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介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介绍

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浏阳市委党史研究室[1](2021)在《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浏阳第一区苏维埃政权(又称"双洞"苏区)始建于1928年11月20日,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时间较早、存在时间较长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双洞"苏区存在了近10年时间,多次受到中共中央、中共湖南省委及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的表扬和肯定,成为湘鄂赣苏区建设的一面旗帜。在全党上下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的今天,研究发掘浏阳"双洞"苏区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新民[2](2021)在《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举行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这对于弘扬湘鄂赣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湘鄂赣苏区各区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再创辉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

李霞,王松州[3](2021)在《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成的历史标识和“九二”扩大会召开地点的商榷》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一般以实现了党、政、军三大统一为标识。1929年的"九二"扩大会选举了产生了湘鄂赣边特委第二届执委,成立了边境统一的革命政权——湘鄂赣边境革命委员会,湘鄂赣边境支队与红五军合编,这意味着湘鄂赣根据地的正式创建。而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及上世纪五十年代对当事人调访记录等,认为"九二"扩大会在万载陈坑召开的可能性更大。

谭明[4](2021)在《湖南革命根据地货币汇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革命时期,在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等同志的领导下,湖南境内诞生了湘鄂赣、湘赣西、湘赣等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内从下而上、由小变大地建立了各级银行并印制发行货币,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政权建设、革命战争和各项事业。期间铸造发行的"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银元、"平江县苏维埃政府"银元,在中国银币史上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旗号"。湖南革命根据地开创的货币事业改善了苏区人民的生活,恢复和发展了苏区经济,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政权建设和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刘欢[5](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刘思奇[6](2020)在《中国革命互济会 ——实践、成效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群众组织广泛吸引群众同情革命,并响应党的号召。中国革命互济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起成立的,主要工作是救助在革命活动中遭到摧残、迫害的人,并结合革命宣传,提高群众觉悟,将群众吸引到同情革命的道路上。中国革命互济会工作的开展,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是群团工作的一部分,是全民抗战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实践与成效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党史研究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可以为当今统一战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了四个问题:一是关于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基本概况。包括了互济会的创建背景、发展历程、组织机构、经费来源、参与阶层等。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梳理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二是关于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实践探索。主要从宣传、援救、拥军优属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革命宣传吸引更多群众同情革命,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通过援救革命被难者为革命事业保住战士;通过开展拥军优属工作增加军人革命信心。三是关于中国革命互济会的成效。探析其在巩固统一战线、提高群众觉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取得了什么成效。通过号召各个阶层同情革命,参与革命,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来巩固统一战线;通过宣传被难者详情、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来提高群众觉悟;通过对革命被难者、灾民、难民进行救助,起到社会保障作用。四是关于中国革命互济会的经验启示。结合中国革命互济会工作中的优缺点及成效进行经验总结,为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组织提供借鉴。要加强对群众组织中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完善规章制度以及群众组织中的党组制度。以此来避免工作人员行为不规范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群众组织运行有过多干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革命互济会的研究数量少且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对中国革命互济会基本概况进行梳理,从而开展系统研究,分析成效,总结经验。特别是对涉及统一战线、党团组织、社会保障等内容进行研究。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中国革命互济会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关系的视角下开展研究。通过对中国革命互济会基本问题的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工作的开展。

李勇[7](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文敏霞[8](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甘宁边区(下文简称“边区”)素来经济落后,自中共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逐渐废除封建剥削后,才开始了缓慢的发展,但经济基础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边区的自然环境又较为脆弱,容易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因而造成大量灾民的产生。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从外部又涌入大量难民,如何来对这些灾民、难民进行救济,就成为边区政府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万千流离失所的灾民、难民的生计问题,同时也关系到陕甘宁边区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共局部执政的巩固。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大量灾民、难民的救济问题,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及广大民众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总的来看,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推动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陕甘宁边区在长期的救济实践中逐渐颁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临时性的“一灾一救”法逐渐向长效性的法规转变,从主要针对灾民到逐渐根据救济需要出台大量关于战争难民的法规,都体现出边区救济法规不断完善的趋势;而关于其机构设置,很多是沿袭了苏维埃时期的传统,并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有了明显的改进,设置相对更为合理,并增添许多临时性救济机构,这些都体现出陕甘宁边区在救济方面的制度化特征。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救济职能。这一时期的边区政府虽然财政匮乏,但依然尽力地对灾民、难民实行救助,一方面是对于灾民的急赈、工赈措施,另一方面是对难民的安置措施,从而形成了一套从临时救济到善后安置的完整的救济流程。而在救济的过程中,政府并没有单纯依赖赈粮赈款等消极救济措施,而更为注重提升灾民难民的生存能力,体现在广泛的发动难民实行生产自救,使得这一时期的救济中呈现出政府救济与难民自救相结合的特征。最后,合理利用民间的救济力量。这一时期的民间救济主要体现在民众间的粮款募捐、粮食调剂以及建立义仓三个方面,粮款募捐以及粮食调剂都是当时较为常用的救济办法,但是如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却是非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义仓运动是在民众自发的基础上兴起的,由此实现了民众从被救到自救的积极转变。虽然当时民众普遍贫穷,民间救济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发动民间救济确实是有效弥补政府救济不足的一个方法。通过一系列救济措施的施行,一方面,无论是边区政府还是民间力量,都无疑地实现了对于灾民、难民的救助,并通过这一系列救济措施,间接促进了当时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共局部执政的巩固;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共执政经验尚浅,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在救济中也出现了诸如经费不足,亦或是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邹庆瑶[9](2019)在《中共苏区中央局研究(1931-1934)》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简称中央局)成立于1931年1月15日,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全国苏维埃区域内最高一级党的领导机构。因为处于革命战争时期,各苏区与中央苏区之间联系不便,其最终管辖范围也由管理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各级党部改为具体指导包括江西省委、闽粤赣省委、湘东南省委、湘粤赣省委以及赣东北这五个省委苏区。论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所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为依据,对中共苏区中央局内部构成、职权范围以及领导的重要活动进行研究论述。首先,对中共苏区中央局内部构成,包括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领导成员、内设机构和被领导机构进行了阐释,然后通过研究中共中央与苏区中央局、中共苏区中央局与苏维埃政权、中共苏区中央局与所辖省委、支部的三对关系,重点分析了中共苏区中央局的职权范围。一方面,中共苏区中央局是中共中央在中央苏区的代表机构,受中共中央的指示;另一方面,苏区中央局又根据中央苏区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发挥领导作用。其次对处在反围剿时期的中共苏区中央局通过领导苏维埃政府、群团组织、中革军委等系统开展的活动进行了阐述。中共苏区中央局在中央苏区领导着政府、军民、群众团体开展土地运动、肃反运动、群众运动和多次反围剿战争,根据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很多正确的指导理论和适时的作战战略。为临时中央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央苏区提供坚实基础,为巩固红色政权和发展苏维埃政权作出卓越的贡献。

杨明飞[10](2019)在《中国济难会研究(1925-193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外政治性济难团体建立及其活动的鼓舞,共产国际的号召,国内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1925年9月,在中共上海区委的直接号召和具体领导下,于上海成立了以救济革命被难者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济难会。之后,上海市济难会、湖南济难会、广东济难会、北京济难会等地方分会不断成立。国共合作破裂后,面对严峻的环境,在部分地区,济难会继续建立。1928年11月,上海市各区济难会开始以人道互济会的名义开展活动。1929年11月下旬,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济难会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决定把名称改为“中国革命互济会”。从此,中共领导的革命济难组织以“中国革命互济会”的面目出现。国民革命时期,中共对济难会的定位是“实现联合战线的一种工具”和“赤色革命的后防”,宗旨是救济一切解放运动之被难者。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对济难会的路线有所变化。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强调“济难会绝不是一个慈善机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救济机关”,济难会的任务主要为:给被难的革命者以精神上、物质上的救济,并且以“济难”名义“打入广大工农群众,促进其觉悟和团结,并引其走到党的周围”。1929年底到1930年6月,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把互济会完全引向了直接进行全面斗争的道路。1930年9月底,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开始对“立三”路线进行了纠正乃至批判,认为引导互济会组织武装暴动是“立三”路线的恶果。批判“立三路线”后不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又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受此影响,互济会的路线也开始批判“右倾机会主义”,转向重新强调直接斗争的“左倾”。在组织系统上,济难会的制度构想为全国总会、省总会、县或市总会、区总会及各分会,并且对各级互济会的具体组织进行了周密规定。为加强对互济会的领导,中共在各级互济会设立了党团,党团受各级党部领导。在实际的组织发展中,从范围上讲,济难会在全国的绝大部分省份和苏区都有所建立。但是,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等原因,在很多地区的组织发展和运行效能与制度构想相去甚远。与中共对济难会的路线演变相呼应,国民革命时期,中国济难会对受伤、被捕的被难人士及其家属进行了营救和物质救济,对英、日等国和北洋政府的暴行进行了揭露和声讨,对国民革命的推进产生一定助力。国共合作破裂后,在范围上,互济会的实际活动呈现非常泛化。在国统区,援救被捕中共人士及其家属,甚至在部分地区直接参与组织监狱暴动;参与组织公开的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示威游行等活动;公开为红军进行招考救护队宣传员、军医、军官;在上海的部分时期,济难会还做为党外人士同共产党联系的桥梁。在苏区,互济会从事了慰劳和抚恤红军战士及其家属,救济难民等社会救济工作,扩红退还公债等活动。虽然互济会实际所从事的活动严重泛化,但是其活动的开展程度并不充分。总体而言,济难会的活动对中共在国统区的活动与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有限。

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双洞”苏区建设发展情况
“双洞”苏区的历史贡献
“双洞”苏区创建发展的历史经验价值

(2)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论文提纲范文)

一、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二、弘扬湘鄂赣革命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3)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成的历史标识和“九二”扩大会召开地点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4)湖南革命根据地货币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货币
    (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
    (三)湘赣革命根据地货币
    (四)中央苏区货币
    (五)抗日根据地货币
    (六)解放区货币
二、发行货币史实
    (一)“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银元
        1. 铸造“镰刀斧头”银币
        2. 银元币材来源
    (二)平江县苏维埃货币
        1. 建立县工农银行
        2. 发行光洋兑换券
        3. 成功试铸银元
    (三)浏阳县苏维埃货币
        1. 建立工农兵银行
        2. 发行银洋券角币
        3. 铸造多品种银元
    (四)湘鄂赣省工农银行货币
        1. 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建立
        2. 货币品种多样化
        3. 铸造银元力度较大
三、历史意义探索
    (一)人民呼唤货币革命
    (二)货币革命初心为民
    (三)人民货币信誉良好
    (四)货币革命意义永恒

(5)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6)中国革命互济会 ——实践、成效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一、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创建及发展
    (一)创建背景
    (二)发展历程
    (三)基本要素
        1.组织机构
        2.会员构成
        3.经费来源
二、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实践
    (一)宣传工作
    (二)援助工作
    (三)拥军工作
三、中国革命互济会的成效
    (一)团结革命力量,巩固统一战线
    (二)宣传革命思想,提高群众觉悟
    (三)开展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
四、中国革命互济会的经验启示
    (一)加强党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
    (二)强化政治教育,改进工作作风
    (三)维护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资料情况说明
第一章 社会救济的背景
    一、脆弱的自然环境
    二、频繁的自然灾害
    三、落后的社会经济
    四、严峻的难民形势
第二章 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社会救济制度的内容
    二、救济机构
第三章 社会救济中的政府因素
    一、政府赈灾
    二、难民安置
第四章 社会救济中的民间因素
    一、粮款募集
    二、粮食调剂
    三、义仓与防灾备荒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的评价
    一、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的成效
    二、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中共苏区中央局研究(1931-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 中共苏区中央局内部构成
    (一)领导成员
        1 领导成员的变动
        2 领导成员的构成
    (二)内设机构
        1 机构设置
        2 工作机制
        3 人事安排
    (三)被领导机构
        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
        2 中共苏区中央局党校
        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二 中共苏区中央局的职权范围
    (一)苏区中央局与中共中央
        1 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
        2 创造性地执行中共中央政策
    (二)苏区中央局与苏维埃政权
        1 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
        2 党政工作界限模糊
    (三)苏区中央局与党组织工作
        1 领导所辖省委
        2 指导区委、支部工作
三 中共苏区中央局重要活动
    (一)土地政策
        1 从抽肥补瘦到富农分坏田的调整
        2 查田运动的开展
    (二)肃反运动
        1 肃反运动的扩大化
        2 对肃反运动的定义与纠正
    (三)军事领导活动
        1 作战意见整合
        2 确定作战计划
    (四)鼓动群众运动
        1 纪念活动
        2 扩红运动
四 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历史作用
    (一)领导根据地人民多次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二)推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和整合
    (三)为临时中央转移提供人员、物质基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中国济难会研究(1925-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济难会的创建及名称演变
    一、中国济难会的创建
        (一)济难会建立的背景
        (二)济难会的建立
    二、中国济难会的名称演变
第二章 中国济难会的宗旨定位与发展
    一、中国济难会的宗旨定位
        (一)强调济难会是联合战线组织
        (二)强调济难会的群众化和宣传化
        (三)走向全面的直接斗争
        (四)对“立三”路线的批判
        (五)斗争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中国革命互济会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济难会的运行机制
    一、中国济难会的组织系统
        (一)济难会的组织结构
        (二)互济会的干部培训与组织改造
    二、中国济难会的经费状况
        (一)上海地区济难会的经费状况
        (二)国统区济难会的经费状况
        (三)苏区互济会的经费状况
第四章 中国济难会的活动
    一、开展各种援救活动
        (一)援救被难人士及其家属
        (二)援助和营救被捕人士
        (三)组织监狱斗争与抚育革命人士后代
    二、反对英日等国和白色恐怖
        (一)揭露和声讨英、日等国
        (二)反对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
        (三)直接支持革命武装与对外联系
    三、苏区互济会的活动
        (一)慰劳和抚恤红军战士及其家属
        (二)开展救济难民等社会救济工作
        (三)扩红退还公债与反对白色恐怖
结语
    一、广泛但程度有限的组织运行实效
    二、泛化但有限的革命救济活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J]. 中共浏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湘潮, 2021(11)
  • [2]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J]. 龙新民. 党史文苑, 2021(11)
  • [3]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成的历史标识和“九二”扩大会召开地点的商榷[J]. 李霞,王松州. 宜春学院学报, 2021(10)
  • [4]湖南革命根据地货币汇考[J]. 谭明. 金融经济, 2021(06)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国革命互济会 ——实践、成效与经验研究[D]. 刘思奇. 延安大学, 2020(12)
  • [7]《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 [8]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研究[D]. 文敏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中共苏区中央局研究(1931-1934)[D]. 邹庆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10]中国济难会研究(1925-1934)[D]. 杨明飞. 郑州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