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力、抒情力和话语权——评电视剧《誓言无声》

叙事力、抒情力和话语权——评电视剧《誓言无声》

一、叙事、抒情与话语权力——评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张悦[2](2021)在《江苏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1979-2019)》文中研究表明

孔冲[3](2021)在《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文中研究指明战争是综合了文明与野蛮的人类社会产物,它对于中国这一片古老国度特殊的意义。自传说中的上古黄帝炎帝时期,到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几千年来兵戈炮火在中华大地上可谓是“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的每一次发展与进步几乎都伴随着一次战争。正因如此,无论古代与现代,战争题材都是中国文学创作一个重要题材类型,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几乎必然形成一股相应的战争文学创作潮流或者有着相应题材的文学创作,例如抗日救亡时期的抗战文学,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文学等。而本论文关注的迄今为止时间上距离当今国人最近的一次战争,即1979年爆发的中越边境战争的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中国新旧时代过渡的窗口期,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伴随着这场战争国内文坛也形成了一股反映中越边境战争的文学创作热潮,其中小说这一文体在中越战争文学中创作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也最为广泛,取得成果较为丰硕,是研究中越战争题材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拟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哲学、文学史哲学、史料学、接受美学、伦理学等理论方法,重点使用接受美学、伦理学等方法,将小说文本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对该题材小说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主要从思想内涵的突破、艺术形式的创新、中外战争传统的借鉴等三个部分对中越战争题材小说进行研究,以求将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文学特色最大程度的呈现出来。第一章主要探讨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在思想内涵方面相对于传统主流战争小说的继承与突破之处,本章主要从革命英雄主义的继承与重新诠释、战争伦理的初步探索、战争主题的拓展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内核”转化。第二章关注的是相对于十七年战争小说,作家们在中越战争战争小说的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运用形象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本章从人物形象的刻画、叙事艺术、审美格调三个方面入手对中越战争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第三章研究新时期中越战争小说的文学史定位问题,主要从中外战争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共鸣、对于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影响、创作的缺陷与不足三个方面入手,力求给予新时期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相对准确而清晰的定位。

黄爽[4](2020)在《“后革命”视阈下《夜幕下的哈尔滨》革命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之初创作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是一部“后革命”语境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它既沿袭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叙事风格,又带上了“后革命”时期的叙事特征。小说取材于东北沦陷、伪满建国时东北地下党不屈不挠的抗日活动,无论是对历史背景的叙述还是对人物行为的书写,都可窥见历史现场的影子,表现出左翼文学以来书写革命、反映现实历史的实录精神和史诗特色;但在继承过往革命历史小说实录精神的同时,也突破了以往革命小说少写或不写知识分子的艺术成规,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革命历史从“本事”到“故事”的特定叙事实践。与左翼以来中国革命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一样,《夜幕下的哈尔滨》也交织着对“爱情与革命”“个人与历史”等重要命题的思考。但在以往的革命文学作品中,“小我”维度的“爱情”“个人”,不是被污名化,就是被空白化,构不成与“革命”“历史”真正对话的力量。而《夜幕下的哈尔滨》,作为一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历史小说,对“革命”与“爱情”、“个人”与“历史”之间矛盾冲突的叙事处理,都有了新的表现。“小我”维度的“爱情”“个人”话语,不再绝对服从于“大我”维度的“革命”“历史”话语,而是在革命历史的总体叙事中呈现出“爱情与革命”“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多重张力与冲突,实现了革命历史在“后革命”语境中的文学书写,重建了革命历史的当代意义。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因为其充满张力特色的革命历史叙事广受欢迎,并多次被改编为同名话剧、评书、广播剧、连环画以及电视剧等。1984年和2008年的两版同名电视剧,更是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中,对其革命叙事进行了跨媒介转换。第一版以广播文本所掀起的“夜幕潮”为背景,是融书面叙事、声音叙事与影像叙事于一体,是小说中的革命叙事走向“大屏幕”的成功尝试。第二版则依据消费文化的语境,对之进行了时尚化的改造与重构,革命历史开始呈现出融主旋律与大众文化于一炉的全新叙事特征。《夜幕下的哈尔滨》这种从历史到小说、从小说到电视剧的革命叙事实践和大众化再生产,其实也是“后革命”时代革命历史叙事某些普遍症候的典型体现。

卫琳琳[5](2020)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的知青文学是知青文学发展史上仍然持续生长的阶段,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书写格局。本文力图在整体研究的宏观视野下,以传统意义上的知青小说为参照,将新世纪以来的长篇知青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探究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知青叙事表现出的独特性。由于新世纪的知青叙事以时间的分期为划分标准,论文的写作既从共时性的角度研究新世纪知青小说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的艺术特质,也在行文中穿插考察了知青文学发展至新世纪过程中的创作流变。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具体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多义性精神内涵。通过归纳总结五十年代以来各时期知青叙事的传统特征,得出新世纪知青叙事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趋势,主要表现为三种写作模式。同时,对历史的祛魅与审视、人性的反思与彰显两方面是新世纪知青叙事的主要精神内涵所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在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中,作家对另类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先进知青、另类知青、底层人物三类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传统知青小说中这三类人物形象的特征,探索新时代下另类人物形象塑造的独到之处。第三章,进一步研究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策略。结合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理论,从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叙事内容的日常化、叙事模式的混乱与无序书写三方面解读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特点和智慧。结语中简略指出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文学价值与局限。

邱铁鑫[6](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蓝善敏[7](2020)在《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电视剧艺术中,现实题材作品在兴旺与沉寂间漫漫求索,其天然拥有深厚的观众基础,以及扎根现实生活,书写时代典型生活特征和人民心理结构的创作标准,并以传播和引领观众的精神文化与价值观为主旨。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精品迭出,但质量却良莠不齐,流于感官刺激而虚浮于真实生活之上的作品依然不在少数。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电视剧市场中,孔笙始终坚守艺术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融合,以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生活真实感的坚守树立起口碑。孔笙导演通过温暖、励志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丰富而贴合生活情态的艺术再现手法、考究的视听美学追求构建起富有共情的荧幕生活情境,为观众勾勒出宏大时代变迁下个体或家庭的命运状态,展现出震撼人心又富有人性温暖的情怀。孔笙导演的多部现实题材剧频繁获得“白玉兰”奖“飞天”奖等业内殊荣,在其冷静而细腻的镜头下,中国社会激荡的蜕变和人民涓涓细流般的生活并存,孔笙导演以温和质朴的美学追求贴近生活,触碰时代的脉搏,创作出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纹理的作品,流露出温和而昂扬的价值取向。本研究以电视剧美学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结合影视美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点,拣选孔笙最具代表性的现实题材作品,对其文本和艺术再现手法进行综合性研究。旨在分析、透视孔笙现实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和鲜明的个人化特征,探讨其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价值及时代意义,以期提炼出电视剧市场中孔笙“品牌”的独特韵味及创作思路,为当代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借鉴。

刘博闻[8](2019)在《新时代政论片创新路径研究 ——以央视十九大系列政论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方面,新时代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承载中华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的政论片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不断扩展传播范围,触及更多受众,获得新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整体纪录片产业基础薄弱,距离产业化仍有一定距离,再加上长期存在的创作上的模式化和传播上的刻板化以及其他题材类型的纪录片竞争,政论片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政论片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做好价值引领,是目前亟需思考和探究的新课题,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在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7部大型政论片,分别是:《将改革进行到底》《强军》《大国外交》《巡视利剑》《法治中国》《辉煌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7部政论片是新时代以来内容涵盖最全面、创新特征最为集中的作品,能够代表新时代政论片的整体水平,本文将这7部政论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时代背景,希冀把握新时代下我国政论片的内容呈现和发展趋势等要素,把脉我国政论片的内在问题和未来发展动力与方向,并总结出一条路径为今后政论片乃至其他主旋律作品进行价值导向传播提供借鉴。具体来说,全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播出的政论片进行分析,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时代的政论片概述,分析并阐述政论片的概念以及意义,总结中国政论片发展源流与现实意义。第二、三部分运用文艺学,叙事学,符号学以及影视艺术学等理论对当下新时代政论片在内容建构和视听语言上的创新特征进行系统性解读与归纳。第四部分结合新时代舆情特征总结新时代政论片传播运营的特征。第五部分对新时代政论片的创新提出再思考,这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新时代的政论片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摒弃了既往同类作品一贯亢奋雄辩的解说模式,开创了大气沉稳、亲切可信的风格,也摆脱了过去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博大有余而深刻不够的状况,不再图解政策理念,不堆砌政治词汇,开始运用大量细节支撑、故事化讲述和多元技术手段实现创新,将视觉效果与思辨性结合,让政论片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导向和启迪作用。此研究结论使得本文对于紧跟新时代背景,在为新时代政论片的创新发展与创作实践提供智力参考;助力新时代中国故事的讲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为其他类型的新时代主旋律作品创作提供启发;透析新时代文艺创作环境与价值导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林月丹[9](2019)在《《白鹿原》电视剧本对小说“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学术界尚未将《白鹿原》电视剧本对小说话语的修辞重构做定量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之为研究对象,以事件为比较单位,以“文本对勘”为研究手段,尽可能穷尽地统计电视剧本对小说“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重构,以广义修辞学为理论指导,探索其修辞重构中所蕴含的修辞意义和内涵。正文第一章交代电视剧本对小说修辞重构的整体面貌,并制定话语重构的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第二、三、四章的[+/-婚姻+/-性爱+/-爱情]话语修辞重构研究为本文研究重点,文中提出:第一,电视剧本对小说的重构可归为基于文体转换、基于精神生活环境、基于编剧创作理念三种类型,其中后两类重构为本文研究内容。基于编剧创作理念的重构又可细分为服务于演员修辞接受、服务于观众修辞接受、服务于编剧情感价值观三小类,体现的是“演员·观众·编剧”三位一体的创作理念。第二,剧本对[+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突出白嘉轩的有情有义,与仙草的相知相爱,鹿兆鹏的重感情、通人情,对冷秋月仁至义尽,都是编剧有意展现白鹿原温情的一面;基于精神生活环境影响,伦理化“白孝文与媳妇”的婚姻结局,直观化田小娥第一段不幸的婚姻。第三,剧本对[+性爱+/-婚姻+/-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主要意图是:1.基于精神生活环境影响,删除裸露的性爱话语;2.基于迎合大众审美接受,增加“黑娃与田小娥”和“白孝文与田小娥”的爱情话语;3.基于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删除“鹿子霖与田小娥”的爱情话语,隐晦“鹿子霖与大儿媳”的乱伦关系。第四,剧本对[+爱情+/-婚姻+/-性爱]话语的修辞重构,突出了白灵勇敢坚定,她与鹿兆海有美好的初恋但革命阵营不同加速了爱情的离场,她与鹿兆鹏志同道合,是“革命+爱情”的结合,是“灵与肉”的结合。编剧在剧本里融入自身情感意志,更迎合观众的审美旨趣。结论中,笔者认为,电视剧本的“婚姻·爱情·性爱”话语更符合主流意识价值观和观众的审美旨趣,是对陈忠实先生创造的“白鹿原”的创新和发展,是一次成功的跨媒介互动。

杨欣[10](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叙事、抒情与话语权力——评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叙事、抒情与话语权力——评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二、被“遗弃”的女性
        三、留守女童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一、“打工妹”
        二、“风尘女”
        三、“泼妇”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一、女村官
        二、创业“女强人”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1979年至1999年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概况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第一章 思想内涵的拓展与丰富
    第一节 革命英雄主义的继承创新与重新诠释
        (一)革命英雄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二)革命英雄主义的重新诠释
        (三)中越战争小说中“革命英雄主义”变化的原因探索
    第二节 战争伦理的初步探索
        (一)正义之战下的敌我意识淡化
        (二)和平理念与“非战思想”的提升
        (三)战争与人道主义的深度思考
    第三节 战争主题的拓展与深化
        (一)现实批判色彩的增强——打破军队神圣化的“藩篱”
        (二)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社会内涵拓展
        (三)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文化内涵拓展
第二章 战争小说艺术的全新尝试与突破
    第一节 战争人物刻画的破冰与分化
        (一)战争中军人形象的全新演绎
        (二)“可亲可敬”的军属形象
    第二节 战争小说叙事艺术的转化与更新
        (一)战争叙事风格的转换——由“史诗化”转向“个体化”
        (二)战争叙事空间的拓展——心理叙事空间的开启
        (三)中越战争题材小说中的生活化叙事
    第三节 审美品格的转换:崇高美的淡化与悲剧美的尝试
        (一)崇高美的淡化
        (二)悲剧美的尝试
第三章 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的文学史反思
    第一节 对于中外战争文学传统的借鉴与继承
        (一)苏联战争文学传统的继承:战争人物性格的立体化
        (二)与欧美战争文学的同频共振:揭示战争本体带来的创伤
        (三)对于中国现当代战争小说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对于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影响
        (一)引发新时期第一轮军事文学创作热潮
        (二)新一代军事小说作家的“孵化器”
        (三)对于九十年代军事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中越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缺失的反思
        (一)人物形象:越军形象的艺术成就不足
        (二)战争本体艺术反映的匮乏
        (三)作品前后质量的不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后革命”视阈下《夜幕下的哈尔滨》革命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从革命历史到革命小说的转化
    一 革命历史真相的复原
    二 革命小说艺术成规的突破
第2章 小说文本革命叙事的内在张力
    一 爱情与革命间的张力叙事
    二 个人与历史间的张力叙事
第3章 革命叙事的大众化再生产
    一 “夜幕潮”背景下的大屏幕叙事
    二 消费语境中的时尚化改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知青叙事”的整体研究
    (二)“知青叙事”的专项研究
一、精神内涵的多义性嬗变
    (一)知青叙事的主题变迁
    (二)历史祛魅与理性审视
    (三)人性的反思与彰显
二、人物形象的另类重塑
    (一)走向式微的先进知青
    (二)占据主流的另类知青
    (三)个性鲜明的底层人物
三、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策略
    (一)叙事视角:多元化的审视
    (二)叙事内容:日常化的叙事
    (三)叙事模式:后现代的混乱与无序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相关研究
        1.2.2 对孔笙导演艺术及其作品的研究
        1.2.3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现实主义理论
        1.5.2 现实题材电视剧
1 孔笙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历程与风格演进
    1.1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历程
        1.1.1 创作起步期(1996 年——2003 年)
        1.1.2 创作探索期(2003 年——2014 年)
        1.1.3 创作成熟期(2014 年——至今)
    1.2 细腻而宏阔的“正剧”风格
2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题呈现
    2.1 时代变迁下的阵痛与蜕变
    2.2 矢志不渝的平民史诗
    2.3 个体精神和情感的多维度表达
    2.4 个体生命的成长与自我辨识
3 时代激荡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3.1 实干担当的改革闯将形象
    3.2 社会变革中逐渐觉醒的女性形象
    3.3 新旧思想冲突下的父亲形象
    3.4 饱含复杂人性的灰色人物形象
4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视听艺术
    4.1 凝结时代情怀的画面语言
        4.1.1 见微知着的开篇小景别镜头
        4.1.2 升格镜头渲染时代情怀
        4.1.3 纪实与诗意相融的光影色彩
    4.2 沉入生活本真的声音语言
        4.2.1 主题曲蕴藏多元化精神信仰
        4.2.2 音乐音响营造时代景观
        4.2.3 凝练独白的传统审美旨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新时代政论片创新路径研究 ——以央视十九大系列政论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概述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政论片概述
    第一节 政论片概念与背景分析
        一、政论片定义比较与界定
        二、新时代政论片生存环境
        三、政论片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新中国政论片发展历程梳理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
        二、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大(1978-2012)
        三、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后(2012-今)
    第三节 政论片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身份真实还原发展面貌
        二、时代性、思辨性统一反映现实环境
        三、感染力艺术力并重激发爱国情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时代政论片内容创新
    第一节 宏观与微观:主题融合塑造新时代国家形象
        一、政论片:新时代宣传新阵地
        二、个体叙事具象国家话语
        三、微观历史促进国家认同
    第二节 视点与结构:叙事创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一、叙事聚焦与叙事频次理论概述
        二、多元化叙事视角:凸显人民立场
        三、去复叙化叙事频次:真实与感情共建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作者本体叙事化解对抗立场
        一、对抗立场的形成及影响
        二、作者本体叙事功效
        三、新时代政论片作者本体叙事呈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政论片视听语言创新
    第一节 镜头语言的象征性彰显新时代大国风范
        一、新时代政论片象征转向概述
        二、丰富航拍景观象征中国精神
        三、特写和特效镜头彰显文化自信
    第二节 包装元素设计展现新时代突出成就
        一、原生式字幕体现发展成果
        二、和谐型色彩呈现和谐社会
    第三节 听觉符号探索巩固新时代执政认同
        一、全景式同期声运用深化领导人认可
        二、意象化音乐编曲凸显执政能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代政论片传播运营创新
    第一节 多媒体协调赋能传播
        一、主媒体优化编排
        二、跨媒体多元传播
        三、年轻化个性沟通
    第二节 社会化运营激发活力
        一、内容众筹创新宣发途径
        二、院线化改编拓宽盈利渠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政论片创新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思路
    第一节 新时代政论片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差异与折扣阻碍国际化传播
        二、大众化消费倾向动摇价值导向
        三、正面性宣传过度反思意识缺乏
    第二节 新时代政论片发展策略
        一、增加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
        二、坚守意识形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央视十九大系列政论片片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白鹿原》电视剧本对小说“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白鹿原》研究成果概述
        一、小说文本研究
        二、影视改编研究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文本比较依据
第一章 剧本对“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概述
    第一节 剧本对小说话语的修辞重构概观
        一、剧本的创作
        二、剧本对小说话语的修辞重构类型
    第二节 剧本对“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白鹿原》两性“婚姻”“性爱”“爱情”的割裂、交错与重叠
        二、《白鹿原》“婚姻·性爱·爱情”话语修辞重构类型统计
        三、本文写作相关说明
第二章 剧本对[+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白嘉轩与七房女人[+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回避白嘉轩私密性史
        二、增写和改写:塑造白嘉轩有情有义的形象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白孝文与媳妇[+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和改写:强调婚姻有性无爱
        二、改写:塑造媳妇爱哭善妒的形象
        三、改写:掩盖孝文婚内出轨
        本节小结
    第三节 鹿兆鹏与冷秋月[+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增写:强调婚姻的不合适
        二、删除:回避裸露的性幻想
        三、增写和改写:凸显冷秋月的悲剧
        本节小结
    第四节 郭举人与田小娥[+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和改写:直观化不幸的婚姻
        二、改写:强调黑娃的在场
        本节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剧本对[+性爱+/-婚姻+/-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黑娃与田小娥[+性爱+婚姻+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和改写:弱化性爱叙事
        二、增写:强化爱情叙事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白孝文与田小娥[+性爱-婚姻+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和改写:增强性爱的合理性
        二、增写:强调是爱的结合
        本节小结
    第三节 鹿子霖与田小娥[+性爱-婚姻-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和改写:凸显被迫的性爱
        二、删除和改写:剔除患难不移之情
        本节小结
    第四节 鹿子霖与大儿媳[+性爱-婚姻-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
        一、删除和改写:隐晦乱伦关系
        二、改写:符合伦理道德
        本节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剧本对[+爱情+/-婚姻+/-性爱]话语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鹿兆海与白灵[+爱情-婚姻-性爱]话语修辞重构
        一、增写和改写:凸显美好的初恋
        二、改写和删除:深化爱情的离场
        本节小结
    第二节 鹿兆鹏与白灵[+爱情+婚姻+性爱]话语修辞重构
        一、增写:铺垫两人的结合
        二、改写:深化“革命+爱情”模式
        三、删除:弱化写意式性爱
        四、改写:迎合接受心理
        本节小结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主要观点
    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1:“婚姻·性爱·爱情”话语重构详表(附件)
附录2:《白鹿原》小说及影视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叙事、抒情与话语权力——评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江苏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1979-2019)[D]. 张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越战争题材小说研究(1979-1999)[D]. 孔冲.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1)
  • [4]“后革命”视阈下《夜幕下的哈尔滨》革命叙事研究[D]. 黄爽.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D]. 卫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D]. 蓝善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新时代政论片创新路径研究 ——以央视十九大系列政论片为例[D]. 刘博闻.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白鹿原》电视剧本对小说“婚姻·性爱·爱情”话语的修辞重构研究[D]. 林月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叙事力、抒情力和话语权——评电视剧《誓言无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