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

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

一、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1](2017)在《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逐渐成为我们身边的日常。非政府组织(NGO)作为公众参与的主力军之一,积极参与到社会各项事业当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因其综合性的特点,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研究,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旨在研究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借鉴优秀经验,结合我国保护现状开展保护实践,在既有资料和案例的分析基础上尝试搭建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型,同时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寻求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国外NGO较早的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其公民社会的成熟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为其参与保护准备了必要条件。我国1922年,考古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NGO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始,经历三个阶段,发展一波三折。目前NGO参与保护形式多样,缺乏机制建设,工作模式不够规范;同时在不断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持续为建筑遗产保护事业持续做出贡献。论文结合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理论,从非政府组织角度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案例的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实践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采用文献调研(研究成果和网络信息)、参与实践与人物访谈、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对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的空缺。其次,本文详细对各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分析,总结其突出特点和优秀经验;并且对跨国组织参与下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进行梳理总结,主要包括各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世界遗产保护网络框架以及保护实践成果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分类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总结NGO参与保护的优势以及思考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设。最后,在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贵州屯堡工作营”的特点及保护实践模式进行解析,分析总结其保护建筑遗产的优势和问题。研究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模式对有助于搭建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凝聚更多社会力量的同时,也为今后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起到抛砖引玉和借鉴作用。让NGO成为遗产保护中的助力成员,同时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鲍梓婷[2](2016)在《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在全球城市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人口仍不可避免的持续增长,城市区域将继续快速扩张。并且不同于过去单纯的用地功能的转化,如今人类影响世界的能力已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城市化及现代文明突破了地理界限和政治文化的差异,蔓延至整个世界,纯粹的自然或乡村已不复存在,在它们的存在背后,隐藏的总是人类的需求与支持。问题已不止出现在城市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普遍的,无论是城市、乡村或自然,均需要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多维的、整体性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意味着需要跨越过去自然与人文学科的界限和鸿沟,寻求一种整体性的方法与合作途径,必需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才能实现。景观科学在此背景下由于其固有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与整体性重新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在欧洲已实现范式转化,进一步由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行动与政策,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各个尺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与土地管理的核心。然而在我国“景观”概念是模糊的、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接仍未建立,“景观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仍相对空白,如今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激烈化和外显化,对新的整体性方法的需求更为迫切。并且中国有着自身固有的独特性,若没有理论基础和缺乏前瞻性,简单的经验与方法借鉴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也难以推动整个规划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变革。从而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历史与基础理论的研究,厘清景观的概念并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对应关系,并借助现象学、分类逻辑学与规划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景观理论向景观行动转化的逻辑链条与总体框架,以探索管理景观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与新工具。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研究,系统的辨析与重构了整体性的“景观”概念,并深入剖析了景观概念由抽象理论向实践工具的范式转变。通过对“landscape/景观”概念整个历时演变过程的分析,以期达到历史与当代的统一,建立“景观”作为科学概念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清晰关系。景观概念具有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景观学、地理学、生态学、艺术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共有的概念,是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核心和基础。与此同时对《欧洲景观公约》的基本思想与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公约标志着景观从科学研究转型为技术和实践。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景观概念的演变本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高度,环境、空间的概念均隐含了一种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想,而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着固有的综合性、整体性、实体性与可视性,是一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总体性。以现象学为基础,融合系统科学,共同为认识整体性的景观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提出景观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与管理工具,景观作为管理工具有着固有的跨学科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而景观管理的关键和本质是对景观特征变化影响的管理,基于分类逻辑学与规划语言学,可以建立以景观特征为核心,从景观知识(景观特征评估)向景观方法与行动(景观管治与决策)转化的逻辑链条,弥补了从景观知识转化为景观作为管理工具的理论缺陷。第三部分总结了景观特征评估的国际经验,并以珠三角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景观与城镇化的表征关系,并提出了景观作为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管治工具的总体框架及其实施策略的建议。通过对各个国家各个尺度景观特征评估案例的对比分析,可以总结最新的技术方法与进展,虽然这些方法有着许多差异,但依然证明了景观方法的普适性。并基于整体性景观概念的理论与方法,采用案例实例研究深入剖析了珠三角乃至我国当前规划管理体系的困境,并对景观规划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讨,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本文基于景观概念的历史与理论研究,并通过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充分的解释了景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表征关系,并可进一步转化为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工具。景观本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其可以成为思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出类拔萃的概念与工具。

车守同[3](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提出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张红方[4](2012)在《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科普的重要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凸显,世界各国无不将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提升各自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手段。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一些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是与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分不开的。社会热点事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折射出公民科学素质。当前我国社会,一方面社会热点事件此起彼伏,日渐趋多,另一方面公民科学素质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层次,这一矛盾迫使科学普及亟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针对一些与科学普及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来开展科普工作,就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关系的定性分析。在社会热点事件重塑科学普及系统功能、科学普及嵌入社会热点事件的模式效应等章节中,分别从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热点事件能为科学普及提供“鲜活”的科普素材、优质的科普契机以及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升科普效应;科学普及可通过“政治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等模式,全方位影响社会热点事件,包括调控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率、引导社会热点事件形成及演化进程、规范社会热点事件的效应扩散等内容。第二、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机理。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机理,是以科普教育供给和公众科普需求为基础,进而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范产生实际效用。互动机理的构建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构建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体系的框架,将相关主体及所涉领域进行明确;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弹性的概念对公众知识水平在互动机理作用下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获取科普教育供给和公众科普需求对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公众知识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三是通过分析科普教育供给和公众科普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科普均衡状态,对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机制的最终目标和实际成效提出设想。第三、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关联度的定量分析。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数据;其次,对样品数据进行随机抽查,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科学普及与社会热点事件关联度进行较为科学的论证。其论证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热点事件蕴含丰富的科普信息,不仅是当代科普重要的“信息库”,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科普资源有明显优势,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公众参与科普的被动性;二是科学普及可以促进社会热点事件正面效应的有序扩散,并有效抑制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不当扩散。第四、优化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关系的逻辑路径。结合脱域机制理论,分别从逻辑基础、重点领域和可行路径等三个方面,逐步演绎并提出优化二者互动关系的可操作路径。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主要立足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科技中介组织管理及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科学运用文献分析法、演绎归纳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从而使研究内容及结论较为严谨和科学。本论文在研究领域和视角方面均较为新颖,对当前社会热点事件也进行较新的科学解读和诠释,在一定意义上为多维视角研究社会问题提供较为有益的借鉴。

郭景放[5](2010)在《卫星遥感商业化与国际合作法律问题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商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卫星遥感作为空间卫星服务的一种形式,属于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空商业化浪潮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卫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方便地探索和开发外空,以及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卫星遥感的商业化运作同时又使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和原则形成冲击等。无论是迎接机遇还是应对挑战,无不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事实上,由于单个国家开展外空活动存在的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局限性,外空领域包括遥感领域中的国际合作早已成为客观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卫星遥感商业化过程中的国际合作法律问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卫星遥感及其商业化发展。遥感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外空活动,极少为公众所深入了解。本文首先介绍遥感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简单说明遥感应用的主要领域。其次对遥感发展的历史、商业化的进程和现状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遥感商业化过程中的国际合作进行概要说明,其中既包括迄今为止已达成的国际性质的合作项目.,也包括多边、区域及双边合作项目,更涵盖有关国家国内立法中关于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国际社会从对事先同意问题的争论到共同参与和合作开发的相关问题。这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首先介绍了事先同意问题的地位、内容及产生与发展过程。事先同意问题作为卫星遥感所涉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法律问题,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事卫星遥感的合法性问题也即遥感数据取得的合法性问题,以及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能否随意发放的问题。笔者就这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国际社会存在的争论,并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其次,讨论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这一原则在卫星遥感问题中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涉到事先同意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两个合法性问题。再次,讨论了遥感活动所涉及的国家安全问题。实际上,笔者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讨论与分析,来揭示卫星遥感商业化中的国际合作趋势,即:国际社会从对两个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到逐渐搁置争论、追求共同参与合作开发外层空间;从坚守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到致力于自然资源的共同开采与利用;随着遥感商业化趋势逐步增强引起的对遥感活动和遥感资料所涉国家安全问题日益重视。第三部分探讨卫星遥感在共同防御灾难这一新领域的合作问题。随着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各种灾难问题频频发生。由于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特殊作用,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达成的《在自然灾害或技术灾难中协调使用空间设备方面加强合作的宪章》(以下简称《宪章》)是这一领域的新型尝试。笔者主要介绍了《宪章》及其确立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并以2010年1月的海地大地震为例讨论了该减灾机制的运行问题。最后对《宪章》及其规定机制作了简单法律评价和分析。第四部分以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卫星遥感合作为实例探讨以遥感为主的空间活动领域的国际合作问题。首当其冲讨论了中国卫星遥感事业的发展,并介绍了迄今为止空间商业合作方面“南南合作”的典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合作模式。然后讨论了整个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问题。简要介绍了亚太地区两个并存的区域空间合作发展模式即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太空机构论坛,并将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建立亚太地区空间合作理想化模式的愿望。最后对建立亚太地区区域灾难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论述的卫星遥感商业化中国际合作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际法中对卫星遥感商业化中国际合作问题相对缺乏规定、已有的规定又欠缺强制约束力的情况下,通过对国际合作的实践研究,推定出一个基本的逻辑演变过程:国际合作的实践导致一些无拘束力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出现,进而促进有关法律同意和一致的形成,而这些一致和同意恰恰构成了习惯国际法的基础。由此得出国际合作实践创造习惯国际法,并最终促进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结论。

许辉熙[6](2008)在《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开发工程预可研中的决策支持 ——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为例》文中指出众多实践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在信息获取和空间决策分析中的强大功能,可为各类工程立项和建设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支持。本文以“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开发工程预可研中能够做什么?”为主线,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为原型,重点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在水电开发工程预可研中应用的技术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多源空间数据集成,为GIS决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GIS中存在的空间数据多源化问题,从空间数据应用角度出发,详细总结阐述了三种常用空间数据集成方法,即数据格式转换法、坐标系转换与投影变换法、几何纠正法。利用这些方法,实现了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各类空间数据的集成,为GIS空间决策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尤其针对我国GIS应用中经常遇到的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之间的转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图标准图框和坐标改正参数实现两种坐标系地形图相互转换的简易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非常适合于非测绘人员使用。(2)进行了高精度格网DEM构建实验,并成功应用到玛尔挡水电站预可研中。基于地形数据构建高精度格网DEM,包括DEM最优生产方法选择和最佳分辨率确定两方面内容。实验分析表明:ArcGIS中Topogridtool法是目前常用遥感和GIS软件中生成格网DEM的最优方法。针对具体应用目标,可以选取地形粗糙度和剖面线长度作为不同比例尺地形数据生成格网DEM时确定最佳分辨率的定量指标。这样可以克服GIS空间分析中DEM分辨率确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基于DEM的空间分析精度。基于DEM理论提出了“土地平整法”计算水库水位~面积曲线和水位~库容曲线的思想,并通过C#语言编写了水库面积~库容曲线计算软件。通过该软件,快速得到玛尔挡水电站水库在3270m设计水位时的水库面积为23.98km2,库容为13.72亿m3。通过计算不同水位时的水库面积和库容,快速绘制了水库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和水位~库容关系曲线,有利于进行水电站各项设计参数的比选。基于高精度DEM和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影像等,构建了玛尔挡水电站库区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IS),为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形象直观地把握库区概况提供了重要平台,并可辅助进行工程设计方案的调整和完善。(3)进行了水电开发的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为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利用ETM+影像进行了地层岩性、线性构造的解译与分析,完善了区域地质资料,弥补了地面地质工作的不足,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指明了方向。利用Quick Bird影像人工目视解译了玛尔挡水电站库区内的地质灾害,建立了地质灾害本底数据库。库区共解译出滑坡5处、崩塌5处,除靠近下坝址有一处较大规模滑坡需重点勘察研究外,其余滑坡、崩塌规模都较小,且距离坝址区较远,对工程影响不大,主要是淤积水库,不构成工程立项和建设的制约性因素。选取斜坡结构、坡度、地层岩性、断层和河流水系5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和多因子分级加权,对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处于中等水平,但坝前及近坝库区相对于库区中段和库尾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较高,即水电站建成蓄水后诱发滑坡和崩塌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加强该段库岸稳定性研究工作,确保水库蓄水后安全运行。(4)进行了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利用Quick Bird影像人工目视解译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选取9个景观指数模拟分析了水库淹没影响。水电站建成后,形成高原峡谷型水库,水域面积增加1784.220 hm2,淹没有林地938.175 hm2、裸地405.850 hm2、草地368.828 hm2、其它林地71.22 hm2、居民地0.15 hm2,不淹没耕地和道路。水库蓄水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低,移民搬迁任务轻,淹没损失小。水库淹没前后景观基质都是草地,但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异质性升高,景观类型在空间分布上越来越均匀。综合分析表明:水库淹没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选用RUSLE(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对研究区内水土流失进行了估算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土流失水平较低,但剧烈流失区主要分布在坝前及近坝库区,水电站建成后,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将直接进入水库。在进行水电站泄洪排沙等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近坝库区水土流失对水库淤积的影响。水土流失预测也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玛尔挡水电站的应用实践表明,将遥感和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引入到水电开发工程预可研工作中,能够快速完成许多常规手段无法完成的工作,大大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工程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曾文英,王明文[7](2003)在《3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对GPS ,GIS ,RS 3种技术的起源及各自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并且阐述了 3种技术在发展中的交叉渗透 ,相互融合而成为现在一个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特别地对 3S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作了详细介绍。最后对 3S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一点预测。

张伟[8](2002)在《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文中研究说明 航空摄影考古的创始人克劳福特曾用人、猫和地毯打过一个比喻:猫站在一块波斯地毡上,眼睛距离地毯很近,视域范围狭小,因此从猫的观察角度只能看到地毯上面一些不可思议的线条和色斑。而人站立在地毯上面,眼睛位置高了,视角大了,所以人能够看到那些线条和色斑所组成的花纹。

二、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论文提纲范文)

(1)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NGO参与”相关概念
        1.2.2 公众参与中的NGO起源和发展
        1.2.3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1.2.4 国外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1.2.5 国内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NGO参与下的国外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经验
    2.1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础
        2.1.1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
        2.1.2 公民社会的发展
        2.1.3 民主政治的实施
    2.2 欧洲国家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经验
        2.2.1 英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2.2 法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2.3 西班牙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3 美国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经验
        2.3.1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2.3.2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2.3.3 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NGO类型及成效
    2.4 日日本等东亚地区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经验
        2.4.1 日本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4.2 韩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4.3 柬埔寨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5 本章小结
3 跨国NGO参与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3.1 《世界遗产公约》与世界遗产保护
        3.1.1 《世界遗产公约》的解读
        3.1.2 UNESCO引导下的世界遗产保护
    3.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框架
        3.2.1 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成立
        3.2.2 世界遗产保护组织框架
    3.3 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国NGO成果和经验
        3.3.1“先导型”跨国NGO参与下的国际建筑遗产的保护
        3.3.2“研究型”跨国NGO参与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3.3.3“专项型”跨国NGO参与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3.4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3.4.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基本概况
        3.4.2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
        3.4.3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成果
    3.5 本章小结
4 NGO参与下的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模式
    4.1 NGO参与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4.1.1 第一阶段:1922 年——1995 年,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雏形期
        4.1.2 第二阶段:1995 年——2004 年,NGO概念被引进和增长曲曲折期
        4.1.3 第三阶段:2004 年——至今,蓬勃发展期
    4.2 近十年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形式
        4.2.1 “科研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2.2 “民间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2.3 “社区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2.4 “专项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3 我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对策的设想
    4.4 NGO参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
        4.4.1 相较于政府参与的优势
        4.4.2 相较于个人和企业参与的优势
        4.4.3 自身参与的优势
    4.5 我国NGO参与的机制建设思考
        4.5.1 政策机制的深化改革
        4.5.2 法律机制的加强完善
        4.5.3 教育机制的完善
        4.5.4 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NGO参与下的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分析—贵州屯堡工作营
    5.1 屯堡工作营的起源
        5.1.1 工作营的基本概念
        5.1.2 屯堡工作营的起源
    5.2 屯堡工作营相关组织基本概况
        5.2.1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基金会对工作营的发起
        5.2.2 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工作的开展
        5.2.3 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的工作成果
    5.3 贵州屯堡工作营参与建筑遗产保护
        5.3.1 以“建筑遗产保护”为目标的工作营活动
        5.3.2 以“修旧如旧”为保护原则的保护修复设计
        5.3.3 以“宣传教育”为目的的保护修复施工
    5.4 工作营优势分析
        5.4.1 全民参与的保护实践
        5.4.2“功能置换”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建筑
        5.4.3 学习国外NGO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模式
        5.4.4“传习”带动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5.5 工作营的不足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部分组织官方网址
    C. 作者论文期间参与实践
    D. 组织信息梳理

(2)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增长与不可避免的城市扩张
        1.1.2 可持续目标的实现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全球协同
        1.1.3 整体性景观科学作为跨学科性改革的一部分
        1.1.4 欧洲景观研究与方法的发展应用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欧洲景观概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1.3.2 中国景观概念与方法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景观概念的历史演化与范式转变
    2.1 LANDSCAPE概念的复兴与范式转变
        2.1.1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2.1.2 Landscape/景观——从思想概念到管治工具
        2.1.3 Landscape/景观概念与景观定义
        2.1.4 清晰的名称与定义是我国“Landscape”科学发展和跨学科合作的第要义
    2.2 LANDSCAPE涵义的词源与词义演变
        2.2.1 Landscape/景观的词源分析
        2.2.2 landscape/景观作为“审美对象”
        2.2.3 landscape/景观作为“科学研究对象”
        2.2.4 景观作为改造世界的方法
    2.3 LANDSCAPE中文译名的分歧及原因
        2.3.1 landscape的中文译名及其分歧
        2.3.2 东西方“landscape”与“景观”的词义差异的原因
    2.4 LANDSCAPE/景观概念的辨析和重构
        2.4.1 混沌的整体性
        2.4.2 景观概念的分化
        2.4.3 景观概念的整合:ELC中的景观概念——综合、独立的景观
        2.4.4 “景观”概念的范式转变——从科学概念到政策工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欧洲景观公约及景观范式的转变
    3.1 欧洲景观公约的起源与背景
        3.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变化危机
        3.1.2 欧洲景观政策的历史演变:从独立的场地保护转向全面的景观管理
        3.1.3 景观管理的复兴与ELC的签署
    3.2 欧洲景观公约的框架和主体内容
        3.2.1 公约的主要目标
        3.2.2 清晰的概念和定义
        3.2.3 积极的景观行动
    3.3 ELC应用与实施的原则与工具
        3.3.1 一般原则
        3.3.2 创新工具
        3.3.3 核心工具
    3.4 欧洲景观公约的重要意义与创新性
        3.4.1 从“自然和文化的景观”转向“人类的日常景观”
        3.4.2 从“景观”保护到“景观特征”的保护、管理与规划
        3.4.3 从专业领域转向公众事务
        3.4.4 从科学知识转向景观政策与行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概念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与研究方法
    4.1 景观概念范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特征
        4.1.1 景观概念在历史中的三个思想范式
        4.1.2 景观作为人类的存在现象
        4.1.3 整体性景观概念的基本特征
    4.2 景观整体性的三个维度
        4.2.1 景观作为土地——客观的总体性
        4.2.2 景观作为人们的感知和体验
        4.2.3 相互作用的/交互式景观
    4.3 景观作为功能系统——系统论科学的整体性途径
        4.3.1 系统论作为一种新的整体性科学方法
        4.3.2 以被感知的客观对象作为系统
        4.3.3 感知主体与对象共同作为系统
    4.4 景观作为被人们感知的区域——现象学的整体性认识途径
        4.4.1 现象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直观与还原
        4.4.2 景观作为“事物的直观现象”
        4.4.3 现象学视角下整体景观的研究方法
        4.4.4 系统论与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关系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与管理工具
    5.1 “影像”作为“真实景观世界”的镜像
        5.1.1 影像的客观性:作为景观实体/现实世界的镜像
        5.1.2 影像的整体性:反映了景观感知的多维整体性
        5.1.3 影像的科学性:科学的分析、测量与预测
    5.2 整体景观的科学描述、分析与模拟
        5.2.1 景观格局的定量化
        5.2.2 景观价值评价过程的定量化
        5.2.3 景观演变预测模型的定量化
        5.2.4 跨学科景观规划过程的定量化
        5.2.5 “语言描述作为科学工具”
    5.3 景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表征
        5.3.1 “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概念
        5.3.2 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5.3.3 景观作为思考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
        5.3.4 “黑箱理论”视角下景观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表征
    5.4 景观作为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
        5.4.1 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到景观管理
        5.4.2 景观作为跨学科综合的媒介:沟通与协作
        5.4.3 景观方法与创新:思考可持续未来的捷径
        5.4.4 影像作为监测景观变化的新技术工具
        5.4.5 欧洲的景观行动与国家经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景观特征作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空间框架
    6.1 景观特征作为界定景观变化的核心属性
        6.1.1 景观特征作为判断景观变化的前提条件
        6.1.2 景观特征的定义与解释
        6.1.3 景观特征的研究方法——分类
    6.2 景观特征分类与管理的总体框架
        6.2.1 景观特征分类的维度
        6.2.2 景观特征分类的层级与尺度
        6.2.3 景观特征分类的规划语言学视角
        6.2.4 景观特征分类的总体框架
    6.3 景观特征评估作为理解和管理景观变化的基础工具
        6.3.1 景观特征评估:景观特征的等级结构化
        6.3.2 景观特征评估的目的:理解和管理变化
        6.3.3 景观特征评估的基本原则
        6.3.4 景观特征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6.4 景观特征分析、评价与监测的核心问题:指标的选择
        6.4.1 景观指标与景观特征指标
        6.4.2 景观特征指标的维度与类型
        6.4.3 景观特征指标的选择与框架
        6.4.4 景观特征指标的尺度
    6.5 景观特征作为管理景观变化的空间框架
        6.5.1 景观品质目标与景观管理的尺度
        6.5.2 管治概念的兴起与新的政治尺度
        6.5.3 景观管治:景观特征作为发展目标和协调工具
        6.5.4 景观管治目标与决策形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景观特征评估与管理的国际经验
    7.1 景观特征变化管理的实证与国际经验对比
        7.1.1 景观特征评估与变化监测:英国“乡村特征评价”(CQC)计划
        7.1.2 澳大利亚的视觉景观规划方法
        7.1.3 美国视觉资源管理系统(VRM,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7.1.4 对比分析
    7.2 景观特征评估的欧洲实践与经验
        7.2.1 分析目的与框架
        7.2.2 欧洲LCA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7.2.3 欧洲景观特征类型LANMAP2:跨国尺度的共同参考框架
        7.2.4 威尔士LANDMAP信息系统
        7.2.5 比利时景观特征地图
        7.2.6 特定类型的景观特征评估
    7.3 欧洲经验在国际的调整与应用
        7.3.1 新西兰视觉景观特征分类
        7.3.2 香港景观特征评估:城市区域的景观管理
        7.3.3 LCA案例的对比分析
    7.4 讨论与总结:LCA的现状与问题
        7.4.1 LCA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7.4.2 未来的挑战与困难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景观作为珠三角城镇化的综合表征与新的管理工具
    8.1 影像作为珠三角景观变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记录
        8.1.1 珠三角景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化的开始
        8.1.2 珠三角的影像序列与景观变化
        8.1.3 景观变化作为人口经济变化的表征
        8.1.4 景观/影像特征的解读与分解——以佛山南海桂城为例
    8.2 珠三角的城镇化问题与景观表征
        8.2.1 城市化问题的影像表达
        8.2.2 自然物理维度:城市扩张的控制与生态环境的修复
        8.2.3 社会技术维度:建设用地空间与用地结构失调
        8.2.4 经济维度: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用地效率有待提高
        8.2.5 感知与政治维度:公共服务与休闲环保
    8.3 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演变趋势
        8.3.1 珠三角城镇化的进程
        8.3.2 规划与政策背景:城市扩张的控制,生态文明的建设
        8.3.3 城市化方式的转型:乡村景观的都市化
    8.4 现行城镇化规划管治工具的局限性:城乡二元、部门分离
        8.4.1 城乡二元的规划管理体制
        8.4.2 科层式与部门式的规划管理方法:单一目标的功能管治
        8.4.3 珠三角空间管治的历史及局限性
        8.4.4 影像作为直接管理工具的局限性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珠三角可持续景观规划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
    9.1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景观工具
        9.1.1 珠三角总体目标与景观的关联性
        9.1.2 新的方法与工具:综合整体的“景观管治”
    9.2 建立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管治基线:景观特征评估
        9.2.1 界定研究范围与方法
        9.2.2 珠三角景观特征的分类框架
        9.2.3 珠三角景观特征分类
    9.3 珠三角景观管治策略的政策框架
        9.3.1 确定珠三角空间发展愿景的景观特征
        9.3.2 珠三角空间战略目标下的景观管治目标
        9.3.3 珠三角景观管治目标分区的重点、标准与政策机制
        9.3.4 景观变化的监测与景观政策的评估
    9.4 景观特征作为南海桂城区空间管治的目标和工具
        9.4.1 市/区地方尺度:景观特征评估与视域分析
        9.4.2 南海桂城的空间愿景,景观目标与管治目标
        9.4.3 制定景观视域保护框架:关键视域、视点与地标的动态保护
        9.4.4 设置多类型的景观保护区,兼顾保护与利用
    9.5 展望:建立综合整体的景观规划管理体系
        9.5.1 景观维度与规划、政策、策略的整合
        9.5.2 下一步:构建综合整体独立的景观规划管理体系
    9.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创新与特色
    三.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缘起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附件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第四节 收复新疆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第五章 交通建设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书目

(4)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2 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
    2.1 社会互动理论
    2.2 科学传播模型理论
    2.3 社会资本理论
    2.4 脱域机制理论
3 社会热点事件重塑科学普及的系统功能
    3.1 社会热点事件的筛选
    3.2 社会热点事件提供“鲜活”科普素材
    3.3 社会热点事件提供科普契机
    3.4 社会热点事件提升科普效应
4 科学普及嵌入社会热点事件的模式效应
    4.1 科学普及嵌入社会热点事件的模式
    4.2 科学普及调控社会热点事件的发生率
    4.3 科学普及引导社会热点事件形成及演化进程
    4.4 科学普及规范社会热点事件的效应扩散
5 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机理
    5.1 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背景及基础
    5.2 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机理的构建
    5.3 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机理的应用
6 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6.1 调查问卷设计和回收说明
    6.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研究
    6.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研究
    6.4 关联度分析结论
7 优化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互动关系的逻辑路径
    7.1 优化互动关系的逻辑基础
    7.2 优化互动关系的重点领域
    7.3 优化互动关系的可行路径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设计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问取得的研究成果

(5)卫星遥感商业化与国际合作法律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一、卫星遥感及其商业化发展
    (一) 遥感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应用
    (二) 卫星遥感的商业化发展和现状
    (三) 卫星遥感商业化中的国际合作
二、"事先同意问题"的争论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一) 事先同意问题的产生与演变
        1. 卫星遥感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2. 数据资料散发是否需要限制问题
    (二)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1.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的渊源与发展
        2.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与卫星遥感数据资料
    (三) 国家安全问题
三、卫星遥感在共同防御灾难方面的国际合作
    (一) 《宪章》及其确立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
        1. 《宪章》的签订、成员机构、性质及宗旨
        2. 《宪章》运行机制
    (二) 《宪章》体制下2010年海地大地震合作实践
    (三) 《宪章》的评价及法律分析
四、卫星遥感的区域和双边合作
    (一) 区域合作
        1. 欧洲的区域合作
        2.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合作
    (二) 双边合作——以中国-巴西双边遥感合作为例
结论
参考资料

(6)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开发工程预可研中的决策支持 ——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水电开发引发的激烈争论
        1.1.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发的质疑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1.2.1 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1.2.2 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开发工程中的应用
    1.3 论文的支撑项目与研究工作基础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贡献(创新点)
第2章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方法与实践
    2.1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在地学空间分析中的重要性
    2.2 空间数据多源化的产生和表现形式
    2.3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的实现方法
        2.3.1 数据格式转换法
        2.3.2 坐标系转换与投影变换法
        2.3.3 几何纠正法
    2.4 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基础地理、地质数据集成
        2.4.1 矢量数据集成
        2.4.2 栅格数据集成
    2.5 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遥感影像集成
        2.5.1 遥感影像元数据信息
        2.5.2 遥感影像预处理的总体技术框架
        2.5.3 瓦块文件镶嵌
        2.5.4 辐射校正
        2.5.5 影像融合
        2.5.6 几何精纠正与正射纠正
        2.5.7 影像分割与镶嵌
第3章 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与应用
    3.1 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实验
        3.1.1 数字高程模型(DEM)概述
        3.1.2 最优DEM 生产方法的实验
        3.1.3 最佳DEM 分辨率的确定
    3.2 水库面积~库容曲线计算软件研制与实例分析
        3.2.1 “土地平整法”计算水库面积~库容曲线的基本原理
        3.2.2 软件系统架构与设计
        3.2.3 水库面积~库容曲线计算系统的实现
        3.2.4 玛尔挡水电站水库面积~库容曲线计算实例分析
    3.3 基于DEM 的库区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IS)研制
        3.3.1 VR-GIS 的基本原理
        3.3.2 玛尔挡水电站库区VR-GIS 研制
第4章 基于遥感与GIS 的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4.1 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在水电开发决策中的重要意义
    4.2 ETM+影像波段优选与RGB 彩色合成
    4.3 地层岩性遥感解译及分析
    4.4 线性构造遥感解译及分析
        4.4.1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4.4.2 线性构造及其遥感解译标志
        4.4.3 线性构造遥感解译分析
    4.5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与评价
        4.5.1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重要性
        4.5.2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
        4.5.3 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与分析
    4.6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4.6.1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的重要意义
        4.6.2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模型与方法
        4.6.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的实施过程
        4.6.4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的结果分析
第5章 基于遥感与GIS 的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1 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5.2 水库淹没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 水库淹没影响概述
        5.2.2 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分类与制图
        5.2.3 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分异规律分析
        5.2.4 玛尔挡水电站水库淹没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5.2.5 玛尔挡水电站水库淹没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3 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
        5.3.1 水库淤积与水土流失
        5.3.2 水土流失测算模型的选择与影响因子确定
        5.3.3 玛尔挡水电站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生态效应分析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版1-18
附录B 作者简介

(7)3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S基本概念
    1.1 GPS
    1.2 GIS
    1.3 RS
2 3S发展及其现状
    2.1 GPS
    2.2 GIS
    2.3 RS
    2.4 数据
    2.5 软件[8][10]
    2.6 集成
3 3S发展趋势
    3.1 GPS
    3.2 GIS
    3.3 RS
    3.4 理论研究
4 结语

四、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D]. 刘美. 重庆大学, 2017(12)
  • [2]景观作为存在的表征及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新工具[D]. 鲍梓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与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研究[D]. 张红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5]卫星遥感商业化与国际合作法律问题浅析[D]. 郭景放. 中国政法大学, 2010(01)
  • [6]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电开发工程预可研中的决策支持 ——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为例[D]. 许辉熙.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5)
  • [7]3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综述[J]. 曾文英,王明文. 新余高专学报, 2003(02)
  • [8]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J]. 张伟. 文物天地, 2002(01)

标签:;  ;  ;  ;  ;  

俯视大地——中国航空遥感考古备忘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