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氩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的研究

氧氩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的研究

一、氧气、氩气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方春,张同华,徐梦婷,李智[1](2021)在《基于等离子体技术改性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改性可改善纺织材料性能或赋予其新的性能。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和物理改性法。等离子体技术是物理改性法中的典型技术,主要基于电离产生的等离子体来实现各种改性目的。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在纺织材料的表面改性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改性方法而言,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化学药品使用少、污染小、可操作性强等优势。通过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的作用可实现材料改性而不影响材料的内部结构。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纺织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清洁效果;(2)改变表面形态;(3)引入自由基;(4)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对材料的损伤较小,是目前纺织材料改性中应用较广泛的等离子体技术。通过等离子体技术的刻蚀活化、自由基改性、聚合覆膜三种途径可提升纺织材料的润湿性、耐摩擦性、生物相容性及可染色性能,还能赋予纺织材料抗菌、自清洁以及自修复等功能,从而提升纺织品的应用价值,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简述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分类,总结了当前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基于等离子体技术对纺织纤维、织物和纤维膜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以上综述结果,对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健婷,陈蕴智,姚晨筱,郭浩然[2](2021)在《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印刷涂层附着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印刷涂层的附着性能,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在不同气氛条件(空气、氧气、氩气)下,改变处理时间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并选择出最优等离子体处理条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发现空气、氧气、氩气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变涤纶织物表面理化性能,有利于改善印刷涂层的附着性能。通过芯吸效应测试发现,在压强20Pa、功率为100W的条件下氩气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60s时,织物经向芯吸高度有所提升。脱糊率测试表明,经氩气处理后的织物与涂层间的脱糊率降至7.83%左右,有效提高了涤纶织物与印刷涂层间的附着性。同时,涤纶织物的白度和柔软度有所提高。

李本新[3](2021)在《裂解炭黑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工作借助热失重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激光粒度仪、超分辨微孔物理吸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先进的表征技术,结合交联密度测定和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裂解温度(450℃、500℃、550℃和600℃)及等离子体改性条件对裂解炭黑(CBp)及其填充天然橡胶(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50℃热解CBp(CBp450)表面含有较多的填充油及残存橡胶分子链,使得NR/CBp450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差;500℃和550℃裂解炭黑表面仍残存少量橡胶烃,其填充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显着提高;而600℃裂解炭黑表面只存在尺度较小的基团,由于粒子之间的凝结现象使其平均粒径偏高,该现象使得NR/CBp600硫化胶的硬度、定伸应力和动态力学性能都得到进一步改善。采用不同气氛(NH3、Ar、He和H2O)等离子体改性半钢子午线轮胎裂解所得CBp,发现改性后的CBp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均有所增加。等离子体改性CBp填充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大,模量和定伸应力均显着增加。其中,经Ar等离子体改性的CBp填充NR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定伸应力和储能模量均最高。采用不同放电功率(100W、200W、300W和400W)的等离子体改性全钢子午线轮胎裂解所得CBp,发现CBp100和CBp200的粒径和比表面积增幅较大;与300W改性条件相比,400W改性所得CBp400表面C=C含量大幅增加,粒径和比表面积变化不大。NR/CBp0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均较弱;NR/CBp100硫化胶的静态力学性能提高,而动态力学性能有所下降;NR/CBp200的交联密度较大,定伸应力显着增大,储能模量略有增加;而NR/CBp300和NR/CBp400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差。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等离子体改性CBp与NR基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等离子体改性在CBp表面引入活性基团,使得粒子网络化程度增强;然而过度的等离子体作用会使得表面残存橡胶烃受到的刻蚀程度增大,活性位点被破坏,最终削弱了CBp与橡胶基体间的相互作用。

文泽东[4](2021)在《聚四氟乙烯等离子体和碳薄膜改性及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具有摩擦系数低、耐腐蚀、耐老化、使用温度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当PTFE构件与坚硬表面构成摩擦副时,PTFE容易磨损。提高PTFE制品的耐磨性能,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针对聚四氟乙烯磨损率较高的问题,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PECVD),通过等离子及碳薄膜对聚四氟乙烯表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氮气、氩气、氧气在PECVD中进行PTFE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摩擦磨损试验机和3D光学轮廓仪分别表征改性后的表面形貌、官能团、接触角、摩擦系数和磨痕截面积。研究发现氮气等离子体打断了PTFE表面的C-F形成了悬键,但并没有形成C-N或者C=N,氧气等离子体与PTFE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氩气等离子体清洗了聚四氟乙烯表面。氮气和氧气改性后的PTFE的摩擦系数增加。相对于原始的PTFE磨损率为0.002mm3/N·m,氮气等离子改性的磨损率为0.0002 mm3/N·m,氧气等离子体改性的磨损率为0.001 mm3/N·m,氩气等离子体改性的磨损率为0.002 mm3/N·m。(2)采用氮气、氩气、氧气为预处理气体,甲烷为沉积气体,通过PECVD在PTFE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膜。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仪、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摩擦磨损试验机和三维轮廓仪分别表征薄膜改性后的断面结构、接触角、元素变化、碳膜结构、摩擦系数和磨痕截面积。只有氮气为预处理气体时,能将碳薄膜成功沉积在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薄膜改性后的磨损率从0.002 mm3/N·m降低到8.3×10-5 mm3/N·m,下降了24倍。(3)采用氮气为预处理气体,甲烷为沉积气体,通过PECVD技术在PTFE上制备了不同厚度(基于不同沉积时间(15min,45min,75min,120min)获得)类金刚石薄膜。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仪、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轮廓仪,划痕仪分别表征薄膜改性后的断面结构、接触角、元素变化、碳膜结构、摩擦系数、磨痕截面积和结合力。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时间为75min时,聚四氟乙烯表面的碳薄膜最厚为400nm,根据拉曼光谱和XPS的全谱和精细谱可得,聚四氟乙烯表面沉积了氢化非晶碳薄膜,且120min的sp3含量有所增加。沉积75min时,磨损率最低,为5.2×10-5 mm3/N·m,基底与碳薄膜的结合力最大,为22.54N。

陈千[5](2020)在《高密度聚四氟乙烯膜的结构性能及表面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有聚四氟乙烯膜(PTFE膜)都采用热挤压成膜工艺,是一种低密度乳白色膜;本课题研究的PTFE膜是一种高密度半透明膜,其性能与低密度PTFE膜存在明显差异。为了解高密度PTFE膜的结构和性能以及潜在用途,本课题围绕三方面展开研究:(1)PTFE膜的结构和性能。采用红外光谱(ATR-FTIR)、表面元素分析(EDS和XPS)、表面形貌(SEM和AFM)、热分析(TG/DTA和DSC)、结晶度(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低密度PTFE膜和高密度PTFE膜的结构和性能差异。(2)高密度PTFE膜的等离子体改性。采用剥离强度、润湿性、光电子能谱(XPS)和表面形貌(SEM和AF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低温射频等离子体的气体种类、放电功率、放电时间、气体流量对高密度PTFE膜的粘接性和润湿性的影响。(3)高密度PTFE膜的多巴胺改性。研究了基于氮气等离子体处理、水性PU涂层的多巴胺改性,考察了多巴胺改性PTFE膜的表面性能和表面形貌以及润湿性等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高密度PTFE膜具有更高的结晶度(89%),比低密度PTFE膜的结晶度提高了 10%;高密度PTFE膜的晶体融熔和重结晶过程很接近,但高密度PTFE膜在2%失重率时的失重温度达500.9℃,远高于低密度PTFE膜(失重温度为406.2℃)。(2)高密度PTFE膜的表面粗糙度要低于低密度PTFE膜,具有更低的表面能,表面能从22.7mN/m下降至19.8 mN/m。高密度PTFE膜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比低密度PTFE膜提升了 14.3%和161.4%。(3)优化的氧气等离子体处理高密度PTFE膜的工艺为功率300 w,流量5 cm3/min和时间2 min;此时,能获得最高的剥离强度。氮气等离子处理PTFE膜的剥离强度和水接触角最高,剥离强度提高了 539.8%,接触角提高了 11.4°;等离子体处理PTFE膜的粘接强度和疏水性增加主要是呈凹凸沟槽的荷叶形貌的贡献,而高密度PTFE膜原有的平行裂纹则加速了荷叶形貌的形成。经氧气等离子体处理的PTFE膜,当放电量低于36 kJ时,剥离强度与放电量呈近似线性关系,这是膜表面产生新官能团和刻蚀的共同作用,继续增大放电量,剥离强度与放电量呈逻辑斯蒂数学关系式,这主要是膜表面凹凸沟槽的荷叶形貌趋向稳定的结果。(4)氮气等离子体处理高密度PTFE膜能增强膜表面活性和粗糙度,增加了 PTFE膜与水性PU的粘附和结合,这是因为等离子体预处理PTFE膜表面引入了含氮活性基团和增加了 C/F 比值,增强了与水性PU的化学交联。聚多巴胺在PU-PTFE膜表面能够沉积的主要原因是PU中含有大量的带正电荷的N-H基,能与PDA中的芳香结构产生阳离子-π作用。多巴胺改性的PDA-PTFE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抗静电性、遮光性和抗紫外性,其水接触角为65.5°,静电半衰期3.4 s,透光率2.99%,UVA和UVB透射率都为0.14%。

邢海龙[6](2020)在《等离子体诊断及辐照改性TiAl合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等离子体是对当今科技发展与工业应用影响重大的一项科学与工程,未来半导体行业的集成化和微型化要求会更高,也就迫切需要低温等离子体加工技术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精密性,能够更好的调整等离子体的离子能量,入射角度,与材料的作用范围等等。本研究成功搭建了一套射频等离子体诊断系统以及等离子体改性设备,对Ar、N2、N/D混气、CH4等多种射频等离子利用质谱手段进行了诊断工作,测定并分析了等离子体离子的主要组成和能量分布,并总结了一定的规律和调节方法。最后根据等离子体诊断数据作为指导,利用CH4等离子体对TiAl合金进行了改性,初步探索了改性工艺,发现甲烷等离子体对TiAl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1)Ar、N2等不同射频等离子体离子能量分布都随着进气速率的升高,离子能量整体向低能端移动,包括能量峰值和能量最大值。这是由于较高的气体流速导致气压的升高从而导致粒子间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频率的增加。(2)采用外置型天线时,Ar+,N2+离子能量分布常为单峰结构,其他复合离子则多为多峰结构;天线为内置型时,Ar+离子能量分布具有双峰结构出现离子能量分布的不同分布结构来自于等离子体鞘层内电压射频调制与离子-中性分子电荷交换的共同作用。(3)调整射频等离子体的离子能量的方法除调节气体进气量以外还有几种,一是调整射频电源入射功率,功率越大离子更易具有高能量;二是调节等离子体放电线圈与等离子体间距,间距增加而离子通量与能量降低;三是调整等离子体放电线圈的结构,内置型比外置型天线产生的等离子体离子能量高出一个量级。(4)甲烷等离子体在提高TiAl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甲烷等离子体的离子通量密度与离子能量对改性效果有着关键影响作用,选取合适的等离子体参数有利于改性效果的提高。

汤云高[7](2019)在《低温等离子体对苎麻脱胶生物酶活性及其结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生物酶苎麻脱胶法是一种效能高、质量好和污染少的脱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脱胶生物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来降解苎麻中的胶质,使得纤维分离出来。相较于传统化学脱胶法,生物酶苎麻脱胶法具有提高精干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显着优点,会是未来苎麻脱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生物酶苎麻脱胶法虽然工艺流程较简单、无需专用的设备、化学药品的用量也较少,但是单一的酶法脱胶还无法应用于工业生产。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酶菌或酶制剂的催化活性较低,使得苎麻脱胶的效率不高,脱胶质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提高苎麻脱胶生物酶的催化活性,以便改善生物酶的脱胶效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生物酶(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进行预处理,探讨了各低温等离子体对脱胶生物酶活性的影响,优选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脱胶生物酶的工艺。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测试手段,对脱胶生物酶的蛋白质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进而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对脱胶生物酶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提高漆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催化活性。其处理漆酶的推荐工艺为:以氧气作为实验气氛,处理压强为35Pa,放电功率为200W,曝光时间为4min,处理后漆酶的活性可达206%。处理纤维素酶的推荐工艺为:以氮气作为实验气氛,处理压强为65Pa、放电功率为150W、曝光时间为6min,处理后纤维素酶的活性可达142%。处理半纤维素酶的推荐工艺为:以氮气作为实验气氛,处理压强为50Pa、放电功率为150W、曝光时间为4min,处理后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可达1 88%。结构分析显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苎麻脱胶生物酶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脱胶生物酶,其大分子链及侧链基团的氢键和微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若O-H伸缩振动引起的特征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则生物酶大分子链内的-OH、-NH和-NH2基团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进而生物酶的催化活性得到了提高。圆二色光谱显示的是脱胶生物酶的二级结构,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生物酶β-折叠与β-转角的含量增加,α-螺旋和无规卷曲的含量降低,则Loop(β-转角+无规卷曲)降低,α/β的比率也变小,这使得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能力得到加强,脱胶生物酶的催化活性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显示,脱胶生物酶的催化活性随反应溶液吸光度的变化而变化,若反应溶液吸光度提高,则某些处于蛋白质疏水性内核中的氨基酸残基暴露于亲水环境中,生物酶的催化活性增加。荧光光谱显示的是芳香族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变化,若蛋白质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则部分不稳定的次级键被破坏而调整形成更为稳定的结构,脱胶生物酶的催化活性提高。核磁共振波谱显示,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脱胶生物酶,其肽链之间形成了氢键,使得核外电子云密度降低,发生了去屏蔽效应,最终脱胶生物酶的催化活性得到了提高。

闫霜[8](2019)在《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时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木塑复合材料之一,其制品具有质轻、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通常情况下,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是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得,这使得非极性聚乙烯成分大量聚集在材料表面,导致材料的表面能低,难以胶接。因此,要想实现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无缝胶接,需要对其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快速改变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组成及性质,提高材料表面胶接性能,但其处理效果存在时效性。木粉含量、打磨工艺、等离子体处理气氛以及贮存环境都影响着射流等离子体处理的时效性。为此本文采用射流等离子处理技术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接触角测试、胶接强度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木粉含量、打磨工艺、等离子体处理气氛以及贮存环境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引入了-OH、C=O、C-O等含氧极性基团。这些含氧极性基团不能稳定地存在于材料表面,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含氧极性基团数量会逐渐减小,等离子体改性表现出一定的时效性。不同因素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木粉含量分别为40%、50%、60%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空气气氛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接触角分别由108°、95°和81°减小到71°、70°和71°,胶接强度由1.03 MPa、1.37 MPa、1.39 MPa 分别提高至 10.07 MPa、10.64 MPa 及 10.76 MPa。随着处理试样放置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极性基团数量逐渐减小,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胶接强度略有降低,但仍达到9.0 MPa左右,远好于未处理的试样。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木粉含量不同,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随时间的变化也不同,木粉含量越高,表面性质变化越小,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越小。未打磨及打磨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空气气氛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胶接强度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至10.76 MPa和11.24 MPa;表面接触角由91°分别降低至71°和81°。打磨后再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更多的含氧极性基团,有利于胶接性能的改善。随着处理试样放置时间的延长,与直接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相比,先打磨再等离子体处理的复合材料表面接触角、表面含氧极性基团数量以及胶接强度的变化幅度更小,表现出更小的处理时效性。尽管存在处理时效性,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胶接强度仍远好于未处理的试样。空气等离子体、氮气等离子体以及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胶接强度均明显提高,由1.39 MPa分别提高至10.87 MPa、11.35 MPa和11.37 MPa,接触角明显减小,由91°分别降至71°、31°和33°。氧气、氮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试样胶接强度提高更显着,接触角明显减小。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试样,表面极性基团减小幅度更小,胶接强度、接触角均变化更小,表现出较好的时效性。空气等离子体的处理效果及时效性与氧等离子体几乎一致,但相比之下氮等离子体处理效果虽好但处理时效性大。湿度、温度、以及是否隔绝空气均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存在影响。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放置于低、高湿度环境下的胶接强度由10.76 MPa分别降至10.19MPa和8.65 MPa,表面接触角由71°变化至80。和63°,放置于低湿度环境下的试样表面极性基团数目降幅较小,表现出较小的时效性。高湿度环境会引起材料变软、变形,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影响较大。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放置于低、高温环境下的胶接强度由10.76 MPa分别降至10.19 MPa和9.96 MPa,表面接触角由71°分别升至80°和82°,放置于低温环境下的表面极性基团减小幅度更小,表现出更小的时效性。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放置于真空以及非真空环境下的胶接强度由10.76 MPa分别降至10.19 MPa和10.06 MPa,表面接触角由71°分别升至84°和80°,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表面极性基团数目变化更小,表现出更小的时效性。与温度和是否隔绝空气相比,湿度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时效性影响更大。

孙栋梁[9](2016)在《等离子体制备与改性碳材料》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等离子体法制备和改性纳米碳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上都获得了大量的关注,等离子体过程中得到的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和优异的导电性能,能够被应用在多种领域,其工艺流程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等离子体法制备和改性纳米碳材料。主要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等对纳米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含量等进行了表征。在制备碳材料方面:(1)通过单组交流放电电弧等离子体法裂解丙烷制备结构可控的纳米碳材料,采用了交流放电法和流化床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分别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放电频率、氩气和丙烷的流量,以及电加热辅助裂解的温度等因素,确定最优化条件以得到高产率和优异结构的炭黑。在流化床中加入电加热辅助后发现热裂解加强了等离子体裂解的效果并对生成炭黑的机理进行了分析。(2)通过双组交、直流组合放电等离子体对丙烷进行裂解来制备纳米碳材料。将交流和直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首次结合到一起,分别考察了交流和直流部分的电极材料,交流部分的放电频率,直流部分的放电电流和丙烷与氩气的流量对产物炭黑的形貌、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发现最优化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炭黑的吸附重金属离子能力较强,添加到工程塑料后的复合物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改性碳材料方面:(1)通过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结合流化床反应装置来改性纳米碳材料,使用空气和氮气作为等离子体发生气体,考察了交流电弧放电的电功率和改性时间两大因素。空气等离子体改性后的炭黑和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亲水性,氮气等离子体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在形貌和结构上有着显着的区别。(2)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结合下行床装置来改性纳米炭黑,使用空气作为等离子体发生气体。考察了介质阻挡放电的电压对炭黑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高电压改性的条件下,炭黑表面的氧元素和氮元素含量有所增加,亲水性和分散有所提升;使用氮气和氩气等离子体改性碳纳米管,分别考察了改性电压和改性次数对碳纳米管的影响。氮气等离子体改性增加碳纳米管表面的含氮官能团,在改性中发现了生长成“竹节状”碳纳米管的结构;使用氩气等离子体改性,实现对碳纳米管表面的清洁作用,并没有破坏其内部结构。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增大,促进了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马小青[10](2016)在《等离子体处理对老化树脂与软衬材料粘结强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牙槽骨的持续缓慢吸收1,全口义齿经常出现固位不足、稳定性差、黏膜压痛、咀嚼功能降低等问题2’3,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全口义齿通常使用五年左右需要重衬4’5,重衬对于改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硅橡胶软衬材料不含增塑剂,能较长时间保持弹性,强度及耐老化性能较好,常用于全口义齿的重衬6。然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树脂基托与硅橡胶软衬材料(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之间的分子结构不同,难以形成化学性粘结,材料之间经常出现剥脱分离的现象7,8。树脂基托由于长期受到口腔唾液环境、饮食温度改变以及反复咀嚼应力等影响而发生老化9,表面能和亲水性降低,致使其与硅橡胶软衬材料之间的粘结更加困难。目前,在树脂基托和硅橡胶软衬材料的粘结性研究当中,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是新制树脂,没有经过老化处理,不能全完模拟口内环境。为了模拟口内环境,本实验通过冷热循环对树脂进行老化处理,然后对老化后的树脂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以期提高老化树脂与硅橡胶软衬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实验分为三个部分:(1)制作10mm× 10mm× 1mm PMMA试件2块,经冷热循环处理(5-55℃,5000次)后获得老化试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等离子体处理4 min组各1块。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XPS)进行表面分析,分析材料表面元素变化,并计算表面O/C原子比。(2)制作10mm×10mm×1mm PMMA试件30块,经冷热循环处理(5-55℃,5000次)后获得老化试件。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等离子体处理1min、2min、3min、4min组,每组6块。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能变化。(3)制作8mm× 10mm×30mm PMMA试件80块,经冷热循环处理(5-55℃,5000次)后获得老化试件。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等离子体处理1min、2min、3min、4min组,每组16块。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在两个试件的粘结面添加3mm厚的硅橡胶软衬材料,然后在万能力学实验机上进行拉伸强度测定,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加载力。实验结果显示:(1)等离子体处理4min后,老化树脂表面C-O和O=C-O增加,表面O/C原子比从0.324增至0.498。(2)接触角实验中,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最高(59.99± 10.00°),等离子体处理4min组最低(37.32±5.31°)。(3)拉伸实验中,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最低(0.831±0.059 N/mm2),等离子体处理4min组最高(1.998±0.110 N/mm2),但等离子体处理 3min 组(1.981±0.099 N/mm2)和 4min 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老化树脂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含氧基团(C-O和O=C-O)增加,润湿性改善,且与硅橡胶软衬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增加。

二、氧气、氩气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气、氩气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等离子体技术改性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等离子体概述
2 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材料领域的应用
    2.1 等离子体技术改性纤维的研究进展
    2.2 等离子体技术在织物上的应用
    2.3 等离子体技术在纤维膜上的应用
3 结语与展望

(2)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印刷涂层附着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印刷涂料的配制
        1.3.2 等离子体预处理
        1.3.3 涤纶织物的涂布及后处理
        1.3.4 涤纶织物数字印花及后处理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1.4.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
        1.4.2 表面润湿性的测定
        1.4.3 芯吸效应的测定
        1.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
        1.4.5 能谱(EDS)的测试
        1.4.6 涤纶织物柔软度的测试
        1.4.7 涤纶织物白度的检测
        1.4.8 涤纶织物印刷涂层附着性的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分析
    2.2 涤纶织物润湿性能分析
    2.3 涤纶织物芯吸效应分析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5 涤纶织物能谱(EDS)分析
    2.6 涤纶织物表面柔软度分析
    2.7 涤纶织物白度分析
    2.8 涤纶织物附着性能分析
3 结论

(3)裂解炭黑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废轮胎与热裂解炭黑
        1.2.1 废轮胎的处理方法与现状
        1.2.2 废轮胎热裂解的机理与影响因素
        1.2.3 裂解炭黑的改性方法
        1.2.4 裂解炭黑的应用
    1.3 等离子体技术
        1.3.1 等离子体概述
        1.3.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3.3 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1.4 表征方法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热解温度对CBp及其填充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基本配方
        2.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4 试样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温度CBp的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表征
        2.3.2 不同温度CBp填充N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离子体改性气氛对CBp及其填充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基本配方
        3.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3.2.4 试样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气氛等离子体处理CBp的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表征
        3.3.2 不同CBp填充NR复合材料的表观形貌与分散性表征
        3.3.3 不同CBp填充N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离子体改性功率对CBp及其填充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材料
        4.2.2 实验基本配方
        4.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4.2.4 试样制备
        4.2.5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放电功率Ar等离子体处理CBp的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表征
        4.3.2 不同CBp填充N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聚四氟乙烯等离子体和碳薄膜改性及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磨损概述
        1.2.1 磨损及主要形式
        1.2.2 材料磨损表征参量
    1.3 聚四氟乙烯概述
        1.3.1 聚四氟乙烯结构
        1.3.2 聚四氟乙烯性能
        1.3.3 聚四氟乙烯的应用领域及存在问题
    1.4 聚四氟乙烯的填充改性
        1.4.1 无机填充
        1.4.2 有机填充
    1.5 聚四氟乙烯的表面改性
        1.5.1 表面化学改性
        1.5.2 表面物理改性
        1.5.2.1 辐射改性
        1.5.2.2 等离子体改性
        1.5.2.3 类金刚石薄膜改性
    1.6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7 本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PTFE的结构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2.2.2 等离子体改性PTFE方法及步骤
        2.2.3 样品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TFE表面形貌
        2.3.2 PTFE水接触角及表面能
        2.3.3 PTFE表面结构
        2.3.4 PTFE摩擦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碳膜表面改性PTFE结构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3.2.2 PTFE表面碳薄膜的制备
        3.2.3 样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预处理方式对PTFE断面结构的影响
        3.3.2 预处理方式对PTFE表面结构的影响
        3.3.3 预处理方式对PTFE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能的影响
        3.3.4 PTFE表面XPS表征
        3.3.5 预处理方式对PTFE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PTFE界面结合力和摩擦学性能的工艺条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4.2.2 PTFE表面碳薄膜的制备
        4.2.3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沉积时间对PTFE表面碳膜断面影响
        4.3.2 不同沉积时间对PTFE表面碳膜接触角及表面能影响
        4.3.3 不同沉积时间对PTFE表面碳膜结构的影响
        4.3.4 不同沉积时间PTFE表面碳薄膜的XPS
        4.3.5 不同沉积时间对PTFE界面薄膜结合力的影响
        4.3.6 不同沉积时间对碳膜改性PTF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高密度聚四氟乙烯膜的结构性能及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聚四氟乙烯简介
        1.1.1 聚四氟乙烯的组成与结构
        1.1.2 聚四氟乙烯的性质
        1.1.3 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种类
        1.1.4 聚四氟乙烯的应用
    1.2 聚四氟乙烯平板膜的改性方法
        1.2.1 化学溶液改性
        1.2.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2.3 辐照改性
        1.2.4 原子层沉积改性
        1.2.5 其它方法
    1.3 本研究内容的提出及意义
        1.3.1 课题意义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密度和低密度聚四氟乙烯膜的结构和性能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表征方法
        2.2.1 红外光谱(ATR-FTIR)
        2.2.2 表面元素(EDS和XPS)
        2.2.3 表面形貌(SEM和AFM)
        2.2.4 热性能(TG/DTA和DSC)
        2.2.5 结晶度(RD)
        2.2.6 力学性能
        2.2.7 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
        2.2.8 紫外线透过率
        2.2.9 颜色特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组成对比
        2.3.2 结晶度对比
        2.3.3 表面形貌对比
        2.3.4 热学性能对比
        2.3.5 力学性能对比
        2.3.6 润湿性及表面能对比
        2.3.7 光学性能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离子体处理对高密度PTFE膜粘接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表征方法
        3.2.1 剥离强度
        3.2.2 润湿性
        3.2.3 光电子能谱(XPS)
        3.2.4 表面形貌(SEM和AFM)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等离子体处理对PTFE膜的表面成分的影响
        3.3.2 等离子体处理对PTFE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3 等离子体处理对PTFE膜的剥离强度和接触角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密度PTFE膜的多巴胺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表征方法
        4.2.1 红外光谱(ATR-FTIR)
        4.2.2 光电子能谱(XPS)
        4.2.3 表面形貌(SEM和AFM)
        4.2.4 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
        4.2.5 紫外线透过率
        4.2.6 抗静电性
        4.2.7 遮光率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筛选实验结果
        4.3.2 表面化学成分
        4.3.3 表面形貌
        4.3.4 润湿性及表面能
        4.3.5 遮光性、静电性和抗紫外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课题研究结论
    5.2 课题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等离子体诊断及辐照改性TiAl合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等离子体简介
        1.1.1 等离子体定义与分类
        1.1.2 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与应用
        1.1.3 等离子体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1.1.4 射频等离子体放电
    1.2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合金材料
        1.2.1 合金材料改性现状
        1.2.2 等离子体改性法的优点
    1.3 等离子体诊断
        1.3.1 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1.3.2 等离子体质谱诊断
    1.4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射频等离子体诊断实验
        2.2.2 等离子体材料改性实验
    2.3 实验所用试剂与材料
    2.4 材料分析方法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3 材料的氧化称重
3 射频等离子体质谱诊断
    3.1 氩气等离子体
        3.1.1 外置型氩气等离子体
        3.1.2 内置型氩气等离子体
        3.1.3 氩气等离子体诊断小结
    3.2 氮气等离子体
        3.2.1 外置型氮气等离子体诊断
        3.2.2 内置型氮气等离子体诊断
    3.3 氮-氘混合等离子体诊断
    3.4 甲烷-氩气混合气体等离子体诊断
    3.5 本章小结
4 射频等离子体离子能量调控方法
    4.1 放电金属线圈表面氧含量
    4.2 放电金属线圈与等离子体间距
    4.3 调整等离子体功率
    4.4 本章小结
5 等离子体对TiAl合金改性
    5.1 无辅助加热时甲烷等离子体辐照TiAl合金
    5.2 有辅助加热时甲烷等离子体辐照TiAl合金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低温等离子体对苎麻脱胶生物酶活性及其结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况
        1.1.1 等离子体的定义与分类
        1.1.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
    1.2 低温等离子体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
        1.2.1 低温等离子体在天然纤维改性中的应用
        1.2.2 低温等离子体在合成纤维改性中的应用
    1.3 苎麻脱胶生物酶的概况及应用
        1.3.1 苎麻脱胶生物酶的概况
        1.3.2 苎麻脱胶生物酶的应用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设备
    2.2 漆酶活性的测试
        2.2.1 实验测试原理
        2.2.2 实验药品配制
        2.2.3 试验方法
    2.3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漆酶工艺的优选
        2.3.1 实验原理
        2.3.2 低温等离子体中漆酶的处理
        2.3.3 低温等离子体对漆酶处理工艺的优化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漆酶的活性
        2.4.2 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4.3 氮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4.4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设备
    3.2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试
        3.2.1 实验测试原理
        3.2.2 实验药品配制
        3.2.3 试验方法
    3.3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纤维素酶工艺的优选
        3.3.1 实验原理
        3.3.2 低温等离子体中纤维素酶的处理
        3.3.3 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素酶处理工艺的优化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葡萄糖与DNS的标准工作曲线
        3.4.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纤维素酶的活性
        3.4.3 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4.4 氮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4.5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设备
    4.2 半纤维素酶活性的测试
        4.2.1 实验测试原理
        4.2.2 实验药品配制
        4.2.3 试验方法
    4.3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半纤维素酶工艺的优选
        4.3.1 实验原理
        4.3.2 低温等离子体中半纤维素酶的处理
        4.3.3 低温等离子体对半纤维素酶处理工艺的优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木糖与DNS的标准工作曲线
        4.4.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半纤维素酶的活性
        4.4.3 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4.4.4 氮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4.4.5 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苎麻脱胶生物酶结构的影响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样品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5.1.3 表征方法与测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生物酶大分子链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5.2.2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生物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5.2.3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生物酶溶液紫外吸收的影响
        5.2.4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生物酶溶液激光荧光的影响
        5.2.5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生物酶三级结构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时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木塑复合材料概述
        1.2.1 木塑复合材料的组成及性能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连接
        1.2.3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
        1.2.4 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1.2.5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1.3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1.3.1 等离子体放电的工作原理
        1.3.2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优点
        1.3.3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应用
        1.3.4 等离子体处理的分类
    1.4 等离子体的表面处理时效性
        1.4.1 时效性的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
        1.4.2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2.2.1 打磨处理
        2.2.2 等离子体处理
    2.3 分析测试
        2.3.1 胶接强度测试
        2.3.2 表面接触角测试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测试(FTIR)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试(XPS)
3 木粉含量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胶接性能
    3.3 表面接触角
    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打磨工艺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胶接性能
    4.3 表面接触角
    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处理气氛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胶接性能
    5.3 表面接触角
    5.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贮存环境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影响
    6.1 引言
    6.2 湿度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6.2.1 胶接性能
        6.2.2 表面接触角
        6.2.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3 温度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6.3.1 胶接性能
        6.3.2 表面接触角
        6.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4 真空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6.4.1 胶接性能
        6.4.2 表面接触角
        6.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等离子体制备与改性碳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碳材料简介
        1.2.1 炭黑简介
        1.2.2 碳纳米管简介
    1.3 等离子体技术
        1.3.1 等离子体简介
        1.3.2 等离子体的发展
        1.3.3 等离子体主要应用
        1.3.4 等离子体主要特征
        1.3.5 等离子体的分类
    1.4 等离子体制备炭黑
        1.4.1 国外等离子体制备炭黑的概况
        1.4.2 国内等离子体制备炭黑的概况
    1.5 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碳材料
        1.5.1 等离子体改性技术概述
        1.5.2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方法:
        1.5.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碳材料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创新点
        1.6.1 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碳材料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创新点
        1.6.2 等离子体法改性纳米碳材料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创新点
第二章 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碳材料
    2.1 引言
    2.2 单组电极法等离子体制备炭黑
        2.2.1 实验和分析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3 双组电极法(交直流组合放电)等离子体法制备炭黑
        2.3.1 实验和分析方法
        2.3.2 实验装置
        2.3.3 实验内容
        2.3.4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纳米碳材料
    3.1 引言
    3.2 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炭黑
        3.2.1 实验和分析方法
        3.2.2 实验装置
        3.2.3 实验内容
        3.2.4 结果与讨论
    3.3 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改性碳纳米管
        3.3.1 实验和分析方法
        3.3.2 实验装置
        3.3.3 实验内容
        3.3.4 结果与讨论
    3.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碳黑
        3.4.1 实验和分析方法
        3.4.2 实验装置
        3.4.3 实验内容
        3.4.4 结果与讨论
    3.5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改性碳纳米管
        3.5.1 实验和分析方法
        3.5.2 实验装置
        3.5.3 实验内容
        3.5.4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制备纳米碳材料
        4.1.2 改性纳米碳材料
    4.2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章录用与发表
致谢

(10)等离子体处理对老化树脂与软衬材料粘结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外文词汇缩写列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等离子体处理后老化树脂表面结构分析
    1.1 材料和设备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实验二 等离子体处理后老化树脂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2.1 材料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实验三 老化树脂与硅橡胶软衬材料粘结性的研究
    3.1 材料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氧气、氩气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等离子体技术改性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J]. 陈方春,张同华,徐梦婷,李智. 材料导报, 2021
  • [2]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印刷涂层附着性的影响[J]. 李健婷,陈蕴智,姚晨筱,郭浩然. 数字印刷, 2021(05)
  • [3]裂解炭黑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研究[D]. 李本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4]聚四氟乙烯等离子体和碳薄膜改性及结构和性能研究[D]. 文泽东.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5]高密度聚四氟乙烯膜的结构性能及表面改性研究[D]. 陈千. 苏州大学, 2020(02)
  • [6]等离子体诊断及辐照改性TiAl合金[D]. 邢海龙.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低温等离子体对苎麻脱胶生物酶活性及其结构影响[D]. 汤云高. 苏州大学, 2019(07)
  • [8]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时效性研究[D]. 闫霜.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等离子体制备与改性碳材料[D]. 孙栋梁. 苏州大学, 2016(08)
  • [10]等离子体处理对老化树脂与软衬材料粘结强度的影响[D]. 马小青. 南京医科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氧氩等离子体对涤棉表面改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