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

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

一、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1](2021)在《电针预处理调控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制备及不同时段变化目的: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法制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观察3h、6h、12h三个不同时间节点模型是否存在肺损伤程度差异。方法:1.大鼠分组及造模:32只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依据LPS滴注时长不同分为:3h组、6h组,12h组,每组8只。以LPS(2mg/kg)滴注大鼠气管复制ALI大鼠模型。2.指标检测:大鼠行为观察;肺功能检测;肺湿/干重比(W/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8含量;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大鼠行为观察:与正常组相比,LPS诱导3 h,大鼠精神处于淡漠状态,摄食减少,活动明显减少,鼻腔处粘液分泌物增多,大鼠的呼吸频率加快,可闻及哮鸣音。2.肺功能:LPS诱导3 h,大鼠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 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 0.3)以及各自占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0.1/FVC;FEV0.3/FVC)均显着下降(P<0.05,P<0.01)。3.肺病理:LPS诱导3 h,大鼠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水肿、红细胞渗出。湿干重比值(W/D)明显升高(P<0.01)。4.细胞因子、氧化-抗氧化指标:LPS诱导3 h,大鼠BALF中IL-1β、IL-8、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MDA含量显着升高(P<0.01),而SOD含量显着降低(P<0.01)。结论:采用气管滴注LPS法能成功制备出ALI大鼠模型,经3h、6h、12h不同时段比较,发现3h时间节点处大鼠造模后肺部病理学改变及炎性因子、氧化指标的特点更符合ALI患者特点,故LPS诱导3h的ALI模型为最佳。第二部分: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目的:研究电针预处理尺泽(LU 5)穴和足三里(ST 36)穴能否抑制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向M1表型极化,发挥肺脏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1.大鼠分组及造模: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电针预处理包含三个亚组:尺泽组、足三里组、尺泽+足三里组,每组8只。选取第一部分中的最佳LPS诱导时间点3h造模,方法同上。2.电针预处理:各电针预处理组均于模型制备前6天,于相应双侧穴位以电针预处理,针柄连接电针治疗仪,施以疏密波,频率2/15 Hz,刺激强度为1~2mA,强度逐渐增加为大鼠针刺部位轻微抖动为度。每次时长30min,连续干预6天。3.指标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取肺组织计算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并进行肺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BALF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DA、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转录反应(QT-PCR)测定各组大鼠AM内M1表型标志物(CD86、iNOS)及其信号通路关键分子TLR4、My D88、NF-κB p65的mRN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AM内CD86、iNOS蛋白表达和通路蛋白TLR4、My D88、NF-κB p65表达量。结果:1.肺功能及病理: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显示FEV0.1、FEV0.3、FEV0.1/FVC及FEV0.3/FVC均显着下降(P<0.01);肺组织W/D增高(P<0.01);HE染色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大量红细胞渗出,肺泡间隔增厚;肺损伤评分显着升高(P<0.01)。各组电针预处理后,FEV0.1、FEV0.3、FEV0.1/FVC及FEV0.3/FVC均显着上升(P<0.05,P<0.01);病理切片示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肺泡间隔变窄;肺损伤评分下降。2.细胞因子含量: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BALF中M1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大鼠BALF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含量显着降低(P<0.01)。3.氧化-抗氧化指标: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DA、MPO含量显着增高,SOD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大鼠MDA、MPO含量显着降低,SOD含量显着上升(P<0.05,P<0.01)。4.M1极化标志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M内CD86、iNOS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而针刺预处理后,AM中CD86、iNOS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且尺泽+足三里组较尺泽组、足三里组上述指标检测效果优越。5.M1极化信号通路分子: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M内TLR4、My D88、NF-κB p65的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针刺预处理后,AM中TLR4、My D88、NF-κB p65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且尺泽+足三里组较尺泽组、足三里组上述指标检测效果优越。结论:1.ALI大鼠肺内M1表型明显增多。2.电针预处理可以抑制AM向M1方向极化,且其作用可能与电针下调TLR4/My D88/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3.电针尺泽、足三里预处理均能改善ALI大鼠肺功能和病理,且两个腧穴联用治疗效果优于单个腧穴。

朱长乐[2](2020)在《清金化痰汤及黄芩苷通过TLR4/MyD88/NF-κB/NLRP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分为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综述综述一对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综述二对急性肺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重点综述。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分为四个实验;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分为五个实验。第一部分: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实验一目的:通过LPS干预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评价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道滴注LPS溶液的方式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给予低剂量清金化痰汤、高剂量清金化痰汤和克拉霉素灌胃。检测肺湿/干比、BALF蛋白质浓度、炎症因子分泌情况、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气道滴注LPS可显着上调大鼠肺重量的湿/干比和大鼠BALF的蛋白质浓度,增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促进炎症因子CXCL-1、IL-6和MPO的释放,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浸润,引起肺泡壁增厚、支气管上皮细胞水肿。清金化痰汤可显着降低肺重量湿/干比和大鼠BALF的蛋白质浓度,减轻ALI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减少蛋白质由毛细血管、间质向肺泡的渗透,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炎症因子CXCL-1、IL-6和MPO的分泌,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目的:通过LPS干预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评价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道滴注LPS溶液的方式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给予低剂量清金化痰汤、高剂量清金化痰汤和克拉霉素灌胃。WB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IHC检测肺组织蛋白表达改变。结果:气道滴注LPS可显着促进TLR4、MYD88、NLRP3的蛋白表达的升高和NF-κB磷酸化。清金化痰汤可显着降低TLR4、MYD88、NLRP3蛋白的表达,抑制了 NF-κB的磷酸化,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三目的:探索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对BEAS-2B细胞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冻干机将含药血清冻干为含药血清冻干粉。以空白含药血清冻干粉、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克拉霉素含药血清冻干粉干预支气管上皮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药物的细胞毒性,并检测各药物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的效果。结果: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和克拉霉素含药血清冻干粉可以引起细胞明显的水肿,细胞内可见黑色颗粒物质,并且无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8、IL-6、TNF-α、MPO分泌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四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清金化痰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纯水、清金化痰汤和克拉霉素7天后采血、离心,制备含药血清。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各药物及其含药血清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清金化痰汤中含有9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黄芩苷、伪麻黄碱、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连翘苷、大黄酸、甘草酸铵、齐墩果酸,其中3个为入血成分,分别为黄芩苷、伪麻黄碱、甘草酸铵。第二部分: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实验五目的:探索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芩苷标准品、克拉霉素标准品干预支气管上皮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药物的细胞毒性,并检测各药物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的效果。结果:黄芩苷标准品浓度在10μg/ml及以下时,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细胞生长状态较好,细胞扁平,呈多边形。黄芩苷用药对炎症因子IL-8、IL-6、TNF-α、MPO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六目的:探索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黄岑苷标准品、克拉霉素标准品干预LPS诱导的上皮细胞急性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炎症因子的含量、观察细胞形态、用Transwell小室检测上皮细胞趋化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结果:LPS干预BEAS-2B细胞可显着促进细胞因子IL-8、IL-6、TNF-α、IFN-γ、IL-1β和GM-CSF的分泌,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趋化中性粒细胞,诱导上皮细胞损伤。黄芩苷可显着地抑制IL-8、IL-6、TNF-α、IFN-γ、IL-1β和GM-CSF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迁移数量。实验七目的:探索黄芩苷对LPS诱导的BEAS-2B细胞损伤的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黄芩苷标准品、克拉霉素标准品干预LPS诱导的上皮细胞急性损伤模型,检测细胞中TLR4、MYD88、TRIF、NF-κB、NLRP3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LPS干预BEAS-2B细胞可激活TLR4信号通路,显着上调TLR4、MyD88、NLRP3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磷酸化,黄芩苷可显着地下调TLR4、MyD88、p-NF-κB和NLRP3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八目的:探索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气道滴注LPS溶液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并给予低剂量黄芩苷、高剂量黄芩苷和克拉霉素灌胃。检测肺湿/干比、BALF蛋白质浓度、炎症因子分泌情况、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干预上调了 BALF和血清中的炎症因子CXCL-1、IL-6、IL-1β、TNF-α和MPO的分泌,增加了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黄芩苷干预可显着降低大鼠肺组织重量的湿/干比和BALF的蛋白质浓度,抑制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到肺泡间质和肺泡间隙,减轻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水肿,抑制上皮细胞的黏液分泌,抑制BALF和血清中炎症因子CXCL-1、IL-6、IL-1β、TNF-α和MPO的分泌,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九目的:探索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气道滴注LPS溶液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并给予低剂量黄芩苷、高剂量黄芩苷和克拉霉素灌胃。WB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IHC检测肺组织蛋白表达改变。结果:LPS干预促进TLR4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黄芩苷可以显着地抑制TLR4、MYD88、P-NF-κB、NLRP3、P-ERK和P-p38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道滴注5mg/kg的LPS溶液可诱导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因子分泌增加、肺组织病理变化,符合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可以用于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2.清金化痰汤能够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缓解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大鼠的急性肺损伤。3.清金化痰汤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黄芩苷可显着抑制LPS诱导BEAS-2B细胞的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分泌。4.黄芩苷可以抑制LPS诱导的急性大鼠肺损伤模型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缓解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肺水肿和大鼠的急性肺损伤。5.黄芩苷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转录,减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以及炎症风暴的爆发。6.黄芩苷能够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以及炎症反应的扩大。

陈立[3](2020)在《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两方面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一、临床研究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03月-2019年09月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符合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分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组(TFL组)及非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组(NTFL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患者基线水平及入住ICU后7天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基本生命体征、是否使用机械通气、感染指标、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肠功能损伤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危重程度及预后等,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探测肠屏障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分析都采用双测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基础研究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3.6g/kg通腑理肺汤治疗组(3.6g/kg TFL)及7.2g/kg通腑理肺汤治疗组(7.2g/kg TFL),共4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方法诱导建立脓毒症肠屏障损伤大鼠模型,TFL治疗组通过灌胃接受TFL煎剂,剂量为3.6或7.2g/kg体重,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通过灌服给予蒸馏水(10ml/kg),每天1次。实验为7天。取血及回肠组织用于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肠组织RNA中胞质附着蛋白-1(ZO-1)、Claudin-1和Occludin m RNA表达,免疫组化(IHC)及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所有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进行,使用Prism 8.0(Graph Pad软件)进行统计作图。所有分析都采用双侧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临床研究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显示,TFL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NTFL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NTFL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及腹腔压力(IAP)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资料比较显示:TFL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NTFL组,而APACHEII评分及IAP明显低于NTFL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频率及SOFA评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基线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分级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7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TFL组Ⅰ级、Ⅱ级所占比例更高(P<0.05)。3.以治疗后7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为因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矫正平均动脉压、体温、白细胞计数、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PCT后,结果显示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使患者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增加Ⅰ级的可能性是未使用通腑理肺汤直肠滴入的0.30倍(OR=0.30,P=0.015)。4.TFL组与NTFL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且TFL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中位数均明显高于NTFL组(P<0.05),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二、基础研究1.TFL组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下降(P<0.05)。假手术组大鼠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对于回肠组织IL-10水平来说,模型组、3.6g/kg和7.2g/kg TFL组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其他因子不同,模型组IL-10水平显着低于TFL组、3.6g/kg和7.2g/kg TFL组(P<0.05,P<0.01)。3.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下,假手术组回肠组织结构完整,肠粘膜绒毛排列整齐,周围血管结构正常,无明显出血,肌纤维排列整齐,浆膜正常。模型组肠粘膜破坏,肠黏膜上皮组织水肿、变性,绒毛严重受损,肠绒毛紊乱,在血管周围观察到粘膜肿胀和出血,上皮细胞从固有层分离,基底层破裂,出血、水肿、坏死,有大量增殖的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在给药治疗后,3.6g/kg TFL治疗组和7.2g/kg TFL治疗组,在血管周围观察到中度粘膜肿胀和出血,粘膜组织水肿、出血给药后均明显减轻,粘膜上皮细胞轻度水肿,肠粘膜绒毛中度受损,绒毛顶部被破坏,基本绒毛结构完整,并观察到破裂的基底层,固有层轻度水肿,出血坏死不明显,有少量增殖的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性粒细胞。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组织ZO-1、Claudin-1和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肠组织ZO-1、Claudin和Occludin 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ZO-1蛋白表达(IOD:2549±786)低于假手术组(IOD:15809±1566);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IOD:1951±845)低于假手术组(IOD:14088±1808);模型组Claudin-1蛋白表达(IOD:616.3±161.8)低于假手术组(IOD:6572±704)。与模型组相比,TFL处理的大鼠回肠组织中的ZO-1蛋白表达(IOD:3.6 g/kg TFL,5089±846;7.2 g/kg TFL,7094±1465)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7.2 g/kg TFL治疗上调了Occludin蛋白表达(IOD:1951±845至6632±704)和Claudin-1蛋白表达(IOD:616±162至4385±671)。6.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治疗后,3.6 g/kg TFL治疗组和7.2 g/kg TFL治疗组大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P<0.01)。结论通腑理肺汤能够降低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腹腔压力及肠功能损伤分级,减少患者APACHEII评分,改善患者预后,其直肠滴入是肠功能损伤的独立保护因素,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腑理肺汤能够提高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减轻脓毒症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减少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的TNF-α、IL-1β和IL-6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IL-10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能够恢复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上调Occludin、Claudin-1及ZO-1的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这有可能成为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治疗的新方法。

文玲[4](2020)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INOS、COX-2、TNF-α、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安胰颗粒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安胰颗粒有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制,丰富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方法:取鼠龄为42~49天的清洁级雄性成年SD(Sprague-Dawley,SD)大鼠120只,体重约200~250g,适应性喂养7天后,用电脑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30只大鼠。各组进一步分为3小时、6小时、12小时三小组,每组10只大鼠。中药组造模前连续三天以8g/kg的安胰颗粒水溶后灌胃,一天1次;正常组不做处理,自由饮水饮食;西药组造模前1小时予以人重组白介素10(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0,rh IL-10)10000U行腹腔注射;经以上预处理后,取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造模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以6%左旋精氨酸(L-arginine)溶液按150mg/100g剂量腹腔注射3次,每次间隔1小时,诱导SAP模型。用最后一次注射结束时间开始,按3小时、6小时、12小时时间点将四组大鼠分批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并处死大鼠进行解剖,观察胰腺大体形态,迅速摘取胰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NF-κBp65mRNA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p65、iNOS、COX-2表达。采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胰腺病理切片结果:正常组电镜下胰腺小叶结构清晰,腺泡细胞、腺管、胰岛形态结构正常,腺泡细胞内见深蓝色点状细胞核。模型组随时间延长,小叶结构模糊,细胞排列紊乱,可见成片破裂细胞堆积,视野模糊,腺泡细胞大面积空泡性坏死,细胞核游出或破碎,间隙增宽,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小血管破裂坏死,红细胞溢出。中药组胰腺小叶结构尚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破裂、细胞坏死情况与模型组对比明显改善,细胞肿胀明显,尚可见清晰细胞轮廓及在位的细胞核。西药组胰腺电镜下改变与中药组大体相似。(2)血清TNF-α、IL-1β: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均随时间延长而显着升高,12小时间点为本实验观察时间中的峰值,同时间点与正常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TNF-α水平p<0.01,IL-1β水平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点两两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TNF-α、IL-1β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腺组织NF-κBp65mRNA: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NF-κBp65mRNA均随时间延长而显着升高,12小时间点为本实验观察时间中的峰值,同时间点与与正常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两两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胰腺组织NF-κBp65mRNA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造模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均随时间延长显着升高,12小时间点为本实验观察时间中的峰值,同时间点与正常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两两对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的表达量与TNF-α、IL-1β、iNOS、COX-2表达量分别呈高度正相关(p<0.05),而各TNF-α、IL-1β、iNOS、COX-2间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左旋精氨酸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血清TNF-α、IL-1β以及胰腺组织NF-κBp65mRNA、NF-κBp65、iNOS、COX-2水平在3小时时间点开始显着升高,于本组实验的12小时达到峰值,NF-κBp65与各因子的表达量间呈高度正相关,而各因子间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说明NF-κBp65mRNA基因转录诱导了NF-κBp65蛋白表达,蛋白过表达又导致下游靶基因转录或激活靶基因转录,炎症放大与微循环障碍同时发生在SAP早期,且炎症因子与微循环之间相互影响。2、安胰颗粒能够有效改善SAP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说明安胰颗粒对胰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是有效治疗SAP的病理生理基础。3、安胰颗粒胃灌注后不仅显着降低SAP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还显着降低胰腺组织NF-κBp65mRNA表达及NF-κBp65、iNOS、COX-2表达,提示安胰颗粒通过核因子-炎症因子通路,防治SAP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通过核因子-微循环因子通路改善微循环,有效减轻SAP发病过程中的炎性损伤及微循环障碍,达到有效治疗SAP的目的。

王馨培[5](2020)在《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ARDS的治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清肺承气汤治疗腹腔感染所致ARDS患者的潜在分子机制。首先通过多中心临床数据分析初步表明清肺承气汤在临床治疗中的明确治疗效果。进一步通过构建清肺承气汤治疗ARDS的网络药理学模型,对明确的治疗效果进行潜在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的相关性评估;最后通过构建腹腔感染所致ARDS大鼠的模型,筛选清肺承气汤治疗腹腔感染所致ARDS的差异microRNA,对差异microRNA进行下游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评估,交叉分析得到潜在分子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清肺承气汤对急性腹腔感染所致ARDS患者保护机制的多中心研究从四所三甲医院选取27例腹腔感染所致ARDS患者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随机分为14例基础治疗加清肺承气汤治疗和13例基础治疗加大承气汤对照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天取两次肺泡灌洗液,微球检测法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IL-4、IL-6、IL-10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比例。第二部分清肺承气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清肺承气汤中的化学成分和靶点,与Gene 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的ARDS靶点交叉比对得到药物-疾病靶点,然后用Cytoscape3.7.1软件建立“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预测靶点间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预测靶点的KEGG富集分析,结合第一部分的临床结果评估清肺承气汤治疗ARDS的可能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第三部分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ARDS大鼠的基因组学研究通过盲肠结扎术(CLP)制造腹腔感染构建ARDS大鼠模型20只,随机数字法将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n=10)和中药治疗组(n=10),治疗3天后两组各选3只大鼠取肺部组织,进行HE染色,并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法筛选差异microRNA,通过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microRNA下游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与第二部分结果进行交叉分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清肺承气汤对急性腹腔感染所致ARDS患者保护机制的多中心研究1.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比较: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均P<0.05),通过治疗前后差值统计,治疗组细胞凋亡面积明显下降(P<0.05)。3.两组患者肺泡信号因子比较:治疗前两组之间3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而治疗后3组细胞因子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IL-6分泌量经过中药治疗后显着上升(P<0.05),而IL-10的分泌量呈下降趋势(P<0.05),IL-4有一定下降趋势,但P>0.05代表下降趋势不显着。第二部分清肺承气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分析1.药物活性化合物筛选:总共筛选出78个化合物,其中大黄16种,枳实22种,厚朴2种,黄连14种,半夏13种,瓜蒌11种。2.清肺承气汤治疗ARDS潜在靶点筛选:获得ARDS相关基因靶点476个,筛选清肺承气汤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225个,将疾病和药物靶点进行交叉筛选获得共同潜在靶点63个。3.清肺承气汤治疗ARDS的“化合物—预测靶点”复合网络图:根据清肺承气汤包含活性化合物和其对应的靶点以及ARDS潜在靶点共同构建了一个网络图,网络图由110个节点(44个化合物节点和63个基因靶点)和324个边缘组成。quercetin(檞皮素)是相关度值第一的化合物,BCL2、ESR1、AR分别与7种、16种、19种化合物相结合,它们在细胞增殖、炎症、细胞凋亡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4.清肺承气汤治疗ARDS潜在靶点的PPI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对63个疾病-药物潜在靶点构建PPI网络图,PPI图具有68个节点和1078条边,PPI图相关度值最高的是IL-6。5.潜在靶点的KEGG通路分析:对63种清肺承气汤治疗ARDS的潜在靶点进行KEGG通路统计,63种潜在靶点映射到78条KEGG通路种,TNF通路、NF-κB通路和T细胞受体通路属于排名靠前的信号通路。第三部分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ARDS大鼠的基因组学研究1..microRNA的筛选:筛选后得到16组符合条件有明显差异的microRNA,包括rno-mi R-338-5p、rno-mi R-20a-5p、rno-mi R-350、rno-mi R-199a-5p、rno-mi R-218a-1-3p、rno-mi R-224-5p、rno-mi R-362-3p、rno-mi R-678、rno-mi R-3584-5p、rno-mi R-1839-5p、rno-mi R-6216、rno-mir-15b、rno-mir-27b、rno-mir-30c-1、rno-mir-320、rno-mir-665。清肺承气汤通过分别增强或者抑制这16条microRNA的表达来调控机体的反应性。2.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ARDS大鼠的病理影响:相较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肺组织HE染色提示:肺泡大小较均一,肺内出血情况、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间质水肿均明显减轻。3.microRNA的GO和KEGG分析:KEGG分析得到Wnt signaling pathway、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Gn RH signaling pathway、Erb B signaling pathway属于直接或者间接干预凋亡作用的通路,而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p53 signaling pathway属于免疫调节方面的关键通路。GO分析得到清肺承气汤的生物活动主要集中在IL-12分泌和细胞电活动;细胞成分方面主要集中在参与基因组装、细胞膜的组成、囊泡膜的形成、髓鞘鞘轴突区的形成;在分子功能方面集中在病毒的结合、受体抑制剂的活性、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研究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多中心临床数据、网络药理学模型评估以及动物实验,本实验初步探究了清肺承气汤治疗腹腔感染所致ARDS的潜在分子机制,在肺巨噬细胞的凋亡方面,清肺承气汤通过microRNA-20a-BCL2轴系以及microRNA-350-JNK轴系进行调控;炎症调控方面,清肺承气汤通过microRNA-350和microRNA-20a-5p调控IL-6、IL-10、AR、CXCL8、PPARγ以及其映射的白细胞介素家族通路和NF-κB通路以及TNF通路来影响炎症反应。

赖芳[6](2020)在《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肺损伤(ALI)是危重症常见并发症,临床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是引发ALI的主要病因之一。脓毒症ALI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救治困难,目前仅保护性通气策略、限制性液体管理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可改善预后的措施,尚无药物可明确改善脓毒症ALI预后。寻求对脓毒症ALI有效的干预措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治疗脓毒症、ALI等危重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中医救治危重症亦有较多进展。目前多数医家将其归于“暴喘”、“喘脱”范畴,无论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均多有长足发展。通过系统整理脓毒症ALI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我们发现,针刺足三里在干预脓毒症ALI有一定优势。为进一步系统整理现有文献情况,本研究参考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动物实验文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动物实验并开展研究,提出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目前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已有文献报道情况,总结证据特点,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动物实验。2.实验证实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并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机制。方法:1.参考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CENTRAL)、Embase(Excerpt Medica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医学网(Wan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7个数据库从建库到2019年5月31日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检索、筛选、整理有关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动物实验文献,总结现有实验结果设计、结果情况,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结合文献调研情况,优化设计动物实验方案设计,以进一步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及机制。2.参照美国胸科协会对脓毒症ALI动物造模的推荐方式及造模成功评判标准,采用脂多糖(LPS)气道内滴入的方法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共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型组、电针组、模型+同期麻醉组、模型+非同期麻醉组,每组15只。假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滴入;电针组于气道内滴入LPS造模后30min给予执行电针30min,每日1次,共执行3次;模型+同期麻醉组于LPS气道内滴入造模后,每次电针组执行电针时同期给予麻醉药麻醉;模型+非同期麻醉组于造模后不予任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至造模后第7天。3.同上方法及标准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进行机制探讨,共3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PNU组(使用CAP通路关键受体α 7nAChR激动剂PNU-282987)、MLA组(使用α 7nACh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PNU+电针组、MLA+电针组,每组5只。假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滴入;电针组于造模后30min给予电针30min 1次、造模后24h取材前30min执行电针治疗1次,PNU组、MLA组于造模后30min分别给予PNU-282987、甲基牛扁亭腹腔注射,PNU+电针组、MLA+电针组分别于造模后30min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并给予电针30min 1次,造模后24h取材前30min执行电针治疗1次。造模后24h取材,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上清液用于BALF蛋白含量测定,细胞沉淀重悬后涂片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称取肺组织湿重及烤干至恒重重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血液离心取上清测定血清蛋白含量,与BALF蛋白含量比较计算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取采用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水平、α 7nACHR蛋白水平;以组织活性测试盒(南京建成)测定肺组织ChAT、AChE活性。结果:1.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结果:从7个数据库共检索获得4417篇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标题、摘要筛选获得74篇文献,通过全文获取及阅读最后共纳入19篇文献。(1)目前关于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肺损伤的动物实验文献大多数(约63%)为5年之前发表,肺损伤评价指标相对粗浅、单一,疗效评估未足够全面;(2)19篇文献中仅4篇文献采用足三里单穴进行干预,其余均配以其他穴位进行干预,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效果未能充分明确;(3)针刺干预时机89.5%的文献为造模前预处理,仅10.5%为造模后立即针刺干预,与临床实际可切入干预时机相距甚远;(4)机制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可结合针刺足三里在脓毒症方面的其他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入探讨;(5)文献的总体质量较低,偏倚风险较高。根据当前研究进展及系统评价结果,提出采用合适、稳健的脓毒症肺损伤模型,通过死亡率、较全面的肺损伤评价指标评价通过足三里单穴进行造模后等待再行干预处理的效果,并从胆碱能抗炎通路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2.动物实验结果:(1)生存分析:无论是与模型+同期麻醉组还是与模型+非同期麻醉组相比,电针组7天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2)肺组织病理评分: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NU组、PNU+电针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MLA组、MLA+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湿/干重比: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湿/干重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ALF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模型组较假模型组均明显升高(白细胞,P<0.05;中性粒,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ELISA炎症因子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模型组较假模型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肺组织ChAT活性检测: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8)肺组织AChE活性检测: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AChE活性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肺组织NF-κ B蛋白表达: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NF-κ B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肺组织α 7nAChR蛋白表达: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肺组织α 7nACh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较上述三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1.目前文献研究提示电针足三里可能可减轻脓毒症肺损伤,但尚未较全面、系统进行验证,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是电针足三里发挥作用的重要通路。2.本研究以LPS气道内滴入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在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验证电针足三里干预的有效性,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可改善脓毒症ALI大鼠7天死亡率,造模后24h肺损伤明显减轻。3.通过检测胆碱能抗炎通路关键调控因子的活性,本研究发现,电针足三里可显着提高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hAT活性,降低肺组织NF-κ B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水平,进一步通过与使用胆碱能抗炎通路关键受体α 7nAChR激动剂及拮抗剂的组别比较,发现电针足三里可能是通过神经电刺激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生成和释放而产生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发挥抗炎作用,而不是通过影响α 7nAChR表达或增强α 7nAChR与受体激动剂结合等机制产生作用。

程璐[7](2020)在《通腑泻肺方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应答失调所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贯穿脓毒症病程始终。由于肺组织对炎症介质的显着易感性,肺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靶器官,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在引起ARDS的诸多病因中,脓毒症是最常见的肺外因素,占40%-60%。随着小潮气量通气、俯卧位通气、肺复张等机械通气方式的应用,ARDS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重度ARDS的病死率仍然高达70%。中医古籍中并无“脓毒症”记载。根据感染、炎症等临床表现归为温热病范畴,肺为娇脏,为五脏之华盖,最易受外邪入侵。毒邪壅肺,肺脏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不布津,大量病理产物内聚,加重全身炎症反应。通过meta分析评估通腑泻肺治疗对ARDS的综合疗效,并依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理论,自制通腑泻肺方(TFXF),肺肠同治。通过临床试验观察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鉴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是涉及固有免疫系统和脓毒症炎症进展的关键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借助ELISA、Westerm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一般情况,72h生存率以及NLRP3、Caspase-1、IL-1β、IL-8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索中医“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则治法的原理,为研究开发应用“通腑泻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对通腑泻肺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RD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在ARDS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自拟通腑泻肺方应用于临床,评估其临床疗效,探讨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氧合、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3]建立脓毒症相关ARDS动物实验模型,通过观察通腑泻肺方对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关键分子的影响,阐明通腑泻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搜索2001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通腑泻肺法治疗ARDS的随机对照研究,最终纳入27项研究,观察通腑泻肺法对病死率,ARDS并发症(腹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水样分泌物、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炎性介质表达(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呼吸机参数(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平均气道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等的影响。以风险比(RR)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作为二分类变量效应值,以MD或SMD作为连续型变量的效应值。效应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应用Cochrane Q和I2统计学评价异质性。应用“漏斗图法”评价发表偏倚。[2]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诊断为脓毒症相关ARDS、中医辨证符合痰热壅肺证的患者共计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给予通腑泻肺方免煎颗粒:大黄12g、枳实12g、厚朴9g、葶苈子20g、桑白皮20g、青皮12g。100ml温水冲调,每日1剂,2次/天;对照组给予等量温开水鼻饲。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0天)、治疗4天及7天氧合指数、肠粘膜通透性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浓度、以及炎症介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并统计两组28天累积死亡率。[3]采用腹腔注射LPS法复制脓毒症模型,以氧合指数<200mmHg,作为评价脓毒症相关ARDS造模是否成功的标准。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采用ELISA、Westerm Blot等方法检测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中关键分子及IL-8,HMGB1、IL-27等炎性介质的表达,初步探讨通腑泻肺中药对脓毒症相关ARDS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1]荟萃分析发现使用通腑泻肺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较西医常规治疗能显着降低ARDS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减少腹胀、应激性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水样分泌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ARDS的治疗,结合通腑泻肺策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改善肺氧合状态、减少炎性介质表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呼吸力学指标等方面存在突出优势。[2]临床研究表明,通腑泻肺治疗组第4天、第7天患者的氧合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通腑泻肺治疗组患者第4天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通腑泻肺治疗组患者第7天血清DAO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但两组间TNF-α及NO表达的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腑泻肺方治疗组大鼠生存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ELISA联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提示通腑泻肺方能有效抑制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外周血清和肺组织中炎性因子HMGB1、IL-1β、IL-8、IL-27的蛋白的表达(P<0.05),且大剂量通腑泻肺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NLRP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大、小剂量TFXF组NLRP3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活化的Caspase-1 p20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给予通腑泻肺中药干预后,大、小剂量TFXF组Caspase-1 p20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HMGB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给予通腑泻肺中药干预后,小剂量TFXF组HMGB1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减少,仅观察到大剂量TFXF组HMGB1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下降。模型组IL-1β、IL-8及IL-27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大、小剂量TFXF组IL-1β、IL-8及IL-27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着降低,其中大剂量TFXF组对IL-1β表达具有显着抑制效应。研究结论:[1]Meta分析结果表明通腑泻肺治疗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缓解胃肠道功能障碍所致的腹胀,防止菌群移位,修复受损的胃肠粘膜屏障。可清除内毒素,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改善肺水肿症状,有利于ARDS的缓解,从而降低ARDS患者呼吸机支持参数,减少气道阻力,改善氧合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通腑泻肺治疗减少炎性介质在肺部的聚集,调控体内促炎介质和抗炎介质反应平衡有关。[2]临床研究提示通腑泻肺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炎症反应,通过减轻因炎症反应带来的肺损伤,改善氧合。通腑泻肺治疗可减轻脂质过氧化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释放,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进而减轻肠功能障碍引起的肺损伤的发生。[3]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腑泻肺方能显着抑制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NLRP3炎症小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NLRP3炎症小体的合成;抑制Caspase-1活化,下调下游IL-1β、IL-8,IL-27及HMGB1等炎性介质蛋白表达。

董伟[8](2019)在《大黄调控mTOR/HIF-1a/VEGF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大黄治疗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1)建立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大黄对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的影响。(2)建立内毒素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研究大黄对TNF-α、IL-1β、IL-6含量和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模型组肺组织内可见局部肺出血,肺血管内白细胞数显着增多,肺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大黄低剂量组和大黄高剂量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均有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低剂量组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大黄高剂量组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2)体外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200 ug/ml)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大黄组(800 ug/ml)中IL-6、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IF-1a m RNA、e IF4E m RNA、p70S6K1 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200ug/ml)HIF-1a m RNA、p70S6K1 m RNA、e IF4E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大黄组(400ug/ml)HIF-1a m RNA、p70S6K1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大黄组(800ug/ml)HIF-1a m RNA、p70S6K1 m RNA、e IF4E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IF-1a、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组(200ug/ml)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大黄组(400ug/ml)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大黄组(800ug/ml)HIF-1a、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1)内毒素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有关;(2)大黄减轻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同时降低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IL-6表达水平。大黄可以保护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其机理可能与大黄能够降低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TNF-α、IL-6的含量有关;(3)大黄下调内毒素诱导细胞RAW264.7炎性模型的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水平;且能下调HIF-1α、e IF4E、p70S6K1 m RNA以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大黄下调内毒素诱导鼠RAW264.7细胞模型炎性因子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HIF-1α、e IF4E、p70S6K1 m RNA以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有关。

李凌楠[9](2019)在《中药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随着内镜操作技术的逐渐成熟及操作设备的飞速发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对于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尤其突出,且对于进行外科手术有一定困难的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ERCP虽然为微创技术,但对于患者来说仍存在着一定损伤。其术后并发症往往难以避免,也成为医生与患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和高淀粉酶血症(post-ERCP hyperamylasemia,PEH)是多因素综合而致的较常见、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近年国际诊疗指南推荐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栓作为PEP的首选预防用药,然其对于有消化性疾病的患者而言会增加溃疡、出血、穿孔等风险。目前使用中医药预防PEP的临床研究引人注目,其中清胰汤经临床大量研究证实对胰腺炎的预防及治疗有明确的效果。本研究为非劣效试验设计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模式,使用吲哚美辛栓作为对照药物,观察使用本院在清胰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的中药清胰利胆合剂于ERCP术前保留灌肠预防PEP和PEH的临床疗效,以及初步探究其预防作用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疗的住院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年龄、性别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共纳入65例患者,中药组33例,西药组32例。中药组给予清胰利胆合剂(柴胡10g,黄芩15g,大黄10g,厚朴10g,茵陈蒿15g,金钱草30g,郁金10g,海金沙15g,鸡内金10g,半夏9g,枳实10g,丹参30g,炙甘草6g,每次1剂,配方颗粒剂配制浓溶液100ml)于ERCP术前2小时保留灌肠,药液保留时间30min以上。西药组给予吲哚美辛栓0.1g,于ERCP术前2小时纳肛。记录ERCP手术的操作情况,包含插管的次数、胰管是否显影、使用取石等器材、手术操作时长等;检测术前、术后4h以及术后24h的IL-6、IL-8、IL-10以及血清淀粉酶;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根据PEP以及PEH的诊断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发生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法进行腹痛评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中药组与西药组的PEP和PE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清胰利胆合剂对于PEP与PEH的预防效果并不亚于西药吲哚美辛,两者的预防效果相当;2)中药组患者术后4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术后4h、24h与术前血清淀粉酶的变化水平与西药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降低术后血清淀粉酶的效果与西药组相当;3)两组患者术后4h、24h的IL-6及IL-8水平以及其分别与术前的变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清胰利胆合剂与西药吲哚美辛调节IL-6、IL-8的效果相当;在IL-10的数据中,两组术后4h、24h以及术后4h与术前的变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中药组的IL-10上升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提示中药组能显着提高患者术后24h血清IL-10的上升水平;4)中药组患者于术后4h及24h的腹痛程度较西药组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提示中药组缓解患者术后腹痛与西药组相比更为有效;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于术后排气时间比西药组明显减短;两组患者术后4h腹胀人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腹胀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组早期缓解患者腹胀的效果优于西药组。研究结论1.中药清胰利胆合剂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PEP及PEH的疗效与西药吲哚美辛相当;2.中药清胰利胆合剂能够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PEP及PEH的发生率,相比西药可促使患者术后更快的排气,缓解患者术后4h及24h腹痛、腹胀的不适症状;3.中药清胰利胆合剂与西药吲哚美辛调节IL-6、IL-8的效果相当,中药清胰利胆合剂能提高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24h的血清IL-10的上升水平,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魏江存[10](2018)在《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活性成分及药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中药大黄药用历史悠久,是常用中药之一,常以不同的炮制品组成方剂使用,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中药炮制的核心是中药在炮制后药性发生变化,随之其药效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研究大黄六种炮制品即生大黄、清蒸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和大黄炭分别与厚朴、枳实和芒硝配伍后,其泻下、内毒素、NO和TNF-α的药理药效试验;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成分-功效”的分析方法;从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方剂的活性成分及药效影响和探讨其活性成分与其药理药效的相关性,阐述中药炮制品对其方剂的活性成分及药效影响变化的机制,也为中药不同炮制品的方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参考《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炮制》和2015年版《中国药典》以及相关文献,炮制出不同的大黄炮制品;对正常小鼠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小鼠结肠壁细胞Na+-K+-ATPase活性、小鼠血清内毒素、NO和TNF-α的试验研究,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对正常小鼠的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小鼠结肠壁细胞Na+-K+-ATPase活性以及小鼠血清内毒素、NO和TNF-α含量的影响;使用HPLC法,以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5μm(4.6mm x 250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80nm和254 nm,柱温30℃的条件下,测定大黄六种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中10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含量变化规律。结果:1.大黄经过规范的炮制方法炮制后得到的大黄六种不同炮制品均符合药用标准;2.大黄六种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变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大黄的不同炮制品存在着共性关系。生DCQT组、清蒸DCQT组、熟DCQT组、酒DCQT组、醋DCQT组以及炭DCQT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其对正常小鼠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均有差异性,且六个给药组间比较,对生DCQT组泻下作用的影响的差异最显着,给药剂量6 g·kg-1、10g·kg-1组均有显着差异;3.大承气汤各试验组除了炭DCQT组都可软化大便和促进实热壅滞的粪性腹膜炎小鼠迅速排便,在粪性腹膜炎小鼠饮水量上,除了炭DCQT组外各大承气汤组均明显高于阳性组和模型组。4.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组都能增加ABP小鼠血清NO含量,但与其它大承气汤组相比,炭DCQT组增加ABP小鼠血清NO含量不明显。5.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组都能降低ABP小鼠TNF-ɑ含量,但与其它大承气汤组相比,炭DCQT组降低ABP小鼠血清TNF-ɑ含量不明显。6.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中的10个活性成分的10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达到试验要求。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中的10个活性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生DCQT组比较,其它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均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炭DCQT组,而其它活性成分变化不显着。结论:本试验对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进行泻下作用、内毒素、NO和TNF-α含量变化差异和其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的泻下作用、内毒素、NO和TNF-ɑ的含量及10个活性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变化与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的大承气汤作用相对应,且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承气汤的功效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和共性关系。

二、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预处理调控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1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制备及不同时段变化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复制
        2.2 大鼠行为观察
        2.3 肺功能检测
        2.4 肺湿干重(W/D)比
        2.5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BALF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 含量
        2.6 肺组织匀浆
        2.7 试剂盒检测MDA含量
        2.8 试剂盒检测SOD含量
        2.9 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肺损伤评分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大鼠行为观察
        4.2 大鼠肺功能变化
        4.3 肺湿/干重(W/D)比
        4.4 大鼠BALF中 IL-1β、IL-8、TNF-α含量
        4.5 肺组织中MDA、SOD含量
        4.6 HE染色和肺损伤评分
    5.讨论
    6.结论
第二部分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1 极化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仪器
        1.3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电针预处理
        2.3 模型制作
        2.4 标本采集及指标检测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肺功能影响
        4.2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肺湿/干(W/D)重比影响
        4.3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4.4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BALF中TNF-α、IL-1β、IL-8的影响
        4.5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肺组织中MDA、SOD、MPO的影响
        4.6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AM内 CD86、iNOS、TLR4、My D88、NF-k B p65 m RNA表达的影响
        4.7 电针预处理对ALI大鼠AM内 CD86、iNOS、TLR4、My D88、NF-k B p65 蛋白表达的影响
    5.讨论
        5.1 ALI中AM极化
        5.2 电针预处理抑制ALI大鼠AM向M1方向极化
        5.3 巨噬细胞向M1极化信号通路
        5.4 电针预处理抑制AM向M1极化信号通路激活以减轻ALI大鼠肺部炎症
    6.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清金化痰汤及黄芩苷通过TLR4/MyD88/NF-κB/NLRP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2 急性肺损伤的病因病机
        3 中药复方药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4 中药单体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 病因与临床表现
        2 病理特征
        3 ALI的发病机制
        4 ALI的治疗药物
        5 结语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清金化痰汤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对BEAS-2B细胞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质谱分析清金化痰汤及其含药血清的主要成分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干预作用的研究
        前言
        实验五 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七 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八 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九 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脓毒症与炎症反应
    第二节 脓毒症与肠功能损伤
        一、脓毒症肠损伤动物模型研究
        二、脓毒症肠黏膜屏障功能研究
        三、肠黏膜屏障与紧密连接研究
        四、肠道通透性与肠屏障损伤病理研究
        五、脓毒症肠功能损伤防治现状
    第三节 脓毒症及脓毒症肠功能损伤中医药研究现状
        一、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辨证认识
        二、脓毒症及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中医治法
第二章 通腑理肺汤对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二节 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基础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第三节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INOS、COX-2、TNF-α、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1.1 SAP概述
        1.2 SAP病因
        1.3 SAP发病机制
        1.4 SAP诊断
        1.5 SAP非手术治疗进展
    2 传统医学文献研究
        2.1 中医对AP的大体认识
        2.2 SAP中医辨证论治
        2.3 中医对SAP的治疗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造模前处理
        2.3 造模
        2.4 标本采集
        2.5 HE染色及病理切片制作
        2.6 指标检测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大鼠胰腺大体观察结果
        3.2 胰腺组织病理结果
        3.3 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检测结果
        3.4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mRNA检测结果
        3.5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NF-κBp65、iNOS、COX-2表达结果
        3.6 相关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白介素10与SAP
    2 NF-κB/TNF-α-IL-1β信号通路与SAP
        2.1 NF-κB与SAP
        2.2 TNF-α、IL-1β与SAP
        2.3 NF-κB、TNF-α、IL-1β与SAP
    3 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与SAP
    4 SAP炎症通路与微循环通路的关系
        4.1 TNF-α、IL-1β均可诱导iNOS的表达
        4.2 TNF-α、IL-1β均可诱导C0X-2 的表达
        4.3 NF-κB、TNF-α、IL-1β、iNOS、COX-2与SAP
        4.4 实验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ARDS的治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清肺承气汤对急性腹腔感染所致 ARDS 患者保护机制的多中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肺承气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 ARDS 大鼠的基因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巨噬细胞在 ALI/ARDS 炎症进展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6)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1.2 发病机制
        1.1.3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西医治疗进展
    1.2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1.3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1.3.1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理论基础
        1.3.2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西医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针刺足三里对实验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系统评价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检索策略
        2.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3 数据提取与偏倚风险评价
    2.3 研究结果
        2.3.1 纳入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3 研究质量和发表偏倚
        2.3.4 疗效评价
    2.4 讨论
        2.4.1 影响针刺足三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作用的因素
        2.4.2 针刺足三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结局指标的选择及机制探讨
        2.4.3 局限性
        2.4.4 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方案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试剂配制
    3.2 实验动物
    3.3 实验流程及方案
        3.3.1 实验流程图
        3.3.2 实验分组
        3.3.3 造模方法
        3.3.4 干预措施
    3.4 取材、指标观察与检测
        3.4.1 血清样本收集
        3.4.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收集
        3.4.3 BALF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
        3.4.4 肺组织取材
        3.4.5 肺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
        3.4.6 肺组织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评估
        3.4.7 肺湿/干重比值
        3.4.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3.4.9 肺组织病理评分
        3.4.10 肺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检测
        3.4.11 肺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检测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果
        3.6.1 一般现象观察及生存分析
        3.6.2 肺组织病理结果
        3.6.3 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 ratio,W/D)
        3.6.4 BALF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计数
        3.6.5 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
        3.6.6 ELISA检测结果
        3.6.7 ChAT、AChE活性检测
        3.6.8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3.7 小结
    3.8 讨论
        3.8.1 ALI动物模型的评判标准
        3.8.2 本实验采用的脓毒症ALI动物造模方式的理论依据及模型构造情况
        3.8.3 干预措施以外的影响因素
        3.8.4 肺脏局部CAP参与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调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附件

(7)通腑泻肺方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脓毒症相关ARDS的概念及认识的变迁
    1.2 ARDS异质性研究
    1.3 脓毒症相关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
        1.3.1 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的平衡失调
        1.3.2 血管内皮损伤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1.3.3 凝血功能紊乱
        1.3.4 肠道细菌/细菌内毒素移位
    1.4 中医对脓毒症相关ARDS的理论认知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进展
        1.5.1 脓毒症病因治疗
        1.5.2 机械通气治疗
        1.5.3 新型治疗策略的选择
        1.5.4 中医药及针灸治疗
第二章 通腑泻肺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搜索方案和研究选择
        2.2.2 确定研究的特点
        2.2.3 偏倚风险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肠功能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
    3.2 资料与方法
        3.2.1 研究设计
        3.2.2 病例选择
        3.2.3 研究方法
        3.2.4 观察指标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一般情况
        3.3.2 动脉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
        3.3.3 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
        3.3.4 28d累积死亡率
    3.4 讨论
第四章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失控的炎症反应继发的肺损伤是脓毒症相关ARDS核心发病机制
        4.1.2 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脓毒症炎症风暴相关,进一步加重继发靶器官损伤
        4.1.3 通腑泻肺(TFXF)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临床疗效显着,可能通过抑制NLRP3的激活,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脓毒症相关肺损伤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大鼠72h生存率的影响
        4.3.2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3.3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3.4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肺组织炎症小体及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大黄调控mTOR/HIF-1a/VEGF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
        1.1.2 试剂与试药
        1.1.3 方法
    1.2 实验步骤
    1.3 实验结果
        1.3.1 分离条件的确定
        1.3.2 大黄的图谱
    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体内实验
    2.1 体内实验路线
    2.2 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2.2.3 试剂和药物
    2.3 实验方法
        2.3.1 动物模型建立以及分组
        2.3.2 麻醉取材
        2.3.3 ELISA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测定
        2.3.4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
        2.3.5 统计学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动物模型各组肺组织病理情况
        2.4.2 肺组织干湿重测定
        2.4.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比较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体外实验
    3.1 体外实验技术路线
    3.2 细胞系的培养
        3.2.1 细胞系
        3.2.2 主要试剂和设备
        3.2.3 细胞培养
    3.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4 MTS细胞毒性测定
        3.4.1 主要试剂,设备
        3.4.2 方法与步骤
    3.5 Western blot测 mTOR、HIF-1a、VEGF蛋白的表达
        3.5.1 主要试剂
        3.5.2 主要溶液的配制
        3.5.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5.4 Western Blot的细胞总蛋白提取
        3.5.5 BCA法测定细胞蛋白浓度
        3.5.6 SDS-PAGE凝胶配制,电泳,转膜,抗体孵育及显影
    3.6 ELISA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测定
        3.6.1 主要试剂和材料
        3.6.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6.3 方法与步骤
    3.7 PCR
        3.7.1 RNA抽提
        3.7.2 RT-PCR
    3.8 实验结果
        3.8.1 MTT细胞毒性结果
        3.8.2 ELISA测定TNF-α、IL-1β 、IL-6 的含量比较结果
        3.8.3 PCR测定HIF-1a、p70S6K1、4E-BP1、e IF4E表达结果
        3.8.4 Western Blot测定结果
    3.9 结果分析与讨论
4 讨论
    4.1 从肠论治急性肺损伤
        4.1.1 肺病治肠的理论基础
        4.1.2 大黄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4.2 现代医学对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4.2.1 急性肺损伤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4.2.2 ALI的发病机制
    4.3 mTOR/HIF-1a/VEGF与 ALI的相关性研究
        4.3.1 mTOR与急性肺损伤
        4.3.2 HIF-1a与急性肺损伤
        4.3.3 VEGF与急性肺损伤
    4.4 大黄防治内毒素ALI作用机制
        4.4.1 大黄对内毒素ALI模型大鼠的肺组织病理观察
        4.4.2 大黄对TNF-α、IL-1β、IL-6 含量的影响
        4.4.3 大黄对LPS诱导细胞模型mTOR、HIF-1a、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4.4.4 大黄对LPS诱导细胞模型HIF-1a、e IF4E以及p70S6K1 mRNA表达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脓毒症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辨证的思考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9)中药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1. PEP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2. PEP及PEH的临床诊断及分期
        3. 治疗与预防
        4. 炎症因子对于胰腺炎的影响作用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于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研究
        1. 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石症的中医辨析
        2. 中医药防治胰腺炎
        3. 中药灌肠疗法防治胰腺炎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案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7. 技术路线图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2. 手术相关情况
        3.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讨论
        1. 一般资料
        2. ERCP术的操作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4. 改良型灌肠方法分析
        5. 清胰汤对于PEP及PEH的防治
        6. 吲哚美辛对于PEP及PEH的防治
        7. 清胰利胆合剂对于PEP及PEH的理论基础及作用初探
        8. 存在问题、不足以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ERCP患者症状、指标记录表
    附录2 ERCP术中记录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活性成分及药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大黄的炮制
    1 试验材料
    2 大黄的炮制
    3 总结
第二部分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药效变化研究
    1 泻下作用差异的试验研究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结果
        1.4 讨论与结论
    2 内毒素、NO和 TNF-α含量变化的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
        2.4 讨论与结论
第三部分 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大承气汤中10个活性成分含量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与分析
第四部分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药大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预处理调控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研究[D]. 张毅.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2]清金化痰汤及黄芩苷通过TLR4/MyD88/NF-κB/NLRP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D]. 朱长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通腑理肺汤对脓毒症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p65、INOS、COX-2、TNF-α、IL-1β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文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清肺承气汤对腹腔感染所致ARDS的治疗机制研究[D]. 王馨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D]. 赖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通腑泻肺方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程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大黄调控mTOR/HIF-1a/VEGF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董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中药灌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D]. 李凌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活性成分及药效影响研究[D]. 魏江存.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标签:;  ;  ;  ;  ;  

大承气汤对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