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Reed-Solomon算法的QR码纠错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虢纯[1](2021)在《彩色二维码编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条码作为一种快速识读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商品结算、物流运输、仓库管理等领域。常见的有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二维条码广泛地应用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产品追溯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是黑白二维条码,本文将研究如何在黑白二维条码中添加颜色信息,来提高信息存储容量和安全性。本文以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QR码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大信息容量,将彩色信息附加到QR码点阵图上来传递附加信息,QR码点阵图传递的信息称为“原始信息”,附加的彩色信息称为“附加信息”。原始信息遵循QR码的编码规则,生成QR码点阵图;附加信息采用新的编码规则,将附加的彩色信息附加到数据区黑色模块上,生成彩色QR码。彩色QR码中既包含QR码点阵图信息又包含附加的彩色信息,从而增大存储容量、提高信息密度;通过栅栏加密算法进行加密,提高信息安全性,增强防伪功能。本课题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彩色QR码编码。彩色QR码的编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原始信息按照QR码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生成QR码点阵图;另一部分附加信息先按照数据类型分为4种模式,再对附加信息采用栅栏密码(Rail-fence Cipher)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附加信息;然后将加密后的附加信息采用四种颜色对应四进制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得到数据码字,再采用RS纠错算法进行纠错,将纠错码字添加到数据码字之后得到数据总码字;最后将四进制对应的四种颜色在QR码数据区的黑色模块上填充颜色,生成彩色QR码。(2)彩色QR码解码。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目的是从彩色QR码中获取到原始信息和附加信息。原始信息是先将备份的彩色QR码进行灰度化与二值化,得到二值化后的图像,然后再通过位置探测图形进行定位与校正,通过栅格化得到QR码点阵图,按照QR码的编码规则进行解码,得到原始信息;附加信息是先在彩色QR码中找到每个模块的位置及对应的颜色信息,再按照编码的原理反向解码,得到附加信息,即彩色QR码所能表示的信息是原始信息和附加信息。本文基于Visual Studio 2019平台,设计了彩色QR码编解码系统。本文利用彩色QR码编解码系统,生成彩色QR码,通过彩色QR码编解码系统对彩色QR码(4色、8色)进行解码功能测试;通过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打印和下载彩色QR码(4色、8色)进行QR码解码的测试,4色彩色QR码的识读准确率高于8色彩色QR码的识读准确率,所以本课题选择4种颜色进行填充是最佳方案;通过对QR码、4色和8色的彩色QR码最大存储容量进行对比实验,在版本号1-L的情况下,4色彩色QR码最大存储容量是QR码的1.6倍,8色彩色QR码最大存储容量是QR码的1.9倍,表明了本文提出的彩色QR码编解码算法显着地增大存储容量,提高信息密度,增强防伪特性。
张维纳[2](2021)在《基于混合加密算法的彩色QR码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信息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二维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统的黑白二维码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多样化、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要求,并且开放的制作过程中也隐藏了诸多安全风险。针对黑白二维码容量有限以及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到个人隐私资料泄露、木马病毒植入、信息劫持、扫码支付漏洞等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可以携带高数据容量的彩色二维码,并提出一种混合加解密算法嵌入到彩色二维码编解码步骤中,提高了彩色二维码信息传输安全性。本文的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了黑白QR码的基本结构及其编解码算法,包括QR码的基本特性、功能结构、编码理论、纠错理论、图像处理算法等。2)针对黑白QR码容量有限的问题,在黑白QR码编解码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可以携带高数据容量的彩色二维码。彩色二维码继承了QR码的符号结构,采用增加颜色从而增加每个像素点可以嵌入的比特信息量的编码思路,将编码数据信息嵌入到RGB彩色空间中,完成了编码区域的色彩编码设计,增加了QR码容量。运用检测定位算法、透视变换算法以及纠错译码算法等对彩色QR码完成译码。并建立了PC端彩色QR码编译码系统平台,实现彩色QR码正确编解码。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16色QR码的容量约是黑白QR码容量的4倍、相同版本、相同纠错等级以及相同模式下,系统解码运行时间约是系统编码运行时间的2~3倍。3)针对彩色QR码传输数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彩色QR码编解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ES与RSA结合的混合加密算法来提高彩色QR码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该混合加密算法具有无需进行密钥传递、双重密钥(DES密钥与RSA私钥)进行解密以及混合密文无法运用单一攻击算法破解的优点,保护了彩色QR码的编码信息。根据混合算法加解密方案在彩色QR码系统编解码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加解密功能。并通过仿真实验测试了该混合加密算法对彩色QR码明文信息的加密效果、加密安全性以及加解密效率。通过实验测试表明:该混合加密算法具有适合加解密长数据信息、加密效果强、加解密效率高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有效保护彩色QR码的信息数据安全。
郑雅楠[3](2021)在《基于二维码的移动端单向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尚钊[4](2021)在《基于信息隐藏的安全QR码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提出快速响应码(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又称 QR 码,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二维码。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工具,QR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比如有不法分子仿冒、篡改二维码来实施诈骗、植入恶意病毒攻击手机,对公众的财产和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威胁。为了保证QR码安全,防范虚假欺骗行为,本文对基于信息隐藏的QR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有徽标的QR码,提出了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QR码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利用徽标纹理色彩丰富,信息隐藏能力优良的特点,在徽标中嵌入与QR码文本内容相关的数字水印,在扫描识别阶段,通过提取的水印对文本内容进行校验来判断QR码的合法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生成可校验的安全QR码,相对以往方法具有更好的透明性和抗压缩能力。对QR码的编码和纠错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QR码纠错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在数据码字和纠错码字序列中嵌入可以校验QR码文本内容的数据,并且结合模块排布、显示特点来提高数据隐蔽性。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息容纳量以及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QR码生成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手机端为用户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了QR码生成、识别、检测等功能。同时为管理员提供PC端服务,方便管理员对二维码、普通用户以及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管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安全QR码的生成和检测需求,并且管理方便、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帅[5](2021)在《基于ARM的公共停车场自主泊车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也在物联网技术的带动下朝着精准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针对现有的泊车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车位资源管理不够精细、功能不够完善、使用不够方便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设计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本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ARM前端硬件配合手机APP的泊车系统,使软硬件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硬件部分设计了两种ARM板。主ARM板的NB-Io T通信模块通过Mqtt协议与云服务器通信,Lo Ra通信模块通过网关与子ARM板通信,并完成QR码的生成和解析。子ARM板的摄像头负责采集用户出示的QR码,Lo Ra通信模块与主ARM板的Lo Ra进行数据通信。两种ARM板相互配合组成了前端硬件。基于Android的手机APP配合前端硬件设备以及百度地图API实现了车位预约、扫码存取车、按时计费、停车场外寻址、停车场内寻址等功能。本设计与传统的泊车计费系统相比从功能上通过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实现了场内寻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用地图资源没有场内地图资源的不足,完善了泊车系统功能。通过前端硬件设备对每一个车位进行远程控制,提高了泊车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以QR码作为存取车时验证车主身份的手段,提高了泊车系统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本系统从性能上考虑,首先结合现有系统的QR码坏码识别率,提出了在QR码损坏小于30%的情况下,坏码识别率达到100%的要求。其次基于二叉树排序算法对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了改进,减小了Dijkstra算法8%左右的耗时。最后针对停车场使用高峰期会出现大量的并发请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主ARM可以支持100个并发请求的设计指标。
孔庆鑫[6](2020)在《基于动态二维码的车载信息传输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矩阵式二维码,QR(Quick Response)码在物流管理、交通出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车载摄像头几乎遍布车身,本课题将车载摄像头与QR二维码结合,可以作为智能驾驶信息传递方式的一种补充。基于动态二维码的车载信息传输系统是以QR二维码为信息载体,以光通路为传输介质的单向传输方式。这种信息传输方式不需要特定的协议或者接口、信号不发散、不需要提前配对或连接、安全性高,仅依靠显示屏和摄像头就可以实现端到端的信息传输。本文从“如何更快更精确的定位识别QR码”出发,系统深入的研究了目前在复杂情况下QR码的定位、校正、识别算法,设计了一种抗不均光照和电子噪声干扰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身符号特征进行定位,采用K-means聚类剔除冗余干扰点,准确获得二维码四个顶点坐标,可以进行像素级的提取和校正。通过优化QR码定位精度与速度,设计基于二维码的车载信息传输系统,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对复杂背景、光照不均和电子噪声干扰的环境下对QR实现精准快速的定位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动态二维码大容量文字信息的传输,在保证实时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识别率。
刘少华[7](2020)在《基于树莓派的快递自动分拣系统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快递业务的极速崛起,快递业务总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暴力分拣、快递丢失、快递扫描不上等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快递各个环节自动化水平较低,而人工分拣时易出错,严重影响了快递的分拣效率和人们的生活。本课题针对上述现阶段快递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并设计一套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的分拣系统。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本系统的实际需求,根据快递业务在发展历程中衍生出来的问题设计本系统。确定系统的控制器、编程环境、以及模块之间的通讯方式。2.对本系统视觉识别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二维码的编码机制进行介绍,针对二维码在复杂环境中存在的噪声和干扰等问题,通过不同算法的实验对比选取识别精度高、效率快的算法;利用二维码独特的图案机制,对二维码轮廓进行定位;对快递在传输设备上的随机性,导致相机采集二维码造成的图像畸变问题上,提出一种基于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通过空间变换实现畸变校正。3.硬件上对快递分拣系统的机械结构进行设计。从性能、体积、分辨率以及实际工作环境因素出发,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选型,最后搭建系统硬件平台。4.对软件整体流程进行设计。配置软件运行环境,对主程序和各模块程序进行设计,以便能满足设计要求;对处理二维码信息方案和分拣运动控制方案进行设计;为系统定制开发了安全措施,来提高系统安全;采用Python编程,利用Open CV控制相机,结合树莓派完成对快递信息的处理。5.最后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对本系统进行最终测试。测试系统安全功能是否稳定可靠;测试快递在不同占空比下,不同程度的损伤、强光照、轻微遮挡和磨损的二维码能否采用本系统进行准确、高效的识别并进行分拣。最终测试结果表明了本系统具有低成本和高精度的特点,可以达到快递的快速识别和分拣。对部分有缺陷的二维码采用系统处理,可使得识别正确率、识别速度提升,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燕雨薇,余粟[8](2020)在《基于隐写和VSS的二维码安全认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响应码(QR码)以存储信息量大、编解码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QR码本身并不具备安全保护能力,通过分析其编解码原理,本文提出一种结合信息隐藏和可视秘密共享的QR码安全认证技术,可应用于用户信息传递及身份认证。实验证明本方法具备可行性,且具有透明性高、计算成本低、效率快等优点,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牛小东[9](2020)在《基于QR码的广义LDPC码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指出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是线性分组码中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一类码,已经被证实是继Turbo码后又一类接近香农限的纠错编码。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 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QC-LDPC)码是一种结构化的LDPC码,准循环的特性使得其编码译码更为灵活,所以实际系统中通常采用QC-LDPC码。但是,QC-LDPC码仍有许多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如:由于陷阱集结构而造成错误平层较高的问题。本文从降低QC-LDPC码错误平层入手,开展如下研究:1.基于平方剩余(Quadratic Residue,QR)码构造的QC-LDPC码(QR-QC-LDPC)围长大于等于6,并且性能可以达到利用逐条添加边(Progressive Edge Growth,PEG)算法构造的随机LDPC码的性能。研究发现,QR-QC-LDPC码的6环数量巨大,所以,本文根据6环信息和陷阱集信息设计掩模算法,对QR-QC-LDPC码进行掩模优化,通过减少6环和陷阱集数量提升码字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设计的掩模算法对QR-QC-LDPC码进行优化后,码字的性能有超过1 d B的增益。2.为了进一步提高码字性能,本文还构造以QR码为分量码、以优化后的QR-QC-LDPC码为全局码的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Generaliz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GLDPC)码。通过把全局码和分量码的因子图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得到GLDPC码的因子图,在编码过程中把其当作一个线性分组码进行编码而得到GLDPC码。其中分量码的信息位全部来自全局码的变量节点,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优势陷阱集挑选算法以及基于优势陷阱集挑选变量节点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GLDPC码的构造方法码率损失较小。3.针对构造的GLDPC码,设计了一种两阶段译码算法。这种译码算法,利用QR码最小汉明距离大、错误平层低的特点,把QR码中正确信息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变量节点,进而把正确信息传递给全部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达到纠正错误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与优化后的QR-QC-LDPC码相比,以该码为全局码的GLDPC码获得了接近0.3 d B的增益,其码率损失约为0.05。
赵世栋[10](2020)在《一种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制造活动增加以及诸如食品、制药、医疗保健等行业需求驱动,防伪市场规模日趋扩大。快速响应(QR)码作为二维码的一种,凭借高存储、多功能性等优势成为运输、制造、零售业广泛使用的溯源、识别技术,也成为防伪溯源领域主流发展趋势。防伪码在防伪包装上往往占据不可忽略的显示区域,而标准QR码表现形式为黑白模块的随机排列,样式单调、区分度低,对用户缺乏吸引力,粘贴于产品包装表面极易破坏设计美感,降低产品价值。随着艺术品及文化市场的繁荣,社会对生成具有视觉吸引力防伪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标准QR码识别算法使用门槛低,各解码设备都可轻松获取码类蕴含信息,信息保密性差。本文从防伪码视觉优化及加强保密性出发,研究提出一种信息嵌入图像型新型防伪码。本文主要工作可概括为:(1)设计一种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区别于传统QR码格式固定、样式单一,新型防伪码设计新的结构,根据输入模板及单位模块大小确定数据填充区域,保留模板外观前提下将防伪信息嵌入图案模板中,实现防伪码外观优化。(2)设计新型防伪码生成算法。通过规范图案模板处理过程,制定数据序列生成方式,添加不同类型纠错码完成新型防伪码生成。新型防伪码编码容量不受版本格式约束,在模板图案足够大情形下,编码容量远超QR码,且新型防伪码根据不同纠错等级选择RS纠错算法,最高纠错率可达30%,保留传统QR码防伪性能。(3)设计新型防伪码识别算法,通过防伪码图像边缘提取及模板选择,匹配模板图案完成信息提取,译码解码实现防伪码识别。新型防伪码只能被专用解码器解码不被传统二维码扫描器识别,且解码过程需识别图案模板,有效提高嵌入信息保密性。该算法允许识别彩色防伪码,通过测试,已证明算法识别有效性。(4)结合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算法,借助区块链技术提出艺术品防伪模型,为未来防伪领域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二、基于Reed-Solomon算法的QR码纠错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Reed-Solomon算法的QR码纠错编码(论文提纲范文)
(1)彩色二维码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彩色二维条码发展现状 |
1.2.1 二维条码 |
1.2.2 彩色二维条码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QR码相关理论 |
2.1 QR码符号结构 |
2.2 QR码基本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彩色QR码编码方案 |
3.1 彩色QR码设计思想 |
3.2 彩色QR码编码流程 |
3.2.1 QR码编码流程 |
3.2.2 附加信息编码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彩色QR码解码方案 |
4.1 图像预处理 |
4.1.1 图像灰度化 |
4.1.2 灰度图像二值化 |
4.1.3 图像定位 |
4.1.4 图像校正 |
4.2 QR码解码流程 |
4.3 附加信息解码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开发 |
5.1.1 开发平台 |
5.1.2 系统界面及功能测试 |
5.2 实验测试 |
5.2.1 识读系统生成彩色QR码 |
5.2.2 识读下载彩色QR码 |
5.2.3 识读打印彩色QR码 |
5.3 信息容量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9版本数据容量表 |
附录2:可显示ASCII码字符表 |
附录3:GB2312 简体中文编码表 |
(2)基于混合加密算法的彩色QR码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维码增容领域研究现状 |
§1.2.2 二维码信息加密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黑白QR码技术相关理论 |
§2.1 黑白QR码基本特性概述 |
§2.2 黑白QR码功能图形介绍 |
§2.3 黑白QR码编码理论 |
§2.3.1 数据编码 |
§2.3.2 纠错编码 |
§2.3.3 码字序列与布局 |
§2.3.4 掩模 |
§2.3.5 格式信息与版本信息 |
§2.4 黑白QR码解码理论 |
§2.4.1 图像预处理算法 |
§2.4.2 黑白QR码解码 |
§2.5 黑白QR码的容量可扩展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彩色QR码编解码设计与实现 |
§3.1 彩色QR码编码设计 |
§3.1.1 色彩编码设计 |
§3.1.2 数据信息编码 |
§3.1.3 纠错编码算法 |
§3.1.4 码字序列排布规则 |
§3.2 彩色QR码图像识读与解码 |
§3.2.1 检测定位算法 |
§3.2.2 透视变换算法 |
§3.2.3 纠错译码算法 |
§3.2.4 彩色QR码图像解码 |
§3.3 彩色QR码系统实现 |
§3.3.1 彩色QR码编码实例 |
§3.3.2 彩色QR码解码实例 |
§3.3.3 彩色QR码仿真实验 |
§3.4 彩色QR码安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彩色QR码混合加密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 DES加密算法理论基础 |
§4.1.1 数据加密部分 |
§4.1.2 子密钥生成过程 |
§4.2 RSA加密算法理论基础 |
§4.3 DES、RSA算法优缺点分析 |
§4.4 彩色QR码的混合加密算法设计与实现 |
§4.4.1 彩色QR码混合加解密步骤 |
§4.4.2 混合加密算法系统实现 |
§4.5 仿真实验 |
§4.5.1 加密效果分析 |
§4.5.2 加密安全性分析 |
§4.5.3 加解密效率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信息隐藏的安全QR码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维码加密 |
1.2.2 恶意链接检测 |
1.2.3 数字水印 |
1.2.4 数字签名保护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二章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QR码信息隐藏的研究 |
2.1 问题描述 |
2.2 相关技术介绍 |
2.2.1 QR码的结构 |
2.2.2 离散余弦变换 |
2.2.3 奇异值分解 |
2.2.4 Arnold置乱算法 |
2.3 基于数字水印的QR码研究 |
2.3.1 QR码logo处理 |
2.3.2 生成水印 |
2.3.3 水印的嵌入与提取 |
2.3.4 QR码生成与检测 |
2.4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
2.4.1 实验设置 |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QR码纠错机制的信息隐藏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QR码编码技术介绍 |
3.2.1 QR码编码原理 |
3.2.2 RS纠错 |
3.3 信息隐藏方法研究 |
3.3.1 隐藏区域分析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信息隐藏过程 |
3.3.4 信息提取过程 |
3.4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的QR码生成识别系统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系统整体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详细设计 |
4.4.1 对外接入层设计 |
4.4.2 QR码生成模块 |
4.4.3 QR码识别模块 |
4.4.4 系统管理模块 |
4.5 系统实现 |
4.5.1 开发环境 |
4.5.2 手机端功能实现 |
4.5.3 PC端功能实现 |
4.6 系统测试 |
4.6.1 测试目标 |
4.6.2 测试环境 |
4.6.3 功能测试 |
4.6.4 性能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ARM的公共停车场自主泊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基于ARM实现泊车系统的优势 |
1.4 主要工作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泊车系统总体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
2.1 泊车系统设计要求 |
2.2 泊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 最短路径规划算法 |
2.3.1 最短路径规划算法选择 |
2.3.2 经典Dijkstra算法 |
2.3.3 改进的Dijkstra算法 |
2.4 二维码技术 |
2.4.1 二维码的特点 |
2.4.2 QR二维码符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端设备软硬件设计 |
3.1 子ARM板总体设计 |
3.1.1 子ARM板结构框图 |
3.1.2 主控芯片选型 |
3.1.3 主控电路 |
3.1.4 供电模块设计 |
3.1.5 QR码信息采集摄像头模块的应用 |
3.1.6 Lo Ra射频部分设计 |
3.2 主ARM板总体设计 |
3.2.1 主ARM板结构框图 |
3.2.2 主控芯片选型 |
3.2.3 主控电路设计 |
3.2.4 NB-Io T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3 前端设备软件设计 |
3.3.1 子ARM板总体软件设计 |
3.3.2 主ARM板总体软件设计 |
3.4 基于ARM的QR码生成和解析 |
3.4.1 QR码生成和解析模块总体设计 |
3.4.2 QR码模块移植到Linux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服务器及手机应用实现 |
4.1 Android组件 |
4.2 基于Android系统的APP软件设计 |
4.2.1 APP总体设计 |
4.2.2 APP软件实现 |
4.3 基于二叉树改进的Dijkstra算法实现 |
4.4 云服务器网络接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功能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2 系统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测试 |
5.2.2 系统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基于动态二维码的车载信息传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QR码二值化算法研究现状 |
1.2.2 QR码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
1.2.3 车载QR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 |
第2章 QR码原理分析及符号结构 |
2.1 二维码理论概述 |
2.1.1 二维码分类 |
2.1.2 二维码条码选择 |
2.2 QR码符号结构 |
2.3 QR码编码流程 |
2.3.1 数据分析与数据编码 |
2.3.2 纠错与构造最后4位最终数据码字 |
2.3.3 构造矩阵与选择掩模 |
2.3.4 格式与版本信息 |
2.4 编译码中的差错控制算法 |
2.4.1 差错控制技术理论 |
2.4.2 差错控制编码 |
2.4.3 纠错原理 |
第3章 车载QR码信息传输系统 |
3.1 系统分析 |
3.2 系统设计 |
3.2.1 发送端数据帧结构设计 |
3.2.2 数据传输中果冻帧筛选机制 |
3.3 数据传输机制 |
3.3.1 发送端数据分割 |
3.3.2 接收端数据组装 |
第4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4.1 图像预处理 |
4.1.1 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
4.1.2 光噪声滤波 |
4.1.3 QR码图像二值化处理 |
4.2 QR码识别 |
4.2.1 检测位置探测图形 |
4.2.2 使用K-means对候选点集群聚类 |
4.2.3 判断“回”字位置探测图形顺序 |
4.2.4 寻找校正图形 |
4.2.5 QR码校正 |
4.2.6 铺设采样网格与译码 |
4.3 QR码中的RS编译码算法 |
4.3.1 RS码介绍 |
4.3.2 RS生成多项式 |
4.3.3 QR编译码中的差错控制算法 |
4.3.4 译码过程 |
第5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热噪声去噪测试 |
5.1.1 主观评价 |
5.1.2 客观评价 |
5.2 光照均衡测试 |
5.3 畸变校正分析 |
5.3.1 算法识别正确率 |
5.3.2 不同算法性能比较 |
5.4 系统动态测试 |
5.4.1 实验环境 |
5.4.2 系统的传输速率 |
5.4.3 传输距离的影响 |
5.4.4 显示帧速率的影响 |
5.5 停车场景应用分析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课题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基于树莓派的快递自动分拣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快递分拣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拣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
2.1 信息媒介 |
2.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2.1 主控模块 |
2.2.2 图像采集模块 |
2.2.3 驱动模块 |
2.2.4 分拣模块 |
2.2.5 电源模块 |
2.2.6 报警模块 |
2.2.7 语音模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拣系统的软件设计 |
3.1 系统运行环境的搭建 |
3.1.1 安装操作系统 |
3.1.2 系统设置静态IP |
3.1.3 系统配置VNC服务端 |
3.1.4 系统搭建通用输入/输出接口GPIO |
3.1.5 系统端Open CV运行环境的搭建 |
3.1.6 系统搭建Adafruit-PCA9685 驱动 |
3.1.7 搭建百度语音Python API |
3.2 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选择 |
3.2.1 编程语言的选择 |
3.2.2 编译器Spyder |
3.3 二维码的生成 |
3.4 系统程序设计 |
3.4.1 主程序设计 |
3.4.2 语音报警模块程序设计 |
3.4.3 图像识别模块程序设计 |
3.4.4 触发模块程序设计 |
3.4.5 驱动模块程序设计 |
3.5 处理二维码信息方案设计 |
3.6 分拣模块机械臂分拣运动控制方案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拣系统的二维码处理算法 |
4.1 二维码识别流程设计方案 |
4.2 二维码编码算法 |
4.2.1 伽罗华域多项式 |
4.2.2 Reed-Solomon算法 |
4.3 二维码图像预处理 |
4.3.1 图像灰度化 |
4.3.2 图像滤波去噪 |
4.3.3 图像二值化 |
4.4 二维码图像提取 |
4.4.1 二维码定位 |
4.4.2 Canny算法的边缘检测 |
4.5 畸变校正 |
4.6 二维码译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调试及运行 |
5.1 系统运行整体流程 |
5.2 远程登录系统 |
5.3 系统自启动的开机界面制作 |
5.4 测试相机和检测Open CV |
5.5 Pyinstaller对 Python文件打包 |
5.6 定制开发提高系统安全 |
5.6.1 Email电子狗 |
5.6.2 网页远程安防管理 |
5.7 连接硬件完成系统的测试 |
5.7.1 测试系统主程序 |
5.7.2 主程序正常工作结果显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隐写和VSS的二维码安全认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础理论知识 |
1.1 Reed-Solomon (RS)纠错码 |
1.2 最低有效位(LSB)隐写技术 |
1.3 可视秘密共享(VSS)技术 |
2 QR码安全认证 |
2.1 图像生成 |
2.2 安全认证 |
3 实验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9)基于QR码的广义LDPC码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LDPC码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QR-QC-LDPC码以及陷阱集的相关理论 |
2.1 LDPC码概述 |
2.1.1 LDPC码的因子图表示 |
2.1.2 LDPC码译码算法 |
2.2 QR码概述 |
2.2.1 QR码的定义 |
2.2.2 QR码的校验矩阵 |
2.2.3 APP译码 |
2.3 QR-QC-LDPC码的概述 |
2.3.1 基于有限域的QC-LDPC码的构造 |
2.3.2 QR码在有限域中的校验矩阵 |
2.3.3 QR-QC-LDPC码的构造 |
2.4 陷阱集概述 |
2.4.1 陷阱集的定义 |
2.4.2 陷阱集的搜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QR-QC-LDPC码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
3.1 掩模的定义 |
3.2 密度进化 |
3.3 QR-QC-LDPC码的优化设计 |
3.3.1 优化环搜索算法 |
3.3.2 掩模算法 |
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QR码的GLDPC码的设计与译码算法研究 |
4.1 GLDPC码的传统构造 |
4.2 基于QR码的GLDPC码构造方法 |
4.2.1 挑选优势陷阱集 |
4.2.2 基于陷阱集的变量节点挑选算法 |
4.3 两阶段译码算法 |
4.4 GLDPC码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
4.5 复杂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未来工作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一种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防伪技术现状 |
1.2.1 传统产品防伪技术现状 |
1.2.2 现代电子防伪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 |
2 二维码防伪技术 |
2.1 二维码 |
2.2 二维码防伪技术现状 |
2.3 典型二维码 |
2.3.1 QR码 |
2.3.2 视觉二维码 |
2.4 本章小结 |
3 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技术 |
3.1 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构成 |
3.2 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信息系统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生成技术 |
4.1 模板处理 |
4.2 防伪码生成 |
4.2.1 信息编码表 |
4.2.2 数据编码 |
4.2.3 纠错编码 |
4.2.4 码字交织 |
4.2.5 版本选择 |
4.2.6 放置数据位 |
4.2.7 数据项掩码 |
4.2.8 添加格式和版本信息 |
4.3 彩色防伪码 |
4.4 本章小结 |
5 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识别技术 |
5.1 防伪码定位 |
5.2 图像校准 |
5.2.1 版本确定 |
5.2.2 图像校正 |
5.3 模板识别 |
5.4 信息提取 |
5.4.1 防伪码二值化 |
5.4.2 信息读取 |
5.5 信息纠错译码 |
5.6本章小结 |
6 防伪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防伪系统设计 |
6.1.1 需求分析 |
6.1.2 概要设计 |
6.1.3 详细设计 |
6.2 防伪系统实现 |
6.2.1 系统文件结构 |
6.2.2 系统实现 |
6.3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6.3.1 实验结果 |
6.3.2 性能分析 |
6.4 新型防伪码应用前景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基于Reed-Solomon算法的QR码纠错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 [1]彩色二维码编码技术研究[D]. 虢纯.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混合加密算法的彩色QR码技术研究与实现[D]. 张维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二维码的移动端单向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郑雅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基于信息隐藏的安全QR码研究与系统实现[D]. 高尚钊.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基于ARM的公共停车场自主泊车系统设计[D]. 张帅.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基于动态二维码的车载信息传输系统研究[D]. 孔庆鑫. 浙江科技学院, 2020(03)
- [7]基于树莓派的快递自动分拣系统研究[D]. 刘少华. 西京学院, 2020(05)
- [8]基于隐写和VSS的二维码安全认证技术研究[J]. 燕雨薇,余粟.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08)
- [9]基于QR码的广义LDPC码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D]. 牛小东.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10]一种信息嵌入图像型防伪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赵世栋.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