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实验实验分析及实验教学方法建议(六)第六章硫及硫化合物环境保护

高一化学实验实验分析及实验教学方法建议(六)第六章硫及硫化合物环境保护

一、高一化学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六)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任静茹[1](2021)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5000多年的长河中不断的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有平静,有浪花,亦有波涛澎湃,其中的优秀成分被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而且内容涉及甚广,有物质层面的文物遗迹,有精神层面的民族自信,也有广为流传的工艺技术,不论哪个层面均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丹霞地貌的色彩涉及铁元素的含量、侯德榜制碱的创新精神、古代的炼铁技术。因此,化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天地万物的自然科学,更蕴含着“人文教化、探索万物之本”的传统意义。随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我国越来越重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教学与教育作用,如教育政策的倡导、教材内容的修改与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呼吁、高考考察的方向与内容要求。因此,化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下的应有之义。本研究所涉及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部分一是本研究课题的提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结合多数集中于文学领域,理学领域较少,且研究的文献多以期刊为主,硕博士论文较少,其中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教学实践类的实验研究,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不细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梳理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之二是用实验验证两者相融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与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化学信息处理能力;之三是探索文化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部分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通过向学生下发问卷,了解到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化学课堂中缺乏古籍文字和工匠技术的应用,且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认为两者融合后对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崇尚科学真理和培养国家荣誉观念没有影响。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得知青年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老师表示化学能够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知识点主要集中于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章节,且融合的教学方式单一。部分三是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的整理。结合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建议以及教材使用情况,按照单元主题方式梳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使用建议。部分四是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是设计出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结合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其次,选定实验对象,结合教学设计在实验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同时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对对照班进行教学。再次,展示概念类和元素类的文化特色的教学设计。部分五是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实验结果采用问卷评析法、试卷检测法和课堂观察量表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测评。通过本次的教学实践研究,不仅减小了一线教师认为文化资源分散且难以整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发现“建构文化情景——提出相关问题——文化化学解答——联系社会生活——化学文化习题——课堂思路梳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效度。

王立秀[2](2021)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初,党中央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作出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战略决策。二十年来,该项决策促使教育教学领域发生着重大的革新与变迁。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育者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材编写也相应经历了从过去“一纲一本”到现在“一标多本”的新的变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框架下共有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前全球范围内都在探索各自领域内适应世界发展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顺势而为,提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的课程目标。新教材课程标准实施的蓝本,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工具。如何尽可能的发掘教材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如何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建构了教材比较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三个版本的必修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三个版本教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方面的异同点,以期为广大教师科学地使用新教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版本教材都较高的契合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2.在内容选择方面,鲁科版尤其重视凸显化学核心观念,明确教材承载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和知识进阶。人教版更注重关注社会生活体现科技发展态势。苏教版更注重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3.在内容组织方面,鲁科版教材整个体系与课标内容标准吻合得非常好。人教版更强调学科逻辑顺序。苏教版强调新知识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顺序。4.在内容呈现方面,苏教版教材栏目最丰富,尤其注重拓展视野;图片呈现了更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原理,强调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灵活的,更易迁移应用的;综合运用型习题占比都相当高,体现出教材对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注重。鲁科版各栏目使用频数相对均衡;识记理解题最多,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强调能力的发展以夯实的基础知识奠基;实验类图片相对丰富。人教版更注重实验探究类栏目设置;社会发展与生活类和科学技术类图片最多;实践活动类的习题占比最高;关注社会生活,强化学生体验,发展综合能力。结合比较结论,提出了以下教材使用建议: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结合课程标准,理解教育理念;全面了解教科书体系,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充分应用教材内容,合理进行改造补充;充分应用教材情景素材,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因生制宜进行灵活选择,适当融合力求精益求精。

姚蕾[3](2021)在《学科交叉视域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要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促进多领域、多学科素养的融合,认识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在促进科技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学科交叉教学旨在建立多学科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学科领域展现知识的广泛应用,构建真实而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促进复杂问题的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庞杂繁琐,是教与学的难点之一,学习元素化合物不是单纯地记忆物质结构、性质用途,还应该认识到元素化合物在生产、健康、社会、环境、能源等学科领域的实际价值。基于学科交叉视域,探索元素化合物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拓宽元素化合物教学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与用途的多维认识。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意义。第二章是研究综述。阐明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了解元素化合物教学、学科交叉在化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访谈调查。通过访谈了解高中化学一线教师对学科交叉教学的态度以及实施看法,对本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部分。从学科交叉视域出发,对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发展三阶段(证据收集、抽提规律、应用规律)进行内容分析,探析各阶段内容特点,进而提出各阶段针对性教学策略。第五章是教学实践。笔者遵循以上教学策略,展开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践。实践后,从学生课堂表现、学生测试成绩、学生问卷调查以及教师评价出发,进行实践效果分析,为研究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希望本论文能为一线化学教师的元素化合物课堂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朱茂盛[4](2021)在《人教版新旧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201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率先出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新版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内容选编、呈现方式、栏目设置、素材选编、习题创新等多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多个测量评估工具系统分析人教版新旧教科书习题的特点特征,从而填补了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2019年版)习题对比研究的空白,以便教学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并使用新版教科书习题,提升习题使用和编制能力,并对教科书习题进行二次开发。为尽可能分析教科书习题的各方面特点特征。本研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教科书习题构成体系中的习题结构、习题栏目和习题表征方式三个方面;第二,教科书习题形式中常规分类和核心素养分类两个角度;第三,教科书习题内容中习题的针对性、习题的情境性、习题的层次性和习题的开放性四大原则;第四,教科书习题难度比较。新旧版本教科书习题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新旧版本教科书习题结构同为正文习题、节习题和章习题三元结构,新版教科书习题栏目名称优化且数量减少,习题表征新增坐标系且表征方式多样化。2.教科书习题数量由旧版教科书的338道减少到292道,习题的重复率是41.84%;新旧教科书素养题型中,两版本相同点有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题占比最高,新版教科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题占比变化最大,综合素养题增多,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题占比低。3.新版教科书的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较旧版教科书要好。4.旧版教科书习题总难度低于新版教科书习题总难度。

熊茜[5](2020)在《基于新课标高一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与鲁科版为例》文中提出教材是学校教育的象征,是承载权威知识、反映学科内容、传播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纲一本”的课程理念变为“一标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开始涌现。2017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2017版新课标为指导,新的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也随之出版。目前教师大多只使用单一版本教材,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可能会出现盲点和存在局限性。若能对高中化学各版本教材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则可为广大一线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要求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19年出版的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和鲁科版)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梳理国内外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2)比较研究两版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3)比较研究两版本教材的呈现方式;(4)以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为例,对两版本教材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5)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对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教材使用参考建议。对上述两种教材的综合比较研究后认为:两版本教材都贯彻了新课标的指导要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1)就知识结构体系而言,两版本教材都对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叙述最多;鲁科版对于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知识涉及较少;两版本教材主题2、3和4的核心内容整体编排大致相同,但“物质的性质及转化”的设计思路不同,人教版“先总后分”将物质划分的更细致;而鲁科版则“先方法后运用”,更重视方法的学习和掌握。(2)就呈现方式而言,两版本教材的栏目和图片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材编写要求。综合来看,人教版的习题和助读系统更符合新课标的设计原则。(3)从主题3为例的比较研究来看,两版本教材都适当选用了具有各具特色的素材,与整本教材的呈现方式基本一致,但两版本对化学概念的表述需要互相借鉴进行进一步优化;在实验篇方面,人教版侧重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而鲁科版更重视方法的指导。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在师生的教与学过程中应多参考各种版本教材,注重化学知识的融合,明确各栏目的意义以便灵活使用栏目,揭示图片蕴含的隐藏知识,密切关注教材的配套习题。

李爽[6](2020)在《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转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主旨,化学教科书是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所以化学教科书的改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人教版新化学教科书于2019年正式出版,研究新旧版化学教科书的转化对于教师分析理解和更好地使用新版化学教科书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题以人教版高中最新的两版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将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2019年版作为新版教科书,2007年版作为旧版教科书),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研究背景、相关的概念界定以及对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归纳;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新旧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必修内容进行了分析;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的转化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新旧版高中教科书在知识内容和呈现方式(栏目设置、课文篇幅、插图、目录、附录和封面)上的转化进行研究。最终通过对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的转化研究,总结出新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几点特点并对于如何更好地使用新版化学教科书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研究可知,人教版新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必修内容是围绕“化学核心素养”进行编写的且与旧版教科书相比变化较大。新旧版教科书内容转化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清楚新旧版教科书内容的转化后才可以合理地运用新版化学教科书,发挥新版教科书的优势。

张玉环[7](2020)在《新中国7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演变研究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教学内容“具化”的形态,既是不同时期社会对培养人要求的缩影,也是教育回应社会需求的集中表现。对教科书的研究,不仅能够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也能为现在及以后的基础教育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随着2017年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教科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的教材编写也已应运而生。新中国70年来,教科书中实验有“变”与也有“不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70年的演变史,从历史的角度溯本求源,立足于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教科书中实验的编写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演变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望为以后教科书实验内容选取与编写,还有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中国70年逐渐加强实验要求。由关注实验对知识的验证性到更加注重实验过程的探究性、综合性,由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到更加关注实验的设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2)新中国70年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演变过程中不断对实验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有些实验内容在演变过程中从教科书中删掉,也有些实验以其特有的实验价值却历久弥新。(3)新中国70年实验呈现方式逐渐多样化。实验栏目由单一转变为多样化,实验仪器由简易娇小的玻管转变为复杂的大型仪器,实验插图由黑白的结构图转变为彩色的实物图等。

伍优敏[8](2020)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做好衔接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随着新高考改革的稳妥推进,学生踏入高中后不仅要适应初中到高中学习节奏的变化,还要面临着选科问题,因此衔接好初高中至关重要。对化学教科书展开衔接研究,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师正确领会教科书编写意图以便更好地进行衔接教育。基于此,本文从教科书入手,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和高中化学新教科书(2019版)的衔接展开研究。首先,本文结合新教科书在体系构建、栏目设计、内容呈现上的改动情况,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进行文本分析。先从宏观视角分析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内部结构衔接情况和栏目编写意图;再从中观和微观视角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对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及原子结构、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内容进行衔接案例分析。总体而言,初、高中化学教科书在结构编写上显示了迁移性与递进性,栏目设计上体现了相似性和层次性,内容编排上呈现了良好的衔接性。其次,依据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衔接点编制了教师调查问卷,对不同教龄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高中化学教师的衔接教学情况和教科书衔接内容认知情况,确定从初三进行拓展性衔接教学的实验方案。实施实践教学后,对利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拓展性衔接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认知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最后,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下衔接教学建议:(1)知识衔接铺垫基础,教师应关注不同学段的教科书,把握好知识内容的衔接;(2)方法衔接提升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与高中相衔接;(3)情感衔接形成素养,注重挖掘教科书中的情感素材,落实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初高中衔接教育有机融合。

邓家俊[9](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桥梁。传统的化学教学注重化学学科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缺少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没有建构起科学合理的化学知识认知方式,难以形成化学观念。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核心,学生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可以逐步形成诸如元素观、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生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化学“双基”的学习,建构化学观念,形成化学思想方法,生成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本研究从化学基本观念入手,以相关教学理论为指导,将化学基本观念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搭建化学知识与技能认知桥梁,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研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为例,经过教学实践,获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缓解班级两级分化的现象。(3)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如从某些特定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应用。(5)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基本知识,能够从科学方法上指导学生展开学习,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生成核心素养。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缘由,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明确研究理论支撑,界定相关核心概念。第三部分:采用访谈、测验的方法调查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的问题,获得一定的启示。第四部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生成过程,概括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践,分析实践结果并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论是:(1)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化学基本观念水平;(2)教师需要拥有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理念;(3)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关注隐性知识;(4)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学习中渗透基本观念;(5)引导学生讨论、反思,促进基本观念内化。

李佳星[10](2020)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全球的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人们意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储备知识,而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化学学科作为与人类生产、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学科,化学教育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展现自身的学科魅力,为进一步提高人类的核心素养贡献学科力量。为了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各国一直积极探索、改进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经过近20年的经验积累,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并且严格遵照课标逐步对全国进行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这一主旨。新课标的出台后,旧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调,有些内容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化学教育的需要,所以2019年新版高中化学教材应运而生。2019年作为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将新旧化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精准定位课标要求,对“教”和“学”都有所帮助和启发。本文将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称为旧教材。将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二册)》称为新教材。本课题着眼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旧教材,对二者比较分析。新版教材以课标作为指引,在内容(版面设计、内容选择、结构体系)和教材特色(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化学史、CTSE)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充分展现了当下化学教育观念。通过对两版教材的内容进行表格汇总和数据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结论。新版教材以新课标为风向标,内容设计更加新颖,知识体系更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栏目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探究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化学实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化学史和CTSE内容更注重体现我国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教育的第一位。为了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将新旧教材的对比情况与一线教师的访谈内容结合,得出新教材使用的合理建议:1.全面设计符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2.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科学探究活动。3.借助新教材多样的栏目转变教学方式。4.落实“教、学、评、考”一体化的素养教育。望该研究结论能对一线教师更好的使用新教材有借鉴价值。

二、高一化学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六)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一化学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六)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课题的确定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政策的指引
        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对接的需要
        1.1.3 化学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用的缺失
        1.1.4 学生核心素养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状分析之结果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1.4.4 实验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实践意义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1.2 化学教学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
    2.2 相关理论
        2.2.1 STEAM教育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2.2.4 文化理解与传承
    2.3 可行性分析
        2.3.1 基于新旧课程标准变化
        2.3.2 基于新旧化学教材变化
        2.3.3 基于高考导向
第3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教学融合的现状调查
    3.1 学生问卷调研
        3.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3.1.2 问卷效度分析
        3.1.3 问卷信度分析
        3.1.4 问卷数据分析
        3.1.5 问卷结论
    3.2 教师访谈调研
        3.2.1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3.2.2 教师访谈结果
第4章 高一化学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对应关系的梳理
    4.1 高中化学必修1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4.1.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4.1.2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4.1.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4.1.4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高中化学必修2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4.2.1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与元素周期律
        4.2.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4.2.3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4.2.4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5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5.1 确定实验目的、对象与时间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时间
    5.2 实验变量与结果假设
        5.2.1 控制变量
        5.2.2 实验结果假设
    5.3 实验步骤与工具
        5.3.1 实验的前期准备
        5.3.2 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调研
        5.3.3 实验方式与测评方式
    5.4 教学实践
        5.4.1 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
        5.4.2 教学设计案例
        5.4.3 教学实践课时
第6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结果评析
    6.1 教学成果试卷评价分析
        6.1.1 后测试卷编制
        6.1.2 试卷结果分析
        6.1.3 试卷中蕴含的关键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分析
    6.2 教学成果问卷评价分析
        6.2.1 化学学习主动性变化分析
        6.2.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变化
        6.2.3 化学信息处理能力的变化分析
        6.2.4 教学环节(策略)的接受度变化
    6.3 教学成果课堂观察量表评价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以及获奖情况
致谢

(2)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共识
        1.1.2 新课标的出台
        1.1.3 教材的多样化
        1.1.4 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
    1.2 研究目的
        1.2.1 论证三版本必修教材与新课标的契合度
        1.2.2 论证三种版本必修教材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
        1.2.3 比较三版本必修教材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差异
        1.2.4 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认识教材的新视角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实践价值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中外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2.2 国内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2.2.1 对教材编排体系的研究
        2.2.2 对教材难度的研究
        2.2.3 对教材具体内容的对比研究
        2.2.4 对教材渗透的思想或蕴含的素养元素的研究
    2.3 核心概念界定
        2.3.1 核心素养
        2.3.2 化学核心素养
        2.3.3 教材
第3章 教材比较模型的建构
    3.1 文献中的教材分析比较模型概述
        3.1.1 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模型
        3.1.2 从教材建构的角度构建分析模型
        3.1.3 从素养发展的角度建构分析模型
    3.2 当前教材分析比较模型中的分析指标体系梳理
    3.3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教材比较模型
        3.3.1 模型建构
        3.3.2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科书特征
        3.3.3 教材分析比较指标体系
第4章 三版本必修教材具体分析
    4.1 内容选择与学科核心素养
        4.1.1 内容选择契合性比较
        4.1.2 内容选择探究性比较
        4.1.3 内容选择人文性比较
        4.1.4 内容选择时代性比较
    4.2 内容组织与学科核心素养
        4.2.1 教材体系结构比较研究
        4.2.2 具体内容的组织编排
    4.3 内容呈现与学科核心素养
        4.3.1 栏目比较
        4.3.2 图片比较
        4.3.3 课后习题比较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绪论
        5.1.1 内容选择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5.1.2 内容组织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5.1.3 内容呈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5.2 建议
        5.2.1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5.2.2 结合课程标准,理解教育理念
        5.2.3 全面了解教科书体系,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5.2.4 充分应用教材内容,合理进行改造补充
        5.2.5 充分应用教材情景素材,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5.2.6 因生制宜进行灵活选择,适当融合力求精益求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版本必修教材内容选择
附录二: 三版本教材具体知识的组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学科交叉视域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基于国家政策需要
        2.基于高考改革的需要
        3.化学学科特点
        4.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
        1.学科交叉
        2.学科交叉教学
        3.元素化合物
    (二)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
        2.STEM教育
        3.学习迁移理论
    (三)研究现状
        1.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现状
        2.学科交叉视域下化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高中化学中学科交叉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基本情况说明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四、学科交叉视域下元素化合物内容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一)证据收集阶段
        1.证据收集阶段内容特点
        2.证据收集阶段教学策略
    (二)抽提规律阶段
        1.抽提规律阶段内容特点
        2.抽提规律阶段教学策略
    (三)应用规律阶段
        1.应用规律阶段内容特点
        2.应用规律阶段教学策略
五、学科交叉视域下元素化合物教学实践
    (一)学科交叉视域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实践
        1.《铁及其化合物》
        2.《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3.《硫及其化合物》
    (二)教学实践分析
        1.学生反馈
        2.教师评价
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科交叉教学态度及实施看法的访谈提纲
附录B 元素化合物知识测试
附录C 教学实践后学生反馈调查问卷
致谢

(4)人教版新旧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目的
    第七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做中学理论
        四、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习题
第三章 教科书习题构成体系比较
    第一节 习题组成比较
    第二节 习题栏目比较
    第三节 习题表征方式比较
第四章 教科书习题形式比较
    第一节 习题类型比较
        一、习题的常规分类
        二、习题的素养水平要求分类
        三、习题数量比较
第五章 教科书习题内容比较
    第一节 针对性比较
        一、针对性原则
        二、针对性评价模型
        三、针对性比较结论
    第二节 层次性比较
        一、层次性原则
        二、层次性评价工具
        三、层次性比较结论
    第三节 情境性比较
        一、情境性原则
        二、情境素材的分类
        三、情境性比较结论
    第四节 开放性比较
        一、开放性习题
        二、统计分析方法
        三、习题开放性比较结论
第六章 教科书习题难度比较
    第一节 习题难度评估工具
        一、评估赋分说明
        二、教科书习题难度评估实例
        三、习题难度比较分析
第七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科书习题结构体系
        二、教科书习题表征方式
        三、教科书习题形式
        四、教科书习题数量
        五、教科书习题内容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学科素养下习题使用策略
        一、正确认识教科书习题定位
        二、教科书习题的使用策略
        三、教科书习题的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新课标高一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与鲁科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化学教材比较的研究现状
        1.3.1 中外中学化学教材的比较现状
        1.3.2 国内中学化学教材的比较现状
        1.3.3 中学化学教材版本的比较研究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新课标的理论指导
        1.4.2 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教材知识结构体系的比较研究
    2.1 主题知识结构与编排的比较研究
        2.1.1 主题1 的知识结构与编排比较
        2.1.2 主题2 的知识结构与编排比较
        2.1.3 主题3 的知识结构与编排比较
        2.1.4 主题4 的知识结构与编排比较
        2.1.5 主题5 的知识结构与编排比较
    2.2 章节知识结构与编排的比较研究
        2.2.1 章节比较
        2.2.2 章节思路比较
        2.2.3 章节的核心素养
3 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研究
    3.1 栏目的比较
        3.1.1 栏目类型及频数的比较
        3.1.2 栏目类型的具体比较
        3.1.3 新课标与两版本教材的栏目设计
    3.2 图片的比较
        3.2.1 图片数目的比较
        3.2.2 图片类型的比较
        3.2.3 新课标与两版本教材的图片设计
    3.3 助读系统的比较
        3.3.1 前言的比较
        3.3.2 提示的比较
        3.3.3 注解的比较
        3.3.4 附录的比较
        3.3.5 新课标与两版本教材的助读系统设计
    3.4 教材习题的比较
        3.4.1 教材习题数目的比较
        3.4.2 教材习题所占篇幅的比较
        3.4.3 教材习题类型的比较
        3.4.4 新课标与两版本教材的习题设计
4 具体内容的比较研究——以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为例..
    4.1 主题3化学概念的比较
        4.1.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化学概念比较
        4.1.2 “化学键”的化学概念比较
        4.1.3 “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快慢”的化学概念比较
        4.1.4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化学概念比较
    4.2 主题3的呈现方式比较
        4.2.1 主题3 核心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
        4.2.2 主题3 与教材整体的呈现方式比较
    4.3 主题3核心内容的情境素材比较
    4.4 主题3实验的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化学教科书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新旧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转化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的界定
        (一)教材、教科书、化学教科书
        (二)教科书内容、教科书知识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
        (三)内容转化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转化的总体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转化
    二、知识内容的转化
        (一)主题的转化
        (二)整体章节的变化
        (三)章节中知识内容的转化
    三、呈现方式的转化
        (一)栏目的转化
        (二)其他变化
第四章 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转化的案例分析
    一、以“钠及其化合物”内容的转化为例
        (一)在呈现方式上
        (二)在知识内容上
    二、以“氯及其化合物”内容的转化为例
        (一)在知识内容上
        (二)在呈现方式上
    三、以“物质的量”内容的转化为例
        (一)在知识内容上
        (二)在呈现方式上
第五章 新版教科书的特点与使用建议
    一、新版教科书的特点
        (一)优化内容的结构体系
        (二)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三)加强了素养的导向,强调了学科大概念
        (四)栏目设置优化,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新版教科书的使用建议
        (一)发挥核心新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
        (二)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问题情景
        (四)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新中国7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演变研究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文献综述
        0.4.1 国内研究
        0.4.2 国外研究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1.1 新中国70年
    1.2 教科书
    1.3 实验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前苏联的教育理论
    2.2 毛泽东教育思想
    2.3 建构主义理论
    2.4 核心素养理念
第三章 教科书指导思想与实验要求的演变
    3.1 仿苏和探索时期(1949-1965)
    3.2 文革时期(1966-1976)
    3.3 改革开放后时期(1978-2002)
    3.4 新课改时期(2003-2019)
第四章 教科书中硫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演变
    4.1 仿苏和探索时期
    4.2 文革时期
    4.3 改革开放后
    4.4 新课改时期
第五章 教科书实验呈现方式的演变
    5.1 实验数量的变化
    5.2 实验栏目和类型的变化
    5.3 实验装置和插图上的变化
第六章 教科书中实验演变影响因素的分析
    6.1 社会大背景的变化
    6.2 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变化
    6.3 实验内容本身的特点
    6.4 教学资源的变化
    6.5 考试等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6.6 实验观念的变化
    6.7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第七章 建议与启示
    7.1 要结合我国国情,批判吸收国外经验
    7.2 注重实验内容取材的生活性和时代性
    7.3 注意把握教科书知识的深广度
    7.4 注意语言文字表述
    7.5 注重实验编写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7.6 加强实验过程的探究性
    7.7 注重实验结果呈现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7.8 实验教学应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关于新中国70年化学教科书实验变革的访谈问题》
致谢

(8)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1.2.2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
        1.2.3 文献总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科书的界定
        1.3.2 衔接的界定
    1.4 理论依据
        1.4.1 贝塔郎非的系统论
        1.4.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4.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的对象及其来源
        1.6.3 研究的材料和工具
        1.6.4 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2.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宏观衔接分析
    2.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内部结构衔接分析
    2.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栏目设计衔接分析
3.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中、微观衔接分析
    3.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原子结构相关内容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3.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3.2.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以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基础相关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3.2.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溶液浓度计算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3.3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3.3.1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图表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3.3.2 初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内容的呈现和衔接分析
4.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实证研究与建议
    4.1 高中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4.1.1 问卷调查对象
        4.1.2 高中教师对初中教科书的熟悉程度
        4.1.3 高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衔接教学情况
        4.1.4 高中教师对各衔接点的认知情况
    4.2 初三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4.2.1 问卷调查对象
        4.2.2 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情况
        4.2.3 初三学生对衔接知识的接受度
        4.2.4 初三学生对教科书的看法
        4.2.5 初三学生的科学素养
    4.3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建议
        4.3.1 知识衔接铺垫基础
        4.3.2 方法衔接提升能力
        4.3.3 情感衔接形成素养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教科书研究结论
        5.1.2 教学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化学教学的诉求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追踪
        二、国内研究追踪
        三、国内外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认知同化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化学核心素养
        三、基本观念
        四、化学基本观念
第三章 化学基本观念教学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
    第三节 问卷设计
        一、访谈内容
        二、测验内容
    第四节 结果分析
        一、访谈结果分析
        二、测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化学基本观念的生成
    第一节 化学基本观念的特征
        一、从宏观到微观,明晰物质变化
        二、从分类到指导,研究物质种类
        三、从验证到实验,探究物质性质
        四、从定性到定量,认知化学过程
        五、从化学到生活,培养价值认同
    第二节 化学基本观念的生成过程
    第三节 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原则
        一、以观念统领知识教学
        二、以观念拓展知识内涵
        三、以观念突显知识逻辑
        四、以观念推动知识学习
        五、以观念感受知识形成
第五章 化学基本观念教学实践
    第一节 化学基本观念教学案例分析
        一、基本观念教学设计
        二、基本观念教学案例
    第二节 教学实践效果
        一、访谈调查
        二、纸笔测验
    第三节 实践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反思展望
        一、反思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中学化学教材发展概况
        1.1.2 国内中学化学教材发展概况
        1.1.3 化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版本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2.2 国内化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概念的界定
        1.5.1 教材
        1.5.2 化学教材
        1.5.3 教材比较
第2章 2003版与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2.1 编写理念的比较
    2.2 整体框架的比较
    2.3 课程内容的比较
    2.4 实施建议的比较
第3章 高一化学必修模块新旧教材内容比较
    3.1 内容版式的比较
        3.1.1 版面设计
        3.1.2 结论
    3.2 内容选择的比较
        3.2.1 旧教材内容选择
        3.2.2 新教材内容选择
        3.2.3 结论
    3.3 内容结构的比较
        3.3.1 新旧教材内容结构
        3.3.2 结论
    3.4 结论
第4章 高一学段人教版化学新旧教材特色的比较
    4.1 科学探究
        4.1.1 数量及分布
        4.1.2 探究内容与活动方式
        4.1.3 新旧教材中探究活动实例对比
    4.2 化学实验
        4.2.1 数量及分布
        4.2.2 实验内容
        4.2.3 实验类型
        4.2.4 新教材中实验活动实例
    4.3 化学史
        4.3.1 数量及分布
        4.3.2 内容选择
        4.3.3 指导学习方式
        4.3.4 新版教材中化学史内容实例
    4.4 CTSE
        4.4.1 化学与技术
        4.4.2 化学与社会
        4.4.3 化学与环境
        4.4.4 新版教材中CTSE内容实例
    4.5 结论
第5章 新版教材的使用建议
    5.1 全面设计符合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
    5.2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科学探究活动
    5.3 借助新教材多样的栏目转变教学方式
    5.4 落实“教、学、评、考”一体化的素养教育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历

四、高一化学实验分析与实验教法建议(六)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任静茹.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比较研究[D]. 王立秀. 扬州大学, 2021(09)
  • [3]学科交叉视域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研究[D]. 姚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人教版新旧高中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D]. 朱茂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新课标高一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与鲁科版为例[D]. 熊茜.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新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内容转化的研究[D]. 李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中国7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演变研究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D]. 张玉环. 苏州大学, 2020(02)
  • [8]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科书衔接分析与教学实践[D]. 伍优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为例[D]. 邓家俊.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10]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D]. 李佳星. 鲁东大学, 2020(01)

标签:;  ;  ;  

高一化学实验实验分析及实验教学方法建议(六)第六章硫及硫化合物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