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民族文化潜力,推进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

挖掘民族文化潜力,推进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

一、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肖怡然[1](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莉[2](2021)在《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文中认为解决好14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必须守住耕地保护这条底线。在我国山区耕地资源尤为短缺的背景下,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凸显,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到区域社会稳定。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是四川省西部藏族的聚居区,也是西藏高原藏族聚居区的东部前缘。论文针对岷江上游独特的地理背景,综合应用POI大数据、地统计学和Marxan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揭示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并明确不同情境下耕地的优先保护区。研究结果可为山区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保护提供指导。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岷江上游耕地演变特征及趋势基于景观和斑块两组尺度,采用10m*10m粒度,以1995年和2005年的数据为基础,模拟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并进行了精度检验,整体精度和Kappa指数分别为0.883和0.865。结果表明,耕地主要沿河流零散分布,以平均每年4.40km2的速度增长。总体来看,理县、黑水耕地分布方向基本没有变化,茂县、汶川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松潘变化最大。从总体上看,松潘县耕地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速度逐年加快。在1995-2005年,耕地重心向西南移动0.26km/a;2005-2015年,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0.62km/a;2015-2025年,其重心将向东南移动,移动距离达到1.4km/a。(2)藏族聚居区耕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藏族聚居区耕地面积变化呈“N”字型,整体处于增加状态,增加145.99 hm2,增幅0.93%,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具体表现现在:低山聚居区耕地的信息熵维持在0.36左右,趋于稳定。1995-2025年预测表明,耕地面积变化呈倒“N”字型,面积减少23.77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草地建筑用地和林地。中山聚居区土地利用系统无序性先增加后降低,耕地面积呈“V”字型变化。耕地面积呈倒“V”减少,减少了173.68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高半山聚居信息熵维持在0.36-0.37,趋于稳定。耕地面积呈“N”字型逐渐增加,增加1025.77hm2,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高山聚居区耕地整体呈“V”字变化,减少822.60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换成林地(1262.48 hm2)、建筑用地和草地。高寒聚居区耕地整体呈“V”字变化,面积略微增加,增加140.26hm2,增幅13.73%,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3)耕地非农化演变及驱动力耕地的非农化主要发生在藏族聚居区的中心点附近。东部的非农化进度明显高于南部。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中,交通、水系等单因子的平均解释力要明显高于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其中路网密度因子解释力达到了67.3%,对耕地非农化分异的影响最为显着。影响理县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为:路网密度、距道路的距离、与距聚居区的距离和居名点密度。79%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比单个因子作用的影响程度大,呈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作用。(4)岷江上游典型藏族聚居区耕地优先保护区识别针对各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信息量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明确了理县地质灾害的危险性。POI数据反映了理县经济发展强度整体东快西慢,经济发展快的藏族聚居区主要在杂谷脑镇以北和甘堡乡以南,连片集中分布。在耕地保护比例为总面积0~100%下确定的耕地优先保护区占景观面积的57.37%~96.97%,随着保护目标由2.05*103km2增加到3.46*103km2,保护区斑块数量增加,耕地优先保护区更加广泛。

李治兵[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孟宝[5](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刘娅婧[6](2020)在《理县河谷型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适宜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对更好的实现国家关于“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岷江上游河谷地区的理县为例,针对聚落空间布局现状,结合自然、生态、社会等相关因素,应用聚落生态位的理论,在GIS技术支撑下建立理县乡村聚落空间数据库,并分析聚落的空间布局适宜性,能够为优化聚落空间布局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独特的河谷环境使理县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阶地边缘低缓地带。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并以河流为中心呈线性分布。(2)理县乡村聚落在规模空间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低密度大规模与高密度小规模共存”的结构规模特征。其中,人口总体呈现“东南集聚西北稀疏,与聚落密度同步”的分布特点;聚落呈现“数量庞大而规模较小”的特征。(3)在乡村聚落影响因素中,分析发现理县聚落主要分布在高程1500~2500m之间、0°~15°的缓坡地带;距离河流500m以内的聚落分布受河流因素影响明显;国道1000m范围涵盖了大约全县聚落总数的50%。(4)将聚落生态位的理论运用于适宜性评价中,构建理县乡村聚落适宜性评价模型。得出理县乡村聚落用地的总体适宜性不高,适宜性等级以中度适宜为主,适宜面积约占48.36%;低适宜度次之,面积占40.00%;高度适宜区域最少,面积仅为11.64%。此现象与理县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地质环境相吻合。(5)综合考虑聚落点空间布局模式,提出了优先发展型、维持现状型、限制发展型及异地搬迁型四种居民点布局调整模式并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措施建议。总之,通过对理县乡村聚落实地调查研究并分析其空间特征,从适宜性角度探索乡村聚落与各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尝试提出未来聚落发展的优化建议,为理县聚落找寻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同时也可为相似地区的乡村聚落规划提供参考。

唐文杰[7](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具体方针政策,也是对我国乡村进行保护的重要内容。乡村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综合体,包涵有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特征,构筑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对于传统村落的形成,并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其形成是与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保留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深刻的文化特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许多丰厚的传统文化来源于乡村,其中岷江流域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繁衍出具有古蜀特色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岷江流域的传统村落则正是蜀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融汇了该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承载着它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但是村落的空心化、村落的过度开发、乡土文化衰退等问题不断对村落的经济、文化、生态造成影响。传统村落是一个特殊的整体,结合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村落中有机融合、相互依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再次迎来了契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国家和各界的重视。本文按照“基础问题研究—区域格局与分布—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更新原则与策略”的层次结构对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进行文化更新研究,使传统村落的文化与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以期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进行文化更新研究。首先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找到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村落的联系主要在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引进以及基层组织5个方面。分析整理出岷江中下游的历史发展、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传承的文化等,选取汉阳场社区与兴隆里两个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更新。其次,深入剖析岷江中下游两个典型传统村落的现状。梳理出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的历史要素,总结出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的本土价值,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分析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空间肌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及村落的内部环境等状况,总结出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研究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更新思路。在有机更新理念和微更新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村落文化日渐式微和产业发展的问题上,总结出竹艺村和严家弯湾传统村落振兴成功经验,结合乡村振兴过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明确文化更新的思路要从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出发考虑,提出村落空间布局优化、公共空间更新、居住环境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4个方面的更新思路。最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汉阳场社区进行文化更新策略研究。在明确文化更新思路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更新原则:整体保护与发展原则、修旧如旧更新原则和区域联动更新原则。在汉阳场社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下,梳理其保护范围和保护框架,从村落整体布局优化、公共空间提升、重点建筑整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四个方面阐述汉阳场社区文化更新策略。

杨珊珊[8](2020)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人居环境建设及科学理论的完善一直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界研究视域内的焦点。而文化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义,各个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的自我迭代也深刻地影响到传统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探索。虽然人居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已得到理论界的广泛认同,但由于文化内涵宽泛,对文化与历史空间形态形成演变关系的认识偏差是历史城市在现代语境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的本质所在。因此,全面解析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形成演变过程背后的文化动因有利于传统城市营建智慧的进一步发掘以及当代城市所面临的困境的破解。地理环境复杂,文化主体多元、历史视角多维的宜宾古城,在地域文化方面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城市空间呈现城址多变、形态特征突出的营城特色。厘清宜宾纷繁复杂的文化事象、认知文化演进与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是本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文化生态学较为活态的研究视角、工具和理论架构将有利于对宜宾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及空间形态的演进有更为全面理性的认知。本文融贯文化生态学、形态学研究方法,用生物进化的眼光将城市历史空间环境视作一个开放、动态、整体的生态系统,建立类似地理生态圈层的文化生态层级系统,引入文化圈层、文化簇群、文化生态链、文化漂积、文化进化、文化生态位等概念,初步建立文化进化与空间演替的模式关系,并将宜宾放入西南边疆城市整体环境中对宜宾城市文化及空间的演进做阶段性划分。从“时间阶段的横截面”与“演进过程的纵断面”对各历史阶段宜宾的文化、历史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历时性的动态梳理,完整的呈现出宜宾历史空间的变化过程、形态格局、文化内涵。进而认识到文化演替是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的内生动力,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是地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漫长时空过程中交替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是时间、空间与文化三者关系的综合投影。最后本研究对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方法本身的反思及对当前宜宾文化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式进行简要思考,以期对当前宜宾历史空间文脉的延续与文化创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共生提供思路。

张江峰[9](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李静[10](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理县蒲溪沟羌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羌族聚落景观反映了羌族的社会、经济、宗教和文化秩序。传统羌族聚落景观与自然和谐统一,震后重建的羌族聚落景观对外部交往空间有了更多的考量,城镇化进程中的羌族聚落景观出现了羌民需求提升等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问题,也许从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上能得到答案。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采取文献查阅法、田野调查法和图示分析法,选取羌风保持最为完整的纯羌族聚居区理县蒲溪沟羌寨作为研究案例,从聚落空间形态、建筑景观、植物景观和文化景观四方面进行剖析,此外,对色尔寨和休溪寨的景观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和景观标志物进行重点研究,并对休溪寨景观做出感知评价和资源评价。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总结羌族传统聚落保护现状,分析各阶段羌族聚落景观特点,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羌族聚落景观发展模式,并就该背景下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原则、措施和景观设计方式做出解答。论文一共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立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第二章对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羌族聚落景观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并对聚落类型、聚落空间形态和聚落景观类型进行了说明。第三章对纯羌族聚居区理县蒲溪沟羌寨展开讨论,分析其区位和背景,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建筑景观、植物景观、文化景观和配套设施情况。第四章对蒲溪沟内的两个聚落——色尔寨和休溪寨进行深入研究,分别对其基本概况、空间布局、景观结构、景观标志物做出分析,同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形式对休溪寨的聚落景观做出感知评价和资源评价。第五章分析了羌族传统聚落保护现状,归纳了各阶段羌族聚落景观特点,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羌族聚落景观发展模式,并就该背景下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和措施做出了解答。第六章为景观保护与传承设计实践,将前述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行检验,从设计原则、设计目标、总体规划、节点设计四方面对休溪寨进行规划设计。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总结了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表达了对羌族聚落景观发展的美好愿景,指出了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不足。

二、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开展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篇章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岷江上游流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研究区选择依据
    2.2 岷江上游藏区
3 岷江上游耕地特征及演变趋势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3.1.1 评价模型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栅格数据的粒度效应
        3.2.2 未来耕地的分布
        3.2.3 流域范围内的耕地的时空演变规律
        3.2.4 基于藏族聚居区的耕地时空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
    4.1 典型样区
    4.2 分析方法
        4.2.1 空间全域自相关
        4.2.2 空间局部自相关
    4.3 结果分析
        4.3.1 耕地非农化的数量特征
        4.3.2 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
    5.1 研究区耕地的非农化驱动因素识别
        5.1.1 经济发展因素
        5.1.2 社会发展因素
        5.1.3 政策机制因素
    5.2 分析方法和数据
        5.2.1 基于乡镇单元的驱动力
        5.2.2 基于网格的驱动力
        5.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乡镇尺度的驱动力结果分析
        5.3.2 网格尺度的驱动力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藏族聚居区耕地优先保护区识别
    6.1 系统保护规划
    6.2 优先保护模型的构建
        6.2.1 基础模型
        6.2.2 模型的实现
    6.3 耕地优先保护的实现
        6.3.1 聚居区的灾害危险性
        6.3.2 经济发展强度
        6.3.3 耕地的优化保护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资料数据来源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1.1.2 生态旅游业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沟域经济理论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小结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环境特点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生态环境条件
        2.1.4 气候水文条件
    2.2 综合区位分析
        2.2.1 交通区位
        2.2.2 生态区位
        2.2.3 经济区位
        2.2.4 旅游区位
    2.3 历史人文背景
        2.3.1 历史沿革
        2.3.2 民族文化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2.5.1 政治环境因素
        2.5.2 自然条件因素
        2.5.3 社会发展因素
        2.5.4 经济环境因素
        2.5.5 科技水平因素
    小结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3.2.1 地理环境特殊
        3.2.2 生态环境脆弱
        3.2.3 社会环境复杂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小结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基本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指标权重
        4.2.2 指标总权重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4.3.3 建立评价模型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小结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5.1.1 战略地位显着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小结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6.1.3 发展基本原则
        6.1.4 产业发展路径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6.2.1 制度保障体系
        6.2.2 发展对策建议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致谢

(5)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目的
        1.2.3 选题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2.1.6 空间管治理论
        2.1.7 系统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3.1 宜宾市区位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3.3.1 明清时期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3.3.5 2010年至今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2.1 基本特征
        4.2.2 水平向特征
        4.2.3 垂直向特征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4.3.2 内部相关转移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4.1 经济发展驱动
        4.4.2 宏观政策驱动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5.2 评价的依据
        5.2.1 评价的原则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5.2.3 评价的方法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5.3.1 指标选择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6.1.1 空间冲突内涵
        6.1.2 空间冲突测度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6.2.3 冲突性分析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6.4.1 冲突测度
        6.4.2 冲突性分析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8.2.1 空间规划层面
        8.2.2 空间管制层面
        8.2.3 重点执行层面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的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理县河谷型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聚落空间分布研究现状
        1.3.2 河谷型聚落研究现状
        1.3.3 乡村聚落适宜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构造
        2.2.3 土地资源
    2.3 生态地质环境
        2.3.1 河流水文
        2.3.2 气候环境
        2.3.3 地质灾害
    2.4 人文社会条件
        2.4.1 人口民族分布
        2.4.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4.3 区位交通
        2.4.4 聚落基本情况
    2.5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2.5.1 数据来源
        2.5.2 技术路线
第3章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概况
        3.1.1 空间分布密度分析
        3.1.2 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3.1.3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2 乡村聚落规模结构分析
        3.2.1 聚落人口规模分析
        3.2.2 聚落用地规模分析
        3.2.3 聚落规模的空间差异
    3.3 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3.1 空间形态与聚落分布
        3.3.2 河谷型谷底聚落形态分析
        3.3.3 河谷型半山聚落形态分析
        3.3.4 河谷型高山聚落形态分析
第4章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空间分布
        4.1.1 高程因子分析
        4.1.2 坡度因子分析
        4.1.3 坡向因子分析
        4.1.4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4.2 生态环境影响下的聚落空间分布
        4.2.1 水源条件影响分析
        4.2.2 气候条件影响分析
        4.2.3 土地利用因素分析
    4.3 人文社会影响下的聚落空间分布
        4.3.1 社会经济对聚落的影响
        4.3.2 地域文化对聚落的影响
        4.3.3 道路交通对聚落的影响
第5章 理县乡村聚落适宜性评价及分析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总体思路
        5.1.2 评价指标的遴选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 评价指标的分级量化处理
        5.2.1 指标处理依据
        5.2.2 指标处理结果
        5.2.3 聚落适宜性评价结果
    5.3 乡村聚落适宜性评价及优化建议
        5.3.1 聚落适宜性分区评价
        5.3.2 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5.3.3 聚落点布局调整优化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表A
附表B

(7)乡村振兴背景下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研究动态总结
    1.4 相关概念
        1.4.1 传统村落
        1.4.2 文化更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乡村振兴战略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概况及关系研究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2.1.2 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联系
        2.1.3 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的问题
    2.2 岷江中下游概况
    2.3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概况
        2.3.1 基本概况
        2.3.2 形成背景
        2.3.3 文化资源概况
    2.4 岷江中下游与传统村落的关系研究
        2.4.1 数量关系
        2.4.2 空间关系
    2.5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特征分类
        2.5.1 传统村落的自然文化
        2.5.2 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与移民文化
        2.5.3 传统村落的商业文化
    2.6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2.6.1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布局
        2.6.2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街巷空间
        2.6.3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建筑空间
    2.7 本章小结
3 岷江中下游典型性传统村落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汉阳镇汉阳场社区现状
        3.1.1 汉阳镇基本概况
        3.1.2 总体空间形态分析
        3.1.3 村落建筑概况
        3.1.4 村落传统文化与空间的关系
    3.2 竹根镇兴隆里村现状
        3.2.1 竹根镇兴隆里村基本概况
        3.2.2 总体空间形态分析
        3.2.3 村落建筑概况
        3.2.4 村落传统文化与空间的关系
    3.3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本土价值分析
        3.3.1 村落选址格局
        3.3.2 村落传统建筑
        3.3.3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3.4 村落共性问题
        3.4.1 村落物质空间消失或变迁
        3.4.2 村落建筑老化受损及功能改变
        3.4.3 村落内部和周边环境有待提高
        3.4.4 周边建筑物对传统风貌的干扰
        3.4.5 村落传统文化传承受阻
    3.5 本章小结
4 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更新思路
    4.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4.1.1 战略分析
        4.1.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文化
    4.2 相关理论借鉴
        4.2.1 有机更新理论
        4.2.2 微更新理论
    4.3 相关案例分析
        4.3.1 崇州市道明竹艺村
        4.3.2 崇州市严家弯湾传统村落
        4.3.3 案例总结
    4.4 传统村落文化更新思路
        4.4.1 村落空间布局优化
        4.4.2 公共空间更新
        4.4.3 居住环境更新
        4.4.4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背景下汉阳场社区文化更新策略研究
    5.1 更新原则
        5.1.1 整体保护发展的原则
        5.1.2 修旧如旧的更新原则
        5.1.3 区域联动更新的原则
        5.1.4 保护与创新的原则
    5.2 汉阳场社区保护规划
        5.2.1 保护范围划定
        5.2.2 保护框架
    5.3 汉阳场社区文化更新策略
        5.3.1 村落整体布局优化
        5.3.2 公共空间提升
        5.3.3 重点建筑整治
        5.3.4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文化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1.1.2 现实背景:文化生态学研究工具运用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1.4.1 理论研究创新
        1.4.2 基础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文化生态学
        2.1.2 历史空间形态
        2.1.3 宜宾历史空间的界定
    2.2 研究综述
        2.2.1 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概况
        2.2.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历史城市相关研究概况
        2.2.3 宜宾古城相关研究
第三章 宜宾历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构
    3.1 文化生态学研究视角的引入
        3.1.1 西南边疆历史城市研究的“区域史观”转向
        3.1.2 文化生态学对历史空间形态研究的阐释路径
    3.2 宜宾文化生态系统层级谱系建构
        3.2.1 文化生态圈与亚文化圈
        3.2.2 文化生态簇与文化生态链
    3.3 宜宾文化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式
        3.3.1 文化“漂积、进化”原理
        3.3.2 以文化生态位为标尺的核心文化演替与空间演化关系
    3.4 宜宾营城特色的审视及文化生态演化的历史分期
        3.4.1 历史沿革与营城历程的概述
        3.4.2 城市特质的审视
        3.4.3 区域整体视野观照下的宜宾文化生态演化的历史分期
    小结
第四章 生态进化观下的宜宾文化生态环境及空间历时态演化分析
    4.1 宜宾文化萌发时期:原生文化的漂积概况
        4.1.1 宜宾萌发的历史地理条件
        4.1.2 多元的原生民族文化
        4.1.3 朴素的族群意识下民族聚居地的选择
    4.2 戍边立城时期:中原文化的强势入侵与空间雏形初现
        4.2.1 国家意志推动下“西南半壁”军政中心的形成
        4.2.2 凿山开道:文化生态链的贯通与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4.2.3 募民迁入:人口变迁与民族文化置换
        4.2.4 置吏移民后土城格局初具
    4.3 江北时期:文化生态的生长、突变与空间跃迁
        4.3.1 迁址江北:防洪、防敌双重动力下的空间跃迁
        4.3.2 叙州新升“上州”:从“内地的边陲”到“边区的中心”
        4.3.3 “夷汉杂处”:民族商品贸易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文化繁荣
    4.4 山城时期:战争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据险围城
        4.4.1 宋蒙战争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
        4.4.2 迁址登高山:据险围城——抗元山城的修筑
    4.5 江城时期:文化交融与空间渐臻完善
        4.5.1 叙州府区域定位及角色改变:“改土归流”及“叙南卫”的设立
        4.5.2 明末清初宜宾的战乱、残破与移民开发带来的文化交融
        4.5.3 城址返迁三江口:宜宾城的历难重生与空间渐臻完善
    4.6 宜宾文化生态演变的谱系及文化推动力分析
        4.6.1 宜宾文化生态“原生-入侵-嬗变”谱系图
        4.6.2 宜宾文化生态演变的推动力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宜宾历史空间形态的系统分析
    5.1 地理文化影响下历代城址动态调整的自主性
        5.1.1 历代城址动态调整的生态观
        5.1.2 历代城址与区域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
    5.2 江城时期整体空间秩序
        5.2.1 因势赋形的城池平面形态
        5.2.2 通衢四达的街道架构
        5.2.3 因时立形的功能布局
    5.3 “形意相关”的人文空间形态格局
        5.3.1 妙收山水的文境
        5.3.2 得景随形的文轴
        5.3.3 “不居中双中心”的文治空间
        5.3.4 “崇中尚上”的文教空间
    5.4 宜宾历史空间形态营造的传统智慧
        5.4.1 因地制宜的生态营城智慧
        5.4.2 顺天应人的传统建设智慧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核心文化生态位标尺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6.1.1 地理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潜移默化
        6.1.2 制度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主导推动
        6.1.3 精神文化生态位对历史空间形态的内在渗透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6.2.1 宜宾历史空间形态研究对当前城市建设的启示
        6.2.2 研究方法的反思
        6.2.3 不足和研究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理县蒲溪沟羌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灾后重建对羌族聚落的影响
        1.1.2 城镇化进程对羌族聚落的影响
        1.1.3 灾后重建和城镇化进程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变化
        1.1.4 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羌族的研究
        1.2.2 对羌族聚落的研究
        1.2.3 对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聚落
        1.4.2 景观
        1.4.3 聚落景观
        1.4.4 乡村振兴战略
    1.5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羌族聚落景观特征
    2.1 基本概况
        2.1.1 自然背景
        2.1.2 人文背景
    2.2 聚落类型
        2.2.1 按地貌分类
        2.2.2 按区位分类
        2.2.3 按功能分类
    2.3 聚落空间形态
        2.3.1 水平平面视角的空间形态
        2.3.2 垂直剖面视角的空间形态
        2.3.3 空间边界
    2.4 景观类型
        2.4.1 聚居景观
        2.4.2 自然风貌景观
        2.4.3 农业生产景观
    2.5 小结
第三章 蒲溪沟羌族聚落景观总体特征
    3.1 基本概况
        3.1.1 区位
        3.1.2 背景
    3.2 空间分布
        3.2.1 总体结构
        3.2.2 社会功能
        3.2.3 交通系统
        3.2.4 竖向空间
        3.2.5 聚落朝向
    3.3 建筑景观
        3.3.1 传统建筑景观
        3.3.2 建筑的更新
    3.4 植物景观
        3.4.1 植被类型与分布区域
        3.4.2 植物种类
        3.4.3 常见植物种类统计
    3.5 文化景观
    3.6 配套设施
    3.7 小结
第四章 蒲溪沟色尔寨与休溪寨聚落景观特征
    4.1 色尔寨
        4.1.1 基本概况
        4.1.2 空间布局
        4.1.3 景观结构
        4.1.4 景观标志物
    4.2 休溪寨
        4.2.1 基本概况
        4.2.2 空间布局
        4.2.3 景观结构
        4.2.4 景观标志物
        4.2.5 休溪寨聚落景观的感知评价
        4.2.6 休溪寨聚落景观的资源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羌族聚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5.1 羌族传统聚落保护现状
    5.2 羌族聚落景观的特点
        5.2.1 羌族传统聚落景观特点
        5.2.2 震后重建的羌族聚落景观特点
        5.2.3 城镇化进程中的羌族聚落景观特点
    5.3 羌族聚落景观发展模式
        5.3.1 现阶段传统村落景观发展模式
        5.3.2 适合羌族聚落的景观发展模式
    5.4 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措施
        5.4.1 保护与传承原则
        5.4.2 保护与传承措施
    5.5 小结
第六章 蒲溪沟休溪寨景观保护与传承设计
    6.1 设计原则
    6.2 设计目标
    6.3 总体规划
        6.3.1 空间布局
        6.3.2 景观结构
    6.4 节点设计
        6.4.1 节点“山野一宿”详细设计
        6.4.2 节点“云朵艺术馆”详细设计
    6.5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外来游人)
附录二 调查问卷(当地羌民)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D]. 陈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理县河谷型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适宜性研究[D]. 刘娅婧.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更新策略研究[D]. 唐文杰.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宜宾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杨珊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羌族聚落景观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理县蒲溪沟羌寨为例[D]. 李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挖掘民族文化潜力,推进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