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

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

一、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达[1](2021)在《复方片剂SSALP的卫生学评价及对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对复方片剂SSALP进行卫生学评价、睡眠影响的研究。为该保健食品今后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人群睡眠质量和生命健康水平的提升。方法:应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对该受试物进行有效成分、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卫生学评价;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对该受试品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等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使用PCPA失眠模型研究该受试物对大鼠脑组织中的睡眠相关指标的影响。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除空白对照组外均使用PCPA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高(124mg/ml)、中(62mg/ml)低(31mg/ml)剂量组相应浓度的受试物,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为造模2d,造模成功后试验7d,末次试验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试剂盒法测得相应指标。使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该批号受试物感官性状良好,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均低于方法检出限,有一定的有效成分含量。该批号受试物对小鼠没有直接睡眠作用。受试物中高剂量可延长戊巴比妥钠实验中小鼠睡眠时间(P<0.05)。受试物高剂量可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的小鼠睡眠发生率增高(P<0.05)。该批号受试物对PCPA造模大鼠体重变化有积极影响。受试物可使PCPA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内的GABA含量、SOD活性升高(P<0.05),5-HT、Glu、MDA水平和Glu/GABA降低(P<0.05)。该批号受试物对大鼠进入逃逸平台、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和次数均无影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该批号受试样品感官性状良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和《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标准。2.该批号受试样品对促小鼠睡眠可能有积极作用。3.该批号受试样品可提高大鼠脑内GABA、SOD活性,降低GLU、MDA、5-HT活性,可能对失眠造成的大鼠脑内相关指标改变后的恢复有积极的调节作用。4.该批号受试样品对大鼠记忆可能无影响。

吕章明[2](2020)在《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紫杉醇是普遍应用于临床的天然抗肿瘤药物,但在使用中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化疗中止,影响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目前针对紫杉醇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周围神经病变成为应用紫杉醇化疗时最主要的剂量限制性因素,是现代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课题组在“方证相应”学说指导下,通过多层次证实主治“血痹”的经典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于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但其对紫杉醇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作用,并试图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论文第一部分进行了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与文献研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通过文献查阅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紫杉醇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分别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治“血痹”与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的关联,并且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组成药物均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防治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论文第二部分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体内外化学成分分析。该部分应用UHPLC-Q-TOF-MS/MS技术对黄芪桂枝五物汤水煎液及其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研究,从中鉴定出103个化合物,39个原型成分,以及与原型成分关联度较高的46个代谢产物。本论文第三部分是药效学研究。首先建立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采用动物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水煎液可抑制紫杉醇所致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减轻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坐骨神经神经元损伤,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同时,通过CFPAC-1荷瘤裸鼠及肿瘤细胞实验考察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的抗肿瘤疗效无显着性影响。本论文第四部分是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芪桂枝五物汤作用于PIPN的共同靶点,并进行PPI网络分析、C-T网络分析、T-P网络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与炎症和氧化应激通路有较大的相关性。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该部分选择炎症相关性的TLR4/Nf-κB通路和氧化应激相关性的P13K/Akt-Nrf2通路开展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下调紫杉醇致神经病变大鼠DRG组织中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同时激活PI3K/Akt-Nrf2通路,这可能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本论文第五部分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病变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大鼠肠道菌群DNA的提取、扩增和16S rDNA测序,分析数据后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小紫杉醇导致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β多样性以及普雷沃氏菌、双歧杆菌、脱硫弧菌、拟杆菌等四个菌科丰度的改变。功能预测发现紫杉醇主要影响肠道菌群介导的氨基酸代谢,其中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代谢通路的变化最为显着,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这些氨基酸的代谢异常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UHPLC-Q-TOF-MS/MS系统揭示了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体内外化学成分。通过建立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从动物、组织、分子等水平证明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效果,且不影响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初步揭示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理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TLR4/Nf-κB和激活PI3K/Akt-Nrf2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所介导。此外,本研究首次揭示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显着改善紫杉醇导致的肠道菌群氨基酸代谢异常,这可能也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值得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本论文实验结果可为为临床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亦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传承创新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药理学基础。

王海霞,姜宁,吕静薇,刘思思,刘新民[3](2020)在《开心散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开心散由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4味传统药物组成,主治健忘、神智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是宁心安神、健脾益智的代表方剂。其主要活性成分有人参皂苷类、远志皂苷和寡糖酯类、细辛醚、茯苓酸、茯苓多糖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开心散具有抗抑郁、抗痴呆、改善认知、抗疲劳等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与开心散相关的文献报道,对开心散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潜在的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向进行展望。

Thomas Avery Garran[4](2020)在《中西益母草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国外药材是中药新药源发掘的重要途径,国外药材引入我国自古以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典型的有西洋参、番红花、郁金等。中西方益母草的基原植物是同属的不同种,西方的是欧洲益母草Leonurus cardiaca,中国的是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两者在中西方的用药有相似之处,对妇科疾病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欧洲益母草治疗的适应症更广,扩展到了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而益母草对妊娠和产后疾病具有突出疗效。因此,欧洲益母草可能是益母草潜在的新药源,阐明两者遗传和化学物质基础的差异是新药源发掘的前提,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是缺乏的,主要受到以下方面局限:一是对欧洲益母草西方用药历史的考证受到西方古文献资料来源和语言的局限;二是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是单一(或几种)成分的含量,很难关注评价复杂成分;三是分析技术为简单的薄层色谱、HPLC-UV等,难以对复杂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四是分析样品来源不清,缺乏准确的形态分类鉴定和药材鉴定;五是对两者的化学分析是在不同国家分别进行的,缺乏用统一标准、统一方法对统一样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因此,要准确阐明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差异的物质基础,必须突破以上局限。本研究对西方欧洲益母草用药历史从1485年欧洲第一本关于植物的书籍德文的《健康花园》(《Gart der Gesundheit》)到2018年的《美国草药典》(《American Herbal Pharmacopoeia》)等德语、希腊语、拉丁语和英语古文献进行了系统考证,同时与中国益母草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纲目》的用药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概括出两者用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进行了系统的群体采样(欧洲益母草:欧洲波兰3个居群,美国4个州17个居群,中国1个居群;益母草:中国7个居群,美国2个居群)并对样品进行形态分类和显微鉴定,经鉴定后的样品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和基于UPLC-Q-TOF-MS及UPLC-MS/MS技术结合代谢组学的化学比较分析,旨在准确阐明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差异的物质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的历史文献考证益母草属植物在中西医领域的应用都历史悠久。然而,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尽管在Dioscorides的一本记载了 600多种药用植物的《本草》(公元65年)中有一些关于欧洲益母草的错误说法,被一些作者称为益母草的植物的描述实际上与益母草属植物完全不符。波斯医师Aviceanna(980-1037)的着名着作中也没有提到该植物。欧洲益母草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1485年的德国文献(Gartder Gesundheit)中。而欧洲益母草在亚洲最常用的近源药材益母草的文献记载跨域了近2000年,其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神农本草经》(约公元一世纪)。从文献记载发现,两种药材在历史上从入药部位,用药还是炮制方法,都存在很大差异。欧洲益母草在其有记载的500多年中,无论是炮制方法还是用药方式都是一致的;而益母草在其历史发展中发生了显着变化。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主要记载是益母草种子的使用。尽管有提到益母草的全草的一种用法,后在其它文献也被引用过,但最终因益母草全草部分的应用无再发展而消失于文献中。从唐朝开始,从记载看到,益母草的入药部分开始从种子转移到了植物全草部分。到李世珍写《本草纲目》(1596年)时,这两个部分已经清楚地分开了,益母草的全草部分已经是重要。即便是到了宋代,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太平圣惠方》(992)看到,配方中全草比种子更受青睐,使用比例约为3:1。此外,益母草的应用也从专治产后疾病扩展到到涵盖妇科大多数疾病的广泛应用,我们看到了全草部位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到了清朝,欧洲益母草于益母草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几乎相同。尽管对益母草在治疗产妇神经系统疾病有文献记载,但此应用到了清朝已不受青睐。相比之下,欧洲益母草在焦虑,失眠,心血管病和许多相关疾病的应用中广泛使用。因此,据文献考证,欧洲益母草除了对妇科疾病具有与益母草相似的疗效外,其治疗的适应症还扩展到了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2.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通过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此建立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产地鉴别或个体鉴别的DNA分子鉴定系统,并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保护利用策略分析,同时推断可用于未来优质化学型选育的基因型或单倍型,为欧洲益母草的开发利用作好资源评估。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欧洲益母草22个个体和益母草61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结果表明,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基本一致,均为典型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双链环状结构,包括四个部分:两个反向重复区、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基因注释发现两物种编码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均相同,共编码114个唯一基因,包括8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4个rRNA基因和30个tRNA基因。基因组总长度变化范围欧洲益母草的较大,为151,236-151,831 bp,而益母草的较小,为151,395-151,733 bp。基因组种内变异欧洲益母草较小,22个条序列包含238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16%,共形成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为0.732;益母草62条序列包含312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21%,单倍型数为52,单倍型多态性为0.99。碱基替换和颠换比例两物种相似,AT/TA颠换均占比最小,但欧洲益母草的CT/GA替换和AC/TG颠换占有明显大的比例,预示着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有着不同的演化历史。系统发育系和单倍型网状进化树构建的结果显示,欧洲益母草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来自欧洲波兰、美国明尼苏达州IL、俄勒冈州OR、中国新疆的欧洲益母草分别聚为明显的4个分支,表明它们之间没有基因渗透和人为引起的种质混杂,各分支对应的单倍型可以作为产地鉴别的分子地理标识;不同单倍型可能对应不同的化学型,可作为优质化学型选育的分子标记;未来若需在我国引种栽培,应根据不同的单倍型和优质化学型进行引种,切忌盲目无序引种引起种质混杂而导致种质退化。益母草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状进化树也形成4个明显分支,但不具有谱系地理结构,同一产地的个体未聚在一支,而是与其它产地个体形成一个多系的进化关系,每一分支对应的单倍型不能作为产地鉴别的分子地理标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益母草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人为引起产地间或居群间种质交流和混杂的结果,因此,益母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关键是种质纯化。3.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比较分析首次利用UPLC-Q-TOF-MS和UPLC-MS/MS技术结合植物代谢组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主要的化合物及两者的异同和主要差异标记物。基于文献综述建立了益母草属植物中164个化合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数据库,并对化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常见的取代基、取代位置,构建了代谢物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23个不同结构类型的标准品进行了 UPLC-Q-TOF MS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分析了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绿原酸类、生物碱类、酚酸等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和色谱保留特征,确定了不同化合物的诊断子离子(DPIs)、特征子离子丰度比(DPIR)、中性丢失等信息;在上述质谱和色谱认识的基础上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UPLC-Q-TOF-MS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含量高、结构已知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鉴定;进一步结合已鉴定化合物的质谱和色谱特征,综合化合物的ClogP值、分子内氢键、化合物含量等信息对两者中所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结构推测。结果从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总共鉴定或推测了 33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潜在的新化合物38个,首次从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发现的化合物200多个。鉴定的化合物中包括83个黄酮类化合物、70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81个葡萄糖二酸类化合物、10个生物碱、11个环烯醚萜苷、13个绿原酸类、10个酚酸及其苷、10个糖及其苷、28个脂肪酸衍生物、10个咖啡酸葡萄糖苷、其它类化合物5个,其中包含70组同分异构体。基本阐明了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的代谢物组成。利用植物代谢组分析策略,对不同的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样品进行UPLC-Q-TOF分析。整体上看两者的代谢物类似,欧洲益母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黄酮类和葡萄糖二酸类虽然不同成分在两者中含量高低不一,但总含量上欧洲益母草更高,欧洲益母草中基本不含益母草碱。为了进一步得到两者差异的关键标记物,将液质数据导入Progenesis QI进行汇总、峰对齐、峰提取、分组等处理,得到不同样品的数据集;一方面利用Excel的Sumproduct功能自动筛选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化合物峰面积差异3倍以上的标记物;另一方面利用EZinfo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及S-Plot图和VIP值等进行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差异较大化合物的寻找和鉴定;结合不同的分析确定了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12个关键的差异标记物(毛蕊花糖苷、薰衣草叶苷、益母草诺苷A、异薰衣草叶苷、益母草诺苷B、益母草碱、丁香酸、2-cis-Caffeoyl glucaric acid、菜豆酸、芫花素,益母草叟苷F,芹菜素7-(6’"-香豆酰基)-半乳糖苷),并通过数据验证了 12个化合物可以较好的聚类鉴别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样品。通过混合样品溶液(无对照品)利用UPLC-Q-TOFMS的方法和通过对照品利用LC-MS/MS的方法对益母草和欧洲益母草中37个主要化合物进行了精确含量比分析并对11个化合物进行了精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欧洲益母草中平均含量是益母草中平均含量3倍以上化合物主要是水苏碱、毛蕊花糖苷、薰衣草叶苷、益母草诺苷A和B、芫花素,还有葡萄糖二酸类及脂肪酸类;益母草中平均含量是欧洲益母草中平均含量2倍以上的有紫云英苷,益母草碱。定量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存在差异,其差异可能与化学成分差异相关,欧洲益母草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显着疗效可能与欧洲益母草中平均含量高于益母草3倍以上的化合物水苏碱等7种化学成分有关;而益母草对妊娠和产后疾病的突出疗效可能与益母草中平均含量是欧洲益母草2倍以上的化合物益母草碱等3种化合物有关。欧洲益母草不同产地的单倍型可能与化学型相关,可作为优质化学型选育和引种中国的分子标记。

林爱弟[5](2020)在《复方松针育发液制备及其功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脱发常见的为脂溢性脱发和斑秃,是皮肤科中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多发、难治性疾病之一。本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安全,但由于其发布部位的外露性,严重破坏患者的外观形象,进而对患者的社交、就业等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脂溢性脱发,是一种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20-30岁阶段,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20%,女性为6.0%。中医治疗脱发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中医药治疗脱发核心是辨证论治。有内服、外治或两者结合。中药应用于脂溢性脱发的治疗虽然历史悠久,也有很多传统中草药治疗脱发有大量方剂和民间验方。实际上又缺少有效的方便日常使用的制剂。临床上将脱发分为不同证候型,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需专业医生开处方,也多以口服为主,复杂的就诊过程,使脱发患者的就诊率的情况,进一步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改变以往从现代医学或者传统中医药单方面论治脂溢性脱发,或者简单的中药联合西药组合模式。我们开始寻找一类符合中药理论,又能符合现代医学的药理药效的中药。以松针、茶叶清热解表,为君药;以人参、红景天、灵芝温补气血,滋养肝肾,为臣药;花椒、生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佐药;肉桂温补回阳,为使药。配方中以松针中含有原花青素为检测指标,制定原花青素的检测方法:色谱柱为Baselin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磷酸水溶液(pH为4.5)-甲醇(90:10);流速:0.35mL/min;检测波长:200nm;柱温:25℃;色谱显示原花青素分离良好,进样量在5.15-103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是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3532.2x+70340、R2=0.996,溶液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为1.12%。按照制剂工艺制备方便使用局部透皮吸收复方松针育发液。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复方松针育发液治疗轻中度脱发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脂溢性脱发提供一种有效、安全、可长期使用的药物的选择。含有5%松针原花青素的复方中药育发液,通过临床筛选符合轻中度脱发患者,按照每日2次,每次1-3mL用量,连续用药3个月,以患者的头皮油脂分泌程度、头发瘙痒程度、头皮屑程度、头部小红疙瘩程度、脱发情况、新生头发情况6个指标作为考察评定指标,分析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指标得分情况。判断育发液的生发育发功效。对符合筛查标准的688人进行3个月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78.99%,显效和治愈率有22.39%。初步认为选择的中药复方对人毛囊生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延长毛囊的生产期,对脱发患者有一定改善作用。

李晓青[6](2020)在《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新物体识别方法筛选单次给药乙醇(30%乙醇/2 g·kg-1、50%乙醇/2g·kg-1、30%乙醇/0.1 ml·10 g-1、50%乙醇/0.1 ml·10 g-1)诱导小鼠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的最佳剂量;采用筛选出的最佳剂量建立乙醇诱导小鼠记忆再现障碍模型。2.采用新物体识别方法评价单次给药远志(0.65 g·kg-1、1.3 g·kg-1、2.6 g·kg-1)、石菖蒲(0.65 g·kg-1、1.3 g·kg-1、2.6 g·kg-1)以及远志:石菖蒲(1:1、1:2、2:1,剂量均为1.3 g·kg-1)配伍的水煎液对乙醇模型小鼠的影响,并筛选合适的药物剂量。3.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远志、石菖蒲及其不同比例药对组合对乙醇诱导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小鼠海马中Glu(谷氨酸)和GABA(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4.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远志、石菖蒲及其不同比例药对最佳剂量组合对乙醇模型小鼠海马中GAD67(GABA合成酶)、GAT1(GABA转运体1)、VGAT(GABA囊泡转运体)、GABAAR(GABAA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5.CCK8法筛选乙醇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最佳浓度,再用筛选出来的最佳剂量建立乙醇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然后采用CCK8法评价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山酮,3,6-二芥子酰基蔗糖,α-细辛醚,β-细辛醚以及含远志、石菖蒲、远志+石菖蒲药对的小鼠血清对乙醇损伤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结果:1.当乙醇浓度为30%、50%,剂量为2 g·kg-1时可显着降低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溶剂对照组的新物体识别指数为57.46±5.14,和溶剂对照组相比,30%乙醇2 g·kg-1模型组的新物体识别指数为44.21±5.03(P<0.05),50%乙醇2 g·kg-1模型组的新物体识别指数为40.69±5.86(P<0.01)。2.灌胃50%乙醇2 g·kg-1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远志给药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升高,且升高作用随剂量增加而降低(0.65g·kg-1剂量组,P<0.001;1.3g·kg-1剂量组,P<0.01;2.6g·kg-1剂量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菖蒲给药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不同比例给药组为当远志石菖蒲以1:1给药时,其升高乙醇模型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的作用最强,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且高于同等剂量远志、石菖蒲单药时的作用。3.小鼠海马中Glu和GABA含量变化:乙醇对小鼠海马中Glu含量没有产生影响(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中GABA神经递质显着降低,由9.73±2.79 nmol/L降到0.97±0.45 nmol/L(P<0.001),和模型组相比,远志给药组小鼠GABA含量显着升高(P<0.001或P<0.01),且随剂量增加,产生剂量依赖性,石菖蒲给药组小鼠GABA均产生显着性差异(P<0.001),远志、石菖蒲单药使用比两药合用效果显着(P<0.001或P<0.01或P<0.05),石菖蒲作用尤佳。4.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GAT1、囊泡内VGAT、GAD67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或P<0.001),GABAAR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均可显着降低升高的VGAT、GAT1表达水平(P<0.001或P<0.01),其中二药配伍组作用最显着,远志给药组有降低作用,但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海马中GAD67显着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远志组小鼠海马中GABAAR水平升高(P<0.01)。5.细胞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乙醇浓度为400mM时,细胞存活率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细叶远志皂苷,远志山酮,3,6-二芥子酰基蔗糖,均对400mM乙醇造成的细胞损伤模型没有保护作用;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浓度为5μg·mL-1时,有明显保护作用(P<0.05,P<0.001);含石菖蒲的小鼠血清对该模型有很强的保护作用(P<0.001)。结论:1.浓度为50%乙醇给药剂量为2 g·kg-1时,可引起C57小鼠的学习能力降低;远志、石菖蒲及其药对可以改善乙醇降低的小鼠学习能力,药对以1:1配伍时作用最好。2.远志、石菖蒲可通过调控GABA能神经系统改善乙醇导致的Glu/GABA紊乱,恢复神经系统平衡,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3.远志中主要活性成分对于乙醇损伤的神经细胞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石菖蒲对于乙醇诱导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乙醇损伤的神经细胞也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进行深入研究。

冯露露[7](2020)在《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抗老年痴呆药效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瓜子金为远志科远志属草本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的全草,又名金钥匙、小远志等,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瓜子金化学成分以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镇痛作用,临床多以复方入药为主,常配大青叶、野菊花等组成复方瓜子金颗粒、金宏声颗粒,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瓜子金与公认的治疗痴呆的中药远志为同科、同属植物,二者在植物基源,古今文献记载,民间用药习俗,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联。远志富含皂苷类、寡糖酯类等化学成分,具有益智、镇静催眠、抗抑郁、抗氧化衰老、镇咳祛痰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老年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人多以老年人为主,且其发病率随病人年龄增长而升高,是继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因此,寻找防治老年痴呆新的中药资源,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目的研究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抗老年痴呆活性。方法瓜子金原药材经渗漉提取、萃取得不同极性部位,以此为实验材料,分别从学习记忆障碍实验、体外抗氧化实验、抗衰老实验、抗炎镇痛实验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水迷宫、棉球肉芽肿、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等方法,观察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对不同实验模型的影响。结果学习记忆障碍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显着降低小鼠潜伏时间、增加小鼠跨越平台次数,二者均能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抗氧化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体外能清除自由基,体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在浓度较低时,同一浓度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优于正丁醇部位;抗衰老实验:瓜子金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能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抗炎镇痛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大鼠肉芽肿质量、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痛阈值,瓜子金正丁醇部位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洗液吸光度A值,二者均具有抗炎镇痛活性;安神实验:瓜子金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具有安神作用;镇咳祛痰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正丁醇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均具有镇咳活性;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中剂量组酚红排泌量显着增加,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具有祛痰活性。结论本文首次从多个角度研究瓜子金抗老年痴呆活性,结果提示瓜子金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老年痴呆活性,该结果对我们寻找瓜子金抗老年痴呆的物质基础,扩大其应用范围,发掘瓜子金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王琳[8](2020)在《远志苗提取物抗运动性疲劳及耐缺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疲劳,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存在于健康或疾病人群中,尤其是当过度训练后疲惫的机体得不到恢复,会演变为疲劳综合征,甚至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健康威胁。大于20%的人群正在遭受着疲劳状态,其中三分之一的人积极地寻求着医疗机构的帮助。远志苗又名“小草”,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主益精,补阴气,虚损,梦泄”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远志苗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等活性。因此,本课题研究远志苗提取物的抗疲劳及耐缺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负重游泳、常压耐缺氧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评价远志苗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疲劳及耐缺氧活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远志苗不同提取物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其中以50%乙醇提取物效果最为显着,表明远志苗提取物能够缓解小鼠的疲劳和缺氧状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远志苗提取物能降低小鼠血清CK、BUN、LA水平,清除机体运动代谢产物的累积;提高血清和肝组织中SOD、GSH水平,降低MDA水平,提高小鼠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酶活性进而增强运动表现力,减少或延缓疲劳和缺氧状况的出现。2.采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疲劳转棒实验,评价远志苗50%乙醇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远志苗提取物能显着提高小鼠负重游泳及旋转棒时间,与红景天胶囊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效果更为明显。远志苗提取物组显着降低小鼠运动代谢产物的累积;提高小鼠肝肌组织中抗氧化应激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提高小鼠肝肌组织ATP、SDH水平。此外,远志苗对小鼠血清、肝/肾功能临床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对小鼠脏器无毒害影响。3.采用氢化可的松灌胃制备肾阳虚小鼠模型,通过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和疲劳旋转棒实验,研究远志苗提取物抗疲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肾阳虚小鼠血清激素指标、肾、睾丸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内分泌系统、性腺轴和甲状腺轴功能紊乱,表明氢化可的松制备肾阳虚小鼠模型成功。负重游泳和疲劳转棒实验结果表明远志苗提取物能明显延长肾阳虚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远志苗中、高剂量组结果表明效果优于参茸补肾片组。与模型组比较,远志苗提取物组降低小鼠血清CK、BUN、LA水平;提高小鼠肝肾肌SOD、GSH水平,降低MDA水平;提高小鼠肝肌组织ATP、SDH、MD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AMPK、Nrf-2蛋白水平表达,结果显示远志苗提取物能够提高AMPK、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

张勇[9](2020)在《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抗痛风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桑黄(P.igniarius)和桦褐孔菌(I.obliquus)是珍贵稀有的大型药用真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目前主要集中于多糖抗肿瘤等功能研究,对于其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据报道,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在保健、治病及病后康复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痛风作为一种高发的慢性病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桑黄和桦褐孔菌提取物具有抗痛风作用,但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则未见报道。因此,关于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活性成分对痛风相关炎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以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色谱、质谱等技术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以黄嘌呤氧化酶(XOD)为作用靶点,快速从药用真菌粗提物中筛选潜在酶抑制剂,以活性为导向,应用高效逆流色谱(HPCCC)分离纯化桑黄和桦褐孔菌中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从酶促反应动力学和细胞生物学两方面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采用苯酚-硫酸、亚硝酸-硝酸铝、香草醛-冰醋酸和BCA法对比研究10种不同来源桑黄中多糖、黄酮、三萜类化合物及总蛋白质的含量。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快速鉴定了桑黄提取物中15种化学成分,进一步应用超滤技术从桑黄粗提物中筛选得到3个潜在的具有XOD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以筛选的结果为导向,采用HPCCC技术分离并用质谱进行鉴定,从10.00 g桑黄粗提物中分离得到Davallialactone 28.30 mg、HypholomineB 72.15 mg、InoscavinA 46.50 m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75%、96.43%和90.46%。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桦褐孔菌提取物中紫萁酮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评价了不同溶剂和方法对提取物中紫萁酮含量的影响。利用LC-MS技术对桦褐孔菌提取物中的5种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结构鉴定,应用超滤技术从桦褐孔菌粗提物中筛选了2种潜在的具有XOD抑制活性的单体,以活性为导向,采用HPCCC技术分离并用质谱进行鉴定,从20.00 g桦褐孔菌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原儿茶醛85.60 mg、紫萁酮36.35 mg,经HPLC检测,两个化合物纯度均达到95.00%以上。采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评价从桑黄和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对XOD的抑制能力,并利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判断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种单体化合物对XOD均表现为可逆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Davallialactone为竞争型抑制剂、HypholomineB为竞争型抑制剂、InoscavinA为反竞争型抑制剂、原儿茶醛和紫萁酮为竞争型抑制剂,抑制常数Ki分别为71.63、29.72、68.97、57.85和35.40μg/mL。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对XOD抑制能力较好,IC50分别为56.04、81.35、17.83、38.80和23.00μg/mL。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5个单体化合物抗痛风活性进行验证,以MSU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急性痛风细胞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药,评价桑黄和桦褐孔菌提取物、5种单体化合物对急性痛风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应用ELISA法测定不同给药组中模型细胞的IL-1β和ICAM-1的含量,结果显示,加入提取物及5种化合物均可抑制急性痛风模型细胞中炎症因子IL-1β、ICAM-1的释放,说明桑黄和桦褐孔菌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对痛风炎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采用RT-PCR法评价不同给药组对模型细胞中IL-1β、ICAM-1的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MSU诱导后的RAW264.7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增加,加入药物组的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结果表明,药物组能够降低IL-1β、I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对急性痛风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细胞实验与酶促反应评价均表明,桑黄和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的5种单体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痛风活性。本论文系统地对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活性筛选、导向分离、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为药用真菌特色资源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叶茁[10](2020)在《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使用不同剂量STZ分别制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较不同组的模型成功率,找出STZ的最佳注射剂量,并以此模型探讨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高脂饲喂组(7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维持饲料,高脂饲喂组给予高脂饲料,4周后将高脂饲喂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高脂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50mg/kg(10只);模型Ⅰ组:腹腔注射30mg/kg STZ(20只);模型Ⅱ组:腹腔注射40mg/kg STZ(20只);模型Ⅲ组:腹腔注射55mg/kg STZ(20只)。另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50mg/kg。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各模型组大鼠的模型成功率,找出最佳成模剂量。茯苓复合提取物对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4周龄,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5只用于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55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喂4周,第4周末,大鼠禁食12h,按照30 mg/kg剂量一次性左下腹腹腔注射1%STZ,之后继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1周,检测空腹血糖,以血糖值>11.1 mmol/L为建模成功。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茯苓低剂量组、茯苓中剂量组、茯苓高剂量组。所有大鼠连续灌胃4周,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含量(MDA),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胰腺、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1.不同剂量STZ结合高脂喂养,均可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腹腔注射30mg/kg STZ是最佳剂量。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着升高(P<0.05),空腹血糖均显着降低(P<0.05)。3.与模型对照组血清TG、TC、LDL-C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血清HDL-C比较,茯苓低、中、高剂量组均显着升高(P<0.05)。4.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INS均显着升高(P<0.05)、GC均显着降低(P<0.05)、HOMA-IR指数显着降低(P<0.05)。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血清SOD活性上升,MDA含量降低(P<0.05)。6.HE染色结果显示: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胰岛细胞排列、肝细胞弥漫性脂肪样变性等情况呈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1.腹腔注射STZ 30 mg/kg结合高脂喂养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率最高。2.茯苓复合提取物能维持糖尿病大鼠正常体重,降低其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3.茯苓复合提取物能调节糖尿病大鼠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4.茯苓复合提取物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和肝脏损伤。

二、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片剂SSALP的卫生学评价及对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失眠概述
        1.1.1 失眠诊断标准
        1.1.2 国内外失眠的现状
        1.1.3 导致失眠的因素
        1.1.4 失眠的危害
        1.1.5 失眠的治疗
    1.2 保健食品概述
        1.2.1 保健食品发展现状
        1.2.2 睡眠相关保健食品现状
    1.3 几种促进睡眠的中药材药理学研究现状
        1.3.1 酸枣仁
        1.3.2 红景天
        1.3.3 五味子
        1.3.4 刺五加
        1.3.5 茯苓
        1.3.6 柏子仁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方法
    2.1 样品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3 实验动物
    2.4 实验方法
        2.4.1 卫生学检测
        2.4.2 受试物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实验
        2.4.3 受试物对大鼠脑内睡眠相关指标和行为学影响
        2.4.4 统计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卫生学检测结果
        3.1.1 感官指标和有效成分检测结果
        3.1.2 微生物检测和稳定性实验结果
        3.1.3 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3.2 对睡眠影响研究结果
        3.2.1 对直接睡眠试验入睡动物数及睡眠时间的影响
        3.2.2 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3.2.3 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睡眠发生率的影响
        3.2.4 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3.3 对大鼠脑内相关指标和行为学影响结果
        3.3.1 大鼠脑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3.3.2 受试物对大鼠行为学实验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卫生学评价结果讨论
    4.2 对睡眠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2)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研究
    1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认识及防治策略
        1.1 中医对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1.2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策略
        1.3 讨论
    2 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2.1 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特征
        2.2 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
        2.3 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防治进展
        2.4 讨论
    3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药及主治考证
        3.1 原方出处及主要内容
        3.2 用药特点和制方结构
        3.3 主治血痹的名实考证
        3.4 现代研究与应用
        3.5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体内外化学成分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及处理方法
        2.2 液质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水煎液化学成分解析
        3.2 黄芪桂枝五物汤入血原型成分与代谢产物研究
    4 讨论及小结
        4.1 讨论
        4.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细胞株
    2 实验方法
        2.1 试剂配制
        2.2 造模和给药方案
        2.3 大鼠血清和组织样品收集
        2.4 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RNA的提取和逆转录
        2.5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实验
        2.6 尼氏染色实验
        2.7 透射电镜实验
        2.8 免疫荧光实验
        2.9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验
        2.10 MDA-MB-231、CFPAC-1细胞实验
        2.11 CFPAC-1荷瘤裸鼠实验
        2.12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机械痛、热痛敏感性及体重的影响
        3.2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神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3.3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4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5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紫杉醇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4 讨论及小结
        4.1 讨论
        4.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机制初探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1.2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试剂配制
        2.2 大鼠模型建立和给药方案
        2.3 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蛋白的提取
        2.4 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2.5 网络药理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作用于PIPN的调控网络分析
        3.2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TLR4/Nf-KB和PI3K/Akt-Nrf2通路的调节作用
    4 讨论及小结
        4.1 讨论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功能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模型建立和给药方案
        2.2 大鼠粪便收集
        2.3 菌群总DNA抽提与目的片段扩增
        2.4 文库构建与测序
        2.5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影响
        3.2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肠道菌群β-多样性的影响
        3.3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及特异性菌株的发现
        3.4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PIPN大鼠肠道菌群功能的影响及代谢途径的预测
    4 讨论及小结
        4.1 讨论
        4.2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开心散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心散改善神经、精神疾病的文献分析
2 开心散抗抑郁及改善学习记忆损伤作用研究
    2.1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2.2 开心散抗抑郁作用研究
        2.2.1 开心散抗抑郁作用体外研究
        2.2.2 开心散抗抑郁作用体内研究
    2.3 开心散改善学习记忆作用研究
        2.3.1 开心散改善学习记忆作用体外研究
        2.3.2 开心散改善学习记忆作用体内研究
3 开心散改善抑郁及学习记忆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3.1 调节神经递质作用
    3.2 调节大脑CREB信号转导作用
    3.3 调节神经内分泌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4 结语

(4)中西益母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历史沿革
        1.1.1 释名
        1.1.2 欧洲益母草用药历史沿革
        1.1.3 益母草用药历史沿革
    1.2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现代研究进展
        1.2.1 欧洲益母草现代研究进展
        1.2.2 益母草现代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二章 前言
    2.1 国外药材是中药新药源发掘的重要途径
    2.2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差异
    2.3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2.4 本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内容
        2.4.1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样品采集和鉴定
        2.4.2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
        2.4.3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第三章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采集和鉴定
    3.1 仪器和材料
    3.2 植物形态特征及分布
    3.3 药材形态和显微鉴定
        3.3.1 样品采集
        3.3.2 鉴定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DNA提取
        4.1.3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
        4.1.4 叶绿体基因组拼接、组装及注释
        4.1.5 物种内部变异分析
        4.1.6 系统发育分析
        4.1.7 单倍型网络构建
    4.2 结果
        4.2.1 益母草与欧洲益母草的叶绿体基因组
        4.2.2 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变异
        4.2.3 欧洲益母草的系统发育构建及单倍型网络重建
        4.2.4 益母草的系统发育构建及单倍型网络重建
    4.3 讨论
        4.3.1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4.3.2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个体鉴别和产地溯源
        4.3.3 叶绿体基因组是产地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有效的分子标记
第五章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和试剂
        5.1.2 样品和对照品
    5.2 实验方法
        5.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3 色谱条件
        5.2.4 质谱条件
        5.2.5 益母草属化合物数据库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益母草和欧洲益母草UPLC-Q/TOF MS分析条件优化
        5.3.2 LC-MS数据的分析策略
        5.3.3 对照品的质谱裂解特征、质谱诊断子离子发现和色谱保留行为分析
        5.3.4 益母草和欧洲益母草中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5.3.5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鉴别标志化合物的寻找和鉴定
    5.4 欧洲益母草及益母草中主要化合物的绝对含量比分析
    5.5 欧洲益母草及益母草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分析
        5.5.1 方法与结果
        5.5.2 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5.5.3 黄酮类化合物测定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复方松针育发液制备及其功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Abstract
第1章 脂溢性脱发研究概况
    1.1 现代医学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现状
    1.2 我国传统医学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中药育发液配方解析
    2.1 配方组分分析
    2.2 松针植物及主要成分概述
    2.3 植物中原花青素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针原花青素的含量
    3.1 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与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方松针育发液的制备
    4.1 仪器与原料
    4.2 配方初步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方松针育发液毒理实验
    5.1 人体试用
    5.2 急性眼刺激性试验
    5.3 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5.4 皮肤病态反应试验
    5.5 复方松针育发液质量标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方松针育发液育发效果人体试验评估
    6.1 临床观察
    6.2 方法
    6.3 临床观察结果
    6.4 验案举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6)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动物模型的研究
    第一章 建立乙醇诱导小鼠记忆再现障碍模型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的记忆再现障碍小鼠新物体识别能力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的记忆再现障碍小鼠海马中神经递质Glu、GABA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的记忆再现障碍小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系统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细胞模型的研究
    远志/石菖蒲有效成分对乙醇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抗老年痴呆药效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引言
第1章 综述
    第1节 瓜子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1.1 皂苷类化合物
        1.2 黄酮类化合物
        1.3 蒽醌类化合物
        1.4 寡糖多酯类化合物
        1.5 其他类化合物
        2 药理作用
        2.1 抗老年痴呆作用
        2.2 神经保护作用
        2.3 抗抑郁作用
        2.4 抗炎镇痛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
        2.6 其他
        3 临床疗效
        3.1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3.2 治疗重症水痘
        3.3 治疗失眠
        4 展望
    第2节 抗老年痴呆研究现状
        1 西医治疗
        1.1 抑制Aβ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1.2 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
        1.3 抗氧化
        1.4 抗炎
        1.5 镇痛
        1.6 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
        1.7 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1.8 其它
        2 中医治疗
        2.1 补肾健脾
        2.2 化痰开窍
        2.3 益智安神
        2.4 活血化瘀
        3 小结
第2章 瓜子金化学前处理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第3章 瓜子金药效学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瓜子金溶液配制方法
    3
        3.1 瓜子金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3.2 抗氧化实验
        3.2.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3.2.2 ATBS自由基清除实验
        3.2.3 还原力测试实验
        3.2.4 总酚含量测定实验
        3.3 抗衰老实验
        3.4 瓜子金抗炎镇痛实验
        3.4.1 抗炎实验
        3.4.2 镇痛实验
        3.5 瓜子金安神实验
        3.6 瓜子金镇咳祛痰实验
        3.6.1 镇咳实验
        3.6.2 祛痰实验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8)远志苗提取物抗运动性疲劳及耐缺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 疲劳与抗疲劳研究进展
        1.1 疲劳的概念
        1.2 疲劳的分类
        1.3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1.3.1 中枢递质失衡学说
        1.3.2 能量物质消耗学说
        1.3.3 代谢产物堆积学说
        1.3.4 内分泌调节机能下降
        1.3.5 自由基学说
        1.4 评价疲劳的常用指标
        1.5 抗疲劳药物概述
    2 远志及远志苗研究概况
        2.1 远志研究概况
        2.1.1 远志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2.1.2 远志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2.2 远志苗研究概况
        2.2.1 远志苗古籍考证
        2.2.2 远志苗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远志苗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1.3 远志苗提取物制备
        1.4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远志苗不同溶剂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研究
        2.1.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1.2 负重游泳实验
        2.1.3 小鼠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2.2 远志苗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研究
        2.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2 常压耐缺氧实验
        2.2.3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
        2.2.4 小鼠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2.3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苗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3.2 远志苗5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3.3 远志苗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3.4 远志苗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肝肌糖原水平的影响
        3.5 缺氧小鼠血清及肝组织SOD、GSH、MDA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远志苗50%乙醇提取物对力竭小鼠抗疲劳作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1.3 远志苗提取物制备
        1.4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 负重游泳实验及旋转棒实验
        2.3 小鼠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2.4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苗提取物对小鼠负重游泳及旋转棒时间的影响
        3.2 远志苗提取物对小鼠血清LA、CK、BUN、Glucose水平的影响
        3.3 远志苗提取物对小鼠肝肌组织SOD、GSH、MDA水平的影响
        3.4 远志苗提取物对小鼠肝肌组织ATP、SDH、Glycogen水平的影响
        3.5 远志苗提取物对小鼠临床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
        3.6 远志苗提取物对小鼠各组织病理切片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远志苗提取物对力竭肾虚小鼠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1.3 远志苗D101树脂富集物制备
        1.4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给药及肾虚模型制备
        2.2 肾虚模型小鼠观察及指标检测
        2.3 负重游泳实验及旋转棒实验
        2.4 小鼠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2.5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Nrf-2蛋白表达
        2.6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肾虚模型小鼠血清指标测定结果
        3.2 肾虚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及肾、睾丸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3.3 远志苗富集物及芒果苷对小鼠负重游泳及旋转棒时间的影响
        3.4 远志苗富集物及芒果苷对小鼠血清运动代谢产物水平的影响
        3.5 远志苗富集物及芒果苷对小鼠肝肾肌组织抗氧化应激酶水平的影响
        3.6 远志苗富集物及芒果苷对小鼠肝肌组织能量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
        3.7 远志苗富集物对小鼠肝组织AMPK、Nrf-2蛋白表达影响
    4 讨论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抗痛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1.2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1.3 抗痛风药物研究概况
        1.3.1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研究
        1.3.2 急性痛风细胞模型
    1.4 高效逆流色谱技术
    1.5 离心超滤质谱技术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桑黄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不同桑黄中总多糖、总黄酮、总三萜、总蛋白质含量比较
        2.3.1 样品制备
        2.3.2 桑黄中几种有效成分总含量的测定
        2.3.3 结果与分析
    2.4 LC-MS法分析桑黄醇提物中化学成分
        2.4.1 样品制备
        2.4.2 LC-MS条件
        2.4.3 结果与讨论
    2.5 UF-MS筛选桑黄提取物中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2.5.1 样品制备
        2.5.2 溶液配制
        2.5.3 超滤质谱条件
        2.5.4 结果与讨论
    2.6 应用HPCCC分离桑黄中先导化合物
        2.6.1 样品制备
        2.6.2 高效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优化
        2.6.3 高效逆流色谱分离
        2.6.4 液相色谱条件
        2.6.5 质谱分析条件
        2.6.6 结果与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桦褐孔菌中活性成分分析、筛选及分离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RP-HPLC法检测桦褐孔菌提取物中紫萁酮含量
        3.3.1 样品制备
        3.3.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3.3.3 液相色谱条件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应用LC-MS分析桦褐孔菌中化学成分
        3.4.1 样品制备
        3.4.2 LC-MS分析条件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桦褐孔菌提取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超滤质谱研究
        3.5.1 样品制备
        3.5.2 溶液配制
        3.5.3 超滤条件
        3.5.4 结果与讨论
    3.6 HPCCC分离桦褐孔菌提取物中先导化合物
        3.6.1 样品制备
        3.6.2 高效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优化
        3.6.3 高效逆流色谱分离
        3.6.4 液相色谱条件
        3.6.5 质谱分析条件
        3.6.6 结果与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对XOD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 桑黄中有效成分对XOD的抑制作用研究
        4.3.1 溶液配制
        4.3.2 活性成分对XOD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4.3.3 桑黄中单体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类型评价方法
        4.3.4 不同单体抑制剂对XOD抑制常数的测定及抑制机理研究
        4.3.5 数据处理
        4.3.6 结果与讨论
    4.4 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对XOD的抑制作用研究
        4.4.1 溶液配制
        4.4.2 单体化合物对XOD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4.4.3 桦褐孔菌中单体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类型
        4.4.4 不同单体抑制剂对XOD抑制动力学及抑制常数的测定
        4.4.5 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活性成分对MSU诱导RAW264.7 细胞保护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细胞
        5.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3 实验试剂制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的培养、复苏、传代及冻存
        5.3.2 建立MSU诱导RAW264.7 细胞急性痛风模型
        5.3.3 形态学观察
        5.3.4 桑黄、桦褐孔菌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保护MSU诱导的RAW264.7 细胞损伤作用
        5.3.5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5.3.6 统计学分析
        5.3.7 结果与讨论
    5.4 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ICAM-1 的含量
        5.4.1 实验测定方法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RT-PCR法检测样品对MSU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β、ICAM-1的mRNA基因表达变化
        5.5.1 实验方法
        5.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10)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引言
    1.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2 糖尿病治疗
        1.2.1 口服西药治疗
        1.2.2 口服中药治疗
        1.2.3 注射胰岛素制剂
    1.3 糖尿病模型
        1.3.1 自发性动物模型
        1.3.2 诱发性动物模型
    1.4 茯苓复合提取物
        1.4.1 茯苓的功效
        1.4.2 人参的功效
        1.4.3 刺五加的功效
    1.5 胰岛素抵抗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2.1.2 动物饲料
        2.1.3 茯苓复合提取物
        2.1.4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2.2.1 模型制备方法及分组
        2.2.2 糖尿病模型的判定标准
        2.2.3 实验动物相关指标检测
    2.3 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2.3.1 动物模型制备与分组
        2.3.2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测定
        2.3.3 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的测定
        2.3.4 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测定
        2.3.5 各组大鼠血脂的测定
        2.3.6 各组大鼠血清MDA、SOD的测定
        2.3.7 胰腺、肝脏病理学观察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3.1.1 大鼠行为学观察
        3.1.2 大鼠体重的变化
        3.1.3 大鼠空腹血糖检测结果
        3.1.4 大鼠血脂检测结果
        3.1.5 大鼠血清胰岛素(INS)检测结果
        3.1.6 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3.1.7 各组大鼠模型成功率比较
    3.2 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3.2.1 大鼠的一般情况
        3.2.2 大鼠体重变化
        3.2.3 大鼠空腹血糖(FBG)检测结果
        3.2.4 大鼠血清胰岛素(INS)检测结果
        3.2.5 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GC)检测结果
        3.2.6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3.2.7 大鼠血脂检测结果
        3.2.8 大鼠血清SOD检测结果
        3.2.9 大鼠血清MDA检测结果
        3.2.10 大鼠胰腺和肝脏病理学改变
第4章 讨论
    4.1 2 型糖尿病模型建立
    4.2 复合提取物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4.3 复合提取物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4.4 复合提取物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资助课题

四、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片剂SSALP的卫生学评价及对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馨达. 吉林大学, 2021(01)
  • [2]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D]. 吕章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3]开心散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王海霞,姜宁,吕静薇,刘思思,刘新民. 中草药, 2020(14)
  • [4]中西益母草比较研究[D]. Thomas Avery Garran.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复方松针育发液制备及其功效评估[D]. 林爱弟. 浙江大学, 2020(05)
  • [6]远志/石菖蒲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晓青.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抗老年痴呆药效学实验研究[D]. 冯露露.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远志苗提取物抗运动性疲劳及耐缺氧作用研究[D]. 王琳. 西北大学, 2020(02)
  • [9]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抗痛风活性研究[D]. 张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10]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D]. 张叶茁.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