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中小企业改革的四个问题

赤壁:中小企业改革的四个问题

一、赤壁:中小企业改制关注四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芸[1](2017)在《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开放性的持续提高,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各银行的业务扩张方向,农商行作为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各地区农商行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同时,开始寻求地域扩张。因前期受限于政策监管,农商行于近几年才开始跨区域经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就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模式选择,以及跨区域经营的影响因素和绩效评价为重点展开了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内部需求和外部激励,再对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准入条件进行梳理,归纳了当前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三种主要模式各自的准入门槛,简要概述了现阶段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现状,得到各农商行并非囿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自身跨区域发展和业务开展的需要选取最具优势的跨区域经营模式的结论;其次,回顾了跨区域经营相关的理论,基于规模经济理论、风险分散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广州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激励,并用SWOT分析法对广州农商行目前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广州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战略方向;最后以广州农商行为例,从跨区域经营的模式选择和经营绩效出发,对广州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首选模式——设立珠江系村镇银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是目前根据广州农商行实际情况,帮助其快速实现跨区域经营的模式,为其带来了明显的规模提升和利润增长,但由于跨区域经营的异地机构离总行距离较远,加大了内控和管理的难度,使得广州农商行经营风险增大,以至于近两年广州农商行停止了村镇银行的扩张,转而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加强管理水平,让村镇银行发展走向正规。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对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农商行要坚持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实施;二是农商行需选择适合的跨区域经营模式;三是农商行跨区域经营需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四是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切忌盲目扩张。

孙奇玮[2](2017)在《X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竞争压力加大,贷款带来的利差是各家银行争相扩展的利润收入来源。小企业具有经营方式灵活但财务框架松散不规范、信贷资金需求大但资金流动性强、适应市场流动性变化但抵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各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逼近“红线”,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和逾期率均明显上升。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为维系自身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是银行贷款不良率不断攀升带来的信贷额度的收缩。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只有从信贷流程的最初准入到贷后管理都积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才能够压降贷款的不良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银行信贷业务的良性发展。本文以X银行中的两家小企业贷款,行业类别类似,同属存量客户,但是却出现了一家贷款形态正常,一家出现逾期的情况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X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基本概况、准入标准、管理特点的基本概况入手;通过具体的两例小企业案例,从准入、审核到贷后管理进行全流程分析。采用资格审查、实地调查两种调查方式了解信贷企业的基本概况,通过定性财务指标分析和定量财务指标分析了解信贷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通过对信贷企业的信贷资金用途和日常运营风险监控了解贷后管理的侧重点。根据案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准入流程分工细化,产品定价科学;信贷审查公开,团队建设科学,严控抵质押物风险;设定红线预警,动态监控财务变动;团队协作明确责任,拓展还款渠道的优化方案。希望能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全流程给予优化。让小企业贷款渠道更加通畅,让银行放款流程更加合规、贷后监管更加规范。

张倩[3](2015)在《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资银行已进入中国本土银行业市场接近十年的时间,但其在华业绩并没有想象中的辉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实际经营绩效如何,有哪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因此,对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详细的排名和研究,并分析影响经营绩效的各种因素,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概括性地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和专家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和影响绩效因素的相关研究。随后本文对在华外资银行及绩效等概念做出了相关的界定,并对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规模现状,地域发展现状,发展经营现状,发展策略现状,发展绩效现状作出了详细的描述,并将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大部分。在构建好经营指标体系之后,把22家在华外资银行2012年年报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来具体说明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的结果。根据实证结果,可以推断出盈利及运营能力因子对经营绩效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而发展能力因子和资产质量因子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也不能小觑。随后,本文也对影响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回归分析,并着重对三个有显着影响的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分别是经营年限,网点数量和来自东亚地区银行性质。最后,本文在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之后,对在华外资银行的未来提供改善建议并指出未来仍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刘姣华[4](2015)在《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连续十几年都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列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首,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使得以“共享”为核心的“包容性增长”成为未来中国这几年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也进一步指出要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使权利公平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以公平为导向,以均衡增长为核心,实现经济的正义增长,惠及包括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群。普惠金融理论把农民金融发展权、金融排斥和村镇银行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维护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金融排斥是普惠金融提出的现实原因,村镇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保障了农民金融发展权。本文构建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村镇银行推出后产生的影响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当前村镇银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可持续发展过程还存在重重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典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农村金融排斥、保护农民金融发展权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研究的重点和意义,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构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和原因,指出农村金融排斥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影响,并借助“六维度”指标分析了村镇银行设立后在缓解金融排斥方面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确实是缓解金融排斥、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进而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四部分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诠释,讨论了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借鉴国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衡量评判指标以及对商业银行统一监管的条件,构建出衡量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五部分以湖北省为样本地区,对村镇银行推出后产生的影响以及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肯定了村镇银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及其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指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原因进行解析。第六部分对美国社区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等典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考察,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第七部分提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阐述了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村镇银行向“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发展的方向。第八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计量经济学等经典理论,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研究范式,对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衡量方法和发展道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过程中采取经典理论分析整理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总体分析和微观个体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先后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普惠金融理论把农民金融发展权、金融排斥和村镇银行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维护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金融排斥是普惠金融提出的现实原因,村镇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保障了农民金融发展权。第二,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可以从村镇银行的资源配置水平、风险控制水平、盈利发展能力和区域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对湖北省村镇银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村镇银行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且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偏离市场定位、主发起行绝对控股、经营网点单一、风险控制能力不够、政府支持不足等种种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等典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应分“两步走”,第一步通过立法、村镇银行、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力量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第二步村镇银行与主发起行剥离后组建为“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以普惠金融理论为基础,把农民金融发展权、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与村镇银行发展三个跨专业、跨领域的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第二,构建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具有代表性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既可用于评价具体某个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可用于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三,提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指出在当前阶段可以通过立法、村镇银行、政府、市场四方力量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长期发展构想,构建“国家农村社区发展银行——地市级农村社区银行总行——农村社区银行——社区营业所”四级组织体系。

刘敏[5](2014)在《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县域金融工程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展开,县域经济已经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持续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保障县域经济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分析一般将县域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滞后归因于历史基础、区位、资本、劳动、技术等等“发展”因素,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或者安全因素。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宏观经济中的各类潜在的风险问题也呈现跨界传染和逐级渗透的趋势,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将前沿的金融工程学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金融实践密切结合,用以分析中国县域地区宏观金融风险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为县域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的理论综述是按照从一般宏观金融风险——区域金融风险——县域金融风险的研究脉络,梳理金融风险研究和与经济发展关联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在此基础上基于宏观资产负债表基本思想,利用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和宏观在险值(VaR)技术建立县域金融工程研究的基本思想,从整体和结构、历史信息和市场价值等多重角度对县域的金融风险水平和跨部门的传染状况给予评估,结合影响县域金融安全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县域风险评价体系,并在风险和经济关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在县域金融工程理论框架下,我们首先针对我国县域金融风险现状进行了理论解释和现实分析,并提出了县域金融风险分析体系,用以指导后续基于湖北省通山县的实证分析。之后,详细阐述了以或有权益分析方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县域宏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准则以及县域地区数据搜集与处理方法。在实证分析阶段,通过在通山县将近三年的数据调研和实地调查,在搜集、整理和校对的基础上,运用存量数据和流量数据构建了该县经济体系部门与整体的宏观资产负债表,包括部门的账面价值的资产负债表和或有权益的资产负债表、宏观资产负债表矩阵以及县域整体的资产负债表。并进一步针对资本结构、期限结构、货币结构和清偿力水平进行结构化的指标分析,提取风险因子形成县域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风险综合评价指数,对县域的综合风险水平给予判断。在县域金融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结合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反馈机制模型,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县域金融风险与县域经济的相关关系。以此为依据,从宏观经济利润作为县域经济增长评价的视角入手,运用宏观在险值方法计算样本县的宏观经济资本和宏观经济增加值,测算县域经济基于风险和收益的配置比例并作为部门或者行业经济贡献的考核依据;测算县域整体剔除风险的实际增长潜力,为系统制定县域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和创新型经济战略发展路径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本文的理论和实证性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首先文章肯定了县域金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将风险因素纳入到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体系之中:第二本文基于县域金融工程系统理论模型和方法得到的样本县的金融风险特征与表现符合我国县域地区金融风险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演化过程,尤其是在县域整体金融稳定性可控的前提下,部门结构性风险较为突出。第三在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关联性研究中,系数符号的不符合预期反映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和风险影响的博弈。第四以宏观经济资本为基础的县域风险和经济绩效评价中,县域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需要更多的经济资本用以抵御非预期的资产损失;生产性部门中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在风险经济资本运行效率的差异将会通过内部调整机制指导资本禀赋进行流动直至新的平衡。第五,在系统性总结全文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制环境、市场建设、风险监测以及与经济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县域宏观金融风险的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夏奕奕[6](2012)在《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渣打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分支机构,在华经营历史超过150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自入世以来,渣打对中国境内居民和国内企业逐步开展了各类人民币业务,拥有了更大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比入世前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如同其他外资银行在入世后的状况一样,无论是机构扩张的数量、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还是业务领域的发展或是盈利状况,发展速度都不如预期的快速。外资银行在中国整个银行业所占的份额,也始终是微不足道的。在此背景下,本人作为外资银行的一名资深从业人员,见证了渣打(中国)入世前后的变化发展,在充分分析了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国古典文学的管理哲学中寻求促进发展的解决之道。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东方管理哲学的精粹对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困境作出分析。首先,本文对外资银行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了解渣打(中国)潜在的机会和可能的威胁。其次,本文对外资银行的自身能力和内部资源进行了评估,以明确渣打(中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对外资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中,本文形成了对渣打(中国)的SWOT分析。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最终确立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即“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深化差异化竞争”、和“优化政府、监管、同业关系”。本文尝试给出了渣打(中国)在华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希望这能够使渣打(中国)在日益激烈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也对其他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徐沈[7](2012)在《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总体上进展顺利,农村金融组织迅速发展。然而,伴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矛盾逐渐凸显,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在金融资源分布和金融服务水平上的差距明显;二是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供给能力和金融业务范围存在着局限性;三是农村抵押担保机构的发展滞后。为缓解这些矛盾,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发布第90号文件,文件对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给出了若干意见,其中包含了对如何设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给出的具体意见,并建议在国内开展试点工作。从理论的角度看,研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不仅是对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是对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理论的初步探索。从农村金融发展实践的角度看,研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发展领域的重要实践,不仅为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提供新思路,而且有利于吸纳农村闲置资本,从而更好地投资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由此,本文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全文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同时运用了经验总结、比较分析、描述性研究等分析方法。在逻辑架构方面,整篇论文可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写作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分析框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要描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内容是突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内涵。为更好地认识和考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安排在第一章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进行评析,通过考察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发现传统农村金融组织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金融组织的改革不彻底,传统农村金融组织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着绩效低下的缺陷。绩效评价结论显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贷款规模、金融组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不确定因素三个方面的绩效优于传统农村金融组织。因此,有必要在完善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同时,新增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作为重要补充。第二章考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内涵、构成及其特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新的金融组织,主要从事信贷的发放、回收以及与货币流通相关的金融业务;在结构上包括正规性金融机构和非正规性金融机构,其中,正规性金融机构是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主体;在基本特点方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具有服务“三农”、设立条件宽松和法人治理结构较为灵活的特点。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介绍可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第三章介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以及农村金融制度理论等。第四章介绍国际上四类典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重点考察美国、日本、德国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通过对这四国发展模式的考察,探索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中心内容是讨论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问题,是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五章探索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框架,包括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在第五章研究基础上的具体分析。第六章结合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状况以及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总结出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包括组织的资金来源受限、组织的规模大小难以确定、趋利性弱化了支农力度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针对这些共性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拓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充实组织的资金实力;第二,确定相对合理的组织发展规模;第三,充分协调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趋利性与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在实现支农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组织的营业利润;第四,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第七章探索我国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在考察村镇银行时,分别从金融资本投入方式、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机构发展规模三个方面探索其发展模式;在考察农村资金互助社时,分别从外界经济主体的参与方式和自身的经营方式两个角度探索其发展模式;在考察贷款公司时,提出数量型和质量型的发展模式;在考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内部合作模式时,提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商业银行之间可以开展金融业务的合作,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第五部分即指第八章,对如何构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担保体系、监管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三个方面加以讨论。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主要讨论担保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担保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的发展。在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方面,提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应当破除旧体制的约束,构建有利于“三农”建设的新体制;调整组织的注册资本额制度;完善以外部监管为重点的制度安排。在政策体系方面,着重分析推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试图归纳出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这些共性问题的对策;在借鉴国际典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对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试图构建推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三大保障体系,依次是担保体系、监管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然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问题是农村金融领域中的难点,文章仅仅是从定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没有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和模型预测,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郑艳馨[8](2011)在《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之法律规制》文中指出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目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我国公用企业垄断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尤为严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如何正确界定和有效规制该种行为,成为考量我国《反垄断法》的合理性和社会政治、经济基本运行模式适时性的一个重要观察点。对于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追本溯源、剥丝抽茧的方式进行逐步展开。要研究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问题,首先就要对公用企业垄断基本理论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分析公用企业的内涵、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研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提供一个基本的认识平台。在对公用企业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之后,分析公用企业垄断的含义与特征、公用企业垄断的属性、公用企业垄断的主要类型等问题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明确公用企业及其垄断行为同一般企业及其垄断行为的不同之处。在对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之后,我们发现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是其最为主要的垄断行为。要明确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公用企业垄断力获得的途径与原因,分析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弊害,并与一般企业的垄断力滥用行为进行相应比较。同时,为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判定提供一个合理的判定标准。单纯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要对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离不开对其现状的分析与考察。通过认真分析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现状、立法现状和我国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现状及其效果,可以为研究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问题提供实证依据。当然,在研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问题时,我们不能仅要对我国的现状进行研究,还要通过横向比较思考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与改革实效与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区别,总结国际经验与教训,研究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地方。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确立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规制制度是目前最为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规制制度。对于如何构建我国的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反垄断法规制体系,我国应主要从规制目标、规制范围和规制主体上进行研究,以弥补现行立法的缺陷。同时,我们还应明确,因为公用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对其垄断力滥用行为的规制远没有一般企业那样简单,它不仅需要反垄断法的完善,还需要其他相关法律制度如公用企业管制制度、价格法律制度等的完善,需要国家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

胡灿伟[9](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杨洁[10](2010)在《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科技趋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区域经济正经历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区位经济向一体化经济、引进型经济向自主内生型经济转换。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知识理论,在创新管理、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嫁接生命科学理论,以“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为题,以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为对象,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进行探讨,对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对国内城市圈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据此对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全文共七章,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1)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论文界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最终实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创新主体单位,利用区域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系统。给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主要包含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四个部分共12个要素,揭示了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具有层次分明的内部关系和强大实用的集成特点,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遵循需求拉动机理、生态共生机理、自组织反馈机理、生命周期阶段转换机理。(2)’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能力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依据区域创新体系框架,设计了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创新体系投入指数、创新主体指数、创新体系产出指数组合成的城市群创新综合能力指数来衡量城市群区域创新状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淮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14个城市群的能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3)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现状、优化设计及保障措施研究。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武汉城市圈创新系统整体状况是圈域创新效率较低、圈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差;武汉城市圈创新主体是政府相对偏弱、企业实力一般、科研机构实力居前;武汉城市圈创新投入是人才实力较强、资金相对薄弱、技术优势一般;武汉城市圈创新产出是产业状况居中、创新环境一般、产品竞争偏弱。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建设应按照“创新主体转换有序、创新内容轻重分明、创新投入配置高效、创新产出层次合理”的思想来展开,明确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职责分工,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城市圈治理结构、成立高效用的官产研互动平台实现创新主体互动,并通过创新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投入的科学规划,建成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有力的环境支撑、明显增强的产品竞争力。首先是成立创新发展推进组织;其次是引导三大主体参与创新体系构建,即政府宏观制度创新,企业微观管理创新,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最后是实施创新发展“五大”示范工程,即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示范工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示范工程、产业创新联盟示范工程、园区创新服务体系示范工程、信息化支撑平台示范工程。从而全面推动武汉城市圈的系统创新,从根本上实现区位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引进型经济向内生型经济的转变,以创新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二、赤壁:中小企业改制关注四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赤壁:中小企业改制关注四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关于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研究综述
        2.1.2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实现路径研究
    2.2 相关理论概论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风险分散理论
        2.2.3 战略管理理论
    2.3 农商行的发展历程
3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动因和现状分析
    3.1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动因分析
        3.1.1 内部需求
        3.1.2 外部激励
    3.2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现状
        3.2.1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概况
        3.2.2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准入条件
        3.3.1 设立异地支行
        3.3.2 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3.3.3 异地参股、收购
4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农商行为例
    4.1 广州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SWOT分析
        4.1.1 广州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内部因素分析
        4.1.2 广州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外部环境分析
    4.2 广州农商行跨区域经营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4.2.1 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 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分析结果对农商行的启示
5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模式选择及绩效评价——以广州农商行为例
    5.1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
        5.1.1 设立异地分行——吴江农商行
        5.1.2 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广州农商行
        5.1.3 异地参股、收购
        5.1.4 其他模式
        5.1.5 小结
    5.2 广州农商行跨区域经营主要模式选择——发起设立珠江系村镇银行
    5.3 珠江系村镇银行经营绩效评价
        5.3.1 珠江系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子提取
        5.3.2 珠江系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3 珠江系村镇银行经营绩效水平评价
    5.4 珠江系村镇银行对广州农商行发展的贡献
6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建议
    6.1 农商行要坚持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实施
    6.2 农商行需选择适合的跨区域经营模式
    6.3 农商行跨区域经营需提高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6.4 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切忌盲目扩张
致谢
参考文献

(2)X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X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1 X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概况
        3.1.1 X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政策基本概况
        3.1.2 X银行信贷业务组织架构体系
        3.1.3 X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
        3.1.4 X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
        3.1.5 X银行信贷业务准入标准
    3.2 X银行信贷业务授信额度风险管理
    3.3 X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特点
    3.4 X银行风险预警不良贷款清收
第4章X银行两例典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4.1 信贷企业及法人基本情况概述
    4.2 X银行信贷准入存在风险分析
        4.2.1 资格审查
        4.2.2 实地调查
    4.3 X银行信贷审查存在风险财务指标分析
        4.3.2 定性指标财务分析
    4.4 X银行贷后管理风险分析
        4.4.1 信贷资金用途风险监控
        4.4.2 日常运营风险监控
第5章X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案
    5.1 准入流程分工细化,产品定价科学
    5.2 信贷审查公开,严控抵质押物风险
    5.3 设定红线预警,动态监控财务变动
    5.4 团队协作明确责任,拓展还款渠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般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般理论
    2.2 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3章 在华外资银行的经营绩效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现状
    3.3 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4.1 因子分析理论模型
    4.2 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因子分析过程
    4.5 实证结果分析
    4.6 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第5章 结束语
    5.1 研究总结
    5.2 改善建议
    5.3 有待补充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金融排斥研究
        1.2.2 金融发展权研究
        1.2.3 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金融
        2.1.2 金融排斥
        2.1.3 农民金融发展权
        2.1.4 村镇银行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金融资源论
        2.2.2 金融公平论
        2.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4 普惠金融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普惠金融与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村镇银行发展关系分析
        2.3.2 本研究理论框架
3 村镇银行缓解金融排斥、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实践分析
    3.1 金融排斥与农民金融发展权
        3.1.1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
        3.1.2 金融排斥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影响
    3.2 村镇银行对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影响
        3.2.1 村镇银行产生背景
        3.2.2 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3.2.3 普惠金融对村镇银行的要求
        3.2.4 村镇银行缓解金融排斥、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作用分析
4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界定
        4.1.1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4.1.2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4.2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内部因素
        4.2.2 外部因素
    4.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4.3.2 国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4.3.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
5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5.1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5.1.1 样本地区选择
        5.1.2 湖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5.2 村镇银行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5.2.2 单位根检验
        5.2.3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
        5.2.4 建立VAR模型
        5.2.5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5.2.6 脉冲响应分析
        5.2.7 邹氏检验
    5.3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以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为例
        5.3.1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5.3.2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5.3.3 构建判断矩阵
        5.3.4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5.3.5 计算可持续发展指数
    5.4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与原因解析
        5.4.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现存问题
        5.4.2 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因解析
6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国际借鉴
    6.1 美国社区银行模式
        6.1.1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概况
        6.1.2 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特点
    6.2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6.2.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发展概况
        6.2.2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发展特点
    6.3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6.3.1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发展概况
        6.3.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发展特点
    6.4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及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4.1“政府支持”缓解金融排斥推动金融公平
        6.4.2“市场化经营”增加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6.4.3“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可持续发展空间
        6.4.4“创新金融服务”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7 缓解金融排斥、保护农民金融发展权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体系
    7.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两步走”战略
        7.1.1 农村社区银行的提出
        7.1.2 村镇银行与农村社区银行的联系与区别
        7.1.3 村镇银行转变为农村社区银行的必要性和两个阶段
    7.2 第一阶段: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7.2.1 坚持立法先行,强化法律保障
        7.2.2 村镇银行在“求异、求新、求稳”中发展完善
        7.2.3 政府通过“引导、扶持、监管”予以制度保障
        7.2.4 培育适度竞争、积极创新的农村金融市场
    7.3 第二阶段:组建“主行引导的农村社区银行”
        7.3.1 村镇银行逐步过渡为农村社区银行
        7.3.2 农村社区银行建设构想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5)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县域金融工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县域经济
        1.2.2 县域金融
        1.2.3 县域金融风险
        1.2.4 县域金融工程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整体框架
        1.4.3 主要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金融风险研究概述
        2.1.1 宏观金融风险
        2.1.2 区域金融风险
        2.1.3 县域金融风险
    2.2 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2.2.1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2.2.2 金融风险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2.3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研究述评
3 理论基础和方法
    3.1 宏观资产负债表方法
        3.1.1 “金融加速器”理论
        3.1.2 宏观资产负债表方法的概念
        3.1.3 宏观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3.2 或有权益分析(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方法
        3.2.1 或有权益分析方法
        3.2.2 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
        3.2.3 基于CCA方法的宏观经济部门存量分析
    3.3 宏观在险值(VaR)方法
        3.3.1 宏观在险值方法
        3.3.2 宏观在险值方法的应用
    3.4 基于宏观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县域金融工程研究
        3.4.1 县域金融工程思想概述
        3.4.2 县域金融工程主要内容
4. 县域金融风险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
    4.1 县域金融风险的特征与分类
        4.1.1 县域金融风险的特征
        4.1.2 县域金融风险的分类
    4.2 我国县域金融风险的成因与表现
        4.2.1 县域经济总量上升与结构差异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4.2.2 县域政府财政自给率的下降与政府债务的加速扩张
        4.2.3 县域金融市场结构失衡以及信贷风险问题
        4.2.4 中小企业经营的不可持续性和融资困境
        4.2.5 县域家户收入的不稳定和投资渠道的单一性
    4.3 县域金融风险分析体系
5 模型方法与数据分析
    5.1 理论模型
        5.1.1 或有权益方法
        5.1.2 基本模型
    5.2 编制方法
        5.2.1 县域账面宏观资产负债表编制
        5.2.2 县域或有权益宏观资产负债表编制
    5.3 数据分析
        5.3.1 我国县域地区数据采集情况
        5.3.2 县域宏观资产负债表数据采集
6 通山县金融风险实证分析
    6.1 通山县经济金融概况
        6.1.1 通山县经济发展概况
        6.1.2 通山县金融发展概况
        6.1.3 通山县经济部门风险识别
    6.2 通山县公共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2.1 通山县公共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2.2 通山县公共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3 通山县金融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3.1 通山县金融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3.2 通山县金融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4 通山县企业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4.1 通山县企业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4.2 通山县企业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5 通山县家户部门金融风险估计
        6.5.1 通山县家户部门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分析
        6.5.2 通山县家户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
    6.6 通山县经济体系资产负债表分析
    6.7 通山县部门资产负债表矩阵分析
        6.7.1 宏观资产负债表矩阵内涵
        6.7.2 县域部门风险传导机制
        6.7.3 通山县部门资产负债表矩阵分析
    6.8 通山县金融风险水平评价
        6.8.1 通山县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8.2 方法与数据
        6.8.3 评价过程
        6.8.4 评价结果与预测
    6.9 本章小结
7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7.1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
        7.1.1 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
        7.1.2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7.2 宏观经济资本计量的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增长研究
        7.2.1 研究路线
        7.2.2 技术方法:或有权益模型的扩展
    7.3 县域经济增长的风险配置机制研究
        7.3.1 县域的四大部门宏观经济资本研究
        7.3.2 县域的部门风险配置机制研究
    7.4 县域宏观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7.4.1 县域的宏观经济增加值研究
        7.4.2 县域的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县域金融风险的理论解释与现实分析
        8.1.2 县域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8.1.3 县域金融风险综合评价
        8.1.4 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关系研究
        8.1.5 基于风险和收益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8.2 县域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8.2.1 县域金融风险管理措施的指导原则
        8.2.2 县域金融风险管理措施的目标要求
        8.2.3 县域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英文文献
    2. 中文文献
附录
    1. 附表
    2. 程序
    3. 问卷统计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1. 发表论文
    2. 参与项目
    3. 参与编书
后记

(6)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外资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1.1.2 外资银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受到诸多限制
    1.1.3 外资银行的政府、监管、同业关系亟待加强
    1.1.4 渣打(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儒家、道家、兵家思想与东方管理哲学
    2.1.1 儒家的管理思想
    2.1.2 道家的管理思想
    2.1.3 兵家的管理思想
    2.1.4 东方管理哲学
2.2 战略管理的常用工具
2.3 本章小结 3 外资在华银行竞争力分析——以渣打银行为例
3.1 企业简介
    3.1.1 集团简介
    3.1.2 渣打银行在中国
3.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外资银行SWOT分析
    3.3.1 内部优势分析
    3.3.2 内部劣势分析
    3.3.3 外部机遇分析
    3.3.4 外部威胁分析
3.4 识别竞争对手
    3.4.1 竞争格局分析
    3.4.2 竞争重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渣打(中国)的战略框架
4.1 战略问题总结
4.2 渣打(中国)的战略表述
    4.2.1 战略表述
    4.2.2 渣打(中国)的愿景
    4.2.3 渣打(中国)的公司使命
    4.2.4 渣打(中国)的战略目标
    4.2.5 渣打(中国)的竞争基础
4.3 本章小结 5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的体现
5.1 三国简介
5.2 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
    5.2.1 人道行为——管理哲学
    5.2.2 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5.2.3 人心行为——管理心理
    5.2.4 人缘行为——管理沟通
    5.2.5 人谋行为——谋略管理
    5.2.6 和谐
5.3 本章小结 6 借鉴三国中的东方哲学,指导渣打策略实施
6.1 明晰东方管理哲学的两大主线
    6.1.1 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体现“仁、威、信、勤”
    6.1.2 领导者努力“悟道、顺道”,实现与时俱进
6.2 以人为本,知人、用人、励人、容人
    6.2.1 识人、知人——人才吸引本土化
    6.2.2 用人、励人——人才运用要到位
6.3 以赏罚为手段,完善激励机制
    6.3.1 、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
    6.3.2 注意赏罚分明
6.4 以“缘”为纽带,做好管理沟通
    6.4.1 亲缘
    6.4.2 地缘
    6.4.3 文缘
6.5 运用“谋、筹、术、器”,提高核心竞争力
    6.5.1 谋:把握未来方向,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6.5.2 筹:化敌为友,差异化竞争
    6.5.3 术:发挥创新优势
    6.5.4 器:用科技武装团队
6.6 “情、理、法”结合,实现权变管理
6.7 渣打(中国)战略实施的三个手段
    6.7.1 本土化
    6.7.2 差异化
    6.7.3 战略联盟
6.8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一) 城乡之间在金融资源分布和金融服务水平上的差距明显
        (二) 农村金融组织资金供给能力和金融业务范围存在着局限性
        (三) 农村抵押担保机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主体的担保需求
        (四)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提出和试点
    二、 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四、 分析框架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评析
    一、 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历程
        (一) 第一阶段:农村金融组织的初步构建及发展
        (二)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组织发展
        (三) 第三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新格局的形成、改革与发展
    二、 传统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范围受限
        (二) 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项目向非农项目偏移
        (三) 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成效不佳
        (四) 农业抵押担保机构发展滞后于农村金融需求
        (五) 某些农村民间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地下经营状态
    三、 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绩效分析
        (一) 方程式的假定
        (二) 方程式的建立
        (三) 基于方程式的比较评价
        (四) 绩效评价结论
第二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内涵、构成与特点
    一、 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内涵
        (一) 农村金融的概念
        (二) 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概念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内涵
    三、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基本构成
        (一)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正规性金融机构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非正规性金融机构
    四、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基本特点
        (一) 较强的政策性和服务性
        (二) 宽松的金融机构设立条件
        (三) 灵活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
    二、 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三、 制度变迁理论与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第四章 国际典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一、 美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一) 美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二) 美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二、 德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一) 德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二) 德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三、 日本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一) 日本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二) 日本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四、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一)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二)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框架
    一、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原则
        (一) 适应性原则
        (二) 可持续原则
        (三) 市场化导向原则
        (四)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五) 协调发展原则
    三、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 提高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经营效率
        (二) 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自有资金存量
        (三) 填补农村金融的供求缺口
        (四) 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产基地建设规模
        (五) 增加低收入农户的收入
    四、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重点
        (一) 确定合理的市场利率
        (二) 解决组织所面临的资金难题
        (三) 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
        (四) 推进农村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五) 加强组织的制度建设
        (六) 加强组织的配套政策支持
第六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试点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的基本概况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的共性问题探究
        (一)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受限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规模大小难以界定
        (三)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趋利性弱化了支农力度
        (四)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三、 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放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 确定相对合理的组织发展规模
        (三) 协调趋利性和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四) 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劳动技能
第七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一、 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
        (一)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 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 村镇银行发展的模式选择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模式
        (一)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
        (二)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模式选择
    三、 贷款公司的发展模式
        (一) 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
        (二) 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 贷款公司发展的模式选择
    四、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内部合作模式
        (一) 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作模式
        (二) 村镇银行与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的合作模式
第八章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担保体系建设
        (一) 农村抵押担保机构建设
        (二) 农业保险机构建设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一) 构建符合“三农”需要的新金融体制
        (二) 完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核心体系
        (三) 制定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额制度
    三、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
        (一)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财政政策
        (二)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货币政策
        (三) 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之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用企业垄断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1 公用企业基本理论问题
        2.1.1 公用企业的内涵
        2.1.2 公用企业的基本特征
        2.1.3 公用企业的主要类型
        2.1.4 公用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2.2 公用企业垄断行为基本分析
        2.2.1 公用企业垄断的含义与特征
        2.2.2 对公用企业垄断属性的认识
        2.2.3 公用企业垄断的主要类型
    2.3 小结
第三章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概说
    3.1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3.1.1 垄断力概述
        3.1.2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界定
        3.1.3 公用企业垄断力的获得
    3.2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表现形式
        3.2.1 公用企业的剥削性滥用行为
        3.2.2 公用企业的妨碍性滥用行为
    3.3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弊害分析
        3.3.1 对自由竞争的限制
        3.3.2 对行业内市场结构的不良影响
        3.3.3 对消费者权益的肆意损害
        3.3.4 对社会利益分配的不良影响
        3.3.5 对科技进步的阻滞
    3.4 小结
第四章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判定标准
    4.1 垄断力滥用行为的一般判定标准
        4.1.1 存在相关市场
        4.1.2 企业具有垄断力
        4.1.3 企业实施了滥用行为
        4.1.4 滥用行为具有反竞争的目的或者可能产生反竞争的后果
    4.2 判定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标准
        4.2.1 公用企业身份的界定
        4.2.2 相关市场的界定
        4.2.3 公用企业行为目的的判定
        4.2.4 公用企业实施了垄断力滥用行为
        4.2.5 公用企业的行为具有反竞争的目的或者可能产生反竞争的后果
    4.3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现状及其规制与改革现状评析
    5.1 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现状评析
        5.1.1 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恶果
        5.1.2 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特点评析
    5.2 我国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立法现状评析
        5.2.1 《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现状
        5.2.2 其他法律法规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现状
        5.2.3 我国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相关立法取得的成效
        5.2.4 我国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
    5.3 我国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效果评述
        5.3.1 我国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评述
        5.3.2 我国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模式
        5.3.3 我国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5.3.4 我国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中问题出现的原囚
    5.4 小结
第六章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与改革实效之国际比较
    6.1 世界主要国家对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法律规制及改革实效比较研究
        6.1.1 美国公用企业管制改革进程及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制度研究
        6.1.2 英国公用企业民营化改革进程及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制度研究
        6.1.3 德国公用企业管制制度及垄断力滥用行为法律规制制度研究
    6.2 国际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6.2.1 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上的差异
        6.2.2 别国经验与教训对我国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启示
    6.3 小结
第七章 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确立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规制制度
    7.1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规制口标的设定
        7.1.1 有效规制垄断是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首要目标
        7.1.2 促进竞争是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形式目标
        7.1.3 维护公平与正义是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实质目标
        7.1.4 满足民生需求是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终极目标
    7.2 反垄断法是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的核心之法
        7.2.1 明确反垄断法在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中的核心地位
        7.2.2 反垄断法对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适用范围的界定
        7.2.3 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执法主体的确定
    7.3 规制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行为过程中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
        7.3.1 进一步推进公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7.3.2 加强价格法对公用企业的监控
        7.3.3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2 本文创新
    8.3 本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9)“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选题的前沿性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1.6.5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2.1 引言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2.5 启示与借鉴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3.1 引言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3.5 小结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4.1 引言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4.6 结论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5.1 引言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5.2.1 评价指标选择
        5.2.2 分析方法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5.4.2 研究方法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6.1 引言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7.1 引言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8.1 引言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8.6 小结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9.1 引言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9.3.1 制度变迁因素
        9.3.2 资本因素
        9.3.3 产业结构因素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9.4.1 模型
        9.4.2 数据的来源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9.4.4 实证分析
        9.4.5 模型分析
    9.5 结论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10.1 引言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10.6.1资源整合机制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10.7 小结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科研成果
致谢

(10)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区域发展的三大转换
        1.1.2 创新体系对区域发展的促进
        1.1.3 构建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研究
        1.2.2 区域创新体系结构研究
        1.2.3 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研究
        1.2.4 国内研究启示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本章小节
第2章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及运行机理
    2.1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
        2.1.1 区域创新体系界定
        2.1.2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结构
        2.1.3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内在关系
    2.2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的内在属性
        2.2.1 层次分明的内部关系
        2.2.2 强大实用的集成特点
    2.3 区域创新体系框架运行机理
    本章小节
第3章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现状
    3.1 武汉城市圈基本概况
    3.2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构成
        3.2.1 城市圈创新主体构成
        3.2.2 城市圈创新投入构成
        3.2.3 武汉城市圈创新产出
    本章小节
第4章 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评价
    4.1 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及过程
        4.1.1 评价指标体系
        4.1.2 计算过程
    4.2 国内主要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
        4.2.1 对象选取
        4.2.2 数据来源及整理
        4.2.3 评价结果
    4.3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要素评价
        4.3.1 武汉城市圈创新系统整体评价
        4.3.2 武汉城市圈创新主体评价
        4.3.3 武汉城市圈创新投入评价
        4.3.4 武汉城市圈创新产出评价
    4.4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发展阶段
        4.4.1 区域创新体系发展阶段
        4.4.2 区域创新体系发展阶段判定
        4.4.3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发展阶段判定
    本章小节
第5章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优化设计
    5.1 指导思想与构建目标
        5.1.1 指导思想
        5.1.2 构建目标
    5.2 主体职责分工
        5.2.1 政府
        5.2.2 企业
        5.2.3 科研机构
    5.3 创新主体互动
        5.3.1 建立强有力的城市圈治理结构
        5.3.2 成立高效用的官产研互动平台
    5.4 创新产出设定
        5.4.1 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5.4.2 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5.4.3 明显增强的产品竞争力
    5.5 创新投入规划
        5.5.1 人才
        5.5.2 资金
        5.5.3 技术
    本章小节
第6章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构建措施
    6.1 成立创新发展推进组织
    6.2 引导三大主体参与创新体系构建
        6.2.1 政府宏观制度创新
        6.2.2 企业微观管理创新
        6.2.3 科研机构科技创新
    6.3 实施创新发展"五大"示范工程
        6.3.1 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示范工程
        6.3.2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示范工程
        6.3.3 产业创新联盟示范工程
        6.3.4 园区创新服务体系示范工程
        6.3.5 信息化支撑平台示范工程
    本章小节
第7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赤壁:中小企业改制关注四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 ——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D]. 刘芸.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2]X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孙奇玮.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2)
  • [3]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倩. 暨南大学, 2015(04)
  • [4]金融排斥、农民金融发展权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姣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7)
  • [5]县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县域金融工程视角[D]. 刘敏. 武汉大学, 2014(06)
  • [6]从三国中的东方管理哲学看在华外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以渣打银行为例[D]. 夏奕奕. 复旦大学, 2012(07)
  • [7]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 徐沈.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 [8]我国公用企业垄断力滥用之法律规制[D]. 郑艳馨. 中南大学, 2011(12)
  • [9]“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 杨洁.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赤壁:中小企业改革的四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