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刊总内容

2003 年刊总内容

一、General Contents of 2003 Issues(论文文献综述)

桑德雷·托普·赫尔默森,黄炎[1](2021)在《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文中认为演化解释通过演变条约术语本身的语言意义而实现。国际法院为演化解释方法确立了一项规则,将其适用于解释长期或无期限条约中的通用术语,但并未就何为通用术语做出确切定义。国际法院的模糊态度意味着关于演化解释的讨论仍将持续。演化解释不同于时际法或者《条约法公约》中的相关国际法规则。对于价值驱动术语、非价值驱动术语和非演化术语而言,演化解释方法的适用路径各异。演化解释方法有助于解决条约中的模糊表述问题,但无法解决歧义问题。

姚选民[2](2021)在《再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一种民间法哲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民间法哲学视角来看,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国家层面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而且亦包括国际社会层面民间法(即国际民间法)与国家法(即国际官方法)之间的关系。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为三大维度:首先,一般意义上民间法与官方法(包括国家法)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并行的独立存在;其次,一般意义上民间法与官方法(包括国家法)的关系呈现为一种结构性的独立存在;再次,一般意义上民间法与官方法(包括国家法)之间的关系还有其国际向度表现。

罗红廷[3](2020)在《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卫生”,在近代中国的语境中被赋予了国家、民族等多重意蕴,成为近代中国摆脱落后、贫弱的重要工具,由此引发了“卫生救国”思潮的广泛传播。在“卫生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真正导致国人病弱的原因并非是个人卫生的不讲求,而是缺乏“公共卫生”的推行,故自20世纪初,公共卫生事业开始在国内被大力推广,成为城市市政和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战时中国首都的重庆无论是其政治地位,还是国际地位都得以空前提高,然而此时重庆的城市卫生状况却与其陪都的城市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此前虽经过战前重庆城市卫生治理以及新生活运动的开展,但城市内部的清洁状况依然堪忧,市民的卫生观念也十分缺乏,从而使得市民的健康状况以及城市的宜居程度都大打折扣。基于此,国民政府及社会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当局改进陪都重庆的城市公共卫生,并希望借此能够实现强健市民身体、促进陪都城市发展以及为抗战服务等目的。为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开展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同时也能够完成国民政府有关陪都卫生的行政命令起见,战时重庆市政当局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运动,这些卫生运动不仅开展频繁,而且种类多样,几乎涉及了公共卫生的各个领域。在运动开展的具体过程中,首先通过清洁运动、疫病防治运动的实施,进一步充实了战时重庆城市的公共卫生设施和环卫系统,实现了对重庆市政建设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其次,凭借疫病防治运动、夏令卫生运动以及民族健康运动的推行,充分带动了市民对公共卫生运动参与,让市民在亲身参与卫生运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我的公共卫生意识,改造自身的不良卫生习惯,从而促进对市民现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培养,改变其过去“只讲私而不顾公”的落后卫生认知;此外,鉴于重庆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对建设战时中国首都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战时重庆市政府推动实施了灭鼠运动、清洁运动以及规矩运动,通过此三大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不仅极大缓解了市内的鼠患以及由鼠患带来的居住问题,也改造了战时重庆的市容市貌以及市民的陈规陋习,推动了清洁整肃的首都形象得以形成。透过战时重庆市政当局对陪都城市公共卫生的治理,可以看出战时重庆城市公共卫生运动的实施虽是基于对城市卫生问题的改良,但其最终的实施效果却达到了促进城市市政完善、市民观念进步以及城市形象良好等多个方面。而就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而言,无论是市政的完善还是市民观念的进步,抑或是城市面貌的良性发展,都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都市的必由之路。由此,根据战时重庆城市公共卫生运动对重庆城市发展的促进,我们可以说:城市公共卫生进步的意义不仅停留于卫生本身,实则也意味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升。所以,卫生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促进意义是应当,也是值得被肯定的。

仲美营[4](2019)在《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校校友期刊的诞生与发展,伴随着近代期刊的丰富和高等教育的繁荣。校友期刊既是校友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传承者,亦是校友工作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建设者。从性质上看,校友期刊具有特殊属性,介于高校传播媒介和大众媒介之间,构建了媒介、校友、大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内容上看,它以信息服务为主,包括新闻资讯、人物通讯、校友来稿等。从管理模式看,它是由是社会组织——校友会、高校校友工作处、基金会三者,其中某单一机构主办或多重主体联合办刊的;从期刊发行上看,它具有相对固定的出版周期和发行渠道。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校友期刊的研究梳理,应用新闻传播及其相关理论,结合卓越联盟9校123期和斯坦福大学3期的校友期刊,共计5757条期刊内容作为实证支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出版发行、功能设置、期刊内容、呈现形式、受众关联5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在内容分布上发挥期刊的纽带功能,新闻资讯是最主要的内容,有助于完善高校形象。此外,在受众关联上着重报道“精英”校友;具有宣传性、教育性、联谊性、服务性、文化性、新闻性的特点。电子期刊优势不足、内容浅化结构失衡、传播单一互动受限是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受众角色定位偏差、办刊思维固化陈旧以及机制束缚媒体活力。本文从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校友期刊的有效传播和提升内容品质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周松[5](2019)在《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司法机关承担着重要任务。定分止争、保障和救济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司法机关的重要职责。依法裁判是司法机关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区域间民众的社会观念与法治价值取向往往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历史差异性,国家统一立法被认同和被遵循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当制定法规范无法为纠纷解决提供裁判依据时,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从法律的原则和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新的规范来源。民俗习惯是特定区域内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惯例,藉以划分彼此间权利义务关系或者消弭彼此间利益冲突,因而成为民众普遍遵行的规则体系。将民俗习惯适用于区域民事司法裁判中的情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早已存在并且将长期存在。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是对社会现实需求的必要回应,是弥合制定法不足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和谐司法、推进法治发展的必由之途,因之具有法律上、法理上的适用依据。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国情,使我国法治发展呈现出既内在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征。区域法治发展一方面是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法治发展在某一特定区域之中的具体开展。而区域司法作为区域法治发展理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主要是在国家现行统一司法体系下,针对特定区域内社会治理需求,解决区域性司法问题的制度与机制。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社会存在,民俗习惯是塑造区域法治的重要因素,更是一种区域性司法资源。将民俗习惯适用于区域民事司法领域,对于解决国家制定法在区域社会的适用困境、推进国家法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在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框架下研究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问题,旨在理顺区域司法与国家统一司法体系的关系,分析民俗习惯在民事司法适用中的区域性特征,探讨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关于民俗习惯在区域民事司法适用中若干问题的基本看法。

王振忠[6](2019)在《清代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及贸易——几种新见徽州商编路程图记抄本研究》文中提出路程书最早大概出现于公元12—13世纪的南宋时代,但它的大批出现却是在16世纪以后,从现存的文献来看,以徽商和晋商所编的路程书为数最多。在常年的旅行和贸易实践中,徽商创作、改编或抄录了大批的路程书。这些商编路程,记录了各处沿途地名点之间的交通里距、水陆状况、治安优劣、物产风俗、名胜古迹以及投关纳税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商业史、社会史和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颇多助益。从迄今尚存的抄本来看,徽州商编路程以新安江水路、阊江—赣江—大庾岭商路和长江水路所见最多。其中,长江水路是徽商活动最为频繁的商路之一。本文结合公私收藏,考述了十数种商编路程,并对其中的部分抄本之异同作了比较,重点分析了多种自休宁至汉口的路程歌。在此基础上,对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和贸易加以探讨,并分析了路程歌的形成及其嬗变。

周国兴[7](2019)在《法律形式主义的现实主义批判》文中研究说明法律形式主义具体表现为法律理论领域中的概念形式主义与审判实践中的规则形式主义。法律现实主义提出了法律形式主义具有逻辑之谬、实践之弊、目标之虚三宗罪。法律形式主义在逻辑上不考虑概念适用的具体语境、错把三段论的形式逻辑当作逻辑的唯一模型、无法反应现实的法律实践;在实践中忽视先例原理的两面性、忽略法官裁决案件的实质理由、忽视审判结果的实质正义;在目标诉求上追求虚幻的唯一正解式的确定性。法律现实主义质疑法律形式主义有关法律确定性本质和范围的观点,并不反对法律实质上应该是确定的这一命题,他们诉诸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去发现现实法律确定性的源泉。

陈光[8](2016)在《论区域治理中民间规范的功能与转化》文中研究说明民间规范在区域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对此,我们可通过对区域治理中的三类民间规范,即文化属性明显的民间规范、现代商事活动习惯和纯粹的民间交往准则,在实践中具体作用的考察加以印证。民间规范是区域治理的基础性规范之一,其在区域治理多元规范结构中处于一种嵌入性的地位,能够为其他形式的规范提供素材和价值支持。因此,在区域治理中民间规范与国家制定法、公共政策和软法等其他规范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动与转化的交织关系。

常春[9](2016)在《盘点《集邮博览》增刊》文中指出《集邮博览》(原名《北京集邮》)自1982年创刊至今30多年来,共发行18期增刊。改版之前发行8期,复刊改版之后发行10期,除1992年发行的增刊未编号外,其他17期均占总期号。从内容上来看,包括集邮年刊、邮展活动、学术专题、集邮人物、地方集邮等,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点。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发行于1992年6月,没有总期号,黑白96页,规格与正刊相同。由集邮博览杂志社编辑出版,安徽安庆市报刊零售公司国内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总发行。安徽省铜陵新华印刷厂印刷,准

司洋[10](2014)在《论民间习惯在审判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泸西县“乡村司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法律体系大多移植、借鉴与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法律的“水土不服”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凸显出来。近年来,人民群众的困惑从“秋菊式的困惑”到“山杠爷式的悲剧”最终发展成“信访不信法”,甚至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人民群众对法院判决正当性的不认可导致司法公信力的大幅下降,法官在裁判案件中亦痛苦于“情”、“理”、“法”的冲突和矛盾,这种情况在基层法院“乡村司法”时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在“和谐司法”理念的引导下,很多地方法院在司法工作中运用了民间习惯并达至良好的审判质效。我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人民法院实习的机会,以泸西县人民法院司法审判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探索解决困惑于基层法官多年的“情”、“理”、“法”矛盾的方法。本文通过收集目前已发表的有关民间习惯研究论文以及在裁判文书公开网站收集整理涉及民间习惯的裁判文书,并通过对泸西县“乡村司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泸西县人民法院在审判中民间习惯的运用情况,咨询人民法官对在审判中运用民间习惯的观点和看法,总结民间习惯在审判中运用的方法。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以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泸西县“乡村司法”的现状,分析泸西县“乡村司法”的背景、特点和目前“乡村司法”存在的困境。第二部分,研究民间习惯在“乡村司法”中运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民间习惯在“乡村司法”中运用的优势和制约。第三部分,探寻民间习惯在民事、刑事不同类型的审判中运用的空间,并探索民间习惯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民间习惯在审判中运用所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民间习惯在审判两大步骤——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中各自的运用方法。第四部分,试图提出在审判中引入民间习惯的程序建设,并提出民间习惯审判运用机制的配套辅助措施,以及在审判中运用民间习惯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二、General Contents of 2003 Issu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eral Contents of 2003 Issues(论文提纲范文)

(2)再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一种民间法哲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3)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及相关概念阐释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卫生公共化”: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战前重庆公共卫生的概况
        二、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动因
    第二节 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行政策与措施
        一、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行政策
        二、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行措施
    第三节 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重要组织机构
        二、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三、战时重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力求完善”:公共卫生运动与战时重庆市政建设
    第一节 清洁运动与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
        一、清洁运动的推行
        二、清洁运动与清洁设施问题的解决
        三、清洁运动与重庆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
    第二节 疫病防治运动与城市环卫系统的改良
        一、疫病防治运动的推行
        二、疫病防治运动与城市粪污处理系统的优化
        三、疫病防治运动与城市环卫系统的改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乎卫生”: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市民卫生观念和习惯培养
    第一节 疫病防治运动与市民疫病观念的改变
        一、疫病防治运动与落后疫病观念的摈弃
        二、疫病防治运动与科学疫病观念的养成
    第二节 夏令卫生运动与市民卫生习惯的培养
        一、夏令卫生运动的推行
        二、夏令卫生运动与市民卫生陋习的改造
        三、夏令卫生运动与市民卫生习惯的养成
    第三节 民族健康运动与市民卫生观念的形成
        一、民族健康运动的推行
        二、民族健康运动与市民落后卫生观念的革除
        三、民族健康运动与市民现代卫生观念的树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俾壮观瞻”: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
    第一节 灭鼠运动与重庆居住环境的改造
        一、灭鼠运动的推行
        二、灭鼠运动与重庆鼠患问题的缓解
        三、灭鼠运动与重庆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二节 清洁运动与重庆公共环境的整洁
        一、清洁运动与重庆城市清洁问题的解决
        二、清洁运动与重庆市容的改善
    第三节 规矩运动与陪都公共秩序的整顿
        一、规矩运动的推行
        二、规矩运动与重庆城市秩序的整改
        三、规矩运动与陪都城市秩序的改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高校校友期刊概述
        1.3.1 校友期刊的相关概念
        1.3.2 校友期刊的历史沿革
        1.3.3 校友刊物的媒介形式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2.1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研究设计
        2.1.1 样本选择
        2.1.2 分析维度
        2.1.3 编码员信度检测
    2.2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现状描述
        2.2.1 校友期刊的发行状况
        2.2.2 校友期刊的栏目设置
        2.2.3 校友期刊的构成元素
    2.3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内容分析
        2.3.1 内容倾向兼顾期刊纽带功能
        2.3.2 新闻资讯报道完善高校形象
        2.3.3 受众关联有助提升社会资本
    2.4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特点归纳
        2.4.1 宣传性与教育性
        2.4.2 联谊性与服务性
        2.4.3 文化性与新闻性
3 大连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校友期刊对比分析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1 样本选择与信度检验
        3.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3.2 差异性分析
        3.2.1 出版发行、栏目设置差异描述
        3.2.2 整体内容对比体现价值差异
        3.2.3 受众关联对比呈现传播差异
    3.3 《斯坦福》对《校友通讯》的启示
        3.3.1 加强媒介使用的便捷性
        3.3.2 加强期刊内容的可读性
        3.3.3 加强期刊结构的均衡性
4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存在问题
        4.1.1 电子期刊优势不足
        4.1.2 内容浅化结构失衡
        4.1.3 传播单一互动受限
    4.2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受众角色定位偏差
        4.2.2 机制束缚媒体活力
        4.2.3 办刊思维固化陈旧
5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
    5.1 创新校友期刊的管理模式
        5.1.1 立足融合发展,树立品牌意识
        5.1.2 深化管理改革,孵化专业团队
        5.1.3 明确战略定位,深耕期刊运营
    5.2 强化校友期刊的有效传播
        5.2.1 建立读者互动反馈机制
        5.2.2 借助新技术提升服务性
        5.2.3 搭载新媒体实现社交化
    5.3 提升校友期刊的内容品质
        5.3.1 广度延伸:基于读者本位扩展内容维度
        5.3.2 深度挖掘:从宣传纸向观点纸转变
        5.3.3 多元呈现:多媒体交互提升阅读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区域法治与区域司法的相关概念
        一、区域
        二、区域法治
        三、区域司法与区域民事司法
    第二节 区域民事司法语境下的民俗习惯
        一、民俗习惯的概念
        二、民俗习惯与民间法
        三、民俗习惯与国家制定法
    第三节 民俗习惯民事司法适用的区域性特征
        一、民俗习惯的区域性特征
        二、民俗习惯民事司法适用的区域差异
第二章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的必要性
    第一节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对于国家制定法的弥合作用
        一、国家制定法存在的不足
        二、国家制定法适用的现实困境
        三、民俗习惯适用对于国家制定法的弥合作用
    第二节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对于和谐司法建设的意义
        一、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有助于推进和谐司法建设
        二、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第三节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对于法治发展的意义
        一、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有助于实现规则共治
        二、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有助于促进国家法治发展
第三章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的可行性
    第一节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的法律依据
        一、法律规则依据
        二、法律原则性规定依据
    第二节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的法理依据
        一、民俗习惯具有规范属性
        二、民俗习惯是司法实践的规范性依据
    第三节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的现实需求
        一、婚姻法领域
        二、继承法领域
        三、物权法领域
第四章 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民俗习惯的内在缺陷
        一、民俗习惯某些内容的落后性及其改进
        二、民俗习惯具有区域性特征及其融通
    第二节 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外在限制
        一、民俗习惯的非正式性及其消解
        二、民俗习惯的不成文特征及其回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清代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及贸易——几种新见徽州商编路程图记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长江水运的十数种商编路程
    1.《士商要览》抄本
    2. 道光休宁渠口商编《长江路程图》 (2)
    3. 同治休宁渠口商编《江湖绘图路程》 (1)
    4. 路程图记抄本
    5.《路程图》抄本
    6.《……水程诗》残本
    7. 清水江—沅江—长江路程抄本
    8.《摽船规戒》刊本
    9. 休宁佚名商编路程抄本
    1 0.《客孤思乡》抄本
    1 1.《行规》抄本 (3)
    1 2. 路程残本
    1 3. 长江路程歌及长江图
    1 4.《长江路程歌》
    1 5.《长江路程图》
    16.《客商规略》
    17.《沪至汉口路程折》
    18.其他
二、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贸易与城镇
    1. 盐业、木业及其他贸易
    2. 商编路程所见徽商与长江流域的城镇
三、小结

(7)法律形式主义的现实主义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律形式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 概念形式主义
    (二) 规则形式主义
二、法律现实主义的批评
    (一) 逻辑之谬
    (二) 实践之弊
    (三) 目标之虚
三、批判之后:寻求现实的确定性

(8)论区域治理中民间规范的功能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治理的民间性:主体与规范
    (一) 区域治理的区域性和民间性
    (二) 区域治理中民间规范的含义与功能
二、区域治理中民间规范功能发挥的实然考察
三、区域治理多元规范中民间规范的定位与转化
    (一) 民间规范在区域治理多元规范中的定位
    (二) 区域治理民间规范与其他规范的互动与转化

(9)盘点《集邮博览》增刊(论文提纲范文)

一、1992增刊——《集邮纪实文学专辑》
二、2002增刊①—《2001年集邮年刊》 (总第164期)
三、2003增刊 (1) —《中国集邮年刊 (2003年版) 》 (总第175期)
四、2003增刊 (2) —《税票研究专刊》 (总第176期)
五、2003增刊 (3) —《附加费集邮研究专刊》 (总第184期)
六、2004增刊 (1) —《中国集邮年刊 (2004年版) 》 (总第192期)
七、2004增刊 (2) —《专题与自动化学术专刊》 (总第201期)
八、2005增刊 (1) —《中国集邮年刊 (2005年版) 》 (总第207期)
九、2008年增刊1—《三色江西》 (总第235期)
十、2009年增刊—《〈牡丹花城〉特刊》 (总第246期

(10)论民间习惯在审判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泸西县“乡村司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泸西县“乡村司法”现状
    (一)泸西县法治现状简介
    (二)泸西县“乡村司法”的特征
    (三)泸西县“乡村司法”的困境
二、民间习惯在“乡村司法”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习惯”和“习惯法”辨析
    (二)民间习惯司法应用的可行性
    (三)民间习惯在审判中应用的必要性
    (四)民间习惯应用的制约条件
三、民间习惯在审判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
    (二)运用方法
四、民间习惯在审判中应用的程序
    (一)举证程序
    (二)审查程序
五、审判中应用民间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相应配套机制
    (二)防止对国家法的悬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General Contents of 2003 Issues(论文参考文献)

  • [1]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J]. 桑德雷·托普·赫尔默森,黄炎. 法律方法, 2021(03)
  • [2]再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一种民间法哲学视角[J]. 姚选民. 云梦学刊, 2021(01)
  • [3]公共卫生运动与重庆城市现代化研究(1937-1945)[D]. 罗红廷. 西南大学, 2020(01)
  • [4]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D]. 仲美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5]区域民事司法中民俗习惯的适用研究[D]. 周松.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清代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及贸易——几种新见徽州商编路程图记抄本研究[J]. 王振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法律形式主义的现实主义批判[J]. 周国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 [8]论区域治理中民间规范的功能与转化[J]. 陈光. 民间法, 2016(02)
  • [9]盘点《集邮博览》增刊[J]. 常春. 集邮博览, 2016(04)
  • [10]论民间习惯在审判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泸西县“乡村司法”为例[D]. 司洋.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2003 年刊总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