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来源看宋代科举史料的价值

从史料来源看宋代科举史料的价值

一、从史料来源看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邓孟青,杨蕤[1](2021)在《宋代笔记整理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宋代笔记数量庞大、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史籍整理、文献研究两个维度。在宋代笔记的整理层面,点校出版的笔记数量明显增多;高质量的点校本为史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出版的笔记整理本不断更新笔记的定义和分类方式,推动"笔记"概念界定和分类朝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但在笔记校订和考证上仍有提升余地。在研究层面,相比文学领域的热烈讨论,宋代笔记的史学价值仍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其在补史、历史细节、区域史和民族史等方面的意义仍值得关注。

钱超[2](2021)在《宋人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 ——以宋人笔记为例》文中提出

李想[3](2020)在《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末元初社会剧烈动荡,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与繁荣的社会文化生活深刻影响着各类文学作品的发展,其中琐闻类笔记由于兼记历史琐闻与社会琐闻的特性,与当时之时代氛围尤为契合,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属中国古代琐闻类笔记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本文立足于宋末元初的独特时代背景,以琐闻类笔记作为研究中心,从政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思潮、创作者身份等方面入手,通过文本内部的挖掘,力图探究琐闻类笔记在宋末元初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性。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以及附录“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宋末元初考据辩证类笔记”、“宋末元初小说故事类笔记”构成。在展开具体论述之前,首先对所涉及的“笔记”、“笔记小说”、“小说”等概念进行一定的辨析,总结前人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抓住笔记文体从广义小说中来,而又独立于狭义小说的价值,作为论述其文学性与史学性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整体上探讨宋末元初笔记的分类与特点,本文在总结各种分类标准后,以刘叶秋先生的历史琐闻类、小说故事类、考据辩证类为基础,结合宋末元初的具体作品,从其兼及历史琐闻与社会琐闻的独特性着手,分析“琐闻类笔记”的特点。第三章以宋末元初危亡之局势与高度繁荣的社会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分析琐闻类笔记在这种内外冲突下,内容上所展现的丰富性。同时理学思潮的深刻影响,又为这一时期的琐闻类笔记注入了全新的色彩。第四章为承上启下的部分,独特的时代背景带来了学术下移与文人阶层的多元化,就琐闻类笔记的作者而言同样如此。身份的多元化导致了创作视角的多元,与前代作品相比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极大增强,体现了这一时期琐闻类笔记最独特的价值所在。第五、六章主要谈论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在文学与史学上的价值,其中文学上的叙述特点与技巧,史学上的“补史”价值,以多元化视角为主线分布左右。在由外至内对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其创作既是出于“补正史之阙”的需要,又因为时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历史琐闻与社会琐闻并举的独特样貌,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俗文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展现着历时性与共时性并进的特征。而史学观念的多元化,更是与宋代史学义理化趋向、考据化趋向直接相关,并具有鲜明的危亡意识。这种交融使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以兼具文史、多元视角的方式展现着其独特价值。

郭梁锦[4](2017)在《宋代笔记演艺文献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人的笔记数量庞大,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官方统计现存的宋人笔记多达五百多种。这些笔记中详细记载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众多领域的发展状况,这对我们全面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有很大史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宋代笔记中关于演艺方面记载的文献有很多,本文主要以宋代的说唱伎艺、歌舞伎艺、百戏伎艺、乐人、乐曲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及周边国家的演艺状况这六个方面为重点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论述宋代的演艺在中国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起到的作用。说唱伎艺类主要包括宋人“说话”四家、合生、商谜、像声等以说为主的伎艺,以及小唱、嘌唱、诸宫调、宋杂剧、鼓子词等以唱为主的伎艺这两大类。歌舞伎艺类分为宫廷雅乐、燕乐活动中的歌舞和民间各种活动中的歌舞两大部分。百戏伎艺类,主要包括傀儡戏、影戏、水戏以及杂技、幻术、体育竞技等表演项目。乐人部分主要对乐妓的分类、活动范围、活动特征、与当时文人墨客交往的情况,以及对其他类官方乐工、非官方乐工活动情况的分类研究,可以看出诸色伎艺人在当时的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宋代笔记中乐曲史料文献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些民间以及宫廷乐曲的性质与使用情况。此外,宋代笔记中还记载了当时西南、契丹、女真以及高丽国等民族演艺活动的一些信息,这是我们研究宋代与周边民族在文化艺术方面交流情况的宝贵资料。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将《全宋笔记》中关于演艺的文献,放在宋时期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努力对当时的本体类、体裁类、思想类、活动类等演艺文献史料进行仔细整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宋时期的演艺活动的整体状况,从而进一步来推断宋代演艺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李东辉[5](2016)在《宋人笔记中的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主要着眼于全局,从整体视野下俯瞰宋人笔记中对于唐代的认识,从宋人对唐代政治制度方面以馆阁制度为例、经济制度以陌钱和官员俸禄为例、科举选人方面以贡举程序和金花帖子为例以及其他方面如纪年方式、帝女后妃封号以及玉辂等方面对宋代承继和发展唐代制度进行总体概览,总体上把握宋人对唐代的认识。第二部分,从宋人笔记中关于唐代帝王品评分析这一角度入手,从宋人对唐各代帝王的总体评价出发,并以唐太宗以及唐玄宗为例加以品评,从宋人对二者的对比评价中加以认识。第三部分,从宋人笔记中大量的关于唐代史事的认识角度出发,对宋人的历史观念进行研究,从宋人对唐的总体认识以及唐宋对比中宋人的态度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以此总结宋人的历史观念。第四部分,从宋人对记载唐代史事文本认识这一角度出发,以当朝人编修的《新唐书》为例,从纂修背景以及宋人对《新唐书》的不同理解出发,从中了解宋人眼中的《新唐书》。

鄢洁[6](2016)在《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两宋时期的文学体裁丰富多彩,其中笔记是宋代文人撰写较多的一种文体。笔记多为记录作者本人亲历亲闻之事,或读书之后的有感而发,记载详实,内容丰富。宋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习医风气蔚然盛行,“儒而知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此背景下,药物学内容也成为了文人创作所包含的素材之一,因此在部分宋人笔记中可见到药物学相关记述。本文通过浏览并辑录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学相关文献,以期在保存相关药物史料原始面貌的同时,揭示出宋代笔记小说中所载药物文献的价值,并分析宋代药物学的普及和流传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宋代药物发展史提供了参考。方法:本论文写作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学研究方法,在全面浏览辑录材料的基础上,对相关药物学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从分布特征、内容特点以及所体现出的宋代药物学发展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笔者浏览了《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宋代笔记小说》《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宋元笔记》《全宋笔记》《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四套丛书现已收录的宋代笔记小说,以及部分被广泛认可、作为单行本发行,而丛书未收的宋代笔记360种,从中爬梳出75种含有药物学内容的书目,共辑出药物文献285条,总计50324字。宋代笔记小说中药物相关文献的分布特点主要包括:药物学记载分布广泛而散在;同一部笔记中的药物学记载分散在不同章节;部分笔记将药物文献按类编入;记载同一药物的史料在不同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不同笔记中文献互相引用。本文将辑录出的所有药物学相关文献按内容分为九类,包括:药物名称;药物品种、产地及形态;药物考辨;药物炮制;药物功效与附方;外来药物;药铺药市;药事管理;其他。通过对九方面内容的深入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特点: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相关文献记载源自作者的生活经历,真实可信;宋代笔记小说中的部分药物史料填补了药物学上的空白;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学相关文献展现了当时社会药物学发展风貌。论文通过对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相关文献辑录整理及分类讨论,分析思考了宋朝时期药物学的整体发展情况。笔者尝试将笔记小说体现出的宋代药物学发展特征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对药物资源品种的重视;煮散剂的流行;香药的盛行;药物流通的兴盛;药品生产销售的政府介入。结论: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分布广泛而零散,有同一药物多次被描述现象,并有文献相互引用状况存在。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涉及宋代药物学发展多方面的内容。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记载较为可信,部分史料被后世着名医药学书籍收录。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体现了宋代药物学发展的部分特征。

张会[7](2015)在《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辨正价值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宋代文人拥有丰富的科举经历,在创作的笔记类作品中,有较多他们亲见亲闻的科举题材,而宋代文人中普遍的的史官意识,使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以及补史价值,还有对科举史料的辩正和对科举制度源流沿革的辨析,具有较高的史料辨证价值。

陈文祥[8](2015)在《宋人史料笔记的史学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宋人史料笔记是宋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代史学繁荣发展的表现之一。宋人史料笔记内容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生动的记录了宋代社会。宋人史料笔记的作者包括了社会各阶层的精英,在朝、在野、隐逸与佛道中人都有。史料笔记在宋代大为发展,笔记中主要是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成就突出,史料笔记中呈现出的“经世”意识,是宋代史学发展的表征之一。史学的资鉴戒和行教化目的在史料笔记中有明显的体现;对于史学自身发展,宋人史料笔记中保存下来的史实,不仅可以传示后世,而且可以补充正史的缺略,对今天校勘诸正史与其他私家所着史书意义重大。但对于宋人史料笔记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是后世学者研究、使用时必须注意辨别的。

付婷[9](2015)在《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资料的文献价值》文中指出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有关明代科举制度的着述数不胜数,但因种种原因,正史中有些内容的记载或不够详尽,或存在讹误,给我们今日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明代笔记小说中存在不少与科举相关的记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史之不足。本文试对明笔记小说中的科举史料进行探究,分析其基本情况和文献价值,以期能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利用有所裨益。因此,本文以明代科举制度为本,探讨了明代笔记小说中有关科举资料对明代科举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其文献价值。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明代笔记小说概述。第二部分,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人物史料。第三部分,明代笔记小说中所见科举内容分类介绍。第四部分,明代笔记小说中关于科举制度资料的文献价值,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表明了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制度的文献价值。

刘艺模[10](2014)在《《四朝闻见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绍翁所着的《四朝闻见录》是一部南宋文人笔记,全书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一共二百零七条记叙,详载了南宋前四朝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朝的事迹。作者作为南宋前期的人物,当代人来叙述南宋历史,所做的记载多来自与亲眼所见或者亲耳所闻,具有极高的采信度,而且其中蕴含了非常多的有关南宋社会各个方面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史学价值,这些记叙包括了政治、文化和社会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人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南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但是历代学者对于《四朝闻见录》的评价都不太高,认为其记载过于繁杂,《四库全书》中也将其收录在小说家中。本文笔者从《四朝闻见录》作者的生平考略、成书背景、编纂情况、版本考述、史料价值等方面入手,展开对于《四朝闻见录》的专题研究,揭示此书的文献学价值。全文的主体内容,可以分为如下三章:第一章,首先着重对于《四朝闻见录》作者叶绍翁的生平做一个简单梳理,对作者生平的考察对于我们探讨《四朝闻见录》的史料价值有着莫大的意义。叶绍翁此人,宋史无传,但可能曾在朝廷担任过小官。其次考察《四朝闻见录》的成书背景与版本流传状况。第二章,主要针对《四朝闻见录》的编纂体例、名称由来、记事原则以及内容特点进行整理,从结构上把握《四朝闻见录》的文献学价值。第三章,重点阐述《四朝闻见录》的学术价值,第一节通过与其他典籍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其对于历史资料完善所做的贡献;第二节则是通过对书中某些条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南宋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反映,为我们研究南宋政治、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第三节则是指出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从史料来源看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史料来源看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笔记整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籍整理与出版
二、史料梳理与研究
三、研究特点与展望

(3)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2.宋末元初笔记分类与琐闻类笔记特点
    2.1 宋末元初笔记的分类
    2.2 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的特点
3.宋末元初的时代背景与琐闻类笔记创作之关系
    3.1 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与琐闻类笔记创作
    3.2 高度繁荣的社会文化生活与琐闻类笔记创作
    3.3 宋末理学思潮下的琐闻类笔记创作
        3.3.1 理学观念中的琐闻类笔记
        3.3.2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琐闻类笔记创作
        3.3.3 琐闻类笔记中对宋末危局与理学关系的探究
4.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
    4.1 创作者身份特点与变化
        4.1.1 宋末学术下移与文人阶层多元化
        4.1.2 创作者身份变化及原因
    4.2 元初遗民文人的琐闻类笔记创作
5.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的文学手法与文学价值
    5.1 琐闻类笔记中的叙述特点
    5.2 琐闻类笔记的叙述技巧
        5.2.1 预言
        5.2.2 因果相应
        5.2.3 设悬念
    5.3 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的文学价值
        5.3.1 文学史料价值
        5.3.2 多样化的文学观念
6.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的多样史观与史学价值
    6.1 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的多样史观
        6.1.1 宋末史学趋向影响下的创作
        6.1.2 史学批评观点的多样性
    6.2 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的“补史”价值
        6.2.1 补朝堂轶闻
        6.2.2 补民间社会“小史”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件

(4)宋代笔记演艺文献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宋代笔记文本、定义、种类、价值等方面的研究
        1.3.2 宋代笔记中演艺史料某方面材料的集中研究
        1.3.3 宋代笔记中与演艺史料有关的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2 宋代笔记中说唱伎艺演艺文献价值研究
    2.1 以说为主的说唱伎艺
        2.1.1 宋人“说话”伎艺
        2.1.2 合生、商谜
        2.1.3 说诨话与学像声
    2.2 以唱为主的说唱伎艺
        2.2.1 词
        2.2.2 小唱、嘌唱
        2.2.3 叫声、货郎儿
        2.2.4 耍令、番曲
        2.2.5 唱赚、诸宫调
        2.2.6 宋杂剧
        2.2.7 陶真、涯词、鼓子词
    2.3 宋代说唱伎艺人及其活动
        2.3.1 宋代笔记中记载的说唱伎艺人
        2.3.2 说唱伎艺人的竞争状态
        2.3.3 说唱伎艺人的精神状态
        2.3.4 说唱伎艺人的管理与组织
3 宋代笔记中歌舞演艺文献价值研究
    3.1 宫廷歌舞演艺文献价值
        3.1.1 雅乐活动中的歌舞
        3.1.2 燕乐活动中的歌舞
    3.2 民间歌舞演艺文献价值
        3.2.1 民间歌舞演出的地点
        3.2.2 民间歌舞演出的时间
    3.3 宋代歌舞的活动特征及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
        3.3.1 宋代歌舞的商业化、世俗化特征
        3.3.2 宋代歌舞的情节化、戏剧化特征
        3.3.3 宋代歌舞伎艺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
4 宋代笔记中傀儡戏、影戏、百戏演艺文献价值研究
    4.1 傀儡戏和影戏文献
        4.1.1 傀儡戏
        4.1.2 影戏
    4.2 其它百戏活动文献
        4.2.1 水戏
        4.2.2 幻术
5 宋代笔记中乐人文献价值研究
    5.1 笔记中的乐妓文献价值
        5.1.1 乐妓的类别与活动范围
        5.1.2 文人雅士与乐妓的交往
    5.2 笔记中的其他乐工文献价值
        5.2.1 官方乐工的类别与活动范围
        5.2.2 非官方乐工类别与活动范围
    5.3 宋代乐人的活动的特征
        5.3.1 演出的专业性
        5.3.3 演出的开放性
        5.3.4 演出的商业性
6 宋代笔记中乐曲文献价值研究
    6.1 笔记中的乐曲文献整理
    6.2 笔记中的乐曲文献价值研究
        6.2.1 民间乐曲文献
        6.2.2 教坊乐曲文献
    6.3 笔记中乐曲考辨文献价值研究
        6.3.1 笔记中乐曲考辨文献整理
        6.3.2 乐曲考辨文献价值研究
7 宋代笔记中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演艺文献价值研究
    7.1 少数民族演艺文献价值研究
        7.1.1 西南少数民族演艺活动相关文献
        7.1.2 女真族演艺活动相关文献
        7.1.3 契丹族演艺活动相关文献
    7.2 周边国家演艺文献价值研究
        7.2.1 高丽国演艺活动相关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宋人笔记中的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1、选题缘起
        2、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笔记”、“小说”、“笔记小说”概念回顾
        2、宋人笔记的文献整理情况概览
        3、宋人笔记文本内容的研究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循唐故事”——宋人对唐制的承继和发展
    (一) 政治制度方面——以馆阁制度为例
    (二) 经济方面
        1、陌钱
        2、官员俸禄
    (三) 科举选人方面
        1、贡举程序
        2、金花帖子
    (四) 其他方面
        1、纪年方式
        2、帝女后妃封号
        3、玉辂
二、宋人对唐帝王的品评
    (一) 对唐各代帝王总体评价
    (二) 唐太宗品评
        1、言论方面
        2、行为方面
    (三) 唐玄宗品评
        1、失贞观之法度、风俗
        2、好大喜功
        3、无心治天下
        4、明皇好恶
    (四) 唐太宗、唐玄宗对比评价
三、宋人的历史、人生观念
    (一) 总体观念
        1、世事不可料与尽人事
        2、音乐预兆观念
        3、幸与不幸、福祸、命与时等人生思考
        4、忠邪果报观念
    (二) 唐宋对比观念
        1、宋不如唐观念
        2、宋胜于唐观念
        3、唐事镜鉴
四、唐史文本研究——以《新唐书》为例
    (一) 《新唐书》的纂修背景与过程
    (二) 宋人对《新唐书》的态度
        1、信《新唐书》之实
        2、质《新唐书》之疑
        3、补《新唐书》之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宋代笔记研究
    2 历代笔记小说中的医药学资料研究
    3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医药学资料研究
    4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学资料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1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分布概况
        1.1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数量
        1.2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分布
        1.3 小结
    2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分析
        2.1 药物名称
        2.2 药物品种、产地及形态
        2.3 药物考辨
        2.4 药物炮制
        2.5 药物功效与附方
        2.6 外来药物
        2.7 药铺药市
        2.8 药事管理
        2.9 其他
        2.10 小结
    3 笔记小说中所体现的宋代药物学发展特征
        3.1 对药物资源品种的重视
        3.2 煮散剂的流行
        3.3 香药的盛行
        3.4 药物流通的兴盛
        3.5 药品生产销售的政府介入
        3.6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汇编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辨正价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宋人笔记中对科举史料的辨正
    1.1 对宋人笔记中提及登科名录的考辨
    1.2 科举考试过程中涉及官职的考辨
    1.3 殿试史料的考辨
2 对科举制度源流沿革的辨析

(8)宋人史料笔记的史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整理校订出版的宋人笔记
        二、笔记研究专着
        三、单篇论文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宋代私家史学与史料笔记
    第一节 宋代私家史学的兴盛
        一、官方史学背景下的私家史学
        二、私家史学成就显着
    第二节 宋代私家史学中的史料笔记
        一、史料笔记的作者群
        二、史料笔记的内容
第二章 宋人史料笔记中的史学意识
    第一节 宋人史料笔记中的“经世之用”意识
        一、“行教化”意识
        二、“资鉴戒”意识
    第二节 宋人史料笔记中的“史学之用”意识
        一、补史之阙
        二、备遗忘以传后世
第三章 宋人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与缺陷
    第一节 宋人史料笔记的史料价值
        一、备它史之采择
        二、补正史之不足
        三、校它史之记载
    第二节 笔记的缺陷
        一、浓重的党派立场
        二、参差复杂的史料来源
        三、信笔杂录的书写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资料的文献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明代笔记小说概述
    1.1 “笔记”与“笔记小说”
        1.1.1 笔记与“笔记小说”的区别
        1.1.2 笔记小说的特点
        1.1.3 笔记小说(明代)的存世情况
    1.2 明代笔记小说的资料来源
        1.2.1 宋元及前人的旧籍
        1.2.2 明代人作品
        1.2.3 其它(作者所目见之金石、遗物等)
        1.2.4 亲历亲闻与轶闻
    1.3 明代笔记小说数量及分类
        1.3.1 明代笔记小说数量统计
        1.3.2 明代笔记小说“世井化”的趋向
        1.3.3 明代笔记小说大致分类
    1.4 明代笔记小说中作者与科举考试的渊源
        1.4.1 参加过科举考试并考取进士或举人
        1.4.2 举荐为官
        1.4.3 终生不仕
        1.4.4 仕而辞官隐居
2 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人物史料
    2.1 科举对尚未中举士人的影响
        2.1.1 神魔观念的影响
        2.1.2 女性角色的影响
        2.1.3 家族利益的影响
        2.1.4 个人主观意愿的影响
        2.1.5 其他
    2.2 科举对中举士人的影响
3 明代笔记小说中所见科举内容分类介绍
    3.1 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资料的分类
        3.1.1 反映科举制度的资料
        3.1.2 反映科举人物的资料
        3.1.3 反映科举民俗的资料
        3.1.4 其他类别
    3.2 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制度的沿袭与改革
        3.2.1 明代科举制度下学子入仕之艰
        3.2.2 洪武科举设科
        3.2.2.1 明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3.2.2.2 进士与“庶吉士”
        3.2.2.3 不为士人所重的国子监监生
    3.3 明代笔记小说中与科举制度有关的几个现象
        3.3.1 儒家着作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向标
        3.3.2 科举试前的“梦兆”
        3.3.3 诗中的“魁谶”
    3.4 明代注重科举制度的现实状况
4 明代笔记小说中关于科举制度资料的文献价值
    4.1 近乎“实录”的科举资料篇章
        4.1.1 士人传记资料
        4.1.2 再现科举史实细节
    4.2 载事详细,可补阙漏
        4.2.1 弥补史书之阙
        4.2.1.1 史实之阙
        4.2.1.2 文献之阙
        4.2.2 考究地名之实
        4.2.3 其他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四朝闻见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四朝闻见录》之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及版本流传情况
    第一节 《四朝闻见录》的作者生平
    第二节 《四朝闻见录》的成书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文化背景
    第三节 《四朝闻见录》的着录与版本流传情况
第二章 《四朝闻见录》的名称、体例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四朝闻见录》的形式体例
    第二节 《四朝闻见录》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四朝闻见录》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四朝闻见录》与史籍及其他典籍的对比研究
    第二节 《四朝闻见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反映
        一、《四朝闻见录》对南宋国家政治生活的反映
        二、《四朝闻见录》对南宋社会生活的反映
        三、《四朝闻见录》对南宋学术文化发展的反映
    第三节 《四朝闻见录》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史料来源看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笔记整理研究综述[J]. 邓孟青,杨蕤. 西夏研究, 2021(03)
  • [2]宋人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 ——以宋人笔记为例[D]. 钱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宋末元初琐闻类笔记研究[D]. 李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4]宋代笔记演艺文献价值研究[D]. 郭梁锦.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5]宋人笔记中的唐研究[D]. 李东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物文献研究[D]. 鄢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宋人笔记中科举史料的辨正价值初探[J]. 张会.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8]宋人史料笔记的史学价值研究[D]. 陈文祥.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
  • [9]明代笔记小说中科举资料的文献价值[D]. 付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四朝闻见录》研究[D]. 刘艺模.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从史料来源看宋代科举史料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