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网民评论

2001年中国网民评论

一、2001年中国互联网人物点评(论文文献综述)

杜佳婷[1](2021)在《高中时评类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廖顺民[2](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广西Q市公安机关对负面网络舆情管控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大数据新型网络时代下,网络世界也开始进行新的变革,迎来发展新阶段,不断提升的移动终端技术使得人们享受移动网络世界更为便捷。与此同时,公众在网络世界表达观点与思想的方法与渠道也更为多样化,网络舆情的爆发也更难以预测及溯源,其中不乏许多煽动、捏造、污蔑等负面舆情,此类负面网络舆情一旦缺乏有效管控措施,极易形成公共危机,不仅影响公众的个人人身财产安全,还严重破坏政府部门的执法公信力。本文以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机关对负面网络舆情的管控为切入点,首先是通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初步了解大数据、负面网络舆情和舆情管控的相关概念,其次是分析在目前的大数据环境下我国负面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以Q市公安局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目前Q市公安机关在负面舆情管控上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合作、改善工作机制等方法来提高Q市公安局舆情管控的建议。论文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介绍当前我国大数据和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以及维护网络环境稳定的意义等来突出负面网络舆情管控的时代背景,通过文献综述来进一步了解我国以及国外在大数据下网络舆情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大数据、网络舆情等基础概念的释义,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类型的分析,还有对网络舆情所引起的危机进行分析和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管控分析;第三部分则主要介绍当前Q市的基本情况,包括城市网络建设、人员流动、网络舆情态势等情况,以及Q市公安机关目前网络舆情管控的机制、队伍、技术等情况;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当前Q市公安机关在负面网络舆情管控上的不足的分析;第五部分则是根据Q市公安机关现状提出提升负面网络舆情管控具体措施和方法的建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类似Q市类型城市的网络舆情管控能力,是做好我国整体网络舆情管控的根基,也是优化网络舆情危机处置能力的基础要求。所以,必须深入研究Q市公安机关对负面网络舆情的管控,从中挖掘出适合大数据时代的负面网络舆情管控的机制、措施,才能进一步让公众的网络环境保持和谐、清朗的发展态势。

章浩[3](2020)在《从网络文学类型化看消费文化对文学价值的影响》文中提出面对资本联手技术为大众生产文学商品的状况,我们有必要从多个角度重新检验文学的价值,这是为了确保文学为人而存在。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再生产模式包含了影响当今商品文学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因而可着眼于网络文学类型化这一典型的消费文化现象,来思考文学价值在当下社会背景中的变动。在考察具体现象时,应采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结合的方式。通过追踪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历程,可发现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高度依赖物质技术的文化形态,必然会走上消费文化的发展道路,而消费文化不仅让网络类型文学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流,还以其动态规律影响着网络文学的价值变动。正是以类型化为中介,消费文化使中国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模式呈现出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复合的特征,由此文学价值面临着同质化与时尚化等问题。在共时研究下,就内部研究而言,网络类型文学的价值取向可被描述为“爽价值”,这一价值取向有三个维度:从文本的类型划分看,爽价值是商业体制下遵循市场细分的结果;从其题材与叙事上可知,爽价值服务于当代大众普遍欲望的实现;从其独有的设定考察,爽价值的想象逻辑来自新媒介带来的超真实观念。这三个维度正对应于消费文化的三大要素,因此可以说,爽价值是网络文学受到消费文化影响的表征。而爽价值引起的争议,反映了消费文化内部经济与文化两大核心的矛盾,以及各种文化力量间的分歧。事实上,爽价值一方面在本真性、创造性与启蒙性上对传统文学价值有着继承,另一方面在商业与技术的加持下表现出文学价值的新形态。共时分析同样应被用于文本外部环境的考察,爽价值的形成必须在商业体制、参与主体与媒介技术三者的关系中才能被理解,也就是说在消费文化中已形成了造就特定文学价值的机制。作为复杂的系统,消费文化是文学价值的角力场:首先,消费文化内部文学价值的再生产伴随商业价值的再生产,两者间的冲突决定了它在创造文学价值与实现商业价值间滑动;其次,商业体制、参与主体、媒介技术这三大要素既致力于按照各自的方式影响文学价值,又相互借力与助推,由此不断变化着彼此间的力量对比与组合关系,使得文学的价值取向存在多样而变动不居的面貌。从网络文学类型化现象反思消费文化影响文学价值的过程、表现与机制,得到的启发为,我们既要对文化资本保持警惕,勇于指出市场经济中不合理的文化生产消费模式,防止文艺沦为资本的奴隶而丧失其为人存在的价值基础;也要打破文化自律与精英主义的关联,走出象牙塔,平等地加入大众的文学运动,用批评实践与理论工作支持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为了人类价值的真正彰显,我们还要有理想的情怀,去追求一种消费文化不复存在的社会,对此,我们应以育人为途径,进行具有美育精神的文学教育。

白顺永[4](2020)在《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受众阅读兴趣的广泛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的加快,军事类微信公众号逐渐走入人们视野。2015年12月由海军少将张召忠亲自创办“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在竞争激烈的军事自媒体界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青少年军事科普教育的主流平台,甚至在网络中形成了“张召忠”现象,其幽默的话语风格和专业的解读视角,吸引了很多90后和00后受众。截至到2020年2月,“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粉丝已突破300万,所有新媒体平台粉丝总数突破3300万,在社会中具备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其传播策略具备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张召忠个人及“局座召忠”和其他军事类微信公众号,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一步搜集关于“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数据和文献。本文从“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形象塑造策略”、“内容吸引策略”和“受众粘附策略”三个维度入手,分析出了张召忠幽默时尚的人设形象和紧随热点、多元化选题、幽默化话语风格的内容生产特点及精准定位受众、重视互动和建立传播社群的受众维系机制。在论文最后,本文总结了“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经验与启示,军事自媒体提高内容的原创性,打造集幽默与专业于一体的传播语态,更要严格把关,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凭借幽默的语言和张召忠接地气的人设塑造,形成了的独树一帜的传播风格,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责任,其传播实践也是军事自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体现。本文从研究“局座召忠”的传播策略出发,总结出“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经验,为军事自媒体的运营提供借鉴,更好的为新时代爱国主义舆论引导和国防教育服务。

李知亦[5](2019)在《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题材纪录片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中国也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但是国际受众对于中国的了解相对有限,一些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存在误读和扭曲,甚至宣扬“中国威胁论”恶意抹黑中国形象,中国需要提升自己的国际传播能力。中外合拍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国际交流传播的作用。现阶段,中外联合制作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综合叙事学和国际传播学相关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在梳理中外合拍纪录片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为典型案例,对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从内容、渠道、受众、产业、国家形象等方面为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提出策略性建议。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研究,并为纪录片实践提供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问题与方法、研究框架等。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辨析研究涉及的概念,对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章为历史梳理部分,笔者将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成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初步繁荣阶段,并分析其阶段特性和代表作品。第三章,笔者对《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国际传播的内容策略进行分析,结合叙事学和国际传播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描述性工具、引述性工具和资料性工具三种分析工具,从选题、叙事、影像、声音、剪辑五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为了使研究更具针对性,笔者选择《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辅助性案例,与《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进行局部性比较研究,分析相似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传播和对内传播时不同的侧重点。第四章,笔者将上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借鉴其他具有优秀国际传播效果的影视作品,从内容、渠道、受众、产业、国家形象等方面提出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为之后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借鉴。

王远方[6](2018)在《纪录性与戏剧性:关于真实电视节目脱台本与台本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与创新,传统电视节目也随着受众需求的多样化而发生着改变,其中真实电视节目在国内外电视媒体市场深受广大受众的追捧与喜爱。真实电视节目发端于欧美,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主流的娱乐类电视节目。国内的真实电视节目从最初的《走入香格里拉》开始,直到2004年《超级女声》走红,才为真实电视节目打开了新局面。从此,真实电视节目在中国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多的国外真实电视节目被引入国内,形成了比拼竞争的激烈氛围,各级电视台通过不同的方式,无论是模仿、复制还是购买电视节目模式版权,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扩大自己的收益。但这种境况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节目模式的“同一化”、内容题材的“同质化”、类别的“单一化”,缺乏创新,使得真实电视节目并没有长远的发展。而国外却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其是针对真实电视节目中纪录性与戏剧性的叙事研究,提出了脱台本与台本化的理论构想及分析类别。脱台本与台本化已成为真实电视节目的叙事方式与创意核心,并得到了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同。这不仅预示着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模式的诞生,也给电视节目领域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笔者的论文将对真实电视节目的内容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对脱台本与台本化的叙事研究进行梳理,探索真实电视节目如何以台本化与脱台本的方式进行叙事,构建出具有戏剧性的真实电视节目。本论文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真实电视节目的研究状况及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从“真实电视节目”的源起与发展来厘清“真实电视节目”概念和内涵,从而追溯“真实电视节目”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进而探寻“真实电视节目”兴盛的原因。第三部分从真实电视节目的内容与风格着手,探究真实电视节目不同内容的分类,对台本化与脱台本的戏剧性和纪录性进行具体地分析。第四部分从对中国真实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查找目前中国真实电视节目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的对策。

王月[7](2017)在《王朔之争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路标,王朔勾连着上世纪末诸如市场经济、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等众多的时代命题,是一个极具多重分裂意义且难以整合的“现象级”作家。对王朔的诸多意义和观念的碰撞、冲突、纠葛,构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各方话语在文学场中的激烈角逐,也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公共事件。王朔也由此超越了单纯的作家身份,成为窥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与文艺突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围绕王朔之争,所出现的作家的价值立场与角色定位、文学的消费性与世俗消遣娱乐性、以及大众文化写作等众多分歧,实质上折射出的是世俗与精英的分化、文学商业化、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危机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语境的变迁,也无法脱离文艺在这一时期的内部变化的影响。无论是文艺主体的内部结构嬗变,亦或是文艺审美范式的转换,乃至文艺批评的转型与重塑,都促成了这一时期王朔之争的出现。

王艳[8](2017)在《《新京报》“我们”视频原始团队的新媒体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积极寻求转型。在转型的大浪潮中,面对生存压力以及传统媒体价值衰退的现实,传统媒体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纷纷寻求改变。从政、高校任教、新媒体创业项目、公关公司、互联网公司等,都是传统媒体人转型的典型路径。当然,也有传统媒体人继续根深于传统媒体,与媒体一起在转型的浪潮中,改变自己,适应形势,向着一名全媒体记者的目标前进。在传统纸媒中,《新京报》的新媒体转型具有代表性,两微一端、数字报、3D视频、新闻直播、短视频新闻,全面覆盖各种传播端口,实现了“不再只是一张报纸”的转型目标。2016年7月11日,《新京报》携手腾讯,共同创办“我们”视频部门,进军短视频新闻及新闻直播领域。“我们”视频原始团队成员全部来自《新京报》原社会新闻部的突发记者小组。本文将从“我们”视频团队的酝酿、组建过程,转型过程中新闻的核心理念、新闻生产过程、报道模式、记者的工作模式、社交圈层等方面发生的改变,研究“我们”视频原始团队由文字记者向全媒体记者的角色转型过程。从写文字稿到操作全媒体报道,“我们”视频原始团队成员们遇到了许多改变。从注重“快速”到追求“冲击力”的新闻核心理念;从注重文字的客观描述到注重视频语言的生动有力;从单一的文字记者角色到“摄影师+出镜记者+文字记者”的全能“升级”;从固定坐班到“来去自由”,践行“行走在路上”的新闻探索模式;从单一的突发新闻社交圈到多元化的全媒体社交圈;从单线操作到多人成“片”的跨部门新闻合作模式.......在转型过程中,这支团队一直在改变。当然,在众多“改变”扑面而来的转型路途中,“我们”视频原始团队作为全媒体领域的新人,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难以跨越的技术鸿沟;在镜头面前的“磕磕绊绊”;速食性的内容缺少新闻的深度;追求冲击力触碰新闻道德底线等等。由单一的文字向融合多种载体的全媒体阵列转型,由文字记者向全媒体记者升级,在新的领域,《新京报》和“我们”视频团队在未知中不断地探索、前进。

王梦璇[9](2014)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多元化研究 ——以江西卫视《深度观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类电视节目形态,在整个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自由市场经济和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电视新闻评论在当时很大程度上发挥着舆论指导的积极作用,它所传达的意见性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当时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但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传统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新媒体蓬勃发展,受众越来越分化,这些因素促使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定位由最初的国家政府舆论导向的“传声筒”逐步向受众多元意见的“发声器”转换。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评论主体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员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节目的质量。本文以电视新闻评论主体为研究对象,概述了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分析了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呈现特点及发展变化。选择现阶段国内多元主体参与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江西卫视《深度观察》为个案研究,并运用话语空间理论和语言学中的话语场理论对这些节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以节目中的评论主体为研究重点,分析节目中多元化评论主体的呈现方式、特点及其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受到观众喜爱并且得到业界好评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这些节目中多元化评论主体的探讨,希望在现如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下为提高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质量,提升节目品牌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意见。本文由两部分组成,即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以及评论主体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等进行概述。在文章正文中运用了多种理论如语言学、新闻学及传播学理论,正文结合江西卫视《深度观察》栏目,通过分析节目中多元化的评论主体来剖析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主体的发展变迁,并据此为我国今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出可行意见。

朱仁天[10](2014)在《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文中研究表明夏曾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学者、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在晚清时期,他是当之无愧的极少数知识精英之一,对梁启超、严复等人均曾有过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历史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形象亦模糊不清。在夏曾佑留存下来的不多的资料中,书信是重要的一部分。从夏曾佑的书信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他的人际交游网络,同时可窥见其隐秘的内心世界。由此出发,不难理解夏曾佑的思想行为的动机与意义。除了个人意义,夏曾佑书信又属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研究夏曾佑书信不仅对于夏曾佑其人,而且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社会史的研究,亦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夏曾佑的生平,并对目前有关夏曾佑的研究状况作了相对全面的梳理,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写作思路、理论与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夏曾佑书信中的人际网络”,分两章论述。第一章“夏曾佑书信中的人际往来”首先介绍了夏曾佑的现存书信情况,然后重点分析了夏曾佑现存书信中的各种交往人群与交往内容。第二章“夏曾佑与其主要通信对象的交往考察”,对夏曾佑与梁启超、宋恕、严复、汪康年等四人的交往关系作了具体的个案分析。下编“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其人”,也分两章论述。第一章“夏曾佑的性格特征”,从夏曾佑的书信中概论了夏曾佑的四种主要性格特征。第二章“夏曾佑的志向与困境”,先是分析了夏曾佑书信中所体现出的人生追求,然后结合其所处的时代分析了夏曾佑所遭遇的人生困境。余论部分对前文有关夏曾佑的困境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并从文化保守主义的角度对夏曾佑的思想与追求进行了重新审视。

二、2001年中国互联网人物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中国互联网人物点评(论文提纲范文)

(2)大数据背景下广西Q市公安机关对负面网络舆情管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点
        2.1.1 大数据的定义
        2.1.2 大数据的特点
    2.2 大数据下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2.2.1 网络舆情的定义
        2.2.2 大数据下网络舆情的特点
    2.3 大数据下负面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分类
        2.3.1 大数据下负面网络舆情的定义
        2.3.2 大数据下负面网络舆情的特点
        2.3.3 大数据下负面网络舆情的主要分类
    2.4 基于危机管理4R理论的舆情管控分析
        2.4.1 舆情管控的概念
        2.4.2 4R危机管理理论的理论介绍
        2.4.3 应用4R危机管理理论管控负面舆情的适用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市公安机关负面网络舆情管控现状
    3.1 Q市基本概况
    3.2 Q市网络舆情概况
        3.2.1 Q市网络舆情总量及发展趋势
        3.2.2 网络舆情地域分布分析
        3.2.3 网络舆情来源分析
    3.3 Q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控现状概况
        3.3.1 Q市公安机关舆情管控发展概况
        3.3.2 Q市公安机关舆情管控队伍建设概况
        3.3.3 Q市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控现存机制
    3.4 Q市公安局应对舆情典型性案例分析
        3.4.1 形成积极正面舆情引导效果的舆情处置案例
        3.4.2 造成消极负面舆情效果的舆情处置案例
        3.4.3 案例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市公安机关负面舆情管控上存在的问题
    4.1 在大数据基础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4.1.1 大数据建设方向有偏差
        4.1.2 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足
        4.1.3 缺乏分析大数据专业人才
    4.2 在工作意识上存在的问题
        4.2.1 全警缺乏参与管控网络舆情意识
        4.2.2 忽略在舆论阵地中建立网络话语权
    4.3 在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4.3.1 预警机制还不完善
        4.3.2 负面舆情处置方法科学性不足
    4.4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还未真正形成数据共享
        4.4.2 对舆情内涵认识不到位
        4.4.3 相关政策难落实给舆情管控增加困难
第五章 强化Q市公安机关负面舆情管控的对策
    5.1 建立智能化数据互通模式
        5.1.1 本市内实现基础数据即需即用
        5.1.2 广西区内建立数据互通平台
        5.1.3 加强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
    5.2 夯实公安舆情管控基础工作
        5.2.1 加强机关警员舆情意识
        5.2.2 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5.2.3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
        5.2.4 加强组织保障
    5.3 健全内部舆情管控制度
        5.3.1 规范舆情管控流程
        5.3.2 提升负面舆情检测机制
        5.3.3 优化负面舆情预警机制
        5.3.4 强化负面舆情处置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从网络文学类型化看消费文化对文学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视域与对象
    第二节 对相关研究的反思
        一、以消费文化为视域的网络文学研究
        二、网络文学类型化研究
    第三节 价值立场与文学价值
第一章 作为消费文化现象的网络文学类型化
    第一节 对类型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网络文学的类型化进程
        一、从民间文学到消费文化的网络文学
        二、消费文化推动下的网络文学类型化
    第三节 类型化是消费文化影响文学价值的中介
        一、类型化进程与文学价值的变动
        二、类型化特征与文学价值的取向
第二章 网络文学类型化的爽价值取向
    第一节 类型区分中的欲望制造
    第二节 故事模式中的爽感配方
        一、爽感配方的材料
        二、爽感配方的程序
    第三节 超真实设定的游戏机制
        一、网络文学的诸种设定
        二、超真实设定的逻辑
    第四节 爽价值是消费文化影响类型文学的表征
        一、批评与辩护之中的爽价值
        二、爽价值可以是文学价值吗
第三章 类型化过程中消费文化影响文学价值的机制
    第一节 主体与媒介:文学需求的显现与变化
    第二节 媒介与商业:文学媒介的占有与运用
    第三节 商业与主体:文学生产的规则与观念
    第四节 消费文化是类型化中文学价值的角力场
        一、消费文化中文学价值的再生产机制
        二、多因素作用下文学价值的动力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关于“张召忠”的研究
        1.3.2 关于“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1.3.3 关于军事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深远影响和独特魅力
    2.1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概述
        2.1.1 发展背景
        2.1.2 发展态势
        2.1.3 版块设置
        2.1.4 功能与定位
    2.2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深远影响
        2.2.1 纪录国家重要军事节点,强化民族忧患意识
        2.2.2 寓教于乐,优化网络战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2.3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独特魅力
第三章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形象塑造策略
    3.1 主创人员张召忠的主要形象—“不摆架子不摆谱”
        3.1.1 明星光环下的张召忠去神秘化
        3.1.2 张召忠的“严肃专业军事专家”形象
        3.1.3 张召忠的“潮流时尚科技达人”形象
        3.1.4 张召忠的“自黑幽默大龄网红”形象
    3.2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CIS形象识别
第四章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吸引策略
    4.1 内容生产
        4.1.1 话语风格接地气,语言幽默诙谐不失理性
        4.1.2 站位高远,深入浅出地客观分析全球热点事件
        4.1.3 选题多样,以军政硬新闻为主,消闲软新闻为辅
        4.1.4 坚持原创,为受众提供独家解读视角
        4.1.5 注重时效,选题紧随环球时事热点
        4.1.6 做足细节,微信签名档增强受众感情归属
    4.2 内容推送
        4.2.1 迎合受众阅读习惯,推送时间集中于傍晚
        4.2.2 订制化文本推送框架,提升受众文本选择空间
第五章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受众粘附策略
    5.1 精准定位受众搭建传播社群
        5.1.1 传播对象聚焦于90 后、00 后受众群体
        5.1.2 搭建“橘粉(局粉)传播社群,满足受众情感归属
    5.2 多渠道传播,提高自身知名度
        5.2.1 微信和微博平台:消弭闭环传播和开放式传播的界限
        5.2.2 视频平台与专业媒体平台:全媒体互动扩大影响力
    5.3 重视传受互动吸引受众参与
        5.3.1 选取热点话题,引导受众互动
        5.3.2 线上联合线下,提升受众粘度
第六章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经验借鉴与启示
    6.1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经验借鉴
        6.1.1 把握年轻受众文化消费心理,转变传播语态
        6.1.2 坚持内容原创,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可读性
        6.1.3 重视传统媒体报道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6.2 “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启示
        6.2.1 明确军事自媒体定位,强化正向舆论引导
        6.2.2 强化求异思维,避免内容产品同质化
        6.2.3 做好媒体内容审核,严控把关环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4.1 概念界定
        1.4.2 理论梳理
        1.4.3 文献综述
        1.4.4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发展与变迁
    2.1 中外合拍纪录片起步阶段(1979-2000)
        2.1.1 中外合拍初尝试,发展迅速
        2.1.2 题材宏大,合作主体单一
        2.1.3 抒情式解说风格
        2.1.4 纪实风格初现,科教语态尚存
        2.1.5 代表作:《丝绸之路》
    2.2 中外合拍纪录片发展阶段(2000-2010)
        2.2.1 主题更加聚焦,边缘题材受欢迎
        2.2.2 故事化叙事,情景再现等手段的创新应用
        2.2.3 纪实风格凸显,动画特效等技术的使用
        2.2.4 代表作:《西藏一年》
    2.3 中外合拍纪录片初步繁荣时期(2010-)
        2.3.1 题材更加丰富,创作主体更加多元化
        2.3.2 多元创作手法,航拍等新技术的运用
        2.3.3 国际传播受到关注,合作诉求多元化
        2.3.4 代表作:《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
    2.4 小结
第三章 《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国际传播策略分析
    3.1 选题策略:跨文化的共通性
        3.1.1 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
        3.1.2 对于治国方略纵向与横向的解读
        3.1.3 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3.2 叙事策略: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3.2.1 叙事者:国内外叙述者,建构他者认同
        3.2.2 叙事视角:多元视角联合叙事
        3.2.3 叙事时间:把握叙事节奏,合理压缩时间
        3.2.4 叙事结构:内外结构配合,串联人物故事
    3.3 影像与声音策略:多层次画面组合与世界性视听风格
        3.3.1 影像分析:全方位影像呈现,蕴含东方美学
        3.3.2 声音分析:烘托故事气氛,融合世界音乐
        3.3.3 剪辑分析:蒙太奇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结论与探讨
    4.1 结论
    4.2 探讨: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
        4.2.1 内容策略: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4.2.2 渠道策略:多管齐下,借船出海
        4.2.3 受众策略:把握受众心理,提升受众体验
        4.2.4 产业策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人才培养
        4.2.5 国家形象策略:文化中国为主的立体化国家形象
    4.3 研究贡献与局限
        4.3.1 研究贡献
        4.3.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叙述者统计表
附录2:《厉害了我的国》叙述者统计表
致谢

(6)纪录性与戏剧性:关于真实电视节目脱台本与台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真实电视节目的源起与发展
    2.1 真实电视节目的概念辨析
    2.2 真实电视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2.2.1 从纪录肥皂剧到真实电视节目
        2.2.2 中国真实电视节目发展概述
        2.2.3 真实电视节目的类型
3 真实电视的脱台本与台本化倾向辨析
    3.1 真实电视节目的风格化
        3.1.1 脱台本的纪录性
        3.1.2 台本化的戏剧性
        3.1.3 台本化与脱台本的融合
    3.2 脱台本与台本化的内容划分及研究
        3.2.1 “纪录片风格型”真实电视节目(Documentary-style)
        3.2.2 “结构化”真实电视节目(StructuredReality)
        3.2.3 “竞技比赛类”真实电视节目(Realitycompetition)
4 中国真实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4.1 中国真实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4.1.1 过度依赖台本化内容
        4.1.2 过度台本化导致题材同质化现象严重
        4.1.3 缺乏研发力
    4.2 中国真实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
        4.2.1 发展多元化题材
        4.2.2 台本化与脱台本的融合是真实电视节目发展的关键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参考作品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王朔之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朔之争的文化表征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空间
        一、西化与守成的迷离与抗争
        二、文化消费与世俗关怀意识的遇合
        三、文化权威与多元生态的重塑
    第二节 杂语纷呈的话语诉求
        一、王朔与“王朔现象”之争的价值分野
        二、王朔的文化批评之争的立场分化
第二章 王朔之争指向的深层话语
    第一节 传统文学身份的群体性认同危机
        一、作家的传统角色定位与身份意识转变
        二、传统写作价值立场的轮换
    第二节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学取向与征候
        一、文学消费性的复归
        二、大众文化写作的转移
        三、从神化到日常的消闲娱乐
第三章 王朔之争的内在文化逻辑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艺术主体的内部结构嬗变
        一、市场经济场域下艺术家的尴尬存在
        二、艺术家的心态张力与精神向度分化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艺审美范式的转换
        一、文艺自主性的失据
        二、多元化的文艺观念
    第三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艺批评的新旨趣
        一、评论家相互间的互动狂欢
        二、作为公共事件的文艺批评
        三、分裂、多样性的文艺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新京报》“我们”视频原始团队的新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传统媒体人转型的研究现状
        二、新闻直播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新京报》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实践路线及实验方案
第一章 传统媒体断崖式的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人积极转型
    第一节 传统媒体人追求转型的原因
        一、传媒生态竞争
        二、生存压力
        三、传统媒体的社会价值的衰退
    第二节 传统媒体人转型的典型路径分析
        一、转型不转行,加入数字媒体大军
        二、转型又转行,传统媒体人离开媒体圈
第二章 《新京报》“我们”视频部门的酝酿与组建
    第一节 《新京报》的新媒体布局
        一、减版精品化改革,《新京报》推动媒体融合
        二、《新京报》全面扎根新媒体领域
    第二节 《新京报》“我们”视频部门的组建过程
        一、初试牛刀: 直播两会引发流量高潮
        二、蓄势待发: 从“业余”直播向组建专业团队迈进
        三、条件成熟: 敲定“腾讯的技术+《新京报》的影响力”合作模式
    第三节 《新京报》“我们”视频团队的成员发展
        一、“我们”视频原始团队: 传统纸媒的社会突发新闻记者
        二、发展壮大: 挖掘优秀电视人及突破能力强的全媒体记者
        三、“我们”视频部门新老成员角色分工自由
第三章 “我们”视频原始团队的传者理念及角色转变
    第一节 突发文字报道到视频新闻报道的核心理念转变
    第二节 从单一型记者向全媒体复合型的记者角色转型
        一、从单一的文字记者到“摄影师+出境记者+文字记者”的全能转变
        二、视频拍摄主体外记者的多环节参与
    第三节 工作时间模式及社交圈层的转变
        一、“固定坐班”到“来去自由”的工作时间模式转变
        二、突发新闻社交圈到视频直播社交圈的转变
第四章 “我们”视频原始团队的新闻生产模式的变迁
    第一节 新闻生产流程的变迁
        一、前期选题: 独立寻找选题到团队策划追踪热点
        二、中期准备: 重点列采访提纲到撰写口播稿
        三、报道进行时: 从文字架构到语言、画面架构
    第二节 从文字到全媒体报道模式的转型
        一、从单线操作到多人成“片”的跨部门融合方式转型
        二、从注重文字的客观描述到注重直播语言的生动有力
    第三节 报道议题及文本呈现的转变
        一、报道议题: 从全面的突发议题到聚焦多元化的热门议题
        二、文本呈现: 从详细的通讯稿到“5W”式的简短快讯
第五章 全媒体转型过程中传统纸媒记者遇到的困境
    第一节 难以跨越的全媒体技术鸿沟
        一、总体处于“只会写新闻”的原始生存状态
        二、难以应对直播过程中突发的技术难题
        三、精力有限难以全面掌握各项新兴技术
    第二节 传统文字记者在镜头面前的“磕绊”与不适
        一、镜头前的尴尬感和陌生感
        二、镜头前出现的“口误”
        三、记者难以把控镜头方向感及画面节奏感
    第三节 难以平衡全媒体报道的速度与深度
        一、当前报道多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层
        二、速食式的全媒体报道削弱了传统媒体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多元化研究 ——以江西卫视《深度观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体与发展现状
    2.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兴起和发展
        2.1.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涵界定
        2.1.2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类型
        2.1.3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特点
    2.2 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界定及类型
        2.2.1 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定义
        2.2.2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主要类型
    2.3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主体的发展现状
        2.3.1 早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主体
        2.3.2 蓬勃发展时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主体
        2.3.3 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评论主体多元化创新阶段
第3章 江西卫视《深度观察》评论主体多元化的呈现与评论特色
    3.1 栏目背景和概述
    3.2 《深度观察》多元化评论主体的呈现
        3.2.1 主持人参与评论
        3.2.2 新闻当事人边述边评
        3.2.3 嘉宾评论员专业点评
        3.2.4 大众观察团现场参与
        3.2.5 节目画面及画外音
        3.2.6 网民通过网络参与互动
    3.3 《深度观察》多元评论主体构建辩论式话语场
        3.3.1 话题及观点的预设
        3.3.2 嘉宾评论员观点交锋
        3.3.3 主持人对节目节奏的掌握
第4章 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的积极意义
    4.1 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议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4.1.1 多元化评论主体拓宽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形态和传播方式
        4.1.2 电视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成因
    4.2 电视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拓展了公众话语空间
        4.2.1 多元评论主体拓展话语主体
        4.2.2 多元评论主体拓展话语形式
        4.2.3 多元评论主体拓展话语内容
    4.3 电视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夏曾佑生平
    二、有关夏曾佑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思路、理论和研究方法
上编 夏曾佑书信中的人际网络
    第一章 夏曾佑书信中的人际往来
        第一节 夏曾佑书信略说
        第二节 夏曾佑书信中旳人际往来
    第二章 夏曾佑与其主要通信对象的交往考察
        第一节 夏曾佑与梁启超:“最契之友”
        第二节 夏曾佑与宋恕:论学同道
        第三节 夏曾佑与严复:亦友亦师
        第四节 夏曾佑与汪康年:一生知交
下编 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其人
    第三章 夏曾佑的性格特征
    第四章 夏曾佑的志向与困境
        第一节 夏曾佑的志向
        第二节 夏曾佑的困境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1年中国互联网人物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时评类作文教学研究[D]. 杜佳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大数据背景下广西Q市公安机关对负面网络舆情管控的研究[D]. 廖顺民. 广西大学, 2020(09)
  • [3]从网络文学类型化看消费文化对文学价值的影响[D]. 章浩.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传播策略研究[D]. 白顺永. 河北大学, 2020(08)
  • [5]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以《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为例[D]. 李知亦. 厦门大学, 2019(08)
  • [6]纪录性与戏剧性:关于真实电视节目脱台本与台本化的研究[D]. 王远方. 重庆大学, 2018(04)
  • [7]王朔之争研究[D]. 王月. 广西大学, 2017(02)
  • [8]《新京报》“我们”视频原始团队的新媒体转型研究[D]. 王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主体的多元化研究 ——以江西卫视《深度观察》为例[D]. 王梦璇. 河北大学, 2014(01)
  • [10]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D]. 朱仁天. 湖北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2001年中国网民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