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路燕[1](2020)在《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真实世界环境下,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同时以《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指南为标准,评价临床治疗与指南的符合度,为《指南》的推广应用及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患儿对治疗药物的接受程度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有效性,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并评价其与《指南》的符合度。结果:1.治疗5天后,疾病疗效比较,中成药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6.49%,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和98.25%,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两组在皮疹/疱疹、口腔溃疡、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纳差、恶心呕吐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口腔溃疡、咽痛方面,中成药组显着优于中药组(P<0.05)。2.用药方面,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开喉剑(儿童)喷雾剂、小儿青翘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康复新液、连花清瘟颗粒;中成药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解表祛邪、宣肺止咳。中药频数位于前20味中药分别为:连翘、金银花、炙甘草、藿香、黄芩、薄荷、炒牛蒡子、紫草、桔梗、石菖蒲、淡竹叶、板蓝根、滑石、柴胡、葛根、茵陈、射干、荆芥、赤芍、芦根;对中药进行分类,显示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其次为解表药、祛湿药、凉血药;对中药性味进行研究,药性主要为寒性,次之为温、凉,平性使用频数最少;药味主要为苦、辛、甘;咸、酸、涩使用频数较少;归经主要为肺经,其次为脾经、心经。3.在符合度评价方面,指南中“诊断”的应用符合率最高(100%);“辨证”、“治则治法”的应用符合率均为91.67%;“方药”符合率为89.48%;“中成药”应用符合率为86.95%;临床愈显率为82.5%。结论:1.中医药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着。2.结合临床用药规律及临床治疗符合度评价,该《指南》适用于临床,是临床医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规范方案。3.建议《指南》在今后的修订中:(1)证型方面将心脾积热证明确为手足口病常证证型之一,相应的治则治法为清热泻脾,泻火解毒,方药为清热泻脾散合导赤散加减;(2)根据临床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中成药使用频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儿童用药经验的循证依据,适当调整中成药品种,增加儿童专用中成药,同时推广局部用药在临床的应用;(3)为便于《指南》的掌握和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特别是满足西医医生的使用要求,可进一步细化中医证型和症候的相关性及中成药的使用指征。

赵鑫[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门九章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所创制用以治疗小柴胡证误下而致“心下痞”的一张千古名方。历代医家在使用本方的过程中,多用于“寒热错杂”的消化系统疾病,在谨守病机,辨证得当的情况下临床疗效十分显着。通过收集整理门九章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多种疾病的加减配伍模式,并对与其相关度较高的胃部器质性病变的病案进行用药分析,以总结半夏泻心汤证的使用规律、适应指征、加减配伍规律。方法:收集门九章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医案170例,将临床数据分别录入Excel 2019表格,并对医案中性别、年龄、就诊月份、症状、舌象、脉象、用药、用方等内容进行整理,并运用熵层次聚类等统计学方法,探索半夏泻心汤的应用规律。结果:1.基本情况:通过解析数据,发现:(1)男性81人,占比为47.65%;女性89人,占比为52.35%;(2)年龄最大者为84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为55岁。(3)3、1月份就诊患者最多,占比分别为17.06%、14.71%,其次为4、6、5月份患者。2.中医症状分布情况:在录入的170病例资料中,主要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且多集中在胃脘不适、反酸、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排名前十的症状频数合计为391,占比为82.66%。半夏泻心汤患者口苦症状亦多见,可占到全部患者人数的32.35%。其中表述睡眠欠佳(眠差)之患者占到全部患者人数的20%。3.西医疾病分布:可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记录有104例。其中89例,占比85.58%都为胃肠道疾病,其余15例依次为肺癌、干燥综合征、乙肝、糖尿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冠心病、宫颈癌术后、肝硬化。未明确诊断的西医疾病经审核,主要为胃脘不适等胃肠道症状。4.舌脉情况:170例患者中共157例患者记录了详细脉象,通过脉象频数的降序分析可知弦脉、弦细脉、细脉、弦数脉为主要脉象,合计占比约为82.16%。157例患者记录了详细舌质,通过降序分析发现频数排名前五位的舌质征象分别为:暗红舌37(23.57%)、淡暗舌28(17.83%)、淡舌21(13.38%)、淡胖舌(12.10%)、淡红舌(11.46%),合计占比约为78.34%。157例患者记录了详细舌质,通过降序分析发现频数排名前四位的舌苔征象分别为:白腻苔53(34.19%)、白苔41(26.45%)、厚白腻苔21(13.55%)、薄白苔20(12.90%),占比合计约为87.09%。5.半夏泻心汤用药情况:170例病案中,56例病案中使用了半夏泻心汤原方,占比为32.94%而且药物加减一般不超过3味;3例病案为半夏泻心汤去大枣;其余111例病案均为半夏泻心汤加味。与半夏泻心汤相配伍的药物一共21味。其中频数超过10次的药物有苍术、延胡索、海螵蛸、紫苏子、柴胡、紫苏子。其中苍术、延胡索、海螵蛸加味较为多用。含苍术的半夏泻心汤中频数大于10的症状为:胃脘不适,胃痛、口苦、反酸、腹胀、眠差、消化差;含延胡索的半夏泻心汤中频数大于10(含10)的症状为:胃脘不适、胃痛、腹胀、口苦、反酸;含延胡索的半夏泻心汤中频数大于10(含10)的症状为:胃痛、反酸、腹胀、口苦、胃脘不适。6.联合方组应用情况:半夏泻心汤35例联用病例中,胃部器质性病变者联用11例,半夏泻心汤和香砂六君子汤联用6例,与自拟方、理中汤、麦门冬汤、四逆散、逍遥散各联用一次。疾病类型中只有1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余10例均为胃部器质性病变较重者如:胃癌相关7例;重度萎缩性胃炎1例;胃间质瘤1例;胃黏膜脱垂1例。非胃部器质性病变者联用24例,有1例病案联用3方,合计25方。其中与香砂六君子汤联用6例,与小柴胡汤联用2例,与逍遥散联用2例,与肾气汤联用2例,与补阳还五汤联用2例,与金匮肾气丸联用2例,与门氏养荣汤、生脉饮合玉屏风散、生脉饮口服液、栀黄颗粒、射干麻黄汤、芍药甘草汤、大柴胡汤、柴胡理中汤、参苓白术散各联用1例。结论:通过收集整理门九章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之病案,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层次聚类等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得出以下结论:1.半夏泻心汤证之应用指征为:胃脘痞满气逆,脉弦舌暗红苔白腻。弦脉为半夏泻心汤证之核心脉象,随患者体质及功能状态与其他脉象相兼为弦细脉、弦数脉、弦细数脉。暗红舌及淡暗舌应为半夏泻心汤的典型舌象指征。适应证患者多为中老年人。2.伤寒误下之痞或是未经攻下而成痞者,多是因为生冷油腻、酒水肥甘之品过食均易损伤脾胃,再加之饮食不节及精神因素,均可导致半夏泻心汤证,以半夏泻心汤祛逆湿热、理气机,本方相关症状多集中在胃脘不适、反酸、腹胀、消化差、呃逆、胃痛、胃胀、烧心等胃肠道症状。3.门九章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时,最常配伍的药物为苍术、延胡索(元胡)、海螵蛸,患者兼见湿邪之时配伍苍术以祛湿运脾;胃痛、反酸明显或伴见局部糜烂、溃疡时配伍延胡索(元胡)、海螵蛸,且多见三药两两组合,其余加减则在遵循组方结构的基础上随刻下症状进行药证配伍,形成方证加药证之配伍,并会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功能状态及寒热表现而增减药物之剂量。4.半夏泻心汤应用中,处以联合方组者多为病情较为复杂者,且其中胃部器质性病变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联合方组之间协同增效,可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利于医者理清治疗思路,观察愈后疗效。半夏泻心汤,组方以“辛开苦降甘缓”立法,治疗中焦升降失常、脾胃功能紊乱之病症,效如桴鼓,以上研究为半夏泻心汤在中西医脾胃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袁莉蓉[3](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宋东升[4](2019)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旨在对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重点是检测该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NO、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的编号做成随机球,放入箱中,然后间隔取出放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内,以此来划分组别,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快速尿素酶试验确诊为消化性溃疡。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其中克拉霉素每次0.5g,一天两次,雷贝拉唑每次10mg,2次/d,阿莫西林每次0.5g,2次/d,治疗时间30d;在与对照组相同方法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时间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d、15d和30d三个时间点上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NO、IL-17的水平。采用SPSS19.0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方法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方法则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1。治疗第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1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30天,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9%,和对照组84.21%之间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x2=4.93,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腹痛、反酸、嗳气均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呈下降趋势。其中,第5天,第15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反酸,嗳气没有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没有明显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0天,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明显改善,症状总积分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3.65、-2.50,P均<0.05),腹痛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的两项因子表达水平均下降,其中,治疗5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0、IL-17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和30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0、IL-17表达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t=-5.69、-7.87,-24.82,-34.38,P均<0.05);观察组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57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从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角度考虑,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建立该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是有利的。根据临床疗效反馈,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可能与该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宇[5](2019)在《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整理导师临床上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借助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学方法和个人跟师学习体会,从临床症状、相关舌脉、病理因素、病机、用药特点等方面入手,系统总结导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3例脾肾阳虚,浊毒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进而对温阳泄浊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评价,探讨导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组方特点,丰富中医治疗学认识,以便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读研期间跟随导师门诊学习的体会,按照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要求,收集,整理导师从2010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以温阳为切入点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要求的病案120例,共计1287诊次,利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加强关联规则数据挖掘运算模型挖掘,分析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用药各自之间的内关联性;以及症状与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药物,脉象与病机、药物之间的外关联性:运用聚类分析归纳主要药物组成与主要病机。同时借助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温阳泄浊法治疗23例脾肾阳虚,浊毒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男性58例、597诊次,女性62例、690诊次,年龄最大80岁,最小15岁,发病年龄阶段集中在30-49岁之间,占44.14%。临床症状方面:出现频率>20%的临床症状是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小便泡沫、水肿、腰酸、夜寐不安、夜尿,其频率依次为 48.41%、42.66%、36.91%、28.13%、24.16%、22.92%、22.3 8%。舌象方面:出现频率>20%的舌象是舌淡、舌淡红、边齿痕、舌体胖、苔白腻,其频率依次为30.77%、29.22%、27.43%、25.33%、21.99%。脉象方面:出现频率>10%的脉象为紧、虚、滑、细、沉、弱、弦、浮,其频率依次为 52.53%、32.25%、29.99%、20.59%、17.09%、15.93%、14.53%、13.52%。病机方面:出现频率>10%的病机有脾肾阳虚、肾精不足、湿浊中阻、水湿内盛、浊毒内伏,其频率依次为65.89%、31.16%、17.17%、12.67%、12.04%。病理因素方面:出现频率>10%的病理因素为阳虚、湿、浊、寒、毒、水,其频率依次为78.4%、45.77%、31.0%、20.20%、13.52%、12.67%。药物方面:出现频率>25%的中药为生姜、砂仁、炙甘草、制附片、白术、淫羊藿、桂枝、黄芪、法半夏、陈皮、茯神、巴戟天、茯苓、菟丝子、党参,其频率依次为90.3 7%、82.83%、81.59%、79.88%、64.34%、60.99%、53.15%、39.24%、34.73%、34.58%、30.46%、30.15%、29.14%、29.06%、27.20%。内关联方面:神疲乏力、小便泡沫、畏寒怕冷、水肿、夜寐不安相关性较高;舌淡、舌体胖、边齿痕、苔白腻相关性较高;紧脉、虚脉、细脉、弱脉相关性较高;水湿内盛、肾精不足、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相关性较高;阳虚、浊、毒、湿相关性较高;制附片、砂仁、生姜、炙甘草、白术相关性较高。外关联方面:当出现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夜尿、尿频、水肿、小便泡沫、肠鸣、胃痛、面色萎黄、泛酸、呕吐、四肢麻木时,与苔白、舌面水滑、苔厚腻、舌体胖、边齿痕、舌淡的相关性较高;当出现胃脘痞满、头晕、少汗、喜温饮、腰痛、胸闷、咯痰、皮肤瘙痒、口中异味、口干、便溏、水肿、夜尿、夜寐不安时,与紧脉、滑脉、虚脉、弦脉、浮脉的相关性较高;当出现咳喘、腰膝酸软、呕吐、腰痛、尿量少、大便不畅、喜温饮、多汗、视物模糊、胸闷、腹胀、口中异味、纳差、便溏、夜寐不安时,与脾肾阳虚、肾精不足、湿浊中阻、气机郁滞、浊毒内伏、寒湿内蕴、血不养神、阴火上浮病机相关性较高;当出现咳嗽、腹胀、嗳气、胸闷、口中异味、大便不畅、喜温饮、尿量少、皮肤瘙痒、腰膝酸软、腰痛、视物模糊、多汗、下肢痉挛、大便不畅、喜温饮、心悸、夜寐不安时,与阳虚、湿、浊、毒、阴火病理因素相关性较高;当出现水肿、畏寒怕冷、小便泡沫、神疲乏力、腰酸、夜寐不安时,与生姜、制附片、砂仁、炙甘草、白术、淫羊藿、黄芪、桂枝相关性较高;当出现紧脉、缓脉、大脉、小脉、浮脉、细脉、弱脉、沉脉、虚脉、弦脉、滑脉时,与脾肾阳虚、肾精不足、水湿内盛、浊毒内伏、湿浊中阻、肾阳下虚、阴火上浮、风寒犯表、痰湿蕴肺、寒湿内蕴、血不养神、气机郁滞、风寒阻络病机相关性较高;当出现紧脉、虚脉、滑脉时,与使用制附片、生姜、砂仁、炙甘草、白术、淫羊藿的相关性较高。同时温阳泄浊法治疗脾肾阳虚,浊毒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结果显示,该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通过本研究并结合导师意见,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导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小便泡沫、水肿、腰酸,舌淡、舌淡红、边齿痕、舌体胖、苔白腻,脉紧、虚、滑、细等,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阳虚、湿、浊、寒、毒、水。2.导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肾精不足、湿浊中阻、水湿内盛、浊毒内伏、瘀血阻络,主要的复合病机为①脾肾阳虚、肾精不足,②脾肾阳虚、浊毒内伏,③脾肾阳虚、湿浊中阻。而水湿内盛,瘀血阻络又常兼夹在复合病机中。3.导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使用的主要药物有制附片、生姜、桂枝、白术、砂仁、法半夏、茯苓、陈皮、大黄、黄芪、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炙甘草,根据药物配伍的不同,主要功效可分为温阳泄浊,温阳利水,温阳添精。4.导师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脾肾阳虚、浊毒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结果显示,该法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圣金,乔婷婷,林瑞超,房方,吴德康[6](2016)在《含矿物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矿物药及含矿物药外用制剂在我国传统医药中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是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极具特色。本文对近20年来含矿物类中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该类制剂在皮肤科、肛肠科、妇科和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广泛应用,效果可靠。本文旨在为含矿物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为矿物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承和发扬提供临床基础。

曹琦[7](2016)在《发酵法制备的西瓜霜凝胶的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霜(Mirabilitum Pra epa ratum)是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成熟果实与芒硝,经过加工而制成的白色结晶粉末,具有清热泻火及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喉痹、咽喉肿痛和口舌生疮。一直以来西瓜霜用于治疗口疮是因为西瓜和芒硝均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两药合用能够增加疗效。但是由于传统的西瓜霜炮制时间较长,现代众多的研究和加工者完全违背了古人炮制西瓜霜的意图,为简化西瓜霜的炮制过程,以西瓜汁为溶液对硫酸钠进行溶解、过滤、浓缩、析晶的方法制取西瓜霜。在课题组创新性的提出西瓜霜实质是发酵的炮制方法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发酵法制得的西瓜霜的提取工艺、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用西瓜霜提取物制备出外用的凝胶剂,同时对西瓜霜凝胶及提取物进行了以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标准研究。1.提取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西瓜霜化学成分分离得到的含量相对较多并且有抗菌活性的(1S,3S)-1-甲基-1,2,3,4-四氢-失咔啉-3-羧酸的总含量作为指标,对西瓜霜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进行工艺验证。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2.药理作用研究:使用苯酚烧灼大鼠口腔内颊膜,造成口腔溃疡模型,评价西瓜霜、西瓜霜提取物以及硫酸钠对口腔溃疡的愈合作用,结果表明西瓜霜提取物和西瓜霜对口腔溃疡愈合具有促进作用,能够缩短愈合时间,硫酸钠对口腔溃疡没有愈合作用;进行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趾肿胀实验,评价西瓜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西瓜霜提取物能够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和大鼠足趾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和热板法实验,评价西瓜霜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西瓜霜提取物能够有效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降低小鼠热板阈值,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着的镇痛作用。3.成型工艺研究:以凝胶剂的外观、成型性、涂展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凝胶基质;以药物与基质的相容性、成型性、稳定性为评价标准,对加药方法与顺序进行考察;以凝胶的成形性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甘油用量。最后确定剂型制备工艺为:10 g西瓜霜提取物药粉加入适量水中溶解,加入1.5 g卡波姆934P,静置过夜,使卡波姆完全溶胀。另取0.1 g尼泊金乙酯,溶于少量乙醇,加入5 g甘油,混合之后挥干乙醇,加入至溶胀好的加药凝胶基质中,混合均匀,加入3 g三乙醇胺使凝胶剂pH值为6-7左右,加水至100 g,即制得西瓜霜凝胶剂。4.质量标准研究: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中水分测定法,测定西瓜霜提取物中的水分含量;通过炽灼残渣法测定提取物中的硫酸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霜提取物中的(1S,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5μ,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表明(1S,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的浓度在3.13~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物中(1S,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的含量为0.309 mg/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西瓜霜凝胶剂中的(1S,3S)-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5 μ,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表明(1S,33)-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的进样量在0.10-0.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西瓜霜凝胶剂中(1S,3S)-1-甲基-1,2,3,4-四氢-ββ-咔啉-3-羧酸的含量为0.028 mg/g。通过本文的研究,确定了西瓜霜的最佳提取工艺,确认了西瓜霜提取物对口腔溃疡有治疗作用,同时具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并且制备出了能够外用的西瓜霜提取物凝胶剂,完善了西瓜霜提取物和凝胶剂的质量标准,为西瓜霜新药的成功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王崇飞[8](2016)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规律及其与不同因素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专家意见,制定统一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调查表,对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华西口腔医院中医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ROU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及四诊资料,确定证型;整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1)ROU中医证型中脾气虚弱证最多(占39.2%),脾气虚弱证与其他6种证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U不同证型性别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血亏虚证患者全部为女性,气血亏虚证分别与脾气虚弱、脾肾阳虚证相比,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ROU各证型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饮食偏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U各证型诱因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U各证型情志异常分布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20例ROU患者中女性占总病例数的59.2%,患者在30-59岁年龄段者居多;患者中以无明显诱因发病者为多,占63.3%;患者中无饮食偏嗜者占71.7%,比例最高。(5)120例ROU患者中,轻型ROU患者占96.7%,重型、疱疹型分别占2.5%、0.8%。结论:1、ROU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脾气虚弱证最为多见,胃火炽盛证相对于脾气虚弱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较为少见。2、ROU中医证型中,气血亏虚证与脾气虚弱、脾肾阳虚证相比,以女性更为多见;年龄、饮食偏嗜、发病诱因与ROU中医证型之间无相关性;情志异常在各中医证型中普遍存在。3、ROU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青年、中年为主。4、多数ROU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无明显饮食偏嗜。5、ROU分型情况以轻型为最常见,重型及疱疹型少见。

孟丽萍[9](2013)在《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山豆根应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古今药方纵横,梳理、分析古今医家运用有毒中药山豆根的理论与经验,构建“山豆根方药数据库查询检索系统”和“山豆根方药数据库统计分析系统”。探讨山豆根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既能控制山豆根的毒性,保证用药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治疗作用进行合理配伍,提供文献支持和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文献学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以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梳理历代本草方书对山豆根的记载,构建“山豆根方药数据库统计分析系统”平台,利用频数描述和多元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山豆根方的基本用药特点,包括方源、给药途径(内服与局部用药)、剂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挖掘山豆根不同主治病证常见药物组合,探究其配伍规律。结果:通过频数分析,得到了与山豆根配伍药物的频数分布特征,以功效归类,提炼、总结出常与其配伍的高频药物与相应的主治病证范围;通过多元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山豆根处方中对其功用、毒性影响较大的药物搭配,为分析山豆根减毒增效配伍组合提供了客观依据。结论:山豆根在方剂中的减毒增效配伍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研究运用频数和多因素分析,初步总结出山豆根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配伍甘草,是解山豆根之毒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合麦冬、生地、白芍等,可防苦燥伤阴之偏。与桔梗、甘草合用,是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的有效组合;治疗心肺之火上攻之咽喉肿痛,与射干、板蓝根、玄参等为伍,也颇为常用;治痘毒咽痛,则与升麻、紫草、葛根等相配;治痰热蕴肺、风寒外束之咳喘,多与半夏、细辛、陈皮、麻黄配伍;治肺热阴虚之咳喘,每与麦冬、生地、白芍、知母、丹皮搭配;治痈疮肿毒,常与连翘、银花、重楼、板蓝根合用;治急性肝炎,多与虎杖、白花蛇舌草、板蓝根等配伍;治慢性肝炎,每配伍连翘、白花蛇舌草清除余毒,合以丹参、丹皮、枳壳等调畅气血;配以黄芪、白术、当归等扶助正气;银屑病,常与连翘、土茯苓、板蓝根、赤芍、丹皮等配伍。若与大黄、神曲为伍,可能使毒性增强。本课题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编号:2009CB522800)的资助。

高琰[10](2013)在《炎症性肠病中医证候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以往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发生率也逐年升高。IBD属于中医学“痢疾”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已有一定认识。T淋巴细胞被认为是致使发病的异常免疫应答中抗原递呈的核心环节,有关中医证候与T细胞亚群的研究较少,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目的研究IBD的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学特征,通过检测IBD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比较中医证候、不同病情分期、临床分型、病情严重程度的免疫损伤差异。研究方法本课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炎症性肠病肺支气管病损出发的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研究”(编号:2009CB522705)的部分内容。全部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自2009年1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症状、舌脉等的调查,同时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观察证候分布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及肠外表现,总结免疫损伤的规律,分析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IBD的中医证候、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分期等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120例IBD患者中,平均病程4.80±5.13年,以1-5年病程者最多,发病年龄高峰在31-40岁,性别比例无差异,饮食不节和情志不畅为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2病情程度与分级按病情分期比较,活动期UC组和CD组均多于缓解期,按临床分型比较,两组均以慢性复发型比例最高,严重程度以轻、中度为主。按病变位置比较,UC组直肠、左半结肠、广泛结肠比例基本相等,CD组以结肠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回肠末段。UC组有24.5%的患者合并肠外表现,CD组45.5%。肠外表现有复发性口腔溃疡者居多。3中医证候120例IBD患者症状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腹泻、腹痛、肢体倦怠。UC组症状频次在前4位分别是腹泻肢体倦怠、腹痛、腹部畏寒。CD组症状频次在前4位分别是腹痛、腹泻、腹部畏寒、腹部包块。症状积分中,UC组主症积分以大肠湿热证最高,次症积分以脾肾阳虚证最高,症状总积分以大肠湿热证最高。CD组主症及总积分均以脾肾阳虚证最高,次症积分以脾气虚弱证最高。中医证候分布中,UC组以大肠湿热证和脾肾阳虚证为主,其次为血瘀肠络证。CD组以大肠湿热证和脾气虚弱证为主,其次为血瘀肠络证。活动期均以大肠湿热证为主,缓解期均以脾肾阳虚证和脾气虚弱证为主。初发型均以大肠湿热证比例最高,慢性持续型均以脾肾阳虚证及脾气虚弱证比例最高,慢性复发型UC组大肠湿热证比例最高,CD组大肠湿热证与脾气虚弱证比例最高。UC组不同严重程度均以大肠湿热证所占比例最高,CD组均以大肠湿热证与脾气虚弱证所占比例最高。4T细胞亚群检测在CD3+,CD3+CD4’,CD3+CD8=及CD4+/CD8+4项指标中,70.00%的患者存在1项或以上结果异常。其中CD3+CD4+异常率最高,CD组各指标的异常率均高于UC组。病情分期中,CD组缓解期CD8+水平较活动期显着升高,CD4+/CD8+显着降低,而UC组活动期患者CD8+水平则比缓解期升高,缓解期UC组CD8+水平显着低于CD组。临床分型中,慢性复发型UC组患者的CD3+水平显着低于初发型患者,慢性持续型UC组患者的CD8+水平显着高于该型CD组患者,CD4+/CD8+则显着低于该型CD组。严重程度中,UC组随严重程度的增加,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CD组为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UC组中度患者的CD3+、CD8’水平显着高于CD组中度患者,UC组中度患者的CD4+/CD8+显着低于CD组中度患者。UC组CD3+水平随着临床活动指数的增加而升高。UC组CD4+水平随着内镜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5T细胞亚群检测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T亚群检测结果异常率最高的为大肠湿热组,其次是血瘀肠络组。UC患者中,大肠湿热组CD4+水平显着低于非大肠湿热组,脾气虚弱组CD4+水平显着高于非脾气虚弱组,血瘀肠络组CD4+水平显着低于非血瘀肠络组。研究结论IBD常见的中医证型为大肠湿热证、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肠络证。UC患者中,大肠湿热组CD4+水平显着低于非大肠湿热组,脾气虚弱组CD4+水平显着高于非脾气虚弱组,血瘀肠络组CD4+水平显着低于非血瘀肠络组。活动期的免疫损伤机制与中医实证的病机存在一定联系,而缓解期的免疫损伤机制与中医虚证的病机存在一定联系,可见中医对炎症性肠病“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病机认识,与现代医学活动期和缓解期的免疫发病机制有共通之处。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总体以CD3+、CD8+水平升高及CD4+水平、CD4+/CD8+比值下降为主,CD患者以CD3+、CD4+、CD8+水平下降及CD4+/CD8’比值升高为主。随严重程度的增加,UC的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CD的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UC和CD均是CD4+/CD8比例失调、机体免疫稳态被打破所致的免疫疾病。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病例选择
        (一) 病例来源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西医诊断标准
        (四) 纳入标准
        (五) 排除标准
        (六) 脱落和终止标准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治疗方案
        (三) 临床观察时间
        (四) 临床观察
        (五) 疗效判定标准
        (六) 指南在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七) 数据整理及分析
结果
    一、入组情况
    二、基本信息
        (一) 性别分布
        (二) 年龄分布
        (三) 病程分布
        (四) 发病季节分布
        (五) 皮疹、疱疹部位分布情况
        (六)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三、研究结果
        (一) 疗效结果
        (二) 符合度结果
        (三) 用药结果
讨论
    一、中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一) 病名
        (二) 病因
        (三) 病机
        (四) 治疗原则
    二、西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一) 病原微生物学认识
        (二) 流行病学
        (三) 治疗
    三、结果及分析
        (一) 疗效分析
        (二) 符合度评价
结语
    一、总结
    二、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手足口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2)基于数据挖掘门九章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半夏泻心汤文献研究
    1.半夏泻心汤的方证研究
        1.1 方证源流
        1.2 药物组成
        1.3 方义分析
        1.4 剂量、服法
    2.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
        2.1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2.2 整方药理与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数据研究
    1.医案统计与数据挖掘准备
        1.1 研究资料
        1.2 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
    2.统计与数据挖掘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布
        2.2 就诊月份分布
        2.3 疾病类型分布
        2.4 脉象分析
        2.5 舌象分析
        2.6 用药频数
        2.7 联合方组应用
        2.8 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2.9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2.10 症状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各医家及门九章教授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认识
    2.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
        2.1 应用人群及时间
        2.2 舌脉特点
        2.3 适用病证
    3. 用方特点
        3.1 随症加减特点
        3.2 组方规律分析
        3.3 联合方组运用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下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4)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消化溃疡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研究现状 综述
    参考文献

(5)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调查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诊断与分期
        1.4 治疗与管理
        1.5 小结
    2. 中医文献研究
        2.1 中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3. 述评
第二部分 病案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案资料来源
        2.2 病案纳入标准
        2.3 病案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入选病案的预处理
        3.2 病案信息纳入方法
        3.3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入选病案一般情况
        4.2 频数频率分布统计结果
        4.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4.4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5. 讨论
        5.1 脾肾阳虚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5.2 “人机结合”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探讨
第三部分 温阳泄浊法治疗“脾肾阳虚、浊毒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所选病例来源
        1.2 患者基本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诊断标准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断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临床综合疗效
        3.2 中医证候疗效
        3.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见表3-8,图3-8所示
        3.4 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9所示
        3.5 治疗前后中医次症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10所示
        3.6 患者Scr、BUN、UA、Ccr治疗前后比较,见表3-11,图3-9,图3-10,图3-11,图3-12所示
        3.7 患者RBC、Hb治疗前后比较,见表3-12,图3-13,图3-14所示
        3.8 患者尿蛋白、尿隐血治疗前后比较,见表3-13,图3-15,图3-16所示
    4. 讨论
        4.1 温阳泄浊法组方理论依据探讨
        4.2 温阳泄浊法的中药组成与功效解析
        4.3 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1. 毒邪伏表、水湿下注案
    2. 寒湿化热阻络案
    3. 湿浊中阻、胃失和降案
    4. 脾肾阳虚、水湿壅盛案
    5. 脾肾阳虚,寒湿内蕴案
    6. 脾肾阳虚、瘀阻水停案
    7. 肾阳亏虚、浊毒内伏案
    8. 肾阳下虚、阴火上浮案
    9. 心脾阳虚、气血不足案
    10. 脾肾阳虚、肾精不足案
研究结语
    1. 研究主要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持的课题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含矿物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科疾病
    1.1 湿疹
    1.2 带状疱疹
    1.3婴儿尿布皮炎
    1.4 褥(压)疮
    1.5 痤疮
    1.6 烧烫伤
    1.7 其他
2 肛肠科疾病
    2.1 痔疮
    2.2 肛裂
    2.3 肛周脓肿、肛瘘
3 妇科疾病
    3.1 宫颈炎、宫颈糜烂
    3.2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3 阴道炎
4 五官科疾病
    4.1 化脓性中耳炎
    4.2 鼻炎
    4.3 口腔溃疡
5 其他类
    5.1 输液性静脉炎
    5.2 糖尿病足溃疡
6 讨论

(7)发酵法制备的西瓜霜凝胶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西瓜霜的中医药论述
    1.2 西瓜霜的炮制方法
    1.3 西瓜霜治病机制的中医辩证
    1.4 西瓜霜的化学成分研究
    1.5 西瓜霜的药理作用研究
        1.5.1 抗菌作用
        1.5.2 抗炎作用
        1.5.3 镇痛作用
        1.5.4 对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
        1.5.5 止咳祛痰作用
    1.6 西瓜霜的临床应用
        1.6.1 在呼吸系统的应用
        1.6.2 在消化系统的应用
        1.6.3 在五官科的应用
        1.6.4 在妇科的应用
        1.6.5 在儿科的应用
        1.6.6 在皮肤科的应用
    1.7 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1.7.1 基本概念
        1.7.2 凝胶剂的处方组成
        1.7.3 凝胶剂的质量评价
第2章 西瓜霜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
    2.2 含量测定方法
        2.2.1 色谱条件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西瓜霜提取工艺的优化
        2.3.1 加醇量对提取的影响
        2.3.2 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工艺
        2.3.3 正交结果分析
        2.3.4 工艺验证性试验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西瓜霜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
    3.1 材料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仪器与工具
        3.1.3 实验动物
        3.1.4 数据处理
    3.2 西瓜霜及提取物对大鼠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研究
        3.2.1 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的制备
        3.2.2 给药方法
        3.2.3 实验分组以及给药剂量
        3.2.4 观察指标
    3.3 西瓜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3.3.1 西瓜霜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
        3.3.2 西瓜霜提取物对鸡蛋清致大鼠足趾部肿胀的作用
    3.4 西瓜霜提取的镇痛作用研究
        3.4.1 西瓜霜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3.4.2 西瓜霜提取物对小鼠热刺激---热板法反应的影响
    3.5 实验结果
        3.5.1 各组大鼠给药不同天数口腔溃疡的直径大小
        3.5.2 各组大鼠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
        3.5.3 各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的作用结果
        3.5.4 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的作用结果
        3.5.5 各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
        3.5.6 各组小鼠热板痛阈值的影响结果
    3.6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西瓜霜凝胶剂的成型工艺初步考察
    4.1 材料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评价指标
        4.2.1 评价指标
        4.2.2 稳定性
    4.3 空白基质的筛选
        4.3.1 空白凝胶的制备
        4.3.2 筛选结果
        4.3.3 空白基质的确定
    4.4 西瓜霜提取物加入方法的考察
        4.4.1 加药方法
        4.4.2 加药凝胶的制备
        4.4.3 结果
    4.5 润湿剂的考察
    4.6 防腐剂的确定
    4.7 西瓜霜凝胶的成型工艺的确定
    4.8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西瓜霜凝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5.1 西瓜霜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5.1.1 材料
        5.1.2 性状
        5.1.3 检查
        5.1.4 含量测定
    5.2 西瓜霜凝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5.2.1 材料
        5.2.2 性状
        5.2.3 检查
        5.2.4 含量测定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8)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理论研究
    1.1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1.1.1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1.2.1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1.2.2 对本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资料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研究方法
        2.2.7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分析
        2.3.2 ROU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
    2.4 结论
3. 讨论
    3.1 ROU女性患病率高,中、青年多发
    3.2 ROU发病诱因
    3.3 ROU与饮食偏嗜
    3.4 ROU的中医证型分布
    3.5 对本病的认识和探讨
        3.5.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脾胃相关
        3.5.2 脾胃虚损为本病重要病机
        3.5.3 治疗用药当重视顾护脾胃
        3.5.4 情志失调为本病常见伴随症状
        3.5.5 预防调护
        3.5.6 临床意义
4.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文献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2 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分型调查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山豆根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山豆根药性毒效相关文献研究
    一、 性味归经
        1.性味
        2.归经
    二、 毒性
        1.毒性认知演变
        2.毒性反应
    三、 功效主治
    四、 用量用法
    五、 影响山豆根毒效相关因素研究
        1.炮制
        2.用量
        3.煎法
        4.服法
        5.病证
        6.配伍
        7.品种
        8.个体差异
第二部分 基于方剂组成统计分析的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1.山豆根药名规范
        2.山豆根方选择标准
        3.药物数据规范
        4.病证数据规范
        (二) 研究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各历史时期山豆根方配伍用药与主治病证分布
        1.山豆根内服方
        2.局部用药方
        (二) 古今山豆根方主治病证与配伍用药总体分析
        1.频数分布
        2.因子分析
    三、 讨论
        (一) 减毒配伍
        (二) 增效配伍
第三部分 山豆根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规律
    一、 材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
        (二) 文献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三) 分析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 资料分布
        (二) 临床应用
        1.适应症
        2.临床疗效
        3.不良反应
        (三) 剂量
        (四) 用法
        1.剂型
        2.给药方法
        (五) 配伍
    三、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10)炎症性肠病中医证候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
        1 病名溯源
        2 病因阐发
        3 病机阐发
        4 辨证分型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细胞亚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概况
        1 免疫应答的过度激活和失衡可能是致病的最重要因素
        2 肠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3 免疫调节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4 T细胞亚群间的相互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炎症性肠病中医证候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结果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病情程度与分级
        3 中医证候
        4 T细胞亚群检测
        5 T细胞亚群检测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D]. 李路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基于数据挖掘门九章运用半夏泻心汤临证经验研究[D]. 赵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NO、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D]. 宋东升.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5]郭立中教授从温阳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研究[D]. 刘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含矿物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刘圣金,乔婷婷,林瑞超,房方,吴德康. 中成药, 2016(08)
  • [7]发酵法制备的西瓜霜凝胶的药学研究[D]. 曹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4)
  • [8]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王崇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山豆根应用规律研究[D]. 孟丽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3)
  • [10]炎症性肠病中医证候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D]. 高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标签:;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口腔溃疡12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