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福建省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在福建省的应用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郑学东[1](2021)在《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精细化、智能化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水利现代化进程。综合论述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传统"3S"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全面总结了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20年来在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在防汛抗旱减灾、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价、河湖管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探讨了进一步围绕水利全要素立体感知、水利大数据综合利用、人工智能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等开展研究。

刘树西[2](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林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生物多样性、目标决策、3S技术等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多尺度协同对林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对野外考察、定位采集、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惠民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揭示特色林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因素,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2015-2020年的两期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专题数据,结合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不同等级石漠化特色林产业专题资源信息,提取石漠化区生态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整体改善了石漠化区生态环境状况。近5年来关岭-贞丰花江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20.62%增长至23.28%,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0.29%、6.64%、5.58%、14.89%;毕节撒拉溪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11.07%增长至13.55%,潜在石漠化动态度增长了39.94%,但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47.88%、34.51%、0.31%;施秉无石漠化面积比例由2015年的49.70%增长至50.81%,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动态度分别下降了7.07%、53.85%、1.61%。不同地域石漠化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演进以重度向轻度过程演进为主。2基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背景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多源数据挖掘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以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改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定提升。依据指标体系结构层次的属性特征,即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石漠化程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涵养水源、人均收入、林产值、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密度、基础设施覆盖度、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贫困率。采用熵权法计算生态效益权重为0.42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为0.298和0.276。该指标体系及科学指标权重赋值法综合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3基于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以确定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并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随时间提高的变化程度,即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总体发展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石漠化等级之间特色林产业的效益发展程度有所不同。近5年间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区)特色林产业综合得分由2015年的0.156增长至2020年的0.247。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区)综合得分由0.096增长至0.201。施秉(无-潜在石漠化区)综合得分由0.094提升至0.206。不同地域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分配以及不同生计策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值得商榷。4通过线性组合加权函数建立了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表明综合效益增长变化明显。近5年间中-强度石漠化(关岭-贞丰花江)特色林产业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492提升至0.756,相较于其他两地区增长幅度最小(0.264),综合效益等级由中等(0.4~0.6)转变为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毕节撒拉溪)综合效益由2015年的0.296增长到2020年的0.622,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转变为较好(0.6~0.8)。无-潜在石漠化(施秉)综合效益分别为0.283、0.604,综合效益增长了(0.321),综合效益等级由较差(0.2~0.4)转变为较好(0.6~0.8)。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足以实现生态恢复与维持农户生计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实施对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性影响,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未来需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综合效益评价,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金时来[3](2020)在《福建省“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探讨》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总结"十三五"以来福建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建设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以"自动采集监测、智能遥感解译、智慧水保应用"为目标、稳步推进福建省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并探讨了具体的建设内容和实施建议,为我省"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魏宏源[4](2020)在《地理信息技术在河西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河西地区也进入经济建设的快车道。针对基础建设和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土地沙漠化等问题。项目示范区选定在瓜州县,以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开展水土保持图扰动图斑识别、外业复查与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以瓜州县示范区为例,通过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定位导航功能,快速确定扰动图斑地理位置信息,在实地现场复核时快速找到扰动图斑位置,依托周边控制点测的扰动图斑平面位置和高程信息,为后期动态监测提供重要指标。2、示范区水土保持监测中主要采用遥感(Remote Sensing Technique,RS)技术(卫星遥感与无人机低空遥感)获取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和解译,进行信息提取与分析,获得分散的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扰动区域和水土保持对比区域图斑信息,建立瓜州县示范区域土地基本情况遥感解译标志。3、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进行图形编辑、处理与分析,以快速获取、储存和查阅生产建设项目责任区的水土保持资料。在水土保持空间地理信息及遥感数据基础上,分别从变化量、变化速度和变化率三方面分析示范区扰动图斑的变化规律,获得时间段内的水土流失扰动图斑变化的总体特征,应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变化特征分析,通过GIS集成技术,监测、识别瓜州县示范区不同环境和不同项目扰动图斑空间变化,实现动态监测目的。4、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结合,推广发展服务于水土保持的3S技术的方法体系,从而提高水土流失管理水平、促进水土保持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改善传统水土保持监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利现状,进而扩展监测区域,减少漏监和解决不能达到动态监测的问题。

王峰利[5](202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文中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常见的是弃渣松散堆积体的坍塌、坡面溜渣、对沿线水系的影响等。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为例,对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然后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区工程设计总体布局、设计确定依据,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开展研究区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路基及隧道工程区、弃渣场和桥涵工程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满足规范要求。从水保角度分析,本研究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能达到方案防治目标要求,至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约为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约为97%,拦渣率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约为1.1,林草植被恢复率约为99%,林草覆盖率约为53.4%。结论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既能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象,并且对沿线景观有很好的改善,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黄炎[6](2020)在《武夷山茶叶种植地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夷山市作为着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茶业规模大、历史久,是我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市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率高,但近些年来随着茶叶过度种植开发,不仅使得茶叶品质有所降低,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前人对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评价因子的选择和赋值等原因,使得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对于茶叶在何种背景下种植、制约茶叶种植因素及适宜种植区分布等情况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通过对武夷山茶叶主产区种植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开展武夷山茶叶种植地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探究茶叶品质控制因子,对现有茶园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降低水土流失风险,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为武夷山茶叶种植提供科学参考。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研究区茶叶种植情况,开展茶叶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关系探讨。以茶叶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代表茶叶品质成分,与土壤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符合正态分布的茶叶及土壤数据,分别建立回归预测模型。以模型为基础,通过土壤理化指标含量预测茶叶各品质成分分布特征,得出茶叶品质适宜性评价结果。(2)分析土壤各粒级含量特征,通过土壤EPIC模型计算出土壤可蚀性K值,并讨论土壤粒级和K值在不同条件下分布特征,以土壤类型为基础进行K值赋值,得出土壤可蚀性K值分布图。运用RUSLE模型得出研究区水土流失风险程度分布特征并进行讨论。(3)通过茶叶品质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对研究区茶叶种植地质-地球化学适宜性作出综合评价,得出研究区茶叶种植适宜性分布情况,根据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区不同地质背景茶叶种植适宜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冲洪积区>红层区>变质岩区>沉积岩区>岩浆岩区,现有茶园主要分布在种植适宜性一般地区。

欧阳国泉[7](2020)在《粒度组成和裂隙特征对崩岗侵蚀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岗岩残积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由于残积土土质疏松、大量裂隙发育、易崩解及力学性能差等特点,导致该区域大量崩岗发育,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降低土地质量。在崩岗的发育过程中,土壤粒度组成和裂隙特征对崩岗侵蚀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以于都县崩岗治理示范区的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基于粒度组成和浅层裂隙两种不同的土体结构模式,通过室内降雨试验,研究上述因素对崩岗侵蚀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土工试验,考虑粒度组成对土壤开裂的影响,进而对不同粒度组成和裂隙特征下土体的入渗性能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砂砾含量高的花岗岩残积土,裂隙面积率越低,裂隙网格细密,宽度及深度值较小。并且,砂砾含量高的土体,渗透性越好,稳定入渗率更高。相比较,表层裂隙对土壤的初始入渗率影响较大,当裂隙率达到6.59%,初始入渗率相对稳定入渗速率提高了 2个数量级;表层裂隙对稳定入渗率的影响较小,由于裂隙的吸湿愈合,其稳定入渗率基本相同。(2)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现场调查数据,确定了研究区花岗岩残积土的粒度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形式的裂隙大量分布,上述因素与崩岗侵蚀发育息息相关。根据崩岗的分布特征及区域气候数据,设计相应的室内降雨试验,确定降雨强度为120 mmh-1,物理模型坡度为20°。(3)通过不同粒度组成下的边坡降雨试验得出:砂砾含量较高的土壤,细(浅)沟侵蚀发育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切沟侵蚀出现较慢,最终浅层土壤的侵蚀程度较为严重。但其水分入渗过程更为复杂,各层土壤含水率上升较慢,不易发生土体崩塌现象,故崩岗发育缓慢。(4)通过坡面裂隙率为0、5.23%、11.7%的三组试验得出:浅层土壤开裂程度越高,细(浅)沟侵蚀发育越快,冲沟侵蚀出现更早,故崩岗侵蚀发育程度越高。并且,裂隙土壤的水分入渗量较大,更易出现土体崩塌现象,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5)降雨边坡的水热耦合运移过程中,实时监测土体水分及温度数据,对降雨入渗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温度数据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联合监测土壤水分、温度数据能有效地示踪优先流现象。其中,温度数据能更灵敏地反应出土壤孔隙流及土壤裂隙的渗流路径,其敏感度更高。(6)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裂隙坡体的降雨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与模拟结果相吻合,故HYDRUS模型可以模拟求解降雨边界条件下(无)裂隙边坡的土壤水热耦合运移过程。同时,研究发现土壤基质区的温度场明显滞后于渗流场,二者分布特征相似;浅层裂隙区的温度、水分变化更快,温度场和渗流场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相关性更高,通过温度数据能较好地示踪裂隙土体的水分优先渗流现象。

周来[8](2020)在《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共识的逐步增强,原有单一的木材生产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福建省将乐县作为南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典型区域,对于实现人工林的多功能经营有着客观的需求,尤其是水土保持功能。本研究利用林分数据和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了杉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利用降水、土壤、遥感等数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研究区的土壤保持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采伐迹地植被恢复特征进行优先保护区域的识别。本研究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随机森林算法和拐点函数,构建了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的人为因素、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等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搜集大量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样地实测水文数据参考典型的综合蓄水能力法对研究区内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生物量全获法,对人工林植被组分自然持水量与生物量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样地实测水文数据和已有材积模型、生物量模型,在林分尺度上对典型人工林类型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木材生产、碳汇等四种功能进行了权衡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0~20 cm土层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0~5cm土层。深层土壤的化学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4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关键土壤特征。总体来说,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随着林分发育的进行先改善后退化。杉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纯林和混交林的化学性质差异明显大于物理性质差异。混交树种可以改善土壤条件,特别是化学性质。(2)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较轻,但局部存在较强烈的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对侵蚀贡献很大。15~25°坡度带的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量最大,其次为8~15°和25~35°。研究区有林地和稀疏植被的每km2土壤保持量均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尽量减小迹地面积。将乐县人工林平均恢复时间约4年,平均植被覆盖管理因子为0.729。除了剧烈侵蚀外,其他侵蚀等级的侵蚀模数均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第二、三级重点保护区中,阔叶林类型面积最大。(3)与传统方法相比,拐点函数方法更适合于识别林下植被属性预测的重要变量。影响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的主要因子是地貌类型、海拔、坡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林分起源、优势树种类型、郁闭度、林分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亩林木株数和每亩林分蓄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海拔、腐殖质层厚度、林分年龄和每亩林木株数。(4)将乐县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总量为6.08×108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3 245.78 m3/hm2。其中,林冠截流量为4.98×108 m3,占将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总水源涵养能力的82.04%。对于林冠截留量,阔叶纯林所占的比例最大(34.10%),其次为杉木纯林(26.53%),而混交林所占比例最小,仅为6.15%。综合林冠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蓄水量,阔叶纯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占比为31.30%。多数森林类型的林冠截留量和土壤蓄水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300~600 m海拔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森林水源涵养量总体上逐渐减少。(5)木材生产和碳汇功能随着海拔因子的增高而呈现显着的增高趋势(P<0.001),且木材生产功能增高的速率较大(斜率k=1.91)。总体上,随着林分的发育,木材生产功能上升,但水源涵养功能显着下降。杉木纯林多功能之间的权衡值相对较小,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权衡值较大。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木材生产和土壤保持功能、木材生产和水源涵养功能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综合效益。杉木纯林的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效益较大,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较小。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对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的多种功能效益的发挥及林分特征、立地条件对其功能发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理论支撑。

吴清林[9](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黄光明[10](2020)在《福建省三明生态工贸区岩溶特征及岩溶塌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心地带,是中国福建绿色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地区,目前正规划实施“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推动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同城化空间整合,跨区域发展。在参与工贸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工程分布于岩溶发育地区,关于岩溶塌陷的研究尤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区内关于岩溶塌陷的报导就屡见不鲜,这些岩溶塌陷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调查并分析区内岩溶特征、进而研究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工程选址、岩溶塌陷防治以及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的地表岩溶地质、岩溶水文地质和岩溶塌陷测绘调查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钻孔资料,以及对灰岩溶蚀试验、地下溶洞物理探测试验、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等分析测试,对三明工贸区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及岩溶区的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新的成果认识:1.研究区内灰岩按岩性地层分为船山组微晶灰岩和栖霞组含燧石灰岩,按其埋藏条件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埋藏型灰岩区。岩溶地貌共分三类:三明万寿岩为代表的岩溶孤峰地貌;永安大湖盆地为主的岩溶残丘与洼地组合地貌;三明盆地为主断陷盆地与地下岩溶组合地貌,总体表现为岩溶丘陵洼地的亚热带岩溶地貌组合特征。2.永安大湖盆地内的地下溶洞在横向上发育并不连续,整体表现为集中在标高30~10m、-10~-25m、-70~-100m灰岩段岩溶发育,溶洞以0.5~3.0 m规模为主,随着埋深加大,溶洞数量迅速减少,其发育形式主要应为岩溶管道型。按照岩溶发育程度强弱特征将永安大湖盆地划分为三个岩溶分区:增田—霞鹤岩溶强烈发育区、岭干—湖峰岩溶中等发育区和益溪—浦岭岩溶微弱发育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发育处于壮年期阶段。3.三明盆地地下岩溶溶洞大致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似层状发育:上部溶洞发育,发育溶洞标高197.5~103.3 m段内,洞径规模一般集中在3~5 m,最大20 m;下部溶洞标高109.0~84.5 m段内,洞径规模一般集中在1~3 m,最大13 m,一般少充填或无充填。按照岩溶发育程度强弱特征将三明盆地划分为岩溶强烈发育区。4.研究区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为四类:(1)岩溶发育受岩性成份、结构及微裂隙发育情况决定;(2)地质构造与岩溶发育关系密切,不仅控制着岩溶发育的方向,而且还影响着岩溶发育的规模和大小,岩溶率在断裂带上出现明显的增高趋势;(3)地下水文网的特征是岩溶发育的主导因素。在地表水、地下水的径流、排泄区,其岩溶发育程度明显较强;(4)新构造升降活动使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条件发生变化,灰岩中溶蚀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与方向也会改变。5.首次采用微动探测法探测地下充水溶洞,并论证其适宜性。认为本研究区可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探测法的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大范围的探测,利用少量钻孔结果作标定,并进行对比映证,以此来指导岩溶区工程勘察、为钻探孔布置提供物理依据,减少钻探工程量缩短探测周期。6.区内灰岩的溶蚀速率并不是恒定的,表现出了与地下水温度变化一致的波动规律,受地下水的温度影响最大,随地下水温度升高而溶蚀速率加大。另影响灰岩溶蚀速率因素较多,灰岩的溶蚀速率还受灰岩结构、裂隙发育情况及地下水流速影响,灰岩中微裂隙相对发育的溶蚀速率就大。7.通过对万寿岩、永安鳞隐石林层状溶洞内的沉积物测年和发育过程分析,并与七仙洞阶梯状溶洞对比,显示区内从中更新世以来至少经历了四次隆升期和三次间歇期,但总体活动强度较弱,并表现出了间歇性和差异性上升的新构造运动征。8.岩溶水文系统相比其它水文系统更为复杂,在覆盖型岩溶区抽排地下水过程中易产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岩溶区地下水的生态保护应实行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全流径过程管理,特别是应加强补给区的管理,严禁在岩溶水补给区建设垃圾填埋场、高污染行业工业区等。9.三明工贸区内的岩溶塌陷从成因上可分为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多集中在永安大湖盆地和三明盆地内的洼地内。研究区内的岩溶塌陷机制存在以下四种模式:(1)溶蚀—重力致塌模式;(2)潜蚀致塌模式;(3)土体流变—压差场—盖层失托增荷效应致塌模式;(4)荷载致塌模式。10.利用改进指标系统的突变级数法对区内岩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大湖镇中心地带如坑源村、湖峰村一带属于极易塌陷地区,坑源村以北、至罗家坪以南一带的大湖盆地边缘属于易塌陷地区,其他隐伏岩溶区则属于岩溶塌陷的较稳定或稳定地区。三明盆地中除陈大镇一带属于极易塌陷地区,其余埋藏型岩溶区属于岩溶塌陷的较稳定或稳定地区。这也是研究区首次使用突变级数法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定量评价。11.岩溶塌陷对区内城市建设的影响可分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对岸防工程的影响、对地质遗迹保护的影响和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影响四个方面。岩溶塌陷的防治思路可根据塌陷形成的基础条件、塌陷触发条件或塌陷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在福建省的应用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在福建省的应用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空间信息技术水利行业应用场景
    2.1 防汛抗旱减灾
    2.2 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2.3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价
    2.4 河湖管理工作
    2.5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3 应用研究成果
    3.1 “智慧流域”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
        (1)广州市增城区水利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2)长江流域野外观测数据共享平台。
        (3)洞庭湖防洪蓄洪系统。
        (4)水利工程建管系统。
    3.2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1)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水政执法。
        (2)湖库温室气体立体监测。
        (3)水环境立体监测研究及应用。
    3.3 流域水旱灾害监测与应急管理
        (1)流域干旱监测与评估。
        (2)洪水演进快速精细化模拟。
4 总结与展望
    (1)开展水利全要素五维感知研究。
    (2)提高水利大数据综合利用率。
    (3)加大人工智能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研究。

(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林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1 文献论证与获取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数据资料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特色林产业提取
        1 特色林产业分类标准
        2 不同石漠化等级特色林产业时空分布特征
    (二)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5 生物多样性
        6 涵养水源
    (三)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人口密度
        2 人均收入
        3 林产值
        4 产业结构变化
        5 基础设施覆盖度
        6 恩格尔系数
        7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8 贫困率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选取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 指标体系建立
    (二)指标数据标准化
        1 标准化方法
        2 极差标准化
    (三)指标权重确定
        1 权重计算方法
        2 指标权重计算
    (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计算
六 综合效益评价
    (一)“两山”效益
        1“两山”理论
        2“两山”效益评价
    (二)扶贫效益
        1 扶贫发展
        2 扶贫效益评价
    (三)惠民效益
        1 惠民内涵
        2 惠民效益评价
    (四)综合效益
        1 综合效益
        2 综合效益评价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福建省“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成果
    2.1 推进监测站点优化布局与自动采集试点
    2.2 建设全省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
    2.3 完成福建省和水利部各项水土保持信息化监测监管任务
    2.4 开展福建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设
3 目前福建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不足之处
    3.1 数据采集传输自动化水平较低
    3.2 现有水土保持数据结构难以适应业务创新需求,数据跨平台流动存在壁垒
    3.3 空间数据爆发性增长与大数据处理机制缺位
    3.4 信息系统功能以数据管理为主,缺乏智能化应用
    3.5 用户入口以Web端为主,无法满足各种应用场景需求
4 “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思路
    4.1 总体目标
    4.2 建设内容
        4.2.1 在采集感知和传输网络层面,形成便捷高效的线上水土保持数据采集体系
        4.2.2 在数据资源管理和标准建设层面,推动基于业务创新的专题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资源跨平台流动
        4.2.3 在支撑平台层面,部署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研发
        4.2.4 在业务应用层面,提升水土保持业务系统智能化水平
        4.2.4.1 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扰动即时监测和动态监管。
        4.2.4.2 提升综合治理投资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4.2.4.3 全面推动水土流失监测定量化、标准化。
        4.2.4.4 强化综合成果展示,打造水土保持线上宣传阵地。
        4.2.5 在用户服务入口层面,利用Web、App、桌面客户端、展示大屏等实现各种应用场景适配。
    4.3 实施建议
        4.3.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4.3.2 稳步推进系统部署,降低开发风险
        4.3.3 推动流程优化再造,提升用户体验
5 结语

(4)地理信息技术在河西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水土保持监测研究进展
        1.2.1 国内水土保持监测研究进展
        1.2.2 国外水土保持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概况
        2.3.1 水土流失现状
        2.3.2 水土保持现状
第三章 水土保持与水土保持监测理论
    3.1 水土保持原理
    3.2 水土保持监测理论
    3.3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3.3.1 调查监测
        3.3.2 遥感监测
        3.3.3 地面定点观测
    3.4 水土保持中3S技术应用
        3.4.1 地理信息系统(GIS)
        3.4.2 遥感(RS)
        3.4.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
        3.4.4 3S技术综合
第四章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水土保持监测
    4.1 数据来源
        4.1.1 遥感监测数据
        4.1.2 地形数据
        4.1.3 水土流失指标数据
    4.2 数据处理
        4.2.1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4.2.2 解译标志建立
        4.2.3 遥感影像解译
        4.2.3.1 解译标准
        4.2.3.2 解译流程
        4.2.3.3 解译结果
        4.2.4 解译标志表
        4.2.5 合规性分析
    4.3 现场复核与调查结果修正
        4.3.1 复核对象
        4.3.2 复核数量
        4.3.3 复核内容
        4.3.4 复核流程
        4.3.5 现场复核结果
        4.3.6 调查结果修正
    4.4 数据叠加处理
        4.4.1 GIS特点
        4.4.2 ArcGIS 制 图 过 程
        4.4.3 扰动图斑变化分析方法
    4.5 示范区监测数据入库
        4.5.1 审核标准
        4.5.2 审核内容
        4.5.3 成果提交
    4.6 小结
第五章 水土保持监管中的监测应用
    5.1 遥感可见结果
        5.1.1 遥感可分辨结果
        5.1.2 遥感不可分辨结果
    5.2 遥感不可见结果
    5.3 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分析
    5.4 生产建设项目土地类别分析
    5.5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状况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保持现状
        1.2.2 国内外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程设计总体布局
    2.1 工程设计确定依据
        2.1.1 工程等级确定依据
        2.1.2 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2.1.3 工程征占地面积确定依据
    2.2 项目概述
        2.2.1 工程地理位置
        2.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2.3 工程等级与规模
        2.2.4 工程项目组成
        2.2.5 项目布置
        2.2.6 工程征占地
        2.2.7 土石方平衡分析
    2.3 自然条件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质及地震条件
        2.3.3 气象与水文
        2.3.4 土壤条件及植被分布
    2.4 土地利用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3.1 水土流失特点
        (1)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2)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
        (3)对周边河道水质的影响
    3.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3.3 占地分析
    3.4 施工工艺分析
        (1)剥离表土
        (2)路基工程
        (3)隧道工程
        (4)桥梁工程
    3.5 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3.5.1 数学模型法
        3.5.2 类比法
        3.5.3 通用流失方程
        3.5.4 流失系数法
        3.5.5 本工程采用的方法——类比法
    3.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3.7 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1)对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对周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3)对沿线水体产生影响
        (4)弃渣对周边的影响
        (5)施工临时设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4.1 水土流失防治
        4.1.1 防治目标执行标准
        4.1.2 防治责任范围
        4.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4.1.4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4.2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4.2.1 Ⅰ区路基及隧道工程区
        4.2.2 Ⅱ区桥涵工程区
        4.2.3 Ⅲ区互通及附属设施区
        4.2.4 Ⅳ区改移工程区
        4.2.5 V区弃渣场区
        4.2.6 VI区施工临时设施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治工程设计效益分析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5.1.1 六项指标计算过程
        5.1.2 扰动土地整治率
        5.1.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5.1.4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5.1.5 拦渣率
        5.1.6 土壤流失控制比
    5.2 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武夷山茶叶种植地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茶叶种植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1.3.2 茶园水土流失评价现状
        1.3.3 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2 土壤类型
    2.3 区域地质概况
    2.4 土地资源现状
    2.5 区域地球化学变化特征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创新点
    3.4 研究方法
        3.4.1 野外研究方法
        3.4.2 样品采集方法
        3.4.3 样品检测及方法
        3.4.4 数据处理方法
4 茶叶品质地球化学评价
    4.1 茶叶成分与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茶叶成分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
    4.3 茶叶品质回归预测模型
        4.3.1 茶多酚
        4.3.2 咖啡碱
        4.3.3 氨基酸
    4.4 武夷山茶叶品质影响因素
    4.5 武夷山茶叶品质地球化学评价
5 水土流失风险评价
    5.1 土壤侵蚀控制因素分析
        5.1.1 土壤可蚀性因子
        5.1.2 不同条件下土壤可蚀性特征
        5.1.3 K值赋值单元划分
    5.2 水土流失风险评价
6 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
    6.1 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茶叶种植适宜性特征
    6.2 茶叶种植分布现状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粒度组成和裂隙特征对崩岗侵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崩岗侵蚀机制研究现状
        1.2.2 降雨坡面入渗过程的相关研究
        1.2.3 降雨坡面侵蚀过程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花岗岩残积土裂隙演化规律及入渗试验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特性
    2.2 粒度组成对土体开裂影响的试验研究
        2.2.1 试验设计与过程控制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2.3 粒度组成及裂隙特征对土壤入渗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2.3.1 试验设计与过程控制
        2.3.2 结果与分析
    2.4 温度示踪优先流试验的可行性研究
        2.4.1 试验设计与过程控制
        2.4.2 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粒度组成对崩岗侵蚀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案
        3.1.1 降雨模型装置
        3.1.2 试验准备
        3.1.3 试验过程
        3.1.4 数据监测与处理
    3.2 不同粒度组成下浅沟形态发育过程分析
        3.2.1 降雨侵蚀的演变过程
        3.2.2 形态特征参数
    3.3 不同粒度组成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分析
        3.3.1 降雨坡面产流特征
        3.3.2 降雨坡面产沙特征
    3.4 不同粒度组成下坡面渗流过程分析
        3.4.1 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3.4.2 土体温度示踪水分入渗过程
    3.5 小结
第4章 裂隙特征对崩岗侵蚀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案
    4.2 不同裂隙特征下浅沟形态发育过程分析
        4.2.1 降雨侵蚀的演变过程
        4.2.2 形态特征参数
    4.3 不同裂隙特征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分析
        4.3.1 降雨坡面产流特征
        4.3.2 降雨坡面产沙特征
    4.4 不同裂隙特征下坡面渗流过程分析
        4.4.1 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4.4.2 土体温度示踪水分入渗过程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HYDRUS模型裂隙土壤水热运移过程分析
    5.1 HYDRUS软件介绍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5.2.1 基本假设
        5.2.2 控制方程
        5.2.3 模型参数
        5.2.4 定解条件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土壤水分对比分析
        5.3.2 土壤温度对比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工作

(8)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研究
    1.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3 植被自然持水量特征研究
    1.4 森林多功能权衡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概况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获取
        2.2.1 样地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年轮数据
        2.2.4 土壤数据
        2.2.5 地形数据
        2.2.6 小班数据
        2.2.7 气象数据
        2.2.8 森林水文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杉木人工林土壤特征分析
        3.1.1 土壤取样和处理
        3.1.2 优势木选择
    3.2 土壤侵蚀及保持定量分析
        3.2.1 侵蚀模型
        3.2.2 侵蚀模型各因子单位
        3.2.3 土壤侵蚀及保持计算
    3.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3.1 林下植被结构预测模型
        3.3.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算
    3.4 植被自然持水量测定
4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特征分析
    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2 林分生长量测定
    4.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特征分析
        4.3.1 杉木纯林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4.3.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特征变化
        4.3.3 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分特性关系
        4.3.4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质量综合评分
    4.4 杉木纯林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4.4.1 树种混交和土壤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4.2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
        4.4.3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4.5 讨论分析
        4.5.1 杉木纯林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4.5.2 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5.3 杉木纯林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相关性分析
        4.5.4 杉木纯林立地变化综合分析
        4.5.5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差异
        4.5.6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
    4.6 本章小结
5 土壤侵蚀分析及优先保护区识别
    5.1 侵蚀模型各因子计算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1.2 土壤可蚀性因子
        5.1.3 坡度坡长因子
        5.1.4 植被覆盖或作物管理因子
        5.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5.2 采伐迹地区域识别
    5.3 优先保护等级分类
    5.4 土壤侵蚀及保持统计分析
    5.5 土壤侵蚀及保持分析
        5.5.1 将乐县土壤侵蚀及其分级
        5.5.2 坡度因素对将乐县土壤侵蚀的影响
        5.5.3 将乐县土壤保持量及其分析
        5.5.4 裸地面积对将乐县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5.6 与采伐迹地相关的优先保护区识别
        5.6.1 采伐迹地识别的精度评估
        5.6.2 将乐县人工林恢复特征
        5.6.3 将乐县林地侵蚀因子空间分布
        5.6.4 优先保护等级空间分布
        5.6.5 不同坡度等级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6.6 不同森林类型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6.7 不同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7 讨论分析
        5.7.1 将乐县森林恢复平均C因子值
        5.7.2 林地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
        5.7.3 优先保护区域等级的空间分布
    5.8 本章小结
6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6.1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预测模型构建
    6.2 模型精度评估
    6.3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构建分析
        6.3.1 模型构建精度评估
        6.3.2 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
        6.3.3 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6.4 将乐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6.4.1 综合蓄水能力法
        6.4.2 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6.4.3 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6.4.4 不同海拔范围内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6.5 讨论分析
        6.5.1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拟合评估
        6.5.2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
        6.5.3 模型预测分析
        6.5.4 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6.6 本章小结
7 植被自然持水量和生物量关系研究
    7.1 植被自然持水量计算
    7.2 自然持水量与生物量统计分析
    7.3 植被地上和地下结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7.3.1 乔木种类
        7.3.2 灌木种类
        7.3.3 草本种类
    7.4 结构组分自然持水量和生物量相关关系研究
        7.4.1 乔木种类
        7.4.2 灌木种类
        7.4.3 草本种类
        7.4.4 总生物量与含水量
    7.5 讨论分析
        7.5.1 植被地上和地下组分关系分析
        7.5.2 植被组分含水量与生物量关系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典型人工林四种功能权衡
    8.1 森林四种功能计算
    8.2 森林功能权衡原理
    8.3 地形因素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4 林分特征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5 各种森林类型的功能特征
    8.6 森林四种功能权衡研究
        8.6.1 木材生产和水源涵养功能
        8.6.2 碳汇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
        8.6.3 木材生产和土壤保持功能
        8.6.4 碳汇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
        8.6.5 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
    8.7 讨论分析
        8.7.1 地形及林分特征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7.2 森林四种功能总体效益和权衡分析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10)福建省三明生态工贸区岩溶特征及岩溶塌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地貌
        1.2.2 岩溶发育特征
        1.2.3 岩溶塌陷发生机制
        1.2.4 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
        1.2.5 发展趋势及问题
        1.2.6 研究区岩溶研究方面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课题研究工作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水系
        2.1.4 地质背景概况
    2.2 可溶性岩地层及埋藏分布特征
        2.2.1 可溶性岩地层
        2.2.2 灰岩地层分布与埋藏类型
    2.3 岩溶区地下水特征
        2.3.1 主要岩溶盆地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
        2.3.2 岩溶区地下水补、迳、排特征
第三章 研究与试验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室内外试验方法
        3.2.2 物探方法
第四章 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4.1 可溶性岩岩石学特征
    4.2 岩溶个体形态与岩溶地貌
        4.2.1 地表岩溶个体形态
        4.2.2 地下岩溶个体形态
        4.2.3 岩溶地貌
        4.2.4 大湖盆地岩溶地貌演化过程
    4.3 主要盆地地下隐伏岩溶发育特征
        4.3.1 永安盆地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4.3.2 三明盆地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4.3.3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分区
        4.3.4 岩溶发育阶段探讨
    4.4 地下隐伏岩溶的综合物探探测
        4.4.1 野外试验及物性特征分析
        4.4.2 综合物探剖面探测应用与讨论
    4.5 灰岩溶蚀速率的影响试验
        4.5.1 试验地点及方法
        4.5.2 试验结果
        4.5.3 溶蚀试验结果分析
    4.6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4.6.1 岩性因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4.6.2 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4.6.3 地下水文网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4.6.4 新构造运动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4.7 主要岩溶地质遗迹科学、人文价值
        4.7.1 三明万寿岩
        4.7.2 永安鳞隐石林
        4.7.3 沙县七仙洞
第五章 岩溶塌陷特征、机制与影响
    5.1 研究区岩溶塌陷现状
    5.2 岩溶塌陷空间分布规律
    5.3 岩溶塌陷形态
    5.4 岩溶塌陷形成条件与发生机制
        5.4.1 岩溶塌陷的形成
        5.4.2 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5.4.3 岩溶塌陷的机制分析
    5.5 岩溶塌陷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5.5.1 岩溶塌陷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5.5.2 岩溶塌陷对岸防工程的影响
        5.5.3 岩溶塌陷对地质遗迹保护的影响
    5.6 岩溶溶蚀对灰岩矿区生态治理的影响
        5.6.1 灰岩矿区环境问题
        5.6.2 灰岩矿区环境治理
    5.7 岩溶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5.7.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5.7.2 岩溶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 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及分区
    6.1 主要岩溶区工程地质条件
    6.2 岩溶塌陷易发性的定性评价
    6.3 岩溶塌陷易发性定量评价及分区
        6.3.1 岩溶塌陷易发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比选
        6.3.2 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突变基数法
        6.3.3 基于突变基数法的岩溶塌陷易发性定量评价
        6.3.4 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在福建省的应用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回顾与展望[J]. 郑学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10)
  • [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特色林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刘树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福建省“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探讨[J]. 金时来.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04)
  • [4]地理信息技术在河西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魏宏源.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5]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D]. 王峰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武夷山茶叶种植地质-地球化学适宜性评价[D]. 黄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粒度组成和裂隙特征对崩岗侵蚀的影响研究[D]. 欧阳国泉. 南昌大学, 2020(01)
  • [8]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D]. 周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9]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10]福建省三明生态工贸区岩溶特征及岩溶塌陷研究[D]. 黄光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福建省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