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

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

一、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田葆栓[1](2022)在《科技赋能铁路运输装备,构建数字化智慧货车——铁路数字货车4.0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发展为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铁路移动装备带来机遇。世界各国和铁路组织陆续制定了铁路数字化、智能化的中长期规划发展战略。本文综述国内外铁路货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状况,阐述中国铁路数字货车4.0理念,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铁路货车4.0的系统框架和关键技术,解析数字货车4.0实时检测监测、智能健康诊断技术。以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基础,构建中国铁路货车运行基础数据和安全测试检测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货车运用数据,在线监测货车运用安全,能够提高运维效率和运用可靠性。智能、互联、自驱的数字货车4.0,可实现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和运输物流全产业链智能服务管理。

魏常庆,王蒙,张俊林,邵文东,赵天军,韩俊峰[2](2021)在《重载铁路货车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国内外铁路货车普遍采用地面监测设备进行车辆运行安全监测,但存在监测功能单调、位置分散、数据不连续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重载铁路货车的发展需求。国外货车在地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应用车载智能监测系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我国重载铁路货车对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需求,探讨了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成、应达到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等问题,最后对车载智能监测系统在我国重载铁路货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闽政办[2021]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前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成硕[4](2016)在《基于RFID信号维修工具管理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信号设备的种类、数量、技术的复杂程度都随之而增加,信号系统的维修、养护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高速铁路,列车高速运行,给日常维修工具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铁路工具清点依靠人工管理的模式已显然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需求,需要设计和开发基于新技术支持的智能式工具清点系统。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开发用于信号设备维修工具管理的系统,包括:设计和开发系统数据管理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开发读取电子标帖RFID的手持终端设备。信号维修工具管理系统由手持终端、芯片和管理软件构成,其中手持终端能够让维修人员在维修作业时随身携带,对维修设备所用工具、物资进行自动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保证物料的归还数量、编号跟出库清单上一致,防止物料遗忘在线路上,避免差错或事故的发生,具体研究内容有:1、工具清点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1)需求分析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研究维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实现工具出库、工具归还、工具浏览、工具盘点、工具捆绑等功能。(2)系统结构设计设计工具清点管理系统结构,包括:手持终端、电子标帖RFID及数据管理中心等组成部分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2、手持终端的设计3、工具标签设计

付雪非[5](2014)在《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港口作为交通物流中的重要一环,逐步地朝着依靠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更是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秦皇岛港地处渤海之滨,确定了在21世纪初打造环渤海散货中心港这一港口经营发展的总体目标,港口散杂货的运输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增长点。秦皇岛港针对杂货生产建立了一套杂货管理信息系统,对杂货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随着港口杂货吞吐量的不断增加,和各种先进技术的成功应用,这套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散杂货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秦皇岛港杂货业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信息化着手,用科学的手段提高杂货生产效率,挖掘杂货生产业务的潜力,打造信息化的散杂货港口。本文以秦皇岛港杂货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杂货港口码头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对秦皇岛港杂货生产的业务流程和生产作业流程、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杂货生产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秦皇岛港杂货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中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环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提出采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将码头装卸环节、堆场理货环节和货物输出港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从而使所有杂货业务流程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使港口杂货业务更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港口生产效率,增强港口杂货业务的竞争力。

罗骞[6](2014)在《基于ARM的手持机PDA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货运信息化的日益普及,铁路信息化产品的广泛应用也促使列检手持机系统应运而生。列检手持机系统为铁路货车运营工作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通过该系统列检中心可以将铁路货车的相关信息及时地发送给现场检车员,现场检车员也可以通过手持机对现场信息进行记录并且将信息反馈给列检中心,这样实现了铁路货车信息的同步与共享,提高了作业效率。因此,检车员配备的手持机是保证数据正确采集与快速传递的重要设备,也是列检手持机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本课题利用ARM9处理器丰富的硬件资源,给出了一套手持机PDA软硬件平台设计方案。手持机PDA的硬件平台是以三星S3C2442处理器为核心,其内部集成了64M的SDRAM和128M的NAND FLASH,外部扩展了液晶显示与矩阵键盘等人机接口,同时提供了SD卡扩展接口、USB主从接口,并为控制电台预留电台接口。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Windows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BSP移植过程,论文首先研究了用于系统引导启动的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为手持机PDA设计了两级启动引导机制;然后,参照相似开发平台为手持机PDA克隆出相应的BSP;最后,根据特定的键盘电路为手持机PDA设计了3x3矩阵键盘底层驱动程序和顶层测试程序。与此同时,本文深入探讨了WindowsCE6.0嵌入式系统内核构建过程,在移植好的BSP基础上为手持机PDA定制操作系统内核,最终将内核文件成功地写入NAND FLASH中并正常启动运行。此外,在开发实现的软硬件平台基础上实现了基于DirectShow的图像采集应用程序,为综合应用手持机PDA平台软硬件资源提供有效的参考实例。经过硬件调试以及软件测试,本课题最终完成了课题之初设计的手持机PDA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实现了相应功能,不仅为设备产品化夯实基础,而且对不同领域相关产品的改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马英杰[7](2010)在《基于3GS的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阐述了目前便携式核勘查数据采集的现状:大多只是完成谱数据采集和简单处理,有的将GPS嵌入到采集系统,但还都是仅完成了定位的一体化,而实际勘查工作还需要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地质、地貌等信息,都不能同时自动数字化采集,如果需要,还须手动记录。而在数据处理方面,在核勘查领域中,核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相关软件如Surfer等直接生成等值线图,彩色图像等与地理地形脱节的图形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仍处于研究和实践的初级阶段,只是直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MapGIS、MapInfo和SuperMap等,来做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但与核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处理的实际情况相分离。论文针对目前核勘查领域的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的应用要求,在完成国土资源部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核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研究,论文作者在国内首次论述了把GPS、GIS、GPRS等新技术(论文作者将其简称为3GS技术)用于核勘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把GPS、GIS、智能手机及无线通讯技术引入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以轻便的智能手机为野外工作平台,同时完成野外GPS定位数据、核辐射测量数据及其它信息(包括图片、视频信息、观测点地质现象文字描述的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并将数据通过手机无线网络通讯或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方式传送回驻地或中心的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上进行复杂的处理,显示图形图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展示空间相关信息的一套完整技术方案。这完全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技术集成创新的精神。依托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基于3GS技术的便携式核地球物理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经过多年的攻关努力,本论文作者独立自主地设计、研发了基于3GS技术的核地球物理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实现了实验样机雏形的制作。该系统包括核辐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数据采集分析模块和核勘查信息处理模块三个部分。论文对这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核辐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部分主要提出并实现了双ADC方案,改善了ADC道宽不均的现象;集成了温湿度传感器于核辐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实现温湿度环境参数和核谱数据的多参数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蓝牙接口传送给智能手机,无需连线。数据采集分析模块选用内置GPS和照相/摄像机的智能手机,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Windows Mobile平台的多信息核勘查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从而实现了GPS定位和视频数据、现场观察资料的文字描述、核谱数据采集及GPRS无线通讯的一体化。核勘查信息处理模块运行在计算机上,利用MapObjects进行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了可视化和集成化的核勘查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开发,从而实现GIS上的核地球物理测量数据的处理、管理和成图成像。并首次把Google Earth引入核勘查,实现了核勘查数据在Google Earth下的可视化。基于3GS技术平台的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即实现了仪器轻便化、定位、数据采集一体化,又充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多参数、大数据量的数据处理与GIS下的图形图像的显示。这一研究将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引入本学科领域。提高了该领域的信息利用和处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大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本论文还对今后的改进、完善提出了极有意义的建议。

刘建华[8](2009)在《PDA在铁路工程质量检查与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在对国内外工程领域PDA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有必要设计开发一套基于PDA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分析软件,进行了PDA信息流转分析,对软件功能进行了设计,论述了数据传输的方法。

苟飞[9](2008)在《蓝牙技术在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车站作为铁路运输系统一个“窗口”,因此提高铁路车站旅客服务水平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铁路车站加大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步伐。虽然,各车站在自身能力范围,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但目前车站旅客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信息管理方面,由于各部门条块分割,客运服务相关信息得不到综合管理,不上综合应用;第二,信息服务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旅客服务信息时效性差、准确性差,尤其是旅客最关心的列车晚点时间、晚点原因以及客票余额等信息,得不到实时、准确的反映。因此,本论文在已有的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基础上,整合现有系统结构体系,利用蓝牙技术构建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Ad-hoc无线局域网,并以此Ad-hoc局域网为基础,以旅客蓝牙设备为载体,解决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的相关问题。本论文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现状、旅客服务业务构成和流程;第二部分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本部分主要分析了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需求特点和用户需求特点,并根据需求特点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解决方案设计;第三部分蓝牙技术在铁路车站中的可行性分析,本部分主要从适用性、技术上、经济上全面分析了选择蓝牙技术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构建铁路车站Ad-hoc无线局域网,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以成都站为背景如何构建Ad-hoc无线局域网以及实现步骤。

王德军[10](2005)在《基于PDA的移动勘测办公系统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正进入“后PC时代”,以个人数字助理(PDA)为代表的移动式计算系统日益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在移动中使用计算机,实现移动办公。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测量,将给测量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 工程测量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采集及处理的自动化”。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PDA上构建移动勘测办公系统(MSOS),将该系统与电子测量仪器相结合,能用于铁路勘测的地面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道路测设及施工放样等工作,实现数据准备、外业数据采集、数据检核、数据处理及成果输出的一体化。 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几种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做了分析和比较,并指出了每种操作系统适用的领域;实现了PDA与测量仪器的通讯,这是系统实现的一个关键问题,PDA与外界通信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串口通信、红外通信、蓝牙通信,鉴于目前测量仪器的发展状况,该系统通过RS232-C串口实现数据通讯;为适应信息共享的要求,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基于MSOS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勘测办公系统框架,这也是未来移动勘测办公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为实现对任意线形的测设,本文对线路测设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模型为线路一体化测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论文最后给出了MSOS的两个子系统“道路工程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和“道路工程三维一体化横断面数据采集系统”,它们已成功的应用于郑西客运专线(郑州-西安)和彭武高速公路(彭水-武隆)的测设中。

二、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赋能铁路运输装备,构建数字化智慧货车——铁路数字货车4.0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国内外铁路货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1 澳大利亚
    2.2 法国
    2.3 瑞士
    2.4 德国
    2.5 美国
    2.6 俄罗斯
    2.7 南非
    2.8 中国
3 中国铁路数字货车4.0技术解析
    3.1 数字货车4.0概述
    3.2 数字货车4.0特征
    3.3 数字货车4.0功能
    3.4 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
        (1)车辆状态智能感知系统:
        (2)车辆智能分析处理:
        (3)车辆运维管理:
    3.5 数字化基础
        (1)数据来源与主要数据项
        (2)数据处理——大数据驱动挖掘
        (3)数字孪生
        (4)数字模型
4 数字货车4.0关键结构元件与核心技术
    4.1 车载要求
    4.2 供电和储能
    4.3 数据网
    4.4 数据采集传感器技术
    4.5 数据库及数据管理分析
    4.6 数据算法
    4.7 操作系统和自动制动系统
5 结论及建议

(2)重载铁路货车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货车地面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2 国外铁路货车监测系统的技术现状
    2.1 国外典型车载监测系统
    2.2 基于车载监测系统的列车无人驾驶
3 我国重载货车智能监测系统的需求和发展
4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成、主要参数和关键技术
    4.1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4.1.1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1.2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技术路线
    4.2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成
    4.3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4.4 车载智能监测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1) 供电及电源管理技术。
        (2) 传感器微机电技术。
        (3) 通信技术。
        (4) 车地数据无线传输技术。
        (5) 车辆精确定位。
        (6) 大数据分析技术。
5 前景展望

(4)基于RFID信号维修工具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当前现状
        1.1.2 事故案例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相关规定
        1.2.2 新技术的应用
2. 系统技术方案
    2.1 手持读写器的设计
    2.2 工具识别
    2.3 工具标签
    2.4 识别方式
    2.5 软件平台的设计
3. 系统关键技术
    3.1 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
    3.2 基于WinCE管理系统
    3.3 无线手持离线式独立工作
4.产品设计
    4.1 硬件设计
        4.1.1 硬件总体设计
        4.1.2 S3C2440A微处理器
        4.1.3 核心系统
        4.1.4 Flash接口电路
        4.1.5 SDRAM接口电路
        4.1.6 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
        4.1.7 外围扩展
        4.1.8 硬件成品
    4.2 软件设计
        4.2.1 软件总体流程图
        4.2.2 主界面
        4.2.3 工具出库
        4.2.4 工具归还
        4.2.5 工具浏览
        4.2.6 工具盘点
        4.2.7 工具绑定
    4.3 标签的选择
        4.3.1 电子标签的分类
        4.3.2 电子标签的选择
5.产品试验
    5.1 硬件测试
        5.1.1 硬件分布测试
        5.1.2 电源、晶振及复位电路
        5.1.3 微处理器及JTAG电路
    5.2 软件测试
6.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5)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第2章 秦皇岛港杂货业务流程分析
    2.1 秦皇岛港杂货业务发展
    2.2 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业务介绍
    2.3 杂货业务流程分析
        2.3.1 业务办理环节
        2.3.2 生产作业环节
    2.4 秦皇岛港杂货业务发展分析
        2.4.1 杂货业务持续增长
        2.4.2 杂货业务面临新机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及问题分析
    3.1 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3.1.1 杂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3.1.2 杂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3.1.3 杂货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
        3.1.4 信息化管理达到的效果
    3.2 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问题分析
        3.2.1 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综述
        3.2.2 信息采集和传递流程问题分析
        3.2.3 生产作业信息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改进
    4.1 杂货生产管理信息化改进的总体思路
        4.1.1 指导思想
        4.1.2 杂货作业信息化管理改进的基本要求
    4.2 信息采集与传递技术的改进
        4.2.1 WLAN 及 Wi-Fi 技术的优势
        4.2.2 工业级 PDA 的应用
        4.2.3 条码技术的应用
        4.2.4 WLAN 中信息采集与传递流程
    4.3 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的改进措施
        4.3.1 船舶作业信息化管理流程改进
        4.3.2 库场作业信息化管理流程改进
        4.3.3 流动机械作业信息化管理
        4.3.4 疏港信息验证改进
    4.4 生产作业信息集成化智能处理改进
        4.4.1 建立集成化信息平台
        4.4.2 信息智能化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改进的保障措施
    5.1 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投入
        5.1.1 实用性
        5.1.2 前瞻性
        5.1.3 无损改进
    5.2 信息化管理规程
        5.2.1 设备使用规范
        5.2.2 信息管理规程
    5.3 权限管理
    5.4 数据安全
    5.5 人力资源及技术保障
        5.5.1 技术支持
        5.5.2 人员培训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ARM的手持机PDA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2 手持机PDA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2.1 硬件电路总体框架
    2.2 硬件核心模块简介
        2.2.1 微处理器简介
        2.2.2 USB摄像头简介
    2.3 硬件平台构建
        2.3.1 LCD显示
        2.3.2 电台接口
        2.3.3 SD卡接口电路
        2.3.4 USB接口电路
        2.3.5 电源电路
        2.3.6 调试板电路
    2.4 PCB设计
        2.4.1 PCB叠层设计
        2.4.2 PCB布局
        2.4.3 PCB布线
    2.5 本章小结
3 手持机PDA嵌入式系统平台设计
    3.1 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概述
        3.1.1 BSP的概述
        3.1.2 WindowsCE操作系统的概述
    3.2 手持机PDA的BSP设计
        3.2.1 BootLoader的设计
        3.2.2 克隆BSP
        3.2.3 矩阵键盘驱动设计
    3.3 WindowsCE内核定制
    3.4 本章小结
4 手持机PDA应用软件实例
    4.1 DirectShow简介
    4.2 图像采集程序的实现
        4.2.1 构建过滤器图表
        4.2.2 录像功能的实现
        4.2.3 拍照功能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手持机PDA总体测试
    5.1 硬件电路调试
    5.2 软件平台测试
    5.3 图像采集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3GS的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3GS 技术
        1.1.2 智能手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PS 的应用现状
        1.2.2 GIS 的应用现状
        1.2.3 GPRS 的应用现状
        1.2.4 便携式核勘查仪器的现状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
第2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 整体方案的设计
    2.2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方案
    2.3 操作平台的选择
        2.3.1 单片机(嵌入式微处理器)平台
        2.3.2 PDA 平台
        2.3.3 智能手机平台
    2.4 基于GIS 的核勘查数据处理软件方案的选择
        2.4.1 GIS 开发模式的选择
        2.4.2 Google Earth
第3章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
    3.1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ADC)的工作原理
    3.2 多道分析器的硬件设计
        3.2.1 微处理器
        3.2.2 脉冲信号调理电路
        3.2.3 峰值检测电路
        3.2.4 甄别与控制电路
        3.2.5 模数转换电路
        3.2.6 测量环境参数的获取
        3.2.7 蓝牙接口
    3.3 多道分析器的软件设计
        3.3.1 编程语言的选择
        3.3.2 主流程
        3.3.3 温湿度数据采集
        3.3.4 A/D 转换中断服务程序
        3.3.5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3.3.6 串行通讯程序
第4章 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的设计
        4.1.1 平台的选择
        4.1.2 操作系统的选择
        4.1.3 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的构成
    4.2 谱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的实现
        4.2.1 蓝牙通讯的实现
        4.2.2 谱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4.3 GPS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3.1 主要GPSAPI 函数
        4.3.2 GPS 具体实现过程
    4.4 现场摄像数据及文字描述的获取
        4.4.1 照片捕获
        4.4.2 视频捕获
    4.5 GPRS 网络通讯的实现
        4.5.1 建立网络连接
        4.5.2 Socket 进行网络通讯
第5章 GIS 下的核勘查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5.1 总体结构设计
        5.1.1 核勘查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思路
        5.1.2 核勘查数据处理软件的结构
    5.2 主体界面设计
    5.3 数据预处理模块
        5.3.1 数据准备
        5.3.2 变量的变换
        5.3.3 数据的排序
        5.3.4 数据的网格化
        5.3.5 数据格式转换
    5.4 接口模块
        5.4.1 坐标文件(.shp)
        5.4.2 索引文件(.shx)
        5.4.3 属性文件(.dbf)
        5.4.4 位序
    5.5 图层叠加和图层管理模块
        5.5.1 图层的叠加
        5.5.2 图层的管理
    5.6 成图成像模块
        5.6.1 勘查点位图
        5.6.2 彩色图像
        5.6.3 彩色合成图
        5.6.4 等值图
        5.6.5 平面剖面图
    5.7 Google Earth 下核勘查数据的可视化
        5.7.1 勘查点的地标文件
        5.7.2 开发方式的选择
        5.7.3 Google Earth API 介绍
        5.7.4 实现
第6章 测试与初步应用
    6.1 实测谱线
    6.2 GIS 下核勘查数据的成图成像
        6.2.1 勘查点位图
        6.2.2 彩色图像
        6.2.3 彩色合成图
        6.2.4 平面剖面图
        6.2.5 等值图
    6.3 GE 下核勘查数据可视化的初步应用
        6.3.1 勘查点位的可视化
        6.3.2 彩色图像的生成
        6.3.3 线数据的可视化
        6.3.4 图层的叠加
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蓝牙技术在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1.2 目前铁路旅客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外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分析
    2.1 日本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1.1 北海道新干线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1.2 日本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2 德国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2.1 德国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2.2 德国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2.3 法国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第3章 国内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分析
    3.1 铁路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分析
        3.1.1 铁路客运信息系统基本构成
        3.1.2 铁路旅客服务业务分析
        3.1.3 铁路旅客服务组织结构
        3.1.4 铁路客运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分析
        3.2.1 系统基本构成
        3.2.2 系统基本功能
        3.2.3 系统网络结构
        3.2.4 系统发布形式
第4章 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4.1 系统需求分析
        4.1.1 系统需求特点
        4.1.2 用户需求特点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2.2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4.2.3 系统层功能设计
        4.2.4 系统模型选择
    4.3 系统详细设计
        4.3.1 系统组网方案
        4.3.2 系统具体构成
        4.3.3 系统具体功能
    4.4 系统解决方案
        4.4.1 关键技术问题
        4.4.2 系统解决方案
第5章 蓝牙在铁路车站中应用的可性行分析
    5.1 在铁路车站中的适用性分析
        5.1.1 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的需求分析
        5.1.2 车站旅客服务信息发布形式分析
        5.1.3 选择蓝牙技术的必要性
        5.1.4 基于蓝牙的信息服务方式相关研究
    5.2 在铁路车站中的经济性分析
        5.2.1 成本分析
        5.2.2 相关效益分析
    5.3 新兴技术在铁路车站中的相关分析
        5.3.1 新兴技术内涵
        5.3.2 新兴技术特征
    5.4 小结
第6章 实例分析
    6.1 成都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概述
        6.1.1 概况
        6.1.2 主要旅客服务设施
        6.1.3 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介绍
    6.2 成都站Ad-Hoc规划与设计
        6.2.1 成都站Ad-hoc规划
        6.2.2 成都站Ad-hoc结构体系
        6.2.3 成都站Ad-hoc组网设计
    6.3 实现步骤和网络测试
        6.3.1 实现步骤
        6.3.2 网络测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PDA的移动勘测办公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PDA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2.1 PDA的概念及由来
    2.2 PDA当今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
    2.3 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第三章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
    3.1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类型
    3.2 以PDA为终端的勘测办公自动化系统(MSOS)的建立
        3.2.1 系统功能概述
        3.2.2 基于WinCE下掌上电脑的开发
        3.2.3 掌上计算机与测量仪器的通讯
    3.3 基于WAP技术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
        3.3.1 移动互联网技术概况
        3.3.2 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勘测办公系统体系结构
        3.3.3 WAP的协议栈
        3.3.4 WAP的无线承载技术
        3.3.5 WAP的应用开发
        3.3.6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分配
第四章 道路工程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模型
    4.1 任意里程处的线路坐标计算模型
        4.1.1 曲线元上任意点切线方位角的计算
        4.1.2 曲线元上任意点坐标的计算
        4.1.3 边桩上任意点坐标的计算
        4.1.4 任意桩点高程的计算
    4.2 数据的组织
        4.2.1 设计数据的组织
        4.2.2 曲线元文件数据的生成设计
第五章 道路工程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的实现
    5.1 道路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的功能
    5.2 道路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
    5.3 道路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的流程设计
    5.4 道路三维一体化放样系统的使用
        5.4.1 系统的设置
        5.4.2 线路的施测
    5.5 工程实例
第六章 道路工程三维一体化横断面数据采集系统
    6.1 横断面外业数据采集软件的特点
    6.2 横断面的数据采集方法
        6.2.1 任意点置镜法
        6.2.2 量距法
    6.3 软件的使用
        6.3.1 水准仪法
        6.3.2 中桩置镜法
        6.3.3 任意点置镜法
        6.3.4 量距法
    6.4 横断面数据结构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四、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赋能铁路运输装备,构建数字化智慧货车——铁路数字货车4.0技术分析[J]. 田葆栓. 智慧轨道交通, 2022(01)
  • [2]重载铁路货车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J]. 魏常庆,王蒙,张俊林,邵文东,赵天军,韩俊峰. 智慧轨道交通, 2021(06)
  • [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1)
  • [4]基于RFID信号维修工具管理系统[D]. 成硕.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11)
  • [5]秦皇岛港杂货公司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改进研究[D]. 付雪非. 燕山大学, 2014(02)
  • [6]基于ARM的手持机PDA的研究与设计[D]. 罗骞.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7]基于3GS的核勘查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研究[D]. 马英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8]PDA在铁路工程质量检查与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 刘建华. 山西建筑, 2009(34)
  • [9]蓝牙技术在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 苟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10]基于PDA的移动勘测办公系统的建立[D]. 王德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铁路交通信息系统PDA的低功耗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