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2卷总目录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2卷总目录

一、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二○○三年第二十二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菊[1](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潘逸炜[2](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刘爱华[3](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认为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钱馨平[4](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李翰琳[5](2020)在《明代名物文献题录》文中研究说明灿烂的明代文化承前启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之一,不管是在衣食住行,还是经济、文艺、民俗等各个方面,都有其无可替代的独特之处。名物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对明代名物文献的研究,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目前名物学研究,多是碎片化的专书或专词研究,尚没有针对名物文献的系统性专门题录问世。基于此,本文选取目录学和名物学相结合的新颖角度,广泛地收集明代名物文献,沿袭《中国古籍总目》的科学分类,以名物文献题录的形式揭示明代名物文献的丰富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事迹、版本情况、序跋原文、书籍体例、内容、成书背景、考订真伪、补充逸闻轶事、品题是非等。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明本文的写作缘由与研究意义、名物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凡例部分对本文的编撰原则和体例进行了说明。正文部分将收集整理的106种明代名物文献,按其在《中国古籍总目》中的类别分归为经、史、子、集、丛5部,部下分类,类下分属。由于子部谱录类的器用之属和花木鸟兽之属所含文献种类繁杂,所以此两属下又再分小类。第一为经部,收录对各类经传进行名物诠释的专书,下分诗类、四书类、小学类。第二为史部,收录明代科学技术类名物文献与海外物产的名物文献,下分政书类、地理类。第三为子部,所涵盖明代名物文献种类最多,下分7类:兵家类收录有关兵器军械的名物文献。农家类下分综论之属、作物之属、园艺之属、牧养之属,收录有关农产品分类辨识与使用畜养的名物文献。医家类收录医用本草类名物文献。艺术类收录图文并茂的画谱类以及琴类名物文献。谱录类下分5属:汇编之属收录综合汇编的谱录类名物文献;器用之属包括有关器、杂物、文房、服饰、香类的名物文献;饮食之属收录与茶有关的名物文献;花木鸟兽之属包括花木鸟兽合编、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三小类;观赏之属收录有关观赏石品的名物文献。杂家类收录综汇闲适玩好之事物的名物文献。类书类收录名物专编之类书。第四为集部,仅收录屠本畯《离骚草木疏?》。第五为丛部,收录《总目》中未编入前四部,仅合录于各丛书子目的名物文献。最后是结语与索引。

邱铁鑫[6](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徐长生[7](2020)在《清代福建官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官刻,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家刻、坊刻共同构成了中国雕版刻书史的三大主体。清代福建的官刻,具有它独特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对它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明晰它在福建和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论文将史料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运用历史学(书籍史、印刷史)、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理论,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以刻书者为纲,对清代福建官刻的刻书者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各级官员、衙署和官办书院的考证;除了考证刻书者外,还例举了部分刻本,对其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刊刻情况、版本源流和藏佚情况等进行考证。其次,对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从刻书者的类型、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书板的贮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第三,对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进行分析。最后,对清代福建官刻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清代福建的官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弥补了以往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刻书者、版本学、目录学、传播学等方面亦有所突破,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于君涵[9](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朝初年,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日趋严重,海盗对沿海地区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严重威胁,明太祖朱元璋在漫长的沿海地区设立卫所、监造战船、训练水军,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较为完善的海防体系,在明朝前期、中期有效地进行了海上防御。明代中期以后,明政府重新加强海防,在广东沿海地区设置了六水寨,彼此呼应警戒,形成了以海防卫所为核心,以六水寨为枢纽,以巡检司为补充的海上防线,建立了完整、纵深的防御体系。广东明代海防军事聚落数量众多,是中国历史上建设海防边务、治理边疆国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海上主权的重要见证。现有的关于广东海防的研究多是基于考古学科的发现成果并对独立的单一聚落进行探究,研究领域的学科间联系紧密度较低,研究体系的层次上时空分割态较明显。因此,以建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历史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对广东海防军事聚落体系进行的多视野综合认知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今对广东海防军事聚落体系研究的某些空白。本文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的体系,并从建筑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理论,以GIS技术和多维比较法为研究基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逐一探讨了海防体系的建设建造、时空分布规律、选址因素、空间布局、防御性质等方面内容。首先在梳理明代海防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宏观历史层面,考察了广东海防聚落的建置沿革、防御范围、聚落遗存等问题;其次,从中观空间层面,逐一分析了广东海防体系的外部环境、构成要素、聚落层级及总体结构;再次,采用聚落考古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和GIS工具的运用,引入可达域的概念,对于广东海防体系中的镇、府、卫、所、水寨、烽传、驿递系统等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最后,从微观层面对广东各级海防军事聚落的形态规制、自身防御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防御性特点。

何素婷[10](2018)在《《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动机是寻找《总目》元别集提要中的“潜文本”(即历史语境)、疏理和重写元代文学史、完善《总目》元别集提要内容。为此,本文将立足于《总目》这一传统文献土壤,以元别集提要所呈现的诗文批评系统为对象,以205则元别集提要为文本基础,以文学观念考辨为方法,试图在与《总目》的对话中掘发和还原出元代诗文的真实面貌,补充和修正其元代诗文批评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元代诗文图景的绘制“添线加彩”,为重写元代文学史提供诗文格局和诗文面貌还原基础上的有力支撑。关于生成研究。从历时流变角度考察,《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定型是一个由文献学文本向文学文本不断靠近的过程。与层级起点之一的《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相比,《总目》信息量可谓是全面提升;与原始合成品《进呈存目》相比,《总目》观念性显着加强,但这种观念性尚呈点状;而与文渊阁库书提要相比,《总目》的诸多观念已是经过提炼而升级为高屋建瓴的认知和把握;从共时结构角度考察,元别集的着录原则是多加甄录,少为删薙;时间断限呈现出扩容现象、主观臆测、断限标准不一等特征;排列顺序体现出以“春秋笔法”寓褒贬的观念。《总目》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至少有六个方面:独崇风教、崇实黜虚、裨补史阙、消解思宋、褒奖气节和消泯门户。前三者可谓《总目》书写提要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标准,而后三者则体现出《总目》书写元别集提要时的特殊性。元别集提要撰写思想背后有更为深刻的考量:审核鹄的是为厘正而非禁毁;裨补史阙是为完善《元史》;崇实黜虚是为认同元代学术;消解思宋是为营建元王朝之向心力;褒奖气节是为塑造元人价值观;消泯门户是为凸显元人之敦朴。《总目》不断在按照清代官学认可的方式构建元代学术体系,其立场是宽容的、认同的和推崇的。关于版本研究。首先在版本视野角度,较以往的元人别集整理,《总目》有着版本视野上的优势,故其对元人别集的疏理和批评功不可没。但是,撰修《四库全书》时元别集的版本采源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盲区,其所采并非全视野版本:从版本采源角度探究馆臣的版本视野,发现元别集在采源上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这导致馆臣着录别集时的视野局限,此其一;馆臣采源的永乐大典本元别集被《总目》全部着录,尽管其中别集并非最佳版本,这说明馆臣着录永乐大典本元别集亦存在视野局限,此其二;馆臣疏于对内阁藏本元别集价值的发现,并疏于开掘,这是版本采源上的缺失,亦是馆臣着录元别集的视野局限,此其三;馆臣对于采源所及的元别集版本疏于采录,亦是馆臣视野局限的体现,此其四。其次看版本错讹。《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和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中存在所取非善本、私造版本、混淆版本和衍生讹误版本信息等问题,这或与馆臣的学术态度有关,或与版本视野局限有关,或与编纂工作的复杂纷繁有关,但亦不排除馆臣群体的学术观念和官学偏见之影响。再看《总目》视野下的四库本删序跋、附录现象。以《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信息为参照考察四库本,可知四库本删序现象不及想象或预估那般严重,故四库本元别集仍不无一定的版本价值。同时,四库本元别集虽有删序现象,但所占比例并不大,这说明删序并非四库本与四库底本分歧的最重要的原因,二者的分歧主要还在于所依据的版本本身的差异性。此观点为理解《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述版本与四库本的分歧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解的角度。关于文献征引研究。《总目》提要并非全为馆臣的独创性写作,准确地说,它是一则一则的微考证,通过援引各种类型的材料以考证某一事实、论证某一观点,这充分体现了乾嘉学术的考据精神。元别集提要征引视野之广阔、掘发之生僻以及搜罗之全面,为后世研究存留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文献资料和学术观点。但与此同时,《总目》文献征引中亦存在方法层面和意识层面两种不同类型的过失。元人别集提要征引频率较高的文献是《元史》《元诗选》以及序、跋、墓志及其它这三类,分项探究发现:第一,《元史》属于历史性文献,其特点主要是具有正统身份,而其缺点在其修撰之粗劣,《总目》征引《元史》时出现了四方面的不足:校写草率,生发讹误;曲解原意,失之千里;循名失实,流于形式;主观择取,服从主旨。第二,《元诗选》属于文学性文献,其特点是清初诗学流派纷争中的一家之言,而其缺点是有过誉之嫌。《总目》征引《元诗选》时亦出现了四方面的缺陷:直录文献时出现盲目与失考,遂以讹传讹;因禁毁祸及而存在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在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之中透露出一种身份焦虑;以儒为正统,体现出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第三,序、跋、墓志等是原初性文献,其特点是具有亲缘关系带来的真实性,而其缺点亦不免美饰之嫌。《总目》征引序、跋等文献亦存在四点遗憾:从源头追踪发现,其所引非序跋原文,而是转引他者;由视野探寻可知,提要的书写有时并未借鉴序跋已有的信息,从而导致书写的盲目性;于立场捕捉观之,提要主张异代定论,而回避序跋;讹误辨证则呈现误读原文,张冠李戴等。《总目》征引之“失”给予后世反思是:征引视野之广阔、文献解读力求合于着者本意,这才是文献征引与学术真实的良性关联方式。而当有开阔的文献视野和准确的文意解读后,还需要做的便是辨证,辨证的思维才是征引决断之核心。关于文学批评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所囊括的批评对象之众多、批评内容之细微以及批评视野之宏大,可谓史无前例,而其书写的元代文学史、批评史亦是独立而自成系统的。所不足的是,《总目》对元代文学史观的构建、对元文的辩诬和重塑以及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的表达和批评皆烙印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甚至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第一,从文学史观来看,《总目》以狭义“世运说”构建了元代文学史,以“革弊—极盛—流弊”的嬗变规律书写元代文学史。世运与文运相随的文学史固然有之,但对于元代文学而言,元季文学可谓蔚为大观。以“世运说”构建的元代文学史出现了悖论:一方面元季出现了乱世中的诗歌盛景,另一方面元中期亦不无盛世中的文弊,而这些元代文学图景皆被《总目》所遮蔽。第二,从元文来看,《总目》对明嘉靖中期以来的“元无文”论进行辩诬并重塑“元有文”的学说:以承唐、宋古文衣钵定义元文之本质;以突显文学宗主和大家构建元文之格局;以振衰起弊、承宋启明定位元文。此为中国古代文章史的演进扣接了重要一环,使得宋文、明文之间的历时性源流脉络更为明确而清晰。《总目》的功劳背后亦不无缺憾:身处独崇儒学、一尊程朱的乾嘉思想生态,馆臣对元文的批评和塑造难以从思想的桎梏中超脱,故而导致“道”凌驾于“文”批评范式的形成,是为其一;《总目》对元文的塑造而忽略了指瑕,进而掩盖了元文内部的演进逻辑,是为其二。第三,从元诗来看,《总目》对元诗“纤秾缛丽之习”观点的表达暴露出矛盾和悖谬之处:首先,在时间范畴上,《总目》在限定“纤秾缛丽之习”时,出现了“元代”和“元季”的混用。而将“纤秾缛丽之习”确定在“元季”这一阶段,是《总目》有别于明清诸多评价的一种新的元诗批评观点;其次,在归属对象上,馆臣一方面认可“元末纤秾之习”应当是元季诗歌中的一股风气和浪潮,另一方面仅在顾瑛《玉山璞稿》提要一家提要中有明确的归属。《总目》此观点与表达显然悖谬,究其原因,与《总目》不得不遵从公论而取“元代纤秾靡丽”之论,又不得不践行其宏观批评上的“世运说”以塑造元代末世文运这一矛盾观念有关。最末,在风格品评上,与历来道统维护者一样,《总目》对“纤秾靡丽”诗风极力贬斥和批判,元代自不能免。而以此而鄙薄元诗的观点实有失公允:其一,《总目》弱化元诗众弊而集中强化元诗某一弊的做法,实有偏颇之嫌;其二,结合元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来看,“纤秾靡丽”是最具有元诗性的风格;其三,在诗学审美领域,元诗“纤秾靡丽”的另一种表达可以是元诗具有“才情风致”。关于影响研究。《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对元代目录文献着作的影响;一是对元代文学史书写和元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于前者而言,借鉴和接受中的辨证、订误、完善是主旋律;于后者而言,则整体呈现出两种情形的接受:第一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尚处于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初期,此时对于文学史的概念、框架尚未明晰,亦无先例可循,故此时文学史写作对《总目》元别集提要的依赖颇深;第二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学史的书写日趋成熟,文学史的书写体例和模式皆突破了提要式写作,并且观念上亦有颠覆性的冲击,但《总目》元别集提要所蕴藏的文学史批评话题和个案批评成果却仍是文学史书写时历久弥新的论争对象。而随着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本土化溯源趋势,《总目》元别集提要对后世目录学着作和文学史的写作影响将是久远而绵长的。

二、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二○○三年第二十二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二○○三年第二十二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小结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小结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1.3.1 普陀山
        1.3.2 空间叙事
        1.3.3 景观实践
    1.4 研究现状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5.2.2 翻山:妙庄严路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5.2.4 登高:香云路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7.3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3)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四、研究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一、经义类教材
        二、律政类教材
        三、礼制类教材
        四、告诫类教材
        五、文体类教材
        六、军事类教材
        七、科技类教材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4)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一、古代气象知识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三、古代观象机构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一、高校气象教育
        二、气象科研体系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四、传入动因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二、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结论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明代名物文献题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凡例
1.经部
    1.1 诗类
    1.2 四书类
    1.3 小学类
2.史部
    2.1 政书类
    2.2 地理类
3.子部
    3.1 兵家类
    3.2 农家类
        3.2.1 综论之属
        3.2.2 作物之属
        3.2.3 园艺之属
        3.2.4 牧养之属
    3.3 医家类
    3.4 艺术类
    3.5 谱录类
        3.5.1 汇编之属
        3.5.2 器用之属
        3.5.2.1 器
        3.5.2.2 杂物
        3.5.2.3 文房
        3.5.2.4 服饰
        3.5.2.5 香类
        3.5.3 饮食之属
        3.5.4 花木鸟兽之属
        3.5.4.1 合编
        3.5.4.2 花草树木
        3.5.4.3 鸟兽虫鱼
        3.5.5 观赏之属
    3.6 杂家类
    3.7 类书类
4.集部
5.丛部
结语
书名索引
作者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频次收藏单位简称表
附录二 名物文献丛书类版本收藏单位表
致谢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清代福建官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福建官刻的源流
    第一节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官刻
        一、宋代福建官刻的勃兴
        二、元代福建官刻的沉寂
        三、明代福建官刻的繁荣
    第二节 清代福建官刻的兴盛与式微
        一、清初福建官刻的停滞
        二、清中期福建官刻的恢复与兴盛
        三、清末福建官刻的式微
第二章 清代福建道以上各级官刻
    第一节 总督、巡抚、学政等刻书
        一、镇闽将军
        二、闽浙总督
        三、福建巡抚
        四、福建督学道、提督学院
        五、福建布政使司
        六、提督东营副总兵
        七、福建按察使司
    第二节 各道刻书
        一、福建盐法道
        二、分巡巡海兴泉永道
        三、分巡巡海汀漳龙道
        四、分巡延建邵道
        五、分巡台厦(湾)道
    第三节 晚清新设衙门刻书
        一、福建官书局
        二、福建通商总局
        三、总理船政事务衙门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州)、县官刻
    第一节 闽东地区
        一、福州府
        二、兴化府
        三、福宁府
    第二节 闽南地区
        一、泉州府
        二、漳州府
        三、永春州
    第三节 闽北地区
        一、延平府
        二、建宁府
        三、邵武府
    第四节 闽西地区
        一、汀州府
        二、龙岩州
    第五节 台湾地区
        一、南明郑氏时期(1661-1683)
        二、台湾府时期(1683-1888)
        三、附台湾行省时期(1888-1894)
第四章 清代福建官办书院与新式学校刻书
    第一节 书院的性质、功能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一、书院的性质和功能
        二、书院刻书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福州四大书院刻书
        一、鳌峰书院
        二、凤池书院
        三、正谊书院
        四、致用书院
    第三节 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
        一、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情况
        二、各府(州)、县官办书院刻书举例
    第四节 新式学校的出现及其刻书
        一、新式学校的出现
        二、新式学校的刻书
第五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特征
    第一节 版本和内容特征
        一、版本特征
        二、内容特征
    第二节 编纂、校对和刊刻
        一、官刻本的编纂
        二、官刻本的校勘
        三、官刻本的刊刻
    第三节 刻书者的类别
        一、各级官员
        二、各级衙署
        三、专门的刻书机构
        四、书院山长等
    第四节 资金的来源与使用
        一、官员刻书的资金来源
        二、方志刻的资金来源
        三、书院刻的资金来源
        四、官刻资金的使用
    第五节 刻工及其特点
        一、福建的刻工
        二、福建刻工的特点
        三、刻字费
    第六节 书板的贮藏与管理
        一、关于藏板的争议
        二、书板的贮藏
        三、藏板所有权的变更
        四、不许买卖
        五、官刻书板的命运
    第七节 活字及其优缺点
        一、福建的活字
        二、活字的优缺点
    第八节 官刻与家刻、坊刻之间的关系
        一、官刻与家刻的关系
        二、官刻与坊刻的关系
第六章 清代福建官刻本的传播
    第一节 统治者对刻书业的管理
        一、管制之书
        二、违碍之书
        三、党禁之书
    第二节 官刻本的传播渠道
        一、官方渠道
        二、非官方渠道
    第三节 官刻本的传播对象
        一、上层精英
        二、科举士子
        三、下层群众
第七章 清代福建官刻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巩固统治
    第二节 弘扬正学
    第三节 促进教育
    第四节 保存文献
    第五节 工艺传承
第八章 结论
附录1 知见清代福建官刻名录
附表2 清代福建建置沿革表
附表3 知见清代福建各级官员与衙署刻书统计表
附表4 知见清代福建刻工名讳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一、图书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四、在线数据
索引
    图索引
    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历史意义
        1.2.2 军事科技意义
        1.2.3 建筑艺术意义
        1.2.4 现实意义
        1.2.5 学术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明代海防史研究现状
        1.3.2 沿海聚落和军事聚落研究现状
        1.3.3 明代海防军事聚落研究现状
        1.3.4 港澳台及国外关于明代海防的研究
        1.3.5 广东地区海防研究现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依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手段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体系概述
    2.1 明代海防历史沿革
        2.1.1 明代海防的建立与背景
    2.2 广东海防体系发展概述
        2.2.1 明代以前的广东海防
        2.2.2 明初沿海卫所、巡检司、烽堠的建设与完善
        2.2.3 明代中叶六水寨的建立和海防设施的重整
        2.2.4 明代中叶广东海防体系变化
        2.2.5 明代后期海防制度变化
    2.3 明代广东海防聚落现状分析
        2.3.1 聚落遗存统计
        2.3.2 聚落地域分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空间布局特征
    3.1 GIS技术的引入
        3.1.1 面向卫所聚落时空分布研究的数据库构建
        3.1.2 面向海防聚落分布研究的GIS分析方法
        3.1.3 广东海防聚落密度分布与研究
    3.2 地形和环境因素
        3.2.1 海门、海口
        3.2.2 海岸线、岛屿
        3.2.3 气候因素
        3.2.4 沿海冲要
    3.3 “三路分守”的海防政策
    3.4 倭夷海寇问题
    3.5 城址环境因素
        3.5.1 自然地形
        3.5.2 水系资源
        3.5.3 出海距离
        3.5.4 聚落选址分类
    3.6 聚落空间分布规律
        3.6.1 分布数量
        3.6.2 分布密度
        3.6.3 卫所间距
        3.6.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聚落总体布局图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空间防御性研究
    4.1 海防军事聚落的防御性布局
        4.1.1 卫所的分段防守布局
        4.1.2 防御需求下的聚落可达域分析
        4.1.3 海防信息系统空间布局
    4.2 聚落的网状防御结构
        4.2.1 网状结构的四个层级
        4.2.2 各层级间的联动防御
    4.3 区域海防建置举例——明代潮州府的海防体系
        4.3.1 明代潮州海防聚落建置沿革
        4.3.2 明代潮州海防聚落建设布局与演变
        4.3.3 潮州海防军事编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形态特征及内部防御性
    5.1 明代广东各级军事聚落规模及形态量化分析
        5.1.1 各级军事聚落形态规制
        5.1.2 军事聚落城池规模比较
        5.1.3 军事聚落的平面轮廓特征
        5.1.4 聚落形态定量分析
    5.2 海防聚落的内部构成
        5.2.1 街巷系统
        5.2.2 民居建筑
        5.2.3 宗祠建筑
        5.2.4 宗教建筑
        5.2.5 聚落布局举例
    5.3 海防聚落自身的防御性
        5.3.1 以明广东海防军器为基础的聚落防御
        5.3.2 城池外围空间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生成研究
    第一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生成的“纵”与“横”
        一、历时流变:从提要分纂稿到《总目》定稿的文本层积
        二、共时编纂:扩容之态度与褒贬之旨归
    第二节 《总目》元别集提要书写的“捭”与“阖”
        一、厘正典籍:独宗儒学,排除异端
        二、标榜学风:崇实黜虚,重视根柢
        三、裨补史阙:完善史书,鉴元知清
        四、消解思宋:观念先行,阐释导向
        五、褒赞气节:表彰幽隐,砥砺风教
        六、消泯门户:遮蔽构争,塑造融合
    第三节 乾隆题御制诗与《金渊集》提要的被“定格”
        一、乾隆御题诗与《金渊集》提要之内在联系
        二、《金渊集》提要表述和观念的辨析
        三、“十二辰体”与乾隆偏爱之形成
    第四节 乾隆“反复其意”与杨维桢集提要的“修正”
        一、《铁崖古乐府》提要:从“遵公论”到“揣圣意”
        二、《东维子集》提要:从华夷之辨到正统之辨
第二章 《总目》着录元别集版本及所述版本之考辨
    第一节 版本采源与馆臣视野
    第二节 元别集版本及提要所述版本辨证
        一、所取非善
        二、私造版本
        三、混淆版本
        四、衍生讹误
    第三节 《总目》观照下的四库本序跋、附录删削现象探究
        一、四库本元别集所存序跋、附录之统计
        二、《总目》与库书不符之例举
        三、删除缘由之寻绎
第三章 《总目》元别集提要之征引考察
    第一节 元别集提要的征引概况
    第二节 《元史》:循其“名”,失其“实”
        一、校写草率,生发讹误
        二、曲解原意,失之千里
        三、循名失实,流于形式
        四、主观择取,服从主旨
    第三节 《元诗选》:文献与官学的游移
        一、以讹传讹:直录文献时的盲目与失考
        二、禁毁祸及:避替所致的混乱与断裂
        三、身份焦虑:变化之形态与不变之回护
        四、儒为正统:显此隐彼间的主观强制
    第四节 序跋及其他:回避自觉和价值缺失
        一、源头追踪:非见序跋,转引他者
        二、视野探寻:独立书写,序跋缺位
        三、立场捕捉:异代定论,回避序跋
        四、讹误辨证:误读原文,难圆其说
    第五节 征引得失论
第四章 《总目》元代文学批评之批评
    第一节 “世运说”:《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悖论
        一、“世运说”文学批评之内涵和演变
        二、革弊—极盛—流弊:“世运说”观念下的元代文学史书写
        三、被遮蔽的图景:《总目》元代文学史建构之局限
    第二节 从“元无文”到“元有文”——《总目》对元文的辩诬与重塑..
        一、肇始于明嘉靖中期的“元无文”观念及其逻辑
        二、认同与建构:《总目》对“元有文”之回应
        三、复位与助澜:“元有文”观念在清代的接续
        四、偏执与遮瑕:《总目》元文批评之评价
    第三节 元诗“纤秾靡丽”三辨
        一、时间范畴辨:元代?元季?
        二、归属对象辨:孰是?孰非?
        三、风格评品辨:公允?偏颇?
结语:《总目》元别集提要的后世影响
    一、作为目录学着作的奠基性地位
    二、作为文学批评着作的转型性接受
参考与征引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总目》着录元别集作者简表
    附录二 纂修《四库全书》元别集版本采源情况表
    附录三 现存元别集元刻本情况统计表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二○○三年第二十二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明代名物文献题录[D]. 李翰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清代福建官刻研究[D]. 徐长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明代广东海防军事聚落体系研究[D]. 于君涵.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四库全书总目》元别集提要研究[D]. 何素婷. 西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2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