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和田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一、和田玉米品种区试总结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邵晶晶[1](2019)在《江苏省玉米产量差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缩减产量差可以提高单产水平进而提高粮食产量,为探索江苏省玉米产量差及其形成机理,以江苏省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展开了生产调研,选取2013-2017年1023户农户调研数据组成数据集,明确江苏省基础产量、农户产量、高产农户产量和高产纪录产量四个产量水平及其相互之间的三级产量差,并分析得到不同产量水平的主要栽培模式。根据不同产量水平的主要栽培模式构建不同产量群体,田间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120°46’E,33°20’N)进行,以江苏省主栽品种苏玉29号为材料,试验共设4种栽培模式:模式一(密度52500株hm-2,不施肥,不化控)、模式二(密度60000株hm-2,基肥600 kg hm-2 45%复合肥,追肥375 kg hm-2尿素,不化控)、模式三(密度67500株hm-2,基肥750 kg hm-245%复合肥,追肥450 kg hm-2尿素,拔节期化控)、模式四(密度75000株hm-2,基肥900 kg hm-245%复合肥,追肥900kghm-2尿素,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化控一次),研究内容包括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物质的累积与分配、养分的吸收与利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省玉米产量差及其氮肥效率差江苏省玉米产量可分为四个产量层次,即基础产量水平、农户产量水平、高产农户产量水平和高产纪录产量水平。基础产量水平与农户产量水平之间形成产量差1,为2564 kg hm-2,其氮肥平均生产力差为32.71 kg kg-1,氮肥偏生产力差为3.74 kg kg-1。农户产量水平与高产农户产量水平之间形成产量差2,为2346kghm-2,氮肥平均生产力差为13.37 kgkg-1,氮肥偏生产力差为8.90 kgkg-1。高产农户产量水平与高产纪录产量水平之间形成产量差3,为2073 kghm-2。另外,不同产量层次在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及比例等主要的栽培管理措施存在差异。2、重构的产量群体间产量差形成机理及增产途径产量差1形成的原因是农户产量群体相较于基础产量群体提高了氮素最大累积速率,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以及作物生长率显着提高,促进群体生物量累积,穗粒数增加,提高了收获指数,产量增加。缩减产量差1需通过提高养分吸收和增加群体等途径增粒增穗,技术措施为增加密度和增加施肥量等。产量差2形成的原因是高产农户产量群体相较于农户产量群体提高了氮素最大累积速率,氮素快速累积持续期延长,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势和作物生长率提高,促进群体生物量累积,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但是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均显着增加,穗数和粒重增加,产量增加。因此,可通过协调群体、延缓衰老和提高养分吸收等途径增穗稳重来缩减产量差2,技术措施为增加密度和精准施肥等。产量差3形成的原因是高产纪录产量群体相较于高产农户产量群体提高了氮素最大累积速率,群体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提高,增加了氮肥偏生产力,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产量增加。因此,可通过协调群体、减少败育等途径增加穗数和稳定穗粒数来缩减产量差3,即合理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和激素调控等。综上所述,在目前江苏省玉米实际生产中,农户水平与高产农户水平间产量差(产量差2)最具有缩减潜力且最易于缩减,产量差2的缩减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最具有实际意义。对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构建的不同产量群体的研究分析发现,增加密度和精准施肥可以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和养分利用率、增加物质累积,激素调控则能使群体结构更加合理。因此,通过合理增加密度、精准施肥和激素调控等栽培措施的改善,能有效缩减产量差2,达到提高玉米产量水平的目的。

胡超[2](2018)在《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辽宁省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其水稻产量的高低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及稳固本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辽宁省通过审定及种植的水稻品种越来越多,但能够得到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十分有限。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影响辽宁省水稻品种推广扩散的主要因素,对于促进该省的水稻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辽宁省水稻品种的创新扩散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由辽宁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在外观品质方面:其垩白粒率及垩白度总体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在蒸煮食味品质方面:其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有所上升。在营养品质方面:其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在加工品质方面:其精米率、糙米率呈下降趋势,整精米率变化幅度不大。然后,选择了2007-2016年在辽宁省种植年限达8年及以上的17个水稻品种做为分析样本,对其年种植面积和累积种植面积随推广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年种植面积及累积种植面积随推广时间均呈现出多种分布类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与计量回归模型,以17个水稻品种中符合正态分布的16个水稻品种为分析样本,对其扩散过程进行拟合并计算出相应的模型参数值。最后,选择各水稻品种的扩散速度与最大推广面积两个参数分别与产量、抗病性、株高、生育期等品质性状进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特性与模型参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其中生育期对于品种的推广扩散速度影响最大,呈显着的正相关;抗病性、产量与品种的最大推广面积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产量对其的影响最大。

裘浪[3](2018)在《AM真菌和覆膜对西部煤矿区玉米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地下水系均衡,导致土壤养分贫瘠和水分缺乏,植物生存环境状况恶化,这也阻碍了矿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地膜覆盖作为一项有效旱作增产技术,具有明显增温保墒效果,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增产。丛枝菌根(AM)真菌是一类与绝大多数自然植物根系形成互利互惠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其在植物-AM真菌-土壤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因而覆膜与接种AM真菌联合对西北干旱区节水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利用两年(2014和2015年)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以AM真菌或其与解磷细菌(PSB)相互作用及其与覆膜方式和风化煤用量之间的互作为切入点,分别开展玉米生长菌根效应对覆膜方式响应的研究、覆膜与微生物接种对大田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同时在引入具有保水性能的有机物料风化煤基础上,盆栽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响应砂煤混合基质的促生效应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田间试验验证不同风化煤用量水平对塌陷区玉米根系形态和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通过以上四个试验,本研究试图解决我国采煤塌陷区农业生产中作物生长养分缺乏和干旱少雨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温室沙培试验,设置正常水分(75%的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干旱胁迫(35%的土壤最大持水量)2个水分梯度,研究2种覆膜方式(无覆膜和覆薄膜)和4个接种微生物水平(单接AM真菌,单接PSB,联合接种AM+PSB和对照)对玉米生长、地上养分吸收和AM真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干旱胁迫提高了玉米根系侵染能力。两个水分梯度下,单接AM真菌或联合接种AM真菌+PSB处理下的土壤根外菌丝密度、EE-GRSP、SOC含量显着高于单接PSB和CK处理,同时显着降低了土壤全氮、Olsen P与速效钾(除正常水分下接种AM真菌处理外)含量(P<0.05),从而增加了玉米地上部分N、P、K养分累积量。干旱胁迫下,全覆膜下单接AM真菌明显促进了玉米生长,其水分利用效率比CK处理提高了47.2%-52.6%(P<0.05);而正常水分下,全覆膜下联合接种AM真菌+PSB对玉米生长效果要好于单接AM真菌处理,其水分利用效率比CK处理提高了32.3%-36.0%(P<0.05)。2.灌溉和旱作情境下,研究3种覆膜方式(无覆膜、半覆膜和全覆膜)4个接种微生物水平(单接AM真菌,单接PSB,联合接种AM+PSB和对照)对塌陷区大田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灌水方式下,玉米株高、生物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无覆膜-半覆膜-全覆膜方式呈现增加趋势。受大田土着AM真菌和土壤环境的影响,AM真菌接种处理的玉米根系侵染率较低(17.8%-32.2%)。3种覆膜方式平均下,与CK处理相比,单接AM真菌或联合接种AM+PSB显着提高了玉米根系侵染率、土壤根外菌丝密度和GRSP含量,同时显着促进了土壤养分转运(P<0.05);灌溉和旱作下,全覆膜与单接AM真菌联合对玉米生长促进效果最好,其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皆高于全覆膜与单接PSB或联合接种AM真菌+PSB结合,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20.0%-24.9%与19.4%-32.7%(P<0.05)。3.盆栽模拟研究干旱胁迫(35%的土壤最大持水量)下,2个供试土壤基质(砂土和砂煤混合基质)、2种覆膜方式(无覆膜和覆薄膜)和2个接种微生物水平(接种AM真菌和对照)之间互作对玉米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煤混合基质与砂土基质间下接种AM真菌对玉米根系侵染率和土壤根外菌丝密度无明显影响,但砂煤混合基质下接种AM真菌明显提高了土壤T-GRSP和EE-GRSP含量(P<0.05)。砂煤混合基质下联合接种AM真菌和覆薄膜明显提高了玉米生育期的耗水量,但降低了玉米蒸腾系数和植物地上养分吸收对菌根的依赖性,进而提高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从而显着提高了玉米株高和生物量(P<0.05)。此外,与砂土基质相比,砂煤混合基质下接种AM真菌或CK处理显着提高了无覆膜下土壤蔗糖酶、全覆膜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P<0.05)。4.田间试验研究3个风化煤用量(0、1.5和3 kg/m2土地面积)水平下,全覆膜和接种AM真菌对采煤塌陷区玉米作物生长、根系形态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风化煤用量相比,风化煤用量1.5和3 kg/m2水平对玉米根系侵染率、株高、生物量、叶片SPAD值和土壤根外菌丝密度无明显影响,但降低了全覆膜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风化煤用量1.5 kg/m2提高了玉米根系根尖数、根总长与根表面积、但无显着差异,同时显着降低了玉米根体积(P<0.05)。与无风化煤用量相比,风化煤用量1.5和3 kg/m2水平降低了玉米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脲酶含量,而风化煤用量1.5 kg/m2水平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比无风化煤用量处理平均提高了3.7%-5.0%(P<0.05)。同一风化煤用量水平下,覆膜和接种AM真菌二者联合对玉米地上生长、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促进效果最好,这与2014年田间试验结果一致。5.两年温室试验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0.45%,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植物侵染率、生物量、地上N、P累积量及土壤根外菌丝密度和SOC因子信息,第2主成分综合了植物地上K累积量因子信息,其二者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效应的影响较大。4个不同生境组合处理的综合主成分值表现为:联合AM真菌+覆薄膜(0.989)>单接AM真菌(0.655)>覆薄膜(-0.694)>对照(-0.951),表明联合AM真菌和覆薄膜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长效应要高于单接AM真菌或覆薄膜措施。综合来说,全覆膜与接种AM真菌相结合对采煤塌陷区的玉米生长、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改良了作物根际土壤性状,尤其是在干旱条件下。该研究结果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养分贫瘠与水分缺乏的农业生态系统挖掘作物生产潜能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了新途径。

王崇桃[4](2017)在《作物产量层次框架模型与技术选择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作物高产创建投入大、成本高、高产不高效的现状及设定的产量目标难以大面积实现的问题,开展作物有效增产途径与高产创建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作物产量差研究方法,在对作物光温理论产量、高产纪录、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4个产量层次界定、产量提升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操作性强的作物产量层次框架模型。分析明确了不同层次产量目标实现的限制因素与技术需求结构,其中,由大田平均产量提升到区试产量层次(产量层次差Ⅰ),地理生态条件和品种产量遗传潜力不是主要制约因素,技术需求主要来自技术因素、市场与社会经济因素:由区试产量水平提升到区域高产纪录(产量层次差Ⅱ)存在着不同区域和地点生产条件之间较难以转移的差距,解决的途径包括品种、栽培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及设施条件的改善:由高产纪录进一步突破,缩小与当地光温理论产量的差值(产量层次差Ⅲ),从地理生态环境看,存在着在不同区域、地点间生产条件之间难以转移的差距,产量潜力的进一步突破主要靠生理学的突破、生物学挖潜和工程措施来解决。以玉米为例估算了不同层次产量增长的潜力。全国玉米主产省平均光温理论产量为35707.7 kg/hm2,高产纪录、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分别为18353.5、11394.8和5821.9 kg/hm2,依次为光温理论产量的51.4%、31.9%和16.3%。研究认为,作物产量水平目标不同,产量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高产创建对策及技术措施。依据作物产量层次框架模型原理,提出高产创建分小面积产量潜力突破和大面积高产高效实现两个产量目标层次展开的思路。研究结果对各地明确作物增产途径、制定高产创建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悦[5](2015)在《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对外援助呈现出与传统西方援助的诸多差异。为了理解这种差异,基于对一个中国对外农业援助项目的微观层面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本研究将中国援助实践视作中国国内发展经验嵌入援助实践,在异文化的地方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本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借鉴实践理论超越结构和能动性二元对立的分析范式,从纵向和横向两条脉络分析援助中的文化过程:纵向分析引入历史性,研究中国发展经验通过嵌入援助实践,完成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继承的过程;横向分析呈现来自不同文化的能动主体在互动中对经验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援助实践主要包括企业承建、合作经营和知识转移三部分,这三部分既是中国发展经验嵌入援助实践的路径,也是援助实践中能动主体作用下经验被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中国国内政府与市场关系发展经验以政府管理、企业承建的制度安排嵌入援助项目,实践中通过政府与企业利益耦合、政府对企业的正式与非正式管控机制得以再生产。企业策略在遭遇地方性文化后被迫妥协,以继续维持项目运作。在中非关系传统与中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经验嵌入下,援助项目采用中国与受援国“合作经营”运作形式,在遭遇了受援国的政府投入不足与合作机构缺位的现实后,中国专家转而通过非正式的互惠关系与地方形成一种松散合作关系。知识层面,援助实践是中国农业知识“跨时空分享”机制。中国农业知识在援助中的嵌入首先表现为项目对受援国地方的“发展”问题进行技术性建构,通过符号化机制和专家队伍完成再生产过程。中国农业知识进入地方的过程是中国专家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过程和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过程。在遭遇地方知识和客观环境后,中国专家根据地方需求与现实不断调整现有知识,来自中国的农业知识被地方选择性吸纳与改造。中国援助与西方传统援助的差异主要源自发展知识建构路径的不同,西方是理论性建构,中国是经验性建构。经验建构路径使得中国国内发展经验嵌入到援助项目中,以援助实践为载体在受援国地方得以再生产。中国与受援国的能动主体根据自身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在实践互动中共同形塑着中国发展经验的再生产和地方化过程。中国发展经验在进入受援国地方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原有的完整文化形态,中国发展经验不断接受地方文化和知识的修改,最终以改造后的变体形态存在于受援国地方。

黄勇[6](2014)在《北海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北海市甘蔗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相当大的比重,甘蔗收入是北海市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北海市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当前北海市甘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北海市甘蔗生产发展提出几点对策。论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北海市拥有良好的甘蔗生产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适宜的气温、足够的日照时数、充沛的降雨量、丰富的耕地资源、便利的交通、极佳的地理位置以及生产能力较强的制糖企业等优势,非常适合甘蔗生产且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2、甘蔗作为北海市地区第一大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重大。3、北海市甘蔗生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糖价降低,成本增高,影响蔗农种蔗的积极性;科技推广不够普及,科技应用水平低;甘蔗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不高;品种单一,可替代的良种缺乏;蔗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土壤肥力不高;自然灾害频繁,病虫害严重;管理体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合理。4、北海市甘蔗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完善良种体系,促进甘蔗生产良性发展;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甘蔗种植规模化、机械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甘蔗综合生产能力;推行甘蔗生态化种植,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利益。

林飞燕[7](2013)在《中国农田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秸秆还田措施模拟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当前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着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和国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迫切需要寻找减缓大气温室气体增加的技术措施。农田土壤固碳措施是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固碳减排途径之一,其中秸秆还田等措施具有十分可观的固碳潜力。许多研究表明,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增加土壤碳储量,从而有利于减缓大气CO2浓度的上升趋势。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是近年来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科学评价中国进行秸秆还田的土壤固碳潜力及可行性,对于我国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的国家环境外交和制定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中国陆地碳汇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主要研究思路是基于环境政策综合气候模型(EPIC),采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千烟洲生态试验站(简称千烟洲站)、鹰潭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简称鹰潭站)、禹城农业综合试验站(简称禹城站)农田监测场长期观测实验数据,验证和优化了EPIC模型部分参数,使得改进后的EPIC模型能更精确地模拟中国南方地区水稻和华北地区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碳储量的变化。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将全国尺度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产量数据、耕作数据、DEM数据等数据统一处理为空间分辨率10公里的格式,之后利用EPIC模型逐一像元进行模拟,从而得出不同秸秆还田情景下中国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碳储量。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利用1990-2010年江西省气象资料以及土壤清查资料,模拟分析了四种秸秆还田(CR)比例情景下2010-2030年江西省水稻田土壤的固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CR0%)和秸秆还田25%(CR25%)两种处理下耕作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下降—21.3%和—6.5%,秸秆还田50%(CR50%)和100%(CR100%)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5.4%和11.9%;相对CR0%情景而言,CR25%、CR50%、 CR100%情景下江西省水稻田土壤总固碳潜力分别为6.43、14.92和25.26TgC(1Tg=106t),相对于无秸秆还田土壤碳储量分别增加4.5%、10.5%、18%。表明秸秆还田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增加水稻田土壤碳储量,但是如果秸秆还田比率比较低的话,也难以弥补由于耕作措施导致的水稻田土壤碳储量的损失。(2)秸秆还田设置的情景1,将中国农田的秸秆还田率作为一个统一值进行模拟,得到秸秆还田30%(CR30%)、秸秆还田100%(CR100%)情景下的碳储量变化量分别是3.14TgC、13.8TgC。可以看出CR30%、CR100%情景分别比未实施秸秆还田碳储量的措施提高19.8%、255.2%。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投入,同时导致土壤不稳定碳收入增加、流失减少、意味着土壤汇集碳增加,随着秸秆还田的大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线性上升。(3)秸秆还田设置的情景2,根据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大区域实际的秸秆还田率进行模拟,从而得到秸秆还田情景下中国农田土壤耕作层实际的碳储量的变化量为1.54TgC。假设2010年各个区域的实际焚烧秸秆的部分全部还田,用同样的方法得出2010年焚烧部分的秸秆还田影响下中国农田耕作层土壤碳储量的变化量为1.60TgC。(4)秸秆还田设置的情景3,假设2010年各个大区焚烧的秸秆全部加入到农田土壤中,即基线情景秸秆还田30%+秸秆焚烧19%。模拟的结果表明2010年49%秸秆还田(30%还田+19%焚烧)比例下中国农田耕作层土壤碳储量的变化量为6.54TgC,此结果与分区模拟的秸秆焚烧和秸秆还田影响下的碳储量的变化量的总和3.14TgC相比,两者的差值为3.4TgC,说明分区模拟和整体模拟之间还存在误差。(5)相对于秸秆移除,2010年我国如果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推广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的变化量13.75TgC·yr-1,其减排效益可以抵消我国2010年化石燃料碳排放的1.83%。(6)本研究建议:通过合理的调控措施,采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是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应该减少秸秆焚烧,合理利用秸秆资源。

苏晓丹[8](2013)在《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区域试验及田间光合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农星1号、2号、3号、5号和7号为参试品系。在福州宦溪和安溪祥华两处区试点,采用规范鉴定方法系统观测分析各参试品系的植物学和经济学性状等表现,重点开展品系的田间光合特征研究,并通过灰色综合评判法各鉴定各性状的综合表现。为农星系列品系提供一定种质资源数据,也对武夷山优异茶树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各参试品系的农艺性状特征农星1号特征:灌木型,树姿为半开张;晚生种,芽色紫绿,发芽密度中,一芽三叶长在4.5-5.2cm,百芽重在48.5-52.4g间;小叶种,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微隆起,叶质中,叶缘微波,叶身内折;水浸出率为45.17%,茶多酚为12.95%,氨基酸为3.14%,咖啡碱为4.03%,总糖为3.81%;1号的产量高于黄旦,为257.00kg/亩,增产率为0.11%;适制乌龙茶,其香气纯正持久,滋味鲜醇顺滑;抗藻斑病能力较弱;农星2号特征:小乔木型,树姿为直立;中生种,芽色黄绿,发芽密度中,一芽三叶长在5.0-6.3cm,百芽重在61.1-72.6g;小叶种,近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叶质中,叶缘平、叶身稍背卷,其植物学特征明显,百芽重最重,叶片肥厚;水浸出率为45.65%,茶多酚为13.17%,氨基酸为4.20%,咖啡碱为4.35%,总糖为3.45%;2号的产量最高,为293.48kg/亩,增产率为0.27%;适制乌龙茶,香气清香纯和,滋味浓醇偏涩;抗寒性较强,但抗云纹叶枯病和抗藻斑病能力弱;农星3号特征:灌木型,树姿为开张;晚生种,芽色绿,发芽密度稀,一芽三叶长在4.4-5.5cm,百芽重在52.5-62.9g;中叶种,近圆形,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质硬,叶缘平、叶身平;水浸出率为43.45%,茶多酚为12.5l%,氨基酸为3.67%,咖啡碱为4.16%,总糖为3.54%;3号的略低于黄旦,为211.79kg/亩,减产率为0.08%;适制乌龙茶,其香气纯和较持久,滋味醇和稍涩;抗寒性和抗云纹叶枯病的能力强,但抗藻斑病的能力弱;农星5号特征:小乔木型,树姿为直立;中生种,芽色黄绿,发芽密度稀,一芽三叶长在4.4-5.1cm,百芽重在34.1-51.4g;小叶种,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起或平,叶质中,叶缘波、叶身内折;水浸出率为42.33%,茶多酚为11.15%,氨基酸为3.75%,咖啡碱为4.16%,总糖为4.47%,总糖含量高:5号的产量最低,为138.51kg/亩,减产率为0.40%;适制乌龙茶,其花香幽纯、馥郁持久,“品种香”较显滋味醇和回甘;抗寒性较弱,但抗藻斑病能力较强,抗云纹叶枯病能力强;农星7号特征:灌木型,树姿为半开张;中生种,芽色紫绿,发芽密度稀,一芽三叶长在4.6-5.9cm,百芽重在36.6-60.5g;小叶种,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起或平,叶质中,叶缘微波、叶身内折;水浸出率为43.50%,茶多酚为13.41%,氨基酸为3.46%,咖啡碱为4.06%,总糖为3.97%,总糖含量高;7号的产量低于黄旦,为199.85kg/亩,减产率为0.13%,可能其受水肥水平影响大;适制乌龙茶,其花香细腻持久,带薄荷味或奶香,“品种香”显,滋味醇和回甘;抗寒性和抗藻斑病能力弱,但抗云纹叶枯病能力强;2.各参试品系的田间光合特征本试验采用CID-301光合测定系统田间测定各参试品系的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相同外界条件下,不同茶树参试品系的Pn日变化呈现的型态不同。1号和5号呈现双峰型,黄旦、2号、3号和7号则呈现单峰型,而2号的低谷和第二峰值表现不明显,7号第二峰值不明显,14:30时Pn达到最小值0.41umol/m2/s,而后微微上升;各参试参试品系Pn的最高值均出现在10:30时,上午的Pn均比下午的大,15:30时Pn下降至近乎零;CO2(out)、H2O(out)、H2O(in)、Tleaf、Tair、 CO2(in)、CO2(out)是影响Pn的因素,但不同品种间影响因素不同,且影响力也有所差异。3.各参试品系的综合模糊评判本试验据以往研究经验和育种目标,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分析计算灰色综合评判值,据其大小评判各参试品系综合性状表现的优劣。结果表明2号的产量表现最高,其灰色综合评判值为0.3388,5号的最低,为0.1984,其余的在0.22-0.27;5号和7号的品质表现最佳,分别为0.3439和0.3457,而2号的较差,为0.3277;8号和3号的植物学性状表现最佳,分别为0.0941和0.0943,而7号的较差,为0.0860,2号的抗性表现最佳,为0.1265,5号和7号的较差,分别为0.0721和0.0793。综上所述,2号的综合表现优于1号,其次为7号、3号和5号。

唐力[9](2012)在《派生品种对水稻育种创新及运用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粮食增长中,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授权品种在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中逐渐起着关键作用,采用相同授权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数量大幅度上升。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未对派生品种做出法律规定,派生品种不但可以申请品种权,而且在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需要获得原始品种权人的许可。国际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由来已久,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关于派生品种的规定则成为焦点问题。农业育种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更多优良的新品种,推动农业发展。原始品种创新的溢出增进了社会福利,但是,社会或消费者能够获得这种溢出效应的前提是有不断增长的技术创新。我国派生品种开发是否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增长,并最终影响到社会及消费者通过获得溢出增进的福利,则对派生品种经济影响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以原始品种创新的溢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将育种创新及其运用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全文主要沿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从国际上对派生品种规则的起源,即国际育种者权利制度的变迁,审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的价值取向,分析派生品种对水稻品种创新增长及品种推广趋向的影响。二是选取派生品种经济效应作为研究的重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派生品种对水稻生产和农户生产收入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中国加入UPOV1991文本限制派生品种的潜在影响。具体研究内容陈述如下:研究内容一:派生品种规则起源及发展中国家管理该部分的目的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奠定研究背景。派生品种实际上是对研究免责权利的限制,极大地保障了原始品种权人的经济利益,但对于再研发者皆有不利之处。发达国家强力推行UPOV1991文本高标准保护,更多的是其实力强大的跨国种业集团利益驱动的结果。而派生品种条例对发展中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具有一定局限性,我国应首要完善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制度。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最终目的是推动育种创新运用,保证农产品种供应、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研究内容二:派生品种对水稻育种创新现状影响分析运用系谱分析法研究获得原始品种及其派生品种,通过派生品种开发对水稻品种创新增长与品种推广趋向的影响,分析限制派生品种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其一,原始品种创新的溢出刺激了水稻品种创新增长,派生品种对原始品种增长并未呈负作用。被大量运用于后续创新的原始品种仅集中于少数几个品种,原始品种创新的准公共物品特征需要由政府承担供给,原始品种创新的溢出促进了企业创新申请,使私人育种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其二,派生品种创新促进水稻品种多元化推广。相对于非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0.67-6.67万公顷),派生品种对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6.67万公顷)推广贡献较大;第三,我国现阶段加入UPOV1991文本限制派生品种将会削弱后续育种创新的积极性,尤其是商业育种创新,较大程度上约束公共科研机构间、公共科研机构对企业的创新溢出。政府政策应为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而努力。研究内容三:派生品种对水稻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重点利用宏观水稻生产数据探讨派生品种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首先运用遗传单一性指标法,分析来源于相同原始亲本的我国不同水稻主产区生产的遗传单一性问题,结果显示:1999-2009年我国原始亲本对水稻生产平均遗传贡献达0.25,并且生产上来源于相同原始亲本的遗传单一性变化并未逐渐增长;由于我国对杂交稻育种高度重视,籼稻育种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籼稻产区原始亲本的遗传贡献远大于粳稻产区。其次,基于1999-2009年中国21个水稻主产省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原始亲本对水稻改良的遗传贡献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的整体水平。限制派生品种将增加研究成本和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可能放缓农业生产进程。研究内容四:派生品种对农户生产收入的作用效果本章运用江苏省农户水稻生产调查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分析派生品种与原始品种的种子价格、出售价格、生产率及生产收入的差异,构建农户生产收入函数模型,分析派生品种采用对农户生产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派生品种的种子价格显着高于原始品种;派生品种采用对农户生产收入具有积极影响。派生品种创新有利于农业生产特性改良,提高农民福利。因此,利用原始亲本进行改良不应受到知识产权的限制。限制派生品种将使得品种权交易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政府未采取补贴等政策措施,这部分成本将转嫁给农民,增加农民的用种成本;如果政府采取补贴或强制性许可措施保护农民利益,无论何种情况都会增加制度的社会成本。

洋滢[10](2012)在《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战略管理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塔河种业来说,随着环境的变化,塔河种业原有的战略已不能再适应公司的长远发展的需要,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后,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业将进入产业升级的新阶段。因此对于塔河种业来说制定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关键的问题。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公司发展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分析了种子产业的市场情况和塔河种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并对塔河种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塔河种业目前的战略运行效果、战略资源、战略能力和竞争地位等情况;第五章提出了塔河种业的战略选择及职能战略实施方案;第六章提出了塔河种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进行的战略控制和风险防范。第七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战略分析一战略选择—战略实施”这样一种逻辑顺序。文章从企业和行业的概况介绍开始,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进而用SWOT模型分析了公司目前所处的优势、劣势及面对的机会和挑战,并用“五力模型”分析竞争环境,同时用其他方法相辅助,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展开分析,从而制定适合于塔河种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体系。

二、和田玉米品种区试总结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田玉米品种区试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玉米产量差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产量差及其研究进展
        2.1 产量差的概念
        2.2 产量差的研究进展
    3 作物产量差的形成因素
        3.1 品种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3.2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3.3 栽培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差的影响
    4 产量差的研究方法
    5 缩减产量差的思路及措施
    6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6.2 拟解决科学问题
        6.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江苏省玉米产量分布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江苏省玉米农户调研产量分析
        2.2 江苏省玉米产量分布情况
        2.3 江苏省玉米种植密度分布情况
        2.4 江苏省玉米主要代表产量水平的氮肥效率差异
        2.5 江苏省玉米主要代表产量水平的栽培模式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苏省玉米不同产量群体构建及其产量形成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产量群体间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不同产量群体玉米生物量累积
        2.3 不同产量群体玉米产量性能参数分析
        2.4 不同产量群体玉米氮肥累积与利用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苏省玉米缩差增产途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产量群体间玉米产量差
        2.2 产量构成对于产量差形成的贡献
        2.3 不同产量差对应的群体生长指标和氮肥效率差异
        2.4 基于不同产量水平缩差增产的途径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江苏省玉米产量差及其氮肥效率差
        1.2 江苏省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的栽培模式
        1.3 不同栽培模式间产量差异形成的机理分析
        1.4 江苏省玉米缩差增产的途径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投稿论文

(2)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品种创新扩散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品种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1.6.1 农业技术创新
        1.6.2 农业技术扩散
第二章 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现状的分析
    2.1 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历程
        2.1.1 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历程
        2.1.2 辽宁省水稻品种扩散历程
    2.2 辽宁省水稻品种扩散的数学模型构建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2.2.3 技术扩散的数学模型选择
    2.3 辽宁省主要水稻品种的扩散曲线模型
        2.3.1 辽宁省主要水稻品种的扩散曲线模型分析
        2.3.2 辽宁省主要水稻品种的扩散模型估计结果
        2.3.3 水稻扩散速度对累积最大推广面积的影响
第三章 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2 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
        3.2.1 水稻品种扩散速度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
        3.2.2 水稻品种最大种植面积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
    3.3 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
        3.3.1 生育期的影响
        3.3.2 株高的影响
        3.3.3 抗病性的影响
        3.3.4 产量的影响
        3.3.5 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AM真菌和覆膜对西部煤矿区玉米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与改良的研究进展
    1.3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态功能
        1.3.1 改善植物水分状况,提高其抗旱性
        1.3.2 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根部碳沉积
        1.3.3 改善植物养分状况,促进植物生长
        1.3.4 增强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质量
        1.3.5 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1.4 菌根微生物技术用于植物-土壤系统的研究进展
        1.4.1 矿区生态系统
        1.4.2 农业生态系统
    1.5 覆膜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覆薄膜与接种微生物对AM真菌特性和玉米地上养分吸收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案
        2.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AM真菌特性
        2.2.2 植物生长特性
        2.2.3 根际土壤化学性质
        2.2.4 植物地上部分NPK养分
        2.2.5 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覆膜方式下接种微生物对塌陷区玉米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案
        3.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M真菌特性
        3.2.2 植物生长特性
        3.2.3 根际土壤化学性质
        3.2.4 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大田条件下AM真菌侵染效果
        3.3.2 全覆膜与AM真菌联合促进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
        3.3.3 作物根际土壤养分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砂煤混合基质下接种AM真菌对玉米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案
        4.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M真菌特性
        4.2.2 植物生长特性
        4.2.3 根际土壤化学性质
        4.2.4 植物地上部分NPK养分
        4.2.5 根际土壤酶活性
        4.2.6 AM真菌特性与植物生长和根际土壤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联合AM真菌、覆膜与风化煤对玉米根系形态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案
        5.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M真菌特性
        5.2.2 植物生长特性
        5.2.3 根际土壤化学性质
        5.2.4 根际土壤酶活性
        5.2.5 植物根系形态
        5.2.6 植物根系形态与AM真菌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玉米根系形态与AM真菌特性和植物生长特性间的响应
        5.3.2 施加风化煤对作物根际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效应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步骤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相关系数矩
        6.2.2 主成分载荷矩阵、特征值及贡献率
        6.2.3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6.2.4 主成分综合模型
    6.3 讨论
    6.4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对非援助:动机与影响
        1.2.2 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历程、实践与争论
        1.2.3 援助的人类学研究视角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进入田野
    1.4 研究案例背景
        1.4.1 一个中国对外农业援助项目
        1.4.2 一个非洲小村庄内的援助竞赛
    1.5 分析框架
        1.5.1 实践理论
        1.5.2 本文分析框架
第二章 企业承建的经验嵌入与实践
    2.1 缘起:经验嵌入与实用主义
        2.1.1 援助项目的市场化制度安排
        2.1.2 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2.1.3 项目可持续性的考量
        2.1.4 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助推剂
    2.2 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再生产
        2.2.1 政府与企业的利益耦合
        2.2.2 政府对企业的管控机制
    2.3 援助日常实践主体:中国专家
        2.3.1 政府与企业的微弱在场
        2.3.2 专家的工作动机
        2.3.3 专家的工作分配
        2.3.4 专家的知识构成
        2.3.5 专家与当地雇工的互动
    2.4 企业策略与地方的遭遇与调整
        2.4.1 种子盈利策略在地方的失败
        2.4.2 企业策略转变
    2.5 小结
第三章 合作经营的经验嵌入与实践
    3.1 合作经营的经验嵌入与安排
        3.1.1 合作经营的设计
        3.1.2 合作经营的具体安排
    3.2 运作现实:合作遇阻
        3.2.1 遭遇地方弱政府
        3.2.2 合作机构缺位
    3.3 制度不对称性下的松散合作
    3.4 小结
第四章 对“发展”的技术性建构
    4.1 “发展”问题的技术化
    4.2 中国农业技术的跨国符号化
        4.2.1 灌溉:地方困境中的坚守
        4.2.2 良种:遭遇地方后的妥协
    4.3 中国农业技术的载体:专家队伍
    4.4 小结
第五章 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
    5.1 作为认知性建构的技术培训实践
    5.2 空间叙事中的认知建构
        5.2.1 精心设计的“园区”
        5.2.2 突出对比的试验田设置
    5.3 技术培训的多元形式
    5.4 技术培训:一次完整的认知建构
        5.4.1 培训流程
        5.4.2 课堂讲授
        5.4.3 试验田参观
    5.5 小结
第六章 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
    6.1 作为权力来源的“高产”
        6.1.1 中国的高产文化
        6.1.2 非洲的低产现状
        6.1.3 创造高产,收获权力
    6.2 遭遇地方,引发质疑
    6.3 适当调整,重获权力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7.1 中国援助的独特性与发展经验的嵌入
    7.2 中国国内发展经验在异文化中的再生产与地方化
    7.3 中国专家的角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北海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2.3 广西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1.5 研究方法
2 北海市甘蔗生产发展概况
    2.1 北海市甘蔗生产现状
    2.2 北海市甘蔗生产的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温
        2.2.3 降雨量
        2.2.4 光照
    2.3 北海市甘蔗生长发展的社会条件
        2.3.1 北海市的耕地资源优势
        2.3.2 北海市的交通优势
        2.3.3 北海市制糖企业优势
        2.3.4 北海市甘蔗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3 北海市甘蔗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3.1 糖价降低,成本增高,影响蔗农种蔗的积极性
        3.1.1 糖价连续三年降低,收益减少
        3.1.2 成本不断增高,利润空间不断减少
    3.2 科技推广不够普及,科技应用水平低
        3.2.1 蔗农整体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
        3.2.2 农技队伍薄弱,技术推广体制不健全
        3.2.3 科技应用水平低
    3.3 甘蔗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不高
    3.4 品种单一,可替代的良种缺乏
    3.5 蔗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3.6 土壤肥力不高
    3.7 自然灾害频繁和病虫害严重
        3.7.1 自然灾害频繁
        3.7.2 甘蔗病虫害严重
    3.8 管理体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合理
4 北海市甘蔗生产发展对策
    4.1 完善良种体系,促进甘蔗生产良性发展
        4.1.1 加快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
        4.1.2 与国际接轨,引进更多优良品种
        4.1.3 推广健康种苗,合理安排品种布局
    4.2 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甘蔗种植规模化、机械化
        4.2.1 推进土地流转
        4.2.2 土地整治
        4.2.3 机械化生产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甘蔗综合生产能力
        4.3.1 道路建设
        4.3.2 水利建设
    4.4 推行甘蔗生态化种植,实现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
        4.4.1 推广智能化施肥
        4.4.2 推广蔗叶还田
        4.4.3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4.5 加强科技普及力度,为甘蔗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4.5.1 加强宣传培训指导
        4.5.2 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4.5.3 建立高效的推广机制
        4.5.4 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4.6 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利益
5 结论
致谢
附录一
参考文献

(7)中国农田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秸秆还田措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1.2 温室气体减排对中国的影响
        1.1.3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
        1.1.4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
        1.1.5 农田管理秸秆还田措施固碳潜力
        1.1.6 秸秆还田的益处与利用现状
        1.1.7 研究科学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基本概念
        1.2.2 国内外土壤固碳研究方法分类
        1.2.3 国内外土壤碳循环模型分类
        1.2.4 研究现状评价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1.4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验证站点数据的处理
        2.2.2 区域尺度数据的处理
        2.2.3 全国尺度数据的处理
3 EPIC模型
    3.1 模型介绍
    3.2 模型的子模块
        3.2.1 碳模块
        3.2.2 气象因子模块
        3.2.3 土壤侵蚀模块
        3.2.4 作物产量模块
        3.2.5 水分利用效率模块
        3.2.6 营养元素吸收模块
        3.2.7 胁迫模块
    3.3 EPIC模型应用领域
    3.4 EPIC模型在中国地区的应用
4 EPIC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与模型参数的校正、验证
    4.1 EPIC模型运行数据库的建立
        4.1.1 气象数据库
        4.1.2 农作物数据库
        4.1.3 土壤数据库
        4.1.4 农田管理数据库
    4.2 EPIC模型校正后的模拟验证
        4.2.1 EPIC模型对双季稻的模拟验证
        4.2.2 EPIC模型对夏玉米单作的模拟验证
        4.2.3 EPIC模型对冬小麦单作的模拟验证
        4.2.4 EPIC模型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模拟验证
    4.3 小结
5 EPIC模型在区域尺度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区域模拟的数据和情景设置
    5.2 长期施肥对江西省耕作层未来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3 江西省稻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
    5.4 讨论
        5.4.1 模型敏感性
        5.4.2 影响稻田土壤固碳量的因素
        5.4.3 不确定性及局限性
    5.5 小结
6 中国农田土壤碳储量以及固碳潜力变化
    6.1 增强农田土壤碳吸收的管理方案与情景
    6.2 统一还田率模拟
    6.3 分区模拟
    6.4 秸秆焚烧+秸秆还田模拟
    6.5 土壤碳吸收潜力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6.6 不确定分析
        6.6.1 增汇措施的状况和增汇活动的规模等带来的不确定性
        6.6.2 输入模型模型基础背景数据的不确定性
        6.6.3 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区域试验及田间光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1.1 我国茶树育种研究现状
        1.2 我国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进展
        1.3 国外茶树育种研究现状
        1.4 国外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的研究进展
    2 茶树新品种性状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产量测定
        2.2 适制性鉴定
        2.2.1 枝叶性状与适制性
        2.2.2 主要理化成分与适制性
        2.2.3 叶片解剖结构与适制性
        2.3 抗性鉴定
        2.3.1 叶片性状与抗性
        2.3.2 理化成分含量与抗性
    3 茶树田间光合特征的研究进展
        3.1 茶树光合作用基本规律的研究进展
        3.1.1 茶树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3.1.2 茶树光合作用的季节变化
        3.2 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
        3.2.1 品种特性与光合作用
        3.2.2 叶龄与光合作用
        3.2.3 叶位与光合作用
    4、灰色综合评判法的应用
        4.1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区域试验的应用现状
        4.2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区域试验的优势
        4.3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区域试验的劣势
    5 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5.1 研究意义
        5.2 研究内容
        5.2.1 植物学性状鉴定
        5.2.2 经济学性状鉴定
        5.2.3 田间光合特征测定
        5.2.4 灰色综合判定
第二章 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檀株性状鉴定
        1.2.2 枝叶性状鉴定
        1.2.2.1 春梢生育期
        1.2.2.2 成熟叶性状
        1.2.3 茶花性状鉴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
        2.2 枝叶性状
        2.2.1 春梢生育期
        2.2.2 成熟叶性状
        2.3 茶花性状
    3. 讨论
第三章 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的经济学性状鉴定
    第一节 鲜叶质量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芽叶性状鉴定
        1.2.2 鲜叶主要理化成分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芽叶性状
        2.2 鲜叶主要理化成分
        3 讨论
    第二节 产量测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州宦溪区试点的产量
        2.2 安溪祥华区试点的产量
        3 讨论
    第三节 适制性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科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审评直接鉴定
        2.2 主要理化成分间接鉴定
        3 讨论
        3.1 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方法的对比
        3.2 叶片性状特征与适制性
        3.3 叶片解剖结构与适制性
    第四节 抗性田间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的田间光合特征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年生成熟叶的净光合速率
        2.2 当年生成熟叶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3 讨论
第五章 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的综合模糊评判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2.1 茶树区域试验技术措施的改善
        2.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2.2.1 茶叶品质鉴定技术的完善
        2.2.2 茶树新品种描述数据的整合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致谢

(9)派生品种对水稻育种创新及运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2.1 原始品种及派生品种概念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标、假说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说
        1.3.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技术创新理论
        2.1.2 技术创新外部性理论
        2.1.3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
        2.1.4 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理论
        2.1.5 现有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的研究动态
        2.2.2 育种创新激励与派生品种规则的研究动态
        2.2.3 育种创新效益与派生品种规则的研究动态
        2.2.4 现有文献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派生品种规则起源及发展中国家管理
    3.1 派生品种规则起源
        3.1.1 研究免责条款
        3.1.2 农民特权条款
        3.1.3 国际育种者权利制度变迁
    3.2 发展中国家对派生品种管理
        3.2.1 派生品种规则的有限适用性
        3.2.2 发展中国家农业遗传资源保护
    3.3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概述
        3.3.1 植物新品种概念
        3.3.2 品种权与专利
        3.3.3 品种权人的权利与限制
        3.3.4 公共科研成果的产权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派生品种对水稻育种创新现状的影响
    4.1 稻谷生产地位及历史变化
        4.1.1 稻谷在世界的地位
        4.1.2 稻谷生产历史变化
    4.2 水稻育种创新历程
        4.2.1 育种阶段进展
        4.2.2 优良种质及其衍生系统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原始品种及派生品种系谱
        4.3.2 数据来源
    4.4 派生品种对水稻品种创新及推广影响分析
        4.4.1 派生品种对水稻品种创新增长的影响
        4.4.2 派生品种对水稻品种推广趋向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派生品种对水稻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遗传多样性经济影响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1 遗传单一性指标
        5.2.2 模型选择
        5.2.3 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遗传单一性变化
        5.3.2 遗传贡献与水稻单产的时空变化
        5.3.3 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派生品种对稻农生产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农户生产收入影响因素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1 方差分析
        6.2.2 模型选择
        6.2.3 数据来源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采用农户的基本特征
        6.3.2 方差分析结果
        6.3.3 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政策建议
        7.2.1 合理分配育种角色,增强创新能力
        7.2.2 严格把关品种审查,加强品种选育
        7.2.3 健全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保护农业遗传资源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水稻原始亲本遗传改良贡献的时空变化(1999-2009)
附录2 江苏省水稻生产情况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理论基础
    2.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2.2 我国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第3章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3 中国种业市场环境分析
    3.4 企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第4章 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能力分析
    4.1 塔河种业目前的战略运行效果
    4.2 组织结构
    4.3 业务现状
    4.4 研发现状
    4.5 财务现状
    4.6 人力资源现状
    4.7 营销现状
第5章 公司的战略选择与制定
    5.1 SWOT分析
    5.2 波士顿矩阵分析(BCG)
    5.3 公司战略定位与战略重点
    5.4 塔河种业目标体系
    5.5 职能战略设计
第6章 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6.1 战略实施的重点—资源整合
    6.2 战略控制
    6.3 风险防范
第7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和田玉米品种区试总结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玉米产量差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 邵晶晶.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辽宁省水稻品种创新扩散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胡超.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3]AM真菌和覆膜对西部煤矿区玉米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影响[D]. 裘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4]作物产量层次框架模型与技术选择策略研究[A]. 王崇桃. 第十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5]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D]. 张悦.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3)
  • [6]北海市甘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D]. 黄勇. 广西大学, 2014(01)
  • [7]中国农田土壤固碳增汇潜力的秸秆还田措施模拟研究[D]. 林飞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8]农星系列茶树新品系区域试验及田间光合特征研究[D]. 苏晓丹.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9]派生品种对水稻育种创新及运用影响研究[D]. 唐力.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洋滢.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和田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