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一、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齐奥奇[1](2021)在《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不断替代人畜力量的繁重劳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技术,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整地、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玉米作为机械加工的三大粮食作物,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粮食作物。特别是机械化收获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种植模式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等。这种影响制约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全过程的发展。解决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问题,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机现代化水平。因此,玉米机械化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从磐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玉米整体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模式和主要方法。以磐石市为例,探讨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玉米整体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玉米整体机械化模式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磐石市需要玉米整地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在整地,种植,植保,收割,干燥,秸秆整治等主要环节上实现机械化水平的关键突破,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与农艺学,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人才素质,并促进磐石市农业机械发展的城市化快速发展。

李赟虹[2](2020)在《粮田作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长期传统浅耕施肥方式导致的土壤耕层浅薄、犁底层变厚、理化性质变差、肥力降低等问题,研究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小麦和玉米粮田轮作系统作物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合理的粮田土壤耕种方式。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辛集市马庄试验站的夏玉米季设置了普通浅耕施肥(MT1)、粉垄普通浅耕施肥(MT2)、深松全层施肥(MT3)、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MT4)4个处理;于宁晋县贾家口镇白木村冬小麦季设置了浅耕+15 cm等行距播种(WT1)、浅耕+7.5 cm等行距播种(WT2)、深翻+7.5 cm等行距播种(WT3)、深松+15 cm等行距播种(WT4)4个处理,两地玉米和小麦收获后均进行接茬作物的产量分析。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下夏玉米和冬小麦的生长性状、养分利用、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浅耕相比,辛集的玉米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提高了玉米茎粗、叶片叶绿素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植株养分积累量,提升了产量和经济效益。成熟期,MT4干物质积累量较MT1、MT2分别增加26.49%、8.35%,植株全N、P、K积累量提升 1 8.52%~20.80%、9.84%~19.42%、4.96%~12.11%,产量增加 5.67%~14.45%,N、P、K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2~6.88、7.89~18.59、6.07~14.30 kg/kg,经济效益提升 1491~2259 yuan/hm2。(2)与浅耕相比,宁晋的小麦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提高了小麦总茎数、株高、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植株养分积累量,提升了产量和经济效益。WT3在灌浆期的总茎数较WT1、WT2、WT4分别增加30.23%、3.03%、17.60%;WT4处理在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增加4.20%~15.94%,植株全N、P、K积累量分别提升 7.74%~25.40%、1.98%~6.56%、1.08%~14.20%,产量增加2.86%~17.12%,N、P、K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0.11~11.60、0.19~20.62、0.25~26.52 kg/kg,经济效益提升 819~2440 yuan/hm2。(3)与浅耕相比,辛集玉米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中的MT4处理的成熟期土壤紧实度平均下降25.51%,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23.34%,0~40 cm 土层NO3--N、NH4+-N、有效磷、速效钾吸收量分别增加 10.10%、31.99%、13.29%、17.34%。与浅耕相比,宁晋小麦季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中的WT4处理的成熟期土壤容重平均下降6.03%;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6.10%,0~40cm土层NO3--N、NH4+-N、有效磷、速效钾吸收量分别增加17.97%、15.01%、51.97%、41.37%。综上,深松可改善因长期单一浅耕导致的粮田土壤性质变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降低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给玉米和小麦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玉米季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MT4)和小麦季深松+15 cm等行距播种(WT4)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养分利用,改善耕层养分,提升经济效益,在黄淮海粮田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分别推荐使用,这为新型机械化耕种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王淑兰[3](2020)在《基于长期保护性轮耕的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蓄水培肥增产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作农业在中国的粮食生产、能源和经济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土旱塬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但由于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密集农业活动,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水分保蓄能力下降、土壤养分损失严重。并且该区域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导致区域土地生产力下降,作物产量表现出低而不稳的状态。提高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和土壤养分水平是该区域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提高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和养分水平的有效措施。免耕具有防止水土流失以及节省人力物力的优点,但长期实施免耕容易发生土壤紧实、耕层上移和养分层化等问题。深松和翻耕能够加深耕层、降低土壤硬度、改善土壤孔隙结构和含水量,但长期使用翻耕使得土壤表面裸露,不利于土壤水分的保蓄,而且过多的扰动土壤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了抗风蚀能力。连年的使用深松增加了生产成本,却没有达到增产的目标。因此,如何通建立合理的耕作措施以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耕地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土壤轮耕通过将不同的耕作方式轮换使用,能扬长避短,有效克服单一耕作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可设想为解决单一耕作措施弊病的有效方法。但黄土旱塬的轮耕实践是缺乏的,多年轮耕的土壤水分保蓄效应、养分提升效应和产量效应是未知的。鉴于此,为探究多年轮耕的土壤水分保蓄效应、养分提升效应和产量效应,为旱作农业生产耕作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自2008年起,在合阳县甘井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试验站建立了保护系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期12年),以春玉米连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9种耕作模式,分别为:连续免耕处理(NT)、连续深松处理(ST)、连续翻耕处理(PT)、以及由免耕、深松和翻耕组合的两年轮换模式,免耕-深松轮耕(NS)、深松-翻耕轮耕(SP)、翻耕-免耕轮耕(PN),以及三年轮换模式,免耕-免耕-深松轮耕(NNS)、免耕-翻耕-深松轮耕(NPS)和翻耕-翻耕-深松轮耕模式(PPS),测定并分析土壤水分动态、土壤结构特性、养分累积、多年耕作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产量、水肥利用及经济收益,旨在为半干旱区域旱作农田耕地生产力提升、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轮耕模式的实施能显着增加休闲期降雨的入渗,较PT增加休闲期土壤水分的补给,进而提高土壤墒情,缓解春旱。从2008年收获到2019年播前,共计11个休闲期中,土壤水分补给量平均值表现为:NPS>NT>SP>PN>ST>PT>NS>NNS>PPS。NS轮耕模式在干旱年休闲末期土壤含水量最高,较PT显着(P<0.05)增加9.0%;在平水年份以PPS轮耕模式最好,较PT显着(P<0.05)增加5.2%;而丰水年份则以NNS土壤墒情较好,较PT显着(P<0.05)增加5.2%。降水年型和耕作对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均有显着影响。在干旱年份,NNS和NS轮耕模式较PT显着(P<0.05)增加抽雄期土壤蓄水量14.5%和13.9%,NPS轮耕模式在灌浆期土壤蓄水量较PT显着(P<0.05)增加4.4%。在平水年,NNS和NPS轮耕模式较PT显着(P<0.05)增加抽雄期土壤蓄水量7.3%和4.9%,NNS、NPS、NS和ST灌浆期土壤蓄水量较PT显着(P<0.05)增加8.1~11.9%。可缓解由于降雨不足而引起的水分胁迫,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以保证产量的形成。在丰水年,NT处理抽雄和灌浆期土壤蓄水量分别较PT显着(P<0.05)增加6.5%和4.6%。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干旱年以NNS、NPS和PPS三种轮耕处理0~2m土壤蓄水量最高,平水年以NNS和NPS两种轮耕处理0~2m土壤蓄水量最高。丰水年以NNS轮耕处理0~2m土壤蓄水量最高。在经过12个生产年度后,各轮耕模式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发生在200~400 cm,且以ST处理土壤水分消耗最为严重,水分亏缺度最大。2)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水分亏缺度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趋势。在0~60 cm土层,各轮耕模式间平均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差异不大。NPS、PPS、PN和ST处理田间持水量较PT增加0.8~3.5%(P>0.05);NPS、PPS、PN和NT处理土壤水分亏缺度较PT依次显着(P<0.05)增加6.6%、5.7%、7.8%和5.3%,但SP轮耕模式显着降低10.0%。在9种轮耕模式中,以NNS轮耕模式力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最高,较其它处理增加2.7~11.5%和3.8~21.1%;NT具有最高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最低的团聚体破坏率。3)经过多年试验之后,各轮耕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较试验前增加,以ST模式最为明显,较其它处理分别显着(P<0.05)增加6.2~21.7%和12.8~21.3%。但土壤全氮含量和储量以PN轮耕处理增加最明显,较其它处理显着(P<0.05)增加3.4~19.6%和2.6~14.9%。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以NPS轮耕模式最高;全钾含量以NT处理最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以SP轮耕模式最高。轮耕模式显着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且以NPS轮耕模式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NPS轮耕模式OUT数量较其它处理增加1.0~9.1%,Chao1指数增加4.9~27.8%,Shannon指数增加0.6~3.1%。本研究进一步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决定土壤细菌结构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为全氮、全钾和有机碳,全磷对土壤细菌结构组成的影响程度最小。而且,寡营养型的物种,例如芽单胞菌门与土壤养分呈负相关关系。富营养型的物种,如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则是与土壤养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还田,使得土壤出现差异化的性质,最终驱动产生了差异的物种。4)降水年性对产量的影响显着高于耕作,在干旱年以ST处理增产效应最好,较其它处理增加1.8~13.4%;在平水年,ST、NPS和NS轮耕模产量较NNS、PPS、SP、PN、NT和PT产量依次增加3.1~18.9%、2.5~18.3%和2.5~18.3%;而在丰水年则是NPS轮耕模式产量最高,较其它处理增加2.4~15.2%。从12年平均来看,NPS轮耕模式产量、经济收益、降水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偏生产力最高;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较其它处理增加2.3~15.3%;经济收益较其它处理增加2.6~25.7%;氮、磷肥偏生产力依次较其它处理增加3.0~16.2%和2.4~15.4%。水分利用效率以ST处理最高,较其它处理增加0.4~11.4%。综上所述,以免耕为基础的保护性轮耕模式改善了耕层土壤结构,维持了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提升了土壤水分保蓄和供应能力,促进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有效吸收,提升了产量、经济收益和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碳足迹。不同降水年型下的优势轮耕处理不同,但总体上以NPS轮耕处理提升效果最好。因此,NPS轮耕模式可推荐为黄土旱塬和类似半干旱区域农田应用的轮耕模式。

赵义平[4](2018)在《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作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度以及田间管理制度等。耕作模式则具体体现了耕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紧密相关。一种耕作模式是否合理,必须适应该地区农艺要求,并随农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而不断完善与提高[3]。吉林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吉林省重点黑土地保护区,包括长春地区、四平地区、吉林地区和辽源地区。吉林省黑土总面积大约为110万hm2,占全国黑土总面积的1/5,其中耕地面积就有83.2万hm2。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四名。但在我省粮食持续高产的背后,却要面临着黑土层里的有机质含量由历史上的4%—8%下降至2%—3%的现状。上百年的垦殖作业,特别是近60年的铧式犁耕翻作业和灭茬旋耕机旋耕作业,造成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水土流失严重等、沙尘暴频繁、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危害。2007年起吉林省加大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推广,历经10年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已达到1011万亩,约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6。然而,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明确技术内容与模式,探索未来推进形式和发展路径。本文以四平地区梨树县和榆树市弓棚镇为研究基地,对比分析了翻耕法、旋耕法、松耕法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耕作方法的土壤理化指标、机具配套及作业效益等指标,确定了适于吉林省雨养农业特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根据吉林省中部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技术、装备、管理、资金、土地、人员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对策手段和实际有效的推广措施,为加快适于吉林省中部旱区雨养农业生态区域特征的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张玉娇[5](2018)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旱塬是我国典型雨养旱作农业区,水分不足是限制其植被恢复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地区盛行的“冬小麦→春玉米”一年一熟轮作制与翻耕和耙耱结合的农田耕作法,促使土壤的熟化作用增强,土壤蒸发量增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作物休闲期秸秆覆盖免耕和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减少耕层土壤扰动量,增加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自然降水多蓄少耗,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能减轻水土流失威胁,维护和改善耕地质量,是黄土旱塬旱作农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增产节本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长期单一保护性耕作方式亦会导致土壤紧实,病虫草害难以控制,农田低产等不良影响。土壤轮耕通过合理配置土壤耕作技术措施,将翻、旋、免等土壤耕作措施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置,对于减少长期单一耕作缺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大田试验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对黄土旱塬旱作农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培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不足。WinEPIC模型能够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和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分析和评价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模式下旱作农田的增产增收效应、土壤蓄水保墒和培肥效应,本研究在陕西省合阳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设置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平衡施肥(BF)、低肥(LF)、常规施肥(CF)三种主处理,免耕(NT)、深松(ST)、翻耕(CT)、免耕/深松轮耕(NS)、深松/翻耕轮耕(SC)、翻耕/免耕轮耕(CN)、免耕/免耕/深松轮耕(NNS)、免耕/翻耕/深松轮耕(NCS)、翻耕/翻耕/深松轮耕(CCS)9种耕作副处理。本文结合长期定位试验(2007-2017年)与长期模拟试验(1980-2016年),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连耕、轮耕模式和施肥水平下麦玉轮作田产量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培肥规律。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2007-2017年试验研究期间,不同施肥条件下以低肥处理(LF)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达420.4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低肥处理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平衡施肥(BF)和常规施肥(CF)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和WUE。平衡施肥在减少氮磷肥的条件下,增施适量钾肥,有效地保证作物稳产增产,保证其经济收益;其小麦和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为5077 kg ha-1和7057 kg ha-1,年平均经济收益为5611元ha-1。在秸秆还田的前提下,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的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均有所改善。其中以平衡施肥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较高;其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模式。在黄土旱塬长期麦玉轮作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a-1,P2O5:120 kg ha-1,K2O:90 kg ha-1。2.不同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本试验研究期间,不同连耕条件下以免耕(NT)处理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达397.7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免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CT)和深松(ST)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和WUE。但由于深松和翻耕处理的高投入及翻耕处理产量的不稳定性,免耕处理的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5543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深松有效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保护性连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但长期免耕条件导致农田土壤表层养分富集,土壤深层养分较低,而翻耕则土壤表层养分较低;深松能有效改善免耕的土壤养分富集和翻耕表层养分较低的现象,促使土壤养分分布均匀。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深松能有效蓄存土壤水分,提高作物产量,有效培肥土壤,是黄土旱塬地区较优的保护性连耕模式。3.两年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麦玉轮作田休闲期,不同轮耕条件下以翻耕/免耕轮耕(CN)土壤蓄水效果较好,休闲期平均蓄水量为385.8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育期,免耕/深松(NS)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翻耕/免耕轮耕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较高,其轮作产量和WUE也高于其他处理。且翻耕/免耕轮耕投入较低,产量稳定,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免耕/深松和深松/翻耕(SC)轮耕有效降低土壤表层容重(0-20 cm),而翻耕/免耕轮耕有效降低土壤深层容重(20-60 cm),提高土壤孔隙度;在表层土壤0-10 cm,免耕/深松轮耕显着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而在10-40 cm土层则以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改善土壤结构效果较好。不同轮耕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深松/翻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分别为9.7 kg m-3和1.1 kg m-3;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翻耕/免耕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黄土旱塬适宜的两年轮耕模式。4.三年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三年轮耕条件下,以免耕/免耕/深松(NNS)轮耕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休闲期平均蓄水量为402.9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翻耕/深松(CCS)轮耕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其中小麦以NCS和CCS轮耕产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5169 kg ha-1和5168 kg ha-1,WUE以NNS较高,平均值分别为15.9 kg ha-1 mm-1。玉米产量以CCS轮耕较高,为7768 kg ha-1,WUE以NCS轮耕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1.5 kg ha-1 mm-1。但由于免耕/翻耕/深松轮耕的低投入和产量稳定性,其经济收益较高,平均值为6245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免耕/翻耕/深松轮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团聚体含量。不同轮耕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免耕/翻耕/深松和翻耕/翻耕/深松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其中NCS轮耕处理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NCS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该地区较优的三年轮耕模式。5.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比较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期间(2007-2017年),不同耕作模式下以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平均土壤蓄水量为393.7 mm。在春玉米→冬小麦生产进程中,翻耕/免耕(CN)轮耕的土壤水分较优,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而翻耕/免耕(CN)和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则在提高作物生育期耗水量的前提下,提高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冬小麦产量和WUE以翻耕/免耕(CN)轮耕较高,分别为5221kg ha-1和15.5 kg ha-1 mm-1。而春玉米产量和WUE则以免耕/翻耕/深松(NCS)轮耕较高,分别为7597 kg ha-1和21.5 kg ha-1 mm-1。但由于免耕/翻耕/深松轮耕的高投入,而翻耕/免耕轮耕经济投入较低,其经济收益也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CN轮耕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而土壤团聚体含量则以NCS轮耕处理较高。不同耕作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免耕/翻耕/深松和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CN轮耕处理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翻耕/免耕轮耕处理产量、土壤蓄水和土壤培肥综合效应较好,是该地区较优的耕作模式。6.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期间(2007-2017年),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以低肥免耕(LNT)条件下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其平均土壤蓄水量为403.2 mm。而不同施肥及耕作处理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则无显着差异,但以常规施肥翻耕处理(CCT)耗水量较高。冬小麦产量和WUE以常规施肥翻耕/免耕(CCN)处理较高,分别为5440 kg ha-1和15.2 kg ha-1 mm-1。而春玉米产量和WUE则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BCN)处理较高,分别为7433 kg ha-1和21.1 kg ha-1 mm-1。由于平衡施肥和翻耕/免耕的高产稳产性,其经济收益也较高,平均值为6254元ha-1。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平衡施肥翻耕/免耕有效提高土壤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其土壤全效养分(N、P、K)和速效养分剖面分布较为合理,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及轮耕模式。7.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与土壤培肥效应长期模拟在1980-2016年试验研究期间,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以低肥免耕条件下休闲期蓄水效果较好,能有效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多土壤水分,其平均土壤有效含水量为290.1mm。而不同施肥及耕作处理作物生育期耗水量以常规施肥翻耕耗水量较高,平均值为397.8 mm。试验期间,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以常规施肥翻耕/免耕轮耕较高,分别为5.65 t ha-1、14.59 kg ha-1 mm-1和6878元ha-1。不同施肥及保护性轮耕均在一定程度上培肥农田土壤。在整个试验进程中,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轮耕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值为8.47 kg m-3。经过长期试验,麦玉轮作田0-300 cm土壤有效含水量逐渐减少,以CCT处理土壤水分水分消耗速度较快,平均每个作物轮作季减少20.4 mm。本试验中,CCN处理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但其土壤水分消耗量较大,土壤深层水分消耗较多,不利于该地区土壤水分恢复,而平衡施肥既高产,土壤水分消耗水平也接近于低肥,其中以平衡施肥翻耕/免耕轮耕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及轮耕模式。

张丹[6](2017)在《中国粮食作物碳足迹及减排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增产缓慢、成本高、污染大的三重压力,迫切需要实现农业转型。如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从技术、市场和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本研究构建了我国粮食作物碳足迹核算模型并量化了各个主产区的碳足迹,分析了生产技术、社会经济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而筛选了不同主产区协同实现减排和节本的低碳技术。1.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即LCA)的粮食生产碳足迹核算模型,模型包括农田上游环节即投入品(化肥、农药、机械和农膜等)的生产加工环节、农田种植环节(包括耕作、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的碳排放以及农田土壤固碳,并结合我国粮食作物主产区11个省的3240个农户样本,量化了我国主产区三大粮食生产的碳足迹。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是净排放的体系,其中玉米排放量为4052 kg ce/ha(0.48kg ce/kg)(ce:CO2 eqivalent)、小麦5455kg ce/ha(0.75kg ce/kg)、水稻11881kg ce/ha(1.60 kg ce/kg)。2.我国粮食生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有氮肥施用(8%-49%)、秸秆焚烧(0%-70%)、机械耗能(6%-40%)、灌溉耗能(0%-44%)、稻田甲烷(15%-73%),这些驱动因子反映出农田管理粗犷成为现阶段碳排放高的主导因素;粮食生产的碳排放在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种植方式共同造成,例如南方稻田气温高造成的甲烷高排放,以及西北地区高氮肥投入、东北等地区的秸秆焚烧等。3.本研究通过建立不同成本收益方法以及计量模型,分析了种植区域调整和农户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发现目前的发展趋势不能完全促进经济收益(净利润)和环境影响(净排放)的协同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我国种植布局的调整尚未完全实现经济、环境的协同,例如玉米向东北转移有利于经济效益(现金利润和净利润)的增加,碳排放增加较小,向西北转移虽然增加了现金利润,但是净利润降低且碳排放大幅增加;小麦向中部地区的集中是有利于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双季稻区由"水水轮作"转变为"水旱轮作"有利于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但是水稻向东北地区的转移不利于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的老龄化、兼业化、规模化经营对经济、环境的协同发展影响也不一致,例如种植规模的扩大极显着的增加了玉米的碳排放。4.低碳技术是我国实现低碳农业的必经之路,通过建立低碳技术成本核算方法和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rginal Abatement Cost Curves,MACCs),综合评价了我国不同主产区低碳技术的减排效果和减排成本。研究发现:(1)全国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应用低碳技术后的减排总量高达49.62 Tgce,共计增加成本139.40亿元。不同技术的转型成本不同,其中氮肥优化和免耕是节本的减排技术,共计减排5.49 Tgce,节约成本47.62亿元;秸秆还田和间歇灌溉是增本的减排技术,共计减排26.23 Tgce,增加成本417.77亿元。(2)低碳技术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有较大的区域差异,需要利用MACCs的方法筛选区域经济性低碳技术,发现玉米大部分主产区的经济性低碳技术都是氮肥优化技术,但华北平原夏玉米和西北旱区夏玉米是氮肥优化和(少)免耕,而东北地区春玉米是(少)免耕技术;小麦主产区中经济性低碳技术为氮肥优化技术,但双季稻区冬小麦是(少)免耕技术;水稻主产区中经济性低碳技术主要是氮肥优化技术,但东北一季稻区是氮肥优化和间歇灌溉技术。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已有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核算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阐明了构建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核算模型的必要性;量化了我国不同主产区粮食生产碳足迹的构成和区域差异,建立了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收益核算指标体系,分析了导致我国碳排放高的经济因素,筛选了不同主产区的经济性低碳技术,对于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未来应该加强不同环节技术间交互对排放因子的影响研究,以及优化低碳技术,建立健全低碳技术补贴机制,建立粮食作物碳交易市场。

孙东宝[7](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指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李娟[8](2017)在《渭北旱塬玉米田轮耕下土壤质量及生产性能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渭北旱塬属于典型的半旱区,且春玉米是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首先,降雨较少和年际降雨量差异性较大是造成该区域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因素;其次,由于耕作方式的单一和不科学,导致该区域农田土壤板结,紧实度增加,从而造成不适宜作物萌发和生长的土壤环境,阻碍了作物增产增收。为了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环境,实现作物健康生态的生长和区域农业增产增收目标,本研究于2007-2014年在渭北旱塬典型区域合阳县实施了一年一熟春玉米连作制度下,设置3种不同肥力为主处理即平衡施肥、常规施肥和低量施肥;3种耕作方式即免耕、深松和翻耕处理,并将3种耕作方式进行轮换组合,形成6种副处理即深松-免耕(N-S)T、深松-翻耕(S-C)T、翻耕-免耕(C-N)T、免耕-免耕(N-N)T、深松-深松(S-S)T和翻耕-翻耕(C-C)T,其中,以翻耕-翻耕(C-C)T为传统耕作即对照。通过连续7年长期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肥力和耕作措施组合下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稳定性、水分变化情况、化学形状、农艺形状、生理特征、产量构成、收获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为渭北旱区土壤质量提升和改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的施肥配比和合理的耕作措施,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连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对照试验前和传统耕作处理,合理科学的土壤轮耕措施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在040 cm土层,以“免耕-深松”处理下改善土壤容重和提高孔隙度效果最佳,较试验前和传统耕作土壤平均容重降低3.8%和8.6%,土壤孔隙度增加3.3%和7.8%。“免耕-深松”处理下能较好提高040 cm土层土壤稳定性,>0.25 mm土壤机械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比例较传统耕作可分别提高11.4%和5.2%;各轮耕处理均较传统耕作显着降低土壤结构破碎率等指标,其中“免耕-深松”和“深松-深松”处理对降低团聚体分型维数效果明显。2.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连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合理科学的轮换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对降雨的贮存能力。6个休闲期,分别以“免耕-深松”和“免耕-免耕”组合下冬闲初期和末期土壤含水量最佳,整个冬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传统耕作分别增加7.0%和5.5%(P<0.05)。春玉米田冬闲末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以“免耕-深松”处理最佳,其次为“免耕-免耕”,第三为“深松-深松”,三者较传统耕作平均土壤贮水量增加幅度为6.0%8.7%(P<0.05)。在7个种植试验年度,各处理春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以“免耕-深松”处理最佳,其次为“免耕-免耕”,第三为“深松-深松”,与休闲期表现趋势一致,三者较传统耕作平均土壤贮水量增加幅度为5.9%7.7%(P<0.05)3.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的影响在7个种植试验年度春玉米收获后,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以平衡施肥水平最高,其次为常规施肥水平,低量施肥则呈现最差。三种施肥方式下,各处理较传统耕作即连续翻耕有效提高有机碳储量,增加量分别为1.42.8 t/hm2,0.021.67 t/hm2和0.41.5 t/hm2。对于全效养分,平衡施肥下各处理有效提高全氮、全钾和全磷含量分别为:7.1%15.6%,2.1%23.9%和5.9%20.8%。其中,“免耕-深松”和“翻耕-免耕”有利于提高全氮和全磷含量;“深松-翻耕”和“免耕-深松”可促进土壤全钾含量的提升。对于速效养分,平衡施肥下,在060 cm土层,“免耕-深松”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3.8、9.43和105.4 g/kg,且其他处理相对于传统耕作对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都具有积极作用。4.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三种施肥水平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表现趋势一致,均以平衡施肥处理表现最佳,常规施肥水平次之,低肥处理则表现最差。通过7个种植试验年度,平衡施肥水平春玉米在主要生育时期在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平均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传统耕作提高1.7%7.3%和11.6%24.4%(P<0.05)。平衡施肥水平下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在6种耕作方式中以“免耕-深松”处理平均株高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较传统耕作分别增加1.4%8.1%、5.7%25.0%和6.2%20.6%(P<0.05)。春玉米主要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随生育时期推进而增加,各处理平均叶绿素相对含量较传统耕作增加2.1%6.4%;以“免耕-深松”处理增加效果最佳。“免耕-深松”和“深松-翻耕”处理有利于平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提高,较传统耕作“翻耕-翻耕”分别增加6.7%、8.9%,9.9%、15.3%和0.5%、2.6%。5.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综合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三种施肥水平下,春玉米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综合指标和经济效益表现趋势一致,均以平衡施肥处理表现最佳,常规施肥水平次之,低肥处理则表现最差。平衡施肥水平下各处理平均单位面积穗数、平均穗粒数、平均百粒重和平均产量较常规施肥和低肥处理增加4.3%、8.9%,9.0%、16.1%,5.2%、9.4%和19.8%、38.4%(P<0.05)。通过7年玉米种植试验,考察综合肥力水平和耕作处理对产量构成影响的整体效应,平衡施肥水平下,“免耕-深松”组合可有效改善春玉米产量构成,增产效果最佳,其次为“深松-翻耕”和“深松-深松”组合。平衡施肥“免耕-深松”耕作模式下产量、收获指数、WUE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9404.4 kg/hm2、45.1%、22.6 kg/hm2·mm和8122.8元/hm2,其次为“深松-深松”和“深松-翻耕”处理。由此可见,与长期单一的传统耕作相比,合理的耕作措施进行科学的轮换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改善整个土壤环境效应。在不同肥力水平和耕作措施的组合研究中,主要以平衡施肥水平下“免耕-深松”轮耕方式提升土壤质量及生产性能效果最佳,对增强土壤保水功能有积极作用,并且显着改善春玉米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为最终的增产增收提供良好的基础。“免耕-深松”轮耕方式可评价为渭北旱区农业实现增产增收适宜的肥力和耕作组合,其次为平衡施肥水平下“深松-翻耕”和“深松-深松”土壤轮耕方式。

王浩[9](2017)在《渭北旱地春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作农田作物生产对自然降雨依赖性较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是作物生产的主要研究课题。春玉米是渭北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栽培采用一年一熟制,生产存在着长达7个月的休闲期。该时期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30%,是旱区重要的农业水资源。该区春玉米生产土壤耕作以翻耕处理为主,使土壤水分蒸散加剧,不利于降雨的高效利用。不合理施肥也是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影响土壤的可持续生产,降低农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水分效应,于2013-2016年在渭北旱地玉米田进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翻耕(CT)、免耕(NT)、深松(ST)3种耕作栽培模式,和3种耕作与施肥组合栽培模式:翻耕+低肥(LCT)、免耕+高肥(HNT)、深松+平衡施肥(BST),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休闲期蓄水效应以及生育期耗水特性,试验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1)春玉米田休闲初期土壤水分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亏缺状态,且休闲期降雨偏低,对土壤水分亏缺补偿并不明显。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明显,NT、ST较CT增加休闲末期土壤蓄水11.91mm和13.66mm,蓄墒率分别提升38.5%和56.9%。同时秸秆覆盖深松有利于降雨的入渗,并且ST蒸发抑制率高于NT。因此,休闲期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认为秸秆覆盖深松为本区玉米休闲期较为适合的休闲期保护性耕作方式。(2)对土壤水分进行分析发现深松、免耕均能显着提高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土壤蓄水量(p<0.05),与翻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提高27.4mm、15.1mm,并且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降雨利用效率。翻耕+低肥、免耕+高肥,施肥均降低了生育期土壤水分储量,与翻耕、免耕比较,全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降低7.8mm、10.9mm,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储量无明显降低作用。(3)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养分比较分析发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施用化学肥料能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对土壤培肥具有一定的作用。对土壤速效养分进行分析发现,氮肥和钾肥对土壤速效氮、钾的补充比较明显,磷肥却无明显补充作用,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主要受耕作影响较大,且本研究中以深松磷素释放能力更强。同时也发现本研究中三种耕作施肥模式下氮、磷肥偏生产力与农学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有明显降低趋势,并且氮肥施用量高于150kg/hm2,磷肥施用量高于120kg/hm2时肥料偏生产力与农学效率下降最为明显,减少肥料的施用有利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充分利用,但肥料施用量过低不利于农田养分平衡,并且无肥区深松提高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本研究中深淞与平衡施肥组合是6种栽培模式中肥料与土壤养分充分利用,并且基本满足农田养分平衡的栽培模式。(4)深松能有效提高春玉米产量(p<0.05),与翻耕耕作方式进行比较,两年产量分别提高492kg/hm2、489kg/hm2,增产率分别为6.0%和5.4%。深松+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与免耕+高肥组合栽培模式产量无明显差异,较翻耕+低肥组合栽培模式产量分别提高973 kg/hm2、1260kg/hm2,增产10.7%和13.9%。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春玉米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双穗率,减少空杆率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因此HNT与BST均能有效提升玉米籽粒产量,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的提高。对净收益进行分析,HNT净收益最高,BST次之,LCT最低,即与传统栽培模式比较HNT2年较LCT平均增收2064元/公顷,BST由于种植成本的增加并未表现出净收益的增加。综上所述,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栽培模式可改善旱地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减少氮、磷肥投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肥料利用,有利于农田养分平衡,同时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是旱地玉米生产的优势栽培模式,但其净收益无明显提高,有待进一步优化栽培模式达到减肥增收的目的。

万秀云[10](2016)在《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起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的功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作区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

二、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的现状
    2.1 磐石市的发展状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发展状况
        2.1.3 农业生产状况
    2.2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
        2.2.1 农机装备水平和结构不断优化
        2.2.2 农机化作业机械化领域拓宽
        2.2.3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
        2.2.4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需要不断增加
        2.2.5 农机化重点推广项目得到推广
    2.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3.1 农机化水平不高
        2.3.2 农机管理不到位
        2.3.3 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2.3.4 政府投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比较
    3.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
        3.1.1 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流程
        3.1.2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特点
        3.1.3 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的有关机具
        3.1.4 借鉴梨树保护性耕作模式
    3.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
        3.2.1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具体流程
        3.2.2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的优点
    3.3 玉米全程机械化与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
        3.3.1 各阶段农业机械的比较
        3.3.2 收获比较
        3.3.3 效益比较
    3.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广的效益分析
        3.4.1 社会效益
        3.4.2 生态效益
        3.4.3 经济效益
        3.4.4 增收节支效益分析
    3.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示范成果
    3.6 磐石市推行玉米全程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和优势
    3.7 本章小结
4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土壤条件
        4.1.2 玉米品种
        4.1.3 种植规模
    4.2 社会经济因素
        4.2.1 农机化政策
        4.2.2 资金投入
        4.2.3 农机文化
    4.3 装备技术因素
        4.3.1 土地经营体制
        4.3.2 机械设备基础
    4.4 本章小结
5 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5.1 增强科学主观能动性,改善不利自然因素
        5.1.1 科学管理,改良土壤条件
        5.1.2 精心培育优良品种,促进玉米种子换代增产
        5.1.3 多措并举,优化组合种植规模
    5.2 科学统筹,改善社会经济因素
        5.2.1 加强农机化扶持政策,推进玉米农机化模式
        5.2.2 减少政府资金负担,鼓励农民入社
        5.2.3 注重农机文化,培养农机人才
    5.3 规范土地经营,改善装备技术
        5.3.1 规范土地经营体制,促进生产要素配置
        5.3.2 加大政策扶持,改善机械设备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粮田作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种方式研究现状
        1.2.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玉米和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地点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2.1.2 供试肥料及其养分含量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2.2.1 不同耕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2 不同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夏玉米季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方法
        2.3.2 冬小麦季样品采集、测定项目及方法
        2.3.3 肥料偏生产力计算
        2.3.4 经济效益分析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1.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1.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3.1.4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1.5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肥料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1.6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夏玉米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7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下的后茬冬小麦产量效应研究
    3.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2.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3.2.4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5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肥料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2.6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冬小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7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下的后茬夏玉米产量效应研究
4 讨论
    4.1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的影响
    4.2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作物产量、肥料偏生产力、经济效益的影响
    4.3 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长期保护性轮耕的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蓄水培肥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发展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1.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2.5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耕作处理及田间管理
    2.4 研究内容
        2.4.1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2.4.2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结构改良的影响
        2.4.3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4.4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碳足迹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2.5 技术路线
    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1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2.6.1.1 土壤水分测定
        2.6.1.2 生育期耗水量计算(ET)
        2.6.1.3 土壤水分补给量和补给系数
        2.6.1.4 降水年型的划分
        2.6.1.5 土壤团聚体样品采集与测定
        2.6.1.6 土壤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及土壤水分亏缺度测定
        2.6.2 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测定
        2.6.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6.2.2 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测定
        2.6.2.3 土壤细菌多样性测定
        2.6.3 产量测定
        2.6.3.1 产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指数计算
        2.6.3.2 降水年型的划分
        2.6.3.3 水分、降水利用效率、肥料氮偏生产力和肥料磷偏生产力计算
        2.6.4 农业碳足迹的计算
        2.6.5 经济收益的计算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休闲期土壤水分特征
        3.1.1 休闲期降雨对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
        3.1.2 休闲末期土壤水分恢复剖面特征
    3.2 不同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水分特征
        3.2.1 不同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3.2.1.1 三年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特
        3.2.1.2 两年轮耕模式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3.2.2 不同轮耕模式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2.2.1 三年轮耕模式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2.2.2 两年轮耕模式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
    3.3 生育期耗水特征
    3.4 土壤水分平衡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结构改良的影响
    4.1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1 三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2 两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2.1 三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2.2 两年轮耕模式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4.3 不同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4.3.1 三年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4.3.2 两年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4.4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4.1 三年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4.2 两年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5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5.1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4.5.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6 讨论
        4.6.1 长期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影响
        4.6.2 长期轮耕模式对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水分亏缺度的影响
        4.6.3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长期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田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1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变化
    5.2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和储量变化
    5.3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
    5.4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
    5.5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
    5.6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5.7 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变化
        5.7.1 土壤细菌 α 多样性
        5.7.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5.7.3 土壤化学特性和细菌群落之间的相关关系
    5.8 讨论
        5.8.1 长期轮耕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8.2 耕作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5.8.3 耕作对土壤磷和钾含量的影响
        5.8.4 长期轮耕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5.9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碳足迹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6.1 长期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1.1 三年轮耕模式下春玉米产量效应
        6.1.2 两年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2 不同降水年型下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2.1 不同降水年型下三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2.2 不同降水年型下两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3 不同轮耕周期下轮耕模式的产量效应
        6.3.1 不同轮耕周期下三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3.2 不同轮耕周期下两年轮耕模式春玉米产量效应
    6.4 不同轮耕模式下春玉米产量稳定性
    6.5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6 长期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碳足迹的影响
    6.7 长期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经济收益的影响
    6.8 土壤特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6.9 讨论
    6.10 小结
第七章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2.1 吉林省中部地区基本情况
        2.1.1 地理及气候资源
        2.1.2 土壤类型
        2.1.3 水资源
        2.1.4 农用土地资源
        2.1.5 农业基本情况
    2.2 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方法概况
        2.2.1 翻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2 旋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3 松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4 免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2.5 少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2.3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
        2.3.1 传统农作
        2.3.2 常规均匀垄作模式
        2.3.3 宽窄行垄作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调研分析
    3.1 研究地区和分析方法
        3.1.1 四平梨树县基本情况
        3.1.2 榆树市弓棚镇基本情况
        3.1.3 分析方法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3.2.1 土壤硬度
        3.2.2 土壤容重
        3.2.3 土壤持水量
        3.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效益分析
        3.3.1 三种耕作方法使用的机具对照
        3.3.2 效益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耕作模式主要问题与建议
    4.1 传统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4.1.1 形成厚而坚固的犁底层
        4.1.2 水土流失严重
        4.1.3 有机质变少,土壤肥力下降
        4.1.4 生产成本高
    4.2 保护性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2.1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度不高,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4.2.2 缺乏保护性耕作区域性规划
        4.2.3 配套农机具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2.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影响
        1.2.3 EPIC模型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施肥处理
        2.2.2 耕作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2.2.4 试验材料
        2.2.5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施肥条件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2 长期保护性连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3 两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4 三年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5 不同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影响
        2.3.6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作物产量、土壤蓄水及培肥效应的长期模拟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黄土旱塬农田数据收集与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3.1 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农田观测数据收集
        3.1.1 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质数据收集
        3.1.2 麦玉轮作田土壤化学性质数据收集
        3.1.3 麦玉轮作田土壤水分数据收集
        3.1.4 麦玉轮作田作物数据收集
    3.2 黄土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3.2.1 EPIC模型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3.2.2 EPIC模型土壤数据库组建
        3.2.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3.2.4 土壤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3.2.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3.3 EPIC模型在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的应用验证
第四章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蓄水增产及土壤培肥效应
    4.1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期土壤蓄水效应
        4.2.2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4.2.3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4.2.4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4.2.5 不同施肥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4.3 小结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及培肥效应
    5.1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5.2.2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效应
        5.2.3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5.2.4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5.2.5 长期保护性连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5.3 小结
第六章 两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6.1 试验设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6.2.2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6.2.3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6.2.4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6.2.5 两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6.3 小结
第七章 三年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7.1 试验设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7.2.2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7.2.3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7.2.4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7.2.5 三年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比较
    8.1 试验设计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8.2.2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作物生育期水分效应
        8.2.3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8.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结构改良效应
        8.2.5 不同耕作处理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8.3 小结
第九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效应
    9.1 试验设计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9.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9.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9.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团聚体变化
        9.2.5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培肥效应
    9.3 小结
第十章 不同施肥及轮耕模式麦玉轮作田增产蓄水和土壤培肥长期模拟效应
    10.1 试验设计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休闲蓄水效应
        10.2.2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作物耗水量
        10.2.3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效应
        10.2.4 不同施肥及轮耕条件下麦玉轮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讨论与结论
    11.1 讨论
        11.1.1 施肥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2 连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3 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4 施肥及轮耕对麦玉轮作田增产增收、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
        11.1.5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11.2 结论
        11.2.1 不同施肥处理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2 不同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11.2.3 不同施肥及轮耕作模式麦玉轮作田产量、土壤蓄水和培肥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粮食作物碳足迹及减排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碳足迹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
    1.2.2 粮食生产的碳足迹及其构成
    1.2.3 农业减排技术路径
    1.2.4 减排措施经济分析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模型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3 构建粮食生产碳足迹理论模型
2.4 建立碳足迹模型参数库
    2.4.1 化肥施用N_2O排放系数
    2.4.2 有机肥施用N_2O排放系数
    2.4.3 稻田CH_4排放系数
    2.4.4 土壤SOC固定系数
    2.4.5 秸秆焚烧排放系数
    2.4.6 投入品上游生产运输排放系数
2.5 中国粮食生产分区
2.6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粮食作物碳足迹的构成及空间变异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作物分区的方法
    3.2.2 农户调研
    3.2.3 碳足迹核算
3.3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方式空间变异
3.4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碳足迹构成
3.5 不同主产区碳足迹构成差异
    3.5.1 玉米不同主产区的碳足迹变异
    3.5.2 小麦不同主产区的碳足迹变异
    3.5.3 水稻不同主产区的碳足迹变异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经济环境效应协同性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农户调研
    4.2.2 粮食生产经济、环境综合评价
    4.2.3 农户特征对碳足迹和经济效益影响的定量化模型
4.3 结果
    4.3.1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构成及区域差异
    4.3.2 不同主产区粮食生产经济收益与碳排放协同性分析
    4.3.3 主要生产环节对经济效益与碳排放的贡献分析
    4.3.4 区域布局转变对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的影响
    4.3.5 经营主体转变对经济和环境协同发展的贡献
4.4 讨论
    4.4.1 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成本和利润
    4.4.2 如何在不同粮食作物主产区提高环境和经济效益
4.5 小结 第五章 几种低碳技术应用减排潜力及成本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农户低碳技术采用判别标准
    5.2.2 减排成本分析
5.3 结果
    5.3.1 农户低碳技术采用情况
    5.3.2 主产区减排成本构成及差异
    5.3.3 区域低碳技术筛选
    5.3.4 我国三大主粮应用低碳技术减排潜力和成本支出
5.4 讨论
    5.4.1 低碳技术减排成本
    5.4.2 未来我国低碳技术优化潜力不确定性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主要结论
6.1 综合讨论
    6.1.1 我国与国外粮食作物生产的碳足迹构成差异及区域优化建议
    6.1.2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和影响机理
    6.1.3 我国粮食生产低碳技术推广战略
6.2 主要结论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7)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综合讨论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7.4 本论文的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作者简介

(8)渭北旱塬玉米田轮耕下土壤质量及生产性能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发展及研究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环境的影响
        1.4.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4.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4.3 对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影响
    1.5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生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1.5.1 对作物生长特征的影响
        1.5.2 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5.3 对作物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2.5.2 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稳定性测定
        2.5.3 土壤水分测定
        2.5.4 土壤养分测定
        2.5.5 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5.6 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测定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轮耕模式对玉米连作田土壤结构的影响
    3.1 不同轮耕模式对玉米连作田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
        3.1.1 不同轮耕模式对玉米连作田年际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
        3.1.2 不同轮耕模式对玉米连作田土壤平均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3.2 不同轮耕模式对玉米连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3.2.1 不同轮耕模式对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率和大小的影响
        3.2.3 不同轮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特征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轮耕模式对玉米连作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4.1 不同轮耕模式对休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的影响
    4.2 不同轮耕模式对休闲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3 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剖面特征的影响
    4.4 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生育时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肥力水平与轮耕模式组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5.2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3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肥力水平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6.1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6.2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6.3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4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光合特征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不同肥力水平与轮耕模式对作物产量综合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7.1 不同肥力与轮耕模式组合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7.2 平衡施肥水平和轮耕模式对年际产量综合指标的影响
    7.3 不同肥力与土壤轮耕模式组合对平均综合指标的影响
    7.4 不同肥力与土壤轮耕模式组合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7.5 春玉米生育期土壤贮水量与产量的响应
    7.6 春玉米产量与典型指标相关性分析
    7.7 讨论
    7.8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8.1 结论
        8.1.1 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连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8.1.2 不同轮耕模式对春玉米连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8.1.3 不同肥力水平与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8.1.4 不同肥力水平与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农艺性状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8.1.5 不同肥力水平与轮耕模式对春玉米田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综合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渭北旱地春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发展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外发展概况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内发展概况
    1.5 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应研究进展
    1.6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8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
    1.9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10 黄土旱塬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处理
        2.2.1 休闲期耕作处理
        2.2.2 施肥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水分、和产量养分的测定
        2.5.2 计算公式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旱地春玉米田休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试验期间降雨量及降雨分布
    3.2 不同处理下休闲期土壤蓄水量
        3.2.1 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分析
        3.2.2 降雨与耕作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3.2.3 降雨与耕作对土壤水分蒸发量的影响
        3.2.4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分析
        3.2.5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亏缺度与水分亏缺补偿度
        3.2.6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蒸发抑制率与蓄墒率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旱地春玉米田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4.1 不同栽培模式下生育期土壤蓄水量
    4.2 不同处理下生育期不同生育阶段土壤耗水量
    4.3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利用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5.1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5.2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3 不同栽培模式下籽粒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
    5.4 不同栽培模式下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分析
    5.5 不同栽培模式下施肥区作物肥料的利用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6.1 玉米产量影响因子分析
    6.2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6.2.1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籽粒产量
        6.2.2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籽粒产量构成因素
    6.3 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休闲期土壤水分
    7.2 深松与平衡施肥组合与农田土壤水分
    7.3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肥力与作物养分利用
    7.4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磐石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D]. 齐奥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2]粮田作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D]. 李赟虹.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长期保护性轮耕的黄土旱塬春玉米田土壤蓄水培肥增产效应研究[D]. 王淑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D]. 赵义平.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3)
  • [5]黄土旱塬麦玉轮作田长期保护性轮耕与施肥的培肥增产效应试验与模拟[D]. 张玉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6]中国粮食作物碳足迹及减排对策分析[D]. 张丹.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7]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8]渭北旱塬玉米田轮耕下土壤质量及生产性能响应研究[D]. 李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9]渭北旱地春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D]. 王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10]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J]. 万秀云.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4)

标签:;  ;  ;  ;  ;  

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