平整化技术研究[D]. 郑俊强. 贵州大学, 2016(05)
  • [6]负压孔型对真空输纸性能的影响研究[J]. 郑俊强,何林,唐正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4)
  • [7]真空输纸技术中纸张的力学行为研究[J]. 郑俊强,何林,唐正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3)
  • [8]利优比新菱新型924胶印机:延续经典 定义更高品质[J]. 李婧. 中国印刷, 2015(02)
  • [9]小型数字书壳机的设计和优化[D]. 卢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09)
  • [10]基于ADAMS的变速输纸机构优化设计[J]. 敖银辉,王广辉. 机械设计, 2012(07)

标签:;  ;  ;  ;  ;  

采用新机制提高印刷机的送纸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