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阿尔都塞研究概述

英语世界阿尔都塞研究概述

一、英语世界的阿尔都塞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翥[1](2021)在《从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国家机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靖新弘[2](2021)在《传承与互动: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当代启示》文中认为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兴起的背景十分复杂,既有来自英语世界内部的需求和探索,又存在国际力量的介入和推动。通过英语世界内部的学术传承和语言世界之间的学术交流,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完成了自身的学术积累,逐渐走向系统化。在学术传承方面,英语世界内部的研究在话题、文本、方法等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联动性。与此同时,英语世界以高校为中心先后形成了多个具有紧密师承关系的学术团体。在交流与互动方面,英语世界研究者通过着作翻译与编辑、交流访学、话题论战和国际会议四种形式的学术互动增强了英语世界马克思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并逐渐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的领头羊。随着MEGA2及新文献陆续公开问世,英语世界研究者积极调整原有的解读结论,试图更加客观真实地还原马克思的思想面貌。英美学术性的马克思研究为汉语世界开展马克思研究提供了一面"他者之镜"。中国研究者应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起来,在传承与互动中走向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处,并积极主动地将当代中国马克思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向国际学术舞台。

陆凯华[3](2020)在《绝对历史主义学说的“理论重构”与“反向格义”——论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研究的两条路径》文中研究指明葛兰西对"绝对历史主义"一词界定上的模糊性,造成了对其理论研究的极大难度。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的研究大多采取"理论重构"与"反向格义"两种路径。具体而言,学界对历史主义问题的研究,或是依循着葛兰西的其他概念(如世界观概念、文化霸权概念)出发的"理论重构",或是借由与其他思想资源对话后的"反向格义"。对于前者,绝对历史主义的往往是通过葛兰西对政治实践问题的思考反推出对历史主义理论的定向依据,继而产开对其"理论重构";而对于后者,对绝对历史主义的读解反而依赖于当代思想家对阿尔都塞"反历史主义"思潮的吸收与回应,继而达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义上的"反向格义"。在葛兰西未能清晰言明历史主义本身的定义,对历史主义"理论重构"与"反向格义"这两种解读方式,未尝不是可行的研究路径。

王萌[4](2020)在《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的整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的批判意识形态哲学思想进行了整体性分析与理论研究。麦克莱伦的批判意识形态哲学思想受到英国社会文化背景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和西方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在英国文化意识形态背景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麦克莱伦批判的意识形态思想发端于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人本精神的追溯以及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思想的全面研究。循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结合对欧美不同国别理论源流的哲学分析,形成了麦克莱伦独特的批判意识形态思想。在批判意识形态的研究过程中,麦克莱伦首先以科学技术批判为逻辑起点,厘清了科学技术批判的理论困境与理论意义;其次,麦克莱伦把宗教批判作为精神武器,旨在就一致性和历史准确性方面作出论述,在实质性的结论中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的内涵,纠正了世俗的偏见;最后,麦克莱伦以文化批判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目标旨向,力图对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批判,开拓了文化批判意识形态的多维路径,藉此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理想。科学技术批判、宗教批判与文化批判构成了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三大维度,分别从科学理性、宗教关怀与文化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了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丰富内容,凸显了其思想的整体性特征。本论文由七部分构成。绪论概述了麦克莱伦的生平以及他的学术发展历程,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就国内外思想界对于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研究现状作出分析与评述,充分肯定既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与路径。第一章分析了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背景。资本主义时代的危机意识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宗教启蒙与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成为他个人旨趣,促使他开启了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宗教批判与人本精神的探索,厘清了布鲁诺·鲍威尔、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等人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麦克莱伦专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从而奠定了其批判意识形态思想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立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思想立场,批判性地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问题域,在本土英国文化唯物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之上,形成了自己批判意识形态匠心独运的见解与思想。第二章探讨了麦克莱伦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历史透视与整体阐释。麦克莱伦立足于历史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法,论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形态思想,分析了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两条路径:一条推崇人的理性,强调科学方法的认知;另一条是非客观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侧重将其与社会特定的利益相联系。他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批判思想,拓展社会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内涵,反思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目的与旨向。通过分析欧美不同国别与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深化了对德国历史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思想传统与价值旨归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麦克莱伦对批判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和一般特征进行了整体阐释。第三章诠释了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起点是科学技术批判。本章围绕批判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科学技术批判,对其可能性、困境以及主旨和路径的实现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阐释。通过对麦克莱伦科学技术批判意识形态的逻辑分析,厘清了科学技术批判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的逻辑线索,对现当代科学技术决定论的形成缘由与具体批判内容的阐释,最终确立了科学技术批判作为批判意识形态逻辑起点的研究主旨,藉此丰富了意识形态范畴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涵盖的政治经济理论以及劳动实践思想。第四章分析了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精神武器的宗教批判,阐述了宗教批判对于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思想形成的启蒙意义。由于受早期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影响,加上其个人对宗教和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厚兴趣,麦克莱伦在其学术生涯中,将宗教批判与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结合,作为其专业的研究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从而使其批判意识形态理论更具个人特色与风貌。通过对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思想的解读,麦克莱伦对马克思青年时期到成熟时期的宗教批判思想做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从而提出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马克思早期的宗教批判主要是阐释宗教是被异化的人类幻想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批判主要是对作为阶级意识形态和作为反映阶级意识的宗教要素进行的批判,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批判的主旨思想,进一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批判的主要内容。第五章论述了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目标旨向的文化批判。本章分析了麦克莱伦作为英国新左派代表学者,其英国文化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当代批判意识形态研究学科的重要思想来源。通过对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研究的视角分析,提出了避免陷入文化批判意识形态的“泛化”的思想,构想出文化唯物主义的理想模式。通过探索文化批判意识形态的多维路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文化方面的理论空间,体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意识形态独特的思想特质,深入分析了文化的大众传播实践与途径,进而解读了意识形态与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实质,评判了它对资本主义现代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意义与理论影响。第六章分析了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性特征与理论意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麦克莱伦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和学理价值,关注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整体表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历经欧洲、亚洲、美洲等多地的传播和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特征与具体形态。面对如此繁杂和难以捉摸的国家历史背景和各国学者的思想发展,麦克莱伦力图将这一思想变化进行整体性与全面性的考察,就其所涉及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做出总体性说明,从而全面而清晰的呈现了其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意义。麦克莱伦以批判意识形态的思想和眼光,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做了较为全面的历史透视与整体阐述,以应对西方不同源流与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结构化的阐释与修正。结合其批判意识形态的多维视角,建构了作为逻辑起点的科学技术批判,旨在拓宽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论域。以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批判对象,破除技术决定论的思维惯性以确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建构作为思想精神武器的宗教批判,旨在厘清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启蒙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批判的哲学意义,以回应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各种挑战,批判了各种模糊认识与错误判断。麦克莱伦把科学技术批判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逻辑起点,旨在分析以文化唯物主义与文化历史主义的思维路径进行文化批判的意义,丰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展示了欧美大众文化与政治霸权等文化批判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麦克莱伦力图以批判意识形态思想重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内涵、思想特征和实践意义,通过历史透视与整体性方法,论述了作为批判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精神武器、目标旨向的鲜明的哲学特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麦克莱伦的批判意识形态的整体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再现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批判意识形态的具体特征及其含义,阐述了批判意识形态理论概念的外延,注重文化批判、科学技术批判、宗教批判的社会论域,对于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展开对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批判和分析,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徐明玉[5](2020)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深入梳理霍尔从1980年代到2000年间发表的以身份或文化身份为主题或主线的理论文本、相关访谈录和演讲文稿等资料,尝试廓清“文化身份”的理论构成,探究“文化身份”的理论演进,探寻建构、解构和重构“文化身份”的路径,探讨霍尔以何种身份、何种立场、何种方式践行文化身份的批评。首先,本文从现实和理论两种语境出发,描绘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发生与发展的总体框架。一方面,生于牙买加、长在英国的双重文化经历为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霍尔混杂族裔的原生家庭构成,新左派经历、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公开大学的工作经历是促使霍尔思考文化身份问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欧陆哲学为霍尔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养分。霍尔通过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审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对话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接合”理论,呈现了他在分析文化身份问题时超强的“理论化”能力。简言之,复杂的身份经历是霍尔具有高度敏感的身份意识的内部条件,丰富的理论话语是霍尔回应英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外部资源。两者共同作用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力量源泉。接下来,本文深入阐释了“文化身份”理论中的两个关键词“文化”和“身份”。本文从“文化”——“两三个最难界定的英文词汇之一”——入手,结合“身份”,探讨英国文化研究如何确定了研究的边界和“优先考虑”的对象,以及霍尔对这种思考方式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霍尔认为“文化”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其中涉及权力问题。“文化”不仅是审美问题,更是区分人群的标准。霍尔把“文化”从“情感结构”和“日常”的“文化”升级为“意指实践”的“文化”。这样的“文化”不仅将历史和社会实践与人结合起来,更关照到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即身份。霍尔的“身份”和“认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混淆。明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厘清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模糊边界,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本文的重点之一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构成。文化身份的理论廓清是阐释文化身份理论的首要问题,不可回避。但遗憾的是目前很难从国内现有成果中找到全面的参照。本文尝试从明晰文化身份的基本定义和内涵开始,一路探寻文化身份的特征,文化身份的构建路径与文化身份构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动因,辨别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阐发霍尔解构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方法。只有正确把握文化身份的内涵、特征以及构建路径,明晰霍尔构建文化身份理论的关切点,才能为深入探讨霍尔文化身份批判提供方法层面的指导。本文的重点之二是探究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对文化实践具有极强的分析力和阐释力。他在消解阶级身份之后,从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维度出发,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本文剖析了本质主义文化身份观形成的原因,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构建的方式,本质主义文化身份消解并重构的方法,最终明晰了霍尔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本文通过对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中种族、新族性和族裔散居等重要身份意义节点的“情境式”分析,辨别这些关键概念在霍尔进行种族身份和民族身份批判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最终尝试绘制包括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立足点、关切点和归宿在内的文化身份批判的路线图。本文在纵观霍尔文化身份理论之后,再次反思与霍尔及文化身份相关的若干问题。首先,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笔者在梳理霍尔的理论文本、阐释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过程中遇到的多有争议却被暂时搁置的“困惑”。本文在综合考量霍尔和文化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些“困惑”进行回应。接下来,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贡献。霍尔对文化身份的阐释呈现了超越解构、进行建构的理论方法。他在打破身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非常理性的克制和冷静,并没有陷入虚无的身份阐释之中。最后,本文再次思考的问题是霍尔文化身份阐释的理论限度。这包括霍尔在批判立场上从左到右的摇摆,在理论阐释中本质和非本质的矛盾性。本文希望通过再次反思进一步深化对霍尔及其文化身份理论的认知。

庞代江[6](2020)在《朗西埃歧感美学研究》文中认为雅克·朗西埃作为当代法国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对美学的思考日益变得重要,他通过对美学的再问题化,提出一种独特的美学理论。与当代美学所关涉的艺术自律问题不同,朗西埃通过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再发现,试图重新唤起美学在当代的解放作用。朗西埃的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上的美学指的是一种对感性秩序的重新分配,与政治等同;狭义上的美学指的是一种识别艺术的体制。通过对西方艺术史的考察,朗西埃将其划分为形象的伦理体制、艺术的诗学或再现体制和艺术的美学体制。三种体制形成了朗西埃对西方艺术的解释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中,艺术的美学体制所凸显的民主与平等被朗西埃寄予厚望,通过对美感的歧感运作,成为能够对社会发生美学革命的体制。朗西埃通过对共识艺术的批判来建构歧感美学。利奥塔的“崇高美学”和伯瑞奥德的“关系美学”成为朗西埃主要的批判对象,在朗西埃看来,这两种美学都形成了一种美学的伦理转向,这一转向将构筑一种伦理的共识,这将导致对真正的政治的遮蔽。所以,朗西埃的批判最终指向一种歧感共同体的建构。

石江鹏[7](2020)在《从理论实践概念看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文中指出理论实践是阿尔都塞的标志性概念。不同于把理论视为与实践相对的由概念、命题组成的知识体系的传统理解,在阿尔都塞看来,理论在本质上是生产知识的过程,这种生产性、过程性决定了理论本身就是实践的。据此,阿尔都塞对理论做了更细致的区分:作为知识生产活动本身的理论(理论实践)、作为知识体系的理论(“理论”)、作为知识生产方法论的理论(理论),三者统一于人的认识活动中。基于这一理解,阿尔都塞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两个部分,而科学同时就是使它从它的前身——意识形态——中脱胎而出的科学的理论实践。阿尔都塞据此强调,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哲学混淆起来。但事与愿违,哲学在这里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的科学,从而也是科学。这就仍然混淆了科学和哲学。更严重的是,它还具有“理论主义”色彩,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对此,阿尔都塞作了自我批评,并把哲学重新定义为“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通过这一修正,哲学和科学才真正区别开来,并都与政治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哲学本身是实践的、是阶级斗争在理论中的延续,科学则提供关于阶级斗争的知识;同时,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也被颠倒过来,不是科学引发哲学,而是哲学实践促成科学的断裂。表面看来,这一修正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哲学都具有了改造世界的功能,但实际上,理论和实践在这里并没有真正统一起来。这是因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解并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他借鉴的是20世纪法国科学哲学和斯宾诺莎哲学的理性主义认识论,从而把历史科学仅仅当作众多学科门类之一,把历史本身也当作一个科学的对象、一个思维具体来理解。历史被科学化了,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存在论基础上的历史科学有很大的距离。因此,阿尔都塞虽然保卫马克思心切,但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理论主义”,他仍需要解答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现实性、革命性问题。

林劲[8](2020)在《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症候阅读法”是法国哲学家、着名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于1965年提出的一种文本解读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阅读都是有罪的,不存在所谓的无辜的阅读;同时将文本看作是病理性文本,认为文本中存在着诸多表现为“症状”的空白、沉默与无,旨在借助“错位”这一分析工具,从文字的表层结构中读出作者深层无意识结构中的未尽之言,以此达到回归作者原意的目的。这种解读方法为纾解由于苏共二十大引发的信仰危机和企图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理论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而阿尔都塞通过症候阅读法得出的一系列颇具争议性的学术观点也引发了当时学界持续而热烈的讨论,如“认识论断裂”,“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等等。同时“症候阅读法”的影响还延续到了与解释学相关的许多领域,如文学批评、翻译学、戏剧评论等等。针对以往研究的关注点多在于阿尔都塞通过症候阅读法得出的具体学术观点和在不同学科的应用研究的情况,本研究旨在对“症候阅读法”作一哲学史的梳理,将“症候阅读法”作为一个理论加以研究,旨在厘清不同时期症候阅读法的发展状况,同时从侧面考察阿尔都塞的思想发展历程。首先是从现实语境、理论语境和精神语境三个方面展开对“症候阅读法”的历史生成语境的探讨。现实语境主要围绕苏共二十大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法共内部混乱的政治形势两方面进行讨论;而在理论语境中除了学界普遍接受的精神分析学说和结构主义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症候阅读法之间的天然联系也将被纳入讨论范围;精神语境部分则主要探讨阿尔都塞提出症候阅读法的深层心理动机。其次是对症候阅读法的内容和本质进行探讨。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对集中阐述症候阅读法的文本进行细致分析,区分了无辜阅读与有罪阅读、通过栅栏式阅读与症候阅读,并依据从方法-问题式-认识论根基的理路对文本进行解构,力图还原症候阅读法的建构过程。再次是对症候阅读法的发展和影响进行探讨。以时间顺序并结合特定文本梳理出症候阅读法从“症候”到“错位”再到“移情和反移情”的流变,并指出贯穿这一思想进程的是无意识理论,阿尔都塞的所谓结构主义背后那个遭到遮蔽的主体在这一过程慢慢显现出来。而症候阅读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马克思的文本解读方式上的革新和其他学科领域对症候阅读法的借鉴上,本文将以马舍雷的文学批评为例。最后是症候阅读法的启示,本研究认为在研究任何一个理论前首先应该正确理解该理论的建构过程并在研究中加深这一理解,同时应该带着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与阅读,不宜随意肢解文本。

者荣芹[9](2019)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及当代启示》文中指出作为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指出,马克思确立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现代语境,但只是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意识形态理论是不完善的,需要后世不断地完善创新,才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理论本身。此外,他认为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伟大科学的奠定阶段,还需要后世的不断充实。所以,他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论优势和时代背景,从资本主义再生产出发,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首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意识形态是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存在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列宁认为政权稳固的基础是先取得政治领导权,再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葛兰西则认为国家是强权和霸权的结合。阿尔都塞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理论和国家理论的论述,结合了列宁的政治领导权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作为他的代表性理论,“再生产”学说贯穿了始终,也是他的理论核心,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得以维持。从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功能的阐释中,阿尔都塞对不同的国家机器进行了界定,阐释了其理论内涵,表明了对具有再生产剥削功能的国家机器的批判,揭示了这种国家机器的剥削本质。其次,是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的实现场所的阐释,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教会、家庭、学校,指出了它们隐蔽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事实。最后,是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客观的评价,一方面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也发展了国家理论。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建设的意义,即意识形态斗争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我国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阿尔都塞的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为西方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开创了新篇章,直到今天这个理论还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把这个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通过理解阿氏,更好地彰显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价值及理论生命力,同时通过理解理其内涵,熟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本质及功能,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鲁克俭[10](2019)在《西方马克思学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文中研究说明MEGA编辑和出版的马克思新文本(以及已出版文本的更为科学可靠的新版本),是激发西方马克思学问题意识的外部因素。西方马克思学自身的学术积累,是西方马克思学发展演变的真正内在动力。一个多世纪以来萦绕西方马克思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决定论与主体性问题,二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把握问题。

二、英语世界的阿尔都塞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世界的阿尔都塞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2)传承与互动: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英语世界马克思学的学术传承
    1. 英语世界内部马克思学在话题、文本和方法上的学术传承
    2. 英语世界形成的以高校为中心的具有紧密师承关系的学术团体
三、英语世界与其他语言世界之间的学术互动
四、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4)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的整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生平简介
    1.2 学术历程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路径
    小结
第一章 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缘起
    1.1 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研究旨趣
        1.1.1 资本主义时代危机的意识形态根源研究
        1.1.2 宗教启蒙与批判意识形态的个人研究旨趣
    1.2 对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
        1.2.1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与人本精神的影响
        1.2.2 马克思早期着作与历史观传播研究的影响
    1.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研究
        1.3.1 立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基础
        1.3.2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拓展研究
        1.3.3 英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历史透视与整体阐释
    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阐释
        2.1.1 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路径分析
        2.1.2 唯物史观的批判意识形态思想
        2.1.3 社会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内涵拓展
        2.1.4 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目的和旨向
    2.2 欧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形态思想整体性分析
        2.2.1 欧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形态理论
        2.2.2 盎格鲁-撒克逊的经验主义批判意识形态导向
        2.2.3 结构主义的批判意识形态思想路径
        2.2.4 德国历史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思想传统与旨归
    2.3 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阐释
        2.3.1 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核心理念
        2.3.2 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思想传统
        2.3.3 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小结
第三章 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逻辑起点的科学技术批判
    3.1 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科学技术批判
        3.1.1 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思想非难的分析
        3.1.2 “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3.2 “科学技术决定论”的理论困境
    3.3 科学技术批判的理论意义
        3.3.1 科学技术批判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外延
        3.3.2 技术批判维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思想
        3.3.3 交往理论的主旨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实践的意识形态思想
    小结
第四章 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精神武器的宗教批判
    4.1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
        4.1.1 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反映
        4.1.2 作为一种反映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
    4.2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拓展
        4.2.1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关系分析
        4.2.2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主旨
    小结
第五章 作为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目标旨向的文化批判
    5.1 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视角
        5.1.1 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泛化”
        5.1.2 文化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构想
    5.2 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的多维路径
        5.2.1 文化历史主义承继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
        5.2.2 文化唯物主义对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丰富
    5.3 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思想的实践
        5.3.1 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大众传播实践与途径
        5.3.2 意识形态批判与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实质
        5.3.3 资本主义现代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意义
    小结
第六章 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性特征与理论意义
    6.1 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整体性特征
        6.1.1 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整体性认识
        6.1.2 坚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理解
        6.1.3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整体表现
    6.2 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思想的理论意义
        6.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意识形态内涵与特征的整体分析
        6.2.2 整体拓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逻辑
        6.2.3 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体建设的借鉴意义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缘起
    2.1 霍尔的“身份”经历
        2.1.1 混杂族裔与散居文化的身份焦虑
        2.1.2 伦敦的新左派经历与无阶级之感
        2.1.3 媒体政治批判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1.4 撒切尔主义批判与文化霸权的战场
        2.1.5 帕瑞克报告与多元文化的未来
    2.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思想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与意识形态决定论
        2.2.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结构与询唤的主体
        2.2.3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识形态战场与文化霸权
        2.2.4 米歇尔·福柯:话语中的权力与知识
        2.2.5 拉克劳、墨菲:后马克思主义与接合
第3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文化”与“身份”
    3.1 “最难界定”的“文化”
        3.1.1 马克思主义批判和“优先考虑的”“文化”
        3.1.2 早期英国文化研究与威廉斯的“文化”阐释
        3.1.3 霍尔对早期“文化”阐释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3.2 与传统“身份”的决裂
        3.2.1 概念的澄清:身份?认同?
        3.2.2 霍尔“去中心化”的身份观
        3.2.3 霍尔的“身份”与“认同”
第4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理论要点
    4.1 文化身份的定义和内涵
        4.1.1 文化身份体现同一、连续的共有文化
        4.1.2 文化身份包含断裂、非连续的差异点
        4.1.3 文化身份是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
    4.2 文化身份的特征
        4.2.1 文化身份具有集体性特征
        4.2.2 文化身份具有想象性特征
        4.2.3 文化身份具有动态性特征
    4.3 文化身份的构建方式
        4.3.1 文化身份是历史构建的产物
        4.3.2 文化身份是话语构建的产物
        4.3.3 文化身份是差异构建的产物
        4.3.4 文化身份构建中的“差异政治”
    4.4 批判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工具”
        4.4.1 反抗的主体:主体革命和现代主体的死亡
        4.4.2 位置与接合:中断旧身份、重建新规则
        4.4.3 策略性身份:把握与重构文化身份的可能
第5章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的维度和路径
    5.1 本质主义阶级身份的消解
        5.1.1 阶级主体的丧失
        5.1.2 身份政治的兴起
    5.2 本质主义种族身份的批判
        5.2.1 种族主义的种族身份:生物与文化差异
        5.2.2 种族身份构建中的权力、知识、差异
        5.2.3 种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从新族性到族裔散居
    5.3 本质主义民族身份的批判
        5.3.1 民族主义的民族身份:地理边界与同质文化
        5.3.2 民族身份构建中的民族叙事策略
        5.3.3 民族身份的消解与重构:全球化与混杂身份
    5.4 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身份的路径
        5.4.1 文化身份批判的前提
        5.4.2 文化身份批判的立足点
        5.4.3 文化身份批判的关切点
        5.4.4 文化身份批判的归宿
第6章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及其问题的再反思
    6.1 霍尔及文化身份问题的“迷思”:若干困惑的再思考
        6.1.1 霍尔的叙事立场:马克思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
        6.1.2 文化身份的“结局”:后身份?无身份?
        6.1.3 文化身份的“未来”:世界主义?族裔散居?
    6.2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贡献:建构、反对虚无的阐释范式
        6.2.1 建构主义的文化身份阐释
        6.2.2 反对虚无的文化身份阐释
    6.3 霍尔文化身份理论的限度:摇摆、矛盾的文化身份阐释
        6.3.1 霍尔文化身份批判从“左”到“右”的摇摆
        6.3.2 霍尔文化身份阐释中本质与非本质的矛盾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朗西埃歧感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歧感的理论源起
    第一节 朗西埃的思想发展概述
        一、与阿尔都塞的决裂
        二、“普遍教学法”与平等的预设
    第二节 “歧感”理论的生成
        一、感性的分配
        二、何谓“歧感”?
        三、政治与美学的融通
第二章 歧感美学的内核:艺术与政治的联结
    第一节 艺术的三种体制
        一、形象的伦理体制
        二、艺术的诗学或再现体制
        三、艺术的美学体制
    第二节 文学的政治与歧感的运作
        一、“文学”的发生:从再现体制到美学体制
        二、文学的政治:词语的感性分配
        三、文学的歧感:语言的“石化”
第三章 歧感美学的实践:建构一种歧感共同体
    第一节 对美学的伦理转向的批判
        一、对利奥塔崇高美学的批判
        二、对“关系美学”的批判
        三、批判艺术:走向歧感现实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
        一、审美革命与审美距离
        二、建构一种歧感共同体
结语
    一、朗西埃歧感美学的反思
    二、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从理论实践概念看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部分
        (二)国内部分
    第三节 研究方案
第一章 阿尔都塞的创见:理论实践及其过程
    第一节 理论实践是一个文字游戏吗?
    第二节 理论实践的两种类型
        (一)科学的理论实践
        (二)意识形态的理论实践
第二章 阿尔都塞的解读:理论实践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两个马克思”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一)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科学
        (二)作为科学的历史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一)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二)哲学是“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
第三章 阿尔都塞的症候:理论实践与理性主义认识论
    第一节 站在法国科学哲学之上
    第二节 在斯宾诺莎处绕一个弯
    第三节 阿尔都塞的“自我批评”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症候阅读法”的历史生成语境
    (一)现实语境
        1.复杂的国际共运环境
        2.法共内部严峻的政治形势
    (二)理论语境
        1.精神分析与症候
        2.结构主义与症候
        3.马克思主义与症候
    (三)精神语境
        1.出生的原罪:“被分裂”的阿尔都塞
        2.“阅读你的症状”:阿尔都塞的自我救赎
二、“症候阅读法”的内容与实质
    (一)阅读的宗教神话与经验主义认识论
        1.“无辜的阅读”的宗教神话
        2.神话的背后:经验主义认识论
    (二)“症候阅读法”与结构主义认识论
        1.栅栏与症候:双重阅读
        2.症候阅读与问题式
        3.症候阅读与结构主义认识论
三、“症候阅读法”的发展及影响
    (一)症候阅读法的发展
        1.错位与理论产生机制
        2.意义的双向生产
    (二)症候阅读法的影响
        1.开辟了“回到马克思”的新路径
        2.马舍雷与症状文学批评
四、“症候阅读法”的启示
    1.理论建构过程是理解理论的前提
    2.用问题的眼光做批判性的阅读
结语:阿尔都塞的孤独与激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理论困难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3、理论困难
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1、“斯大林模式”在法国的传播
        2、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3、法国的“五月风暴”运动的催化
    (二)思想渊源
        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国家理论
        2、列宁的政治领导权理论
        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三、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内涵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及特征
        1、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国家机器的区分——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3、意识形态的唯物化阐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4、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行的隐蔽性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
        1、本质功能——再生产
        2、对人的自觉驯化功能
        3、社会分工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实践场所
        1、教会
        2、学校
        3、家庭
四、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评价和启示
    (一)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正面意义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局限性
        1、消解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2、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批判的不彻底性
    (三)当代启示
        1、认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剥削本质
        2、政权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紧密相关
        3、坚持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职能
        4、强化多领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西方马克思学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联马克思学的影响
    1. 马克思《博士论文》。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3. 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政论文章。
    4.《德意志意识形态》。
    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二、东西方马克思研究的互动
三、西方世界内部马克思研究的传承与互动
四、萦绕西方马克思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四、英语世界的阿尔都塞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国家机器理论研究[D]. 刘翥. 广西大学, 2021
  • [2]传承与互动:英语世界马克思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当代启示[J]. 李靖新弘.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1(03)
  • [3]绝对历史主义学说的“理论重构”与“反向格义”——论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研究的两条路径[J]. 陆凯华.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02)
  • [4]麦克莱伦批判意识形态的整体思想研究[D]. 王萌. 山西大学, 2020(12)
  • [5]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研究[D]. 徐明玉. 辽宁大学, 2020(01)
  • [6]朗西埃歧感美学研究[D]. 庞代江.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从理论实践概念看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D]. 石江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8]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研究[D]. 林劲.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9]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及当代启示[D]. 者荣芹. 云南大学, 2019(02)
  • [10]西方马克思学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J]. 鲁克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标签:;  ;  ;  ;  ;  

英语世界阿尔都塞研究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