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新企业工会成立新突破

努力实现新企业工会成立新突破

一、努力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1](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表明着眼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不同阶段,运用翔实史料全面客观反映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变化,对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会调研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革开放时代背景,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工会重点工作为主线,对中国工会九大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效、经验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行了梳理,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工会调研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王珍宝[2](2014)在《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转型以来,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复杂化、多元化,劳资矛盾逐步显现并日益突出,但在有关职工群体性事件中工会往往缺位,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工会定位及其作用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会的信任危机。本研究以社会转型与组织变迁为背景,分析工会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究竟采取了哪些适应性的行动?其背后的行动逻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上海六个区的九个街镇(社区)工会组织运作的实证分析,探讨社会变迁过程中工会的组织转型及其困境问题。本研究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面对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会开始了艰难的被动转型过程。这主要表现为面对信任危机,为了回应社会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近些年来工会开始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在现有的体制内努力作为,试图夯实其合法性基础。在街镇层面,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产物,在具体运作中,社区工会作为“行动者”主要采取了自转与公转两种行动策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势、借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增强组织力量,扩大社会反响。这表明工会在社会变革中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者,同时也是积极的行动者;其行动策略也不仅仅是单纯地服务于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更重要的是迎合国家的需求,反映国家的旨意,并努力在两者间寻求平衡。研究发现,从个案单位的组织运作来看,上海街镇工会呈现出两种基本的行动路径或工作模式,即区级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上级要求式)和以街镇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主动求变式),这表明在不同的社区工会组织场域,行动者的自由空间及行动意识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另外,上海社区工会目前的组织运作特性并未出现由国家法团主义转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迹象,其国家法团主义组织特征依然较为明显。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工会整体转型进程的缓慢有一定的关联。总体而言,尽管工会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四项职能,但其在行动中可归类为维护服务与维稳建设两种基本逻辑,即对下(会员和职工)负责与对上(党和国家)负责。由于中国工会特殊的政治身份,履行的是双重代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工会作为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代理人,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利益;另一方面,工会也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通过对社会领域的力量渗透,从而实行有效的管控,因而履行的是国家代理人的职责。在服务与管控之间,无疑在工会及其领导人的意识中,管控是占首位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随着国家力量在社会领域的退出,工会作为国家代理人,在社会边际领域积极渗透,开展相应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其组织行动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管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反映的是国家力量逐步渗入社会,以达到有效管控社会的目的。研究发现,工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政治属性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在局部区域还有所强化。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特性(官民二重性)以及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政治替代的重要角色。本研究认为,在我国转型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国家对向社会放权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在社会倒逼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被动地让渡社会空间,通过向社会放权,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从而使社会日益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但另一方面,又担忧社会领域的自主发展,会影响到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全,因而试图使国家力量再度渗入社会,尤其是在传统国家力量无法控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些边际领域,通过政治性社团以国家代理人的角色来主导和管控部分空间,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从而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再生产。所以,当前我国在整体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又存在着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空间再政治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政治性社团在社会边际领域的运作,使国家的意图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端,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对于这种边际渗透的空间政治行为,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特殊的空间再政治化过程,即政治管控替代现象。这是本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究其原因,国家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惯性与路径依赖,即通过依靠人民团体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对社会进行有效地管控,以避免社会领域的失控和社会自治的效能不足。本研究认为,由于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制度性困境,导致中国工会的组织转型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社会法团主义或许是其较为可行的归宿之一,即强化工会作为利益代表性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去行政化的运作方式。文章最后讨论了工会回归社会组织的可行性以及对如何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出了路径建议。

吴娜[3](2010)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S市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多元化,国有、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9年,非公经济产值已占据全国产值的半壁江山;非公企业已占全国企业的绝大多数;非公企业职工人数也达到2亿多人,已超过全国职工总数的70%以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最大限度地把这些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是一个关系工会自身存亡和党执政基础能否稳固的大事。近些年来,随着全国各级工会的建会努力,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华全国总工会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但相对不断发展壮大的非公企业职工队伍来说,实现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目标,还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一些工会即使已经建立起来,由于建设水平不高,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一些地方职工权益受损害、职工队伍不稳定、劳动关系矛盾激化等情况,职工合法权益没能得到很好地维护,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很不和谐的因素。因此,继续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工会组织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河南省S市为个案,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文献研究、调查访谈、比较分析和数据归纳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对河南省S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情况和问题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假设前提即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政府、工会、非公企业以及职工等非公企业工会组建过程中的行为主体的分析,研究剖析了影响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原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

贾玉芬[4](2004)在《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 ,工会工作必须创新 :一是要围绕中心在发挥优势上有新突破 ;二是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上有新突破 ;三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要有新突破 ;四是在为困难职工办实事、保持企业稳定上有新突破。

吴飚[5](2004)在《浅谈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与运作》文中研究表明 目前,嘉定区职工队伍近25万人,其中10万名是本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10万名来自外省市务工人员,5万名国有、集体、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包括内退、协保职工)。到2003年底,全区建立工会组织6477家,覆盖职工175413人,会员157010人,尚有7.5万名职工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未纳入工会组织的范围。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职工总量将持续增加,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将大幅提高,劳动者在各阶层的分布越来越广,流动性越来越大,职工的权益维护也越来越突出。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

中华全国总工会[6](2003)在《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新闻媒介十分关注中国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状况和中国工会的工作情况。2003年1月2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向外界发布了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并就该《蓝皮书》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作了介绍。该《蓝皮书》全面介绍和反映了中国职工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和取得长足发展的状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在代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保护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中国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本刊特此将中华全国总工会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转载如下,供研究参考。

周文芳[7](2002)在《构筑两个平台 建立四个机制 实现八个基本》文中研究表明 社区工会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领域。近两年来,静安区总工会围绕全国总工会“三个最大限度”的要求和市总工会的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努力形成完整的社区工会组织体系,实现社区内新建企业基本建会,职工基本依法自愿入会,基本建立起以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多渠道依法维权的长效机制为主要特征,符合静安中心城区特点,运作规范的社区工会工作新格局。一、着眼新形势,构思加强社区工会建设的思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静安区以建立“高品位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的双高战略,吸引着大量非公经济组织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地域繁华的中心城区

姜勇,刘业林[8](2002)在《实现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文中指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要求,以党委领导为政治保证,切实做好新建企业工会组织和建设工作。

焦仁兰[9](2001)在《努力实现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文中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 ,劳资矛盾是企业的主要矛盾 ,尽快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维护劳动者权益 ,协调劳资关系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 ,也是目前工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王如华[10](2001)在《创新是新建企业建会工作的不竭动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非公有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方面新建企业不断增加 ,职工队伍不断壮大 ,另一方面工会会员人数却不断减少。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既面临着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尽快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为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五”奋斗目标而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答案只有一个 ,就是必须创新。

二、努力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历程和成效
    (一) 1978年工会九大至1993年工会十二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劳动保护调研, 推动工会恢复重建工作
        2. 开展工资福利生活调研, 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3. 开展职工教育调研, 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4. 开展工会自身建设调研, 启动工会改革
        5. 开展贯彻12号文件调研,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
        6. 开展第一、二、三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创建常态化调查的工作品牌
    (二) 1993年工会十二大至2003年工会十四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调研, 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 开展工会工作模式与经验调研,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工会工作新路子
        3. 开展劳动关系问题调研, 贯彻实施《劳动法》
        4. 开展厂务公开调研, 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
        5. 开展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权益调研, 促进实施送温暖工程
        6. 开展第四、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了解世纪之交职工队伍新特征
    (三) 2003年工会十四大至2013年工会十六大期间调研工作
        1. 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 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 开展农民工调研,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 开展劳动关系矛盾调研, 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4. 开展维权调研, 建立健全工会维权机制
        5. 开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 实施“共同约定行动”
        6. 开展发挥工会作用调研, 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
        7. 开展第六、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职工队伍新变化
    (四) 2013年工会十六大以来调研工作
        1. 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调研, 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2. 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 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获得感
        3. 开展工会改革创新调研, 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
        4. 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5. 开展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探索互联网时代职工发展新趋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一) 工会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1.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2. 以服务大局为中心, 发挥参谋智囊作用
        3. 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强化先导先行功能
        4.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增强指导工作实效
        5. 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调研质量水平
    (二) 工会调研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1. 调研任务从中央到部门, 厘清层次突出重点
        2. 调研主体从个体到群体, 整合力量形成格局
        3. 调研领域从工会到社会, 拓宽广度开拓视野
        4. 调研内容从单一到综合, 提升高度挖掘深度
        5. 调研方式从定性到定量, 创新工具丰富手段
    (三) 工会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思想认识不够
        2. 调研质量不高
        3. 成果转化不力
        4. 力量整合不足
三、新形势下工会调研工作的展望和实践
    (一) 工会调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2. 工会改革创新要求
        3. 队伍建设内在需要
    (二) 工会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
        1. 坚持正确方向
        2. 创新调研理念
        3. 健全调研机制
        4. 改进调研方法
    (三) 工会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1. 把握工运时代主题,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2.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3. 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
        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5. 加强工会对外工作, 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
        6. 增“三性”去“四化”, 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创新

(2)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问题及意义
        1、 研究的缘起
        2、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二、 文献回顾
        1、 社团研究
        2、 工会研究
    三、 研究设计
        1、 理论构架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3、 主要概念解释
    四、 个案介绍
    五、 主要贡献与篇章安排
        1、 主要贡献及研究局限
        2、 篇章安排
第二章 革命与建设:中国工会及其行动的历史分析
    一、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 工会的兴起
        2、 革命工会与黄色工会的争斗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1、 组织新使命的确立
        2、 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与争论
    三、 改革开放及市场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1、 工会的重新定位
        2、 工会理论探索与组织转型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应与创新:社区工会行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一、 国家体制及其结构的变动
        1、 总体性社会及单位制的松动
        2、 经济转轨与劳动关系的变革
        3、 法制体系与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
        4、 职工队伍变化与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
    二、 工会体制及其改革创新
        1、 一元化的工会组织体制
        2、 工会与党的关系
        3、 工会的改革创新
        (1) 组织职能的调整
        (2) 组织理念与目标的新确立
        (3) 组织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创新
    三、 社区体制及社区工会的强化
        1、 社区管理新体制的出现
        2、 社区工会为何设立
        3、 社区工会的组织架构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转与公转:社区工会行动的策略分析
    一、 自转策略:扩大组织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1、 组织资源的调动与组织网络的扩张
        (1) 行动者的扩增
        (2) 工作网络的延伸
        (3) 规范基层工会组织行为
        2、 工作策略:运动式、作战式集中行动
        (1) 组织空间的拓展
        (2) 维权机制的建设
        (3) 劳动争议调解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强化
        (4) 突出实事项目服务
    二、 公转策略: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1、 “党工共建”策略助推区域大党建工作
        2、 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3、 源头参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维权与维稳:工会组织行动的逻辑分析
    一、 “讲服务”的维护服务逻辑:社会合法性的获取
        1、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
        2、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维护
        3、 职工精神文化权利的维护
        4、 职工社会权益的维护
    二、 “讲政治”的维稳建设逻辑:政治合法性的夯实
        1、 工会组织建设的政治意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社区安定
        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工会转型的困境:失衡的天平
    三、 讨论与建议
        1、 社会组织功能的回归
        2、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我国工会组织现状的研究
        1.2.2 关于改制企业工会的研究
        1.2.3 关于工会维权职能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1.3.1 概念界定
        1.3.2 理论工具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论文的结构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S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2.1 S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发展历程
        2.1.1 S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背景
        2.1.2 S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发展历程
    2.2 S市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偏低
        2.2.2 非公企业工会不规范
        2.2.3 非公企业工会职能作用发挥不足
3 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的原因分析
        3.1.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3.1.2 政府政策支持不够
        3.1.3 非公企业的原因
        3.1.4 总工会系统的原因
        3.1.5 非公企业职工的原因
    3.2 非公企业工会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3.2.1 非公企业本身的影响
        3.2.2 总工会系统的影响
    3.3 非公企业工会职能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分析
4 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4.1 国家应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2 各级党政应重视支持非公企业建会工作
    4.3 各级党政和工会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4 各级工会要多措并举,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建会工作
        4.4.1 改变建会思路,提高工会的社会认可度
        4.4.2 创新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形式和组建机制
        4.4.3 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要有新突破
二、在新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上要有新突破
三、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要有新突破
四、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办实事要有新突破

四、努力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新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工会调研工作回顾与前瞻[J]. 吕国泉,张妍延,李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2]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D]. 王珍宝. 上海大学, 2014(02)
  • [3]非公企业工会组建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S市为例[D]. 吴娜. 郑州大学, 2010(05)
  • [4]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J]. 贾玉芬.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 [5]浅谈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与运作[J]. 吴飚.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3)
  • [6]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J].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人权, 2003(02)
  • [7]构筑两个平台 建立四个机制 实现八个基本[J]. 周文芳.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 [8]实现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新突破[J]. 姜勇,刘业林.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2)
  • [9]努力实现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新突破[J]. 焦仁兰.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1(04)
  • [10]创新是新建企业建会工作的不竭动力[J]. 王如华.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1(03)

标签:;  ;  ;  ;  ;  

努力实现新企业工会成立新突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