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一、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蔡成程[1](2020)在《HBV DNA载量变化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 DNA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血清HBV DNA载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Child-Pugh改良分级标准分为A、B、C级三组;同时根据HBeAg阳性与阴性分两组,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差异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5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组间的平均年龄、TBIL、ALB、血清HBV DNA载量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 HBV DNA 载量与 ALT 呈正相关(rs=0.480,P<0.001),与 TBIL呈正相关(rs=0.146,P<0.001);与 ALB 呈负相关(rs=-0.177,P<0.001)。3.Child-Pugh改良分级A、B、C级三组间的血清HBV DNA载量构成比有差异,在Child-Pugh分级A级中以低复制组为主;而在Child-Pugh分级B级和C级中,以高复制组为主;HBV DNA>105IU/ml的所占比值与HBV DNA<103IU/ml 和 HBV DNA 103-105IU/ml 所占比值比较,Child-Pugh 分级 C 级组均高于Child-Pugh分级A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间比较,HBeAg阳性组血清HBV DNA载量、ALT、TBIL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ALB水平明显低于HBeAg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BeAg 阳性组 HBV DNA>105IU/ml 的所占比值与 HBV DNA<1 03IU/ml 与HBV DNA 103-105IU/ml的所占比值比较,HBeAg 阳性组显着高于HBeAg阴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血清HBV DNA载量与ALT、TBIL、ALB有相关性。2.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 DNA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肝功能障碍程度相关;血清HBVDNA复制水平越高肝功能越差,病情更严重。3.HBeAg 阳性组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高于HBeAg阴性组的患者;HBeAg 阳性组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障碍比HBeAg阴性组的患者严重。

Chines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and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2](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文中认为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Chines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3](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临床、预防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4](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于2019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 以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依据, 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 更新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 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张明发,沈雅琴[5](2019)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氧化苦参碱多种途径给药(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都有较好的疗效。氧化苦参碱的临床疗效与剂量和用药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用药时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注射给药的疗效快于口服,因此治疗开始时可注射给药,随后改为口服给药以持续提高疗效。氧化苦参碱除直接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作用外,还可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间接增强机体清除和抑制病毒的能力,这可能是其治疗乙型肝炎疗效持续稳定的作用机制。

范晶华[6](2019)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前期研究聚焦早期准种变化对短期(一般3年或以下)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本研究前瞻性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长期(近10年)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抗病毒治疗关键时间节点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异质性及其进化机制,进一步明确抗病毒治疗效果差异的病毒学机制。[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纳入107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开展为期111.83月的前瞻性、开放性、观察性的真实世界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和非恩替卡韦组(治疗药物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每24~48周进行一次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生化及血清学应答情况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第一部分的2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HBV准种研究。首先,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三组间无配对关系),即未治疗组、治疗1年组和治疗10年组(病毒学突破组),分别取不同时期的患者血清进行HBV准种研究。对于治疗1年组,我们根据患者治疗1年以后病毒应答的时间情况,分为A组(1年<HBV应答时间<3年)和B组(3年<HBV应答时间<6年)。采用PCR产物克隆测序的方法对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区准种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点的HBV准种差异,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1年时HBV准种的特征与之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及RT基因的准种进化规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一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抗-HBs共存的HBV准种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比较及荟萃分析。[结 果]第一部分:经过长期NAs抗病毒治疗,HBVDNA的对数值(log10 IU/mL)治疗后降为 1.28(1.28,1.40)IU/mL 低于治疗前的 6.92(5.06,7.89)IU/mL(P<0.05),恩替卡韦组较非恩替卡韦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随访结束时,病毒学突破人数为28人,突破率为26.17%,恩替卡韦组与非恩替卡韦组无差异(P>0.05)。治疗1年时HBV DNA不可测为病毒学突破的保护因素(HR=0.235(0.103,0.538),P<0.05)。67.9%患者 HBsAg 定量低于 1500 IU/ml,6.54%(7例)患者HBsAg消失并于治疗24~48周时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消失率为 71.21%,血清转换率为 40.91%。患者HBeAg消失与基线HBV DNA、ALT水平、HBV DNA转阴时间无关(P>0.05)。6 例患者(5.61%,6/107)发生恶性肿瘤,其中 3 例(2.80%,3/107)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均为恩替卡韦治疗患者。APRI指数治疗后为 0.44(0.31,0.56),低于治疗前 1.05(0.53,1.75)(P<0.01),随访结束后患者肝硬度值为4.9(4.0,6.2)KPa。第二部分:我们采用24例慢乙肝患者451条HBV RT克隆序列用于下游分析,研究不同抗病毒效果患者的病毒学机制,结果如下:1.A组40%(2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B组75%(6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治疗10年组50%(3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B组和治疗10年组均有50%的患者积累了插入、缺失或终止密码子突变。2.在RT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治疗1年组的复杂度均显着高于未治疗组(P<0.05),而且治疗1年或10年组的平均遗传距离均显着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RT基因的核苷酸水平,A组复杂度(Sn=0.9734)均显着高于 B 组(Sn=0.8875,P=0.0393)和治疗 10 年组(Sn=0.8524,P=0.0141)。A组和B组的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目及平均非同义替换数目水平相当,均低于治疗10年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T基因的氨基酸水平,A组复杂度(Sn=0.8874)显着高于治疗10年组(Sn=0.7098,P=0.0473),但三组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无显着差异(P>0.05)。3.与治疗1年组(A组和B组)相比,未治疗组和治疗10年组的系统进化树具有较为简单的拓扑结构。治疗1年组(A和B组)平均枝长(0.0029±0.00029)显着大于未治疗组(0.0012±0.0003,P=0.0137)。A 组平均枝长(0.0028±0.0005)和 B 组的平均枝长(0.003±0.0004)均显着大于治疗10年组(0.002±0.0004)(P<0.001),但A组和B组的平均枝长差异不显着(P=0.6368)。4.我们对三组患者HBVRT的选择压力(ω=dN/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组患者HBV均经历了正选择,治疗10年组积累了更多的正选择信号。在基因型B、C及B/C中,三组患者具有相似的ω值分布趋势。在B/C基因型中,A组的选择压力(ω=0.296±0.0332)和B组的选择压力(ω=0.291±0.0469)没有差异,均低于治疗10年组(ω=0.5679±0.1722)。5.治疗1年时RT准种复杂度(核苷酸水平)与相应的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P=0.0163,R=-0.6493)。RT的准种复杂度(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相应的ALT 水平呈负相关(P=0.0437,R=-0.5661;和 P=0.0117,R=-0.673)。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和平均非同义替换数与相应的HBV DNA载量、ALT水平无统计学相关性。第三部分:本研究分析1例HBsAg和抗-HBs共存的基因型为Ⅰ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准种基因组特征,该病毒准种基因组具有高度复杂的准种异质性和高频的HBsAg突变,其中69%的克隆发生PreS缺失和HBsAg氨基酸变异。Meta分析结果表明,PreS缺失与HBsAg和抗-HBs共存具有相关性,总体风险估值为 4.09(95%CI(2.18,7.68))。[结 论]NAs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使患者不同程度获益,与HBV准种异质性密切相关。在抗病毒药物压力下,HBVRT准种的异质性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应答早晚有关,该基因的准种的高复杂度可能提示治疗应答佳。在治疗1年时,高复杂度的HBV准种,有利于HBV DNA和ALT水平下降,但低水平的ALT反而不利于HBVDNA清除。抗病毒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积累了较多的耐药突变、缺失、或终止密码子突变,提示这些突变不利于病毒学应答,可能与免疫逃逸有关。治疗10年组具有较为简单的进化模式与更多的正选择信号,提示这些变化可能与病毒学突破有关。个案HBV基因组准种分析与Meta分析表明,高频的preS1缺失,与HBsAg与抗-HBs共存相关。

张明发,沈雅琴[7](2019)在《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氧化苦参碱(如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都能增强拉米夫定、干扰素或甘草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使疗效稳定持久。氧化苦参碱凭借其自身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以及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机制,提高不同类型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综述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文献,并对其增效作用做了分析。

侯志君[8](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旨在评估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261例和西医队列260例,对两队列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抗-HBs阳转率、肝功能(TBiL、ALT、AST、ALB复常率)、肝组织病理学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长期中医药治疗在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年。两队列治疗5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1.9%,治疗7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3.5%,治疗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9%vs 13.5%,两队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有18例进展为肝硬化,西医队列有35例进展为肝硬化,两队列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6.9%vs 13.5%,有统计学差异(P=0.013);2.在治疗0.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VDNA阴转率为64.4%vs5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的HBVDNA阴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耐药发生率为8.81%vs 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治疗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48%vs 24.43%,治疗7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9.16%vs 24.28%,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sAg阴转率为10.73%vs 6.54%,但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抗-HBs阳转率为5.7%vs 3.5%,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治疗3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LT复常率为90.04%vs 80.7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队列治疗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10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ST复常率分别为86.9%vs 77.3%、93.24%vs 81.2%,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5年、7年,两组队列间的AS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的ALB正常率为96.93%vs 90%、98.21%vs 94.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7年、10年时,两组队列间的ALB正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共有38例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组织检查,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20例,西医队列18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纤维化分期总改善率为45%vs 1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为95.4%vs 83.1%(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在治疗3年、5年、7年和10年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基于基线资料的肝硬化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男性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年<40岁的患者(P=0.012);HBV感染病程10~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7),HBV感染病程>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1);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4);治疗前HBV DNA载量≥107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 DNA≥载量103的患者(P=0.036);有HBV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P=0.022),有饮酒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00);不同ALT水平之间的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4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653);7.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95%CI:0.080-0.917,P=0.031)、年龄≥40岁(95%CI:1.001-1.050,P=0.040)、有HBV感染相关家族史(95%CI:1.335-4.327,P=0.006)、饮酒史(95%CI:2.477-11.174,P=0.000)、HBVDNA定量≥ 107(P<0.05)、HBeAg 阳性(95%CI:1.032-4.563,P=0.04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医辨证治疗是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保护因素。8.在接受中医药长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提示患者在接受长期中医辨证治疗期间,未出现病情加剧或恶化。9.药物频数分析显示,累积使用频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包括炒白术、苍术、延胡索、茵陈、茯苓、炒山栀、六月雪、乌贼骨、制半夏9味;药性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寒性药为主,温性药和平性药次之,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热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少;药味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苦、甘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属足厥阴肝经最多,其次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结论:1.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提高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组织学和影像学,治疗安全性良好。3.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年龄≥40岁、有HBV相关家族史、饮酒史、HBeAg阳性、HBV DNA定量≥107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4.导师陈建杰教授主张从“湿”论治慢性乙型肝炎,强调“清热化湿,顾护中州”的治疗原则,同时认为当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讲究用药剂量,用药平和轻灵。5.真实世界研究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情况,可为评判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梁携儿[9](2017)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优化抗病毒治疗及乙肝肝纤维化的动态监测》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及目的抗病毒治疗与肝纤维化状态评估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低耐药屏障的核苷(酸)类似药物如拉米夫定等仍被广泛使用,为降低耐药率及提高病毒抑制率,可考虑基于拉米夫定的优化治疗方案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方案,但其疗效有待验证;另一方面,为更好评估患者预后及制定并发症监测策略,提高抗病毒治疗前肝硬化无创诊断准确性以及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无创评估的方法尚待进一步探索。2.研究方法2.1基于拉米夫定的优化抗病毒治疗评估近6个月未治疗的HBeAg 阳性、HBV DNA ≥105 copies/m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3-10 倍参考值上限的代偿期 CHB 患者按 1:1:1的比例随机至(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组;(B)拉米夫定优化治疗组,即拉米夫定单药治疗24周,若HBV DNA>1000copies/mL,将从第30周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若HBV DNA≤1000copies/mL,继续单用拉米夫定治疗;(C)拉米夫定单药治疗组。单药治疗者发生病毒学突破则加用阿德福韦酯。所有患者共治疗104周,每12周评估三组疗效及安全性。2.2抗病毒治疗前基于肝脏硬度值的肝硬化无创诊断纳入2008-2014年间在本院肝病中心进行了肝活检的代偿期、初治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正常、肝活检标本长度≥20mm的患者为分析对象。患者同时接受了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腹部超声及血液常规指标检查,并分为训练集(170人)与验证集(75人)。2.3抗病毒治疗后基于肝脏硬度值的肝纤维化无创监测连续性纳入HBeAg阳性初治代偿期CHB患者接受替比夫定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每3个月评估临床指标,每6个月监测LSM,并于基线和104周进行肝活检。3.结果3.1与单药治疗组(病毒学应答率34.8%[41/118],耐药率58.5%)相比,初始联合与优化治疗组有更多患者达104周HBV DNA<300 copies/mL(两组分别为53.3%[64/120]与48.3%[58/120]),同时拉米夫定相关耐药率更低(两组分别为0.8%与6.7%)。各治疗组耐受性良好。3.2通过回归分析推导出由LSM、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 ratio,INR)、超声肝血管情况、血小板计数构成的肝硬化诊断算法“CIR-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推导出由LSM、INR、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肝实质及肝血管超声评分构成的肝硬化计分方法“CIR-6”。在训练集,CIR-6与CIR-4诊断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与0.945,优于单用LSM(0.907)。CIR-4可使更多患者免于肝活检。在验证集,CIR-6具有与训练集相似的诊断效能,而CIR-4与LSM的诊断敏感性分别降为0.538与0.846。3.3分析人群为534例有基线及104周可靠LSM的CHB患者。其中164人基线及104周均有充足肝活检标本。治疗前24周,LSM(下降速度-2.2 kPa/24周)随ALT(-2.3 ULN/24周)快速下降,此后至260周ALT维持稳定并低于参考值上限,而LSM仍缓慢但持续下降(从24周6.1[2.2-37.4]kPa降至260周4.9[2.3-19.6]kPa,P<0.001)。经104周治疗,轻度或无肝纤维化(Ishak 0-2)患者由基线74.4%(122/164)提高至93.9%(154/164)。多变量分析提示52周LSM较基线相对下降量是肝纤维化逆转的独立相关因素(危险比3.74,P=0.016)。4.结论4.1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且耐药率较低,对拉米夫定单药治疗者出现24周早期应答不佳应及时,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以减少耐药。4.2联合常规的指标可提高LSM诊断初治乙肝肝硬化的准确性。包含LSM、INR、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肝实质及肝血管超声评分等六个参数的新计分方法CIR-6可能更具临床价值。4.3肝脏炎症恢复后,基于LSM的定期监测策略可用于CHB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肝纤维化动态评估,尤其治疗52周LSM的相对下降量可预测治疗后肝纤维化逆转。

顾生旺,吴德平,李荣清[10](2016)在《恩替卡韦联合或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文中研究说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16年,治疗目标已不是单纯抑制病毒复制,而是经过有限疗程抗病毒、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与干扰素是治疗CHB的两大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单一治疗只能使部分CHB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目标,两者联合、序贯治疗是近年CHB治疗领域的重要探索.对于NAs经治患者可换用或联用有限疗程干扰素,对干扰素效果不好者可加用或换用NAs长期治疗,对高病毒载量患者,初始联合治疗可能获益更大;根据基线与应答指导治疗原则,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并强调保养、治疗与检查依从性与慢性病管理,确保HBV DNA在检测线以下,对治疗中HBe Ag和HBs Ag水平持续下降者,延长疗程或配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治疗、免疫治疗,可能争取更大程度、更持久的免疫控制.

二、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HBV DNA载量变化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实验室指标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Child-Pugh改良分级A、B、C级三组间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的比较
    3.2 血清HBV DNA载量与ALT、ALB、TBIL的相关性
    3.3 Child-Pugh改良分级A、B、C级三组间的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构成比的比较
    3.4 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性别、年龄、HBV DNA、AFP及肝功能的比较
    3.5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血清HBV DNA载量的比较n(%)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抗HBV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5)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化苦参碱im的临床疗效
    1.1 im氧化苦参碱200 mg
    1.2 im氧化苦参碱400 mg
    1.3 im氧化苦参碱600 mg
2 氧化苦参碱静滴的临床疗效
3 氧化苦参碱口服的临床疗效
    3.1 口服氧化苦参碱200 mg
    3.2 口服氧化苦参碱300 mg
4 氧化苦参碱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5 结语

(6)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HBV RT区准种进化模式与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应答关系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HBsAg和抗-HBs共存乙肝病毒基因型Ⅰ感染者HBV准种特征及相关文献回顾Meta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准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与拉米夫定联用的增效作用
    1.1 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1.2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1.3 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2 与干扰素联用的增效作用
    2.1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2.2 静脉滴注和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3 与甘草酸类药物的增效作用
4 与其他药物的增效作用

(8)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队列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4 临床随访
        2.5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两队列基线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基线HBV DNA比较
        2.3 基线肝功能比较
        2.4 基线AFP水平比较
        2.5 基线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2.6 中医证型分布
        2.7 病例随访情况
        2.8 抗病毒治疗情况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
        3.2 不同基线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
        3.3 HBV-DNA阴转率
        3.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3.5 HBsAg阴转率
        3.6 抗-HBs 阳转率
        3.7 耐药的发生率
        3.8 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情况
        3.10 中医证候学改善
        3.11 影像学改善率
    4.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5.1 血常规正常率的比较
        5.2 肾功能正常率的比较
    6. 中药处方分析
        6.1 药物频数分布
        6.2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6.3 药物归经统计
讨论
    1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现状
        1.2 RWS与RCT的比较
        1.3 中医药临床研究与RWS
    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影响
        2.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和诊断方法
    3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
        3.1 中医病因病机转化
        3.2 中医辨证论治
    4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4.2 不同基线特征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关系
        4.3 HBV DNA阴转率
        4.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4.5 HBsAg阴转率和抗-HBs阳转率
        4.6 对生化学的影响
        4.7 对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4.8 对中医证候学的影响
        4.9 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4.10 长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析
        4.11 导师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3. 查新报告

(9)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优化抗病毒治疗及乙肝肝纤维化的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源有限地区的抗病毒治疗选择
    2. 抗病毒治疗前基于肝脏硬度值的肝硬化无创诊断
    3. 抗病毒治疗后基于肝硬度值的肝纤维化动态监测
    4. 抗病毒治疗与肝纤维化评估的最终目的——改善预后及预后预测
第一章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以优化拉米夫定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疗效
    1.1 研究方法
        1.1.1 研究设计
        1.1.2 受试者入排标准
        1.1.3 研宄评估指标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研究结果
        1.2.1 研究人群
        1.2.2 病毒学突破及耐药
        1.2.3 病毒学应答
        1.2.4 生化学及血清学应答
        1.2.5 亚组疗效分析
        1.2.6 安全性分析
    1.3 讨论
第二章 抗病毒治疗前乙型肝炎肝硬化无创诊断: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常规指标模式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人群
        2.1.2 常规实验室检测
        2.1.3 腹部超声检查
        2.1.4 经皮肝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纳入分析人群
        2.2.2 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肝硬化诊断算法
        2.2.3 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肝硬化计分方法
        2.2.4 基于肝脏硬度值的新评分系统CIR-6与CIR-4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2.3 讨论
第三章 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监测: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动态监测模式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设计
        3.1.2 研究人群
        3.1.3 肝组织学检查
        3.1.4 肝脏弹性硬度检查
        3.1.5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纳入分析人群
        3.2.2 抗病毒治疗5年中肝脏硬度值的动态变化
        3.2.3 根据病毒学应答及HBeAg血清转换分层的肝脏硬度值变化
        3.2.4 根据基线谷丙转氨酶水平及其变化分层的肝脏硬度值变化
        3.2.5 治疗后肝脏组织学特征的变化
        3.2.6 据基线肝脏炎症评分分层的肝脏硬度值变化
        3.2.7 根据基线肝脏纤维化评分及其变化分层的肝脏硬度值变化
        3.2.8 抗病毒治疗后肝脏硬度值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
        3.2.9 肝脏硬度值对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逆转的预测作用
    3.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四、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HBV DNA载量变化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D]. 蔡成程. 延边大学, 2020(05)
  • [2]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Chines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and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06)
  • [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ChineseSocietyofInfectiousDiseases,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12)
  • [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06)
  • [5]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评价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19(09)
  • [6]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D]. 范晶华.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2)
  • [7]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9(08)
  • [8]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 侯志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优化抗病毒治疗及乙肝肝纤维化的动态监测[D]. 梁携儿.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5)
  • [10]恩替卡韦联合或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问题与前景[J]. 顾生旺,吴德平,李荣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18)

标签:;  ;  ;  ;  ;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