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男女同学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男女同学关系

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马文[2](2020)在《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在社会中立足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学业成绩是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的核心评价指标,两者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两个关键领域。国内外学者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重点对泰国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泰国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编写《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调查问卷,收集录入相关数据,运用SPSS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本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阐述,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界定相关概念。第二章对泰国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第三章对泰国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基于相关性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具有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第四章基于已得到的结论对泰国留学生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业成绩的目的,为促进泰国留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有益指引。

娄利书[3](2020)在《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际交往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所谓人际交往是指学生个体于社会生活中,双方之间能够顺畅进行意见沟通、信息情报的互动过程。同辈群体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双方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寄宿学生备受社会关注,他们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隐形劳动力,一直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因人际交往问题所引致的校园冲突事件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和谐平安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急需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加以重视和关注。通过查阅、研读先前文献可知,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倾向于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侧重于探究其心理健康,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居多,而对农村寄宿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鲜见。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追根溯源,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层层分析,由外到内,发现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表征表现为6方面:交往互动少,对他人漠然;情绪善变,矛盾凸显;过于关注他人语言和神态;与异性接触困难,规避异性来往;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等。且探究出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这四大核心影响因素之下又分别包含各自的类属,发现关联式编码有12个。通过访谈资料得出的故事线可知:人际交往困难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嵌入整个系统之中,其中,宏观系统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既可通过家庭、学校因素间接对个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产生影响,也可直接对个体行为产生作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处于中观系统当中,可直接影响个体人际交往行为,亦可基于自身因素导致个体人际交往困难;个体因素主要对应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层面,是影响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环节。最后,在构建出相应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张健聪[4](2020)在《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WZ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农村学生想要适应社会必须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学生恰逢成长的叛逆期和传统的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家庭、学校、教师都很少关注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与引导不足。此外,网络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削弱了中职农村学生在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给中职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新的问题。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帮助中职农村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让他们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论文选取WZ市四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WZ职业学院中专部的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得出相关数据,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WZ市中职农村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现状进行调查。设计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问卷,并选取WZ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WZ市卫生学校、WZ市机电技工学校、WZ市技工学校、WZ职业学院中专部的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中职农村学生对交往意愿性较强,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会有反思。但由于缺乏社交引导,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主动性,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个人思想、心理方面,与教师有距离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未能客观认识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带有个人情绪,主观性明显,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学生对老师的接纳度偏低等情况。其次,对影响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指出:由于中职农村学生对个人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的认知不足,学校、老师、家长对其引导的欠缺以及重视度不够,缺少实践机会,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家庭氛围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部分中职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出现问题。最后,从加强中职农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加强学习社交技巧、多方积极引导、关注心理情感、改善生活氛围和增强社交锻炼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具体包括:学生个人理应正确认知人际交往的意义,客观认知自我,扩大交往圈;积累社交礼仪,多沉淀各方面知识,正确对待及处理交往冲突问题;学校加强设置人际交往课程、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帮扶、家长针对性对学生的培养等多方积极引导;增强自信心、鼓励主动社交等心理情感;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客观认识网络提高自律意识;加大见习比重、实训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出的这些策略希望能为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潘朝文[5](2020)在《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初中生体育课中同伴排斥现象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初中生在体育课中同伴排斥现象的总体情况,并结合访谈法深入的剖析在初中体育课中产生同伴排斥现象的原因,探讨缓解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现象的对策,为初中体育课中同伴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校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有效的发现、处理相应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访谈法对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现象进行研究。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调查问卷》。对初中生进行发放,回收问卷并采用SPSS2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初中生在体育课中存在同伴排斥现象,调查发现有近四成的初中生在体育课中排斥过其他学生,或是被其他学生排斥过,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总体上处于一个中等水平。(2)从性别上来看,男女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女生在初中体育课中发生同伴排斥情况的可能性高于男生。(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独生子女学生在初中体育课中被同伴排斥情况要高于非独生子女。(4)家庭所在地为农村与城镇的学生在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均存在着明显差异(P<0.01),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在体育课中被同伴排斥的可能性要高于城镇学生。(5)七、八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的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九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中发生同伴排斥情况的现象明显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6)在家庭类型上五种家庭类型的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的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上均存在差异(P<0.01),其中家庭类型为单亲家庭和隔代家庭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同伴排斥情况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家庭类型的学生。(7)在父母婚姻状况的五种状况中的学生在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的同伴拒绝、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在同伴中伤中没有差异(P>0.05),父母婚姻状况为“再婚”和“分居”的学生在体育课中被同伴排斥的可能性要高于“在婚姻中且住在一起”的学生。(8)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差异方面,四种学习情况的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的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更容易成为被排斥的对象。(9)从班级职务上看,四种职务分类的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的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普通学生”在体育课中被同伴排斥的可能性要大于班级职务分类为“体育委员”、“班长”和“其他班干或课代表”的学生。(10)在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六种情况中,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的同伴拒绝、同伴中伤、同伴忽视、同伴差别对等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更容易成为被排斥的对象。对于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这种现象,研究者有针对性的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五个方面来提出防范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现象的探索性建议。

杨定明[6](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唐丽[7](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Y小学女童性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对于“性”有了很大的包容度,人们正在逐渐走出谈“性”色变的年代,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性”还是有着特别的敏感性,长期以来对性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性角色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青春期前期阶段的小学生,是身体发育,情感萌动的时期,也是理想、品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做好儿童性教育工作,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青春期的顺利度过。本研究以“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服务示范(云南)”项目为依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Y小学高年级女童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服务。研究是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针对Y小学的情况,采用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资料收集方法,对Y小学高年级女童性教育现状和需求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探索农村女童性教育服务介入的具体实务模式。实务的开展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小组工作对女童开展性教育活动,强调观察和模仿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运用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借助课堂讲授、情景模拟、实物示范、绘本阅读等方式来协助组员完成对性知识的获取、性安全技能的掌握以及性观念、性意识的转变和提升。同时在人本主义价值理念的指导下,相信组员的价值,发挥组员的潜能,通过同伴性教育的形式让组员作为骨干把性教育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扩大服务人群的范围。最后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联合家庭和学校为女童性教育构建外部支持系统。研究发现,小组工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Y小学高年级女童的性知识和技能,对性教育存有的错误观念有所转变,同时推动了女童的同伴互助教育,增进了家长和老师对女童性教育的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纪沅坤[8](2019)在《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欺凌属于故意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多发于青少年群体中。无论对于欺凌者还是受欺者,校园欺凌对青少年的成长均可能造成长期的消极影响。因此,探寻积极有效的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模式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大量实践证实,基于“全校参与”的综合性欺凌防治模式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通常更为全面且长效,能够从全员、全程、全方位对校园欺凌问题加以有效干预与预防。OBPP(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计划)是创建时间最早、有效数据最丰富、实施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校园欺凌防治模式之一。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群体社会化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为辅佐,从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多层面同时着手,通过全校、全员、全面参与共同应对欺凌,并在长期的国际推广实践中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OBPP模式国际经验,对该模式进行本土化改良,将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改善校园氛围为主旨的OBPP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心修身”相结合,以植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PMHE)为引导,以向内培养积极健康心理,向外营造和谐友爱校园氛围的“内预外防”为根本策略,通过“四位五全”联动机制,建构基于本土情境,较为系统全面、注重实效的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模式PBPP(OBPP与PMHE合称),以应对中国校园欺凌现实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剖析、国际比较、模式验证、本土化建构等研究基本路线对OBPP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深入研究,为应对当前校园欺凌提供可借鉴的防治模式。首先,本文聚焦当前我国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存在的实然问题。我国目前校园欺凌的预防虽已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操作性较弱。在强调家庭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同时,缺乏教育内容的规范化与评估体系的标准化以及家庭规范教育与学校法制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结,使得校园欺凌预防工作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在校园欺凌干预方面,我国已印发指导意见与治理方案且配备详实的奖惩办法,然而,在实施中,对校园欺凌的情节缺乏统一化的判定标准;对欺凌者的干预依赖于学校已有校规校纪;对严重欺凌行为的惩治缺乏力度。本研究从我国现有校园欺凌防治问题出发,希冀引入国外先进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心修身”,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落脚点,创建适切本土的新型校园欺凌防治模式。其次,本文深度剖析OBPP的理论体系、模式验证与国际经验。OBPP源于挪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创立,将学校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欺凌视为学校整体氛围出现缺陷所引发的问题,是以“全校、全员、全面”为宗旨,通过发动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合作达到校园欺凌的有效预防与干预的综合性校园欺凌防治模式。本研究在阐释OBPP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国际适用经验进行分析与反思。为此,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区所在地伊州首府选取公立中学,开展OBPP模式验证。在研究中,为适应美国学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结,将OBPP实施措施从原有的学校、班级、个人层面拓展为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层面,以突出家长、社区以及校警联合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OBPP后,实验学校受欺率、欺凌率均大幅下降,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给予OBPP效果一致好评。本次验证结果展现出OBPP拓展为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四层面的优势,故而在OBPP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均采纳其四层面拓展版。除美国验证数据外,本研究对OBPP在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南非、中国香港的实施数据展开分析,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对OBPP国际经验的探析展现出该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民族种族背景下的积极实施效果,证实其是具有国际推广经验与实践价值的校园欺凌防治模式,为探求适宜中国的校园欺凌防治模式提供国际视野,为OBPP本土化改良铺平道路。再次,探讨OBPP模式本土化之PBPP模式建构。第一方面,本研究从理论适切性上论证OBPP模式与本土文化及理论的相融性。在理论同构方面,OBPP从全体着眼、全面提高校园欺凌相关各方对欺凌的认知与应对的能力,契合“正心修身”中端正自身心态、提高自我修为的理念。在问题同域方面,OBPP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共同聚焦中学生群体的问题思想预防与欺凌行为干预。在趋势相合方面,OBPP本土化建构之PBPP模式符应中国校园欺凌防治的顶层设计之需。在方法同功方面,无论是OBPP的三位一体模式还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三全宗旨,均强调学生、家长、教师等各相关群体的广泛参与,其目的殊途同归,皆是全员、全面防治欺凌。PBPP将OBPP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加以拓展,形成“四位五全”联动机制。第二方面,本研究从知识层面、情感层面、意识层面、行为层面阐释PBPP形塑目标。第三方面,本研究从四个角度阐析PBPP之模式特征,其一为重构校园氛围,创设和谐生态;其二为强调全校参与,形成反欺凌共同体;其三为秉持生态理念,注重家校警区四位联动;其四为内外兼修,以全员、全面、全体、全过程、全方位为五全宗旨,从知、情、意、行、体五个方面培养积极品格。此为PBPP之“四位五全”联动机制。第四方面,从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层面阐明PBPP之实施维度。第五方面,从制度、人力、物质三个方面阐述PBPP之保障机制。最后,本研究开展PBPP模式的有效性验证。此次验证选取山东省中学在校初中生与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与访谈两种研究工具,分四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为实施前测,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与针对性访谈了解实验学校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为PBPP实施提供基准值与重点防治目标。第二阶段为PBPP实施一期,关注全员校园欺凌常识的普及以及全校欺凌环境改造。第三阶段为PBPP实施二期,专注校园欺凌应对与干预技能指导以及全方位积极健康心理培养。第四阶段为实施后测,评测PBPP实施一学年后实验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实验中学在欺凌率、受凌率、高发类型欺凌与高发地点、时段欺凌等方面均呈现显着改善,证实P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有效性。总体而言,本研究结论显示,PBPP模式以“内预外防”为根本,结合家校警区形成校园欺凌防护网,建立“四位五全”联动机制,从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多维度开展校园欺凌防治,在实验期内完成降低实验学校初中生与高中生欺凌发生率的目标,并获得参与人员的积极评价,达到校园欺凌早期预防与后期干预的目的,是值得在中国推广的校园欺凌防治模式。

李欢[9](2019)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都有互动往来,这种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互动就有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反之则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人际关系的研究很少,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明确公共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关系类型;对影响公共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因素也是各执一词,没有进行系统的归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是:(1)明确了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主要有: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竞争合作型、无规则型八类。其中主从型包括老师主导学生、学生主导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三种主从关系;合作型包括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关系;主从合作型包括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主从合作关系。(2)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完成不同活动内容时人际关系表现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与学生,体育干部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主从关系在课堂组织上,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较频繁;体育干部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在课堂组织上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3)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人际关系中,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呈现不同的特点。2017级的学生比2018级学生在体育课各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互动关系更明显;在体育课各教学过程中女生更倾向于与老师、同学合作,男生更倾向于与同学竞争;艺术类专业学生比其他专业类学生在公共体育课上人际关系上表现更为活跃。

季秋玉[10](2019)在《社会性别视域下中小学校园暴力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校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引起学者重视,恶性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然而校园暴力对男生和女生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成因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从社会性别角度对中小学校园暴力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为我国校园暴力理论发展提供新视角,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身心发展,创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从社会性别视角对我国中小学现存的校园暴力行为中现状、产生原因等概况进行系统阐述。本研究除绪论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性别理论入手,探索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下校园暴力的合理性。第二部分开展实证调查,阐述如今校园暴力的基本现状并分析其结果。第三部分依据调查的研究结果进行社会性别视域下的归因分析,得出造成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成因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身四方面组成。第四部分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社会性别视域下的校园暴力行为的一些研究经验,最终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层面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社会性别下校园暴力的规范路径。因此,本研究认为从社会性别视域下防治中小学校园暴力,要从社会大背景入手,建立健全国家政策、推动社会性别的传媒引导;学校要尽力消除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刻板印象,加强校内外环境治理;家长要以身作则,选择合理的教养方式并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教育,从而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三、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第五节 相关概念概述
        一、人际交往
        二、人际交往能力
        三、学业成绩
第二章 泰国留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
    第一节 泰国留学生基本信息调查
    第二节 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业成绩调查
    第三节 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第三章 泰国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
        一、泰国留学生在校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二、泰国留学生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三、泰国留学生在家庭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第二节 基于相关性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对相关性调查研究的总结
        二、基本结论
        三、对基本结论的讨论
第四章 基于相关性调查对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建议
    第一节 基于不同领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的建议
        一、对学校的建议
        二、对泰国留学生家庭的建议
        三、对泰国留学生的建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 B: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发生变化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凸出
        1.1.3 相关人际交往的指导缺失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寄宿中学生
        1.2.2 同辈群体
        1.2.3 人际交往困难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青少年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人际需求理论
        1.4.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4.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扎根理论
        2.1.2 案例分析法
        2.1.3 文献分析法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收集
        2.3.1 预访谈
        2.3.2 正式访谈
    2.4 研究信效度
        2.4.1 信度检验
        2.4.2 研究效度
    2.5 研究伦理
    2.6 研究工具
        2.6.1 研究者本人
        2.6.2 数字录音笔和QSR Nvivo12.0(简称N12)
    2.7 DJ寄宿制学校背景介绍
第3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特征分析
    3.1 人际交往困难的农村寄宿中学生的行为表现
        3.1.1 交往互动少,对同学漠然
        3.1.2 情绪善变,矛盾凸显
        3.1.3 过于关注他人神态和言语
        3.1.4 与异性接触较少,规避异性来往
        3.1.5 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
        3.1.6 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
    3.2 小结
第4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影响因素
    4.1 家庭因素
        4.1.1 家庭教养文化
        4.1.2 家庭结构
        4.1.3 家庭氛围
        4.1.4 留守类型
    4.2 学生个体因素
        4.2.1 学生性格
        4.2.2 “学生圈”文化
        4.2.3 个体心理障碍
        4.2.4 个体认知障碍
    4.3 学校因素
        4.3.1 形式教育的局限
        4.3.2 学校环境的局限
    4.4 社会因素
        4.4.1 社交媒体
        4.4.2 社会文化
    4.5 小结
第5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举措
    5.1 学生个体方面
        5.1.1 主动参与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1.2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5.1.3 控制克服消极情绪,传递正能量情绪
    5.2 学校方面
        5.2.1 设置多种类型的人际交往课程,使其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5.2.2 采取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方式,耐心指导帮助解决困扰
        5.2.3 提供各类样式的人际交往平台,激发学生交往热情活力
    5.3 家庭方面
        5.3.1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关爱
        5.3.2 实行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培养正确的交往观
        5.3.3 关注而非全身心控制,给予适当的交往自由
    5.4 社会方面
        5.4.1 打击不良风气的传播,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5.4.2 限制中学生手机使用,加强网络道德宣传
第6章 结论、研究创新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学位论文类
    (三) 期刊类
附录
    附录一 受访学生基本信息表
    附录二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致谢

(4)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W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二、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结果
        1.中职农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
        2.中职农村学生对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时的反应
        3.中职农村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及与其他人交往情况
        4.网络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5.课外活动对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四)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1.对人际交往的认知不全面
        2.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
        3.缺乏主动性
        4.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
        5.缺乏适当的课外活动
    (五)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认知局限因素
        2.技能不足因素
        3.缺乏引导者
        4.心理情感因素
        5.生活环境因素
三、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对人际交往的认知
        1.正确认知人际交往的意义
        2.客观认知自我
        3.扩大交往圈
    (二)加强学习社交技巧
        1.学习社交礼仪
        2.多积累沉淀
        3.正确对待及处理交往冲突问题
    (三)多方积极引导
        1.学校增加社交教育平台
        2.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帮扶
        3.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4.同龄人的影响
    (四)关注心理情感
        1.增强自信心
        2.鼓励主动社交
    (五)改善生活氛围
        1.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2.提高师生关系密切度
        3.客观认识网络
四、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理由
        1.1.1 同伴排斥现象的普遍性
        1.1.2 解决同伴排斥问题的迫切性
        1.1.3 研究的缺失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同伴排斥的研究现状
        1.3.3 同伴排斥的影响因素
        1.3.4 同伴排斥的干预措施
        1.3.5 同伴排斥产生的影响
        1.3.6 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工具
        2.1.1 问卷编制依据
        2.1.2 问卷的填答与记分
        2.1.3 问卷初稿编制及预试
        2.1.4 预试
    2.2 问卷的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
        2.2.1 项目分析
        2.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2.2.3 信度分析
        2.2.4 效度分析
第3章 初中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现状分析
    3.1 样本的基本特征
    3.2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的整体情况
    3.3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的相关性分析
        3.3.1 不同性别差异
        3.3.2 是否是独生子女差异
        3.3.3 家庭所在地差异
        3.3.4 年级差异
        3.3.5 不同家庭类型差异
        3.3.6 父母婚姻状况上的差异
        3.3.7 学习成绩差异
        3.3.8 班级职务差异
        3.3.9 体育成绩差异
        3.3.10 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
第4章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描述
        4.1.1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原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1.2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4.2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原因分析
        4.2.1 主体因素
        4.2.2 客体因素
        4.2.3 环境因素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学生方面
        5.2.2 教师方面
        5.2.3 家庭方面
        5.2.4 学校方面
        5.2.5 社会方面
附录A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研究调查问卷(初始问卷)
附录B 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同伴排斥研究调查问卷(最终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6)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一、涵化的内涵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五、媒介宣推不力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第一节 情为何物
        一、情及人情
        二、人情共同性
        三、情为爱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一、尊重原则
        二、关怀原则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一、仁爱原则
        二、宽容原则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一、理性原则
        二、适度原则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一、明礼原则
        二、重信原则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社会工作介入Y小学女童性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四)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 相关概念界定
        2. 理论依据
    (五) 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
        2. 资料收集方法
一、Y小学高年级女童性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Y小学高年级女童性教育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二) Y小学高年级女童性教育现状
        1. 性生理发育提前
        2. 性知识缺乏,获取途径错位
        3. 性观念存在偏差
    (三) Y小学高年级女童家庭性教育缺失
    (四) Y小学高年级女童学校性教育重视度薄弱
二、社会工作介入Y小学高年级女童性教育的需求评估
    (一) Y小学高年级女童的需求评估
    (二) Y小学高年级女童家庭的需求评估
    (三) Y小学高年级女童学校的需求评估
三、社会工作介入Y小学高年级女童性教育的服务过程
    (一) 小组工作筹备阶段
        1. 小组成员的招募
        2. 社会工作服务目标
        3. 小组活动计划
    (二) 性教育小组活动过程与实务分析
        1.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二节小组活动)
        2. 小组中期阶段(第三—八节小组活动)
        3. 小组后期阶段(第九节小组活动)
    (三) 性教育小组外部支持系统介入
        1. 家庭层面的介入
        2. 学校层面的介入
四、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评估
    (一) 过程评估
        1. 服务对象的评估
        2. 社会工作者自评
        3. 协助社工的评估
    (二) 结果评估
        1. 组员的评估
        2. 家长的评估
        3. 学校的评估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建议
    (一) 研究结论
        1. 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的多样性
        2. 社会工作介入结果的有效性
    (二) 服务的反思
        1. 儿童性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2. 性教育服务的评估
        3. 性教育服务方法与理论的运用
        4. 性教育活动内容的设计
    (三) 服务的建议
        1. 儿童性教育脱敏的重要性
        2. 服务内容的设计需要“从需求出发”
        3. 服务体系建设的整合性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小组活动计划书
    附录二: 高年级女童性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小组前测问卷
    附录五: 小组后测问卷
    附录六: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问卷
    附录七: 小组活动记录表
参考文献
致谢

(8)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基于中国校园欺凌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
        (二)基于校园欺凌预防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校园欺凌干预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深化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理论研究
        (二)更新OBPP模式本土化解读的研究谱系
        (三)推进中国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教育行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二)OBPP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四)校园氛围
        (五)PBPP
    五、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群体社会化理论
        (三)理性行为理论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调查法
第一章 OBPP模式验证及国际经验
    一、OBPP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OBPP模式的特征
        (一)学校氛围:创建整合生态系统
        (二)教学内容:全科贯通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角色:校园欺凌应对的参与主体
        (四)学校教职工:校园欺凌防治的中坚力量
    三、OBPP模式美国实施验证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问题
        (三)实施过程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与分析
        (七)小结
    四、OBPP模式的国际经验
        (一)基于个体认知的加拿大多伦多防治模式
        (二)基于共同关注法的英国谢菲尔德防治模式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比利时弗兰德防治模式
        (四)基于弥补监管缺位的南非开普敦防治模式
        (五)基于恢复性措施的中国香港RWs A防治模式
第二章 OBPP模式的本土化探索
    一、OBPP模式的本土化适切性分析
        (一)理论同构:生态系统理论契合“正心修身”
        (二)问题同域:共同聚焦中学生校园欺凌防治
        (三)趋势相合:符应中国校园欺凌防治的顶层设计之需
        (四)方法同功:三位一体模式与三全宗旨的殊途同归
    二、OBPP模式本土化的形塑目标
        (一)知识层面:理性辨识欺凌
        (二)情感层面:实现共情互助
        (三)意志层面:达致内圣外王品质
        (四)行为层面:反欺凌的策略赋能
    三、OBPP模式的本土化路径
        (一)重构校园氛围,创设和谐生态
        (二)强调全校参与,形成反欺凌共同体
        (三)秉持生态理念,注重家校警区联动
        (四)实施内外兼修,培养积极品格
    四、OBPP本土化模式的实施维度
        (一)学校层面:以“内预外防”为欺凌防治根本
        (二)班级层面:改良群体成员互动模式
        (三)个人层面:“七步干预法”应对欺凌
        (四)社区层面:家校警区联动机制
    五、OBPP本土化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行为有据、防治有法的制度保障
        (二)注重监控、消弭隐患的物质保障
        (三)多元参与、群防群治的人力保障
第三章 OBPP本土化(PBPP)模式的有效性验证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问题
    三、实施过程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欺凌现象调查问卷
附录 B Olweus Bully/victim Questionnaire(1996)
附录 C G校教师访谈大纲
附录 D GMS Mentor Application
致谢
作者简介

(9)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体育课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1)人际关系的概念
        (2)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3)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特点
        (4)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5)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类型的研究现状
    2.2 国外体育课堂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分析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
    4.2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主从型人际关系
        4.2.1 老师主导学生的主从型人际关系
        4.2.2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型人际关系
        4.2.3 学生与教师的主从型人际关系
        小结
    4.3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合作型人际关系
        4.3.1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型人际关系
        4.3.2 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型人际关系
        小结
    4.4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竞争型人际关系
        4.4.1 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型人际关系
    4.5 高校公共体育课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
        4.5.1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竞争型人际关系
    4.6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主从合作型人际关系
        4.6.1 教师与学生的主从合作型人际关系
        4.6.2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合作型人际关系
        小结
    4.7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7.1 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8 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主从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8.1 学生与学生的主从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8.2不同年级体育课学生之间主从竞争合作型人际关系
    4.9 高校公共体育课无规则型人际关系
    4.10 改善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社会性别视域下中小学校园暴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会性别与校园暴力:研究范式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范式
        一、社会性别理论
        二、研究范式
    第二节 社会性别与校园暴力的分析框架
        一、社会性别视角研究校园暴力的合理性
        二、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现实梳理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实施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果的社会性别分析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中小学校园暴力成因的社会性别分析
    第一节 基于社会性别的社会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科技因素
    第二节 基于社会性别的学校原因分析
        一、教育教学方面
        二、学校管理方面
    第三节 基于社会性别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
    第四节 基于社会性别的学生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维度
        二、同伴关系的维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性别视域下防治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对策
    第一节 建构社会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
        一、政治层面
        二、经济层面
        三、文化层面
        四、科技层面
    第二节 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学校改革
        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二、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第三节 营造社会性别平等的家庭氛围
        一、选择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第四节 加强学生的社会性别教育
        一、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思想教育
        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泰国留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汉语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D]. 马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D]. 娄利书. 南昌大学, 2020(01)
  • [4]加强中职农村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以WZ市为例[D]. 张健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初中生体育教学中的同伴排斥研究[D]. 潘朝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社会工作介入Y小学女童性教育的实践研究[D]. 唐丽. 云南大学, 2019(03)
  • [8]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D]. 纪沅坤. 鲁东大学, 2019(06)
  • [9]广州大学城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 李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社会性别视域下中小学校园暴力研究[D]. 季秋玉. 黑龙江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男女同学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