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培训大会在太原召开

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培训大会在太原召开

一、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及培训会在太原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曾凡勇[1](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沃红梅[2](2013)在《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由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类机体的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千差万别,所以需要运用统计方法来探讨其规律。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医学统计学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开始逐渐发展。1948年,《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出版,标志着医学统计学学科在我国开始建立。解放前,医学统计学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医学统计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历经六十余年,但关于其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却尚不充分,鲜有医学统计学系统的史学研究发表。因此,归纳总结医学统计学发展的史学资料,对于反映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一是学科发展概况;二是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建设;三是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四是学科发展中的主要人物介绍。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解读,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学科发展进程的概述,反映出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中国卫生统计学会成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研究,从侧面反映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的进程。最后,我们将中国医学统计学工作者划分成四代人,按照出生时间的顺序,重点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人中的代表人物。与以往仅有的一些文献相比,本研究在学会、教材和人物方面,具有更为详尽和系统总结的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梳理,让后人了解中国医学统计学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医学统计学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叶清[3](2012)在《赤脚医生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变迁(1968~1985) ——以浙江鄞县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赤脚医生(Barefoot Doctor)是指在人民公社时期,由贫下中农推荐,经过一定时期培训的,具备初级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的不脱产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自1968年首次见诸报端到1985年《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为止,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本文以赤脚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鄞县赤脚医生的相关考察,探究赤脚医生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启示。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和依据。“赤脚医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对象,在诸多领域内都成为可供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开始关注并着手研究该问题者众多,但最早对“赤脚医生”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以云南张开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此之后,杨念群从政治学和医疗社会史等角度,对赤脚医生也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近年来,研究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等相关内容的论文亦大量涌现,成果卓着。第二部分,概述建国前、建国初全国及鄞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对赤脚医生现象的源起、发展和壮大,以及这一群体最终没落进行探究。从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危害人数来看,这一时期全国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十分糟糕,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赤脚医生”的兴起和发展,正是当时历史和现实国情的一种选择。第三部分,以鄞县赤脚医生为个案对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首先概述了鄞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赤脚医生总体情况。其后,分别论述了鄞县赤脚医生与政府、赤脚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在论述鄞县赤脚医生与政府关系部分时,主要涉及到赤脚医生的选拔及培训,赤脚医生的运作及管理,赤脚医生待遇等内容,同时,力求辩证地阐述赤脚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其成因。第四部分,通过对鄞县大嵩区占岐乡医疗卫生历史和现状的初略回顾,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为此,本文把近60余年占岐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变迁分为三个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时期。赤脚医生在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家庭经营时期,由于体制的变化等原因,赤脚医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结论简要分析了赤脚医生制度的两面性。赤脚医生是我国建立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由于经济体制和时代变迁等因素的作用,赤脚医生最终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而退出历史的舞台。同时,有鉴于赤脚医生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赵鹏飞[5](2012)在《公共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卫生与国民健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如何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加的卫生需求,有效的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建国初期由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主导作用的体现,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却进展缓慢,由于政府对公共卫生领域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公共卫生危机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本文对政府卫生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与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在综述公共支出基本理论、健康函数理论、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的公共卫生支出做了研究。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加以总结。然后将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进行分析,在规模的分析中使用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得出相关结论。基于支出主体的考虑,选取政府卫生支出为指标,对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健康生产函数的构建,选取的指标包括健康指标、卫生投入指标、收入变量、人口特征变量、教育变量、社会特征变量及卫生条件变量。使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2003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并将数据区分为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区域层面考虑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为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通过面板数据的处理,将人均GDP的当期以及滞后期与健康指标做简单的回归分析,得出当期的收入水平对未来健康状况的贡献力度更大的结论;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将其他变量回归以后发现,不论是在哪个层面政府卫生支出对于健康有显着的效果,而且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健康改进的效果更为明显。其他变量也在不同程度及方向上对健康改进有作用。一直以来,政府和大部分的学者都将中国的卫生事业看作是公益性的消费性支出’,而忽略其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在政府卫生支出中还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对于政府卫生支出作为整体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因而本文进一步将政府卫生支出进行细化,研究公共卫生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将政府卫生支出与卫生总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主要采取的方法使用时间序列方法,使用1980年到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相关数据处理手段及检验方法的使用,得出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及政府卫生支出增加能够抑制卫生总费用上涨的结论。最后,基于前面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建议:第一,强化政府在卫生筹资中的地位,保证卫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卫生支出责任,保证政府卫生支出的可持续性;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政府卫生支出的城乡和区域差距;重视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在卫生事业费中所占的比例。

奎潮[6](2012)在《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保险是正在进行中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建设四大体系,还是在短期目标——推进五项改革中,医疗保险始终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近十年来,我国医疗保险的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与此同时,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也在快速发展,2011年底,商业医保的保费收入达到691.7亿元。从经济学角度看,发展医疗保险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生事业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医疗保险的经济社会效应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解除老百姓对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担忧,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释放消费需求,提振内需。二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因此,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实举措。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失灵的存在,依靠单一的医疗保险形式难以“包打天下”,必须走基本医保、商业医保和补充医保多种形式并存的“双轨制”乃至于“多轨制”,各种保险形式之间通过竞争提高效率,通过合作互补劣势,才能保证整个医疗保险市场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维持稳定。本文致力于研究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运营模式。首先,本文从理论角度归纳总结了医疗保险对于预防性储蓄和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并通过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第四次卫生总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考察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在我国的体现程度。然后,本文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再通过理论的总结和各国实践中积累下的经验,探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具体运营模式,并结合我国医疗保险现阶段的特点提出下一步的改进建议。本文分为七章。除第一章导言外,其他部分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本章对于医疗保险与消费理论,医疗保险与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基本医保和商业医保关系定位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在这三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献和实证文献。第三部分是国际经验借鉴。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各国医疗保险模式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改革趋势,各国公费医疗或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政府财政投入、个人及单位缴费比例、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管控力度、医疗费用自负比例等。第四部分是医疗保险的经济社会效应——对于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首先回顾了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居民消费的发展历程,之后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和商业医保四个模型研究我国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城市中,四种保险对于居民消费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五部分是医疗保险的经济社会效应——对于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首先回顾了我国国民健康情况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呈现出的特点,之后采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数据,分别检验城镇居民、新农合、城镇职工保险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第六部分是医疗保险体系模式优化探讨。在推广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予以明确: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关系如何定位。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医疗保险制度都采取了商业医保和社会医保“双轨制”,制度的难点和特色也在于如何安排商业医保和社会医保的角色分工,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对政府和市场权力边界的划分。本部分以保险经济学为基础,结合国际国内实践,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双轨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探析,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探讨了二者匹配方式并提出框架性建议。第七部分是政策建议。对于前面的论点进行总结,并就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原则方向给出建议。包括确定基本医疗保险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合理分工、商业医疗保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经营的主要方式等等。

梁严冰[7](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刘宏杰[8](2010)在《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祸害和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加之三股势力在境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大肆破坏现有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客观实际,试图分析各类突发事件爆发的根源及其特征,并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应急机制进行剖析,并从总体上设计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构建的框架体系,分析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思路等。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本文全文共分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对文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文的写作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及当前面临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概况是进行应急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应急机制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归纳汇总则有利于对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总体态势加以把握,进而从整体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主要从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建设、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应急参与机制等六个方面考察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总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的特殊性,阐明了可能遇到的困难。第四部分,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构建环境及任务的特殊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大安全观下建构应急机制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应急法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事后恢复重建等六大机制着手建构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观点。第五部分,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将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培训机制、外部介入引导机制列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即本文的结语部分,简单地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了本文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占杰[9](2010)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最艰巨也最紧迫的社会问题。由于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后劲缺乏,中国社会事实上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一方面城市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渐繁荣,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农村却仍然保持着相对贫穷落后,广大农民难以全面融入现代生活。促使“三农问题”形成和发展的原因非常多,“三农问题”本身也是由一系列问题组合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在“三农问题”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素质问题既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三农问题”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中国目前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下,我国农民从整体上看,政治法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市场观念与经营管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多方面,都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人的素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农民素质问题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成为我国目前应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障碍之一。农民素质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应对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从根本上约束了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利用国家政策和驾驭社会发展潮流,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导致我国农民素质相对低下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制度影响。农民素质低下状况的形成,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农民缺乏提升自我素质,获取个人发展机会的资源与渠道。同时,国家和社会又通过一些制度设计,刻意限制了农民进入市场、享受公共服务、获取发展机会的选择权利,进一步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而农民自身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传统、落后观念,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对于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对提升素质的渠道和机会利用能力不强,也影响了农民素质提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中,提升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农民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状况的能力,具有基础性意义。在这方面,一些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以色列、荷兰、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了多方面措施,提升农民素质,保障农民权利,使这些国家的农民虽然从事农业生产,却也能够高度融入市场经济体制,获得较为有利的经济社会地位。我国部分先进省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也探索出了一些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例如浙江省和北京市,都采取了多种方式,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农业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这些来自国内与国外的经验,为我国出台提升农民素质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灵感。在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需要通过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向农村倾斜,保障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集中力量弥补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缺口,特别是要尽快弥补与农民素质提升相关的几项关键公共物品缺口;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升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继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内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废除针对农民的各种制度限制,使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能够自由选择自我发展的道路,把握各种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机会。可以预期,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有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快速发展积累下的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撑,有现代科技力量和经济体制为动力,只要我们在消除各种限制农民发展的制度、政策的同时,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素质提升面临的具体困难与障碍,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实现农民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陈军[10](2009)在《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对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农村减贫是破解这一难题最理想却又是最困难的途径。现有的贫困理论一般认为,贫困的发生是因为某些地区与其他地区存在比较劣势,在区域的竞争中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但是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却存在着普遍的贫困,仅黑龙江省就分布着14个国家级贫困县,9个省级贫困县,现有理论中的比较劣势特征并没有在松花江流域的贫困中得到突出的体现。如何理解松花江流域这种困惑性的贫困现象,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要回答松花江流域贫困的解决途径问题,首先要回答松花江流域贫困的原因是什么。现有的贫困理论能够一般解释贫困发生的机制,但是对贫困的原因无法给出针对性的答案,特别是对松花江流域这种存在着反常贫困现象的情况,就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松花江流域的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上,解决松花江流域的农村贫困也自然要落到水资源上。正是这一基本思路成为本文研究松花江流域贫困现象的出发点。本文集中考察了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性地回答了松花江流域的贫困问题。尽管本文研究贫困的思路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但是本文的研究仍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理论以及实践,虽然总结的理论未免过于宽泛,综述的实践也不一定符合松花江流域的实际,但是对我们理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还是提供了直接的指导。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松花江流域存在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水资源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不仅如此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严重还导致了流域局部因病致贫的二次灾害。现有的水利资源体系构建不合理,水资源的多项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在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带存在着大面积的贫困。从制度经济学层面上,本文发现水资源产权属性不清晰是造成目前这一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水资源的公共资源特征导致了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竞争性的开采,使得水资源过度利用、环境被污染,政府在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没有扮演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行良性竞争发展的角色。本文对以水资源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减贫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涵盖了松花江流域的各个方面,对综合治理松花江流域贫困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方案。最后本文通过富裕县案例论证了我们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市场的构想,对于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及培训会在太原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及培训会在太原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2)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学科建设进展回顾
    1、课程结构与专业建设
    2、教材建设
    3、师资队伍建设
    4、研究生培养
    5、科研工作
    6、学术交流
    7、小结
第二部分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1、初创时期(1984-1997年)
    2、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
    3、小结
第三部分 建国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回顾
    1、郭祖超教授的《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
    2、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卫生统计学相关教材
    3、卫生部统编教材《卫生统计学》
    4、改革开放后迄今其他一些教材
    5、小结
第四部分 对医学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1、第一代人物
        袁贻瑾
        许世瑾
        李光荫
        薛仲三
        郭祖超
        祝绍琪
        高润泉
        倪江林
        郑戈
        杨纪柯
    2、第二代人物
        田凤调
        杨树勤
        李天霖
        张照寰
        杨建伯
        周有尚
        史秉璋
        丁道芳
        陆守曾
        顾杏元
        金丕焕
        杜养志
        王均乐
        杨瑞璋
        戴旭东
        高玉堂
        王仁安
        何大卫
        余松林
        周燕荣
        陈启光
        方积乾
        苏炳华
        孙振球
    3 、小结
第五部分 总结
    1、学科建设
    2、人才培养
    3、校际合作
    4、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目录
中国统计发展简史(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赤脚医生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变迁(1968~1985) ——以浙江鄞县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2 赤脚医生的兴起和衰落
    2.1 农村卫生状况回顾
        2.1.1 建国前传染病流行与地方病蔓延
        2.1.2 建国初期医疗卫生事业及对策
    2.2 赤脚医生的兴起和发展
        2.2.1 赤脚医生现象的源起
        2.2.2 赤脚医生的发展和壮大
    2.3 赤脚医生的终结
3 鄞县赤脚医生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3.1 鄞县医疗卫生事业与赤脚医生概况
        3.1.1 医疗卫生事业概况
        3.1.2 赤脚医生概况
    3.2 赤脚医生的选拔、培训与管理
        3.2.1 选拔与培训
        3.2.2 运作及管理
        3.2.3 待遇
    3.3 赤脚医生与患者关系
        3.3.1 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其成因
        3.3.2 局限性
4 个案分析:占岐乡医疗卫生的历史和现状
    4.1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占岐乡医疗卫生(1949~1958)
        4.1.1 1949 年以前的医疗卫生
        4.1.2 1949 年以后,医疗卫生的起步
    4.2 人民公社时期——合作医疗的发展(1958~1983)
    4.3 家庭经营时期的占岐乡医疗卫生
        4.3.1 集体办医的解体
        4.3.2 村级医疗卫生的现状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公共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公共卫生支出的研究基础
    2.1 公共卫生支出相关定义
        2.1.1 公共卫生的定义
        2.1.2 公共卫生功能的界定
        2.1.3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2.1.4 公共卫生支出
    2.2 公共支出基本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支出理论
    2.3 政府卫生支出与健康
        2.3.1 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
        2.3.2 健康生产函数
        2.3.3 政府卫生投入与居民健康水平研究
        2.3.4 政府卫生支出与健康公平的研究
    2.4 政府卫生支出与经济发展
        2.4.1 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
        2.4.2 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
        2.4.3 对卫生支出规模和结构的研究
        2.4.4 政府卫生支出与卫生总费用
3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3.1 建国以前的公共卫生
    3.2 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3.2.1 初创期
        3.2.2 恢复及发展期
        3.2.3 体系改革及完善期
    3.3 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3.3.1 取得的成就
        3.3.2 有待解决的问题
4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及其结构
    4.1 卫生支出的统计口径
        4.1.1 国际卫生支出的口径
        4.1.2 中国卫生支出的口径
    4.2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分析
        4.2.1 政府卫生支出的绝对规模
        4.2.2 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绝对规模
        4.2.3 政府卫生支出的相对规模
        4.2.4 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相对规模
    4.3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结构分析
        4.3.1 各级政府间责任分析
        4.3.2 公共卫生支出的区域结构分析
        4.3.3 公共卫生支出的城乡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政府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
    5.1 健康生产函数的构建
    5.2 变量的解释及数据处理
        5.2.1 变量解释
        5.2.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5.3 面板数据的模型估计与结果
        5.3.1 健康与收入之间的共时性问题
        5.3.2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结果
        5.3.3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的经济含义
    5.4 本章小结
6 政府卫生支出、经济增长与卫生总费用
    6.1 公共卫生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机制
        6.1.1 公共卫生支出的外部性问题
        6.1.2 健康效应——公共卫生支出最直接的产出
    6.2 公共卫生支出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6.2.1 模型的设定和分析
        6.2.2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6.2.3 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
        6.2.4 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计量分析
        6.2.5 卫生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结论
    6.3 政府卫生支出与卫生总费用的关系研究
        6.3.1 政府卫生支出比例与卫生总费用的协整关系
        6.3.2 协整关系的解释及其意义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7.1.1 政府卫生支出规模增长速度缓慢导致卫生总费用快速上涨
        7.1.2 政府卫生支出责任向下分权是财政支出差距明显的主因
        7.1.3 卫生财政支出对健康提升的作用显着
        7.1.4 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7.2 对策建议
        7.2.1 强化政府在卫生筹资中的地位,保证卫生财政支出的高增长率
        7.2.2 合理划分政府卫生责任,保证政府卫生支出的可持续性
        7.2.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政府卫生支出的城乡和区域差距
        7.2.4 重视公共卫生服务,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比例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录
    附录A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相关数据
    附录B 健康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结果
    附录C 卫生生产函数相关数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背景分析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医疗保险与消费理论
        2.1.1 消费理论的发展历程
        2.1.2 社会保障与消费理论
        2.1.3 医疗保险与消费理论
    第二节 医疗保险与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2.2.1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2.2.2 医疗保险对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匹配理论
        2.3.1 国外的研究
        2.3.2 国内的研究
第三章 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3.1.1 美国的社会医疗保险
        3.1.2 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
    第二节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3.2.1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3.2.2 德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节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3.3.1 英国的公费医疗制度
        3.3.2 英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代表性医疗保险制度的特征总结
第四章 医疗保险的经济社会效应——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医疗保险和居民消费的发展历程
        4.1.1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4.1.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历程
        4.1.3 我国居民消费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4.2.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模型
        4.2.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模型
        4.2.3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模型
        4.2.4 商业医疗保险模型
第五章 医疗保险的经济社会效应——对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我国卫生事业和国民健康水平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医保对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回归
        5.2.2 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医疗保险体系的模式优化探讨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匹配
        6.1.1 竞争效应和商业保险对道德风险控制的相对优势
        6.1.2 推行社保带来的“福利刚性”压力
        6.1.3 公权力寻租
        6.1.4 社保机构的和保险公司的资源差异
    第二节 新医改背景下基本医保和商业医保的角色定位
        6.2.1 “新医改”形成的“三支柱”医疗保障体系
        6.2.2 “新医改”背景下基本医保和商业医保的关系定位
第七章 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 相关观点
    第二节 对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的建议
        7.2.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有的局限性
        7.2.2 下一步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对商业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匹配发展的建议
        7.3.1 商业健康保险制度现存的问题
        7.3.2 下一步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二) 陕北的工业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小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二) 以重工业为主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小结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小结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结束语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内涵
        (二) 应急管理与应急机制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 国内外有关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机制的研究
        (二) 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四、论文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边疆民族地区概况及一般危机情境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一、行政区划及特点
        二、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状况
        三、人口、民族与宗教基本状况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严重,生存环境恶化
        二、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严重
    第三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安全问题
        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隐患与问题
        三、经济发展"铁三角"及金融安全问题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现状与公共安全
        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及不足
        二、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潜藏的其他社会安全隐患
    第五节 跨境犯罪问题严重,影响恶劣
        一、非法走私贸易问题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非法移民问题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及其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情况
        二、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三、突发事件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现状
        四、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现状
        五、应急保障机制现状
        六、应急参与机制现状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特殊性
        一、安全形势严峻,应急机制责任重大,意义特殊
        二、客观条件限制,创构应急机制难度大,任务艰巨
        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应急机制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
        四、宗教文化及民族风俗因素影响广泛,对应急机制创新性要求高
第三章 基于大安全观视角下的应急机制
    第一节 大安全观及其对应急机制诉求
        一、大安全观基本界定
        二、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大安全观对政府及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机制的诉求
    第二节 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应急体系及机制的建构
        一、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法制的完善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
        三、边疆民族地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四、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构
        五、边疆民族地区应急处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六、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恢复与重建体系的构建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关键环节及创构思路
    第一节 构建多系统应急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
        一、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的意义及当前存在问题
        二、多系统、网络化政府安全信息传播与疏导体系的构建
        三、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监控体系的建设
        四、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连续一致
        五、注重宣传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建立健全政府应急信息科学疏导机制
    第二节 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联动机制
        一、应急救援中的联动机制的构建
        二、完善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第三节 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培训机制
        一、多元培训体系的构建
        二、政府对应急培训的支持与激励机制
    第四节 构建外部介入引导机制
        一、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的外部环境介入
        二、边疆民族地区外部环境介入的处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中国的农民概念与"三农问题"
        一、农民概念
        二、中国的"三农问题"
    第二节 农民素质及其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一、人的素质与社会发展
        二、农民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三、农民素质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地位与影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意义
        二、农民素质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章 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问题、影响与原因
    第一节 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影响
        一、农民政治法律素质
        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四、农民市场观念与经营管理素质
        五、农民身体素质
        六、特殊农民群体的特殊素质问题
    第二节 导致我国农民素质各类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二、政治、社会制度限制
        三、历史传统与观念因素
第三章 提升农民素质的国际国内经验借鉴
    第一节 提升农民素质的国际经验
        一、以色列提升农民素质的经验
        二、荷兰提升农民素质的经验
        三、法国提升农民素质的经验
        四、日本提升农民素质的经验
    第二节 提升农民素质的国内经验
        一、浙江经验
        二、北京经验
第四章 我国农民素质提升的对策
    第一节 推动公共财政投资向农村倾斜
        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三农问题"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
        二、坚持政府投入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民素质的关键
        三、确保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集中力量弥补农村关键公共物品供应缺口
        一、健全农村教育体系
        二、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加强农村现代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提升农民政治、法律素质
        一、我国的村民自治发展情况
        二、我国村民自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升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的对策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
        三、推进农村现代化社区建设
        四、建立农民素质监测与评估体系
    第五节 废除对农民的制度性歧视,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
        一、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淡化"农民"的身份特征
        二、解除农民在公共服务领域地位非正常化状态
        三、增加农民在政治决策体制中的影响力
第五章 农民素质问题应对的个案分析——河南W县
    第一节 W县提升农民素质的政策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科技兴农
        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经营
        四、加大农民、农民工教育培训力度
        五、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基层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
        七、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农民身体健康
        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 W县提升农民素质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规模小,发展层次低,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度不足
        二、财政收支关系紧张,难以满足农村建设与公共服务的需求
        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农民增收存在现实困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障碍越来越多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贫困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1.2.2 贫困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1.2.3 水资源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贫困、水资源问题国内外研究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贫困问题相关理论
        2.1.1 贫困的一般理论
        2.1.2 贫困的发展理论
    2.2 水资源使用相关理论
        2.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
        2.2.2 水资源价值理论
        2.2.3 水资源产权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
        2.3.2 节水灌溉理论
        2.3.3 流域理论
        2.3.4 农村经济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减贫和水资源利用的实践
    3.1 减贫问题的国内外实践
        3.1.1 发达国家的减贫实践
        3.1.2 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实践
        3.1.3 中国的减贫实践
    3.2 水资源管理的国内外实践
        3.2.1 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践
        3.2.2 建立水资源市场实践
        3.2.3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实践
    3.3 国内外实践的经验借鉴
        3.3.1 减贫实践的经验借鉴
        3.3.2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
    3.4 本章小结
4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和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原因
    4.1 松花江流域概况
        4.1.1 自然地理
        4.1.2 松花江流域社会经济指标表
        4.1.3 气象水文
        4.1.4 内河航运
        4.1.5 物产资源
        4.1.6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4.2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
        4.2.1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现状
        4.2.2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质的现状
    4.3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现状
        4.3.1 流域农村贫困的表现形式
        4.3.2 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增加
        4.3.3 流域农村贫困人口的特点
    4.4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原因
        4.4.1 因灾致贫
        4.4.2 因病致贫
        4.4.3 基础设施落后致贫
        4.4.4 地域经济落后致贫
        4.4.5 因种植结构制贫
        4.4.6 因教育致贫
    4.5 本章小结
5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1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制度性因素
        5.1.1 水资源产权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1.2 水资源市场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1.3 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2 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非制度性因素
        5.2.1 水资源承载力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2.2 水害对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影响
    5.3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5.3.1 水资源对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5.3.2 水资源是松花江流域农民致病致贫的重要因素
        5.3.3 水资源的运能可以缓解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交通压力
        5.3.4 水资源过度开采加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程度
        5.3.5 水资源通过绿色农业影响松花江流域经济发展
        5.3.6 教育通过水资源方式导致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
    5.4 水资源与农村贫困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5.4.1 库兹涅茨曲线与贫困、水资源的关系
        5.4.2 目前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与水资源恶化程度的库兹涅茨曲线位置
        5.4.3 水资源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启示
    5.5 制度干预的依据——一个博弈模型分析
        5.5.1 模型背景
        5.5.2 模型求解
        5.5.3 结果分析
        5.5.4 结论的经济学含义
    5.6 本章小结
6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减贫途径
    6.1 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权制度
        6.1.1 确定松花江流域农用水权的经营权主体
        6.1.2 保证经营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的地位平等
        6.1.3 维护使用权主体用水权力的平等性
        6.1.4 建立农用水权制度对减缓松花江流域农村贫困的实例分析
    6.2 建立松花江流域农用水资源市场
        6.2.1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操作平台
        6.2.2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保障机制
        6.2.3 建立农用水资源市场的监管机制
    6.3 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
        6.3.1 加快节水灌溉鼓励政策的出台
        6.3.2 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6.3.3 适度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价格
        6.3.4 加大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力度
    6.4 加快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
        6.4.1 根据流域水土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6.4.2 大力压缩水田种植面积推广节水高产旱田
    6.5 加强流域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
        6.5.1 加大兴建农业水利设施农民参与力度
        6.5.2 扩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比重
        6.5.3 加强已有农用水利工程的管护力度
    6.6 本章小结
7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对策
    7.1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7.1.1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质的保护
        7.1.2 加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保护
        7.1.3 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松花江流域水害防治
    7.2 拓展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7.2.1 加强松花江流域雨水利用
        7.2.2 利用松花江流域污水进行灌溉
    7.3 改革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
        7.3.1 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7.3.2 成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联合机构
        7.3.3 加强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7.4 完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节制度
        7.4.1 改革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价格管理制度
        7.4.2 实施流域农业用水许可制度
    7.5 完善农业水利设施的制度建设
        7.5.1 建立农业水利设施的科学论证制度
        7.5.2 建立对农业水利设施的金融支持制度
    7.6 建立农业用水监测系统
    7.7 本章小结
8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实践
    8.1 富裕县概况
        8.1.1 自然条件
        8.1.2 社会经济条件
    8.2 富裕县农村贫困概况以及特征
        8.2.1 富裕县农村贫困现状
        8.2.2 富裕县农村贫困特征
    8.3 富裕县农村水资源现状及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8.3.1 富裕县农村水资源现状
        8.3.2 富裕县水资源对农村贫困的影响
    8.4 富裕县农村贫困的水资源因素分析
        8.4.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8.4.2 水资源污染严重
        8.4.3 水旱灾害严重
        8.4.4 水土流失严重
    8.5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富裕县农村减贫途径
        8.5.1 建立健全水权制度
        8.5.2 培育发展水市场
        8.5.3 加强水资源管理
    8.6 以水资源利用为中心的富裕县农村减贫对策
        8.6.1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8.6.2 以水资源保护为基础发展特色牧业
    8.7 富裕县农村减贫成果
    8.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及培训会在太原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2]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D]. 沃红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3(02)
  • [3]赤脚医生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变迁(1968~1985) ——以浙江鄞县为考察中心[D]. 叶清. 宁波大学, 2012(08)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公共卫生支出与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D]. 赵鹏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6]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研究[D]. 奎潮. 南开大学, 2012(07)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8]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 刘宏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 周占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10]基于水资源利用的松花江流域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 陈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2003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培训大会在太原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