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作战的理念、使命和发展趋势

太空作战的理念、使命和发展趋势

一、空间作战的概念、使命任务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飞,汤亚锋[1](2021)在《兵棋推演与美国天军兵力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天军(USSF)从空军(USAF)独立后,专门成立空间战分析中心(SWAC),研究如何使用兵棋推演驱动完善兵力设计。由此可见,美国太空军事力量的发展变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兵棋推演的深度运用。全面梳理兵棋推演的起源发展、历史作用,并结合"施里弗"(SW)演习等兵棋推演活动,深入挖掘太空兵棋推演对美国太空作战指挥体制、天军独立及其建设发展的推动和完善,对于认识和理解兵棋推演对兵力设计的驱动引领作用,尤其是其在太空作战、网络作战等新型作战领域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陈明[2](2020)在《美军网络空间行动的困境、趋势及启示——基于对新版《网络空间行动》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博弈的新空间以及赢得军事斗争胜利的制高点。失去网络空间控制权,赢得未来战争胜利就是一句空话。近期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的一系列行动特别是美军在网络空间作战指挥、体系融合、情报保障等方面愈加成熟的现状证明,加强网络军事力量建设已刻不容缓。美军网络空间行动具有实战特色鲜明、以网络空间军事优势维持全球霸权等特征,将成为促进美军"多域战"能力生成的关键。未来,美军在全球网络空间维持优势的理念不会动摇,网络行动力量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力度将加大,重大网络演训将成为提升美军网络行动能力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中国必须本着"以网制网"的理念,加速网络空间安全力量建设,为制胜未来战争提供保障。

陈园园[3](2019)在《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创新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巨量信息的发布、扩散和存储等更加迅速快捷。政府运作、军队作战、经济运行、社会管理、大众生活等各领域信息见诸网端。而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异构性、动态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一方面为情报搜集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的渠道,通过网络搜集、分析情报,已成为各国情报部门获取情报的一种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因网络数据信息规模巨大、真假混杂,也对情报搜集和分析研判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搜集高价值情报,成为各国情报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作为全球顶尖的情报大国,拥有17个情报机构,继信号情报、人力情报之后,网络情报已经成为美国各情报部门越来越关注的重点领域,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的建设与运用,为我国网络情报工作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将美国网络情报力量放在整个美国情报力量体系中进行综合分析,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网络情报体系建设等问题上的认知及研究情况,明晰了网络情报相关概念,包括定义、分类、特点、地位作用等,分析了美国网络情报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其次,系统梳理了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的建设情况,重点探析美国从事网络情报有关工作的主要组织机构,并对体系建设的未来趋势进行预判。最后,通过具体分析网络情报力量体系的运用,研究提炼出建设和运用的特点规律,并提出对我国网络情报工作加速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

罗祖基[4](2018)在《近年美国防务智库对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下,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人民军队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形象作风,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五年,中国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既赢得世界舆论的普遍赞誉,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警觉。素有政府与军队“外脑”之称的美国防务智库,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中国军事问题的研究力度。他们广泛搜集涉华军事信息,独立研判中美关系走向,提出应对中国军队崛起之策,为美国政府和军队提供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咨询报告。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VOS viewer,收集整理了近3年美国主要防务智库所发布的有关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各类成果,并结合文献阅读与背景分析,发现:当前,美国防务智库对中国军事问题的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权威性研究机构有6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有9位,重点关注领域有中国军事战略、中美军力竞争、中国网络力量、弹道导弹发展、台湾海峡局势、海上力量建设、中国军力改革和海外利益拓展等9个方面。他们在对华军事战略上的观点主张,趋同性越来越高,普遍经历了一个从“小视”中国到“重视”中国、从“伙伴”中国到“对手”中国的转变。他们是特朗普政府由“亚太”战略转入“印太”战略,并把中国列入“修正主义大国”和“战略竞争对手”的重要推手。美国防务智库对华战略发生如此转变,既有中国军事实力上升与美国霸权形成对冲的成分,也有美国军方希望通过炒作新的“中国威胁论”以增强军方话语分量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冷战思维一直主导着美国防务智库的研究。这深刻启示我们:在国家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也就是国家安全风险等级最高之时。我们一定要深刻认清对手的思维观念;深刻认清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深刻认清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并积极借鉴美国防务智库建设的经验,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步伐,为强军兴军汇聚智慧力量。

蔡军,于小红[5](2018)在《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空间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继陆地、海洋、空中和太空之后的第五个作战域,为获得和保持像其它作战域那样世界领先的军事优势,美国正在大力进行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提出了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框架,从战略规划、作战力量、作战理论、作战训练、武器装备、战场基础环境、人才培养和作战联盟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美国近年来在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季澄[6](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张庆军,张明智,吴曦[7](2018)在《空间作战体系建模和体系贡献度评估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空间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空间作战作为一种全新作战样式已悄然出现,未来战争以天基为中心,空间作战体系作为空间作战的主体,对整个战争体系能力的形成尤为重要。在阐述空间作战体系和体系贡献度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空间作战体系建模现状和主要几类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提出了作战体系贡献度评估框架、评估指标、空间作战建模方法、体系贡献度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丁聪[8](2017)在《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九一一”事件以后,面对风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小布什政府开启了新一轮军事改革。美国军事改革思想作为引领这场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思想、理论、概念体系,渗透进了这场改革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罗伯特·盖茨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推动美国军事制度的改革,试图满足美国打赢当下战争和赢得未来挑战的需求。拉姆斯菲尔德就任国防部长期间,积极推动美军转变军事学说,改革美军组织结构,调整军政关系,强化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另外,美国还广泛利用最新的技术,大力推动部队联合作战。盖茨就任国防部长后,继续推动美国的军事制度改革。他推动美国军事力量的再平衡,调整军队的官僚体制,平衡军政关系,革新军种文化,改革国防部的商业模式,并针对新兴国家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提出了应对措施。尽管在拉姆斯菲尔德和盖茨的军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阻力,但是其改革仍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军事制度,影响到未来美国军事变革的趋势。

陈恬,鲜明,李自力[9](2016)在《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美军网络空间作战部队力量急速扩增以及网络空间作战条令的相继公布,世界网络安全越来越处于受美网络规则约束的被动局面。本文针对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的提出背景和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系统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探讨了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人才培养和相关力量建设情况及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系统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网络空间博弈已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美军针对特定网络空间作战任务进行的规划,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会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效果。

王建,高涌,李继跃,杨春英,黄孝鹏,宋荣贵,左艳军[10](2014)在《赛博空间下舰船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海上赛博空间作战技术与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和探索重点方向,阐述了赛博战技术发展对舰船电子技术形成的挑战,从舰船电子信息技术各专业领域全面论述了赛博空间与赛博对抗技术发展,对雷达、通信、电子对抗、指挥火控、导航等电子信息系统装备形态和技术实现途径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舰船电子各专业领域应对赛博空间技术挑战需加快发展的技术重点方向与核心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适应未来赛博空间战的具体发展思路和发展建议。

二、空间作战的概念、使命任务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间作战的概念、使命任务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兵棋推演与美国天军兵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兵棋推演概述
3 兵力设计概述
4 美国“施里弗”系列太空作战演习
5 兵棋推演驱动美国太空军事力量发展变革
    促使美国天军独立
    引领太空能力体系建设
    建立太空领域指挥控制机构
6 启示借鉴
7 结束语

(2)美军网络空间行动的困境、趋势及启示——基于对新版《网络空间行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版《网络空间行动》的主要内容
    (一)阐明网络空间的本质
    (二)明确开展网络空间行动的主要力量及面临挑战
    (三)明确网络空间行动的主要形式
    (四)规范网络空间行动中的授权、角色和职责
    (五)网络空间行动的计划、协同、执行和评估
二、美军网络空间行动的特点
    (一)作战理念实战特色鲜明
    (二)突出强调网络空间领土安全
    (三)一体化融入国家网络空间行动力量体系
    (四)高度重视与盟友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合作
三、美军网络空间行动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维持全球网络空间优势理念将带来政治、外交困境
    (二)联合行动中的协同障碍
    (三)易将作战目标与特定战略对手捆绑
    (四)由局部认识全局带来的困境
四、美军网络空间行动的趋势
    (一)继续推行以网络空间优势换取全域优势的理念
    (二)与国内各部门及盟友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三)重大网络演训将成为提升网络行动能力的重要举措
    (四)将与物理空间作战一体融合
五、美军网络空间行动对我主要启示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行动力量
    (二)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网络战、网络威慑的准备
    (三)统筹“多领域”,形成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整体优势

(3)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 网络情报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情报的定义
        2.1.2 网络情报的定义
        2.1.3 网络情报的分类
        2.1.4 网络情报的特点
        2.1.5 网络情报的地位作用
    2.2 美国网络情报的产生与发展
        2.2.1 美国网络情报的产生
        2.2.2 美国网络情报的发展
第三章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
    3.1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布局
        3.1.1 管理协调机构
        3.1.2 军事情报机构
        3.1.3 非军事情报机构
        3.1.4 各机构网络情报能力
    3.2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原则
        3.2.1 强化统筹领导原则
        3.2.2 突出军队主导原则
        3.2.3 建强核心能力原则
        3.2.4 加强专业化力量建设原则
    3.3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特点
        3.3.1 构建层次清晰的管理体制机制,以有效指挥协调和实施保障
        3.3.2 注重情报领域战略规划和法规条令建设,有效发挥顶层指导
        3.3.3 注重发展网络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情报获取分析能力
        3.3.4 注重对外情报合作,健全联盟情报体系建设
        3.3.5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发展后劲
    3.4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3.4.1 在体系架构上,进一步凸显网络情报力量的布局重心
        3.4.2 在手段发展上,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运用
        3.4.3 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突出网络中心模式的管理重构
        3.4.4 在人力资源上,进一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到精干核心转型
第四章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运用
    4.1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运用的指导原则
        4.1.1 主动出击,构筑全球力量布势
        4.1.2 技术垄断,力图保证绝对优势
        4.1.3 跨域协作,实现情报机构统一行动
        4.1.4 察打一体,极致发挥网络情报力量作用
        4.1.5 多国行动,加大对目标国家实施战略打压
    4.2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运用的技术手段
        4.2.1 利用信息布控技术,实现全域覆盖情报搜集
        4.2.2 利用互联网高级搜索,获取“深层信息”
        4.2.3 利用秘密技术手段,掌握核心内幕情报
        4.2.4 利用智能翻译技术,提高情报处理效率
        4.2.5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情报生产层次质量
    4.3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运用的主要特点
        4.3.1 坚持常态运用,保持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全时运行
        4.3.2 坚持多源融合,提高网络情报生产的精准度
        4.3.3 坚持面向作战,推进网络情报力量与作战一体化
        4.3.4 坚持统筹调度,实现网络情报力量的一体联动
第五章 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对我的启示
    5.1 加强国家网络情报力量统管
    5.2 优化网络情报领域运行机制
    5.3 加强科技智能手段自主创新
    5.4 加快网络情报领域政策制度建设
    5.5 打造网络情报力量精英人才队伍
    5.6 尝试走开网络领域对外合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近年美国防务智库对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智库的研究
        1.2.2 关于美国智库对中国军事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工具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计量分析法
        1.4.2 多学科综合分析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美国防务智库在美国政府对华防务中的地位作用
    2.1 影响对华决策
        2.1.1 影响决策的主要动因
        2.1.2 影响决策的基本途径
        2.1.3 影响决策的成果体现
    2.2 储备对华人才
        2.2.1 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重要专家
        2.2.2 中国军事问题研究人员的背景分析
        2.2.3 智库与政府之间的“旋转门”机制
    2.3 左右对华舆论
        2.3.1 利用媒体传播舆论
        2.3.2 发布成果操控舆论
        2.3.3 借用学术影响舆论
第三章 美国防务智库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主要机构和重点关注领域
    3.1 主要研究机构
        3.1.1 兰德公司空军项目部
        3.1.2 兰德公司国家安全研究部
        3.1.3 兰德公司陆军研究部
        3.1.4 2049计划研究所
        3.1.5 海军分析中心
        3.1.6 国家战略研究所
    3.2 重点关注领域
        3.2.1 关于中国军事战略
        3.2.2 关于中美军力竞争
        3.2.3 关于中国网络力量
        3.2.4 关于海上力量建设
        3.2.5 关于中国导弹力量
        3.2.6 关于台湾海峡局势
        3.2.7 关于中国军力改革
        3.2.8 关于海外利益拓展
        3.2.9 关于中国军事训练
第四章 对美国防务智库有关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评析
    4.1 对华态度的转变
        4.1.1 认知:从“小视”中国到“重视”中国的转变
        4.1.2 关系:从“伙伴”中国到“对手”中国的转变
        4.1.3 对策:从“亚太”战略到“印太”战略的转变
    4.2 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分析
        4.2.1 中国军事实力上升与美国霸权形成对冲
        4.2.2 冷战思维长期主导美国防务智库的研究
        4.2.3 炒作新“中国威胁论”以增强话语分量
第五章 美国防务智库对中国军事问题研究的启示与应对
    5.1 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
    5.2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步伐
    5.3 着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框架
二、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 战略先行, 通过发布各种专门的网络战略来指导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
    (二) 组建专门的网络空间作战力量, 支持全谱网络空间作战
    (三) 发布作战条令, 完善网络空间作战理论
    (四) 重视网络空间科学技术研究, 发展网络空间武器系统
    (五) 重视网络空间战场基础环境建设, 为训练和作战提供有力保障
    (六) 频繁开展网络演习, 提高网络空间作战训练水平
    (七) 重视人才的招募、培训与保留, 培养高质量网络空间人才队伍
    (八) 重视军民融合和国际合作, 铸就网络空间作战国际国内合力
三、结束语

(6)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概念界定与探析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本章小结
尾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背景
    2.1 改革的内因
        2.1.1 国内政治推动军事改革
        2.1.2 军工复合体牵引军事改革
        2.1.3 国防科技支撑军事改革
    2.2 改革的外因
        2.2.1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
        2.2.2 传统安全威胁卷土重来
        2.2.3 非传统安全威胁呈愈演愈烈之势
第三章 21世纪初美军改革总体思想
    3.1 战略指导思想
        3.1.1 战略判断层面
        3.1.2 战略规划层面
        3.1.3 战略路径层面
    3.2 组织结构与编制体制思想
        3.2.1 军队管理扁平化思想
        3.2.2 制衡思想
    3.3 军事力量建设思想
        3.3.1 基于能力的军事斗争思想
        3.3.2 能力慑止思想
        3.3.3 基于能力的后勤和人才培养思想
第四章 激进阶段与温和阶段: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运用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
    4.1 激进阶段的美军改革
        4.1.1 阶段划分依据
        4.1.2 激进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4.2 温和阶段的美军改革
        4.2.1 阶段划分依据
        4.2.2 温和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第五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评价
    5.1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特点
        5.1.1 前瞻性和继承性兼具
        5.1.2 创新性与技术性互为补充
        5.1.3 突破性与局限性并存
    5.2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经验与启示
        5.2.1 强调顶层设计、坚持将改革的权力汇聚
        5.2.2 通过法律、法规、文件将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
        5.2.3 在满足当下需求和应对未来挑战之间合理地分配资源
        5.2.4 军事改革的根本目标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5.2.5 军事改革的手段应循序渐进
        5.2.6 军事改革针对的敌人不应过于具体,方案不应过于透明
    5.3 美国军事改革未来走向
        5.3.1 军事高科技的追求永无止境
        5.3.2 联合作战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5.3.3 军事改革思想的持续革新
        5.3.4 精兵强效的国防部改革仍将继续
        5.3.5 军民融合推动军事科技创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英文专着
    五、英文论文
    六、报刊及互联网信息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的由来
    (一)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研究背景
    (二)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建设性文件
    (三)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的内容
二、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系统框架与相关建设
    (一)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系统框架设计
    (二)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的核心技术建设
    (三)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人才建设
三、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思想的运用实例
    (一)“舒特”系统——规划与打击一体化作战系统
    (二)“震网”病毒入侵的规划思路
四、总结

(10)赛博空间下舰船电子信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 国外发展
    1.2 国内现状
    1.3 主要差距分析
    1.4 发展趋势
2 赛博空间对舰船电子技术发展和装备形态变化的影响
    2.1 赛博空间作战对指挥决策提出的新挑战
    2.2 赛博空间对雷达预警探测技术提出的新挑战
    2.3 赛博空间对通信提出的新挑战
    2.4 赛博空间态势感知对作战指挥情报系统提出的新挑战
3 赛博空间下舰船电子信息关键技术
    3.1 赛博空间作战态势分析技术
    3.2 赛博空间信息感知系统技术
    3.3 赛博空间通信及对抗技术
    3.4 赛博空间作战指挥控制技术
    3.5 赛博空间作战效能评估技术
    3.6 赛博空间可视化技术
4 启示与建议
5 结语

四、空间作战的概念、使命任务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兵棋推演与美国天军兵力设计[J]. 陈亚飞,汤亚锋. 国际太空, 2021(09)
  • [2]美军网络空间行动的困境、趋势及启示——基于对新版《网络空间行动》的思考[J]. 陈明.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20(03)
  • [3]美国网络情报力量体系建设与运用研究[D]. 陈园园.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4]近年美国防务智库对中国军事问题研究初探[D]. 罗祖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5)
  • [5]美国网络空间作战能力建设[J]. 蔡军,于小红. 国防科技, 2018(03)
  • [6]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空间作战体系建模和体系贡献度评估研究综述[J]. 张庆军,张明智,吴曦. 计算机仿真, 2018(01)
  • [8]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D]. 丁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美军网络空间作战规划研究[J]. 陈恬,鲜明,李自力. 国防科技, 2016(03)
  • [10]赛博空间下舰船电子信息技术研究[J]. 王建,高涌,李继跃,杨春英,黄孝鹏,宋荣贵,左艳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14(09)

标签:;  ;  ;  ;  ;  

太空作战的理念、使命和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