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代——疼痛缓解研究的十年

2000 年代——疼痛缓解研究的十年

一、21世纪头十年——镇痛研究的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徐岗[1](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肝脏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过去的四十年里,肝癌(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目前尚无研究对肝癌治疗领域众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章展开全面的量化分析。本部分研究中,我们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近四十年里肝癌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0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全面地展现肝癌的治疗模式变迁。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1980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肝癌治疗领域文章进行全面检索,纳入全文主题聚焦于肝癌治疗的文章且引用量前100篇文章,同时对纳入文章的引用量,发表年份,发表杂志,作者,研究机构,国家,研究主题,研究类型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00篇肝癌治疗领域的最具影响力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为738次(范围:349-6799次)。这些肝癌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文章主要聚焦于外科治疗(n=30篇,30%),局部治疗(n=31篇,31%),全身治疗(n=21篇,21%)和预后研究(n=18篇,18%)四个主题。在发表国家方面,美国发文量居于首位(n=35篇,35%),其次为意大利(n=28篇,28%),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n=26篇,26%)和日本(n=24篇,24%)。纳入的文章中,外科治疗为肝癌治疗领域最为热议的话题(n=33篇,33%)。Annals of Surgery作为发表肝癌治疗领域具有影响文章数量最多的杂志,共发表26篇文章,引用总数达13978次。20世纪90年代晚期,肝癌治疗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发表数量显着增高,其中,聚焦于肝癌局部治疗主题的文章数量增长最为明显。然而,进入21世纪后,外科治疗、局部治疗以及预后研究三大主题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数量逐渐下降。与此同时,随着肝癌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逐渐涌现,聚焦于肝癌全身治疗主题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数量出现上升。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对近四十年肝癌治疗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文章的全面分析,实现了对肝癌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突出贡献的研究可视化分析,从而构画展现了肝癌治疗领域的发展和变革。同时,本研究亦为临床医生及研究者在未来开展肝癌治疗领域研究提供了方向。研究目的近些年,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为肝脏肿瘤外科治疗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变革。目前,伴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已趋于成熟,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脏肿瘤外科治疗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对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展开评估。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通过构建国内多中心尾状叶切除术队列,对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短期预后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或开腹肝尾状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研究共纳入131例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组(n=19)及开腹肝尾状叶切除术组(n=112)。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统计学处理方法,将两组按照1:2比例进行匹配。通过运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等统计学比较两组围术期、术后以及短期预后的临床指标。研究结果PSM处理后,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组和开腹肝尾状叶切除术组分别有18例和36例。匹配后,两组的临床指标基线参数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统计结果显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组术中出血显着低于开腹肝尾状叶切除术组(100 vs.300 ml,P<0.001),此外术后住院时间更短(6.0天vs.8.0天,P=0.003)。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组中,大部分患者的肿瘤切除切缘大于10 mm(P=0.021),此外两组间纳入的肝脏恶性肿瘤均实现了 R0切除。在术后早期预后指标方面,两组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同(11.1%vs.11.1%,P=1.000),且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研究结论对于腹腔镜经验丰富的医疗中心,在肝脏尾状叶肿瘤的外科治疗选择中,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研究目的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常见于严重的慢性肝病患者。门静脉压力的监测,不仅对门脉高压的预防、监管及治疗至关重要,对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和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及治疗干预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实践迫切需要发展无创、有效的肝脏门静脉压力监测方法。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利用体外门静脉血管仿体系统,探究声诺维(?)微泡造影剂的次谐波散射特性,同时探究基于次谐波幅度变化与液体环境压力相关性理论测压时的最优入射声压,以实现利用声诺维(?)次谐波散射信号的幅度变化对门静脉血管仿体内压力进行无创性测量。研究方法研究中,我们采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Cryogel,PVA-C)水凝胶制作门静脉血管仿体,同时构建可稳定维持10-40 mmHg压力的体外模拟门静脉循环密闭系统。采用声诺维(?)微泡造影剂作为压力传感器,搭建单阵元超声系统作为超声信号发射和接收设备,利用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探究不同入射声压下,声诺维(?)微泡造影剂的次谐波散射信号幅度变化与门静脉仿体血管压力变化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在体外门静脉血管仿体压力变化范围为10-40mmHg条件下,声诺维(?)微泡造影剂的次谐波散射信号的幅度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初始生长期,饱和期和二次生长期。相同入射超声声压条件下,当仿体血管内压力发生变化时,微泡造影剂次谐波幅度变化值在初始生长期和二次生长期初始生长期较大。初始生长期阶段,微泡造影剂次谐波幅度随入射超声声压升高而上升;然而,二次生长期阶段,随着入射声压上升,微泡造影剂次谐波幅度出现下降。尽管两个生长期阶段内,次谐波幅度-压力之间均具有较高灵敏度,但初始生长期阶段,次谐波幅度变化与压力之间相关性较差,因此二次生长期阶段更适合用于测压。二次生长期阶段,入射声压为520kPa时,次谐波幅度变化与压力之间相关性最高(灵敏度:0.15dB/mmHg;相关性:r2=0.99;误差:均方根差=0.49 mmHg)。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体外门静脉仿体系统证明了声诺维(?)微泡造影剂次谐波散射信号的幅度变化与门静脉仿体血管压力变化具有线性关系,初步证明了利用声诺维(?)微泡造影剂无创测量门静脉压力方法的可行性,为未来动物及临床人体相关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

徐岩[2](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通过对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从“现实的人”出发,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揭示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性质和作用,奠定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历史地位。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导向,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使命思想的实践要求,找到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回溯19世纪的时代精神和基本状况,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以及同时期相关思想家着作的基础上,阐释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形成历程和本真意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双重维度切入,回望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自身建设的历程,系统论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自诞生以来,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丰富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共产党人领悟和实践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方法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与启示等,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厘清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一方面,剖析欧洲“三元革命”对世界观、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结构带来的冲击影响,阐释无产阶级在解放全人类中实现自身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基石上,形成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理论逻辑。第二,论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使命思想的发展逻辑。本文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在初步表达阶段、世界观的转变阶段、初步确立阶段和丰富发展阶段的发展逻辑,阐释其精神实质和实践导向。同时,论述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在苏联和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发展逻辑。第三,提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一是明确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二是针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当代适用性问题,从坚持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的辩证转换、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辩证互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辩证实践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在理论溯源、历史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研究的基本框架,希望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虞昊[3](2020)在《齐泽克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原本烜赫一时的多元文化主义同时面临着政治上的退却与理论上的批评。在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评中,齐泽克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构成了其中一个激进化的向度。文章系统地呈现齐泽克指认多元文化主义为全球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核心观点,以“具体的普遍性”这一哲学概念将齐氏批判与其左翼激进政治理论进行联系并展开讨论。齐氏批判在其思想演变中并未发生大幅度的转向,基本延续了他对于当今全球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但在细节表述上作了稍许修正。将齐氏批判置于多元文化主义研究的政治图谱中加以考察,则可以发现:(1)齐氏批判与学界现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批评有一定“家族相似性”,但在激进的方向上推进得更为彻底;(2)当齐泽克指认多元文化主义是回应全球资本主义过程中一种“无根的”理论时,批评者亦指认齐氏批判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根据;(3)齐氏贡献了一种黑格尔-马克思路向的拉康式多元文化主义批判。而从晚近侧重对全球资本主义进行政治批判的齐泽克转向早期注重哲学与精神分析学阐释的齐泽克,则可以对多元文化主义提出一种主体哲学的批判进路。概言之,齐氏视域中的多元文化主义实是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托勒密化而非哥白尼式革命。

刘梦婷[4](2020)在《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以来,传教士的东来打开了我国医学传教的窗口,社会上层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知识。清中期广州地区成为传教士医学传播的策源地,医学开始向下发展,推进了西医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进程。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繁荣发达的上海社会、日渐兴起的文人群体、不断完善的报刊行业,推动了近代上海新闻传播业发展。在传教士的示范作用下,教会医院、西医人才数量增多,国人学习西医、开业行医、创办医校的规模也日渐壮大。报刊传播西医、宣扬西医知识成为主流,在中西医冲突背景下,蓬勃发展。1927年至1937年是近代上海医药报刊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医药报刊数量丰富、种类多样、思想交织碰撞。其中以政府主导的《卫生月刊》、药商创办的《新医药刊》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引导的《申报·医药周刊》在这一时期别具一格,开创西医知识传播的新平台,传播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沟通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医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从传播主体的转变看,早期由国外医学传教的传教士引入,并主导传播。伴随着国内医学院校、医药社团的组织创办,国人开始学习、传播西医日益成为近代上海西医传播的主流。从传播的内容来看,专业深奥的西医知识逐渐被民众日常的卫生知识、健康知识所取代,西医知识的大众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趋势,民众开始参与医药知识的讨论,并影响医药刊物的编辑方针和志向。从传播的受众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过程中,其受众主要包括近代上海乃至全国的中西医师、身患疾病的患者、报刊订户以及依靠报刊进行商品营销的广告商等,通过读者来函或医药问答的方式,传递作为读者的疑问与诉求。从传播的效果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受众有限,停留于医患关系以及商业利益表面,能够阅读刊物的也仅是一些具备阅读水平和医学经验的知识分子,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仍游离于知识传播的范围内。但我们亦不可忽略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价值。报刊传播西医知识传递了科学准确的西医专门知识,干净清洁的公共卫生观念,形成了医师在开业行医过程中的规范,转变了民众的就医观念和就医行为,对近代上海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邢蕊[5](2020)在《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亚药厂是抗战时期发展颇为迅速的民族化学制药厂。新亚化学制药厂是1926年5月由会计师许冠群、药师赵汝调等人合伙创立的弄堂小厂。第二年改组为新亚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初创时期经营人寿水、化妆品、注射液和中性玻璃。“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受国内抵货运动的影响,药厂全面收缩化妆品,扩充制药部。先后设立药丸、药片、药膏工厂,购入机器设备。1933年原有厂房不敷应用,制药部迁入新闸路1095号,而麦根路用于专制各种玻璃。两年后设立新亚化学药物研究所研究国产药材的有效成分和星牌药品的剂型改良。到全面抗战前,药厂实现初步发展,行业地位提升。全面抗战初期,制药行业面临厂房被毁、财产侵占和交通阻隔等困境。新亚药厂积极应对。针对战时卫生材料和传染病增加的情形,上海本埠先后成立了新亚卫生材料厂、新亚血清厂等联系机构;为了实现普通原料自给和产品改良,成立新亚生物研究所的同时加大发明奖励刺激;为了开拓后方业务,成立香港新亚药厂转运原料、设备及药品。租界沦陷后,沦陷区设立商业统制会严格控制物资流动,上海与外界交通几乎断绝。新亚却发展成为以药厂为核心横跨金融、地产、棉纺织等各个领域,联系企业达35家之多的“新亚王国”。但好景不长,战后美药倾销,国民政府管制,制药行业陷入惨境,新亚药厂的经营也陷入困境。新亚药厂之所以能从弄堂小厂迅速发展为“新亚王国”,离不开药厂良好的环境适应力和产品竞争力。而药厂之所以具备两大竞争优势的背后又离不开总经理许冠群的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的支撑。许冠群不仅是企业的创办者、所有者,更是抗战胜利前企业的最高经营者。他的社会关系、经营理念和企业决策都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新亚药厂在他的领导下表现出强大的活力,也随他的离开而走向衰落。所以本文将试图梳理新亚药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药厂对战争的应对,集中考察企业家许冠群对新亚药厂的影响。

施巧云[6](2020)在《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比传统针刺手法傍针刺坐骨点穴与普通针刺方法关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论证傍针刺坐骨点穴治疗本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按照本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选入60例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份期间就诊于我市中医院针灸1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傍针刺坐骨点穴治疗,主穴选用坐骨点穴,配穴按照辨经论治的选穴原则,坐骨神经痛以大腿后侧疼痛明显的患者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证选用委中穴、承山穴;坐骨神经痛以小腿后外侧疼痛明显的患者属于足少阳胆经证选用阳陵泉穴、悬钟穴。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方法治疗,选穴主穴:肾俞、大肠俞、环跳穴、阿是穴;配穴:同治疗组。治疗前后予以每位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对比差异,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测评,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就诊时VAS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缓解患者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具有更好疗效。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就诊时ODI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ODI指数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缓解患者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具有更好疗效。4.临床有效率比较:通过2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腰骶部及下肢疼痛及功能障碍等症状。结论傍针刺坐骨点穴能够有效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佳疗效,且选穴精简、独具创新,值得推广。

周斌[7](2020)在《谷歌机器翻译系统英译汉评测与译后编辑 ——以信息型文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跨国间井喷式的信息交换需求对翻译的及时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面对如此庞大的翻译市场,昔日“手工作坊式”的翻译活动早已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适应这种需求。鉴于此,机器翻译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重要工具。机器翻译拥有即时译文产出,快速获取信息文本内容的优势,且目前在非文学翻译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盲目崇拜的声音。过度夸大机器翻译的效果不仅扰乱翻译市场秩序,而且也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为客观评测机器翻译效果与实用性,本翻译实验报告将测试对象为机器翻译应用领域内的信息型文本——美国白宫公开报告,并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机器翻译译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译后编辑修正。本翻译实验报告由翻译实验报告文本介绍、机器翻译概述、机器翻译错误类型研究综述、译后编辑、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典型错误类型分析及PE修正以及报告总结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翻译实验文本的来源以及文本类型;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机器翻译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应用、优势与劣势;第三章为以往研究机器翻译错误类型研究综述;第四章分述译后编辑对于机器翻译的辅助必要性、分类以及可能影响译后编辑效果的各类因素;第五章为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通过描述实验基本流程、评测文本译文总正误率、机器翻译系统常见错误类型错误发生率以及分类图,实现本实验报告的数据支持目标;第六章从语言学研究分支下的词项、语法意义、语境意义、其他错误以及风格修正层面详细归纳机器翻译在被测文本中存在的典型错误,并进行相应的译后编辑修正;第七章为本次实验报告总结。本报告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翻译市场关于机器翻译夸大的成分,帮助消除翻译行业未来走势的焦虑感,使翻译行业内外人士能够更为客观、辨证地看待机器翻译,正确利用机器翻译。

王婷婷[8](2020)在《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骨关节炎患者接收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易伴发慢性疼痛、焦虑和抑郁状态等并发症,疼痛情况与情绪状态之间有着极其重要和复杂的关联。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多模式镇痛,探究多模式镇痛是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进而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收集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9例,分为试验组29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以多模式镇痛(术前3天口服塞来昔布、全麻诱导前超声定位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安装假体前行关节囊内注射、常规静脉泵、术后3天口服塞来昔布)进行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静脉泵术后镇痛。分别于手术之前、手术后第3天、第7天以及术后3个月进行疼痛量表(VAS)评分、下肢功能状态量表(AKS)以及焦虑和抑郁量表(HAD)进行评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镇痛效果以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AD评分在手术后的第3天(焦虑t=3.25,P<0.01;抑郁t=5.08,P<0.01)和术后第7天(焦虑t=2.59,P<0.05;抑郁t=2.66,P<0.05)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多模式镇痛在短期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在手术后第3天(t=7.85,P<0.01),第7天(t=5.17,P<0.01)及术后3个月(t=2.10,P<0.05)多模式镇痛组静息状态下的VAS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降低;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在术后第3天(t=5.76,P<0.01),第7天(t=4.12,P<0.01)均比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3个月(t=1.83,P>0.05)二者无显着差异,说明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第3天(t=3.23,P<0.01),第7天(t=7.05,P<0.01)以及术后三个月(t=2.81,P<0.05)三个时间段AKS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提示多模式镇痛使患者恢复更好;多模式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7.33,P<0.01)。结论:多模式镇痛能短期内减轻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能缓解围手术期疼痛;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艾章然[9](202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癌痛管理现状及医患对癌痛治疗认知情况的调查》文中认为目的:调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癌痛的管理现状及医患对癌痛的认知情况,探索与癌痛管理相关的障碍因素,进一步改善癌痛管理的现状。方法:选择2018.112019.01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条件的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与医生,收集患者与医生的基本信息及医疗信息,采用经过改良的Furstenberg等的调查表分别就患者与医生对癌痛及镇痛药物的认知情况及态度进行调查。计算疼痛管理指数(Pain Management Index,PMI)及与PMI相关的因素。结果:共有861名临床医生及115名癌痛患者完成了本次调查。其中,与患者相关的癌痛管理不足因素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OR=5.634,P<0.01);患者是否使用阿片类药物(OR=0.170,P<0.01);及规律使用镇痛药物可明显增加PMI值(P<0.01)。与医生相关的癌痛管理不足因素包括:处理过更多癌症患者的医生较其他医生知识得分更高(OR=4.441,P<0.01);参与过癌痛相关培训的医生较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医生态度得分更高(OR=2.941,P<0.01)。结论:影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癌痛控制的因素主要是:(1)患者对癌痛的认知与对镇痛药物副作用的认知不足;(2)医生对癌痛与镇痛药物的态度,对阿片类药物的药理学知识均存在认知不足。因此,目前需针对癌症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分别给予癌痛及阿片类药物相关知识的普及,强调癌痛管理在癌症治疗中的地位,提高医患双方的镇痛意识,改善医院整体癌痛管理水平。

曹文斌[10](2019)在《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伦理是当今世界颇具争议的伦理学前沿学科,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当人们开始反思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时,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开始纳入研究的学术视野,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不断敲响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警钟。而人与动物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动物伦理这一新兴学科正是适逢这一时机,基于改善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尽管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运动大潮在20世纪汹涌而至,然而动物伦理研究的学术步伐相比它的运动要稍显滞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它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这也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哲学界聚焦动物的权利或福利问题的研究来建构学界的动物保护理论;法学界谋求动物法律地位的研究以期促进官方的动物保护制度;文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文学籍此播下民间的动物保护种子。虽然这三大领域的谋求路径不同,但是在致力于保护动物的旨归上显然一致。论文直指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以期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为动物伦理开出一副较有可行性的诊疗良方。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了突显问题意识,第1章对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实的文献综述。首先,着重于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根据共同的理论特征将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进行了四大分类。凭借动物伦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出从动物伦理走向动物福利科学、从基础理论触及纵深伦理研究领域、从单一伦理学科迈入跨学科研究的三大发展趋势。此外,结合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动物权利理论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科学之间缺乏交流融合,动物伦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贫乏,这些都揭示出动物伦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梳理介绍了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鉴于国内动物伦理的研究还不成熟,掌握的文献材料也相当有限,故按不同的研究特征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评述: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对动物伦理进行引进和介绍,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涉及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的问题开始评价和创新,第三阶段的特征是聚焦动物伦理的新兴议题进行探索和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直奔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在第2章,我们分析了内在价值、感觉能力、自我意识和生态神学四大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然而这四大理论依据又因自身的缺陷,不足以支撑起动物权利理论,这正是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之一。动物权利理论还存在着平等原则及权利类型的内在矛盾,以及动物权利理论在立场上的左右分歧,这些理论问题都导致了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哲学家、法学家、动物福利科学家们围绕动物权利的有无、内涵以及界限等问题一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第3章中可以看到,动物福利理论同样也面临问题,虽然同情情感、卫生保健和肉类品质这三大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以指陈,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漠视死亡问题以及排斥权利思想,这些都是短期内不容易解决的理论问题。不仅如此,动物福利在现实中也遭遇到了道德冲突、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的三大困境。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尝试解决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的总论,致力于探索动物伦理的未来之路。第4章是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这需要克服以往那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并对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才能既修正现有的动物权利理论,又能不走向完全否定动物权利的错误,提出一种可行性的最无争议的普适性的动物的基本权利,必须寻求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动物的权利,也要考虑动物的福利。因此,动物权利尽可能是最为基本的权利:即受到善待和尊重的权利,也称底线动物权利。在这种权利框架下,人类对动物负有保护它们不受肆意伤害的直接义务。第5章是动物福利理论探新。通过发现和探索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运用现象学的“悬置”(epoche)方法,提出和论证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和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并以此作为动物福利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五大自由原则”的指导思想,建构动物福利理论的哲学基础,从而解决了长期没有得到哲学论证的“五大自由原则”的为什么“应该”的问题。第6章是动物科技伦理研究。一是研究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人造肉技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无痛苦屠宰技术和人与动物对话技术;二是研究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通过对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人工智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21世纪头十年——镇痛研究的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头十年——镇痛研究的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肝脏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肝癌四十年治疗模式变迁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的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超声微泡造影剂无创测量门静脉血管仿体压力的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和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门静脉压力评估方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奖励
致谢

(2)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工人阶级
        1.2.2 无产阶级
        1.2.3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结构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时代背景
        2.1.1 科学革命推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2.1.2 产业革命引发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2.1.3 政治革命展示无产阶级的革命力
    2.2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理论溯源
        2.2.1 德国古典哲学家对历史使命话题的畅想
        2.2.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无产阶级的关注
        2.2.3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形成的基本历程
    3.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初步表达阶段
        3.1.1 马克思学生时代对无产阶级的关注
        3.1.2 恩格斯青年时期对无产阶级的关注
    3.2 唯心主义世界观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阶段
        3.2.1 探究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提出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3.2.2 论述私有财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根源
        3.2.3 考察工人阶级社会地位,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进行社会变革
    3.3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初步确立阶段
        3.3.1 阐发实行普遍的公有制,为人的自由解放奠定经济制度基础
        3.3.2 论证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人的自由解放确立政治制度保障
        3.3.3 解析全面变革社会生产方式,为人的自由解放提供途径方案
        3.3.4 阐明“自由人联合体”,为人的自由解放勾勒理想图景
    3.4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丰富发展阶段
        3.4.1 系统论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3.4.2 全面阐释无产阶级联盟思想
        3.4.3 进一步深化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3.4.4 深刻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目标
        4.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初级目标
        4.1.2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最终目标
    4.2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主体
        4.2.1 无产阶级是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力量
        4.2.2 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历史使命的领导核心
        4.2.3 工农联盟是实现历史使命的阶级基础
    4.3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路径
        4.3.1 主动培养“自为阶级”的实践主体
        4.3.2 坚决开展阶级斗争
        4.3.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3.4 持续变革社会生产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5.1 苏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5.1.1 苏俄革命时期对无产阶级使命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5.1.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无产阶级使命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5.2 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
        5.2.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5.2.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的丰富和发展
        5.2.3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5.3.1 致力于塑造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政党
        5.3.2 致力于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民族复兴相融合
        5.3.3 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6.1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当代价值
        6.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理论价值
        6.1.2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实践价值
    6.2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的当代启示
        6.2.1 坚持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的辩证转换
        6.2.2 坚持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辩证互动
        6.2.3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辩证实践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齐泽克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齐泽克与多元文化主义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主义的纷争
    第二节 齐泽克其人其说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多元文化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具体的普遍性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主义的四层面具
    第三节 普遍主义的左翼政治规划
第二章 坚守抑或修正:齐泽克多元文化主义批判的转向
    第一节 左翼政治的非根本性斗争
    第二节 从“9·11”事件到巴黎恐袭案
    第三节 左翼激进批判的理论坚守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主义的批评与反批评
    第一节 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
    第二节 “无根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
    第三节 黑格尔-马克思路向的拉康式多元文化主义批判
第四章 “我思故我是”的改写:一种主体哲学的批判进路
    第一节 从“我思故我是”到“我不是我思之处”
    第二节 “实体即主体”的改写
    第三节 作为“真实”对大他者应答的边缘化群体
结语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托勒密化
    第一节 “托勒密化”抑或“哥白尼式”革命?
    第二节 “海洛因”抑或“镇痛剂”?
    第三节 现代性抑或后现代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4)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结构安排与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上海西医知识传播缘起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西医传播
        一、西医传播的社会环境
        二、传播者身份的转变:从传教士到上海西医
    第二节 医药报刊的探索与发展
        一、科学报刊与早期西医传播
        二、西医刊物的概述与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报刊传播中的西医知识
    第一节 政府与卫生:《卫生月刊》中的西医传播
        一、由《卫生季刊》到《卫生月刊》
        二、以“卫生”为导向的知识传播
        三、西医知识的多元讲述方式
    第二节 商业与营销:《新医药刊》中的西药传播
        一、新亚制药厂和《新医药刊》
        二、相时而动:星牌药品的宣传与营销
    第三节 媒介与健康:《申报·医药周刊》所见西医知识
        一、《申报·医药周刊》概况
        二、西医知识的介绍、宣传
        三、医学论争:关于煤油治肺痨的个案研究
    小结
第三章 西医知识传播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反响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二、编读之间的互动化
    第二节 西洋医学技术的传播和接纳——以X光技术为例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医学观念变迁
        一、西医知识传播与卫生观念的普及
        二、传统医药观念与中医科学化
        三、医师道德的社会规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传统中药堂研究
        (二) 近代中国新药研究
        (三) 企业经营管理与个案研究
        (四) 研究评述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与概念界定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四)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亚药厂的创办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药厂的创办
        一、近代中国上海西药制造行业发展概述
        二、新亚药厂的创办与初期经营
    第二节 药厂的初步发展
        一、经营方向的转变
        二、历次增资的动机与手段
        三、药厂的组织结构与生产概况
        四、稳步发展与行业地位的提升
第二章 战时环境下药厂的应对与经营
    第一节 战争前期的应对与经营
        一、战争初期的整体影响
        二、药厂的应对及经营的转变
    第二节 沦陷之后药厂的应对
        一、沦陷后的环境变化
        二、药厂的应对
    第三节 内战时期药厂的经营
        一、战后的经济环境
        二、药厂的经营
第三章 新亚药厂的产品研发
    第一节 早期的产品研发
    第二节 星牌药品的研制
        一、星牌药品的研究条件
        二、星牌药品的研究结构
第四章 新亚药厂的产品结构及营销
    第一节 新药药厂的产品结构
    第二节 新亚药厂的营销
        一、多样的宣传策略
        二、营销网点的建立与调整
第五章 许冠群的企业家精神及其关系网络
    第一节 许冠群的成长及经营理念
    第二节 许冠群的关系网络
    第三节 许冠群的企业决策
结语
    一、战争对制药企业的影响与新亚药厂的发展特点
    二、新亚药厂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6)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经络辨证
        1.4 中医治疗现状
    2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临床特点
        2.2 发病因素
        2.3 发病机制
        2.4 病理分型
        2.5 西医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针刺意外事件的处理
        3.5 观察指标
        3.6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讨论
    1 针刺镇痛作用机理
    2 傍针刺方法选择依据
    3 针刺穴位的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的分析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结论
    1 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VAS疼痛评分量表
    表2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
综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谷歌机器翻译系统英译汉评测与译后编辑 ——以信息型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翻译实验报告文本介绍
第2章 机器翻译概述
    2.1 机器翻译发展现状及应用
    2.2 机器翻译的优势与劣势
第3章 机器翻译错误类型研究综述
第4章 译后编辑
    4.1 译后编辑的必要性
    4.2 译后编辑分类与影响因素
第5章 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5.1 实验过程
    5.2 数据分析
第6章 典型错误类型分析及PE修正
    6.1 词项识别错误及PE修正
        6.1.1 词类识别错误
        6.1.2 缩略词识别错误
        6.1.3 专有名词识别错误
        6.1.4 代词指代识别错误
        6.1.5 词义冗余问题
    6.2 语法意义识别错误及PE修正
        6.2.1 形态识别错误
        6.2.2 意群分割识别错误
        6.2.3 语序识别错误
    6.3 语境意义识别错误及PE修正
    6.4 其他识别错误及PE修正
        6.4.1 标点识别错误
        6.4.2 特殊符号识别错误
    6.5 风格修正问题
第7章 翻译实验报告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书目(非直接引用)
附录二: 双语对齐文本
附录三: 缩略词表
附录四: 术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
        2.1.2 试验器材
        2.1.3 工具
        2.1.4 调查问卷
        2.2 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样本量计算
        2.2.2.2 分组与干预
        2.2.3 统计与分析
        2.3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癌痛管理现状及医患对癌痛治疗认知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第一部分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研究内容
    2. 第二部分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研究内容
    3. 试验质量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第一部分
        1.1 患者的背景信息和疾病特点
        1.2 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治疗现状
        1.3 疼痛管理指数(PMI)
        1.4 患者对癌痛及镇痛药物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态度
    2. 第二部分
        2.1 医生的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基本特征
讨论
    1. 本院受访癌症患者癌痛发生率
    2.与患者有关的障碍因素
    3.与医生有关的障碍因素
        3.1 医生对阿片类药物基本药理知识了解不足
        3.2 医生对镇痛药物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副作用了解不够完善
        3.3 医生对阿片类药物认知不足及镇痛态度消极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院疼痛患者的疼痛控制状况调查表
附录2 医生问卷
综述 癌症爆发痛的诊疗现状及药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获奖情况
    四、承担或主研课题情况

(10)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1章 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1.1.1 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
        1.1.2 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
        1.1.3 动物伦理的研究不足
    1.2 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 引进和介绍阶段: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
        1.2.2 评价和创新阶段:涉及权利与福利的问题
        1.2.3 探索和发展阶段:聚焦动物伦理新兴议题
第2章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
    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
        2.1.1 内在价值依据
        2.1.2 感觉能力依据
        2.1.3 自我意识依据
        2.1.4 生态神学依据
    2.2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
        2.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不足
        2.2.2 动物权利理论的内在矛盾
        2.2.3 动物权利理论的立场分歧
    2.3 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
        2.3.1 动物权利的有无之争
        2.3.2 动物权利的内涵之争
        2.3.3 动物权利的界限之争
第3章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
    3.1 动物福利理论的依据
        3.1.1 同情情感依据
        3.1.2 卫生保健依据
        3.1.3 肉类品质依据
    3.2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
        3.2.1 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
        3.2.2 动物福利理论漠视死亡问题
        3.2.3 动物福利理论排斥权利思想
    3.3 动物福利理论的困境
        3.3.1 道德冲突
        3.3.2 法律障碍
        3.3.3 贸易壁垒
第4章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
    4.1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4.1.1 克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
        4.1.2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4.2 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4.2.1 权利概念的历史辨析
        4.2.2 动物权利概念的重新解读
        4.2.3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第5章 动物福利理论探新
    5.1 动物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
        5.1.1 平等原则——理想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1.2 功利原则——实用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1.3 人道原则——底线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2 动物福利理论的行为准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
        5.2.1 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
        5.2.2 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禁止肆意伤害动物
    5.3 动物福利理论的实践规范: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
        5.3.1 禁止肆意杀害动物
        5.3.2 禁止肆意虐待动物
        5.3.3 禁止肆意侵害和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第6章 动物科技伦理研究
    6.1 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
        6.1.1 人造肉技术
        6.1.2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6.1.3 无痛苦屠宰技术
        6.1.4 人与动物对话技术
    6.2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
        6.2.1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6.2.2 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
        6.2.3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确证
        6.2.4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基本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21世纪头十年——镇痛研究的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肝脏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徐岗.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研究[D]. 徐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齐泽克的多元文化主义批判研究[D]. 虞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D]. 刘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民国时期上海新亚药厂研究(1926-1949)[D]. 邢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傍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D]. 施巧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谷歌机器翻译系统英译汉评测与译后编辑 ——以信息型文本为例[D]. 周斌.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8]多模式镇痛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影响的研究[D]. 王婷婷.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9]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癌痛管理现状及医患对癌痛治疗认知情况的调查[D]. 艾章然.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D]. 曹文斌. 湘潭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2000 年代——疼痛缓解研究的十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