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禁止随意分类广告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禁止随意分类广告

一、国家工商局要求封杀乱排序广告(论文文献综述)

包奇[1](2021)在《G大学校友文创商城的社交电商选品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何朋朋[2](2021)在《《人民日报》电子游戏报道的话语分析(1989-2019)》文中指出

顾梦迟[3](2018)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法律问题研究 ——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中心》文中认为近年来,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而魏则西事件将竞价排名进一步推上了风口浪尖。通过反思竞价排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发现,诸多问题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都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中立法、相关规定和法律适用制度、搜索引擎服务商的法律责任制度和消费者的权利救济制度等问题加以研究很有必要性。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中心,目前我国竞价排名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竞价排名制度立法和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体系和权利救济制度的不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和获得赔偿权受到侵害,实践中司法审判不统一等。基于竞价排名的理论分析,国外立法实践经验的探讨和借鉴,得出以下结论:为了给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在考虑现实法律的条件下,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立法体系的完善不能仅依靠某一部法律的适用,而是要形成以广告法为首,其他相关法律为辅的体系,才能全面规制竞价排名制度,保护消费者。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自由选择权和安全权,要合理规定竞价排名企业和搜索引擎商的法律责任,要求搜索引擎商履行披露义务和分行业的审查义务。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获得赔偿权,在消费者的权利救济制度方面要完善搜索引擎内部救济和诉讼制度。通过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法律研究,以期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平稳发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网络信息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陈培培[4](2016)在《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表高频义的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语义韵相关理论为基础,定量提取了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通过对“成天”、“从来”、“老是”、“历来”、“时刻”、“始终”、“往往”、“向来”、“一向”、“总是”十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表高频义副词的具体研究,总结了该小类词语的语义韵相关特征及规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的第三、四章从三个方面对十个关键词进行了考察:1.对各关键词所出现的语法环境进行梳理,建立十个词的类联接并加以分析,得出表高频义副词的类联接形式并举例。2.结合所建立的类联接,根据关键词类联接的各类,具体分析其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并作出详细统计。3.通过对各关键词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的分析,得出各关键词的语义韵特征,并通过对比,总结出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分布。

袁丹[5](2014)在《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图像研究为基本线索,分析以信息诉求为目的的身体图示的表述特征、语言传达方式,以及身体图示背后的生物、社会、文化、心理是如何影响身体语言表达方式的。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身体的局部图示入手,按照设计中的实际案例作以类型上的分类。首先,以兼具生物功能与精神象征性的手部为例,分析其信息转述、形态象征与情感表达的方式。然后,以感官聚集的头部为例,分析五官的指意和象征,面部偏爱与吸引,重点梳理头部毛发作为个性标出方面的时代流变。此部分主要就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浮现出来的外层现象问题作图像研究;第二部分,以整体的身体为着眼点,着重探讨图像背后的身份问题。设计中的身体图示因为具有明确的信息诉求之特性,所以在受众定位明确的前提下,通常使劲浑身解数彰显职业、阶层、种族与文化身份,以争取受众的认同。因此在大量的设计案例中出现了借用身份身体与对经典符号动作戏仿的情景,角色扮演、明星效应、都是建立在身份身体的能指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语艺策略。此部分主要研究身体语言背后的文化认知与设计中的身份身体符号化生成,以及借用身体的象征进行设计说服的语艺策略问题。第三部分,就身体的性别身份部分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自然主义的性态化图示,到社会建构下的性别概念,身体与性别消费、与观看心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促进强化的关系。在男性霸权的话语权下,进一步探讨身体图像的流变,女性运动和男性运动,对当时的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随着多元文化与审美趋向的出现,其性别的呈现也存在模糊性与倒错性的一面,由此引发了关于禁忌与尺度的纷争。此部分主要分析这些复杂的设计中的性别身体图像背后的观看心理与社会思潮问题。第四部分,从身体的物质性与生物性中抽离,此部分以暴露的身体为展开切口,讨论身体观念如何逐步解禁,进一步以打开的双腿为例,论证身体“打开”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着重分析在现代精神中,对于“美好的身体”的去伪观念是如何在公益宣传的设计图示中强化展示的,又是如何在以商业为诉求的设计中柔化、缓和的。最后,就藏匿身体的图示案例分析现代人的精神彷徨与自我消解现象;就网络虚拟人物的产生分析受众消费心理的变化。此部分主要探讨身体背后的价值与判断——即身体观念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与审美流变问题。

秦然然[6](2011)在《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流行音乐产业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走向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梳理,也没有形成对这个产业的整体认知。数字音乐的兴起,带来了流行音乐从创作、传播、销售到消费的产业链整体的革新,但是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商业模式。为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发展道路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走向进行梳理。自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唱片经济转变为娱乐经济的过程。唱片经济以唱片产业为主,唱片销售收入支撑整个产业发展。娱乐经济则综合了唱片产业、演唱会、艺人经纪等多项经营内容,演艺收入成为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歌手成为运作基点。传统唱片公司正在积极转型为以音乐和偶像为主的综合音乐公司。从产业链的角度审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上游是指唱片公司的组织和经营,主要包括歌手选拔和管理制度、唱片制作和唱片宣传;中游是指唱片的发行;下游是指唱片的销售和版权授权。并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走向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详细分析:1、1978—1990年的产业积淀期,流行音乐从地下状态走向社会主流被人们接受,流行音乐产业化开始萌芽,但是市场体制刚刚萌芽,管理、法律等方面都处于边缘地带,也为以后的问题埋下了隐患;2、1991—2000年的产业链形成期,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真正开始自立,产业环境不断改善,形成了从唱片公司选拔歌手制度和经纪管理体系到唱片发行和唱片销售、版权授权以及目标明确的消费者市场的传统流行音乐产业链;3、2001—2010年的产业链革新期,数字音乐兴起,对传统流行音乐产业链带来了冲击和革新,电视音乐选秀歌手带来了粉丝文化的职业化、规模化,出现了以当粉丝为职业的“职业粉丝”,演唱会、偶像所代言的产品等周边衍生产品都成为粉丝们进行消费的重要选择。大陆的流行音乐产业从最初的音乐消费为主转变为基于偶像进行的消费,电视音乐选秀歌手带来了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根本转型: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事实上,不管是传统流行音乐产业,还是数字音乐产业,音乐和歌手都是流行音乐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产业运作的核心和基础。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的转向,说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正在从产业的低级阶段转向产业的高级发展时期。对青少年群体而言,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除了家庭、学校的教育之外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媒介,唱片公司在积极转型为以音乐和歌手为平台的综合经纪公司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之外,还应该承担起产业责任,避免流行音乐的低俗化。

王玉学[7](2011)在《反垄断:西方社会的演进与中国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反垄断演进的研究和考察,梳理出西方社会反垄断演进的路线和机制,以期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提供它山之石。特别对西方反垄断演进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经济学对法学的渗透、法学对经济学的运用,从而形成的经济学和法学的互动机制进行研究。从中梳理出经济效率作为反垄断核心地位的确立、司法原则由本身违法原则向合理原则的转换、反垄断调整方法由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过渡、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的并重、自由竞争理念与公共干预理念之间的动态平衡等几个“互动”现象和规律,概称为互动机制。在这个互动的演进历程中,首先是反垄断的哈佛学派的兴起和兴盛,其后芝加哥自由主义学派完成了对哈佛学派的替代,迄今后芝加哥学派又向芝加哥学派提出了挑战。在这些流行一时的经济学派的争论和演进中,反垄断的司法实践和执法活动也在不断进化和更新。多年前,人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些演进主要来自于反垄断经济学理论注入的新鲜血液。实际上,正是在经济学的支撑下,法官才得以正确处理各种反垄断诉讼。反垄断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甚至有别于其他经济法,调整对象强烈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借助经济分析才能确定一些事实,甚至一些基本的术语也必须借助经济学加以阐释。法律的力量和权威,使得反垄断的经济分析真正得到了用武之地。所以,在反垄断的实践中,反垄断法学和经济学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作用力。这也正是本文的一个核心观点。这种互动被西方社会的反垄断实践反复加以证明。文明的进步充满汗水和泪水,反垄断的历史演进不仅有经验,更有教训。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初生的中国《反垄断法》及反垄断执法活动,无疑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尚处于转型期,完善的市场经济有待建立,各种权力对经济的影响还很大,权力和经济势力的相互作用和交织渗透是垄断的主要特征和形式。面对这种特殊的垄断,反垄断法要能够担当重任,尚需从西方反垄断演进的历程中获得启示和借鉴。通过对西方反垄断演进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本文提出了我国反垄断的总体思路,即我国的反垄断执法要区别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分而治之。对于纯粹的经济垄断,要参照和大力借鉴西方反垄断的成熟经验和理论,进行深入扎实的经济学分析,避免单纯的法律思维,以免错判和漏判,即西方所谓的“假阳性错误”和“假阴性错误”。经济学分析是避免此类错误的最好选择,这已为西方实践所证明。而对于行政垄断,则要细分层次,切实治理各种行政权力的滥用。由行政权力支撑的企业垄断,笔者称之为行政性企业垄断。此类垄断是我国当前反垄断的重点与难点。虽然对于行政垄断的内涵、种类等尚有争议,但本文认为,对于行政性企业垄断必须坚决反,但要彻底清除行政性企业垄断必须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通过深化改革以消除行政性企业垄断的根源。《反垄断法》既然被称为一把利器,那就关键看操在谁的手中。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是,那些有深厚权力背景的垄断者,抢过刀柄,将其指向毫无防范力的竞争对手。而这种反垄断执法,其结果是真正该反的垄断毫发无损,而应受保护的弱者却被无情杀戮,且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市场当然是最坏的市场,因为竞争已为权力所替代和包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能够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对此高度警惕,切莫让权力的滥用扭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

刘力锐[8](2011)在《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抗争政治是指诉求者和他们的诉求对象之间偶发的、公共性、集体性、抗争性的互动;而政府作为诉求的对象、诉求提出者以及第三方的角色至关重要地卷入这些互动之中。网络政治动员在当前中国的抗争政治中显示出了巨大力量,引发了多重的政治效应,因而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以西方尚在形成中的抗争政治理论为基础,沿着“动员——行动者——抗争轨迹”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回应之间的互动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简言之,网络政治动员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政治动员。它是传统政治动员的在线映射物、超越传统政治动员的新事物、抑或是二者的混合物。网络政治动员是凝聚集体力量的利器,撬动抗争政治行为的杠杆,它是网络抗争事件最核心的过程。网络政治动员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它们成为当前中国抗争政治中的最突出的景观。在传统政治差序格局中居于不同位置的政治行动者是网络政治动员中的潜在行动者。但是,网络政治动员行动者的增长与中国网民规模的扩张是不成正比例的。事实上,网络政治动员是由那些具有政治兴趣和网络技能的网络使用者发起、参与的。少数积极分子的大努力带动了大多数人的小努力,这是网络政治动员杠杆隐喻的实质所在。灵活的非政府行动动员和习惯依赖于传统优势资源的政府行动者之间呈现着一种非对称的态势。网络政治动员是一个连续的虚拟与现实的转化和互动过程,虚实转化是网络政治动员的核心机制。在虚实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动员空间、动员主客体存在形式、动员信息与政治力量的三层相互渗透的转化。动员主体的牵引力、网民诉求的自驱力、网络信息的催化力、网络环境的支撑力相互作用推动了网络政治动员虚实转化的持续进行,并使得网络政治动员朝着多元化、融合性、不确定性、跨国化的趋势发展。网络政治动员既是非政府抗争者的意志的表达,又是抗争者的力量的获得。网络政治具有政治双刃剑效益,它既能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发展,又可能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因而网络政治动员具有“应该被回应”和“可以被回应”的政治价值。当前中国政府对网络抗争动员基本上形成无回应、被动回应和主动回应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被动回应居于主导地位。回应背后是政府和抗争者的政治博弈。政府回应的模式、特征及转化是政府意志、政府力量、抗争者意志、抗争者力量四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当前中国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回应的现实形态,我们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集目标定位、约束条件、问诊系统、支撑体系、回应路径、操作措施等诸多要素政府回应机制。我们认为网络政治动员的政府回应应确立维护社会秩序、推动制度发展、促进公平正义的纵深目标体系;严格遵循公共利益、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公众期望等多重约束;设计一个以事实为依据、即时性问诊式的网络政治动员判定体系;坚持法治、技术、道德、政治多路径并进;从理念、制度、动力和内容等方面夯实政府回应的支撑面。通过对政府回应机制的构建,我们期望实现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政府回应常态化,进而孕育并促进互联网支持下的合作民主发展道路。这是一种谋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平衡、真诚协作的、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模式,值得尝试。

王楠楠[9](2011)在《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文化效应及其对策》文中提出“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创造出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文化效应。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广告主先后积极投身其中,运用互联网媒体对公众进行商业信息传播活动。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隐性广告作为一种信息,在网络中传播时,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性以及传播主体的匿名性等特征,能够更深刻更广泛地影响网络环境,影响网民心理,从而映射到现实社会,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本文以网络环境中的隐性广告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传统隐性广告的产生及发展、网络环境中传统广告的新发展、网络环境中新出现的隐性广告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以法学为基础,结合新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探讨如何发挥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积极效应,减小直至避免消极效应。本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交流媒介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在商业方面的一大投影是隐性广告的文化效应。本文采取了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在于研究内容的综合性、角度的新颖性,且研究成果贴近实际、多角度提出对策。第二章“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发展及文化效应”,主要探讨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存在的问题。第一节阐述了传统隐性广告的概念、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指出影视剧等节目植入广告的积极效应多于消极效应,应主要对植入内容进行规制;新闻广告弊危害媒体公信力,应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其出现。第二节阐述了传统隐性广告在网络环境中的新发展,指出网络媒体对信息的把关能力更弱,公信力更差。第三节阐述了网络环境中特有的隐性广告形式,指出搜索引擎服务商、网络社区管理者等新信息把关人的行为缺乏法律法规的规制,不利于网络信息传播。尤其在网络社区方面,本文认为信任是网络环境中人际交往及网络社区秩序构建的基石,商业利益推动下的隐性广告容易损害网络社区信任,降低网络社区的凝聚力,也不利于公民真正的自由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章“对策研究”,针对上文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指出我国现行立法的缺失之处,提出了规制网络环境中的隐性广告行为的措施: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并要通过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另一方面,要注重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同时还要提升网民信息判断能力。

徐卫华[10](2009)在《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运用政治学及公共管理学等理论,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放置在转型期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并在政府与广告行业两大主体形成的系统结构中,梳理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历史成因,概括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结构特点,解释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探讨了中国广告管理体制遭遇的现实挑战与潜在威胁,提出了既符合历史趋势亦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建之道。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突出特点在于政府权力一元化格局,即一方面以政府权力为中心,排斥广告行业权力,单向性地建立并维持广告行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政府权力过大而缺乏相应约束与规范,广告行业权利则被压缩而事实性缺失,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呈现出“大国家-小社会”模式特征。在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背景下,公有制长期主导我国广告行业,“单位制”成为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支点,广告经营者不再作为广告市场主体而存在,而是被转化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延伸,以其私的广告(经营)管理完成公的广告管理功能,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呈现出“全民动员”的特征,成功地实现了国家对广告行业的直接控制与管理。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与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裂解成为中国社会最为显着的变化。源于“体制外”自由流动的资源与空问的出现,非公有制广告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打破了公有制主导广告业的格局,消蚀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支点,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裂解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两极格局,政府担当起我国广告管理的全部职责,陷入了纷繁复杂而琐碎的事务之中,并不断遭遇现实挑战与潜在危机:一方面,广告行业高度市场化和高度创新性,而政府的广告管理则不仅存有歧视与偏见,而且相对僵硬,暴露出政府能力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广告行业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而政府广告管理不仅强制有余认同不足,而且受到其自利性扩张的负面影响,导致了政府权威的严重流失。挑战与危机的重叠使我国广告管理体制陷入“弱国家-弱社会”模式的边缘。而要打破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制度闭锁”,就必须在国家与社会合作与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转型与广告行业自治,双向重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广告管理体制模式,即政府必须进行渐进式分权,收缩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重塑政府权威,以型构“强国家”;广告行业组织则必须赋予并履行权力,对内约束并规范成员的从业行为,对外防止并抵御政府的非法干预,以构建“强社会”。总之,“广告管理”必将让位于“广告治理”,即广告行业组织将成为广告管理的重要主体,积极参与广告管理体制,并与政府合作与互动,形成广告行业的多元复合治理,从而有效地建构广告行业的良好秩序,促进广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工商局要求封杀乱排序广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工商局要求封杀乱排序广告(论文提纲范文)

(3)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法律问题研究 ——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基本理论分析
    2.1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概念与性质
        2.1.1 搜索引擎
        2.1.2 竞价排名
        2.1.3 竞价排名的性质
    2.2 竞价排名对消费者权益侵犯的特殊性
    2.3 竞价排名的理论基础
        2.3.1 维克里第二价格拍卖理论
        2.3.2 克拉克有效竞争理论
    2.4 竞价排名规制的法理基础
第三章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现状及法律分析
    3.1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现状
        3.1.1 竞价排名的实践探索
        3.1.2 竞价排名的相关规定
        3.1.3 竞价排名的法律适用现状
    3.2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分析
        3.2.1 竞价排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3.2.2 竞价排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结果
第四章 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竞价排名比较法分析
    4.1 美国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法律制度
    4.2 韩国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法律制度
    4.3 域外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4.3.1 搜索引擎平台对消费者的保护
        4.3.2 国外法律制度对网络广告的监管
        4.3.3 搜索引擎平台的法律责任制度
第五章 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竞价排名法律规制的完善
    5.1 立法体系的完善
        5.1.1 《广告法》的适用可能性及其局限
        5.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可能性及其局限
        5.1.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可能性及其局限
    5.2 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5.2.1 竞价排名企业的法律责任
        5.2.2 搜索引擎服务商的法律责任
        5.2.3 搜索引擎商的披露义务和审查义务
    5.3 消费者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6 关键词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分类及语义韵分类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语义韵的理论研究
    2.2 频率副词的类别研究
    2.3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
    2.4 频率副词的个案研究
    2.5 现代汉语语义韵研究
第三章 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分析
    3.1“成天”的语义韵分析
    3.2“从来”的语义韵分析
    3.3“老是”的语义韵分析
    3.4“历来”的语义韵分析
    3.5“时刻”的语义韵分析
    3.6“始终”的语义韵分析
    3.7“往往”的语义韵分析
    3.8“向来”的语义韵分析
    3.9“一向”的语义韵分析
    3.10“总是”的语义韵分析
第四章 表高频义副词的类联接及其语义韵的对比分析
    4.1 表高频义副词类联接的对比分析
    4.2 表高频义副词语义韵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语
    5.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议
    5.2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键词“成天”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二 关键词“从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三 关键词“老是”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四 关键词“历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五 关键词“时刻”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六 关键词“始终”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七 关键词“往往”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八 关键词“向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九 关键词“一向”所选语料及分类
附录十 关键词“总是”所选语料及分类
致谢

(5)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3 文献准备
    1.4 方法与结构
第二章 身体的局部释义——设计中的特写图示
    概述
    2.1 手部的语言
        2.1.1 手势的信息转述
        2.1.2 手部的形态象征
        2.1.3 手部的情感表达
        2.2 头部的象征
        2.2.1 五官的指意与象征
        2.2.2 毛发的个性标出
        2.2.3 面部偏爱与吸引
    2.3 肢体的表意
        2.3.1 肢体局部的表意方式
        2.3.2 肢体动作的类型与模式
        2.3.3 肢体动作的定格与联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体的整体象征——设计中的身份表述
    概述
    3.1 姿势流露身份信息
        3.1.1 基本姿势类型分析
        3.1.2 姿势流露身份信号
    3.2 身份显示的形式变迁
        3.2.1 阶层身份显示的淡化
        3.2.2 着装与身体的身份展示
    3.3 身份的身体设计策略
        3.3.1 明星身体对应设计概念
        3.3.2 无名模特凸显产品特质
    3.4 身份的戏仿与扮演
        3.4.1 经典符号身份的戏仿
        3.4.2 变身的角色扮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体的性别消费——设计中的吸引法则
    概述
    4.1 从自然主义性别到社会建构性别
        4.1.1 自然主义之生理性别
        4.1.2 社会建构之心理性别
    4.2 性感身体图示的消费模式
        4.2.1 男性的目光与女人的身体
        4.2.2 女性的消费与男色营销
    4.3 性别的观照与公众尺度
        4.3.1 以性的名义吸引观看
        4.3.2 女性运动影响的身体设计策略
        4.3.3 性策略图示的禁忌与尺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的观念流变——设计中的伦理与审美
    概述
    5.1 身体观念的开放与身体审美的多元
        5.1.1 退却的羞耻感与暴露的身体
        5.1.2 打破的古典与开放的双腿
        5.1.3 真实的直视与设计的柔化
    5.2 身体在社会中的藏匿与虚拟
        5.2.1 藏匿的身体形象
        5.2.2 虚拟的网络身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6)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例释
    (一) 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
    (二) 唱片产业、音像产业与流行音乐产业
    (三) 数字音乐与网络音乐
四、研究现状
    (一) 理论文章
    (二) 理论着作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1978-1990年:产业积淀期
一、产业环境
    (一) 社会环境:娱乐需求的增长
    (二) 竞争环境:港台风潮的兴起
    (三) 政策环境:有限的监管
    (四) 科技环境:新技术的传入
    (五) 传媒环境:传媒商业化
二、流行音乐产业链
    (一) 产业链上游
    (二) 产业链中游
    (三) 产业链下游
    (四) 主要收入流:唱片销售
三、目标消费市场:分化和参与 第二章 1991-2000年:产业链形成期
一、产业环境
    (一) 社会环境:迈向大众文化时代
    (二) 竞争环境:欧美日韩齐登场
    (三) 政策环境: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四) 科技环境:P2P和MP3蓬勃发展
    (五) 传媒环境:大众媒介时代
二、流行音乐产业链
    (一) 产业链上游
    (二) 产业链中游
    (三) 产业链下游
    (四) 主要收入流:唱片销售+艺人经纪
三、目标消费市场:消费结构确立 第三章 2001-2010年:产业链革新期
一、产业环境
    (一) 社会环境:文化消费渐成主流
    (二) 竞争环境:文化市场的全方位开放
    (三) 政策环境:法律建设尚待完善
    (四) 科技环境:新媒体,新革命
    (五) 传媒环境:新媒体,新传播
二、流行音乐产业链
    (一) 产业链上游
    (二) 产业链中游
    (三) 产业链下游
    (四) 主要收入流:艺人经纪+版权授权
三、目标消费市场:主动组织,高度参与 结语: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 参考文献 谢辞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反垄断:西方社会的演进与中国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价格操纵的理论
        1.2.2 关于企业兼并的理论
        1.2.3 关于排他行为的理论
        1.2.4 关于行政垄断的理论
        1.2.5 对已有研究的几点认识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西方反垄断理论的演进:法学视角
    2.1 美国反垄断法的渊源和结构
    2.2 欧盟反垄断法的结构
    2.3 反垄断法与普通法
        2.3.1 反垄断法的普通法传统
        2.3.2 反垄断法对普通法的超越
    2.4 反垄断的司法原则
        2.4.1 本身违法原则
        2.4.2 合理原则
        2.4.3 中间原则——本身违法原则的缓和与修正
        2.4.4 司法原则的发展趋势
    2.5 反垄断法的基本规制方法
        2.5.1 结构主义规制法
        2.5.2 行为主义规制方法
        2.5.3 两者的比较
3 西方反垄断理论的演进:经济学视角
    3.1 竞争与垄断的基础理论演进
    3.2 反垄断理论的持续演进
        3.2.1 哈佛学派的观点
        3.2.2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3.2.3 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3.3 反垄断政策面对的难题与权衡
        3.3.1 相关市场界定及垄断势力
        3.3.2 反垄断与新经济
4 反垄断:经济学与法学的互动
    4.1 经济学与法学互动的一个视窗:本身违法原则
    4.2 掠夺性行为——经济分析下的演变
    4.3 垂直市场问题的互动与转变
    4.4 反垄断的效率目标:分解、分歧与共识
    4.5 反垄断:规则的不确定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4.5.1 反垄断法的缺陷:较大的不确定性
        4.5.2 两种不同的反垄断思路:以共谋为例
        4.5.3 反垄断法的基础:走向兴盛的反垄断经济学
        4.5.4 互动和融合:反垄断不确定性的克服
        4.5.5 评论及启示
5 中国迄今反垄断的实践及其与西方社会的比较
    5.1 中国迄今反垄断的实践检视
        5.1.1 中国反垄断的认知渊源与背景
        5.1.2 中国的反垄断立法与司法实践
    5.2 反垄断: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差异
        5.2.1 执法目标
        5.2.2 经济分析
        5.2.3 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
6 中国反垄断面临的形势与总体思路
    6.1 我国反垄断面临的形势
        6.1.1 我国的垄断形成及其性质
        6.1.2 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执法情况
    6.2 我国反垄断的总体思路
7 中国反垄断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7.1 我国反垄断的重点与难点:行政性企业垄断
    7.2 我国行政性企业垄断的现状与危害
        7.2.1 我国行政性企业垄断的现状
        7.2.2 我国行政性企业垄断的危害
    7.3 我国行政性企业垄断的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日益自由切换
        1.1.2 网络政治动员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推手
        1.1.3 敌对势力的网络政治动员日益猖獗
        1.1.4 政府成为了公民抗争的主要诉求对象
        1.1.5 政府回应网路政治动员的能力亟待提高
    1.2 文献综述
        1.2.1 网络政治动员的相关研究
        1.2.2 政府回应的相关研究
        1.2.3 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回应相结合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跨学科研究方法
        1.3.4 虚实分析法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本研究的设想、取舍及意义
        1.4.2 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抗争政治理论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走向动态的动员模式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抗争政治中的网络政治动员
    2.1 重新审视政治动员
        2.1.1 动员:一种话语修辞的演进
        2.1.2 政治动员:三种视界的阐释
        2.1.3 中国语境下的政治动员
    2.2 网络政治动员的内涵
        2.2.1 网络政治动员的性质判定:替代物、新事物、混合物
        2.2.2 网络政治动员的概念
        2.2.3 网络政治动员的特征
    2.3 当代中国抗争政治中的网络政治动员
        2.3.1 从争议政治到抗争政治
        2.3.2 当前中国的抗争政治:网络群体性事件
        2.3.3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网络政治动员:一体两面
第3章 网络政治动员的行动者
    3.1 权力差序格局中的政治行动者
        3.1.1 权力的差序格局
        3.1.2 政治行动者的媒体传播策略
    3.2 网民距离政治行动者还很远
        3.2.1 不断缩小的数字鸿沟: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
        3.2.2 网络政治动员行动者的特征
        3.2.3 影响行动者卷入网络政治动员的因素
    3.3 网络政治动员的杠杆隐喻
        3.3.1 网络动员的杠杆作用
        3.3.2 少数人的大努力
        3.3.3 多数人的小努力
    3.4 政府网络政治动员的非对称发展
        3.4.1 政府行动者存在路径依赖
        3.4.2 政府行动者遭受诸多限制
        3.4.3 政府行动者操作策略欠佳
第4章 网络政治动员的虚实转化轨迹
    4.1 网络政治动员的虚实转化过程
        4.1.1 网络政治动员的启动阶段:实虚转化
        4.1.2 网络政治动员的核心阶段:虚虚互动
        4.1.3 网络政治动员的完成阶段:虚实转化
    4.2 网络政治动员虚实转化的机制
        4.2.1 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相互转化
        4.2.2 公民和网民的相互转化
        4.2.3 政治信息向政治力量的转化
    4.3 自发性网络政治动员蓬勃发展的动力
        4.3.1 政治动员主体的牵引力
        4.3.2 网民政治需求的自驱力
        4.3.3 网络信息的催化力
        4.3.4 网络环境的支持力
    4.4 网络政治动员的趋势
        4.4.1 网络政治动员的多元化
        4.4.2 网络政治动员的融合化
        4.4.3 网络政治动员的不确定性
        4.4.4 网络政治动员的国际化
第5章 网络政治动员与政府回应的互动
    5.1 我国网络政治动员的快速成长
        5.1.1 网络政治动员的萌芽
        5.1.2 网络政治动员的雏形化
        5.1.3 网络政治动员的飞跃期
        5.1.4 网络政治动员在面临拐点考验
    5.2 网络政治动员政府回应的应然逻辑
        5.2.2 网络政治动员的政治效应:应回应性价值
        5.2.3 网络政治动员的政治效应:可回应性价值
    5.3 网络政治动员政府回应的实然逻辑
        5.3.1 政府对网络民意无回应
        5.3.2 网络民意压力迫使政府被动回应
        5.3.3 政府主动征询或回应网络民意
        5.3.4 政府回应的困境
    5.4 网络政治动员政府回应的博弈
        5.4.1 政府与网民的博弈:四要素模型
        5.4.2 政府回应存在的典型问题:基于若干案例的考察
第6章 构建政府回应网络政治动员的机制
    6.1 政府回应的目标排序
        6.1.1 维护社会秩序
        6.1.2 推动制度发展
        6.1.3 促进公平正义
    6.2 政府回应的约束条件
        6.2.1 公共利益对政府回应方向的约束
        6.2.2 政府职能对政府回应边界的约束
        6.2.3 依法行政对政府回应规范的约束
        6.2.4 公众期望对政府回应实质的约束
    6.3 政府回应的诊断体系设计
        6.3.1 当前网络政治动员类型化诊断的进展及缺陷
        6.3.2 对西方在线集体行动动员类型化的改造
        6.3.3 即时性诊断式的三级分类模式设想
    6.4 政府回应的路径选择
        6.4.1 法治路径
        6.4.2 技术路径
        6.4.3 道德路径
        6.4.4 政治路径
    6.5 政府回应的支撑体系构筑
        6.5.1 理念支撑:政府应树立融合回应的理念
        6.5.2 制度支撑:提高政府接纳网络民意的制度化水平
        6.5.3 动力支撑:推动网络公民社会的理性成长
        6.5.4 内容支撑:厘清网络政治动员背后的真实诉求
    6.6 政府回应的具体方法
        6.6.1 网络政治动员的预警指标与流程
        6.6.2 网络抗争者参与的合作民主设计
        6.6.3 政府反动员的常用框架组合
        6.6.4 政府网下规制的基本策略
第7章 结论
    7.1 自下而上的网络政治动员
    7.2 自上而下的政府回应
    7.3 走向合作民主:双十字路口的试错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文化效应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网络传播的发展
        (二) 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勃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研究成果
        (二) 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发展及文化效应
    一、传统的隐性广告
        (一) 传统隐性广告概述
        (二) 传统隐性广告的文化效应
    二、传统隐性广告在网络环境中的新发展及文化效应
        (一) 网络环境中植入广告的发展
        (二) 网络环境中新闻广告的发展
        (三) 存在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中新出现的隐性广告
        (一) 搜索引擎相关隐性广告
        (二) 网络社区中的隐性广告
        (三)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对策研究
    一、完善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相关法律制度
        (一) 完善法律制度的方式
        (二) 完善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塑造诚信网络文化
        (一) 完善行业自律组织
        (二) 业界成员自律
    三、提升网民信息判断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一、文章的创新
        二、文章的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体制
        二、广告管理
        三、行业自治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广告管理体制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有关广告管理体制模式的三种观点
        三、广告管理体制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国”进“社”退: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权力格局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权力格局
    第二节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初成
        一、政府初步建立对广告业的直接管理
        二、广告行业(组织)权力空间逐步被压缩
    第三节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完成
        一、快速恢复:政府权力的主导地位
        二、名不副实:广告行业组织相继成立
第三章 “国”大“民”小: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法权结构
    第一节 社会权利与法权结构
    第二节 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法定态法权结构
        一、立法层次:高度依赖部门规章
        二、立法程序:行政部门主导模式
        三、立法内容:部门利益倾向
    第三节 我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实然态法权结构
        一、执法理念:户外广告与城市建设的对立
        二、执法方式:随意性与“长官意志”
        三、执法动机:政府自身利益的萌动
第四章 “国”“社”一体: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单位制: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组织方式
    第二节 公有制主导:中国广告业单位组织的发展
        一、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公有制主导地位的恢复性发展
    第三节 运行支点: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重新解读
        一、广告市场主体转换为广告行政管理机构
        二、“公”的广告管理转换为“私”的广告管理
        三、国家意志转换为广告从业者的行为规范
第五章 “国”“社”裂解: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困境
    第一节 后单位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裂解
    第二节 三分天下:中国广告业单位组织的变迁
        一、私营广告业的崛起
        二、外资投资广告业的发展
        三、公有制广告业主导地位日渐式微
    第三节 支点消蚀: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运行困境
        一、广告业单位组织逐渐转型为市场主体
        二、“公”与“私”的广告管理逐渐分离
        三、广告管理逐渐等同于广告行政管理
第六章 “权”“能”矛盾: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能力短缺
    第一节 政府能力:公共问题的决策力与执行力
    第二节 “变”为“不变”: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现实挑战
        一、广告行业的高度市场化
        二、广告行业的高度创新性
    第三节 相对不足: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政府能力
        一、广告观念:仍须“为广告正名”
        二、组织结构:以“不变”应万“变”
        三、管理经验:“权”有余“力”不足
第七章 “权”“威”冲突: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权威流失
    第一节 政府权威:公民的心理认同与行动服从
    第二节 权利萌动: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潜在挑战
        一、质疑:以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为例
        二、抗争:以户外广告的清理整顿为例
    第三节 严重流失: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政府权威
        一、运动式执法:排斥理性
        二、强制行政:认同不足
        三、政府自利性:合法性危机
第八章 “国”“社”协调: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的双向重建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从“对立”到“协调”
        一、西方理论演进:超越二元对立
        二、中国现实选择:强国家-强社会
    第二节 广告行业组织:从“自律”到“自治”
        一、社会自治:历史必然
        二、民间化:广告行业组织
        三、权力缺失:广告行业自律
        四、功能重建:广告行业自治
    第三节 政府:从“主导”到“指导”
        一、政府转型:现实要求
        二、政府重构:权力转移
        三、角色转换:行政指导
结语广告行业的多元复合治理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2005.9-2009.3)
后记

四、国家工商局要求封杀乱排序广告(论文参考文献)

  • [1]G大学校友文创商城的社交电商选品策略研究[D]. 包奇. 广西大学, 2021
  • [2]《人民日报》电子游戏报道的话语分析(1989-2019)[D]. 何朋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法律问题研究 ——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中心[D]. 顾梦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4]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D]. 陈培培. 暨南大学, 2016(04)
  • [5]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D]. 袁丹.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6]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D]. 秦然然. 山东大学, 2011(04)
  • [7]反垄断:西方社会的演进与中国的实践[D]. 王玉学.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8]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D]. 刘力锐. 东北大学, 2011(07)
  • [9]网络环境中隐性广告的文化效应及其对策[D]. 王楠楠. 中国政法大学, 2011(10)
  • [10]中国广告管理体制研究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D]. 徐卫华.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  ;  ;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禁止随意分类广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