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农垦分公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步评价

红兴隆农垦分公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步评价

一、红兴隆农垦分局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评(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慧[1](2019)在《农垦红兴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及利用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耕地后备资源是弥补耕地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有效的缓解粮食矛盾、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全面的清查统计耕地后备资源,从而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针对影响因子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在有效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同时,确保一定程度的粮食产能和保证耕地红线不突破,对于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农垦红兴隆管局为研究区,分别从自然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研究,从红兴隆农场耕地开发历史到当前全国第三次调查为时间顺序进行研究,参照现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成果信息,就对农垦红兴隆耕地的形态和其未来的发展形式以及可能开发的水平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首先,得到可开垦的后备资源图斑9733.55公顷,通过采用限制性因子初步筛选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果而得出。其次是构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可开垦适宜程度进行定量分析而后进行评价分析。在耕地后备资源评价过程中,结合相关专项研究成果等资料信息,筛选合适的评价指标因子,例如灌溉条件、土层厚度以及年降雨量等方面,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量化处理。最后,经过上述定量评价后,综合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种类、地理位置等分布的特点得出研究成果。明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适宜性等级,由高到低可分为三个等级,依次占后备资源总面积的36.92%、46.15%、16.92%。同时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生态保护区关系及与三调现状地类关系,根据成果分析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有效保障措施和实施意见。

冯浩城[2](2018)在《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与趋势,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内生性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城镇化发展,强调“走中国特色、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黑龙江垦区是以开发区域水土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农业生产为主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系统和区域发展类型,垦区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何走出有垦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的综述和基础理论总结,文章从发展过程、质量评价、空间格局、影响因素、调控路径五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演变特征和调控路径。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重心模型、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了垦区的城镇化质量、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定性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依据垦区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时期,即1947-1978年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创建发展、建设发展和曲折发展三个时期,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细分为提速发展和快速发展两个时期。其次,文章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采用聚类分析法,发现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自然条件,尤其是江河的分布十分相关。从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来看,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垦区人口、经济、生活质量和地域景观城镇化的发展重心同样也呈现出向东和南偏移的过程,表明在过往的十余年垦区东部和南部农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和质量要高于西部和北部的农场。然后,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文章构建了由总体评价、过程评价和要素评价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既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静态空间格局特征,又分析了各管理局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特征。再次,文章四个方面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引导因素和体制机制因素。最后,文章总结了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现存问题,并依据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提出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周浩[3](2018)在《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挠力河流域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的腹地,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位和湿地生态保育功能。近年来,该流域水田面积持续扩张,水田化系数已由2000年的16.89%增至2015年的37.28%,变化极其剧烈。水田的扩张导致了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并促使产汇流机制发生变化,使得该流域的植被截留、陆面蒸发、土壤入渗等水循环环节发生了明显变化。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与匹配”的态势,且土地与水存在明显的错位情形。开展该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范式推广意义。本文遵循“理论机制-过程模拟-策略应对”的研究思路,围绕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的重大实践需求。由于耕地信息提取的准确与否及其精度直接关系到流域水循环过程、农田需水情势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度,基于灰色理论提出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提取出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空间分布信息,研究基础性的耕地利用格局问题;其次考虑到挠力河流域水文变量及参数数据资料较为匮乏的特点和遥感及GIS信息技术在获取偏僻区域的信息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常规手段难以测量得到的水文数据上独特的优势,通过改进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DTVGM),构建基于遥感驱动式的分布式水文模型(Remote sensing 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RSDTVGM),从逐日尺度上模拟研究区的水文循环过程;将水土资源平衡细分为3个层次,通过逐级增加限制因素来探讨气候、作物和土壤3个层次的水土资源平衡态势及其耕地利用下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其中气候水分平衡反映区域水分盈亏一般状况,作物水分平衡反映作物的理论水分收支关系,而土壤水分平衡表征农田实际水分收支关系,更具有农田灌溉指导意义;最后围绕水土资源平衡的综合应对,通过加入人工状态来研究该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农田精准灌溉管理等方面实现挠力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综合应对。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提出了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即:在排除面积较大的特殊地块(如大片林地、建设项目用地)前提下,在一定非耕地斑块面积区间范围内,对一定面积区间间隔的非耕地斑块进行面积统计和若干次累加处理,数据将表现出显着的指数回归特征。通过对非耕地信息变化规律的“灰色”规律挖掘,预测出不同区间范围下的灰色预测精度。进而提取挠力河流域2000、2005、2010和2015年有效耕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同时对有效耕地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间挠力河流域水田化过程极其强烈,水田化系数由2000年的10.23%增至2015年的23.39%,逐渐进入水田化的中期阶段,而旱地面积则持续下降;4个研究时点耕地在空间分布上,流域旱地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的主轴均沿东北偏北-西南偏南方向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离散型,旱地主要分布区域的水田化现象较为剧烈。水田空间分布整体顺时针收缩,分布趋于集中化,且其分布重心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水田整体偏移特征恰好与三江平原水田“北移东扩”的整体特征相反,未来需根据挠力河流域的地区特点的差异性制定差别化的耕地管理策略。(2)挠力河流域的降雨特征差异较三江平原地区更为突出,流域夏季的降雨量逐渐下降,其周边的建三江垦区地区的降雨量缓慢波动上升,挠力河流域的水分供应条件逐渐变差,而这种变化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地表潜在蒸散量和地表的植被要素条件上,该流域的水资源供应情势逐渐变差。同时人工下垫面要素条件的改变,将会改变挠力河流域的地表覆被信息、沟渠信息等,对水循环规律造成了强烈的人工影响。(3)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实质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时空匹配问题。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互动耦合关系,需将水土资源平衡纳入复杂系统来开展研究。本文构建的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RSDTVGM,能够对挠力河流域地表径流、壤中流、潜在蒸散量和实际蒸散量进行逐日尺度的反演。同时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挠力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结果显示,挠力河流域境内径流分布差异较大,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径流量偏低,挠力河干流沿岸和内外七星河地区地表径流量偏高。(4)对于气候水分平衡,挠力河流域常年处于“负”的气候水分盈亏态势,西部以及东北部的饶河县盈亏绝对值显着大于中部和南部地区,且整体呈现由西向南递减的趋势。同时夏季的盈亏高值区恰为冬季低值区。随着耕地内部结构的剧烈变化,旱地和水田的气候水分盈亏绝对值逐年下降,旱地和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情形,在水田急剧扩张、旱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挠力河流域的气候水分盈亏条件表现趋好特征:2000年,挠力河流域水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达到649.63 mm,至2015年,流域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降低了 75.60 mm,变为574.03 mm,下降幅度达到11.64%。旱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则由2000年的659.57 mm降至2015年的573.71 mm。近年来,挠力河流域整体表现出“暖湿化”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自然气候要素变化条件下,挠力河流域初始层次的水分亏缺态势向良性发展。(5)作物水分平衡方面,中稻、春小麦和春玉米水分盈亏特征差异较大,其中中稻大部分处于轻度水分亏缺的状态,春小麦的盈亏状态最好,15年间大部分面积处于正常水分亏缺状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由于其对水分需求大,同时旱作物中的春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类型,2000年轻度缺水区占到总面积的94.43%,其余年份的轻度干旱面积占比依次为17.65%、31.24%和24.08%。挠力河流域水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中稻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对应着水田水分盈亏状态,水田的急速扩张,使得其对应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发生强烈变化。轻度干旱区面积急剧增加,由2005年的2826 km2增至2015年的5473 km2。由于水田的持续性扩张和旱地的收缩作用,挠力河流域无旱区面积波动幅度较大。对于旱地而言,2000年流域旱地中的春小麦和春玉米的相对面积比例依次为20.77%和79.23%,其对应着约有2746.69 km2的旱地处于无旱的状态,9023.19 km2处于轻度干旱,2015年旱地的无旱区面积达到6985.21 km2,轻度干旱区面积为2247.96 km2。(6)土壤水分平衡方面,对于3大作物而言,2000年的水分亏缺态势较2005、2010和2015年更为严峻,对于中稻而言,缺水是该流域土壤水分平衡的最主要特征,同时不同年际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水分亏缺也是挠力河流域春玉米的多年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的特征,但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处于水分盈余的状态。春玉米表现出土壤水分亏缺的特点,其亏水量逐年减少。对于耕地的土壤水分平衡而言,2000年平衡态势极其严峻,以重度和严重缺水为主,2005、2010和2015年则以轻度和中度缺水为主。研究期初,挠力河流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平均水平处于-1194.63~277.44 mm范围内,其中缺水的高值区多位于挠力河干流沿岸地区和内外七星河腹地,该地区为挠力河流域水田化扩张的核心区域。而至2015年,耕地高水分亏缺地区的面积也迅速增加,高水分亏缺地区更为集中,且分布范围更广。(7)对于流域的水土资源平衡,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处于灌溉缺水的状态,其中富锦市缺水量达到2.71 X 108 m3,对应的水田平衡量为556.76 km2,是挠力河流域灌溉情势最为严峻的县域,宝清县的相对缺水情势良好,水田平衡量为584.68 km2,对于旱地而言,各县域的灌溉保障程度与水田基本一致,即宝清县、饶河县、七台河市和双鸭山市辖区处于开发盈余状态,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的现有供水条件不能满足其耕地的用水需求。(8)为保障挠力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应从科学调整作物结构布局、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和合理开采地下水4个方面来开展,其中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可采用智能体模型(Agent)原理构建的空间优化配置模型(AgentLA)实现灌溉图层完整和灌溉需求程度高的双层目标下管理分区。针对挠力河流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当地政府应在水土资源平衡评价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耕地作物结构布局(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同时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以保证跨区域的水资源分配,并且采取合理的精准灌溉管理措施,在保证作物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减少农业用水的损耗,同时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本研究对开展挠力河流域乃至三江平原地区的现代农业试验区农业结构调整、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均具有重要价值,丰富和完善了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梁旭[4](2015)在《恢复力约束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兴隆管理局位于三江平原的腹地,是黑龙江省区域内占土地面积较大的管理局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的持续增加,不断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模式不尽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致使地下水位普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湿地面积萎缩,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种背景下,加强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建设、缓解农业水资源压力,是实现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保障农业永续发展的方向出发,运用可变模糊模型和改进物元模型分别对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进行评价,确定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红兴隆管理局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进行配置结果分析,对指导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参考依据。(1)根据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水务局提供的管理局年报数据,管理局各农场历年降水资料,各农场的气象资料及地下水埋深资料,从而定性的选取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法定量的筛选评价指标:选取面面积比重、年人均耗水量、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农业用水定额、农业用水量比重、水土流失率、森林覆盖率、易涝面积比、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GDP增长率等11个指标组成了红兴隆管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2)分别运用可变模糊模型和改进物元模型对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恢复力等级,最终结果表明:双鸭山、八五三、北兴和八五二农场的农业水资源恢复力为Ⅱ级,饶河、二九一、五九七、红旗岭、友谊、江川、宝山和曙光农场的农业水资源恢复力为Ⅲ级,并运用GIS软件对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等级进行分区,并绘制分区图。并根据2005年和2011年红兴隆管理局数据绘制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空间变异图。(3)以红兴隆管理局12个农场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结果、逐月地下水和降水为资料依据,水源供水能力、用水系统需水能力、变量非负为约束,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建立红兴隆管理局2015年及2020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免疫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显示:兴隆管理局水资源有限,优化配置后各农场生活和工业供水量均不断增长,农业供水量却呈下降趋势。农业供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需水量。同时红兴隆管理局的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地下水超采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过境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刘姣[5](2014)在《复杂性视角下的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兴隆管理局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黑龙江省占土地面积较大的垦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城市化的加快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水资源,致使水文系统的干扰日益增强,农业水文要素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制约着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使区域农业经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排列熵对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复杂性进行测度分析,确定综合复杂性空间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水资源与农水资源优化配置,最后进行效果评价,对于指导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1)根据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水务局提供的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地下水埋深资料和历年降水资料,采用替代数据法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检验,确定数据序列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红兴隆管理局各农场的时序数据的显着性指标均大于1.96,说明该零假设在95%的置信水平内被拒绝,地下水埋深时序数据和降水时序数据中都存在着非线性成分。(2)运用排列熵方法对研究区逐月地下水埋深序列、降水序列进行了测度分析,并运用粒子群优化相空间重构参数m和τ,根据优化后的重构参数,确定地下水埋深序列、降水序列的复杂性测度值,并采用GIS技术绘制了红兴隆管理局各分区水埋深序列和降水序列复杂性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降水序列中,中部平均复杂度最大;北部地区居中;南部地区复杂性最弱,这与地下水埋深复杂性相呼应。(3)采用熵值法度量了水资源系统综合复杂度,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绘制了红兴隆管理局各分区水资源系统综合复杂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红兴隆管理局中区水资源系统最为复杂,开发程度最高;北区复杂性最弱,是因为北区靠近两大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南区水资源系统复杂性适中,说明该区域已经受到各种不确定因子的影响,应对各种人为驱动因子加强遏制,使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4)以红兴隆管理局各分区复杂性特征研究成果、逐月地下水和降水为资料依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建立红兴隆管理局2015年及2020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混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显示: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有限,并没有完全满足农业用水,缺水量较大,供需矛盾突出;此外,红兴隆管理局规划水平年缺水状况得到改善,地下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由此确定混合遗传算法是解决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并用粒子群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相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2015年和2020年在保障充分利用过境水的同时,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开采利用有了大幅下降,保障了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资源量。最后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提出水资源保护规划。(5)以2015年水资源优化配置后的数据资料,下属12个农场为评价单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出红兴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值。结果表明:红兴隆管理局12个农场总体上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低,今后在农业水资源方面使用很有前景,未来应加大农业水资源的投入,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武秋晨,刘东[6](2013)在《等概率粗粒化LZC算法在降水变化复杂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区域水文过程复杂性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模式,降水复杂性变化更是当前研究热点。运用等概率粗粒化的LZC方法,以红兴隆分局为例,对红兴隆分局辖区内10个农场逐月降水序列复杂性进行诊断,运用GIS技术绘制降水复杂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八五三农场降水复杂性最高,八五二农场次之,五九七农场最低。进一步分析表明,降水是当地地下水埋深复杂性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之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当地降水复杂性演变特征,为区域降水、地下水埋深准确预测及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正茂[7](2012)在《近50年来挠力河流域径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径流是水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极为复杂的内容,一直是水文与水资源研究领域内的难点。由于径流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影响极为明显,因此径流成了水文生态学或生态水文学的重要关注焦点,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流入湿地径流量的减少以及径流过程与天然状况下的时空变化差异导致了湿地结构改变与功能的退化,是径流影响生态过程的一个典型现象。以流域为单元,识别影响径流的变化因子并阐明其驱动机制,综合调控人为影响因子,合理利用自然因素,基于水文过程来恢复湿地生态过程具有科学和实践意义。径流变化是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关键。流域面上径流的产汇流过程决定了河流水位、流速与流量的变化过程,进而影响流域各类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所以径流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走向。流域径流的演变对流域内自然因素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能作出客观的响应,但这种响应,既存在一定的累积性,同时也表征出一定的突变性。挠力河流域面积为24,863km2,作为中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最大流域和沼泽分布区域。挠力河流域湿地水文演变过程已对人类活动作出了明显的生态响应,也反映了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干旱化发展趋势。研究该流域内径流的演变特征以及各关键驱动因子的驱动机制,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今后科学地配置该流域甚至整个三江平原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挠力河流域内4个不同水文站控制集水区域内下垫面的变化过程,并结合降水、蒸发、气温和地下水位等变化因子,分析影响了径流变化的主要因子及其未来的趋势。分析了各水文站控制集水区域内径流对各自影响因子的响应特征,基于挠力河流域分析了径流的演变的时空规律,根据径流天然-人工二元演化理论,阐明了北方寒区有湿地保护目标的流域,如何实施有效的可持续水资源调控机制。本研究得出挠力河流域径流演变特征主要体现在:(1)自1961年至2005年的45年期间,挠力河菜咀子水文站月平均水位在不同年代表征出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平均水位自1960~1969年的96.63m下降到2000~2005年的平均水位95.59m,下降幅度达1.04m。挠力河菜咀子水文站月平均水位自1961年至2005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外,挠力河菜咀子水文站日最高水位与日最低水位也表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挠力河菜咀子水文站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变化幅度也表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总之,挠力河菜咀子水文站水位的变化表征出湿地水文过程在变弱,并对湿地结构与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2)进入挠力河流域湿地的年径流总量正在减少。挠力河及其支流出现连底冻的天数正在增加。水位在冻结季节下降幅度也在增大。挠力河流域湿地的贮水能力也在下降。(3)湿地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十分紧密。在挠力河流域湿地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幅明显大于地表水水位的变化。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促进了地表水位的下降。近20年来,挠力河上游水稻田面积的扩大对湿地水文过程已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得出挠力河径流演变的驱动机制主要体现在:(1)挠力河流域湿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对径流深的减少有明显的贡献。尽管耕地面积与径流深和湿地面积与径流深的相关系数,小于年面降水量与径流深的相关关系,但径流深的变异已受到人类活动与不包括降水在内的其他因素的严重影响。(2)水库减少了进入湿地的径流总量,并削弱了挠力河流域下游的洪峰。(3)沟渠和堤防改变了径流的产汇过程。(4)冻土层的变薄和蒸发量的增加对径流深的减不和河流水位的下降也存在一定的贡献。总之,挠力河流域径流深的变化已受到人类活动的极大干扰。全球气候变暖也对挠力河流域湿地水文过程演变具有一定的贡献。挠力河流域的干旱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东北三江平原的现状,这已对湿地水文情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然而,因粮食安全是中国一个严重挑战,挠力河流域和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将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因此,农业灌溉节水措施的采用和推广显得十分紧迫。适合湿地补供水与水量贮存的生态水利工程应当进行开发与设计。本研究为开发挠力河综合流域管理,特别是恢复湿地水文过程,维持或改善湿地结构和提高湿地服务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静[8](2012)在《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指出农垦城镇是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以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口聚居地,是一种特殊的城镇聚落形态。随着农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垦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我国农垦区发展的迫切要求。本论文就是针对这一现实的需求,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垦区城镇形成与演变过程、产业结构、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等关键要素演变的特征识别;选取了与垦区城镇区位相邻的普通农区城镇富锦市、密山市、萝北县、集贤县以及东部沿海农业大县嘉善县作为对比样本,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比较;在分析垦区城镇中心职能强度、与区外城镇经济联系强度及核心城镇的辐射范围的基础上,从垦区中心城镇的培育、等级规模多极化以及轴向拓展多元化等角度探讨了三江平原垦区点一轴空间组织模式;并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以及城镇化制度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垦区城镇化进程的调控对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1、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垦区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空间组织的内涵,系统总结了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开展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分析与评价奠定理论基础。2、阐述了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形成与演变阶段,深入分析了1989-2010年农垦城镇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工业和服务业以及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等关键要素的演变过程及机制,并定性分析了垦区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为确定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城镇化空间组织提供依据。3、以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和牡丹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与垦区城镇区位相邻的普通农区城镇富锦市、密山市、萝北县、集贤县以及东部沿海农业大县嘉善县作为对比样本,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与比较。4、依据中心职能强度的大小把三江平原27个城镇分为3级,基于改进的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分析了垦区城镇与周围城镇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布情况,基于维诺图模型划分了三级核心城镇的辐射范围,并从垦区中心城镇的培育、等级规模多极化以及轴向拓展多元化等角度探讨了三江平原垦区点一轴空间组织模式。5、作为一种以开发农业资源为主的地域,考虑农垦经济的特殊性,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以及城镇化制度的创新提出了促进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调控对策。

单立岩[9](2012)在《基于责任响应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和高粮价时代的来临,我国粮食、食品、生态安全保障也面临日趋严峻的形势。粮食基地建设是稳定全国粮食大局的主力,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随着粮食产能从50亿到400亿斤的加速跨越和提供占黑龙江省二分之一商品粮数量的贡献,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其担负的责任也不断加大,形成了国家粮食、食品与生态安全保障责任;垦区自身经济发展责任;商品粮基地多年来积累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责任等等多重交织,且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制约性甚至相悖性的格局。而垦区现行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却暴露出诸多盘根错节、积重难返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仅仅依靠或局限于垦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来发挥粮食的资源和加工优势,承担多重责任与使命,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把垦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提升到粮食战略基地的层面上来,探讨如何在积极响应多重责任的同时,实现责任与权益之间的均衡,进而实现垦区粮食基地的良性、持续、快速发展,迫切、现实而又必要。本文以协同理论、资本深化理论、分工深化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并将资本深化与分工深化的思想及其方法渗透、贯穿、运用于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全过程中。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剖析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分解商品粮基地发展的责任、环境、自身发展的压力;廓清垦区承担的多重责任的辩证关系;理顺国家粮食基地建设的政策与战略演进脉络的基础上,划分了垦区粮食基地建设历史阶段,总结建设经验与模式,审视建设凸现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对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不容乐观的状态予以反思,探求垦区商品粮建设在多重责任响应的压力之下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及其务必明辨的关键环节制约;在对现行状态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垦区未来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总体响应路径—建设粮食战略基地,构建了以内涵、属性与层次要点为内容的粮食战略基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因素定性与定量结合的SWOT分析,提出了以理念响应、三大体系建设响应、主体行为响应、协调机制构建响应为内容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内容体系框架。本文对基于责任响应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集约型专业化粮食生产体系、效益型生态化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建设予以深入研究,阐明了如何运用资本深化与分工深化手段,从粮食生产和经营的维度对多重责任予以响应。通过对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生产率变迁的分析反映垦区粮食生产的物质资本深化实质;运用DEA-曼奎斯特指数法,对垦区-管理局-农场三个维度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予以度量,从时间变迁、地域分布与个体差异层面全方位展示垦区技术资本深化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基于资本深化、分工深化的垦区战略基地粮食生产的路径—适度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专业化粮食生产体系打造。从价值维的分工深化视角入手,提出了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粮食产业全产业链经营的模式构想;从供需维和空间维的资本深化视角入手,提出了以生态资本深化、人力资本深化、社会资本深化为主要内容的资本深化路径;以及地域空间—功能范围—产业空间三个维度的资本的发展空间深化路径。基于文化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内核驱动力作用,本文着力研究了垦区文化发展体系的多元化构成与复合型特征,提出了推进垦区粮食粮食战略基地文化资本不断深化的基本思想、方式与关键手段。构建了农垦总局、市场、社会、农场职工四个层面主体的责任响应行为协调体系,以及以创新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为内容的责任响应协同机制体系,从思想观念、组织、技术、资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协调的保障措施,形成了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协调发展与创新发展路径的解读。

姜秋香[10](2011)在《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其自然条件较适宜农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三江平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结构不合理和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严重威胁着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进行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区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经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利用分析得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而并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与耕地资源的匹配角度,构建了水土资源匹配测算模型,并对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匹配程度的划分。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整体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江平原区划内,七台河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差,而鹤岗市和穆棱市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最好。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判断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土地开垦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2、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分别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出发,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区域差异分析,并对水、土资源的承载力水平进行空间组合。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类:双鸭山市和穆棱市属于水土资源无压力区,七台河市属于水资源无压力-土地资源平衡区,依兰县属于水资源平衡-土地资源无压力区,鹤岗市、佳木斯市和鸡西市属于水土资源平衡区。结合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状况,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保证水土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供给能力。3、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由于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级别,因此,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水土资源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和因果反馈关系的前提下,进行了模型边界的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子模块的划分、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确定和模型有效性检验,完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和检验。由模型的构成和检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共包括8个子模块和96个变量,并且模型的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定量反映真实系统的运行特征。同时,甄别出对模型运行结果影响较大的9个敏感参数,后续将根据对敏感参数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4、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通过对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可知,未来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的严重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此,从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出发,设计了5种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延续方案、开源方案和节流方案下未来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仍然存在;综合方案下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工农业生产规模、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均为五种方案中最高,但该方案将造成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严重浪费,有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方案不仅可以解决佳木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目标,该方案为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方案的确定,可为佳木斯市乃至三江平原的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5、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在分析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借鉴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佳策略,提出了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政策支持。综上所述,通过对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空间匹配格局、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研究,可全面了解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土资源协调发展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此同时,对三江平原区划内的佳木斯市进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和优选,可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调整提供借鉴,为实现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红兴隆农垦分局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兴隆农垦分局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评(论文提纲范文)

(1)农垦红兴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及利用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理论基础
    2.1 相关内涵界定
        2.1.1 耕地后备资源
        2.1.2 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土地稀缺性理论
        2.2.5 系统工程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3.1 农垦红兴隆耕地发展史
        3.1.1 开荒建场
        3.1.2 苏联援建带来土地整理理论
        3.1.3 苏联土地整理理论应用
        3.1.4 北大荒开垦成为北大仓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2.2 自然概况
        3.2.3 社会经济概况
    3.3 土地利用状况
        3.3.1 土地利用现状
        3.3.2 土地利用特点
        3.3.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3.4 “不稳定耕地”类型和数量分布
    3.4 数据来源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4.1 农垦红兴隆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分析
        4.1.1 宜耕后备资源筛选指标
        4.1.2 农垦红兴隆耕地后备资源概况
        4.1.3 耕地数量平衡分析
    4.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4.2.1 土地整理项目和补充耕地项目开发未利用地状况分析
        4.2.2 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状况分析
        4.2.3 耕地后备资源与生态保护叠加分析
        4.2.4 耕地后备资源与三调现状地类叠加分析
    4.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3.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5章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5.1 评价原则和方法
        5.1.1 评价原则
        5.1.2 评价方法
    5.2 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5.2.2 评价因素的选择和分析
        5.2.3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5.2.4 综合指数的确定
    5.3 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6.1 强化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6.1.1 协调规划和开发利用矛盾
        6.1.2 设计后备资源开发规模和布局
    6.2 加强后备资源与生态保护空间协调及管理
        6.2.1 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
        6.2.2 分类管理后备资源调出问题
    6.3 进行区域性分类利用管理
    6.4 加强政府保障措施
        6.4.1 加大宣传力度
        6.4.2 健全后备资源开发制度
        6.4.3 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档案的建设和管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技术路线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镇化质量
        三、非农化
        四、新型城镇化
        五、垦区城镇化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镇化研究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三、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四、城镇化质量研究
        五、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镇化研究
        二、城镇化模式研究
        三、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四、城镇化空间特征研究
        五、城镇化质量研究
        六、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第四节 垦区城镇化研究进展
        一、新疆垦区
        二、海南垦区
        三、黑龙江垦区
    小结
第二章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一、农业区位论
        二、工业区位论
        三、经济区位论
    第二节 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一、经济增长推动论
        二、二元结构理论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第三节 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三、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理论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三、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概况
        一、研究区域
        二、垦区发展概况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一、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47-1978年)
        三、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相关要素变化特征
        一、黑龙江垦区人口发展特征
        二、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特征
        三、黑龙江垦区城镇建设特征
        四、黑龙江垦区社会发展特征
    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一、垦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二、垦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三、垦区经济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四、垦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五、垦区地域景观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
        一、垦区城镇化重心的测算
        二、人口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三、经济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四、生活质量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五、地域景观城镇化重心的区位及移动趋势
        六、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第三节 典型区研究——建三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一、建三江管理局城镇化发展概述
        二、建三江垦区城镇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三、建三江城镇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选择
        三、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二、垦区城镇化质量的子系统评价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过程评价
        一、垦区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总体评价
        二、城镇化质量发展过程的阶段评价
        三、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过程评价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质量的要素评价
        一、经济发展子系统
        二、产业结构子系统
        三、物质生活水平子系统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子系统
        五、生态环境子系统
    小结
第六章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垦区自然条件概况
        二、垦区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三、垦区自然条件对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塑造
    第二节 经济发展因素
        一、周边城市的辐射
        二、农业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非农就业比重偏低
        四、新经济时代的机遇
    第三节 政策引导因素
        一、城镇建设引导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四节 体制机制因素
        一、改革开放以前垦区体制变革
        二、改革开放以后垦区体制变革
        三、垦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调控路径
    第一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矛盾并存
        二、非国家建制镇导致财力薄弱与财政支持不稳定
        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制度劣势限制了垦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小且布局不合理
        二、人口城镇化水平虚高导致公共服务落后
        三、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偏高
        四、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差
        五、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经济互补性差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的新背景
        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二、东北持续振兴的系列政策
        三、垦区“造城”运动
        四、黑龙江农垦总局体制改革
    第四节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一、立足区情——探索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二、面对收缩——践行乡村收缩发展策略
        三、依托绿色——打造因地制宜的田园综合体
        四、革新体制——垦地融合发展
        五、机构重组——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六、质量提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七、加强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八、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三江平原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势—研究的紧迫性
        1.1.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必要性
        1.1.3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1.1.4 挠力河流域水土综合利用特点及区域研究的示范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耕地利用
        1.4.2 水土资源平衡
        1.4.3 缺资料区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
        1.4.4 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1.4.5 动态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构想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点
第2章 水土资源平衡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 流域水循环理论
        2.1.2 耕地利用及水土资源平衡
        2.1.3 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
    2.2 相关概念
        2.2.1 蒸腾、蒸散和蒸发
        2.2.2 陆面潜在蒸散量
        2.2.3 陆面实际蒸散量
    2.3 研究框架
        2.3.1 有效耕地信息的提取
        2.3.2 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2.3.3 水分平衡评价及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
        2.3.4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应对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流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
        3.1.2 地形地貌条件
        3.1.3 气候及水文状况
        3.1.4 土壤条件
        3.1.5 社会经济条件
    3.2 背景数据库建立
        3.2.1 MODIS数据源
        3.2.2 气象数据源
        3.2.3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源
        3.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信息提取及耕地格局
    4.1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4.1.1 灰色系统理论
        4.1.2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4.2 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提取
        4.2.1 有效耕地提取思路
        4.2.2 有效耕地提取数值过程
    4.3 挠力河流域耕地格局研究
        4.3.1 测度模型及处理方法
        4.3.2 耕地格局变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影响关键参数计量
    5.1 降雨量变化特征
        5.1.1 数据空间插值
        5.1.2 研究方法
        5.1.3 变化特征分析
    5.2 常年地表蒸散特征
        5.2.1 估算方法
        5.2.2 地表蒸散结果分析
    5.3 地表植被要素条件
        5.3.1 叶面积指数
        5.3.2 植被覆盖度
        5.3.3 根系深度
    5.4 挠力河流域下垫面条件
        5.4.1 水利工程条件
        5.4.2 历史土地利用状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挠力河流域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构建
    6.1 需求分析与模型构建思路
    6.2 DTVGM模型原理及其改进
        6.2.1 模型原理
        6.2.2 DTVGM的改进
    6.3 模型水循环过程
        6.3.1 植被截留过程
        6.3.2 融雪模型
    6.4 蒸散发模型
        6.4.1 产流模型
        6.4.2 汇流模型
    6.5 模型能量传输过程
        6.5.1 净辐射计算模型
        6.5.2 日升/日落时间计算
        6.5.3 日均太阳温度
        6.5.4 瞬时大气温度
    6.6 其它循环过程
        6.6.1 土壤水分参数
        6.6.2 植被覆盖率计算
    6.7 模型的开发
        6.7.1 植被截留蒸发函数
        6.7.2 地表有效降雨量函数
        6.7.3 地表实际蒸散发函数
        6.7.4 土壤水模拟函数
        6.7.5 产流计算函数
    6.8 流域水文信息数据库
    6.9 模型参数
        6.9.1 基础数据源项
        6.9.2 反演过程项
    6.10 参数验证
    6.11 本章小结
第7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7.1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7.1.1 研究思路
        7.1.2 研究方法
        7.1.3 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7.1.4 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7.1.5 气候水分盈亏变化格局
        7.1.6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7.2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7.2.1 研究思路
        7.2.2 研究方法
        7.2.3 作物需水量分析
        7.2.4 有效降雨量
        7.2.5 作物水分盈亏评价
        7.2.6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7.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及其变化效应
        7.3.1 研究方法
        7.3.2 农田土壤水分胁迫蒸散量
        7.3.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耕地利用下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
    8.1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
        8.1.1 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8.1.2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路线
    8.2 挠力河流域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8.2.1 需求分析与思路
        8.2.2 利用AgentLA辅助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分区
        8.2.3 灌溉管理分区结果
    8.3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的适应对策
        8.3.1 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8.3.2 实施区域间调水工程
        8.3.3 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8.3.4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4)恢复力约束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资源恢复力研究进展
        1.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3.3 研究中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 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概念与基本属性
        2.1.1 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概念
        2.1.2 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基本属性
    2.2 构造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原则与步骤
        2.2.1 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 区域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2.3 构建基本指标集
        2.3.1 选取基本指标思路
    2.4 评价指标筛选
        2.4.1 筛选方法简介
        2.4.2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步骤
    2.5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2.6 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方法
        2.6.1 可变模糊模型
        2.6.2 基于海明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
3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
    3.1 红兴隆管理局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型地貌
        3.1.3 气候特性
        3.1.4 水资源状况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2.1 定性选取评价指标
        3.2.2 利用主成分-相关分析法定量筛选评价指标
    3.3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可变模糊评价模型
    3.4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改进模糊物元评价模型
    3.5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综合评价结果
    3.6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恢复力时间变异
    3.7 本章小结
4 恢复力约束下的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4.1.1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4.1.2 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4.1.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4.2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2.3 模型参数
    4.3 模型求解方法
        4.3.1 免疫微粒群优化算法
        4.3.2 免疫微粒群算法流程
    4.4 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优化配置
        4.4.1 模型求解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复杂性视角下的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业水文要素复杂性研究进展
        1.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3.3 农业水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1.4 研究中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及研究区域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手段
    2.3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概述
        2.3.1 系统动力学方法
        2.3.2 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
        2.3.3 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技术
        2.3.4 投入产出分析
        2.3.5 其他方法
    2.4 区域概况
        2.4.1 地理位置
        2.4.2 气候特性
        2.4.3 水资源状况
        2.4.4 社会经济状况
3 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系统复杂性研究
    3.1 非线性存在假设检验
    3.2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
    3.3 基于替代数据法的红兴隆管理局地下水埋深序列非线性检验
    3.4 基于排列熵法的地下水埋深复杂性测度研究
        3.4.1 排列熵的基本原理
        3.4.2 相空间重构
        3.4.3 粒子群优化算法
        3.4.4 基于排列熵的地下水埋深序列复杂性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
    3.5 基于排列熵法的降水序列复杂性测度研究
        3.5.1 研究区降水数据来源
        3.5.2 基于替代数据法的红兴隆管理局降水序列非线性检验
        3.5.3 基于排列熵的降水序列复杂性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
    3.6 基于排列熵的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综合复杂性测度分析
        3.6.1 熵权法
        3.6.2 综合复杂度的计算结果与空间分布
    3.7 本章小结
4 复杂性视角下的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4.1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4.1.1 目标函数
        4.1.2 约束条件
        4.1.3 模型参数
    4.2 模型求解方法
    4.3 红兴隆管理局水资源优化配置
    4.4 小结
5 复杂性视角下的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
    5.1 总目标函数的建立
    5.2 农业需水量预测
    5.3 优化结果分析
    5.4 水资源保护规划及其措施
    5.5 小结
6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评价
    6.1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6.2 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评价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近50年来挠力河流域径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依据
        1.1.3 选择挠力河流域作为研究区的理由
        1.1.4 研究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对径流的影响研究呈现出从单项影响因子向多项影响因子研究的过渡
        1.2.2 径流模型模拟成为了定量地研究径流变化驱动因子贡献的主要工具
    1.3 挠力河流域湿地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2章 挠力河流域基本概况
    2.1 自然经济社会状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特征
        2.1.4 水系状况及水文特征
        2.1.5 经济社会状况
    2.2 功能与地位
        2.2.1 社会经济功能与地位
        2.2.2 生态功能与地位
    2.3 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挠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特征分析
    3.1 表征径流参数的选择
    3.2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特征
    3.3 径流过程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3.4 降水与径流深的关系
    3.5 径流量的年内变化特征
    3.6 径流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3.7 不同年代同—区域的径流演变特征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径流演变的驱动因子及作用机制分析
    4.1 降水对径流演变的驱动及作用机制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1.3 结果与讨论
    4.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演变的驱动及作用机制
        4.2.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4.2.2 数据分析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水利枢纽工程对径流演变的驱动及作用机制
        4.3.1 研究方法
        4.3.2 龙头桥水库工程情况
        4.3.3 驱动及作用机制分析
        4.3.4 结果与讨论
    4.4 沟渠和防洪堤对径流演变的动机及作用机制
    4.5 气温对径流演变的驱动及作用机制
    4.6 地下水位变化对径流演变的驱动及作用机制
    4.7 蒸发对径流演变的驱动及作用机制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径流演变驱动因子的贡献量分析
    5.1 降水变化对径流演变的贡献分析
    5.2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演变的贡献分析
    5.3 水利工程对径流演变的贡献分析
        5.3.1 宝清水文站集水区域概况
        5.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3 研究方法
        5.3.4 结果与分析
        5.3.5 结论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善挠力河流域径流过程的措施
    6.1 以生态水利的理念改造现有水利工程设施
    6.2 对现有水利工程基于生态用水调度
    6.3 保护和恢复现有蓄洪区生态水文功能
        6.3.1 三环泡滞洪区概况
        6.3.2 研究方法
        6.3.3 生态功能分析
        6.3.4 水文调节功能分析
        6.3.5 结果与讨论
        6.3.6 结论与建议
    6.4 保护和恢复挠力河主要支流的水文过程
        6.4.1 七里沁河概况
        6.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4.3 研究方法
        6.4.4 结果与分析
        6.4.5 结论及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径流演变特征
        7.1.2 湿地对径流的调节功能削弱
        7.1.3 湿地水位呈下降趋势
        7.1.4 湿地集水区域内的地表径流深递减且呈非线性关系增强
        7.1.5 水利工程对径流的产汇过程和径流深减少贡献较为明显
        7.1.6 气温上升驱动了流域内蒸发量的增加和径流深的减少
    7.2 讨论
        7.2.1 径流受土地利用方式与覆被变化的影响
        7.2.2 旱田转水稻田对径流产汇过程的影响
        7.2.3 径流演变驱动因子的贡献量大小的确定
        7.2.4 气温的上升驱动了径流深的减少以及水循环的改变
        7.2.5 改善流域径流演变的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价
        一、 城镇化相关研究
        二、 空间组织相关研究
        三、 垦区城镇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二、 研究方案
        三、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区域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 城镇化
        二、 城镇化质量
        三、 空间组织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 城镇化动力机制相关理论
        二、 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分析
    第一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的形成与演变
        一、 开荒建场
        二、 开发兴场
        三、 转型发展
    第二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一、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二、 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三、 人口集聚与就业结构变化
    第三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一、 不完全的城镇功能,城镇职能较单一
        二、 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是垦区城镇化主要动力
        三、 不完善的发育过程,行政动力的外在推动性
        四、 结构性矛盾明显,体制矛盾突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
    第一节 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 评价指标选取的步骤与方法
        四、 指标内涵的界定和作用
    第二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一、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三节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质量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一、 相对独立性分析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
        三、 城镇化质量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空间组织
    第一节 垦区中心城镇与区外城镇联系
        一、 城镇中心职能强度
        二、 经济联系强度
    第二节 核心城镇的辐射范围
        一、 断裂点模型
        二、 维诺图模型
        三、 影响范围的划分
    第三节 点—轴式空间结构组织
        一、 垦区中心城镇的培育
        二、 等级规模多极化结构
        三、 轴向拓展多元化结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调控对策
    第一节 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一、 持续提升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二、 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 强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加快打造商贸、旅游等新兴产业体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开放与合作
        一、 加强区域整合,创造农垦城镇竞争整体优势
        二、 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三节 城镇化制度创新
        一、 改革垦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城镇管理职能
        二、 推进企业管理升级
        三、 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扩大投融资渠道,为加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 切实完善垦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责任响应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理论
        2.1.1 协同论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1.2 协同论对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2.2 资本深化理论
        2.2.1 资本深化的内涵
        2.2.2 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
        2.2.3 资本深化理论的拓展
        2.2.4 资本深化理论对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2.3 分工深化理论
        2.3.1 分工理论演进概述
        2.3.2 分工深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3.3 分工深化的表现
        2.3.4 分工深化理论对于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2.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4.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4.2 内生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
        2.4.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2.5 多重辩证关系甄审
        2.5.1 政府扶持与争取扶持政策
        2.5.2 增担与减负
        2.5.3 小农与大农
        2.5.4 农民合作组织与组织农民合作
        2.5.5 北大荒文化与文化北大荒
    2.6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DPSIR分析
    3.1 DPSIR模型:分析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概念框架
    3.2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驱动力
        3.2.1 内部驱动力
        3.2.2 外部驱动力
    3.3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压力
        3.3.1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压力分解
        3.3.2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多重责任压力的辩证关系
    3.4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状态
        3.4.1 国家粮食基地建设的战略演进
        3.4.2 黑龙江垦区粮食基地建设的历史沿革
        3.4.3 现行压力下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状态审视
    3.5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状态产生的影响
    3.6 未来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响应路径
        3.6.1 总体响应路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
        3.6.2 更新理念
        3.6.3 建设三大体系
        3.6.4 主体行为响应
        3.6.5 构建协同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粮食生产体系建设
    4.1 粮食生产的动力分解
    4.2 垦区粮食生产的物质资本深化
        4.2.1 垦区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历史变迁
        4.2.2 垦区粮食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迁
        4.2.3 结果分析
    4.3 垦区粮食生产的技术资本深化
        4.3.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4.3.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度量
        4.3.3 垦区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框架
        4.3.4 结果分析
    4.4 基于资本深化的垦区粮食生产的路径选择
        4.4.1 促进狭义农业技术进步
        4.4.2 改善要素配置效率
        4.4.3 提高技术效率
    4.5 分工深化促进垦区粮食专业化生产体系形成
        4.5.1 体系构成
        4.5.2 重要环节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建设
    5.1 经营环境变化对粮食产业的影响
    5.2 价值维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分工深化
        5.2.1 国际粮商的商业模式借鉴
        5.2.2 垦区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全产业链经营
    5.3 供需维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资本深化
        5.3.1 生态资本深化
        5.3.2 人力资本深化
        5.3.3 社会资本深化
    5.4 空间维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资本深化
    5.5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文化发展体系建设
    6.1 垦区文化的构成及其特征
        6.1.1 垦区文化的构成
        6.1.2 垦区文化的特征
    6.2 垦区文化发展体系建设的现状
        6.2.1 文化发展体系建设的成效
        6.2.2 文化发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6.3 文化资本深化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意义
    6.4 推动垦区粮食战略基地文化资本深化的对策
        6.4.1 推动文化资本深化的基本思路
        6.4.2 推动文化资本深化的方式
        6.4.3 推动文化资本深化的关键手段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责任响应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协调机制与保障措施
    7.1 各层次主体的责任响应行为协调机制
        7.1.1 责任响应行为主体界定
        7.1.2 各主体责任响应行为的层次关系
        7.1.3 各主体责任响应行为体系
    7.2 责任响应的协同机制构建
        7.2.1 构建责任响应的协同机制的总体思路
        7.2.2 责任响应的协同机制体系构成
    7.3 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7.3.1 强化思想观念保障
        7.3.2 健全组织保障
        7.3.3 完善技术保障
        7.3.4 拓展资金保障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1.4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
1.5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
    1.5.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1.5.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资源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矿产资源
    2.1.7 湿地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水资源总量
    2.3.2 用水结构
    2.3.3 水利工程现状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5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4 农业生产概况
2.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
3.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3.1.1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2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
    3.1.3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
    3.2.1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
    3.2.2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
3.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
    3.3.1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
    3.3.2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
    3.3.3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
4.1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
    4.1.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4.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4.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4.3.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3.2 粒子群优化方法
    4.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4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4.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4.2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4.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5.1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4.5.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3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5.4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4.5.5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4.6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
4.7 本章小结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1 佳木斯市概况
    5.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5.1.2 地形地貌
    5.1.3 土壤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5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6 农业生产概况
    5.1.7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2 系统动力学简介
    5.2.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2.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5.2.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
    5.2.4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
5.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
    5.3.1 模型边界的确定
    5.3.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3.3 模型的构建
5.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1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
    5.4.2 模型的历史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
6.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
    6.1.1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
    6.1.2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
6.2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
6.3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
    6.3.1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
    6.3.2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
    6.3.3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
    6.3.4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
6.4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
6.5 本章小结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
7.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1.1 开源节流并重
    7.1.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
    7.1.3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
    7.1.4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红兴隆农垦分局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农垦红兴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及利用管理对策研究[D]. 刘志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特征及调控路径研究[D]. 冯浩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3]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D]. 周浩. 东北大学, 2018(02)
  • [4]恢复力约束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梁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5]复杂性视角下的红兴隆管理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刘姣.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6]等概率粗粒化LZC算法在降水变化复杂性研究中的应用[J]. 武秋晨,刘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3(05)
  • [7]近50年来挠力河流域径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D]. 刘正茂.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 李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11)
  • [9]基于责任响应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研究[D]. 单立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10]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 姜秋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红兴隆农垦分公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初步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