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凉香(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龙[1](2021)在《部分苹果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矮化栽培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甘肃陇东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苹果产区。目前该产区苹果主栽品种以富士为主,存在品种结构单一,结构搭配不合理的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庆城苹果试验站引进的40个优良品种为材料,对物候期、主要栽培性状进行了观察比较,并对果实品质、抗病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本区域的品种结构优化提供技术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品种物候期存在差异,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王林’花期起始最早,结束最早;‘国光’、‘红玉’和‘华红’,花期起始最晚,‘国光’花期结束最晚。成熟期为8月上旬至10月下旬,‘华硕’成熟期最早,‘粉红女士’成熟期最晚。2.5个嘎拉优系,树体生长表现上和果实内在品质差异不大,但在果实着色方面存在差异,‘金世纪’、‘红盖露’和‘密歇嘎拉’果面着色更佳。3.14个富士优系中,果实品质在着色方面有较大差异,早熟品系‘凉香’和晚熟品系‘烟富3号’、‘烟富10号’着色表现最佳。2个短枝型富士‘烟富6号’、‘礼泉短富’在M26自根砧上栽培,树体生长过弱,不适宜在该区域推广。4.供试的21个新优品种中,‘华红’综合表现较突出。‘爵士’和‘岳阳红’树体长势适中,鲜食口感偏酸,但果实外在品质突出。‘蜜脆’果实品质突出。‘瑞雪’、‘瑞阳’、‘瑞香红’、‘伊美’综合表现突出,在该区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5.锈病抗性调查发现,富士系及‘红玉’、‘金冠’高度感病。‘华硕’、‘秦冠’和‘布瑞本’表现感病。其它品种对锈病抗性较强。
牛自勉,赵旗峰,蔚露,李全,王红宁,廉国武[2](2020)在《2020年山西省水果优质高效生产主导品种》文中研究表明以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和国家苹果两减项目课题苹果新品种新树形试验基地为平台,连续多年进行了本省水果新品种和国内外引入新品种(及矮化砧木)生长发育特性评价分析,系统比较了参评的苹果、梨、葡萄等水果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等内容,通过综合评价推荐提出了2020年山西省水果发展5个主导品种。
刘丽,李捷,王玺,杨凯,李全[3](2019)在《山西苹果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文中提出山西省苹果栽培和选育新品种均以晚熟品种富士系为主,品种结构单一,存在诸多问题。该文着重分析山西苹果品种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想法和建议,为山西苹果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李晓敏[4](2018)在《河南省苹果品种发展及栽培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是我国主要的水果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苹果生产大国和苹果消费大国。2016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232.38万hm2,产量4388.2万t,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河南省是中国苹果生产传统大省,苹果发展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显着,2016年河南省苹果种植面积15.65万hm2,产量438.6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6.7%和10%。总结河南省苹果品种的发展情况对河南苹果的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栽培技术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电话访问、问卷调查、实验检测等形式。首先介绍了世界和我国苹果品种发展的概况,并总结了我国当今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河南省苹果品种的区域布局、发展历史、结构数量、栽培表现、市场表现、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产区和不同品种苹果的品质进行试验分析,旨在为河南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苹果从区域布局来讲主要分为两大产区,即豫西黄土高原产区和豫东黄河故道产区,其中豫西地区苹果栽植面积约11万hm2,占河南省苹果面积的70%,属苹果优生区,所产苹果品质较好。从品种结构来讲主要有5大品种:富士系(63.5%)、元帅系(7.6%)、秦冠(14.6%)、嘎拉(1.9%)、华冠(3.7%)、金冠(1.4%)、栽植面积之和占全省栽植总量的92.4%。从品种数量来讲目前可以找到品种63个,其中包括5个早熟品种,27个中熟品种,31个晚熟品种。从市场表现来讲,经过长期的市场调整,各品种都有其固定的消费区域和人群。河南省的苹果栽培模式以乔砧密植为主,矮砧密植现代果园正处于起步期,急需通过果园间伐、树型改造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褐斑病、腐烂病、霉心病三种病害是影响当地苹果生产的主要病害,褐斑病有能够有效防治的化学药剂,霉心病可通过化学药剂降低发病率但目前世界对霉心病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根治措施。腐烂病在河南寺河山产区姚院试验基地运用了地膜覆盖+根施高钾复合肥+根外追肥的防治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土肥水管理还需进一步优化,土壤管理仍以清耕制为主,科学肥料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山地果园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品种结构亟待调整,应将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为2:3:5,可引进一些近年审定的优势品种如秦脆、华硕、鲁丽、瑞阳、瑞雪、丽红、新凉香、中秋王等。通过提高苹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成农业技术的推广。
蔡洋洋[5](2018)在《苹果新品种‘伊美’综合性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伊美’是2012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从新西兰引进的苹果新品种,2012-2017年经过连续的观察与试验研究,发现‘伊美’苹果品种具有脆、硬、糖度高的显着特点。本研究以我国苹果主栽品种‘富士’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最新培育的‘瑞阳’作为对照品种,系统评价‘伊美’品种的综合性状。主要包括: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性以及该品种在陕西几个地区的栽培表现,同时研究该品种提高品质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以便为推广该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项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伊美’在白水县表现树势中庸,树体比‘富士’和‘瑞阳’较小;新梢年生长量较小。萌芽率、成枝力均高于对照品种‘富士’和‘瑞阳’;‘伊美’易形成中、短结果枝。2.‘伊美’果个大,果实硬、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品种,风味浓郁,耐贮藏,综合果实内在品质优,推广前景好。3.‘伊美’对褐斑病高抗,病情指数与‘瑞阳’接近,低于‘富士’;腐烂病发病率低,低于‘富士’;但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对照品种‘富士’和‘瑞阳’,在栽培过程中应加强其白粉病的防治。4.开展三个县4个不同采样点‘伊美’品种品质研究,品质表现最好的是澄城县海亮公司,其次是白水苹果试验站和林皋镇,旬邑县由于树体年龄较小,有等进一步观察研究。5.‘伊美’品种用‘富士’和‘瑞阳’授粉花朵座果率最高;用‘瑞雪’授粉得到的果实果形端正,‘浓果25’和‘嘎拉’作为授粉树得到的果实风味佳;‘粉红女士’和‘吴起楸子’作为授粉树坐果率最低。6.4组叶面肥的喷施与对照相比均显着提高了果实内在品质,综合分析果实品质处理Ⅱ效果最好;处理Ⅰ与处理Ⅳ效果较好;处理Ⅲ效果次之。
刘丽[6](2017)在《“六月红”苹果农艺性状调查及品质分析》文中指出“六月红”苹果是Arkasas Black×Summer Apple的杂交后代,2004年引进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017年7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考察。该品种成熟期早,在山西晋中地区6月下旬成熟;早果丰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竞争力。本试验通过对“六月红”、“夏丽”和“嘎啦”苹果的农艺性状的观察测定和品质分析对比,其综合性状优良,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六月红”苹果以短果枝、腋花芽结果为主,早果性好,丰产性强;萌芽力较强,发枝力中等;嫁接树第3年开花结果,第5年平均株产为15.86kg,高于“嘎啦”2.26%,高于“夏丽”8.41%。2、“六月红”苹果4月上中旬初花,花期较“夏丽”、“嘎啦”早23d;6月下旬果实成熟,成熟期较“夏丽”早半个月之久,较“嘎啦”早1个月之久。3、“六月红”苹果抗寒性较强,较“夏丽”、“嘎啦”相比,不同低温处理下(-20℃、-30℃、-40℃)枝条的MDA含量最低,SOD酶活性最高。4、“六月红”苹果的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12%和0.17%,均显着低于对照品种“夏丽”和“嘎啦”。5、“六月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总糖含量58.31 mg/g,果糖含量35.98 mg/g,总酸含量1.61%,糖酸比3.62:1,Vc含量18.29 nmol/g,可溶性蛋白含量28.28 mg/g,去皮硬度8.33 kg/cm2。口感、营养品质均较对照品种“夏丽”和“嘎啦”好。
杨文渊,陶炼,谢红江,涂美艳,李艳峰,李菊[7](2017)在《12个苹果新品种在西藏高原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引入西藏林芝的‘华硕’、‘丽嘎’等12个早中晚熟苹果新品种为试材,2011—2016年定株调查分析各新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进而探讨各品种的生态适宜性,以期筛选出适应西藏高原气候的优良早中晚熟苹果新品种。结果表明,‘华硕’、‘丽嘎’、‘红将军’、‘玉华早富’、‘凉香’、‘望香红’6个品种在西藏林芝地区栽培具有适应性强、早果性好、丰产、果大、色艳、品质优等特点,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早中晚熟品种,适宜在西藏高原地区推广发展。
佘为为,史涛,刘振中,韦德闯,高华,柴相让[8](2016)在《五个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生长表现》文中提出为筛选适宜在甘肃陇东地区栽植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系统调查研究了"玉华早富""凉香""华红""卡蜜欧""爵士"5个中晚熟新品种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生长结果表现,从树体生长习性、结果习性及果实外观质量、内在品质等方面分析了各品种在生产推广应用上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凉香"较"玉华早富"果实大小整齐,果面光滑、易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华红"成熟稍晚,果个大,果实着色和果形指数均最好,肉质细脆有香味,综合品质较好。故"凉香"和"华红"可作为中晚熟品种在当地发展。
王维斌[9](2016)在《陕甘苹果主产区部分新品种栽培表现评价》文中指出针对目前陕甘苹果主产区品种结构布局的不完善、早中晚熟比例搭配不合理,把该区域划分为5个亚栽培区,通过调查各区域苹果新品种的引进试栽现状,包括调查新品种的分布数量及类型、生长结果习性、亩产及收益,采样测定其果实品质、贮藏性等,通过综合筛选初步提出适宜各区域推广栽培的苹果新品种,更新与优化品种结构、增强区域特色,推动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1.渭北北部交通欠发达但生态条件优越,红盖露、金世纪、玉华早富、凉香、瑞阳发展潜力较大。2.渭北中部品种结构相对多样化,早中熟品种发展秦阳、华硕;中晚熟发展玉华早富、蜜脆,可适量发展Envy、R7、新世界等;晚熟品种重点发展瑞阳、瑞雪。3.渭北南部是优质早中熟品种集中产地,早中熟品种发展金世纪、丽嘎、米奇拉等嘎啦优系;中晚熟品种发展蜜脆;晚熟品种可以发展粉红女士、Envy、瑞雪等新品种。4.天水地区可结合当地生态和栽培条件自主发展,主要以中晚熟品种中元帅系的天汪1号、阿斯、俄矮2号等为主;可适量发展K-12、意大利早红、瑞雪等新品种。5.陇东地区的优势是精品红富士,该区域重点发展烟富3号、润奇富士、惠民短富等优质红富士,可扩大栽培瑞阳、凉香、金世纪等新品种。
佘为为[10](2016)在《部分苹果新品种在陇东地区的栽培表现评价》文中认为甘肃陇东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苹果生产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仍然存在着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如苹果品种布局和结构搭配不合理,主栽品种单一。为优化品种结构,筛选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苹果新优品种,本研究于2015年至2016年,系统调查研究了18个苹果新品种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生长结果表现,从树体生长习性、结果习性及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耐贮性等方面分析了各个品种在生产推广应用上的发展前景,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在生长结果习性方面,以Cameo、Envy的生长势最为强健,成枝力强且易成花,其次为几个富士系品种及瑞阳、瑞雪;红盖露和金世纪两个嘎啦系品种幼树生长量相对较低,但中、短枝比例较高,成花好;以AG93、望香红、Jazz单位截面积产量最低,澳洲青苹、瑞阳、瑞雪、5C2-39产量最高。2.在果实品质方面,两个中熟品种红盖露、金世纪品质相近,相对而言,红盖露口感偏酸。中晚熟品种中,凉香较玉华早富果实大小整齐,果面光滑、易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华红成熟稍晚,果个大,果实着色和果形指数均最好,肉质细脆有香味,综合品质较好。晚熟品种中,瑞阳果个较大、果面光洁易着色,肉质细脆多汁,风味浓郁;瑞雪果实高桩,果面洁净,果肉细、硬脆,具特殊香味,品质极佳。3.在耐贮性方面,综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变化来看,瑞雪果实贮藏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0℃冷藏条件下可贮藏6个月,春节期间其鲜食口感最佳;瑞阳采后80天,达到最佳食用期。综上所述,从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及耐贮性三方面因素并结合田间管理难易及成本情况综合考虑认为,甘肃陇东地区比较适宜的中熟苹果新品种为金世纪;中晚熟苹果新品种为凉香、华红和5C2-39;晚熟苹果新品种为瑞阳、瑞雪和陕富6号。
二、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凉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凉香(论文提纲范文)
(1)部分苹果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矮化栽培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
1.3 苹果引种评价 |
1.3.1 果实品质 |
1.3.2 树体生长 |
1.3.3 树体锈病抗性调查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物候期调查 |
2.3 生长习性调查 |
2.4 果实品质测定 |
2.5 抗锈病能力调查 |
2.6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期观察 |
3.2 嘎拉优系果实品质比较 |
3.2.1 外在品质 |
3.2.2 内在品质 |
3.3 富士优系果实品质比较 |
3.3.1 早熟富士 |
3.3.2 晚熟富士 |
3.4 其它优良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
3.4.1 早熟品种 |
3.4.2 中熟品种 |
3.4.3 中晚熟品种 |
3.4.4 晚熟品种 |
3.5 树体生长表现 |
3.5.1 嘎拉优系 |
3.5.2 富士优系 |
3.5.3 其它优良品种 |
3.6 不同品种锈病抗性调查 |
第四章 讨论 |
4.1 陇东地区富士优系选择及富士在M_(26)自根砧上栽植表现 |
4.2 陇东地区苹果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品种选择 |
4.3 陇东地区晚熟苹果品种调整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供试品种果实照片 |
附录 B 供试短枝型富士生长表现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2020年山西省水果优质高效生产主导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 晋富4号苹果 |
1.1 品种特征特性 |
1.2 产量表现 |
1.3 栽培要点 |
2 维纳斯黄金苹果 |
2.1 品种特征特性 |
2.2 产量表现 |
2.3 栽培要点 |
3 SC1苹果矮化砧木 |
3.1 特征特性 |
3.2 产量表现 |
3.3 栽培要点 |
4 玉露香梨 |
4.1 特征特性 |
4.2 产量表现 |
4.3 栽培要点 |
5 无核翠宝葡萄 |
5.1 品种特征特性 |
5.2 产量表现 |
5.3 栽培要点 |
(3)山西苹果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现状 |
1.1 栽培面积 |
1.2 栽培品种分布 |
1.3 品种选育现状 |
2 品种发展建议 |
2.1 调整选育目标 |
2.2 优化品种区域布局 |
2.3 本土新优品种介绍 |
2.3.1 六月红[22] |
2.3.2 新凉香[18] |
2.3.3 丹霞[8] |
2.3.4 晋富2号[13] |
(4)河南省苹果品种发展及栽培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品种概念 |
1.2 世界各国苹果品种发展概况 |
1.2.1 美国品种发展情况 |
1.2.2 日本品种发展情况 |
1.2.3 新西兰品种发展情况 |
1.2.4 意大利品种发展情况 |
1.2.5 智利品种发展情况 |
1.3 我国苹果品种发展概况 |
1.3.1 栽培历史 |
1.3.2 区域布局及品种现状 |
1.4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 |
1.4.1 苹果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
1.4.2 栽培模式变革步伐加快 |
1.4.3 果品安全进一步保障 |
1.4.4 苹果销售品牌化 |
1.4.5 苹果产品多元化 |
1.4.6 三产融合升级苹果产业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河南省苹果品种发展情况 |
3.1 区域布局 |
3.2 种植面积 |
3.3 发展历史 |
3.3.1 豫东苹果 |
3.3.2 豫西苹果 |
3.4 品种结构 |
3.5 主栽品种表现 |
3.5.1 外观及品质表现 |
3.5.2 市场表现 |
3.6 产销影响因素 |
3.6.1 供需关系 |
3.6.2 采收期 |
3.6.3 贮存设施 |
3.6.4 组织管理 |
3.6.5 灾害影响 |
3.7 栽培管理 |
3.7.1 栽培模式 |
3.7.2 病虫害防治 |
3.7.3 土肥水管理 |
第四章 河南省苹果品种调整对策 |
4.1 品种区域化 |
4.2 品种特色化 |
4.3 品种多样化 |
4.4 品种苗木良种化 |
4.5 结构合理化 |
4.6 管理科学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苹果新品种‘伊美’综合性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苹果栽植现状 |
1.1.1 国外苹果栽植现状 |
1.1.2 国内苹果栽植现状 |
1.2 我国苹果品种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我国苹果品种现状概况 |
1.2.2 我国苹果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苹果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
1.3.1 植物学性状评价 |
1.3.2 生物学形状评价 |
1.3.3 栽培性状评价 |
1.3.4 果实经济性状评价 |
1.3.5 不同区域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本研究的依据 |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测定方法 |
2.2.1 物候期观察、植物学特性调查 |
2.2.2 生物学特性评价 |
2.2.3 果实品质评价 |
2.2.4 人工授粉 |
2.2.5 叶面肥处理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伊美’主要物候期记录 |
3.2 ‘伊美’植物学特性观察 |
3.3 ‘伊美’生物学特性评价 |
3.3.1 ‘伊美’生长习性调查结果 |
3.3.2 ‘伊美’结果习性调查结果 |
3.3.3 ‘伊美’3种常见病害抗性情况 |
3.4 ‘伊美’果实主要经济性状评价 |
3.4.1 ‘伊美’果实外观质量 |
3.4.2 ‘伊美’果实内在品质 |
3.4.3 ‘伊美’果实贮藏性 |
3.5 ‘伊美’不同地区果实主要经济性状评价 |
3.5.1 ‘伊美’不同地区不套袋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
3.5.2 ‘伊美’不同地区套袋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
3.6 ‘伊美’品种提高品质技术研究 |
3.6.1 授粉品种的选择研究 |
3.6.2 叶面肥喷施对‘伊美’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伊美’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评价 |
4.2 ‘伊美’生物学性状评价 |
4.3 ‘伊美’果实主要经济形状评价 |
4.4 ‘伊美’不同地区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
4.5 ‘伊美’部分栽培性状研究 |
4.5.1 授粉树的选择研究 |
4.5.2 叶面肥喷施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六月红”苹果农艺性状调查及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国内外苹果栽培现状 |
1.2 国内外苹果育种研究进展 |
1.3 山西省苹果产业现状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本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立地条件 |
2.3 试验方法 |
2.3.1 枝叶形态特征 |
2.3.2 果实经济性状 |
2.3.3 物候期调查 |
2.3.4 生长结果习性调查 |
2.3.5 光合指标测定 |
2.3.6 抗寒性测定 |
2.3.7 叶片解剖结构指标测定 |
2.3.8 苹果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调查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农艺性状调查 |
3.1.1 枝叶形态特征 |
3.1.2 物候期调查 |
3.1.3 生长结果特性 |
3.1.4 光合特性 |
3.1.5 抗寒性测定 |
3.1.6 叶片解剖结构指标测定 |
3.1.7 苹果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调查 |
3.2 果实品质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图版 |
致谢 |
(7)12个苹果新品种在西藏高原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试验研究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 |
2.2 生长结果习性 |
2.3 果实经济性状 |
2.4 抗病性比较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早熟品种筛选评价 |
4.2 中熟品种筛选评价 |
4.3 晚熟品种筛选评价 |
(8)五个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生长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项目测定 |
1.3.1 生长结果习性 |
1.3.2 果实经济性状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结果习性 |
2.1.1 物候期 |
2.1.2 生长习性 |
2.1.3 结果习性与丰产性 |
2.2 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9)陕甘苹果主产区部分新品种栽培表现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苹果新品种发展现状 |
1.1.1 世界苹果生产情况 |
1.1.2 世界苹果品种概况及趋势 |
1.2 苹果育种发展趋势: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
1.3 我国苹果市场发展趋势 |
1.4 苹果新品种引进与试栽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研究 |
2.2.2 新品种试验分析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陕西甘肃产区苹果新品种试栽表现与推广现状 |
3.1.1 苹果新品种数量及分布区域 |
3.1.2 部分苹果新品种在陕甘主产区的栽培表现 |
3.2 陕西甘肃产区引进试栽苹果新品种的类型及特点 |
3.2.1 该区域主栽的优良芽变品种(系) |
3.2.2 国外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 |
3.2.3 国内杂交选育的新品种 |
3.3 部分苹果品种的效益分析 |
3.4 对白水部分苹果新品种物候期的调查 |
3.5 各区域苹果新品种果实经济性状的调查分析 |
3.5.1 渭北北部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
3.5.2 渭北中部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
3.5.3 渭北南部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
3.5.4 天水地区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
3.5.5 陇东地区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分析 |
3.5.6 部分苹果新品种冷藏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各区域的生态条件、气候环境及其区域优势 |
4.2 苹果新品种推广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部分苹果新品种在陇东地区的栽培表现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品种发展现状 |
1.1.1 我国苹果引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甘肃陇东地区苹果产业发展概况 |
1.2 苹果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
1.2.1 树体结构参数 |
1.2.2 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长结果习性 |
2.2.2 果实经济性状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习性 |
3.1.1 物候期 |
3.1.2 树体生长习性 |
3.2 结果习性 |
3.3 果实经济性状 |
3.3.1 果实品质 |
3.3.2 贮藏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熟品种筛选评价 |
4.2 中晚熟品种筛选评价 |
4.3 晚熟品种筛选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凉香(论文参考文献)
- [1]部分苹果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矮化栽培评价[D]. 李凤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2020年山西省水果优质高效生产主导品种[J]. 牛自勉,赵旗峰,蔚露,李全,王红宁,廉国武. 果树资源学报, 2020(06)
- [3]山西苹果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刘丽,李捷,王玺,杨凯,李全. 山西果树, 2019(04)
- [4]河南省苹果品种发展及栽培利用研究[D]. 李晓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5]苹果新品种‘伊美’综合性状评价[D]. 蔡洋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6]“六月红”苹果农艺性状调查及品质分析[D]. 刘丽.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7]12个苹果新品种在西藏高原的生态适宜性评价[J]. 杨文渊,陶炼,谢红江,涂美艳,李艳峰,李菊.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1)
- [8]五个中晚熟苹果新品种在甘肃陇东地区的生长表现[J]. 佘为为,史涛,刘振中,韦德闯,高华,柴相让. 北方园艺, 2016(18)
- [9]陕甘苹果主产区部分新品种栽培表现评价[D]. 王维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10]部分苹果新品种在陇东地区的栽培表现评价[D]. 佘为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