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漫画蝴蝶”文化现象的实地考察与分析

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漫画蝴蝶”文化现象的实地考察与分析

一、一个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蟒蛇共蝴蝶”文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丹丹[1](2021)在《实验民族志在中国——朱炳祥教授的主体民族志探索》文中指出写文化在表征权力的不平等批判和改变方面做出的努力,在中国人类学同行的实验民族志思潮中有了进一步的推进。作为直面表征危机的主体民族志,就是此种努力之一。朱炳祥从早期对区域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经验的理论化探索,走向表征的断裂,然后通过裸呈获得他者与自我的"语言平权",巩固了自身对"本体论许诺"的语言学范式,最后提出"生性"概念,将作者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上升到主体性的理论高度。主体民族志的争议意味着中国人类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写文化启蒙,与此同时,也孕育了迈向实践并直面社会现实新议题的转向的可能。

杨雪[2](2017)在《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研究 ——基于大理一个白族村落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理苍洱地区的白族村落,女性是敬神拜佛仪式的主体,从事宗教活动是白族女性生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家家女性都会根据特定时间,在家中、村落、山脚、海边,或前往喜洲、大理乃至周边县市的庙宇敬神拜佛。所敬的神只有当地的本主神,原始信仰,传说人物,也有儒释道中的圣人。白族女性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宗教生活?许烺光认为这是当地受祖先崇拜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男女地位的不同,女性因为在父系继嗣结构的世俗生活中地位较低,因而只能在灵魂世界逃避,以寻求心灵的安慰和补偿。本研究根据在大理喜洲镇周城村一年的田野调查,透过对白族女性宗教生活的观察以及当地人的解释,认为白族女性的敬神拜佛并非是许烺光所说的心理逃避,而是受社会文化结构的制约。同时,白族女性的关系性主体在其宗教实践中展现,以关系性的力量构建家庭的关系网络,维持宗族间的联合,凝聚地域共同体内部的族群认同,从而促进白族社会结构与历史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呈现出将神圣与世俗“互嵌”的特点。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周城村,白族女性的宗教职责是由家庭来定义的。婚嫁仪式已象征了女性需要在婚后负责整个家庭的祈神拜佛,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如果不为家庭去寺庙求神了愿,会被认为是没有后代或不关心后代。而女性也透过不定期的与自己的娘家和女性朋友共同去寺庙打拼伙,构建自己小家庭的关系网络。对于周城村每一个小家庭所属的宗族来说,宗族的男性成员是宗族敬祖仪式和敬神仪式的主体,体现着宗族的凝聚力和宗族力量,女性则是辅助性的服从宗族的仪式调配。在小家庭成员仪式办客中,宗族成员需共同去敬村落本主神,其中宗族的男性成员负责隆重去敬与本姓氏宗族有关的本主庙,女性则负责敬另一边其他姓氏宗族所属的本主庙。女性的仪式虽然是次要的和较不明显的,但其关系性的作用在于对村落姓氏宗族分裂倾向的缓和,维持理想的村落团结。当儿女长大成人,女性逐渐从家庭事务的台前退出时,习俗要求女性加入村落当中的女性宗教团体莲池会,在村落的公共宗教团体中代表家庭进行宗教活动。两千多名莲池会会员,透过每年的上会与供会,更新着家庭与神只的关系。同时,莲池会也日渐成为关系性主体的女性的权力场域,并有少数女性突破传统的习俗进入到以老年男性为主的洞经会宗教组织中,改变着宗教格局。每年的农历二月至四月的接送金姑驸马的仪式是以喜洲为中心,北至周城,南至湾桥一带的地域共同体的朝圣仪式。白族女性作为娘家人代表整个地域共同体,需要远赴巍山去接“我们嫁出去的姑娘”金姑回娘家。接到金姑以后,地区境内才能得平安,是地域历史情感的表达。同时,白族女性代表村落的朝圣仪式更新了地域共同体的认同,而在这一阈限中白族女性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主体空间。以上白族女性在社会制约下的宗教实践,也呈现出将神圣与世俗互嵌的特点。一方面,在敬神的供品与仪式中,女性透过煮饭敬神并与神共餐,更新与神佛的关系,仪式中的祷辞与唱调子、跳舞等,是女性自身的情感与神圣的情感的共融。同时女性以自己亲身加入佛门,并在家庭与佛门中往来的方式与神沟通。另一方面,女性关系性主体表现的情感特征,习惯性地在世俗领域与神圣领域间建立想象性的联系,使世俗的事物神圣化,神圣的事物世俗化。总之,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体现了白族女性的生活世界与生命世界的联结,是白族女性对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对此世与彼岸的想象。

杨雪[3](2017)在《隐藏的锁链:周城传说故事与女性社会地位变迁——云南大理白族村的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在"受压迫的女性"前提下探讨女性的自由与解放,而流传于大理周城白族村贬抑女性的母猪龙传说、捆锁女性的本主故事和限制女性的关帝庙禁忌,在近百年来的变化形貌中反映出"受压迫的女性"一说已不能适应当前女性社会地位的现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与其说是外在的传统与社会观念限制着女性自由,毋宁说是女性主动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诉求,"自我束缚的女性"才是限制女性发展的隐藏的锁链。

徐德信[4](2012)在《大理周城村的神只供奉与文化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大理喜洲镇周城村供奉着众多的神只,这些神只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庙里面的神只,供奉在本主庙或山神庙;二是供奉于龙泉寺的神只。在笔者初次调查的时候,发现周城白族村民对这二者的态度差别很大,本主庙里面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烧香拜神的人络绎不绝;而位于两个本主庙中间的龙泉寺则显得冷冷清清。因此笔者认为,在众多神只供奉的背后,白族村民有着自己的宗教文化选择。对多元宗教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至今很少有相关成果问世。通过对周城村的宗教组织活动、人生仪式、流传在周城的神话故事、周城传统节日、宗族文化以及庙产兴学等诸多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南诏大理时期已经产生或传入并逐渐被本土化的神只,与他们的关系都比较密切;而元明清时期从中原传过去的神只,他们多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究其原因,曾经的区域王朝被中央王朝所吸收,曾经的南诏和大理国王朝的主体民族变成了现在中央王朝的边民,这引起了他们对南诏和大理国的留恋与回忆,这样的历史民族情结在其宗教生活中得到了体现。笔者将供奉着儒道佛三教主神的龙泉寺,当作国家权力的符号,是随政治而来的文化传播的结果,在一个边远民族社会里代表着国家的存在。通过对周城白族村民的宗教文化选择的分析,认为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既不契合也不对立的关系:白族村民表面上接受了国家的权力,但实际操作中完全以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这样一种策略,既使国家权力的存在得以保持,又使白族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体现的是白族的生存智慧与务实精神。

李亚娟[5](2011)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研究 ——以云南大理周城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时,怎样才能使外来的帮扶和“他者”的经验与本地、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相契合,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应该得到充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约束的规则——即非正式制度,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非正式制度影响着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形式与社会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影响着各民族经济行为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非正式制度也在悄然变化,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旧体制的矛盾、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需要我们分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非正式制度。本研究以云南省最大的白族聚居村落——周城为例,以白族社区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白族社会非正式制度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揭示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在周城村的案例中我们看到,非正式制度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周城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自然灾害威胁和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当地白族人民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对自然环境,甚至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更具备适应性;从事商业活动的悠久传统,孕育了周城白族浓厚的商品观念,当现代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时,他们能够根据经验做出理性的判断,采取合理的行动;本主崇拜赋予了周城白族人民开放务实的精神,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他们既不随波逐流,任由现代化淹没自己的民族特点,也不囿于传统的藩篱,勇于接纳新鲜事物,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家庭经济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关系信任,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抑制了机会主义,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些非正式制度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并影响和推动着周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周城村经济的发展中非正式制度作用的解读与阐释,本研究旨在揭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及作用机理。非正式制度限定了少数民族对发展目标的选择和发展手段的运用。一方面经济发展目标在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制度框架中会有不同的要求和取向,适当的发展目标只能是与特定非正式制度相契合的目标;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为少数民族发展提供了降低成本和抑制机会主义的手段。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非正式制度是造成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有必要认识非正式制度在少数民族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并积极促成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因此,积极、有效地发挥非正式制度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各少数民族,不论是制度变革还是制度创新,不论是破旧还是立新,最终都要落脚于非正式制度的建设,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卢芝艳[6](2010)在《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扎染工艺是大理白族古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技艺,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印染形式,它蕴含着白族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体现白族人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周城村是扎染工艺的主要产地,该村99%的人口为白族,扎染工艺是当地白族的主要经济支撑和文化寄托,完整的工艺保存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周城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在周城扎染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和发展,周城扎染逐渐为外界所知晓,这个小村庄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贸关系,使白族也逐渐被外界所认识。持续的商贸往来使周城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周城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变化从此拉开帷幕。然而,扎染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它并未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而获得巨大发展空间,传承人的缺失和工艺本身的一些问题,使扎染存在逐渐消亡的危险。纵观以往关于白族扎染工艺的研究文献发现,关于扎染工艺的工艺流程及细节介绍、图案分析的文章俯拾即是,各种旅游类文章形成了周城扎染的表面繁荣,而深入研究扎染工艺传承活动的文章却寥若晨星,即使部分文章发现了扎染工艺的一些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那么,在主流文化的侵蚀之际,怎样从教育的角度建构一种传承机制来保存白族的这一独特文化?以往的旧的传承机制伴随农业社会的解体已无法实现扎染的顺利传承,要使扎染工艺能够传承下去并获得发展,就得建构一种恰当的传承机制,促进扎染的有效传承。通过这个机制,不仅要发展和提升扎染工艺物质层面的“形”,还要保存和传承蕴藏于工艺之中的精神层面的“神”,针对以往研究的忽视之处,本文的重心就在于认真研究它的传承情况、传承问题、分析其存在价值和传承意义,继而与教育相关,构建有效的教育传承机制。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教育人类学的方法,因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工艺本身,还有工艺的精神生产过程,而精神过程不能通过统计和数据来测量,因此选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本研究从对以往文献资料的整理出发,了解白族扎染工艺传承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境,然后从扎染的源流出发,了解周城扎染存在的历史原因和生态环境,继而通过田野考察对白族扎染产品、工艺制作和传承活动各个方面进行观察、访谈和理解,找出扎染工艺传承存在的本质性问题,对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本质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关于构建扎染工艺传承机制的一点思考,希望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简要概括和描述。第一章: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源流。首先从白族的历史和文化概况入手,对白族的族源和历史、生活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类介绍,然后介绍田野考察点喜洲镇周城村概况,了解扎染工艺在此地产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第二章: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传承现状的田野调查。首先对扎染工艺传承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了解和分析,然后通过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扎染工艺的传承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找出此工艺传承中存在的各种困境和问题,提炼出核心问题。第三章:白族扎染工艺传承问题追因。发现传承中存在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现代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转型解构了扎染赖于生长的农耕文明的土壤;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扎染遭受了来自国内国外先进科技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现代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将民族地区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简单趋从于汉族社会的教育和培养目标。第四章:白族扎染工艺的存在价值。深入挖掘和把握白族扎染工艺传承的存在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对包租族群和个体的价值分析扎染传承的重要性,找到其保存的价值和意义。第五章:关于建构白族扎染工艺传承机制的思考。通过第四章对问题的追因,本文尝试提出关于建构白族扎染传承机制的思考,内容如下:转变传承理念和方法,促进扎染文化的转型;明确民族地区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仅培养适应外界的国家人才,也要培养本民族的优秀成员;建立白族扎染传承的学习型社区,搭建民间传承的平台,编织有效的传承网络;白族的民间节日众多,旅游业发达,利用好这些节日习俗和旅游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地传承方法。

郭建勋[7](2006)在《变迁中的信仰民俗 ——以四川泸定岚安信仰民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信仰民俗、文化变迁和族群等相关理论,对四川省泸定县岚安乡的信仰民俗进行了田野考察和研究。 本文辨析了信仰民俗概念及适用范围,介绍了信仰民俗与文化变迁的研究现状,陈述了田野调查点的研究价值;介绍了田野调查点的基本情况;简述了岚安乡的信仰概况。在此基础上,从文献与田野两方面,本文重点考察了岚安乡有代表性的信仰民俗:羊年会和哑吧灯。 本文试图从当地人的角度出发,认识这个复杂而又开放合成的、与大世界有着关连的地方信仰民俗体系,加深对“俗”与“民”血肉关系的认识。在田野考察中,笔者重点调查了文献与田野中的羊年会和哑吧灯的表现形态,流行的范围和传承变迁方式,信仰民俗与“民”的关系。 本文将信仰民俗放在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我群与他群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并从信仰的能动性入手,力图清理出“变”与“不变”的因素,描绘出信仰变迁的过程、探求变迁的原因。 本文总结认为:作为口耳相传的信仰民俗,在不同身份的人参与“表演”中,在文献与田野的互动中,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它的变迁,也在时空关系下进行的,一是将自身历史上的种种特质整合到当前状态,呈现出历时的动态过程;二是信仰民俗将不同于自己的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信仰整合到自身状态中。这两个方向的变迁是同时存在,交织于一体的,因而“当代”的信仰民俗就沉积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信仰民俗,体现了复合性和多元性。既有满足自身认同功能的根基性信仰民俗,连接起了过去与现在的自身文化,又有多元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和文化交流功能的“情境性”信仰民俗,架起了“我

席嘉,程志君[8](2002)在《民间传说的文本与语境——一个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文中指出通过田野调查材料和对白族民间流传很广的杜朝选斩蟒传说不同文本的比较,分析了这一民间传说的变迁与社会生活及民间文化心态的关系,认为民间传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审美注意点往往并不在于文本内部结构的合理性或谐调性,而更大程度上注重与外在语境的协调,即故事能够观照现实社会生活,符合民间审美习惯

满达日花[9](2001)在《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1.4~2001.6)》文中指出

大理师专图书馆期刊部 大理师专学报编辑部[10](2001)在《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资料)索引(二)》文中提出为了增加本刊的专题研究特色,扩大刊物的信息量,从2001年起,我编辑部与学校图书馆联合编辑“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资料)索引”,以期提供给研究者更多的信息。

二、一个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蟒蛇共蝴蝶”文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蟒蛇共蝴蝶”文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民族志在中国——朱炳祥教授的主体民族志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民族志的基本面貌
二、缺失主体性的早期研究:多重文化时空中的叠合思考
三、进入主体民族志的“断桥”之章
四、殖民主义阴影与生性
五、走出表征危机

(2)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研究 ——基于大理一个白族村落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人类学对女性的研究
        二、性别与宗教关系的人类学研究
        三、大理白族女性的宗教生活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白族女性宗教实践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历史与宗教
        一、宏观历史
        二、地方心史:神话传说与宗教仪式
    第二节 周城村概貌
        一、村落空间
        二、社会经济
        三、宗教文化
    小结
第三章 周城传说故事与女性地位变迁
    第一节 母猪龙传说:被贬抑的女性
    第二节 本主与两位娘娘的故事:被捆锁的女性
    第三节 关帝庙的禁忌:自我束缚的女性
    小结
第四章 白族女性在家庭中的宗教实践
    第一节 白族家庭生活基本格局
        一、空间格局
        二、家庭成员关系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婚嫁仪式中女性的家庭职责隐喻
        一、仪式准备
        二、“把权”
        三、“出街”
        四、“回娘家”
    第三节 女性在家庭中的仪式实践
        一、日常敬神
        二、事件敬神
    第四节 女性在家庭间的宗教实践
        一、仪式关系代表
        二、打拼伙:家庭间联合祭祀
    小结
第五章 白族女性在宗族中的宗教实践
    第一节 周城村宗族概况
    第二节 宗族敬祖仪式
        一、“好儿子好丧事”
        二、“哭才”:“女儿最亲、儿媳最大”
        三、上坟与烧包
    第三节 宗族敬香仪式
        一、敬“神”与敬“圣”
        二、男性敬“神”与女性敬“神”
    小结
第六章 白族女性在村社宗教组织中的宗教实践
    第一节 周城村宗教组织概况
    第二节 “踩庙门”:“xx妈”加入莲池会
        一、女性与莲池会:“不加入你就害羞了”
        二、入会
        三、供会
    第三节 “出头”:“xx奶”功德圆满
        一、女人“出头”的来历
        二、出头仪式
    第四节 莲池会经母
        一、做经母:“女人修行为一家”
        二、上会
        三、接经
    第五节 洞经会中的女性会员
    小结
第七章 白族女性在地域共同体朝圣仪式中的宗教实践
    第一节 金姑驸马的传说
        一、金姑离开父母
        二、金姑与驸马的结合与不合
        三、接金姑回娘家
    第二节 接送金姑的朝圣仪式
        一、接金姑
        二、送驸马
        三、送金姑
    第三节 关系与自我:白族女性的主体性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意义之网”:白族女性从事宗教活动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关系主体”: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改变了社会文化结构
    第三节 “互嵌”: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呈现出神圣与世俗融合的特征
附录一 周城村三个宗教组织会期
附录二 文中白语词汇索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隐藏的锁链:周城传说故事与女性社会地位变迁——云南大理白族村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母猪龙传说:被贬抑的女性
三、两位娘娘的故事:被捆锁的女性
四、关帝庙的禁忌:自我束缚的女性
五、结语

(4)大理周城村的神只供奉与文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序章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二、田野点概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周城白族村民所奉之神
    第一节 立体塑像的神
        一、龙泉寺所供之神
        二、本主庙所供之神
        三、山神庙里面的神
        四、龙王庙
    第二节 字与画上的神
        一、祖先之灵
        二、石佛
    第三节 无形的神
第二章 周城白族的文化选择
    第一节 从宗教生活看文化选择
        一、宗教组织中的多元文化
        二、其它宗教活动中的文化选择
    第二节 从人生仪式看文化选择
    第三节 从地区的神话传说看文化选择
        一、观音和大黑天神神话传说
        二、本主杜朝选的神话
    第四节 从传统节日看文化选择
        一、本主节
        二、绕三灵
        三、观音会
    第五节 从宗族制度看文化选择
        一、宗族姓氏与本主崇拜的有机结合
        二、宗族文化与人生仪式
        三、宗族文化与节日中的祭祖
    第六节 从庙产兴学看文化选择
        一、银相寺与学校
        二、灵帝庙与学校
        三、寺庙与学校间的选择
第三章 周城白族的文化选择分析
    第一节 地理因素与周城白族的文化选择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农耕神灵
        二、扎染与染神
        三、文化地理: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影响
        一、宗教文化
        二、宗族制度
    第三节 阿叱力教的影响
    第四节 民族地区文化的生命力
        一、对历史王朝的记忆
        二、民族历史的延续
结语
附录
    周城碑文
        一、龙泉寺
        二、灵帝庙
        三、景帝庙
参考文献
致谢

(5)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研究 ——以云南大理周城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困境引发的思考
第1章 研究的场域及理论概述
    1.1 学术起点
        1.1.1 经济学领域关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
        1.1.2 民族经济学领域关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非正式制度
        1.3.1. 非正式制度的涵义
        1.3.2 非正式制度的特征
        1.3.3 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4 非正式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
    1.4 田野调查地的选择及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视角
        1.4.1 田野调查地的选择
        1.4.2 研究方法
        1.4.3 理论视角
第2章 周城的经济变迁
    2.1 周城村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历史演变
    2.2 周城村的经济变迁
        2.2.1 解放前:以农为主,工、商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2.2.2 1949-1978 年:农业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2.3 1979 年以来:多元民族特色经济的兴起
    小结
第3章 周城村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深刻影响
    3.1 风险意识:周城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3.1.1 周城白族风险意识产生的根源
        3.1.2 风险意识对周城经济发展的影响
    3.2 商品观念:周城经济发展的价值支持
        3.2.1 周城白族商品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映射
        3.2.2 商品观念对周城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开放务实:周城经济发展的精神构件
        3.3.1 本主崇拜赋予白族开放务实的精神
        3.3.2 当代周城经济在开放务实精神引导下快速发展
        3.3.3 开放务实精神对周城经济发展的影响
    3.4 关系信任:周城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3.4.1 周城村经济发展中的关系信任
        3.4.2 关系信任在周城经济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小结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4.1 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限定
        4.1.1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目标
        4.1.2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手段
        4.1.3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路径
    4.2 当代少数民族非正式制度变迁
        4.2.1 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4.2.2 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可能性
        4.2.3 非正式制度变迁的途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对周城扎染、民族服装加工专业户的访谈提纲
附录B:周城村现存庙宇寺观一览表
附录C:周城村的本主

(6)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源流
    (一) 白族的历史和文化概况
    (二) 田野考察点:喜洲镇周城村概况
    (三) 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二、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传承现状调查
    (一) 当地扎染工艺传承的生态环境分析
    (二) 扎染工艺的传承情况调查
    (三) 扎染工艺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白族扎染工艺传承问题追因
    (一) 现代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转型
    (二) 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 现代教育的渗透和影响
四、白族扎染工艺的存在价值
    (一) 文化价值
    (二) 经济价值
    (三) 科学价值
    (四) 艺术价值
    (五) 对白族族群及个体的价值
五、建构白族扎染工艺传承新机制的思考
    (一) 转变传承理念和方法,促进扎染文化转型
    (二) 明确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民族优秀成员
    (三) 建立白族扎染传承的学习型社区
    (四) 利用旅游活动和民间节日习俗促进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和问卷
后记

(7)变迁中的信仰民俗 ——以四川泸定岚安信仰民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岚安信仰民俗变迁简况
第二章 族群认同与信仰民俗变迁—羊年会为例
    第一节 羊年会诸说
    第二节 本土信仰与族群认同
第三章 族际交融与信仰民俗变迁—哑吧灯为例
    第一节 哑吧灯的田野调查概况
    第二节 信仰民俗变迁与族际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民间传说的文本与语境——一个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说的文本融合:“蝶泉文化”借用“英雄颂歌”
二、传说背景的历时演变:本主文化与民间文化心态
三、对传说文本“不合理”替代的解释:民间审美语境的变迁

(10)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资料)索引(二)(论文提纲范文)

A经济类
B宗教、民俗类
C语言、文学、艺术类
D历史、地理学
E人物篇
F文物考古类

四、一个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蟒蛇共蝴蝶”文化现象的田野调查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实验民族志在中国——朱炳祥教授的主体民族志探索[J]. 马丹丹. 青海民族研究, 2021(01)
  • [2]白族女性的宗教实践研究 ——基于大理一个白族村落的田野调查[D]. 杨雪. 武汉大学, 2017(06)
  • [3]隐藏的锁链:周城传说故事与女性社会地位变迁——云南大理白族村的人类学考察[J]. 杨雪.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7(01)
  • [4]大理周城村的神只供奉与文化选择[D]. 徐德信. 云南大学, 2012(11)
  • [5]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研究 ——以云南大理周城村为例[D]. 李亚娟. 贵州财经学院, 2011(06)
  • [6]大理周城白族扎染工艺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究[D]. 卢芝艳. 西南大学, 2010(08)
  • [7]变迁中的信仰民俗 ——以四川泸定岚安信仰民俗为例[D]. 郭建勋. 四川大学, 2006(03)
  • [8]民间传说的文本与语境——一个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J]. 席嘉,程志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 [9]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1.4~2001.6)[J]. 满达日花. 广西民族研究, 2001(03)
  • [10]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论文(资料)索引(二)[J]. 大理师专图书馆期刊部 大理师专学报编辑部. 大理师专学报, 2001(02)

标签:;  ;  ;  ;  ;  

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周城“漫画蝴蝶”文化现象的实地考察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